[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94931A -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94931A
CN119194931A CN202411521014.8A CN202411521014A CN119194931A CN 119194931 A CN119194931 A CN 119194931A CN 202411521014 A CN202411521014 A CN 202411521014A CN 119194931 A CN119194931 A CN 119194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linear module
telescopic cylinder
sleepe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5210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爱国
路庆伟
刘小超
潘兴良
付凯
马鹏挥
康林江
白伟伟
邢小乐
党贵平
米鹏
宋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yi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yi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yi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yi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5210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94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919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94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01B29/06Transporting, laying, removing or renewing sleep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5/00Applications of meas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ck-building purposes
    • E01B35/02Applications of meas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ck-building purposes for spacing, for cross levelling; for laying-out curves
    • E01B35/04Wheeled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排定尺包括车体、定位装置、抓取装置和钻孔装置,车体作为安装基础,用于连接其他部件,定位装置用于固定枕轨位置,抓取装置可以识别相邻枕轨并自动调节相邻枕轨之间的轨距,钻孔装置设有两个用于对固定的枕轨进行钻孔,然后由人工进行螺栓固定,防止已经固定的枕轨再次跑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枕轨上,枕轨之下为路碴,是由轨撑、扣件、压轨器、道夹板、弹条、铁路道钉等铁路配件组成,枕轨又称为枕木、灰枕或路枕,用来将钢轨的重量及钢轨所受压力分开散布,和保持固定轨距,维持路轨的轨距。
由于在铺放枕轨时,存在轨距不相等,需要后期调整,甚至导致火车运行时轨道受力不均匀,枕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在铺放枕轨时,可以对枕轨之间的间距自动进行调节,并且打孔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排定尺包括车体、定位装置、抓取装置和钻孔装置,定位装置、抓取装置及钻孔装置和车体紧固连接,抓取装置抓取方向向下,钻孔装置钻孔方向向下,定位装置和抓取装置运动轨迹在同一平面,钻孔装置设有两个,两个钻孔装置位于定位装置两侧。
车体作为安装基础,用于连接其他部件,定位装置用于固定枕轨位置,抓取装置可以识别相邻枕轨并自动调节相邻枕轨之间的轨距,钻孔装置设有两个且设置在定位装置的两侧,用于对已经被定位装置固定的枕轨进行钻孔,然后由人工进行螺栓固定,防止已经固定的枕轨再次跑偏。
车体包括车架、驱动车轮和从动车轮,车架和驱动车轮及从动车轮转动连接,驱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各设有两个,两个驱动车轮位于车架靠近抓取装置的一侧,两个从动车轮位于车架靠近定位装置的一侧。
车架作为安装基础,用于安装其他部件,驱动车轮内部设置电机,用于输出转矩,带动驱动车轮的轮体转动,从而带动车架移动,从动车轮在驱动车轮带动下运动,使得车体在铁路轨道上运动。
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气缸和挡板装置,第一伸缩气缸固定端和车体紧固连接,挡板装置和第一伸缩气缸输出端紧固连接。
第一伸缩气缸用于提供动力,使得挡板装置可以进行伸缩,不会造成运动干涉,且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在车体上,和车体一起进行运动,挡板装置用于对枕轨进行精准定位。
抓取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伸缩气缸、抓捕机构、识别CCD和限位板,第一直线模组固定端和车架紧固连接,第一直线模组输出端和第二伸缩气缸固定端紧固连接,第二伸缩气缸输出端和抓捕机构紧固连接,识别CCD和第一直线模组紧固连接,识别CCD和第一直线模组电性连接,限位板和第一直线模组紧固连接,限位板位于第一直线模组远离驱动车轮一侧,识别CCD位于第一直线模组靠近驱动车轮的一侧,限位板到挡板装置的距离为标准轨距。
第一直线模组采用现有的模组结构,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和螺母配合,将转矩转为线性位移,用于带动第二伸缩气缸做直线运动,使得定位精度高,第二伸缩气缸作为动力,可以带动抓捕机构进行伸缩,抓捕机构用于抓取枕轨,使得分枕平台枕距相等,识别CCD用于识别枕轨位置,使得第一直线模组可以定位到枕轨所在位置进行抓取,限位板用于实现分枕平台枕距相等,限位板到挡板装置的距离为标准轨距,使得第一直线模组带动枕轨运动到限位板时,抓捕机构抓取的枕轨到挡板装置固定的枕轨一直保持标准轨距,实现用轨排定尺的自动调节枕距功能,避免了因轨距不相等,导致的轨道受力不均的问题。
钻孔装置包括第三伸缩气缸、第一电机、钻头和固定杆,固定杆和车架紧固连接,第三伸缩气缸固定端和固定杆紧固连接,第三伸缩气缸输出端和第一电机固定端紧固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和钻头转动连接。
第三伸缩气缸作为动力,用于带动第一电机进行伸缩运动,第一电机作为动力,用于输出转矩给钻头,使得钻头进行转动,固定杆用于连接第三伸缩气缸和车架,使得第三伸缩气缸和车架一起运动。
挡板装置包括第二直线模组、定位挡板和活动挡板,第二直线模组固定端和第一伸缩气缸输出端紧固连接,定位挡板和第二直线模组紧固连接,活动挡板和第二直线模组输出端紧固连接,定位挡板位于第二直线模组靠近从动车轮一侧,活动挡板位于第二直线模组远离从动车轮一侧。
第二直线模组采用现有的模组结构,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和螺母配合,将转矩转为线性位移,用于带动活动挡板进行直线运动,定位挡板固定不动在第二直线模组靠近从动车轮一侧,用于实现对枕轨的精准定位,活动挡板在第二直线模组远离从动车轮一侧做直线运动,用于实现对枕轨的固定,使得对枕轨的定位更加准确,对枕距的把控更加精准。
抓捕机构包括固定板、抓夹和第二电机,固定板和第二伸缩气缸输出端紧固连接,抓夹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和抓夹紧固连接,抓夹和第二电机各设有两个,两个抓夹和第二电机位于固定板两侧。
固定板作为安装基础,用于安装抓夹和第二电机,抓夹设有两个,用于抓取枕轨,使得枕轨可以被平稳抓取,第二电机设有两个作为动力,输出转矩给抓夹,实现抓夹抓和放的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和第三伸缩气缸,用于带动不同部件进行上下位移,防止在车体移动过程中造成运动干涉,设置了挡板装置固定枕轨,使得枕轨可以被固定和定位,设置了钻孔装置在定位装置的两侧,将固定的枕轨进行了打孔,并且由人工进行了螺栓固定,防止已经定位的枕轨跑偏,设置了识别CCD,识别枕轨位置,然后将识别电信号传导给第一直线模组,实现对枕轨的精准抓取,设置了限位板,且限位板和定位挡板的距离为标准轨距,实现了轨距的自动调节功能,使得相邻枕轨间距离相等,铁路轨道受力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打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抓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定位装置、3-抓取装置、4-钻孔装置、11-车架、12-驱动车轮、13-从动车轮、21-第一伸缩气缸、22-挡板装置、31-第一直线模组、32-第二伸缩气缸、33-抓捕机构、34-识别CCD、35-限位板、41-第三伸缩气缸、42-第一电机、43-钻头、44-固定杆、221-第二直线模组、222-定位挡板、223-活动挡板、331-固定板、332-抓夹、333-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排定尺包括车体1、定位装置2、抓取装置3和钻孔装置4,定位装置2、抓取装置3及钻孔装置4和车体1紧固连接,抓取装置3抓取方向向下,钻孔装置4钻孔方向向下,定位装置2和抓取装置3运动轨迹在同一平面,钻孔装置4设有两个,两个钻孔装置4位于定位装置2两侧。
车体1作为安装基础,用于连接其他部件,定位装置2用于固定枕轨位置,抓取装置3可以识别相邻枕轨并自动调节相邻枕轨之间的轨距,钻孔装置4设有两个且设置在定位装置2的两侧,用于对已经被定位装置2固定的枕轨进行钻孔,然后由人工进行螺栓固定,防止已经固定的枕轨再次跑偏。
如图1~图2所示,车体1包括车架11、驱动车轮12和从动车轮13,车架11和驱动车轮12及从动车轮13转动连接,驱动车轮12和从动车轮13各设有两个,两个驱动车轮12位于车架11靠近抓取装置3的一侧,两个从动车轮13位于车架11靠近定位装置2的一侧。
车架11作为安装基础,用于安装其他部件,驱动车轮12内部设置电机,用于输出转矩,带动驱动车轮12的轮体转动,从而带动车架11移动,从动车轮13在驱动车轮12带动下运动,使得车体1在铁路轨道上运动。
如图1~图2所示,定位装置2包括第一伸缩气缸21和挡板装置22,第一伸缩气缸21固定端和车体1紧固连接,挡板装置22和第一伸缩气缸21输出端紧固连接。
第一伸缩气缸21用于提供动力,使得挡板装置22可以进行伸缩,不会造成运动干涉,且第一伸缩气缸21固定在车体1上,和车体1一起进行运动,挡板装置22用于对枕轨进行精准定位。
如图1~图2所示,抓取装置3包括第一直线模组31、第二伸缩气缸32、抓捕机构33、识别CCD34和限位板35,第一直线模组31固定端和车架11紧固连接,第一直线模组31输出端和第二伸缩气缸32固定端紧固连接,第二伸缩气缸32输出端和抓捕机构33紧固连接,识别CCD34和第一直线模组31紧固连接,识别CCD34和第一直线模组31电性连接,限位板35和第一直线模组31紧固连接,限位板35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1远离驱动车轮12一侧,识别CCD34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1靠近驱动车轮12的一侧,限位板35到挡板装置22的距离为标准轨距。
第一直线模组31采用现有的模组结构,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和螺母配合,将转矩转为线性位移,用于带动第二伸缩气缸32做直线运动,使得定位精度高,第二伸缩气缸32作为动力,可以带动抓捕机构33进行伸缩,抓捕机构33用于抓取枕轨,使得分枕平台枕距相等,识别CCD34用于识别枕轨位置,使得第一直线模组31可以定位到枕轨所在位置进行抓取,限位板35用于实现分枕平台枕距相等,限位板35到挡板装置22的距离为标准轨距,使得第一直线模组31带动枕轨运动到限位板35时,抓捕机构33抓取的枕轨到挡板装置22固定的枕轨一直保持标准轨距,实现用轨排定尺的自动调节枕距功能,避免了因轨距不相等,导致的轨道受力不均的问题。
如图1~图3所示,钻孔装置4包括第三伸缩气缸41、第一电机42、钻头43和固定杆44,固定杆44和车架11紧固连接,第三伸缩气缸41固定端和固定杆44紧固连接,第三伸缩气缸41输出端和第一电机42固定端紧固连接,第一电机42输出端和钻头43转动连接。
第三伸缩气缸41作为动力,用于带动第一电机42进行伸缩运动,第一电机42作为动力,用于输出转矩给钻头43,使得钻头43进行转动,固定杆44用于连接第三伸缩气缸41和车架11,使得第三伸缩气缸41和车架11一起运动。
如图2~图5所示,挡板装置22包括第二直线模组221、定位挡板222和活动挡板223,第二直线模组221固定端和第一伸缩气缸21输出端紧固连接,定位挡板222和第二直线模组221紧固连接,活动挡板223和第二直线模组221输出端紧固连接,定位挡板222位于第二直线模组221靠近从动车轮13一侧,活动挡板223位于第二直线模组221远离从动车轮13一侧。
第二直线模组221采用现有的模组结构,一般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和螺母配合,将转矩转为线性位移,用于带动活动挡板223进行直线运动,定位挡板222固定不动在第二直线模组221靠近从动车轮13一侧,用于实现对枕轨的精准定位,活动挡板223在第二直线模组221远离从动车轮13一侧做直线运动,用于实现对枕轨的固定,使得对枕轨的定位更加准确,对枕距的把控更加精准。
如图2~图5所示,抓捕机构33包括固定板331、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固定板331和第二伸缩气缸32输出端紧固连接,抓夹332和固定板331转动连接,第二电机333输出端和抓夹332紧固连接,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各设有两个,两个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位于固定板331两侧。
固定板331作为安装基础,用于安装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抓夹332设有两个,用于抓取枕轨,使得枕轨可以被平稳抓取,第二电机333设有两个作为动力,输出转矩给抓夹332,实现抓夹332抓和放的动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驱动车轮12进行驱动,带动车架11和从动车轮13进行运动,使得车体1运动到指定位置,第一伸缩气缸21带动挡板装置22向下运动,使得第一个枕轨位于定位挡板222和活动挡板223之间,第二直线模组221带动活动挡板223向定位挡板222运动,使得第一个枕轨被固定在定位挡板222和活动挡板223之间,第三伸缩气缸41带动第一电机42向下运动,第一电机42输出转矩给钻头43,使得钻头43在向下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实现对第一个枕轨的打孔,然后由人工进行螺栓固定,同时识别CCD34对第二个枕轨所在的位置识别,将识别的电信号传导给第一直线模组31,使得第一直线模组31带动第二伸缩气缸32到第二个枕轨所在位置,第二伸缩气缸32带动抓捕机构33向下运动,使得第二个枕轨位于两个抓夹332中间,两个第二电机333输出转矩给两个抓夹332,实现对第二个枕轨的抓取,然后第二伸缩气缸32带动已经抓取第二个枕轨的抓捕机构33向上运动,由第一直线模组31带动第二伸缩气缸32运动到限位板35,然后第二伸缩气缸32再向下运动,两个第二电机333输出转矩给两个抓夹332,实现对第二个枕轨的放置,限位板35到定位挡板222的距离为标准轨距,由此可以实现对两个相邻枕轨轨距的自动调整,使得分枕平台各个枕轨之间枕距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定尺包括车体(1)、定位装置(2)、抓取装置(3)和钻孔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2)、抓取装置(3)及钻孔装置(4)和车体(1)紧固连接,所述抓取装置(3)抓取方向向下,所述钻孔装置(4)钻孔方向向下,所述定位装置(2)和抓取装置(3)运动轨迹在同一平面,所述钻孔装置(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钻孔装置(4)位于定位装置(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车架(11)、驱动车轮(12)和从动车轮(13),所述车架(11)和驱动车轮(12)及从动车轮(1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车轮(12)和从动车轮(13)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车轮(12)位于车架(11)靠近抓取装置(3)的一侧,两个所述从动车轮(13)位于车架(11)靠近定位装置(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第一伸缩气缸(21)和挡板装置(22),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固定端和车体(1)紧固连接,所述挡板装置(22)和第一伸缩气缸(21)输出端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3)包括第一直线模组(31)、第二伸缩气缸(32)、抓捕机构(33)、识别CCD(34)和限位板(35),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1)固定端和车架(1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1)输出端和第二伸缩气缸(32)固定端紧固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32)输出端和抓捕机构(33)紧固连接,所述识别CCD(34)和第一直线模组(31)紧固连接,所述识别CCD(34)和第一直线模组(31)电性连接,所述限位板(35)和第一直线模组(31)紧固连接,所述限位板(35)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1)远离驱动车轮(12)一侧,所述识别CCD(34)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1)靠近驱动车轮(12)的一侧,所述限位板(35)到挡板装置(22)的距离为标准轨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4)包括第三伸缩气缸(41)、第一电机(42)、钻头(43)和固定杆(44),所述固定杆(44)和车架(11)紧固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气缸(41)固定端和固定杆(44)紧固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气缸(41)输出端和第一电机(42)固定端紧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2)输出端和钻头(4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22)包括第二直线模组(221)、定位挡板(222)和活动挡板(223),所述第二直线模组(221)固定端和第一伸缩气缸(21)输出端紧固连接,所述定位挡板(222)和第二直线模组(221)紧固连接,所述活动挡板(223)和第二直线模组(221)输出端紧固连接,所述定位挡板(222)位于第二直线模组(221)靠近从动车轮(13)一侧,所述活动挡板(223)位于第二直线模组(221)远离从动车轮(13)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机构(33)包括固定板(331)、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所述固定板(331)和第二伸缩气缸(32)输出端紧固连接,所述抓夹(332)和固定板(3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33)输出端和抓夹(332)紧固连接,所述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抓夹(332)和第二电机(333)位于固定板(331)两侧。
CN202411521014.8A 2024-10-29 2024-10-29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Pending CN119194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521014.8A CN119194931A (zh) 2024-10-29 2024-10-29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521014.8A CN119194931A (zh) 2024-10-29 2024-10-29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94931A true CN119194931A (zh) 2024-12-27

Family

ID=9407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521014.8A Pending CN119194931A (zh) 2024-10-29 2024-10-29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1949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41234A (en) Apparatus for the replacement of rails of a track
US6264407B1 (en) Portable electric railroad rail drill apparatus
CA2103609A1 (en) Track tamping machine for tamping switches and crossings of a track
CN119194931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分枕平台用轨排定尺
CN111877065B (zh) 一种自松紧轨枕螺栓作业车及其作业方法
CN111877066B (zh) 一种自松紧轨枕扣件螺栓作业装置及作业方法
CN208385809U (zh) 一种智能化线束焊接装置
JP3493087B2 (ja) 軌道の電車線の保守機械
CN210027102U (zh) 一种新型接触网自动布线装置
KR20190052654A (ko) 스핀들-스크류 클리핑 기계용 파지 기구
CN220882369U (zh) 可调缓冲式机械臂夹爪装置
CN208898404U (zh) 一种单元制动机车载安装拆卸机构
CN217579815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
ATE107721T1 (de) Vorrichtung zum eingleisen eines werkzeugrahmens.
CN214737056U (zh) 一种铁路施工用螺栓固定装置
CN220178605U (zh) 一种扣件螺栓松紧装置
CN209923696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轨道连接结构
CN111877064B (zh) 一种自松紧轨枕螺栓作业装置及方法
CN209919876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轨道安装结构
CN221407387U (zh) 一种电池包膜前预定位和夹料两用装置
CN222645998U (zh) 一种铁路轨道测量车
CN214769993U (zh) 一种汽车机架焊接用辅助设备
CN214924450U (zh) 基于3d激光相机的机器人涂胶引导及质量检测装置
US4892040A (en) Ballast tamping machine
US20210387305A1 (en) Process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rack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