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74882A -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74882A
CN119174882A CN202411490944.1A CN202411490944A CN119174882A CN 119174882 A CN119174882 A CN 119174882A CN 202411490944 A CN202411490944 A CN 202411490944A CN 119174882 A CN119174882 A CN 119174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follow
hang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490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昌
孙瑜
钟均全
霍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490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74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9174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74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81Equipment which can travel along the length of a lifeline, e.g. trave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43Lifelines, lanyards, and anchors therefo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包括:支撑架,设为两个;上支撑机构和下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中部支撑机构,用于调节二者之间间距;横杆,转动安装在中部支撑机构上,且其远端设置有安全绳挂点;卡棍,设有两个且分列中部支撑机构两端;随动牵引机构,其用于在被牵拉后驱使卡棍抵紧建筑顶面或地面;远端钢丝绳,一端与横杆远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随动牵引机构连接;以及近端钢丝绳,一端与横杆近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本申请解决了室内人员高处作业无安全带系挂点的问题,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处作业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中,施工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必须配戴安全带以防意外掉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但是大部分建筑施工中,室内高处作业中均无安全带系挂点的条件,无法按规范要求高挂低用系挂安全带。
另外,现有的安全带系挂点的安全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固定在砼墙上使用,无法移动,满足不了施工作业中随时移动作业的要求,操作及为不便且费时费力,也无法达到每时每刻都有安全带系挂点的条件,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高处作业安全装置只能固定使用且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包括:
支撑架,设为两个且作为承载之用;
上支撑机构和下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且其可分别在建筑顶面和地面移动并进行锁定;
中部支撑机构,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并调节二者之间间距;
横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且其两端一端为远端、一端为近端,所述横杆的远端设置有安全绳挂点;
卡棍,设有两个且分列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两端;
随动牵引机构,设有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卡棍一一对应设置,其用于在被牵拉后驱使所述卡棍抵紧建筑顶面或地面;
远端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横杆远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所述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以及
近端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横杆近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所述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
更进一步,所述中部支撑机构包括伸缩节及用于调节并锁定所述伸缩节总长的调节结构,所述伸缩节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
所述卡棍沿所述伸缩节长度方向设置且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节一端。
更进一步,所述随动牵引机构包括:
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节一端;
挂件,固接于所述滑块上,且用于所述远端钢丝绳或所述近端钢丝绳挂载;
第一齿条,固接于所述滑块上且沿所述伸缩节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齿条,固接于所述卡棍上且沿所述卡棍长度方向设置;
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节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啮合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横杆在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的转动点距所述横杆远端的距离大于距所述横杆近端的距离。
更进一步,所述横杆远端设置有多个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的所述远端钢丝绳。
更进一步,所述卡棍背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固接有摩擦块。
更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机构和所述下支撑机构均包括:
支腿,设置有多个且铰接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万向轮,安装于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且至少两个所述万向轮带自锁功能;
减振装置,连接于所述支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用于供所述支腿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翻转缓冲。
更进一步,所述伸缩节包括滑动套接的大立杆和小立杆,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沿所述大立杆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多个定位孔以及开设在所述小立杆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中共同穿设有插销。
更进一步,所述大立杆和所述小立杆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架栓接固定。
更进一步,所述大立杆和所述小立杆相背离的端部均设置有中空部,所述卡棍滑动穿设于所述中空部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一种可拆卸的伸缩节结构,可根据需求自由调节使用高度,并将两个支撑架分别抵紧在建筑顶面和地面,解决了在不同楼层高度内使用的问题,适用性强,使用方便;
2.支撑架上采用万向轮作为导向轮,可以360度旋转,方向任意调节,解决了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室内高处作业、临边作业等以往安全带系挂点固定不变且不能移动的问题,达到了使用方便、随意移动、360度旋转的目的,作业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采用了横杆的远端作为安全带系挂点,伸缩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当人意外坠落时触发了自锁装置,之后立杆内部的卡棍瞬间伸出同时卡住地面与顶棚,力越大,卡得越紧。解决了室内人员高处作业无安全带系挂点的问题,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的随动牵引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随动牵引机构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伸缩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架;11、上支撑机构;12、下支撑机构;
2、中部支撑机构;21、伸缩节;211、大立杆;2111、定位孔;212、小立杆;2121、固定孔;213、插销;214、中空部;
3、横杆;31、安全绳挂点;
4、卡棍;41、摩擦块;
51、远端钢丝绳;52、近端钢丝绳;
61、滑块;62、挂件;63、第一齿条;64、第二齿条;65、齿轮;
71、支腿;72、万向轮;73、减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包括:
支撑架1,设为两个且作为承载之用,其可以是框架结构,也可以是板状结构,比如整块钢板;
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架1上,且其可分别在建筑顶面和地面移动并进行锁定;
中部支撑机构2,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架1并调节二者之间间距;
横杆3,转动安装在中部支撑机构2上,且其两端一端为远端、一端为近端,横杆3的远端设置有安全绳挂点31;
卡棍4,设有两个且分列中部支撑机构2两端;
随动牵引机构,设有两个且与两个卡棍4一一对应设置,其用于在被牵拉后驱使卡棍4抵紧建筑顶面或地面,具体是,当横杆3具有远端向下、近端向上翻转的趋势时,位于上方的随动牵引机构驱使位于上方的卡棍4抵紧建筑顶面,位于下方的随动牵引机构驱使位于下方的卡棍4抵紧建筑地面;
远端钢丝绳51,一端与横杆3远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对应的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以及
近端钢丝绳52,一端与横杆3近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对应的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
其中,中部支撑机构2包括伸缩节21及用于调节并锁定伸缩节21总长的调节结构,伸缩节21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1连接,卡棍4沿伸缩节21长度方向设置且滑动设置于伸缩节21一端;调节结构具体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剪式升降机等自动升降装置,也可以是手动升降装置,只要能实现对两个支撑架1之间间距调节及锁定的结构或装置均可。
且,参照图2和图3,随动牵引机构包括:
滑块61,滑动设置于伸缩节21一端;
挂件62,固接于滑块61上,且用于远端钢丝绳51或近端钢丝绳52挂载;
第一齿条63,固接于滑块61上且沿伸缩节21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齿条64,固接于卡棍4上且沿卡棍4长度方向设置;
齿轮65,转动安装于伸缩节21一端且位于第一齿条63和第二齿条64之间,齿轮65与第一齿条63和第二齿条64均啮合连接。
如此,在使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时,先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移动至施工作业位置,通过中部支撑机构2调节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间距,以使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分别与建筑顶面和地面抵紧,而后借助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进行锁定以防止移动装置在作业时移动,随后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可以将安全带挂载在横杆3远端的安全绳挂点31上。
当作业人员发生意外坠落时,在作业人员体重的作用下,横杆3具有远端向下翻转、近端向上翻转的趋势,因此横杆3远端的远端钢丝绳51拉动位于上方的滑块61下移,该滑块61下移时通过其上的第一齿条63带动对应的齿轮65旋转,齿轮65旋转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条64及对应的卡棍4上移,此时位于上方的卡棍4上移时可以与建筑顶面抵紧;同理,横杆3近端的近端钢丝绳52拉动位于下方的滑块61上移,可以驱使位于下方的卡棍4下移并与建筑地面抵紧,由此可以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更为牢固地锁紧在建筑顶面和地面之间,可以极大提高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性。而且,作业人员坠落的冲击力越大,卡棍4与建筑顶面和地面的抵紧程度越大,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且解决了室内人员高处作业无安全带系挂点的问题,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的安全性,参照图1,横杆3在中部支撑机构2上的转动点距横杆3远端的距离大于距横杆3近端的距离,且在横杆3远端设置有多个与位于上方的随动牵引机构连接的远端钢丝绳5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远端钢丝绳51和近端钢丝绳52牵拉对应的滑块61滑动行程不一致,两个立棍长度设置为不一致,比如上方的立棍伸出支撑架1上方的长度小于下方的立棍伸出支撑架1下方的长度,以满足横杆3在翻转时两个立棍均能同时抵紧建筑顶面和地面。并且,卡棍4背离横杆3的一端固接有摩擦块41,可以增大卡棍4与建筑顶面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锁紧效果。
同时,参照图1和图4,上述的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均包括:
支腿71,设置有多个且铰接安装于支撑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腿71设置有四个,以提高支撑架1的稳定性;
万向轮72,安装于支腿71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且至少两个万向轮72带自锁功能,具体可以是四个万向轮72均为自锁式万向轮72;
减振装置73,连接于支腿71与支撑架1之间,用于供支腿71在支撑架1上的翻转缓冲,其具体可以是液压减振装置73。
如此,多个支腿71的设置在确保支撑架1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在地面或顶面不平或者具有斜坡时,根据万向轮72的实际接触面,适应性地自主调整支腿71与支撑架1之间的夹角,以保证支撑架1的平稳抵紧、支撑效果。
并且,作为调节结构的一种手动调节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5,伸缩节21包括滑动套接的大立杆211和小立杆212,调节结构包括沿大立杆21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多个定位孔2111以及开设在小立杆212上的固定孔2121,固定孔2121和其中一个定位孔2111中共同穿设有插销213;大立杆211和小立杆212与对应的支撑架1栓接固定,且大立杆211和小立杆212相背离的端部均设置有中空部214,卡棍4滑动穿设于中空部214中。
这样,在对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时,可以先将插销213拔出,而后在大立杆211中移动小立杆212,以改变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间距,使得上下两个支撑架1上的万向轮72分别与建筑顶面和地面抵触,而后再将插销213插入至固定孔2121以及合适的定位孔2111中,实现对伸缩节21整体长度的锁定。而且,由于大立杆211和小立杆212与支撑架1呈栓接固定,可以在施工后进行灵活拆卸,再在需使用时进行便捷组装,极大提高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因此相较于将调节结构设置成自动升降装置,本实施例中将调节结构设置为插销213等手动调节方式虽然调节间距时不大方便,但是可以提高移动装置时使用的便捷性,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对调节结构进行自动化和手动的灵活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在使用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时,先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移动至施工作业位置,通过中部支撑机构2调节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间距,以使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分别与建筑顶面和地面抵紧,而后借助上支撑机构11和下支撑机构12进行锁定以防止移动装置在作业时移动,随后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可以将安全带挂载在横杆3远端的安全绳挂点31上。
当作业人员发生意外坠落时,在作业人员体重的作用下,横杆3具有远端向下翻转、近端向上翻转的趋势,因此横杆3远端的远端钢丝绳51拉动位于上方的滑块61下移,该滑块61下移时通过其上的第一齿条63带动对应的齿轮65旋转,齿轮65旋转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条64及对应的卡棍4上移,此时位于上方的卡棍4上移时可以与建筑顶面抵紧;同理,横杆3近端的近端钢丝绳52拉动位于下方的滑块61上移,可以驱使位于下方的卡棍4下移并与建筑地面抵紧,由此可以将本申请的移动装置更为牢固地锁紧在建筑顶面和地面之间,可以极大提高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性。而且,作业人员坠落的冲击力越大,卡棍4与建筑顶面和地面的抵紧程度越大,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且解决了室内人员高处作业无安全带系挂点的问题,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设为两个且作为承载之用;
上支撑机构和下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且其可分别在建筑顶面和地面移动并进行锁定;
中部支撑机构,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并调节二者之间间距;
横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且其两端一端为远端、一端为近端,所述横杆的远端设置有安全绳挂点;
卡棍,设有两个且分列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两端;
随动牵引机构,设有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卡棍一一对应设置,其用于在被牵拉后驱使所述卡棍抵紧建筑顶面或地面;
远端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横杆远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所述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以及
近端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横杆近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并为所述随动牵引机构提供牵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包括伸缩节及用于调节并锁定所述伸缩节总长的调节结构,所述伸缩节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连接;
所述卡棍沿所述伸缩节长度方向设置且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节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牵引机构包括:
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节一端;
挂件,固接于所述滑块上,且用于所述远端钢丝绳或所述近端钢丝绳挂载;
第一齿条,固接于所述滑块上且沿所述伸缩节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齿条,固接于所述卡棍上且沿所述卡棍长度方向设置;
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节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在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的转动点距所述横杆远端的距离大于距所述横杆近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远端设置有多个与位于上方的所述随动牵引机构连接的所述远端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棍背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固接有摩擦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机构和所述下支撑机构均包括:
支腿,设置有多个且铰接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万向轮,安装于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且至少两个所述万向轮带自锁功能;
减振装置,连接于所述支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用于供所述支腿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翻转缓冲。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包括滑动套接的大立杆和小立杆,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沿所述大立杆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多个定位孔以及开设在所述小立杆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中共同穿设有插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立杆和所述小立杆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架栓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立杆和所述小立杆相背离的端部均设置有中空部,所述卡棍滑动穿设于所述中空部中。
CN202411490944.1A 2024-10-24 2024-10-24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Pending CN119174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90944.1A CN119174882A (zh) 2024-10-24 2024-10-24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90944.1A CN119174882A (zh) 2024-10-24 2024-10-24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74882A true CN119174882A (zh) 2024-12-24

Family

ID=9389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490944.1A Pending CN119174882A (zh) 2024-10-24 2024-10-24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1748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05399C (en) Lift unit for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 scaffold
US4270628A (en) Elevator device preferably an elevator for building facades
US4828073A (en) Mobile suspended scaffold
US20180119432A1 (en) Scaffold unit
US10655345B2 (en) Height accessible working platform with horizontally displaceable cradle
US20060027423A1 (en) Mobile scaffolding braking system
US4120378A (en) Movable work support for cylindrical structures
WO2012006694A1 (en) Lift system for use in a scaffold
EP3296251B1 (en) A height accessible working platform with horizontally displaceable cradle
CN119174882A (zh) 室内高处作业可系挂安全带的移动装置
CN112359731A (zh) 一种用于系杆拱桥混凝土系杆上的可移动挂篮装置
US20070056802A1 (en) Scaffolding
CN211081887U (zh) 一种伸缩式滑动平台及包含该平台的台车
CN108706531A (zh) 一种自行走升降式工作平台
CN214526338U (zh) 边坡运输装置
CN212562424U (zh) 附着式升降作业防护装置
CN210888003U (zh) 一种移动式可升降钢管架操作平台装置
CN113404272A (zh) 一种改进型升降式脚手架
IE900151A1 (en) A Construction of Ladder
CN110593910A (zh) 一种伸缩式滑动平台及包含该平台的台车
CN113931431B (zh) 一种室外作业用建筑吊篮
CN215673902U (zh) 一种管路安装起吊装置
CN220165769U (zh) 一种可万向行走的自行走曲臂式升降平台
CN22002592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施工的安全带系挂装置
CN22095087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墙板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