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155148A -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155148A CN119155148A CN202411615468.1A CN202411615468A CN119155148A CN 119155148 A CN119155148 A CN 119155148A CN 202411615468 A CN202411615468 A CN 202411615468A CN 119155148 A CN119155148 A CN 1191551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compensation
- communication
- perception
- ofd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通过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基于两级式载波频率恢复处理,以降低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载波频偏,进而解决了OFDM信号载波频偏导致通信和感知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提高通信和感知性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感一体化(以下简称ISAC)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随着即将到来的第六代通信(6G)系统,6G系统将利用更高的频段,如W波段毫米波(mmWave),甚至太赫兹(THz)频段,来满足高数据速率通信和雷达传感分辨率的需求。然而,基于传统纯电子方法的毫米波/太赫兹ISAC系统难以产生宽带毫米波/太赫兹信号,而且纯电子系统的可重构性也较差。发明人发现,基于光子辅助技术的MmWave/THzISAC 系统可以轻松产生宽带MmWave/THz 信号,同时实现超大容量通信和高分辨率传感。
发明人发现,正交频分复用(OFDM)由于具有频谱效率高和抗选择性信道衰落的优点,成为5G系统的主流波形。基于光子外差拍频技术的OFDM毫米波/太赫兹信号生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由两个自由运行的外腔激光器产生的两个光载流子的频率受激光线宽的影响是不稳定的,并且在接收端用于下变频的电本振的频率不准确。因此,接收到的OFDM信号将具有较大的载波频偏(CFO)。CFO会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产生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从而使发射信号在接收端难以重构。
因此,针对OFDM信号载波频偏导致通信和感知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以解决针对OFDM信号载波频偏导致通信和感知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提高通信和感知性能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其中,所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频偏的数据;
对所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所述一级补偿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包括:
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其中,所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频偏的数据;
对所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所述二级补偿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频偏为分数阶频偏,第二频偏为整数阶频偏。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载波相位恢复和误码率计算处理,以实现通信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子载波解调和目标距离计算处理,以实现感知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发射端,包括:
构建基带OFDM发射信号;
对所述基带OFDM发射信号进行光OFDM调制处理,得到并输出电毫米波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通信感知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通过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基于两级式载波频率恢复处理,以降低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载波频偏,进而解决了OFDM信号载波频偏导致通信和感知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提高通信和感知性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ISAC 信号可分为两类:复用 ISAC 信号和共享 ISAC 信号。多路复用 ISAC 信号基于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实现通信和传感。现在已有的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采用的大多是复用ISAC信号,会消耗额外的频谱资源或者时域资源,频谱利用率不高。且其他信号大多不抗选择性信道衰落,也不与现有的通信设施所兼容。共享 ISAC信号可以同时实现通信和传感,而且不需要额外的频谱资源。
正交频分复用(OFDM)由于具有频谱效率高和抗选择性信道衰落的优点,基于光子外差拍频技术的OFDM毫米波/太赫兹信号生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由两个自由运行的外腔激光器产生的两个光载流子的频率受激光线宽的影响是不稳定的,并且在接收端用于下变频的电本振的频率不准确。因此,接收到的OFDM信号将具有较大的载波频偏(CFO)。CFO会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产生载波间干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过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基于两级式载波频率恢复处理,以降低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载波频偏。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信号;
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ISAC系统中包括发射端、通信接收端和感知接收端。
在通信部分接收端,将低噪声放大器(LNA)以预设载波频率输出的电毫米波信号送入一对天线。使用一个天线将毫米波电信号传输到W波段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无线链路。在SISO无线传输后,电毫米波信号由另一天线接收,然后由LNA进行放大。然后,将毫米波电信号与预设频率的电本振(ELO)信号混合,生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电放大器(EA)放大后,由实时示波器(OSC)捕获,并将数据存储起来用于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DSP)。
在雷达感知部分接收端,毫米波电信号首先由一根天线发射,然后被目标物体反射,最后由另一根天线采集。同样,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由预设增益的LNA放大,与预设工作频率的ELO混合,并由EA放大。最后,生成的中频信号被OSC捕获,并将数据存储起来用于后续的DSP处理。
接收端DSP处理中,对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后,获取接收端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y(t)具有载波频偏ε和时延τ,回波信号表示为:
,其中,H (m, n)为信道的频率响应,stx(mN+n)表示第m个OFDM符号的第n个子载波处的复调制信号,fn为第n个子载波的频率,TOFDM为包括CP在内的总OFDM符号持续时间。rect(t/TOFDM)表示TOFDM期间的矩形窗口,Z(m, n)为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τ = 2R/c,其中R为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c为光速。
S102:对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对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第一信号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其中,信号第一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频偏的数据;对信号第一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第一频偏为分数阶频偏(FFO)。
接收端DSP处理中,对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后,第一个OFDM符号(yTS)对应于发送端的TS (xTS),对信号进行第一频偏补偿,表示为:
,其中NCP为CP的长度,用arg(·)计算相角,(·)表示共轭运算。用对FFO进行补偿。
S103:对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对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一级补偿信号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其中,信号第二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第一信号的第二频偏的数据;对信号第二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第二频偏为整数阶频偏(IFO)。
在上述用对FFO进行补偿后,通过对频域数据的循环移位在频域计算出IFO,IFO补偿表示为:
,其中,xcorr(·)用于计算互相关,maxindex(·)返回峰值的值。yTS_FFT和xTS_FFT分别为TS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频域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接收端对数字信号进行同步后,对信号进行包括一级分数阶频偏(FFO)补偿以及二级整数阶频偏(IFO)补偿,以对接收到的具有较大载波频偏的OFDM信号进行补偿,以解决基于光子外差拍频技术的OFDM毫米波/太赫兹信号生成导致接收到的OFDM信号将具有较大的载波频偏(CFO)的问题,提高通信和感知性能。
S104:对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对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对解调信号进行载波相位恢复和误码率计算处理,以实现通信处理。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通信接收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下变频、重采样、同步、串并转换、载波频率恢复、去CP、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实现OFDM信号解调、符号内频域平均(ISFA)进行信道估计、载波相位恢复和误码率(BER)的计算。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对解调信号进行子载波解调和目标距离计算处理,以实现感知处理。
在感知接收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下变频、重采样、同步、串并转换、载波频率恢复、去CP、FFT实现OFDM信号解调、IFFT实现子载波解调和目标距离的计算。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在进行载波频率恢复和去CP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块实现OFDM解调。然后,在DSP中采用符号内频域平均(ISFA)进行信道估计。对于一个OFDM码元中不同子载波的频率数据,通过每个OFDM符号的插入导频完成相位噪声补偿。
由上述接收端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可知,延迟τ引入了沿频率轴的线移,通过逐元复除法将发送的信息从接收的信息符号中去除,感知通道的时频矩阵响应可以描述为:
,其中,Srx(m,n)为接收信息矩阵,Stx(m,n)为发送信息矩阵。
在感知接收端的数值信号处理中,ISAC系统中存在载波频偏,则分数阶频偏(FFO)会影响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导致不精确的Hs,IFO引入了srx的频域循环移位,导致了错误的Hs。因此,对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雷达感知部分,也需要对载波频偏(CFO)进行补偿。在载波频率恢复后,沿频率轴进行IFFT运算,距离R可由Hs列的峰值计算。因此,距离R为:
,其中k为峰值的值,Δf为子载波间距,c为光速。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发射端,包括:
构建基带OFDM发射信号;对基带OFDM发射信号进行光OFDM调制处理,得到并输出电毫米波信号。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发射端,生成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依次对其进行正交振幅调制(QAM)和子载波映射、插入导频进行载波相位恢复(CPR)、插入训练序列(TS)进行同步、载波频率恢复(CFR)和信道估计。然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实现OFDM调制,对生成的OFDM信号插入循环前缀(CP)序列,以防止码间串扰(ISI)。产生的基带OFDM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和上采样后,送入到任意波形发生器(AWG)中。对经过串并变换和上采样处理后的基带OFDM信号经过波形发生器(AWG)输出,发送到光I/Q调制器,以实现光OFDM调制。外腔激光器(以下简称ECL)1产生一个预设中心频率(如193.4144 THz)的光连续波(CW),ECL2产生另一个预设中心频率(如193.5089 THz)的光本振信号(OLO)。光OFDM信号与OLO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为94.5GHz。光I/Q调制器的输出输入到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中,用于补偿光I/Q调制器的调制和插入损耗,并保持EDFA输出的功率接近OLO信号功率。接下来,EDFA的输出与OLO信号在光耦合器(OC)中耦合。耦合后生成的光毫米波信号经由单模光纤(SMF)传输,并通过可变光衰减器(VOA)对输入光电二极管(PD)的光信号功率进行调节。光毫米波信号通过PD拍频后生成电毫米波信号,然后送入到低噪声放大器(LNA)中。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在发射端,生成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在正交调幅(QAM)映射和子载波映射之后,插入导频进行载波相位恢复(CPR)。然后,插入训练序列(TS)进行同步、CFR和信道估计。采用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实现OFDM调制。然后,插入循环前缀(CP)序列,用于防止码间干扰(ISI)。产生的基带OFDM信号经过并串变换和上采样后,送入数模转换器(DAC),表示为:
,其中,m表示m个OFDM符号总量内的单个OFDM符号指数,n表示n个子载波总量中的单个子载波指数。stx (mN+n)表示第m个OFDM符号的第n个子载波处的复调制信号。fn为第n个子载波的频率,TOFDM为包括CP在内的总OFDM符号持续时间。rect(t/TOFDM)表示TOFDM期间的矩形窗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第一补偿模块22,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第二补偿模块23,用于对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通信感知模块24,用于对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射端,包括: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构建基带OFDM发射信号;
光调制及输出模块,用于对基带OFDM发射信号进行光OFDM调制处理,得到并输出电毫米波信号。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各单元的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通过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基于两级式载波频率恢复处理,以降低接收到的OFDM信号的载波频偏,进而解决了OFDM信号载波频偏导致通信和感知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提高通信和感知性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在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词语的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反之亦然。因而,当提及单数时,通常包括相应术语的复数。相似地,措辞“包含”和“包括”将解释为包含在内而不是独占性地。同样地,术语“包括”和“或”应当解释为包括在内的,除非本文中明确禁止这样的解释。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示例”之处,特别是当其位于一组术语之后时,所述“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和阐述性的,且不应当被认为是独占性的或广泛性的。
适应性的进一步的方面和范围从本文中提供的描述变得明显。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单独或者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方面组合实施。还应当理解,本文中的描述和特定实施例旨在仅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其中,所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频偏的数据;
对所述信号第一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一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所述一级补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包括:
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识别处理,得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其中,所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频偏的数据;
对所述信号第二频偏数据进行基于第二频偏的补偿处理,得到所述二级补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频偏为分数阶频偏,第二频偏为整数阶频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载波相位恢复和误码率计算处理,以实现通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包括:
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OFMD解调,得到解调信号;
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子载波解调和目标距离计算处理,以实现感知处理。
7.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射端,包括:
构建基带OFDM发射信号;
对所述基带OFDM发射信号进行光OFDM调制处理,得到并输出电毫米波信号。
8.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为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为OFDM信号;
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一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一级补偿信号;
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一级补偿信号进行二级载波频率恢复补偿处理,得到二级补偿信号;
通信感知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级补偿信号进行复用和解调,以实现通信和感知。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或者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6或者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15468.1A CN119155148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15468.1A CN119155148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155148A true CN119155148A (zh) | 2024-12-17 |
Family
ID=9381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615468.1A Pending CN119155148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155148A (zh) |
-
2024
- 2024-11-13 CN CN202411615468.1A patent/CN11915514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263372B1 (ko) | 직교분할대역 시스템의 간략 주파수 획득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US20090067514A1 (en) | Method of non-uniform doppler compensation for wideb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signals | |
US8014472B1 (en) | Integ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 |
CN108199778B (zh) | 一种基于rf导频的co-ofdm系统相位噪声补偿方法和系统 | |
CN106411809B (zh) | 双流准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基于空闲子载波的频偏估计及补偿方法 | |
CN103401832B (zh) | 传输包含数据的光信号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EP2720427A1 (en) | Estimation of CFO based on relative values of frequency bins corresponding to used subcarriers of received preamble symbols for OFDM systems | |
Tao et al. | Reduction of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based on window shaping in OFDM RoF systems | |
US20110280117A1 (en) | Backward-compatible long training sequen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US8351550B2 (en) | Corre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0715194B1 (ko)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신호를 송신하는 기지국 장치 및 사용자 단말기의하향링크 초기 동기화 및 셀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0626644B1 (ko)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및 시간옵셋 추정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장치 | |
KR100729726B1 (ko)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방식의 통신 시스템의 타이밍획득 및 반송파 주파수 오차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 |
JP3796076B2 (ja) | Ofdm通信装置 | |
CN101843018B (zh) | Cfo和dco的失真量估计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接收信号校正方法和接收装置 | |
CN100505597C (zh) | 一种ofdm频偏估计和跟踪方案 | |
CN114422038A (zh) | 一种基于副载波ofdm的光子太赫兹无线通讯方法及系统 | |
US7289425B2 (en) | Paralle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9155148A (zh) | 基于ofdm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和装置 | |
JPWO2008146347A1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 | |
JP2000341236A (ja) | Ofdm信号受信装置、ofdm信号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 |
von Hoyningen-Huene et al. | Experimental IM/DD OFDMA transmission with scalable receiver frontend for PON scenarios | |
JP3495962B2 (ja) | 歪み推定装置 | |
JP2000022660A (ja) | ディジタル通信装置 | |
CN102801683A (zh) | 一种ofdm系统帧同步与频率同步联合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