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54026A -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54026A
CN119154026A CN202411614622.3A CN202411614622A CN119154026A CN 119154026 A CN119154026 A CN 119154026A CN 202411614622 A CN202411614622 A CN 202411614622A CN 119154026 A CN119154026 A CN 119154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haft
end structure
mounting groo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6146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154026B (zh
Inventor
陈永平
郭智勇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6146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54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9154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54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154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54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公端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及电接片,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轴及套筒,支撑轴外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有在轴向上相向设置的两限位壁;电接片穿设安装槽,并分别抵接两限位壁;其中,套筒套于支撑轴并覆盖至少部分的安装槽,以压接电接片,电接片的部分区域外露于安装槽及套筒。安装槽设有在轴向上相向设置的两个限位壁,而电接片分别与两限位壁抵接,因此通过两限位壁能够限定电接片在轴向上的位置。并且,套筒套于支撑轴并能够压接电接片,使得电接片被压紧在安装槽中,从而实现对电接片的固定。电连接器包括上述公端结构,电接片的固定方式更加稳定,不易松动脱落。

Description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性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实现设备之间、装置之间以及电气元件之间电性连接的电子工程设备。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对插的公头与母头,公头与母头通常具有类似的构成元件:壳体、绝缘体和端子。目前的电连接器中,端子通常穿设于绝缘体内并与绝缘体过盈配合,实现固定。然而,当环境中的热量或电连接器自身使用过程中的热量传导至上述过盈配合处时,易使绝缘体和端子变软、变形,存在松动、脱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连接器使用过程中受热易松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公端结构,所述公端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及电接片,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轴及套筒,所述支撑轴外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在轴向上相向设置的两限位壁;所述电接片穿设所述安装槽,并分别抵接两所述限位壁;其中,所述套筒套于所述支撑轴并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安装槽,以压接所述电接片,所述电接片的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套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接片包括压接段及弯角段,所述压接段穿设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弯角段与所述压接段连接并相对所述压接段弯折或弯曲,以抵接其中一所述限位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以配合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夹持所述压接段以及配合所述限位壁夹持所述弯角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包括轴向首尾连接的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所述限位壁分为第一限位壁及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设于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限位壁设于所述第二轴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布设于所述第一轴段的第一槽段;所述第一轴段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槽段延伸至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套筒包括环套及限位条,所述环套套于所述支撑轴,所述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套,所述限位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孔插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布设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第二槽段,所述第二轴段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限位壁为合围形成所述第二插孔的一部分,所述电接片插接所述第二插孔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槽段与外界的避位口,所述电接片的一处区域向径向外侧凸出,并经所述避位口外露,用于与母端结构电性导通;所述盖板为合围形成所述避位口的一部分,所述电接片具有弹性,所述电接片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段包括位于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的底壁,所述电接片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端结构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销钉及销轴,所述销钉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轴段,所述销钉另一端沿轴向穿设所述第二轴段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段,所述销轴沿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段并与所述销钉的远离所述第二轴段的一端插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段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销轴中空设置并具有弹性性质,所述销轴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收缩缝,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时受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壁挤压,使所述销轴向闭合所述收缩缝的方向弹性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端结构包括多个电接片,多个所述电接片沿所述支撑轴的轴线延伸并绕所述支撑轴的轴线在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布设位置与所述电接片的布设位置适配。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母端结构及如上所述的公端结构,所述公端结构与所述母端结构插接。
上述公端结构,安装槽设有在轴向上相向设置的两个限位壁,而电接片分别与两限位壁抵接,因此通过两限位壁能够限定电接片在轴向上的位置。并且,套筒套于支撑轴并能够压接电接片,使得电接片被压紧在安装槽中,从而实现对电接片的固定。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本申请利用结构上的限位对电接片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稳定,不易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公端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公端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公端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公端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接片的结构简易示图。
图6为图4所示公端结构中第一轴段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公端结构中第一轴段的剖视图。
图8为图2所示公端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4所示公端结构中销轴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公端结构;10、支撑部件;100、支撑轴;101、安装槽;102、限位壁;110、第一轴段;111、第一槽段;112、第一限位壁;113、第一插孔;114、第一固定孔;120、第二轴段;121、第二槽段;122、第二限位壁;123、盖板;124、第二插孔;125、避位口;126、外轴部;127、内轴部;128、台阶;129、第二固定孔;200、套筒;210、限位条;220、环套;300、固定部件;310、销钉;320、销轴;321、收缩缝;20、电接片;21、第一插接段;22、弯角段;23、压接段;24、接触段;25、第二插接段;26、侧翼;O、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母端结构及公端结构1,公端结构1与母端结构插接,实现电性导通,用于传输电能和/或电信号。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公端结构1,公端结构1包括支撑部件10及电接片20。支撑部件10包括支撑轴100及套筒200,支撑轴100外周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设有在轴向O上相向设置的两限位壁102。电接片20穿设安装槽101,并分别抵接两限位壁102。其中,套筒200套于支撑轴100并覆盖至少部分的安装槽101,以压接电接片20。电接片20的部分区域外露于安装槽101及套筒200,以用于接触母端结构并与母端结构电性导通。
上述公端结构1,安装槽101设有在轴向O上相向设置的两个限位壁102,而电接片20分别与两限位壁102抵接,因此通过两限位壁102能够限定电接片20在轴向O上的位置。并且,套筒200套于支撑轴100并能够压接电接片20,使得电接片20被压紧在安装槽101中,从而实现对电接片20的固定。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本申请利用结构上的限位对电接片20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稳定,不易松动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电接片20穿设于安装槽101,因此电接片20可以受安装槽101的槽壁限位而稳定处于安装槽101内。并且,套筒200套于支撑轴100还能够压接电接片20,降低电接片20从安装槽101中脱出的几率,以稳定限制电接片20的位置。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轴100包括第一轴段110和第二轴段120,第一轴段110与第二轴段120在轴向O上首尾连接。限位壁102分为第一限位壁112及第二限位壁122,第一限位壁112设于第一轴段110,第二限位壁122设于第二轴段120。也就是说,第一轴段110用于与电接片20的其中一侧抵接,第二轴段120用于与电接片20的另一侧抵接,二者配合实现对电接片20在轴向O上的位置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接片20设于支撑轴100的安装槽101内并与安装槽101的限位壁102轴向抵接,且套筒200套于电接片20外,因此难以通过简单的轴向插接完成电接片20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将支撑轴100配置为分体设计,因此可以在第一轴段110与第二轴段120组合安装前,方便地将电接片20装入安装槽101内。
进一步地,安装槽101可以延伸布置于第一轴段110和第二轴段120,即第一轴段110和第二轴段120上开设有相应槽部(下述将提到的第一槽段111和第二槽段121),该槽部对接形成安装槽101。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接片20包括压接段23及弯角段22,压接段23穿设安装槽101并与套筒200抵接。弯角段22与压接段23连接并相对压接段23弯折或弯曲,以抵接其中一限位壁102。也就是说,电接片20并不限于利用其端部与限位壁102抵接,电接片20的部分区域可以弯曲或弯折形成弯角状,并利用弯角段22与限位壁102抵接。如此设置,一方面,如图3所示,电接片20为片层状结构,弯角段22相对压接段23弯曲或弯折使得电接片20与限位壁102可以有更大的接触面面积,提高限位稳定性。另一方面,弯角段22可以沿限位壁102延伸至安装槽101外,以与导电线材电性连接,用于传输电能及电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公端结构1的电接片20用于与母端结构的相应导电部接触电连接,电接片20尾部还需电性连接导电线材等构件,以向公端结构1所连接的装置、设备等传输电能及电信号。
当然,电接片20并不限于被构造形成具有上述弯角段22以向安装槽101外延伸而与导电线材连接,当电接片20为线性延伸时,电接片20也可以实现与导电线材连接。例如,请参阅图5,可以配置限位壁102具有开口(图未示,下同),电接片20上设有宽度骤变的区域而因此形成的横向凸出的侧翼26。侧翼26与限位壁102抵接,相对窄的部分则通过开口穿出安装槽101,以用于与导电线材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00包括限位条210及环套220,环套220套于支撑轴100。限位条210穿设于安装槽101,以配合安装槽101的底壁夹持压接段23以及配合限位壁102夹持弯角段22。限位条210穿设于安装槽101,能够与安装槽101的槽壁限位配合,以定位套筒200的周向位置。并且,限位条210还用于抵接压接段23,并将弯角段22压紧在限位壁102上,以进一步提高电接片20的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环套220可以套于第二轴段120。弯角段22可以位于第一轴段110,弯角段22用于与第一限位壁112抵接。也就是说,限位条210穿设于安装槽101内并抵接弯角段22的背离第一限位壁112的一侧,限位条210配合第一限位壁112能够夹持弯角段22,以提高电接片20的位置稳定性。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101包括第一槽段111及第二槽段121,第一槽段111布设于第一轴段110,第二槽段121布设于第二槽段121。第一槽段111与第二槽段121可以均沿公端结构1的轴向O延伸设置,第一槽段111与第二槽段121在轴向O上对接而形成如上所述的安装槽101。
请参阅图6、图7并结合图3与图4,第一轴段110沿轴向O开设有第一插孔113,第一槽段111延伸至第一插孔113内。限位条210的一端连接环套220,限位条210的另一端与第一插孔113插接。由此,通过第一插孔113能够限定限位条210的自由端的位置,提高套筒200的位置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壁112为合围形成第一槽段111的一部分,且第一限位壁112位于第一插孔113内,限位条210穿设于第一插孔113并将弯角段22压紧于第一限位壁112。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13的布设位置与第一槽段111的布设位置位于同一径向上,第一插孔113的布设位置位于第一槽段111的布设位置的外周,即第一插孔113的底壁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槽段111的底壁的径向尺寸。第一限位壁112连接在第一槽段111的底壁与第一插孔113的底壁之间,第一限位壁112也布设在第一插孔113内。电接片20还包括第一插接段21,第一插接段21用于连接导电线材,第一插接段21与弯角段22连接,且第一插接段21与第一插孔113插接。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段120还包括盖板123,盖板123覆盖第二槽段121的一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第二插孔124。第二限位壁122为合围形成第二插孔124的一部分,电接片20插接第二插孔124并抵接第二限位壁122。进一步地,电接片20包括第二插接段25,第二插接段25与第二插孔124插接。
当然,第二限位壁122并不限于作为第二插孔124的孔壁。下述还将提到电接片20的部分通过避位口125凸出至安装槽101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壁122还可以是避位口125的内壁,用于抵接电接片20的凸出部分(即下述将提到的接触段24)。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10设有连通第二槽段121与外界的避位口125,电接片20的一处区域向径向外侧凸出,并经避位口125外露,以用于与母端结构电性导通。盖板123为合围形成避位口125的一部分,即避位口125位于靠近第二限位壁122的区域。电接片20具有弹性,电接片20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插孔124,故电接片20与母端结构配合时,电接片20具有弹性变形的空间,以提高接触的稳定性。
关于避位口125,请参阅图3,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101开设于支撑轴100外周,安装槽101与外界直接连通。但,套筒200套于支撑轴100将覆盖部分的安装槽101,部分的未受覆盖的安装槽101则形成避位口125而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套筒200部分覆盖安装槽101,使电接片20能够通过避位口外露于安装槽10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00可以完全覆盖安装槽101所在的区域,通过在套筒200上开孔的形式使电接片20外露。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槽段121包括位于远离套筒200的一侧的底壁,电接片20与底壁间隔设置。容易理解的是,电接片20背离底壁的一侧面向外部,用于与母端结构接触,故电接片20与第二槽段121的底壁间隔设置,使得电接片20与母端结构接触时具有向第二槽段121的底壁弯曲变形的活动空间。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轴段120包括外轴部126及内轴部127,外轴部126与内轴部127在轴向O上首尾连接。外轴部126的外径大于内轴部127的外径,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台阶128。内轴部127穿设于套筒200,台阶128与套筒200抵接。进一步地,内轴部127穿设于环套220,台阶128与环套220抵接,台阶128与第一限位壁112能够相向夹持套筒200,以限定套筒200在轴向O上的位置。进一步地,内轴部127用于与第一轴段110接触对接。
请参阅图4,将电接片20的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区域记为接触段24,沿公端结构1的轴向O,电接片20依次包括第一插接段21、弯角段22、压接段23、接触段24及第二插接段25。其中,第一插接段21与第一插孔113插接。弯角段22用于与第一限位壁112抵接。压接段23的其中一部分穿设于第一槽段111,套筒200配合第一槽段111的底壁夹持压接段23的位于第一槽段111内的部分;压接段23的另一部分悬空地位于第二槽段121内。接触段24经避位口125外露于套筒200及安装槽101,用于与母端结构电连接。第二插接段25与第二插孔124插接并与第一限位壁112抵接。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公端结构1包括多个电接片20,多个电接片20沿支撑轴100的轴线延伸并绕支撑轴100的轴线在周向上间隔布置。安装槽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槽101的布设位置与电接片20的布设位置适配。支撑轴100的轴线也可参照说明书各附图中的标号O。
请参阅图4及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公端结构1还包括固定部件300,固定部件300包括销钉310及销轴320。销钉310一端抵接第二轴段120,销钉310另一端沿轴向O穿设第二轴段120并延伸至第一轴段110。销轴320沿径向穿设于第一轴段110并与销钉310的远离第二轴段120的一端插接固定。如此,通过销钉310与销轴320的配合,能够方便地使第一轴段110与第二轴段120固定。
请参阅图9,进一步地,第一轴段110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4。销轴320中空设置并具有弹性性质。销轴320开设有沿轴向O延伸的收缩缝321,销轴320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14时受第一固定孔114的孔壁挤压,使销轴320向闭合收缩缝321的方向弹性变形。如此,基于销轴320自身的弹性复原性质,销轴320于第一固定孔114内总有张开的趋势,以紧密抵接第一固定孔114的孔壁,提高销轴320的位置稳定性。
支撑轴100沿轴向O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9,第二固定孔129由第一轴段110延伸至第二轴段120,销钉310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9。进一步地,第二固定孔129的截面形状不限于为标准圆形,如图6所示,可以配置第二固定孔129的截面带有扁位,以对销钉310定位,使销钉310以方便与销轴320插接固定的姿态插入第二固定孔129内。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公端结构1还可以包括壳体(图未示,下同),支撑部件10穿设于壳体。进一步地,壳体上沿径向开设有定位孔(图未示,下同),销轴320还穿设该定位孔,以便于支撑部件10与壳体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结构包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轴及套筒,所述支撑轴外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在轴向上相向设置的两限位壁;
电接片,所述电接片穿设所述安装槽,并分别抵接两所述限位壁;
其中,所述套筒套于所述支撑轴并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安装槽,以压接所述电接片,所述电接片的部分区域外露于所述安装槽及所述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片包括压接段及弯角段,所述压接段穿设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弯角段与所述压接段连接并相对所述压接段弯折或弯曲,以抵接其中一所述限位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以配合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夹持所述压接段以及配合所述限位壁夹持所述弯角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包括轴向首尾连接的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所述限位壁分为第一限位壁及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设于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限位壁设于所述第二轴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布设于所述第一轴段的第一槽段;所述第一轴段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槽段延伸至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套筒包括环套及限位条,所述环套套于所述支撑轴,所述限位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套,所述限位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孔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布设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第二槽段,所述第二轴段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限位壁为合围形成所述第二插孔的一部分,所述电接片插接所述第二插孔并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槽段与外界的避位口,所述电接片的一处区域向径向外侧凸出,并经所述避位口外露,用于与母端结构电性导通;所述盖板为合围形成所述避位口的一部分,所述电接片具有弹性,所述电接片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插孔;和/或
所述第二槽段包括位于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的底壁,所述电接片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结构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销钉及销轴,所述销钉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轴段,所述销钉另一端沿轴向穿设所述第二轴段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轴段,所述销轴沿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段并与所述销钉的远离所述第二轴段的一端插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公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结构包括多个电接片,多个所述电接片沿所述支撑轴的轴线延伸并绕所述支撑轴的轴线在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布设位置与所述电接片的布设位置适配。
1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母端结构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公端结构,所述公端结构与所述母端结构插接。
CN202411614622.3A 2024-11-13 2024-11-13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Active CN119154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14622.3A CN119154026B (zh) 2024-11-13 2024-11-13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14622.3A CN119154026B (zh) 2024-11-13 2024-11-13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54026A true CN119154026A (zh) 2024-12-17
CN119154026B CN119154026B (zh) 2025-04-18

Family

ID=93804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614622.3A Active CN119154026B (zh) 2024-11-13 2024-11-13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15402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960614V0 (zh) * 1996-09-17 1996-09-17
DE102006001630A1 (de) * 2006-01-11 2007-07-12 Neutrik Aktiengesellschaft Steckerbuchse
WO2011021297A1 (ja) * 2009-08-20 2011-02-24 行田電線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CN221747562U (zh) * 2024-02-21 2024-09-20 东莞市普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折耐用的车载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960614V0 (zh) * 1996-09-17 1996-09-17
DE102006001630A1 (de) * 2006-01-11 2007-07-12 Neutrik Aktiengesellschaft Steckerbuchse
WO2011021297A1 (ja) * 2009-08-20 2011-02-24 行田電線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CN221747562U (zh) * 2024-02-21 2024-09-20 东莞市普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折耐用的车载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54026B (zh) 2025-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9020B1 (en) Contact memb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004402B (zh) 插头电连接器
EP289359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458203B (zh) 用以與同軸纜線端接之電氣連接器
JP576300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242611A (zh) 电屏蔽触头,优选为微型同轴屏蔽触头
CN112152027B (zh) 成角度的电接头连接器
CN114072971B (zh) 具有低高度的线到板连接器
JP2805395B2 (ja) 二通り使用の電気/電子ピン端子システム
TWM647732U (zh) 插座連接器及用於其之金屬外殼
CN110829105A (zh) 一种互锁端子防水结构
US6024606A (en) Connector plug
US6905371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ing same
CN110391532B (zh) 连接器
CN119154026B (zh) 公端结构及电连接器
CN114270636B (zh) 阴端子
JP2552232B2 (ja) 絶縁電気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4279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ed contact
EP4539264A2 (en) Angled subassembly for an angle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CN214254912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7641899U (zh) 固定件、温度检测组件、连接器的壳体和连接器
US6475035B1 (en) Multipolar plug-in connection
CN119108862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8174074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12803187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