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48399B - 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48399B
CN119148399B CN202411620184.1A CN202411620184A CN119148399B CN 119148399 B CN119148399 B CN 119148399B CN 202411620184 A CN202411620184 A CN 202411620184A CN 119148399 B CN119148399 B CN 119148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light
assembly
rotating
beam spl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6201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148399A (zh
Inventor
何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6201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48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914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48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148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48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分光组件、至少两套成像组件和至少两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分光组件将入射光线分为多路光线。每套成像组件对一路光线成像,包括静偏振片、旋转偏振片和镜头组件。镜头组件包括镜头;静偏振片与旋转偏振片平行相对,且均与来自分光组件相应的光线垂直,旋转偏振片位于静偏振片和镜头之间。每套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一套成像组件的旋转偏振片相对于静偏振片绕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旋转。摄像机通过分光组件的分光与旋转偏振片相对于静偏振片相结合而可以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从而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

Description

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机。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下摄像机通常采用单目成像,因水下成像受水中杂质(如泥沙、微生物等)和水下杂光(太阳散射光和水植物的反射光等)的多维度影响,导致单目成像图像效果差(比如不清晰),水下养殖物生长情况无法高效识别。除了水下摄像机外,一些用于非水下环境的摄像机也具有前述问题,这种摄像机比如工作在矿山等之类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中的杂质和/或杂光使得成像图像效果差(比如不清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摄像机。
本申请公开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分光组件、至少两套成像组件和至少两套偏振片驱动组件。所述分光组件将入射光线分为多路光线。每套成像组件对一路光线成像,包括静偏振片、旋转偏振片和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所述静偏振片与所述旋转偏振片平行相对,且均与来自所述分光组件相应的光线垂直,所述旋转偏振片位于所述静偏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之间。每套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一套所述成像组件的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绕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一分光驱动组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以及垂直转轴,所述垂直转轴垂直于所述分光片,所述分光组件通过所述垂直转轴可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分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分光组件绕所述分光组件的中心线转动。所述分光组件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分光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30度≤a≤6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二分光驱动组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组件包括沿所述分光片的径向设置的径向转轴,所述分光组件通过所述径向转轴可转动的组转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分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分光组件绕轴线转动,所述轴线与所述分光片的直径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倾斜于水平方向,将所述入射光线分成两路相互垂直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分光安装壁和两个偏振片安装壁,其中:所述分光安装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有所述分光片;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位于水平方向,另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位于竖直方向,且两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入光口,所述入光口内固定有所述静偏振片;所述旋转偏振片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所述镜头组件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且所述镜头组件的中心线、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和所述静偏振片的中心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有的静偏振片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架,所述固定件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或者与所述安装支架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组装;所述旋转架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所述旋转架被相应的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架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伸入所述贯通孔内,与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入光口以及沿所述入光口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部,所述入光口内固定有所述静偏振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贯通所述安装支架的入光口,所述入光口内设置有绕所述入光口一周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设置有凸台点胶槽,所述静偏振片通过所述凸台点胶槽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凸台;或者,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绕所述贯通孔一周的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置有台阶点胶槽;所述旋转偏振片通过所述台阶点胶槽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台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组装;所述旋转架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啮合。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成像组件的侧向,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平行于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
对于所述摄像机,由于本申请的摄像机通过分光组件将入射光线分成多路光线,多路光线经过多套所述成像组件成像而可以获得多角度的初始图像,最终可以为后续算法分析(交叉、过滤等软件算法分析)等提供更多的图像,同时旋转偏振片相对于静偏振片旋转,从而获得更多获取目标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不同透过率的图片,进一步的,对于各路光线,通过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偏振片相对于静偏振片旋转,实现对单路光路的图像进行细化分析,从而获得细分特征上的多维度图片,便于精准的对局部特征进行细致化分析。最终,分光组件的分光与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相结合而可以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从而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如目标物状态检测、数量统计、高清展示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摄像机的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旋转偏振片与静偏振片相对旋转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摄像机的相关部件构成的装配体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摄像机的相关部件的分解图;
图5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摄像机于使用状态下的整体架构;
图7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摄像机的相关的部件构成的装配体于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安装支架于一个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安装支架于另一个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一分光驱动组件、分光组件和安装支架构成的装配体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一分光驱动组件、分光组件和安装支架构成的装配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底、中心、竖直、水平、纵向、横向、长度、宽度、逆时针、顺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则此类术语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或者位置关系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方便之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3至图5和图8,本申请公开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可以应用于水下环境,也可以应用于矿山等杂质和/或杂光影响成像图像效果的环境。所述摄像机包括分光组件1、至少两套成像组件和至少两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参见图1和图6,使用状态下,目标物20的光线通过视窗玻璃30射向所述分光组件1。所述分光组件1将入射光线分为多路光线。所述分光组件1不局限于本申请的分光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光组件1可以采用多面体以实现所述分为多路光线。每套成像组件对一路光线成像,也就是说,成像组件的套数与被分成光线的路数相等。参见图1,入射光线L被分成两路光线(沿竖直方向传播的第一路光线L1和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第二路光线L2),成像组件有两套,为了便于区别,将其命名为第一成像组件21和第二成像组件22,第一成像组件21对竖直方向传输的一路光线成像。第二成像组件22对水平传输的一路光线成像。
每套成像组件21包括静偏振片211、旋转偏振片212和镜头组件213。所述镜头组件213包括镜头2131。所述静偏振片211是指在摄像机工作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的偏振片。所述旋转偏振片212是指能相对于静偏振片211旋转的偏振片。他们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所述静偏振片211与所述旋转偏振片212平行相对,且均与来自所述分光组件1相应的光线垂直。具体的,参见图1并结合图2,对于竖直传输的光线L1,静偏振片211和旋转偏振片212均水平放置而垂直于光线L1。对于水平传输的光线L2,静偏振片211和旋转偏振片212均竖直放置而垂直于光线L2。所述旋转偏振片212位于所述静偏振片211和所述镜头组件213的所述镜头2131之间。这样,来自所述分光组件1的每路光线依序经过所述静偏振片211、所述旋转偏振片212进入所述镜头组件213的镜头2131,以便成像。当然对于各路成像组件而言,他们之间的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能达到成像目的即可,比如,第一成像组件21的部件可以与第二成像组件22的部件的结构不相同。
每套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一套所述成像组件的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211绕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的中心线旋转。旋转方向参见图1的r和R所示。在图1、图3至图5、图6和图8中,偏振片驱动组件的套数和成像组件的套数相同,为便于区别,命名为第一偏振片驱动组件31和第二偏振片驱动组件3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偏振片驱动组件的套数也可以与成像组件的套数不相等,比如,本申请中,成像组件21的旋转偏振片212需要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可以通过一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实现,也可以通过两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实现,一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实现旋转偏振片212顺时针转动,另一套偏振片驱动组件实现旋转偏振片212逆时针旋转。参见图2,叙述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静偏振片211转动如下:
静偏振片211和旋转偏振片212分别设置有标记2110。在两者未相对旋转的初始状态,两者的标记2110对齐,通过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相应的旋转偏振片212,旋转偏振片212与静偏振片211错开的角度b即为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静偏振片211旋转的角度。当然,旋转偏振片212如何相对于静偏振片211旋转,可以用任意方式实现,不局限于本申请叙述的实施方式。
如上述设置,对应摄像机工作于水下或者相类似的环境而言,由于本申请的摄像机通过分光组件1将入射光线分成多路光线,多路光线经过多套所述成像组件成像而可以获得多角度的初始图像,最终可以为后续算法分析(交叉、过滤等软件算法分析)等提供更多的图像;同时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静偏振片211旋转,从而获得更多获取目标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不同透过率的图片,进一步的,对于各路光线,通过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静偏振片211旋转(可调整分光组件至旋转偏振片的进光量),实现对单路光路的图像进行细化分析,从而获得细分特征上的多维度图片,便于精准的对局部特征进行细致化分析。最终,分光组件的分光与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相结合而可以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从而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如目标物状态检测、数量统计、高清展示等等。而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机的光路只有一路,只能获得单一角度的图像,导致可供算法训练处理的图像少,最终图像不清晰或图像信息缺少,不能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此外,由于每套成像组件的旋转偏振片212被相应的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这样,可以独立出图,互不干扰,灵活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1,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4和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分光片以及垂直转轴。虽然图中为示意出垂直转轴,但是,技术人员根据图11中示意的转动方向,能够理解所述垂直转轴的结构。所述垂直转轴垂直于所述分光片11,所述分光组件通过所述垂直转轴可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如何组装不限,比如,分光组件1通过轴承之类的部件组装于安装支架4。所述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驱动所述分光组件1绕所述分光组件1的中心线O转动。所述分光组件1的中心线O垂直于所述分光片11。所述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不局限于本申请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皮带驱动等。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分光电机51和组装于所述第一分光电机51的第一分光齿轮52。在这种情况下,分光组件1包括齿,这样,分光组件1通过齿与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的第一分光齿轮52相啮合,从而,实现分光组件1的所述转动。
如上述设置,分光组件1绕所述中心线O转动(可以调整视窗到分光组件的进光量),再结合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211的转动相结合,能获得更多不同角度、不同透过率的目标物对应的光线,光线通过旋转偏振片进入镜头,实现成像而获取目标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不同透过率的图片,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而更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比如目标物状态检测、数量统计、高清展示等等。
参见图12,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4和第二分光驱动组件6,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分光片11以及沿所述分光片11的径向设置的径向转轴12,所述分光组件1通过所述径向转轴12可转动的组转于所述安装支架4。所述第二分光驱动组件6驱动所述分光组件1绕轴线F转动,所述轴线F与所述分光片11的直径重合。分光组件1绕轴线F转动,也即调整了图1所示的角度a,角度a不局限于30度≤a≤60度。图12示意出轴线F以及分光组件1的转动方向F1和F2。至于第二分光驱动组件6如何驱动所述分光组件1转动不限,比如,图12中,第二分驱动光组件6包括第二分光电机61以及组装于第二分光电机61的第二分光齿轮62。一个所述径向转轴上组装有第三分光齿轮63。第二分光齿轮62和第三分光齿轮63啮合,由此,第二分光电机61转动带动第二分光齿轮62转动,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带动所述分光组件1绕所述轴线F转动。
如上述设置,由于分光组件1(包括分光片11)绕轴线F旋转,从而获得图片不同轴向角度的光线效果图,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定向调整,如对监控区域的水生物,可通过绕所述轴线F旋转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分光片11),获得生物表面不同轴线F角度的图片,从而增加对生物表皮的精准识别。当这种实施方式与前述旋转偏振片212和静偏振片211相对旋转以及分光组件1绕中心线O旋转至少一者结合时,能更多获取目标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不同透过率的图片,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从而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
参见图11和图12,对于本申请而言,沿中心线O的旋转和沿轴线F的旋转以及所述旋转偏振片212和静偏振片211之间的旋转可以在同一个摄像机里实现,如前叙述了中心线O的旋转与旋转偏振片212和静偏振片211之间的旋转的结合,如下,简要说明沿中心线O的旋转和沿轴线F的旋转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分光组件和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连接,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分光驱动组件6连接,这样,因为内圈和外圈会相对转动,当第一分光驱动组件5驱动内圈时,能带动分光组件实现所述中心线O的转动。当第二分光驱动组件6驱动轴承和分光组件1这种整体时,实现沿轴线F的转动。
参见图1、图3、图5和图8,所述分光组件1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倾斜于水平方向,将入射光线分成两路相互垂直的光线。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L被分成相垂直的第一路光线L1和第二路光线L2。分光片可以通过任意方式组装,不局限于如后叙述的实施方式。
如上述设置,通过分光片将光线分成相垂直的两路光线,一方面,在满足前述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而使得成像图像效果好的前提下,分光组件1的结构简单,使得摄像机的结构也简单,体积小,结构简单可以使得镜头组件213的视场角相对较大,拍摄范围更大。因为路数太多,会导致摄像机结构复杂,结构复杂的情况下,镜头组件213的镜头2131必然距离视窗玻璃40较远,从而,视场角较小,拍摄范围小(监控区域小)。另一方面,分成两路相垂直的光线后,在后续软件算法分析中,也不需要对图像进行转换等处理,算法更为简单,而路数越多会使得算法复杂。
参见图1和图5,所述分光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30度≤a≤60度,比如,30度、33度、35度、38度、40度、42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5度、58度或者60度。对于分光组件可以被所述第二分光驱动组件驱动而绕轴线F旋转而言,所述分光片可以被旋转至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的某个值;对于分光组件不能被所述第二分光驱动组件驱动而绕轴线F旋转而言,在安装时,所述分光组件被安装于30度至60度的范围内的某个值。
在上述角度中,a=45度时,一方面,在满足前述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而使得成像图像效果好的前提下,分光组件1的结构简单,使得摄像机的结构也简单,体积小。而且,分成两路相垂直的光线后,在后续软件算法分析中,也不需要对图像进行转换(或者说矫正)等处理,算法更为简单。在上述实施方式中,a=45度也有利于将入射光线分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光线,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路光线L1和L2可以垂直,但光线L1不是竖直方向传输,而光线L2不是水平方向传输,此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转换(或者说矫正)处理。
参见图3至图5以及图8至图10,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包括分光安装壁41和两个偏振片安装壁42。所述分光安装壁4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有所述分光片。更为具体的,分光安装壁41设置有固定槽口411。分光片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口411内,这种固定可以通过点胶等方式实现。两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中,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位于水平方向,另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位于竖直方向,且两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入光口421,所述入光口421内固定有所述静偏振片211。
所述旋转偏振片212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如何转动的组装不限。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和图7,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214、旋转架215和支撑轴承216。所述固定件214的结构不限,通过螺丝等方式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214也可以与所述安装支架4一体成型。支撑轴承216的内圈与旋转架215过盈配合实现固定,支撑轴承216的外圈与所述固定件214固定。这样,在旋转偏振片212固定于旋转架215后,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架215转动,旋转架215带着旋转偏振片212同步转动。所述镜头组件213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213包括镜头2131、钣金2132和电路板2133。镜头组件213的镜头2131等固定于钣金2132上,再通过所述钣金2132固定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42。组装完成后,所述镜头组件213的中心线、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的中心线和所述静偏振片211的中心线重合。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分光片安装于所述分光安装壁41,两片静偏振片211分别安装于相应的偏振片安装壁42,旋转偏振片212转动的安装于偏振片安装壁42以及所述镜头组件213安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且两个偏振片安装壁42相互垂直,结合前述静偏振片211、旋转偏振片212和镜头组件213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确保前述部件之间的组装简单,组装后更稳定而光线的传输更稳定,以及能确保安装精度,更便于所述镜头组件213的中心线、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的中心线和所述静偏振片211的中心线重合,最终确保成像效果。
参见图3、图4和图7,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4,所有的静偏振片211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如何组装参见前述,不再赘述。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214和旋转架215,所述固定件214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所述旋转架215与所述固定件214转动组装;且所述旋转架215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212,所述旋转架215被相应的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架215开设有贯通孔2151;所述镜头组件213包括镜头2131,所述镜头2131伸入所述贯通孔2151内,与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相对。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镜头2131伸入所述贯通孔2151内,与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相对,这样,镜头2131与旋转偏振片212或者说分光组件1更近,镜头2131的视场角更大,拍摄的范围(监控区域)更大,从而,更能获取目标物20的不同角度、不同区域、不同透过率的图片,避免杂质和/或杂光的影响,而有利于最终获得清晰的图像,成像图像效果好,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如目标物状态检测、数量统计、高清展示等等。
参见图4、图8至图10,所述安装支架4包括沿所述入光口42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部424,如何周向分布不限,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24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所述固定件214与所述固定部424固定连接。固定部424也不局限于螺柱,只要能实现两者的固定即可。
如上述设置,由于固定部414在入光口42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件214与所述固定部424固定连接,这样,固定件214固定牢固,而固定件214与旋转架215转动组装,确保了旋转偏振片212围绕中心线转动,转动稳定,最终确保旋转偏振片212与静偏振片211之间相对位置角度不容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确保成像图像效果好。
参见图5、图7、图9和图10,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4包括贯通所述安装支架4的入光口421,所述入光口421内设置有绕所述入光口421一周的支撑凸台422,所述支撑凸台422设置有凸台点胶槽423。所述静偏振片211通过所述凸台点胶槽423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凸台422。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凸台点胶槽423能容纳点胶,这样,能确保所述静偏振片211被牢固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的入光口421,不容易脱落。
参见图7,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旋转架215。所述旋转架215包括贯通孔2151。所述贯通孔2151内形成有绕所述贯通孔2151一周的支撑台阶2152,所述支撑台阶2152内设置有台阶点胶槽2153。所述旋转偏振片212通过所述台阶点胶槽2153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台阶2152。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台阶点胶槽2153能容纳点胶,这样,能确保所述旋转偏振片212被牢固的组装于所述旋转架215,不容易脱落。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7,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214和旋转架215;所述旋转架215与所述固定件214转动组装;且所述旋转架215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212;所述旋转架215与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啮合。具体的,第一偏振片驱动组件31包括电机311。电机311包括电机轴312,电机轴312套设齿轮。旋转架215上设置有一圈齿,齿轮313与旋转架215上的齿啮合实现旋转架315与偏振片驱动组件啮合。
如上述设置,通过旋转架215与偏振片驱动组件啮合,便于驱动所述旋转架215转动,进而,更便于带动所述旋转偏振片212旋转,比如,与采用同步带驱动相比,不容易打滑,光路不容易抖动而确保成像效果。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7,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成像组件的侧向,也即,第一偏振片驱动组件31位于第一成像组件21的侧向,第二偏振片驱动组件32位于第二成像组件22的侧向。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11;所述电机311的电机轴312平行于所述旋转偏振片212的中心线。
如上述设置,由于偏振片驱动组件位于成像组件的侧向,且电机轴312平行于旋转偏振片212的中心线,这样,偏振片驱动组件与旋转架215啮合并驱动旋转架215的情况下,不容易出现别死的情况,旋转架215转动更为顺畅,再者,偏振片驱动组件位于成像组件的侧向,也便于偏振片驱动组件和成像组件各自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或技术特征,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或补充。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以及在附图中所示出的精确结构;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分光组件、至少两套成像组件和至少两套偏振片驱动组件;
所述分光组件将入射光线分为多路光线;
每套成像组件对一路光线成像,包括静偏振片、旋转偏振片和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所述静偏振片与所述旋转偏振片平行相对,且均与来自所述分光组件相应的光线垂直;所述旋转偏振片位于所述静偏振片和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之间;
每套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一套所述成像组件的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于所述静偏振片绕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旋转;
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和第一分光驱动组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以及垂直转轴,所述垂直转轴垂直于所述分光片,所述分光组件通过所述垂直转轴可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所述第一分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分光组件绕所述分光组件的中心线转动,所述分光组件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分光片;
所述摄像机包括所述安装支架和第二分光驱动组件,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组件包括沿所述分光片的径向设置的径向转轴,所述分光组件通过所述径向转轴可转动的组转于所述安装支架;
所述第二分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分光组件绕轴线转动,所述轴线与所述分光片的直径重合;
一套所述成像组件相对于另一套所述成像组件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30度≤a≤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倾斜于水平方向,将所述入射光线分成两路相互垂直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分光安装壁和两个偏振片安装壁,其中:
所述分光安装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有所述分光片;
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位于水平方向,另一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位于竖直方向,且两个所述偏振片安装壁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入光口,所述入光口内固定有所述静偏振片;
所述旋转偏振片转动的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所述镜头组件组装于所述偏振片安装壁;且所述镜头组件的中心线、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和所述静偏振片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有的静偏振片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架,所述固定件组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或者与所述安装支架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组装;所述旋转架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所述旋转架被相应的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驱动;
所述旋转架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伸入所述贯通孔内,与所述旋转偏振片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入光口以及沿所述入光口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部,所述入光口内固定有所述静偏振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贯通所述安装支架的入光口,所述入光口内设置有绕所述入光口一周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设置有凸台点胶槽,所述静偏振片通过所述凸台点胶槽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凸台;
或者,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绕所述贯通孔一周的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设置有台阶点胶槽;所述旋转偏振片通过所述台阶点胶槽内的点胶粘接于所述支撑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成像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固定件转动组装;所述旋转架固定有所述旋转偏振片;所述旋转架与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啮合;
所述偏振片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成像组件的侧向,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平行于所述旋转偏振片的中心线。
CN202411620184.1A 2024-11-13 2024-11-13 摄像机 Active CN119148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20184.1A CN119148399B (zh) 2024-11-13 2024-11-13 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20184.1A CN119148399B (zh) 2024-11-13 2024-11-13 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48399A CN119148399A (zh) 2024-12-17
CN119148399B true CN119148399B (zh) 2025-03-07

Family

ID=9381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620184.1A Active CN119148399B (zh) 2024-11-13 2024-11-13 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14839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546A (zh) * 2017-07-24 2017-11-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分孔径双ccd实时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1007693A (zh) * 2019-12-17 2020-04-14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装置
CN218995858U (zh) * 2022-10-10 2023-05-09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偏振片旋转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445B (zh) * 2014-02-24 2017-01-04 北京理工大学 分振幅偏振导航角度传感设计方法及装置
KR20160054169A (ko) * 2014-11-06 2016-05-16 김동주 프리즘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546A (zh) * 2017-07-24 2017-11-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水下探测分孔径双ccd实时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11007693A (zh) * 2019-12-17 2020-04-14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广角摄像装置
CN218995858U (zh) * 2022-10-10 2023-05-09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偏振片旋转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48399A (zh) 202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2085B2 (ja) 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H061297B2 (ja) 顕微鏡
JPH01177530A (ja) 立体カメラの支持機構
CN119148399B (zh) 摄像机
US9560279B2 (en) Camera device and projector device having protective lens
JPH06109962A (ja) 電動レボルバ
US8885086B2 (en) Camera device and projector device having protective lens
JP2021005054A (ja) 光学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N211699431U (zh) 一种利用数码相机观测的分光计
US2184015A (en) Attachment for cameras
US3612645A (en) Optical binocular scanning apparatus
JPS6269222A (ja) 内視鏡装置
JP3281064B2 (ja) 測量機
CN114594646A (zh) 镜头机芯装置、光学仪器及相机
CN111369876A (zh) 一种利用数码相机观测的分光计及其调节方法
CN107870414A (zh) 全景扫描承载装置
JP3515550B2 (ja) 角度回転調整可能な接眼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S5855708Y2 (ja) テレビジヨンカメラの電子ビユ−フアインダ装置
JP2008298983A (ja) 画像振れ補正装置
US20250147403A1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H09211392A (ja) 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光学的ローパス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及び当該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を利用した機器
JPS62168471A (ja) ビデオカメラのフランジバツク調整機構
JPS63123019A (ja) 液晶デイスプレイマルチ投影装置
CN119937164A (zh) 一种眼镜
WO2025134883A1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