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132241A -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Google Patents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132241A CN119132241A CN202411212172.5A CN202411212172A CN119132241A CN 119132241 A CN119132241 A CN 119132241A CN 202411212172 A CN202411212172 A CN 202411212172A CN 119132241 A CN119132241 A CN 1191322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od
- current
- target
- emitting unit
- bright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目标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而后在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在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发光单正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避免出现发光单元熄灭的时间,解决闪烁问题。并且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亮度和第二时段内的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从而保证画面的正常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非主动发光电子器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需要依赖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提供光源。背光单元提供必要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单元(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的液晶层能够调节光线的透过率,从而显示图像。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目前,可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方式,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但是,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中会出现发光二极管熄灭的时间,随着熄灭时间的增加,可能出现闪烁问题,并且发光二极管熄灭时间越长,闪烁现象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用以解决闪烁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目标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流小于所述目标电流时,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目标电流;
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目标电流时,所述第二电流小于所述目标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多个;
至少部分目标周期具有不同的初始占空比,每个所述目标周期具有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目标周期对应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控制下的平均亮度等于对应周期的目标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具体包括:
设定目标占空比,所述目标占空比对应的时段为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
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目标占空比确定所述第一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和所述目标周期的时长确定发光单元在所述目标周期的总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的时长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总亮度;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总亮度减去所述第一时段的总亮度,获得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的总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时段的总亮度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获得所述第二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亮度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内的驱动电流为所述第二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子时段,在每个第一子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子电流;
根据每个第一子时段内的第一子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第一子时段对应的第一子亮度,每个所述第一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第一亮度;
和/或,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二子时段,在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子电流;
根据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的第二子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第二子时段对应的第二子亮度,每个所述第二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第二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目标亮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目标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而后在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在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发光单正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避免出现发光单元熄灭的时间,解决闪烁问题。并且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亮度和第二时段内的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从而保证画面的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和占空比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非主动发光电子器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需要依赖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提供光源。背光单元提供必要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单元(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的液晶层能够调节光线的透过率,从而显示图像。
示例的,背光单元可以包括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AM)驱动和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背光单元通过主动矩阵驱动控制每个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可以实现局部调光(LocalDimming),根据图像内容动态调整不同区域的背光亮度,从而提高对比度和色彩表现。其中,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介于传统发光二极管和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LED)之间的发光二极管,通常尺寸在100微米到200微米之间。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可以用作背光源,提供更高的亮度和更精细的区域调光。
具体的,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AM)驱动是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来控制每个像素的开关状态,每个像素都有一个独立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快速响应并控制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其是通过调节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成正比,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越大,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越高,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越小,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越低。
但是,如果仅通过控制电流实现多级灰阶亮度,则需要多比特(bit)的寄存器来实现电流控制,例如,采用6比特寄存器控制电流,可以实现64级灰阶亮度,采用8比特寄存器控制电流,可以实现256级灰阶亮度。
因此,在最大亮度相同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更多的亮度级别,需要更多的比特数。
每比特寄存器对应的电路需要匹配相应数量的电子器件,如晶体管(MOS)等,每个电子器件在电路中需要占用对应的单位面积,随着比特数的增加,对应电路的面积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则多比特寄存器需要占用较大的电路面积。
但是,由于背光单元的特性,随着背光单元分区数量的增加,每个分区都需要更精确的光源控制,这通常通过缩小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实现,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缩小,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密度增大,则需要更多的驱动电路,若电流控制需要较大的电路面积,可能影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方式,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其是通过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开关时间比例(占空比)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其中,占空比是指在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相对于总时间所占的比例,占空比越高,发光二极管的平均亮度越高,占空比越低,发光二极管的平均亮度越低。
但是,在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中会出现发光二极管熄灭的时间,随着熄灭时间的增加,可能出现闪烁问题,并且发光二极管熄灭时间越长,闪烁现象越严重。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在目标周期内的不同时段确定发光单元具有不同的电流,避免出现发光单元熄灭的时间,解决闪烁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为执行主体,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占空比,根据设定电流和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目标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需要说明,目标周期可以是任意帧画面对应的周期,一个周期对应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
占空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信号为高电平的比例,占空比的范围通常为0%~100%之间。占空比越高,发光单元在一个周期内点亮的时间越长,平均亮度越高;占空比越低,发光单元在一个周期内点亮的时间越短,平均亮度越低。
示例的,计算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目标周期的占空比二者的乘积,获得目标周期的目标电流。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目标电流之后,还可以根据目标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目标亮度可以理解为发光单元在目标周期的平均亮度,也即保证画面正常显示时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
示例的,可以预先设定电流和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根据目标电流确定目标亮度,或根据目标亮度确定目标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周期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目标周期具有各自对应的初始占空比,且至少部分目标周期的初始占空比不同,因此发光单元在至少部分目标周期具有不同的目标亮度,从而使得不同画面具有对应的显示亮度。
示例的,可以根据设定电流以及每个目标周期的初始占空比确定每个目标周期的目标电流,并根据每个目标周期的目标电流确定每个目标周期的目标亮度。需要说明,每个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是相同的。
例如,如图2所示,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记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第一周期的占空比为70%,则第一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70%;第二周期的占空比为90%,则第二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90%;第三周期的占空比为30%,则第三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30%;第四周期的占空比为40%,则第四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30%。
S102、在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需要说明,确定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是为了便于后续在不同的时段施加不同的电流,避免出现发光单元熄灭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
其中,第一亮度可以理解为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的平均亮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目标占空比,目标占空比对应的时段为第一时段,在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根据设定电流和目标占空比确定第一电流,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目标占空比基于较少的设定电流确定较多的第一电流。如此,在多个目标周期中,可以根据较少的设定电流确定各个周期的第一电流,无需增加控制电路的面积,便可以实现多级亮度控制,提高控制效率。
需要说明,设定电流为模拟信号,目标占空比为数字信号,则可以在模拟信号一定的信号下,通过调节数字信号输出不同的第一电流,无需增加控制电路的面积,便可以实现多级亮度控制。
例如,目标占空比例如可以为初始占空比,目标占空比也可以略小于初始占空比,或略大于初始占空比。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将目标占空比设置为50%,则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
S103、在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第二亮度可以理解为发光单元在第二时段的平均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根据目标电流和目标周期的时长确定发光单元在目标周期的总亮度,以及根据第一亮度和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的时长确定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总亮度。而后,将目标周期的总亮度减去第一时段的总亮度,获得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的总亮度,根据第二时段的总亮度减去第一时段的总亮度,获得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的总亮度。随后,可以根据第二时段的总亮度和第二时段的时长获得第二亮度,根据第二亮度确定发光单元在第二时段内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从而可以在确定第一时段的电流和亮度之后,根据第一时段的电流和亮度,确定第二时段的电流和亮度。
示例的,可以计算目标电流和目标周期的时长二者的乘积,获得发光单元在目标周期的总亮度;计算第一亮度和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的时长二者的乘积,获得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总亮度;将目标周期的总亮度减去第一时段的总亮度,获得发光单元在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的总亮度;第二时段的总亮度除以第二时段的时长获得第二亮度;根据亮度和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发光单元在第二时段内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如此,可以保证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控制下在目标周期的平均亮度为目标亮度,保证发光单元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多个,如图3所示,每个目标周期具有对应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每个第一时段具有对应的第一电流,每个第二时段具有对应的第二电流。发光单元在每个目标周期对应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控制下的平均亮度等于对应周期的目标亮度,从而能够避免各帧画面出现闪烁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流可以小于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电流,相应地,第二电流需要大于目标电流,以保证第一电流对应的第一亮度和第二电流对应的第二亮度,二者的平均亮度等于目标亮度。
示例的,若初始占空比为x%,则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x%;并且,第一电流为设定电流的y%;设定的目标占空比为a%,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a%。则可以根据上述参数计算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为了便于描述,将设定电流标记为A,将目标周期标记为T。则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为:(A×x%×T-A×y%×T×a%)/(1-a%)T
例如,如图4所示,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70%,记为A×70%,第二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90%,记为A×90%,第三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30%,记为A×30%,第四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40%,记为A×40%。
第一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65%,记为A×65%,若目标占空比为50%,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70%×T-A×65%×T×50%)/T×50%=A×75%。相应地,第一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65%×T×50%+A×75%×T×50%=A×75%×T。
第二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80%,记为A×80%,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90%×T-A×80%×T×50%)/T×50%=A×100%。相应地,第二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80%×T×50%+A×100%×T×50%=A×90%×T。
第三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25%,记为A×25%,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30%×T-A×25%×T×50%)/T×50%=A×45%。相应地,第三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25%×T×50%+A×45%×T×50%=A×30%×T。
第四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30%,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40%×T-A×30%×T×50%)/T×50%=A×50%。相应地,第四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30%×T×50%+A×50%×T×50%=A×40%×T。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流可以大于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电流,相应地,第二电流需要小于目标电流,以保证第一电流对应的第一亮度和第二电流对应的第二亮度,二者的平均亮度等于目标亮度。
例如,如图5所示,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70%,记为A×70%,第二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90%,记为A×90%,第三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30%,记为A×30%,第四周期的目标电流为设定电流的40%,记为A×40%。
第一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75%,记为A×75%,若目标占空比为50%,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70%×T-A×75%×T×50%)/T×50%=A×65%。相应地,第一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75%×T×50%+A×65%×T×50%=A×75%×T。
第二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80%,记为A×100%,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90%×T-A×100%×T×50%)/T×50%=A×80%。相应地,第二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100%×T×50%+A×80%×T×50%=A×90%×T。
第三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25%,记为A×45%,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30%×T-A×45%×T×50%)/T×50%=A×25%。相应地,第三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45%×T×50%+A×25%×T×50%=A×30%×T。
第四周期中,第一时段的第一电流可以为设定电流的50%,若目标占空比为50%,则第一时段为目标周期的一半,记为T×50%。则为了使得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驱动下达到目标亮度,第二时段的第二电流可以为:(A×40%×T-A×50%×T×50%)/T×50%=A×30%。相应地,第四周期中发光单元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驱动下的平均亮度为:A×50%×T×50%+A×30%×T×50%=A×40%×T。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子时段,在每个第一子时段,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子电流,根据每个第一子时段内的第一子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在每个第一子时段对应的第一子亮度,每个第一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第一亮度,从而能够更为灵活的控制第一时段的亮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二子时段,在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子电流,根据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的第二子电流,确定发光单元在每个第二子时段对应的第二子亮度,每个第二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第二亮度,从而能够更为灵活的控制第二时段的亮度。
本申请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在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在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发光单正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避免出现发光单元熄灭的时间,解决闪烁问题。并且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第一亮度和第二时段内的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目标亮度,从而保证画面的正常显示。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1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电子设备的操作,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10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第二处理模块12,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第三处理模块13,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目标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10,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2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电子设备的操作,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和通信接口23。
存储器21,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存储器2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处理器22,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该处理器2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可选地,存储器21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22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可以与处理器22连接。处理器22可以控制通信接口23来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的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该计算机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目标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小于所述目标电流时,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目标电流;
所述第一电流大于所述目标电流时,所述第二电流小于所述目标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周期的数量为多个;
至少部分目标周期具有不同的初始占空比,每个所述目标周期具有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目标周期对应的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的控制下的平均亮度等于对应周期的目标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具体包括:
设定目标占空比,所述目标占空比对应的时段为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
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目标占空比确定所述第一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和所述目标周期的时长确定发光单元在所述目标周期的总亮度;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的时长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第一时段内的总亮度;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总亮度减去所述第一时段的总亮度,获得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的总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时段的总亮度和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获得所述第二亮度;
根据所述第二亮度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内的驱动电流为所述第二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子时段,在每个第一子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子电流;
根据每个第一子时段内的第一子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第一子时段对应的第一子亮度,每个所述第一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第一亮度;
和/或,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二子时段,在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子电流;
根据每个第二子时段内的第二子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第二子时段对应的第二子亮度,每个所述第二子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第二亮度。
7.一种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周期的设定电流和初始占空比,根据所述设定电流和所述初始占空比计算目标电流,根据所述目标电流确定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目标亮度;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一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一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时段对应的第一亮度;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周期的第二时段内,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流为第二电流,以及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二时段对应的第二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和所述第二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所述目标亮度。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12172.5A CN119132241A (zh) | 2024-08-30 | 2024-08-30 |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12172.5A CN119132241A (zh) | 2024-08-30 | 2024-08-30 |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132241A true CN119132241A (zh) | 2024-12-13 |
Family
ID=93753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212172.5A Pending CN119132241A (zh) | 2024-08-30 | 2024-08-30 |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132241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3839A (zh) * | 2019-05-14 | 2019-08-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适用于一类光色可调oled的调光装置 |
CN116030768A (zh) * | 2023-01-12 | 2023-04-28 |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6895248A (zh) * | 2022-04-06 | 2023-10-17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20240161671A1 (en) * | 2023-06-20 | 2024-05-16 |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18411958A (zh) * | 2024-05-27 | 2024-07-30 | 安徽烁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行列集成背光led驱动芯片 |
-
2024
- 2024-08-30 CN CN202411212172.5A patent/CN1191322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3839A (zh) * | 2019-05-14 | 2019-08-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适用于一类光色可调oled的调光装置 |
CN116895248A (zh) * | 2022-04-06 | 2023-10-17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6030768A (zh) * | 2023-01-12 | 2023-04-28 | 北京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US20240161671A1 (en) * | 2023-06-20 | 2024-05-16 |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18411958A (zh) * | 2024-05-27 | 2024-07-30 | 安徽烁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行列集成背光led驱动芯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051484A1 (en) |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
CN101453813B (zh) | 光源模块、驱动该光源模块的方法、含该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 | |
JP5270730B2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JP5734580B2 (ja) | 画素データの補正方法及びこれを遂行するための表示装置 | |
JP4882657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525783B2 (ja) | 光源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 |
JP2008051905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バックライト駆動方法 | |
TW200836156A (en) | Display driver | |
US10872558B2 (en) | Image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non-volatile storage medium | |
WO2012124646A1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WO2013159546A1 (zh) | 灰阶电压产生电路和方法、源极驱动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073006B1 (ko) |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이미지 밝기조절방법 | |
KR20100062089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
WO2019223602A1 (zh) | 背光驱动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显示装置 | |
CN108022545B (zh) | 显示屏调光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1341278A (zh) | 图像数据的过驱动处理方法及其过驱动装置 | |
JP2007536594A (ja) | カラー表示装置 | |
US10825403B2 (en) | Ligh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 |
CN119132241A (zh) |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 |
TWI768828B (zh) | 顯示裝置及顯示方法 | |
US20220020336A1 (en) | Display device | |
JP201504948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14005417A (zh) | 一种调节亮度的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 |
KR10112649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 |
JP4987134B1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