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30394A -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30394A
CN119130394A CN202411624466.9A CN202411624466A CN119130394A CN 119130394 A CN119130394 A CN 119130394A CN 202411624466 A CN202411624466 A CN 202411624466A CN 119130394 A CN119130394 A CN 119130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iew
target
module
author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624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过灏英
徐佳辉
许佳佳
严栋
李志明
廉浩明
朱晓斐
刘福朝
李欣哲
司东晓
马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Guangying Group Co ltd
Wuxi Guangyi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Guangying Group Co ltd
Wuxi Guangyi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Guangying Group Co ltd, Wuxi Guangyi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Guangy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6244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30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913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30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属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包括:评审团组建模块,用于组建图纸评审团;评审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争议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争议点;修订决策模块,用于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复评复审模块,用于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根据评审员权限差异合理融合评审意见、快速识别并有针对性解决评审争议点,提高电力图纸评审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具体涉及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图纸是电力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的重要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电力图纸的质量,在图纸正式发布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现有技术中,电力图纸评审由多人协同完成,评审员按照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对图纸进行审核,提出修订意见。但评审员的专业背景、专业方向、工作经验差异较大,评审意见的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图纸评审方法未充分考虑评审员意见的权重差异,对不同评审员的意见同等对待,导致评审效率不高,关键问题难以聚焦。此外,在协同评审的过程中,同一问题经常会收到不同评审员的不同意见,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需逐一分析、权衡每一条评审意见,评估其合理性并确定是否采纳,工作量大、效率低。对于评审员意见相左的争议点,导致图纸反复修改,评审质量不高,严重时会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旨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图纸评审过程中评审意见权重不分、评审争议难以高效解决,导致电力图纸评审的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公开的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包括:评审团组建模块,用于组建图纸评审团,所述图纸评审团包括具备第一评审权限的第一评审员和具备第二评审权限的第二评审员;评审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一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所述第二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二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二评审权限对所述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争议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争议点,所述第一争议点是指所述目标评审结果中多个评审争议点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争议点对应第一评审列表,且所述第一评审列表包括多个评审员的多个评审意见;修订决策模块,用于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所述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复评复审模块,用于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通过评审团组建模块组建图纸评审团,图纸评审团包括具备第一评审权限的第一评审员和具备第二评审权限的第二评审员,通过对评审员进行分级管理,为不同评审意见赋予不同权重奠定基础;通过评审信息融合模块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其中,第一评审信息是指第一评审员基于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第二评审信息是指第二评审员基于第二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通过对不同评审员的评审意见进行分层融合,使评审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兼顾不同层级评审员意见;通过争议点识别模块获取第一争议点,第一争议点是指目标评审结果中多个评审争议点中的任意一个,第一争议点对应第一评审列表,且第一评审列表包括多个评审员的多个评审意见,通过识别目标评审结果中存在争议的点,并汇总相关评审员的意见,为后续分析处理争议点做好准备;通过修订决策模块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提高修订效率;通过复评复审模块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通过再次评审修订后的图纸,多角度验证修订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电力图纸质量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图纸评审过程中评审意见权重不分、评审争议难以高效解决,导致电力图纸评审的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评审员权限差异合理融合评审意见、快速识别并有针对性解决评审争议点,提高电力图纸评审的效率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中得到目标评审结果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评审团组建模块11,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争议点识别模块13,修订决策模块14,复评复审模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首先,评审团组建模块根据评审员的权限差异组建包含不同权限评审员的评审团,为区分评审意见权重奠定基础。其次,评审信息融合模块采用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不同评审员的评审结果进行分层融合,使评审意见更加全面、客观,兼顾不同层级评审员意见。然后,争议点识别模块识别评审结果中存在争议的点,并汇总相关评审员的意见,为后续分析处理争议点做好准备。接着,修订决策模块采用修订决策机制对争议点相关评审意见进行科学分析,化解分歧,形成初步修订方案。之后,复评复审模块通过复评复审机制对修订后的图纸进行多角度验证,进一步提升图纸质量。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评审团组建模块11,用于组建图纸评审团,所述图纸评审团包括具备第一评审权限的第一评审员和具备第二评审权限的第二评审员。
具体而言,首先,评审团组建模块11通过文件解析技术获取目标电力图纸的基本信息。具体的,读取目标电力图纸的元数据,并使用预定义的关键词匹配算法判断目标电力图纸所属细分领域;同时,分析目标电力图纸的复杂程度,计算出图纸的技术难度系数,从而全面了解目标电力图纸的属性和特点。在获得目标电力图纸的基本信息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访问专家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储了各评审员的详细资料。评审团组建模块11先根据目标电力图纸所属细分领域检索出相关评审员,再结合技术难度系数匹配出专业能力和经验相适应的评审团成员。
选定评审团成员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为每位评审员分配权限。评审团组建模块11预设多个评审员角色,并为每个角色关联了相应的权限集合。评审团组建模块11根据评审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进行角色划分,并自动赋予相应的评审权限,如审核设计思路的第一评审权限和审查设计细节的第二评审权限。其中,对应第一评审权限的评审员为第一评审员,对应第二评审权限的评审员为第二评审员。
通过评审团组建模块11,快速、准确地为每个待评审图纸组建专业、高效的评审团队,并合理分配评审任务和权限,提高了评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的图纸审核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用于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一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所述第二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二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二评审权限对所述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
具体而言,第一评审员基于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得到第一评审信息。第一评审权限赋予第一评审员从总体设计角度对图纸进行把控和审核的职责,其中,第一评审信息包括对设计思路、关键技术指标等方面的评审意见。与此同时,第二评审员基于第二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得到第二评审信息。第二评审权限赋予第二评审员从设计细节角度对图纸进行审查的职责,其中,第二评审信息包括对设备选型、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等具体设计内容的评审意见。
在获得第一评审信息和第二评审信息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采用预设的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两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其中,评审图层融合策略是指将不同评审员的评审意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融合,以生成统一、全面的评审结果。例如,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将第一评审信息和第二评审信息分别映射到图纸的不同图层上,然后根据各个图层的重要程度、评审意见的一致性等因素,对图层进行加权合成;再例如,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第一评审信息和第二评审信息中的文本意见进行语义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综合。
通过评审图层融合策略的应用,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生成统一的目标评审结果,综合了第一评审员和第二评审员的评审意见,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图纸的设计质量和存在的问题,提升了整个图纸评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争议点识别模块13,用于获取第一争议点,所述第一争议点是指所述目标评审结果中多个评审争议点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争议点对应第一评审列表,且所述第一评审列表包括多个评审员的多个评审意见。
具体而言,目标评审结果包含多个评审争议点。所谓评审争议点,是指不同评审员对图纸的同一设计内容持有不同意见的情况。这些争议点可能涉及设计思路、技术指标、设备选型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图纸设计的潜在问题或可优化空间。
获取目标评审结果后,争议点识别模块13从目标评审结果中遍历多个评审争议点,每次选取一个评审争议点作为第一争议点,并针对该争议点生成相应的第一评审列表。其中,第一评审列表是一个汇总表,包含了多个评审员对第一争议点的不同评审意见。通过列表的形式,第一评审列表清晰地展现了各评审员在争议点上的分歧和观点差异。
通过生成第一评审列表,争议点识别模块13实现对评审分歧的有效提取和集中呈现,可以快速了解评审争议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讨论和修改工作。
修订决策模块14,用于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所述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
具体而言,修订决策模块14引入修订决策机制,用于对第一评审列表中的多个评审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修订决策机制综合考虑各评审员的专业能力、评审意见的一致性程度、意见的重要性等因素,通过加权计算、逻辑推理等方法,自动生成初始修订版本。首先,对第一评审列表中的评审意见进行归类和统计,识别出不同修改建议的支持度;其次,根据预设的决策规则,对不同修改建议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筛选,确定最终采纳的修改意见;之后,根据采纳的修改意见,自动生成图纸的初始修订版本,并标注出修改的位置和内容。
通过修订决策机制的引入,修订决策模块14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对评审意见的综合分析和决策,减轻了人工处理的工作量,提高评审效率。
复评复审模块15,用于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
具体而言,复评复审模块15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多轮复核和修改,最终生成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提高图纸修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复评复审机制中,复评复审模块15首先将初始修订版本发送给原图纸评审团进行复评。评审员们将重点检查修订决策模块14采纳的修改意见是否得到正确执行,并对修订后的图纸进行整体评估。如果复评结果显示仍有问题或遗漏,则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复评环节后,复评通过后的初始修订版本进入复审环节,提交给新图纸评审团进行审核。新图纸评审团由未参与原始评审的专家组成,对图纸修订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确定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
经过复评复审模块15,形成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提高图纸修订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进一步的,评审团组建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提取图纸评审类目集合中的第一评审类目;组建所述第一评审类目的第一评审人员集,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审人员集组成所述图纸评审团;其中,所述图纸评审类目集合至少包括初步审查类目集、技术审查类目集、安全审查类目集、经济审查类目集和环境影响评估类目集。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评审团组建模块11首先从预设的图纸评审类目集合中提取出第一评审类目。图纸评审类目集合是根据图纸评审的不同专业领域和评审重点而预先设定的类目集合,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五个类目:初步审查类目集、技术审查类目集、安全审查类目集、经济审查类目集和环境影响评估类目集。每个类目集中包含了与该专业领域相关的一系列审查项目和内容。其中,初步审查类目集针对图纸的基本要求和总体设计进行评估,包括检查图纸的完整性和合规性,核对设计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初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技术审查类目集重点关注图纸设计的技术细节和专业内容,包括电气系统设计、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接地防雷设计、电缆线路敷设和照明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安全审查类目集强调对图纸设计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既包括电气安全方面的审查,也包括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预判和防控;经济审查类目集对图纸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一方面评估设计方案的成本投入,包括初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另一方面审查图纸中的节能措施是否合理有效,以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类目集是对图纸设计进行环保方面的评估,确保设计方案满足环保要求,尽可能减少工程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图纸评审类目集合的划分,评审团组建模块11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取出第一评审类目,并根据该类目的专业要求,组建相应的第一评审人员集。第一评审人员集中的评审员均具备与第一评审类目相匹配的专业背景和评审能力,确保对该专业类目下的图纸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的评审。之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根据第一评审人员集来组建最终的图纸评审团。图纸评审团的评审团成员的专业构成与图纸评审类目相对应,既保证了评审团整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又能够实现评审工作的细分和协同,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的,评审团组建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评审类目的第一评审范围;分析所述第一评审范围得到第一评审权限,并将所述第一评审权限开放至所述第一评审人员集。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评审团组建模块11在组建图纸评审团的过程中,通过评审权限,进一步提高了评审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在提取出第一评审类目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进一步获取该类目的第一评审范围。第一评审范围是指与第一评审类目相关联的评审任务和职责的集合,明确了该类目下评审员的工作边界和权限范畴。例如,对于技术审查类目集中的电气系统设计子类目,其第一评审范围包括审查系统主接线设计、核算短路电流参数、校验继电保护整定值等具体任务;而对于经济审查类目集中的成本分析子类目,其第一评审范围包括审查设备材料采购成本、评估施工人工费用预算、核算运维成本估算等职责。
在获得第一评审范围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与之对应的第一评审权限。第一评审权限是对第一评审范围的进一步细化和量化,通过设定的权限参数,来定义评审员在具体评审工作中的行为边界和决策空间。例如,第一评审权限包括:评审员对图纸内容的查看权限(全部可见/部分可见/不可见)、评审员对审查结果的决策权限(完全决策/部分决策/建议性决策)、评审员对评审过程的控制权限(完全控制/部分控制/不可控制)等。通过这些权限参数的设置,实现对评审工作的分级管理和流程把控。
生成第一评审权限后,评审团组建模块11将其开放给第一评审人员集中的所有评审员,使第一评审人员集中的每一位评审员都将获得与其专业能力相匹配的评审权限,并在此权限范围内开展图纸评审工作。基于权限的评审任务分配机制,可以确保评审员在其专业领域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越权审查或盲目审查的情况发生。
评审团组建模块11通过引入评审范围和评审权限,实现对评审团队的专业化组建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图纸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后续的评审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撑。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评审信息融合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提取所述第一评审信息中所述第一评审员对任意图纸点位的任意评审信息;读取预定评审标签策略,并根据所述预定评审标签策略对所述任意评审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得到任意标签图;根据所述任意标签图生成第一评审可视图;获取所述第二评审信息的第二评审可视图;根据所述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所述第一评审可视图与所述第二评审可视图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评审结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首先从第一评审信息中提取出第一评审员对任意图纸点位的任意评审信息。其中,图纸点位是指图纸中的任意一个设计元素或位置,如设备、线路、布置等;评审信息则是指评审员对该点位所给出的评审意见和建议,如“设备选型不合理”、“电缆线路设计需要优化”等。在提取出评审信息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读取预定评审标签策略,并根据该策略对每条评审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其中,预定评审标签策略是预先定义的标签规则和分类体系,用于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评审意见映射为标准化的评审标签。例如,评审标签策略按照评审意见的严重程度,设置“X1”、“X2”“X3”等不同等级的标签,分别对应“设备选择非常不合理,需要调整”、“电缆线路非常不合理,需要调整”、“成本高于预算,需要调整”等不同强度的评审结果。通过对评审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将原本散乱、不规范的评审意见转化为结构化、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同时,每条评审信息所对应的评审标签也构成了一幅标签图,直观地呈现了该点位在不同评审维度上的问题分布和严重程度。
基于标签图,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进一步生成第一评审可视图。第一评审可视图是将所有第一评审员的标签图进行叠加融合后得到的一幅综合图像,集中展示了第一评审员对整个图纸的评审结果和问题分布。在生成第一评审可视图的同时,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获取第二评审员的评审信息,并通过相同的标签化处理和可视化步骤,生成第二评审可视图,反映了第二评审员的评审意见分布和问题聚焦。之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根据预设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可视图和第二评审可视图进行图层融合处理。评审图层融合策略是通过综合考虑不同评审员的权重、评审标签的优先级、问题的空间分布等因素,将多个评审可视图融合为统一的目标评审结果。例如,图层融合策略对不同评审员的同类标签进行归并统计,并根据标签出现的频次和分布情况,生成综合的问题图;对不同类别的评审标签进行交叉分析,识别出图纸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和优化重点;结合各评审员的专业权重,对不同视图层进行加权混合,得到最终的评审结果图,作为目标评审结果。
通过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的标签化处理和多视图融合,将不同评审员的评审意见进行高度整合和集中呈现,并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方式,为后续的图纸问题定位和优化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进一步的,评审信息融合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评审图层融合策略确定所述第一评审可视图中N个基准点为配准点,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根据所述配准点,对所述第二评审可视图中的N个待配点进行偏移配准,得到所述目标评审结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在第一评审可视图中确定N个基准点作为配准点。其中,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配准点的选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在第一评审可视图中的位置应该相对固定和明确,易于识别和提取;其次,应该尽可能分布在图纸的不同区域,以覆盖整个评审范围。例如,选择变电站、配电室、用电设备等关键节点作为配准点。确定了第一评审可视图中的N个配准点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在第二评审可视图中识别出与之对应的N个待配点。
由于两个评审可视图对应的是同一张图纸,因此两张图纸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点位关系。但是,由于不同评审员的标注习惯和精度差异,第二评审可视图中的待配点与第一评审可视图中的配准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移或错位。为了消除这种偏差,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以第一评审可视图的配准点为基准,对第二评审可视图进行整体的位移、旋转、缩放等几何变换,使得两个视图中的N个点位能够尽可能精确地重合。
通过基于配准点的视图对齐,评审信息融合模块12有效地消除不同评审可视图之间的几何偏差,实现图层的精确叠合和融合。配准完成后,第二评审可视图中的所有图元和标签都将与第一评审可视图实现空间上的一致,从而得到几何配准后的目标评审结果。
进一步的,复评复审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所述复评复审机制包括评审校验机制;根据所述评审校验机制对所述多个评审员进行筛选,得到目标校验员集合,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评审意见中众评审意见对应的各评审员;获取校验组中各校验员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的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组是指从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中随机提取的三个校验员的组合;当所述校验结果不符合第一通过率门限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返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复评复审模块15的复评复审机制中包含评审校验机制。评审校验机制的目的是通过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抽样检查和交叉验证,及时发现和纠正修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遗漏,从而确保最终的修订结果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在应用评审校验机制时,复评复审模块15首先对参与原图纸评审团的多个评审员进行筛选,得到目标校验员集合。目标校验员集合的选取标准是:其中包含的评审员所持有的评审意见,应该与多数评审员的意见保持一致,即所谓的众评审意见。众评审意见是指在原始评审过程中,得到最多评审员认可和支持的一种意见或建议。通过上述筛选过程,复评复审模块15从原图纸评审团中挑选出一批对图纸问题有共识、对修订方案有一致看法的评审员,形成目标校验员集合。
在得到目标校验员集合后,复评复审模块15从中随机选取三名校验员,组成一个校验组。每个校验员都会独立地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审查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校验结果。校验结果可以是通过或不通过。然后,复评复审模块15综合分析各个校验员的校验结果,并据此判断初始修订版本的整体质量是否达标。其中,采用预设的第一通过率门限作为衡量标准。第一通过率门限是指校验组中通过结果的比例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各校验组的校验结果不符合第一通过率门限,即通过的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最低要求,则认为初始修订版本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返工和二次修订,直到修订后的版本能够满足校验要求为止。
通过引入评审校验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图纸修订过程中的纰漏和疏忽,提高修订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复评复审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当所述校验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通过率门限时,获取所述复评复审机制中的重复评审机制;组建目标复审员集合,所述目标复审员集合是指将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从所述多个评审员中剔除后的评审员组成的集合;获取复审组中各复审员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的复审结果,所述复审组是指从所述目标复审员集合中随机提取的三个复审员的组合;当所述复审结果不符合第二通过率门限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专项协同评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校验结果符合预设的第一通过率门限时,即校验组中通过的比例达到了预期要求,认为初始修订版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质量基础,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复审环节,进入复评复审机制中的重复评审机制。在启动重复评审机制时,复评复审模块15首先组建目标复审员集合。该集合是在原始评审团队的基础上,剔除了参与校验工作的目标校验员集合后得到的,以避免评审员在复审过程中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确保复审意见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得到目标复审员集合后,复评复审模块15会从中随机选取三名复审员,组成一个复审组。每个复审组都会独立地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审查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复审结果。复审结果可以是通过或不通过。复评复审模块15综合分析各个复审组的复审结果,并据此判断初始修订版本的整体质量是否达标。其中,采用预设的第二通过率门限作为衡量标准。第二通过率门限与第一通过率门限类似,也是指复审组中通过结果的比例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复审组的复审结果不符合第二通过率门限,即通过的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最低要求,则认为初始修订版本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或优化空间,需要进行专项的协同评审。专项协同评审是更加细致和深入的评审方式,针对复审意见中提出的具体问题,组织相关专业的评审员进行联合讨论和集中攻关。
通过引入重复评审机制和专项协同评审,复评复审模块15进一步强化了对初始修订版本的质量把控,通过多轮、多角度的审查和优化,不断提升修订方案的完善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遗留问题和潜在风险。
进一步的,当所述复审结果符合所述第二通过率门限时,将所述初始修订版本作为所述目标修订版本,并将所述目标修订版本归档备份至云端图纸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各复审组的复审结果符合预设的第二通过率门限时,即通过的比例达到了预期要求,复评复审模块15将通过复审的初始修订版本确定为目标修订版本,代表了图纸修订过程的最终产出。为了便于后续的查询、追溯和再利用,复评复审模块15将目标修订版本进行规范化的归档和备份。归档备份的目标存储位置是云端图纸库。该图纸库是基于云存储技术的集中式数据仓库,为海量的工程图纸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存储和管理服务,以方便后续的检索和管理。
通过采用云端图纸库进行归档备份,实现图纸修订成果的集中化管理和长期化保存。一方面,云端存储可以提供较大的存储空间和较强的数据安全保障,可以有效防止图纸文件的丢失或损坏;另一方面,集中化的版本管理可以提高图纸查询和调用的效率,为后续的项目实施和运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评审团组建模块,用于组建图纸评审团,图纸评审团包括具备第一评审权限的第一评审员和具备第二评审权限的第二评审员,为评审意见的分层融合和权重分配奠定了基础。评审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其中,第一评审信息是指第一评审员基于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第二评审信息是指第二评审员基于第二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使得评审结果能够兼顾不同层级评审员的意见,提高评审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后续图纸修订提供了可靠依据。争议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争议点,第一争议点是指目标评审结果中多个评审争议点中的任意一个,第一争议点对应第一评审列表,且第一评审列表包括多个评审员的多个评审意见,为高效解决图纸评审中的争议问题做好准备,减少因争议反复修改导致的低效问题。修订决策模块,用于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提高了评审争议的处理效率。复评复审模块,用于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进一步提升了电力图纸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的系统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系统,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定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8)

1.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评审团组建模块,所述评审团组建模块用于组建图纸评审团,所述图纸评审团包括具备第一评审权限的第一评审员和具备第二评审权限的第二评审员;
评审信息融合模块,所述评审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根据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第一评审信息与第二评审信息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目标评审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一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一评审权限对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所述第二评审信息是指所述第二评审员基于所述第二评审权限对所述目标电力图纸进行评审的结果信息;
争议点识别模块,所述争议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争议点,所述第一争议点是指所述目标评审结果中多个评审争议点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争议点对应第一评审列表,且所述第一评审列表包括多个评审员的多个评审意见;
修订决策模块,所述修订决策模块用于引入修订决策机制对所述多个评审意见进行分析,生成初始修订版本;
复评复审模块,所述复评复审模块用于引入复评复审机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复评复审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电力图纸的目标修订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评审团组建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提取图纸评审类目集合中的第一评审类目;
组建所述第一评审类目的第一评审人员集,并根据所述第一评审人员集组成所述图纸评审团;
其中,所述图纸评审类目集合至少包括初步审查类目集、技术审查类目集、安全审查类目集、经济审查类目集和环境影响评估类目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评审团组建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评审类目的第一评审范围;
分析所述第一评审范围得到第一评审权限,并将所述第一评审权限开放至所述第一评审人员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提取所述第一评审信息中所述第一评审员对任意图纸点位的任意评审信息;
读取预定评审标签策略,并根据所述预定评审标签策略对所述任意评审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得到任意标签图;
根据所述任意标签图生成第一评审可视图;
获取所述第二评审信息的第二评审可视图;
根据所述评审图层融合策略对所述第一评审可视图与所述第二评审可视图进行图层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评审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评审信息融合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评审图层融合策略确定所述第一评审可视图中N个基准点为配准点,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根据所述配准点,对所述第二评审可视图中的N个待配点进行偏移配准,得到所述目标评审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复评复审模块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所述复评复审机制包括评审校验机制;
根据所述评审校验机制对所述多个评审员进行筛选,得到目标校验员集合,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评审意见中众评审意见对应的各评审员;
获取校验组中各校验员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的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组是指从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中随机提取的三个校验员的组合;
当所述校验结果不符合第一通过率门限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返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复评复审模块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当所述校验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通过率门限时,获取所述复评复审机制中的重复评审机制;
组建目标复审员集合,所述目标复审员集合是指将所述目标校验员集合从所述多个评审员中剔除后的评审员组成的集合;
获取复审组中各复审员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的复审结果,所述复审组是指从所述目标复审员集合中随机提取的三个复审员的组合;
当所述复审结果不符合第二通过率门限时,对所述初始修订版本进行专项协同评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审结果符合所述第二通过率门限时,将所述初始修订版本作为所述目标修订版本,并将所述目标修订版本归档备份至云端图纸库。
CN202411624466.9A 2024-11-14 2024-11-14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9130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24466.9A CN119130394A (zh) 2024-11-14 2024-11-14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24466.9A CN119130394A (zh) 2024-11-14 2024-11-14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30394A true CN119130394A (zh) 2024-12-13

Family

ID=9376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624466.9A Pending CN119130394A (zh) 2024-11-14 2024-11-14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13039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8169A1 (en) * 2008-05-05 2011-03-31 Accela, Inc. Electronic Blueprint Evaluation System For Approving Blueprints
CN108921518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远洋渔业船舶图纸审查系统及方法
CN10898494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09408840A (zh) * 2017-08-17 2019-03-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cb图在线评审方法及装置
CN110189098A (zh) * 2019-05-13 2019-08-30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一种在线评审方法
CN112598397A (zh) * 2020-12-30 2021-04-02 北京迪浩永辉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设计在线评审方法、系统、介质、设备、终端及应用
CN116911492A (zh) * 2023-07-03 2023-10-2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基于数字孪生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评价方法与系统
CN117078074A (zh) * 2023-08-10 2023-11-1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一种构建井位评审专家后评估模型的方法
CN118780767A (zh) * 2024-09-12 2024-10-15 北京北龙青云软件有限公司 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评价评审方法及系统
CN118863670A (zh) * 2024-09-23 2024-10-29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评审业务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8169A1 (en) * 2008-05-05 2011-03-31 Accela, Inc. Electronic Blueprint Evaluation System For Approving Blueprints
CN109408840A (zh) * 2017-08-17 2019-03-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Pcb图在线评审方法及装置
CN108921518A (zh) * 2018-07-27 2018-11-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远洋渔业船舶图纸审查系统及方法
CN10898494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10189098A (zh) * 2019-05-13 2019-08-30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一种在线评审方法
CN112598397A (zh) * 2020-12-30 2021-04-02 北京迪浩永辉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设计在线评审方法、系统、介质、设备、终端及应用
CN116911492A (zh) * 2023-07-03 2023-10-2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基于数字孪生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评价方法与系统
CN117078074A (zh) * 2023-08-10 2023-11-1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一种构建井位评审专家后评估模型的方法
CN118780767A (zh) * 2024-09-12 2024-10-15 北京北龙青云软件有限公司 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评价评审方法及系统
CN118863670A (zh) * 2024-09-23 2024-10-29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评审业务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玉凤 等: "基于BIM 技术的特高压工程设计协同与 评审系统设计与应用", 《电器工业》, 5 August 2024 (2024-08-05), pages 81 - 8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sain An analysis of modeling audit qual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
Pelletier et al.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rganisation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method: comparison with other methods, and rationales for key requirements
Poghosyan et al. A web-based design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apability maturity indicator
CN111190881A (zh) 一种数据治理方法和系统
Haight et al.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comparing content & impact
CN115357906A (zh) 面向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的智能辅助测评方法及系统
Rahmawati et 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Using Total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TDQM) and Data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DMBOK): A Case Study of M-Passport Application
JP5510031B2 (ja) 情報セキュリティ管理支援方法及び装置
Zheng et al. A hybrid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faulty behavior risk of high‐risk operations using ANP and evidence theory
Love et al. Object oriented modeling: Retrospective systems information model for constructability assessment
CN114580914A (zh) 一种职称申报评审方法
K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contents and usability of the build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ol
CN119130394A (zh) 结合权限约束的图纸评审协同控制系统
CN116663877B (zh) 一种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风险管理方法
Pereira et al.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ailure and impact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jet engine manufacturing
Sharma et al. Deterrents for 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s: a study on Indian corporations using Grey-DEMATEL approach
H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M Technology with RF in Enterprise Financial Audit
Tobin Repealing the Consumer Welfare Standard: FTC as Central Economic Planner?
Schubert Enhancing Operational Accuracy of Plant Simulations through a Validation Framework: A case study for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cCormack et al. Ethical AI Governanc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rustworthy AI
KR102781769B1 (ko) It 거버넌스에서 bim 아키텍처 프레임워크를 활용한 bim 도입 성숙도 측정방법
Riantono et al.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to Help Auditors to Improved the Audit Quali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KR102494034B1 (ko) 기업 업무 메뉴얼 표준화 자동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hai et al.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odel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 case study in an electric utility
Li Prediction of Major Defects i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