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22914A -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22914A
CN119122914A CN202310694037.8A CN202310694037A CN119122914A CN 119122914 A CN119122914 A CN 119122914A CN 202310694037 A CN202310694037 A CN 202310694037A CN 119122914 A CN119122914 A CN 119122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tation
hinge
rotating memb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4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40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22914A/zh
Priority to US18/434,359 priority patent/US20240414253A1/en
Priority to EP24167478.7A priority patent/EP447815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912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22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用于消减铰链中相邻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该铰链包括支撑结构、至少两个转动机构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所述至少两个转动机构中的两个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的相对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被构造为消减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和/或,所述转动机构内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Description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折叠式电子设备因具备普通电子设备便携性和展开后大屏显示的良好体验,而逐渐成为移动终端发展的重要趋势。折叠式电子设备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切换时主要依靠铰链,通过铰链的折叠与展开带动柔性显示屏进行折叠与展开。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铰链包括多个通过转轴连接的转动件,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较大,影响铰链的使用顺畅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用以消减铰链中相转动连接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铰链,所述铰链包括支撑结构、至少两个转动机构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
所述至少两个转动机构中的两个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的相对两侧转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被构造为消减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和/或,所述转动机构内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至少设置于: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被构造为消减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至少两个转动件,所述至少两个转动件中位于一侧的一个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和/或,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内相邻的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转动机构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连接处: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弹性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消减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和/或,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至少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扭簧被构造为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消减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中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中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中,并可相对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之间,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之间;
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凸耳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之间,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凸耳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相固定连接的本体和压板,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所述压板具有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均设置有半圆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形成所述第一凸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中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四凸耳,所述第四凸耳中设置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各所述第三通孔和各所述第四通孔,并可相对各所述第三通孔和各所述第四通孔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凸耳之间,和/或,每个所述第四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凸耳之间;
沿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第四凸耳与各所述第三凸耳交替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弧形安装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弧形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周面上;
所述弹性结构安装于所述弧形安装部和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弹性结构被构造为使弧形安装部与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周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盖板,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作为所述第三转轴的弧形凸起,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弧形凸起构成弧形安装槽;
所述弧形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内;
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弹性结构被构造为使弧形安装部与所述弧形凸起的外周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弧形弹性臂,所述弧形弹性臂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内,所述弧形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安装部与所述弧形凸起的配合面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储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转动机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同步结构,所述同步结构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转动机构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同步结构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机构中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同步结构被构造为所述转动机构相对所述支撑结构转动时所述同步结构相对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结构包括两个同步件,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件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对应的区域各设置有一滑槽,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分别滑动安装于对应的两个所述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结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中转件,所述中转件位于对应的所述同步结构和所述转动机构之间,并与对应的所述同步结构和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转件的第一侧具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中转件的第二侧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转件的第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五凸耳,所述第五凸耳中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中转件通过穿设于各所述第五通孔的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所述中转件的第二侧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部、第二止位部和第三止位部被构造为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位部包括第一弧形凹面,所述第二止位部包括第一弧形凸面,所述第一弧形凸面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内;
所述第二止位部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弧形凹面的第一斜面部,所述第三止位部包括第二斜面部,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部和所述第二斜面部贴合,所述第一弧形凹面、第一弧形凸面、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齿轮组,每个所述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两个同步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组的两个同步齿轮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两个相平行的轴线上,所述两个轴线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中心线对称;
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同步齿轮转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中转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中心线对称;
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各设置有一传动部,两个所述传动部套设于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拉杆上,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靠近其插入端的区域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环形卡槽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安装有分别与所述环形卡槽和所述限位孔卡合的卡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为U型卡接件,所述U型卡接件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拉杆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槽底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还包括阻尼调节机构,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阻尼板、阻尼齿轮和阻尼弹簧;
所述阻尼齿轮、阻尼弹簧和所述阻尼板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阻尼板位于所述阻尼齿轮和所述阻尼弹簧之间,所述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板和所述拉杆抵接;
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且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同步件卡合连接,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部,多个所述第一凸齿部沿所述阻尼齿轮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阻尼板朝向所述阻尼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齿部适配的多个第二凸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部,所述同步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所述至少两个缺口部与所述至少两个凸起部相互嵌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调节机构还包括端板和辅助弹簧,所述端板套设于所述拉杆上,且所述端板与所述拉杆抵接;
所述端板设置有第一限位销,所述阻尼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销正对的第二限位销;所述辅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销和所述第二限位销上,且所述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板和所述端板抵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铰链。
本申请提供的铰链中,在支撑结构与转动机构的连接处,和/或,在转动机构内的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结构,利用弹性结构提供的弹力消减铰链中相转动连接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此外,利用弹性结构提供的弹力还能够消减铰链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切换时的转动异响。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装配结构图。
图4为图3中铰链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支撑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6为图3中支撑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7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3中转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9为图8中转动机构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10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3中阻尼调节机构的正视分解图。
图12为图3中阻尼调节机构的后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铰链包括多个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转动件,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较大,影响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在该铰链中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的连接处设置弹性结构,利用弹性结构的弹性消减相转动连接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12,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装配结构图,图4为图3中铰链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中支撑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分解图,图6为图3中支撑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分解图,图7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3中转动机构的分解图,图9为图8中转动机构的进一步分解图,图10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3中阻尼调节机构的正视分解图,图12为图3中阻尼调节机构的后视分解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设备中的铰链,利用该铰链能够使折叠式电子设备实现折叠和展开。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包括支撑结构100、至少两个转动机构200和至少一个弹性结构300,其中,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各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转动机构200,例如,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机构200。又如,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机构200。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200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弹性结构300设置于支撑结构100与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和/或,同一转动机构200内相邻的转动件201的连接处。弹性结构300被构造为至少消减支撑结构100与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和/或,转动机构200内相邻的转动件201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00还可以设置于位于支撑结构100同一侧的相邻的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此时,弹性结构300还被构造为消减相转动连接的两个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铰链中,在支撑结构100与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和/或,在转动机构200内的相邻的转动件201的连接处设置弹性结构300,利用弹性结构提供的弹力消减铰链中相转动连接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此外,利用弹性结构300提供的弹力还能够消减铰链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切换时的转动异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连接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相转动连接的位置或区域。弹性结构300设置于连接处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连接处内以及部分设置于连接处内和部分设置于连接处外。或者说,弹性结构300可以位于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也可以一部分设置于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另一部分设置于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之外。
支撑结构100至少用于支撑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以及用于连接铰链中的其他结构,例如用于转动连接转动机构200。支撑结构100可以为柱状、板状或其他形状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支撑结构100可以为对称结构也可以为非对称结构。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支撑结构100具有第一中心线101和第二中心线102,第一中心线101与第二中心线102垂直。支撑结构100的左右两侧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左右对称,支撑结构100的上下两端相对第二中心线102对称。
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转动机构200还与折叠式电子设备中的柔性显示屏连接,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以及实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与展开。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的转动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又如,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再如,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通过铰接件实现转动连接。
作为示例,转动机构200与支撑结构100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其中,该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转动机构200和支撑结构100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相对该转轴转动。在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可以各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转动机构200,当在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动机构200时,位于支撑结构100同一侧的转动机构200之间也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当铰链处于展开位置时,这些转动机构200位于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展开位置”是指铰链能够展开至打开状态,此时转动机构200和支撑结构100可以处于同一平面。“折叠位置”是指铰链能够折叠至闭合状态,铰链闭合后可以呈水滴状截面。
转动机构200可以包括一个转动件201、两个转动件201或多个转动件201,即转动机构200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201。当转动机构20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201时,转动机构200内的各转动件201可以沿图3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转动件201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该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可以为图3中的Y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一中心线10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方向可以为图3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二中心线102的延伸方向相同。支撑结构100的两侧是指如图3所示铰链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结构100的左右两侧,支撑结构100的两端是指如图3所示支撑结构的上下两端。
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结构300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连接处:支撑结构100与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位于支撑结构100同一侧相邻的转动机构200的连接处,转动机构200内相邻的两个转动件201的连接处。
作为示例,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机构200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210、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第一转动件210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弹性结构300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连接处:第一转动件210和支撑结构100的连接处,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以及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也就是说,弹性结构300设置于铰链中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的连接处,用于消减相转动连接的两个部件在其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弹性结构300可以为扭簧、弧形弹片、弧形弹性臂、橡胶条或其他具有弹性的器件。下面通过举例说明弹性结构300的设置方式及其示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00包括一个转动件201,即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第一转动件210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还可以通过铰接件实现转动连接,作为示例,第一转动件210与支撑结构100之间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此种情况,弹性结构300设置在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00包括两个转动件201,即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其中,第一转动件210的一侧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210的另一侧与第二转动件220转动连接。其中,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之间,可以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还可以通过铰接件实现转动连接。作为示例,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之间均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当转动机构200包括两个转动件201时,弹性结构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弹性结构300设置于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或,弹性结构300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弹性结构3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此时,两个弹性结构300中的一者设置于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另一者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00包括三个或N个转动件201,即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第二转动件220、第三转动件230…第N转动件,N为大于三的正整数。沿第二方向这些转动件201之间依次转动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还可以通过铰接件实现转动连接。作为示例,转动机构200包括三个转动件201,分别为第一转动件210、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其中,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之间,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可以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相配合的弧形安装槽和弧形安装部实现转动连接,还可以通过铰接件实现转动连接。在本示例中,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之间,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均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弹性结构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弹性结构300设置于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或,弹性结构300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或,弹性结构300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
弹性结构3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此时,两个弹性结构300中的一者设置于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另一者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或,两个弹性结构300中的一者设置于支撑结构100和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另一者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或,两个弹性结构300中的一者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另一者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机构300所包括的转动件201的数量越多,具有这种转动机构的铰链的自由度越多。例如,转动机构200包括三个转动件201,使得每个转动机构200可以提供三个转动自由度,两个转动机构200则可以提供六个转动自由度,依次类推,当铰链包括的转动机构200的数量以及转动机构200所包括的转动件201的数量越多,该铰链相应也具有更多的自由度,进而使应用该铰链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在折叠时柔性显示屏与铰链之间能够更好的贴合,展开时柔性显示屏能够更好的展开。
下面将以转动机构200包括三个转动件201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即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其中,第一转动件210与第二转动件220之间通过第一转轴6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20与第三转动件230之间通过第二转轴62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210与支撑结构100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
弹性结构300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连接处:第一转动件210和支撑结构100的连接处,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以及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即弹性结构300可以设置在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于支撑结构100与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以及可以在铰链中所有连接处均设置有弹性结构300。在本示例中,弹性结构300数量为一个,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与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支撑结构10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三转轴,两个转动机构200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转轴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其中,第三转轴可以与支撑结构100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与支撑结构100为一体结构,若第三转轴与支撑结构100为一体结构,此时第三转轴属于支撑结构100的一部分。
作为示例,两个第三转轴可以相对支撑结构100的第一中心线101对称设置,两个第三转轴分别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200也可以相对支撑结构100的第一中心线101对称设置。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第一转动件210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第一转动件210包括弧形安装部211,弧形安装部21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转轴的外周面上,其中,弧形安装部211的形状可以为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弹性结构300安装于弧形安装部211和第三转轴之间,弹性结构300的一端与支撑结构100固定连接,弹性结构300的另一端与弧形安装部211的外周面抵接,弹性结构300被构造为使弧形安装部211与第三转轴的外周面抵接。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撑结构100包括支撑板110和盖板120。支撑板110的正面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支撑板110的背面与盖板12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多个螺钉和多个连接销连接。支撑板110朝向盖板120的表面即支撑板110的背面,设置有作为第三转轴的弧形凸起111,以垂直于第一中心线101的平面为截面,弧形凸起1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
本示例中,每个第三转轴对应一个弧形凸起111,即支撑板110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弧形凸起111,两个弧形凸起111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对称。相应的,盖板120朝向支撑板12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弧形凹槽123,两个弧形凹槽123与两个弧形凸起111一一对应,每个弧形凹槽123与对应的弧形凸起111构成一个弧形安装槽130,以垂直于第一中心线101的平面为截面,弧形安装槽13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或近似圆环形。
第一转动件210的弧形安装部211可转动地安装在弧形安装槽130内,利用弧形安装槽130,可以使得第一转动件210的弧形安装部211相对弧形凸起(第三转轴)111转动,还可以在第一转动件210相对弧形凸起111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一转动件210沿弧形安装槽130伸出或缩回,从而使铰链具有长度调整的能力,进而使铰链能够适用多种长度的柔性显示屏,提高铰链的适用性。
当弹性结构300设置于支撑结构100与第一转动件210的连接处时,弹性结构300可以设置于弧形安装槽130内,弹性结构300的一端与支撑结构100固定连接例如与盖板120固定连接,弹性结构300的另一端与弧形安装部211的外周面抵接。当弧形安装部211相对弧形凸起111转动时,弹性结构300压使弧形安装部211与作为第三转轴的弧形凸起111的外周面抵接,即弹性结构300会提供使弧形安装部211与弧形凸起111的外周面抵接的弹性力,从而消减第一转动件210的弧形安装部211与作为第三转轴的弧形凸起111之间的径向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消除第一转动件210与支撑结构100之间的转动异响。
作为示例,弹性结构300可以包括弧形弹性臂,弧形弹性臂安装在弧形安装槽130内,弧形弹性臂的一端位于弧形安装槽130外并与支撑结构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安装部211的外周面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弧形安装槽130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弧形安装槽130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圆弧,使得弧形安装部211可以相对于弧形安装槽130在0-90°之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弧形安装部211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储油槽214,也就是说,弧形安装部211与弧形凸起111的配合面设置有螺旋状储油槽214,螺旋状储油槽214用于储存润滑油或润滑脂。作为示例,螺旋形储油槽214沿弧形安装部211的圆周方向延伸,且各螺旋形储油槽214沿第三转轴的轴向等间隔排布。
通过在弧形安装部211的内侧面设置螺旋状储油槽214,一方面利用螺旋形储油槽214,可以使螺旋形储油槽214附件的受力分散开,使受力不在弧形安装部211的同一圆周上,提高弧形安装部211的抗冲击强度;另一方面,采用螺旋形储油槽214也便于润滑油的流淌,使得弧形安装部211与弧形凸起111之间的润滑更充分。
第一转动件210靠近支撑结构100的一侧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210远离支撑结构100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610与第二转动件220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220靠近第一转动件210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部,第一转动件210靠近第二转动件220的一侧具有第四连接部,第二转动件220通过第三连接部、第一转轴610和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转动件210转动连接。
作为示例,如图4-图9所示,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转动件210远离支撑结构100的一侧的至少两个第四凸耳212,各第四凸耳2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四凸耳212中设置有第四通孔213,各第四凸耳212中的第四通孔213的中心线重合,或者说,第一转动件210中的各第四通孔213同轴设置。
相应的,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靠近第一转动件210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三凸耳221,各第三凸耳221均设置有第三通孔223,各第三通孔223的同轴设置。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通过穿设于各第三通孔223和各第四通孔213内的第一转轴610转动连接。
当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通过穿设于各第三通孔223和各第四通孔213内的第一转轴610转动连接时,每个第三凸耳221位于相邻的两个第四凸耳212之间,和/或,每个第四凸耳21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耳221之间;且沿第一方向,各第四凸耳212与各第三凸耳221交替排布。也就是说,第三凸耳221位于相邻的两个第四凸耳21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第四凸耳21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耳22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凸耳221和第四凸耳212互相插设于对方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并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4、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第二转动件220包括三个第三凸耳221,第一转动件210包括两个第四凸耳212,两个第四凸耳212分别位于三个第三凸耳221之间,且沿第一方向各第四凸耳212与各第三凸耳221交替排布。也就是说,当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一转动件210之间通过第一转轴610转动连接时,两个第四凸耳21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耳221之间,位于中间的第三凸耳221位于两个第四凸耳212之间。
第二转动件220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610与第一转动件2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20的另一侧与第三转动件230通过第二转轴620转动连接。弹性结构300套设于第一转轴610和/或第二转轴620,弹性结构300用于当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消减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分别与第二转轴620的径向配合间隙,和/或,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分别与第一转轴610的径向配合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和图9所示,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的弹性结构300包括扭簧301,扭簧301套设于第二转轴620,扭簧3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固定连接,扭簧301的两端可以提供反向的扭力,使得当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扭簧301能够消减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分别与第二转轴620的径向配合间隙。
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转动件230靠近第二转动件220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转动件220靠近第三转动件230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三转动件230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转轴620和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转动件220转动连接。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三转动件230靠近第二转动件220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凸耳235,第一凸耳235中设置有第一通孔236,且各第一通孔236同轴设置。对应的,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靠近第三转动件230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凸耳224,第二凸耳224中设置有第二通孔225,且各第二通孔225同轴设置。第二转轴620穿设于各第一通孔236和各第二通孔225中,使得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通过第二转轴620实现转动连接。
每个第一凸耳23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耳224之间,和/或,每个第二凸耳224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耳235之间;扭簧301的一端位于至少两个第一凸耳235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第一凸耳之间,扭簧301的另一端位于至少两个第二凸耳224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第二凸耳224之间。在本示例中,第三转动件230包括四个第一凸耳235,第二转动件220包括两个第二凸耳224,扭簧301的一端与四个第一凸耳235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一凸耳235之间的第三转动件230固定连接,扭簧301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凸耳224之间的第二转动件220固定连接。当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通过第二转轴620转动连接后,两个第二凸耳224分别位于四个第一凸耳23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三转动件230包括相固定连接的本体231和压板232,本体231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235a,压板232具有与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235a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对接部235b,第一对接部235a和第二对接部235b中均设置有半圆孔,相对应一个第一对接部235a和一个第二对接部235b对接构成一个第一凸耳235。
示例性地,第一对接部235a和第二对接部235b可以为半凸耳结构,在每个半凸耳结构中设置有半圆孔,第一对接部235a和第二对接部235b对接后可以形成第一凸耳235,两个半凸耳结构中的半圆孔可以形成第一通孔236。
通过将第一凸耳235设计成由一个第一对接部235a和一个第二对接部235b对接形成,可以便于将第二转轴620和扭簧301安装在第三转动件230上或从第三转动件230上拆取下,从而便于对铰链进行维护。
在上述铰链中,扭簧301设置于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的连接处,当铰链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进行切换或停留时,利用扭簧301提供的扭力,能够使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均与第二转轴620的外周面抵接,消减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分别与第二转轴620的径向配合间隙,提高铰链的使用顺畅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消减铰链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进行切换时,第二转动件220与第三转动件230之间的转动异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铰链还包括与至少两个转动机构200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同步结构400,同步结构400与对应的一个转动机构200同步转动。作为示例,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铰链包括两个同步结构400,两个同步结构400分别与两个转动机构200转动连接,即每个同步结构400与对应的一个转动机构200转动连接。如此设计,利用两个同步结构400,能够使两个转动机构200保持同步转动,提高铰链的转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00包括第一转动件210、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之间通过第一转轴61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210还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20和第三转动件230之间通过第二转轴620转动连接。每个同步结构400还与对应的转动机构200中的一个转动件201滑动连接,例如同步结构400远离支撑结构100的一侧与第三转动件230滑动连接,使得当转动机构200相对支撑结构100转动时同步结构400相对第三转动件230滑动。如此设计,利用同步结构400与对应的转动机构20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件201滑动连接,不仅可以利用同步结构400使两个转动机构200同步转动,还能够通过同步结构400与转动件201之间的相对滑动来适应同步结构400与转动机构200之间的距离变化,提高铰链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时的转动顺畅性。
另外,当同步结构400与同一转动机构200中位于距离支撑结构100最远的转动件201滑动连接时,例如本示例中同步结构400与转动机构200中位于最外侧的第三转动件230滑动连接,能够提高转动机构200中各转动件201的运动一致性,进而提高同步结构400与转动机构200的转动同步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每个同步结构400包括两个同步件401,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第一侧分别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第二侧分别与第三转动件230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相对支撑结构100的第二中心线102对称设置,如此设计,可以使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结构相同,简化铰链的结构和减少铰链的部件种类,降低铰链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三转动件230朝向第二转轴62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滑槽233,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滑槽233。作为示例,两个滑槽233相对第二中心线102对称设置。
作为示例,如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三转动件230的背面设置有两组导向件,每组导向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导向块234,两个导向块234彼此朝向对方的侧面各设置有一导向槽,两个导向块234和两个导向槽共同围成一个滑槽233。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中,每个同步件40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导向筋410,两个导向筋410相互平行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同步件401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个滑槽233中时,两个导向筋410与对应的两个导向槽滑动配合。如此设计,通过相配合导向筋和导向槽,使得同步件401在对应的滑槽233内滑动更稳定,提高铰链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切换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铰链还包括与至少两个同步结构400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中转件500,中转件500位于对应的同步结构400和转动机构200之间,并与对应的同步结构400和转动机构200转动连接。作为示例,如图4、图8和图9所示,铰链包括两个中转件500,中转件500可以为连杆。每个中转件500位于对应的同步结构400和转动机构200之间,并与对应的同步结构400和转动机构200转动连接。如此设计,利用中转件500能够拉动同步结构400随转动机构200同步转动,并且由于中转件500的两侧分别与同步结构400和转动机构200转动连接,使得中转件500能够适应转动机构200和同步结构400之间的距离变化,提高铰链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切换时的稳定性。
中转件500的第一侧具有第五连接部,第五连接部与第一转动件210的第四连接部和第二转动件220的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中转件500的第二侧与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转动连接。作为示例,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中转件500的第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五凸耳510,各第五凸耳510均设置有第五通孔511,中转件500中的第五通孔511同轴设置。中转件500通过穿设于各第五通孔511的第一转轴610分别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转动连接,换句话说,中转件500的第五凸耳510、第一转动件210的第四凸耳212和第二转动件220的第三凸耳221相互嵌合,并通过穿设于各第五通孔511、各第四通孔213和各第三通孔223中的第一转轴610实现转动连接。
中转件50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四转轴630,也就是说,中转件500与同步结构400转动连接的一侧设置第四转轴630,第四转轴63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中部,实现与两个同步件401的转动连接。如此设计,不仅可以使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随转动机构200同步转动,同时由于将中转件500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的转动连接处,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共用第一转轴610,从而可以减少铰链中的部件数量,简化铰链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图9和图10所示,中转件50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位部520,第二转动件2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止位部222,第三转动件2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止位部(也就是导向块234朝向第二转动件220的端部),当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利用第一止位部520、第二止位部222和第三止位部依次抵接,使得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转轴610、第二转轴620和第四转轴63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可以防止第二转动件220相对一级部件210旋转摆动,以及防止第三转动件230相对于第二转动件220旋转摆动,提高应用此铰链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进行跌落测试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止位部520包括第一弧形凹面521,相应的,第二止位部222包括第一弧形凸面226,第一弧形凸面226位于第一弧形凹面521内。第二止位部222朝向第三转动件2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部227,第三止位部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部适配的第二斜面部237。其中,第一弧形凸面226和第一弧形凹面521形状相同或相似,均可以为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当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斜面部227和第二斜面部237贴合,第一圆弧形凹面521、第一圆弧形凸面226、第一转轴610、第二转轴620和第四转轴63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11和图12,铰链还包括两个齿轮组700,两个齿轮组700位于支撑结构10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且两个齿轮组700相对第二中心线102对称。每个齿轮组700包括相啮合的两个同步齿轮,同一齿轮组中的两个同步齿轮相对于第一中心线101对称设置。位于支撑结构100上端的齿轮组700中的两个同步齿轮与位于支撑结构100下端的齿轮组700中的两个同步齿轮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两个相平行的轴线上,且两个轴线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对称。
每个同步结构400的第一侧分别与位于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同步齿轮转动连接,即每个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第一侧分别与位于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同步齿轮转动连接;每个同步结构400的第二侧与第三转动件230滑动连接;每个同步结构400的中部通过第四转轴630分别与第一转动件210和第二转动件22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相互啮合两个同步齿轮,能够使各同步结构200保持同步转动。
每个齿轮组700中的两个同步齿轮安装在支撑结构100的一端,两个同步齿轮可以分别通过齿轮轴与支撑结构100转动连接,使得两个同步齿轮可以相对支撑结构100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11和图12,支撑结构10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拉杆710,也就是说,支撑结构100上共设置有四个拉杆710,具体的,支撑结构100的上端设置两个拉杆710,支撑结构100的下端也设置两个拉杆710,且位于支撑结构100上、下两端的拉杆710一一对应且同轴。作为示例,支撑结构100同一端的两个拉杆710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对称,位于支撑结构100上、下两端的两个拉杆710相对第二中心线102对称。
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第一侧各设置有一传动部430,两个传动部430的中心设置安装孔431,两个传动部430分别通过各自的安装孔431套设于位于第一中心线101同一侧的两个拉杆710上,并可绕对应的拉杆710转动;同一同步结构400的两个同步件401的第二侧与对应的第三转动件230滑动连接。
每个拉杆710安装在支撑结构100上,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图5和图10所示,支撑结构100的上端和下端各设置有两个拉杆安装孔122,两个拉杆710的插入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个拉杆安装孔122中并固定。在本示例中,每个拉杆710靠近其插入端的区域设置有环形卡槽711,盖板120与环形卡槽711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121,限位孔121内安装有分别与环形卡槽711和限位孔121卡合的卡接件124。如此设计,通过卡接件124可以实现拉杆710的快速拆装,提高铰链的可维修性。本示例中,卡接件124为U型卡接件,U型卡接件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拉杆710的外径,大于环形卡槽711的槽底直径,使得卡接件124能够将拉杆710卡合固定在支撑结构100中,防止拉杆710脱离支撑结构100。
如图3、图4、图8、图9、图11和图1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铰链还包括阻尼调节机构800,阻尼调节机构800包括阻尼齿轮810、阻尼板820和阻尼弹簧830。阻尼齿轮810、阻尼板820和阻尼弹簧830套设于拉杆710上,阻尼板820位于阻尼齿轮810和阻尼弹簧830之间,阻尼弹簧830的两端分别与阻尼板820和拉杆710抵接;阻尼齿轮810与同步齿轮啮合,且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一端与对应的同步件401卡合连接,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部812,多个第一凸齿部812沿阻尼齿轮810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阻尼板820朝向阻尼齿轮812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凸齿部812适配的多个第二凸齿部821。
作为示例,铰链包括两个阻尼调节机构800,两个阻尼调节机构800位于支撑结构100的两端,每个阻尼调节机构800包括两个阻尼齿轮810、一个阻尼板820和两个阻尼弹簧830。其中,阻尼齿轮810和阻尼板820设置有供拉杆710穿过的通孔,阻尼板820设置有两个通孔,阻尼板820上的两个通孔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对称,阻尼弹簧830可以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中部具有供拉杆710穿过的通孔。每个拉杆710上套设一个阻尼齿轮810和一个阻尼弹簧830,阻尼板820套设于两个拉杆710上,阻尼板820位于阻尼齿轮810和阻尼弹簧830之间,阻尼弹簧830的两端分别与阻尼板820和拉杆710的端帽712抵接,用于向阻尼板820提供朝向支撑结构100的弹力。
两个阻尼齿轮810分别与两个同步齿轮啮合,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一端与对应的同步件401卡合连接,例如,如图8、图9、图11和图12所示,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部811,对应的同步件401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432;或者,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对应的同步件401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部。至少两个缺口部811与至少两个凸起部432相互嵌合,使得同步件401可以跟随同步齿轮转动或者说同步件401带动同步齿轮转动。
每个阻尼齿轮81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部812,多个第一凸齿部812沿阻尼齿轮810的圆周方向延伸。阻尼板820朝向阻尼齿轮810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凸齿部812配合部适配的第二凸齿部821,利用阻尼弹簧830提供的弹力,可以使得第二凸齿部821与第一凸齿部812啮合,当转动机构200转动时,两个同步件401带动阻尼齿轮810和同步齿轮转动,阻尼齿轮810转动的同时第一凸齿部812相对第二凸齿部821转动,使阻尼齿轮810挤压阻尼板820,使阻尼弹簧830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改变第二凸齿部821与第一凸齿部812之间的摩擦力,也即改变第二凸齿部821与第一凸齿部812之间的阻尼力,使得铰链能够在任意位置停留。
阻尼齿轮810可以为完全齿轮,也可以为不完全齿轮,作为示例,阻尼齿轮810可以为不完全齿轮,例如可以为四分之一不完全齿轮,即在阻尼齿轮810的外周面中,其中四分之一的外周面形成有齿轮,余下四分之三的外周面为光滑表面。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每个阻尼调节机构800还包括端板850和辅助弹簧840,其中,端板850中设置有供两个拉杆710穿过的通孔,端板850的两个通孔相对第一中心线101对称设置,端板850通过两个通孔套设于两个拉杆710上,且端板850位于两个拉杆710的端部,并与两个拉杆710的端帽712抵接。两个阻尼弹簧830位于阻尼板820和端板850之间,并分别与阻尼板820和端板850抵接。
端板850朝向阻尼板8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销851,阻尼板820朝向端板85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销822,第一限位销851与第二限位销822正对,或者说,第一限位销851与第二限位销822同轴设置。辅助弹簧840位于阻尼板820和端板850之间,并套设于第一限位销851和第二限位销822上,辅助弹簧840的两端也分别与阻尼板820和端板850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辅助弹簧840可以与阻尼弹簧830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辅助弹簧840为具有比阻尼弹簧830更大压缩力的螺旋弹簧,通过设置辅助弹簧840,可以灵活的调整阻尼板820与阻尼齿轮810之间的阻尼力,适用于不同用户对不同阻尼力的需求。另外,设置端板850还能够充分利用阻尼弹簧830和辅助弹簧840的弹力,减少阻尼弹簧830和辅助弹簧840的弹力损失,提高阻尼弹簧830和辅助弹簧840提供的弹力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该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铰链。由于该折叠式电子设备包括上述铰链,因此,该折叠式电子设备也具有上述铰链的优点,具体可以参考上文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Moblile 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UMPC)、手持计算机、触控电视、对讲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可折叠的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
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步骤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步骤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7)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
至少两个转动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转动机构中的两个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的相对两侧转动连接;
至少一个弹性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被构造为消减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和/或,所述转动机构内相邻的转动件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至少设置于: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被构造为消减位于所述支撑结构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转动机构的连接处的配合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至少两个转动件,所述至少两个转动件中位于一侧的一个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和/或,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内相邻的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转动机构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结构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连接处: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弹性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或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消减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和/或,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至少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扭簧被构造为当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消减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配合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中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中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中,并可相对各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之间,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之间;
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凸耳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之间,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凸耳中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相固定连接的本体和压板,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所述压板具有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对接部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均设置有半圆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形成所述第一凸耳。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三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中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四凸耳,所述第四凸耳中设置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各所述第三通孔和各所述第四通孔,并可相对各所述第三通孔和各所述第四通孔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凸耳之间,和/或,每个所述第四凸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凸耳之间;
沿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第四凸耳与各所述第三凸耳交替排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弧形安装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弧形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周面上;
所述弹性结构安装于所述弧形安装部和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弹性结构被构造为使弧形安装部与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周面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盖板,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作为所述第三转轴的弧形凸起,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弧形凸起构成弧形安装槽;
所述弧形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内;
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弧形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弹性结构被构造为使弧形安装部与所述弧形凸起的外周面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弧形弹性臂,所述弧形弹性臂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槽内,所述弧形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安装部的外周面抵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安装部与所述弧形凸起的配合面设置有多个螺旋状储油槽。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转动机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同步结构,所述同步结构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转动机构同步转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同步结构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机构中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同步结构被构造为所述转动机构相对所述支撑结构转动时所述同步结构相对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结构包括两个同步件,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件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对应的区域各设置有一滑槽,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分别滑动安装于对应的两个所述滑槽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同步结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中转件,所述中转件位于对应的所述同步结构和所述转动机构之间,并与对应的所述同步结构和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件的第一侧具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中转件的第二侧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转动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转件的第一侧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五凸耳,所述第五凸耳中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中转件通过穿设于各所述第五通孔的所述第一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
所述中转件的第二侧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与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转动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部、第二止位部和第三止位部被构造为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部包括第一弧形凹面,所述第二止位部包括第一弧形凸面,所述第一弧形凸面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内;
所述第二止位部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弧形凹面的第一斜面部,所述第三止位部包括第二斜面部,所述铰链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部和所述第二斜面部贴合,所述第一弧形凹面、第一弧形凸面、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齿轮组,每个所述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两个同步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组的两个同步齿轮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两个相平行的轴线上,所述两个轴线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中心线对称;
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同步齿轮转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中转件转动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中心线对称;
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一侧各设置有一传动部,两个所述传动部套设于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拉杆上,同一所述同步结构的两个所述同步件的第二侧与对应的所述第三转动件滑动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靠近其插入端的区域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环形卡槽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安装有分别与所述环形卡槽和所述限位孔卡合的卡接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U型卡接件,所述U型卡接件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拉杆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槽底直径。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阻尼调节机构,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阻尼板、阻尼齿轮和阻尼弹簧;
所述阻尼齿轮、阻尼弹簧和所述阻尼板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阻尼板位于所述阻尼齿轮和所述阻尼弹簧之间,所述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板和所述拉杆抵接;
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且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同步件卡合连接,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齿部,多个所述第一凸齿部沿所述阻尼齿轮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阻尼板朝向所述阻尼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齿部适配的多个第二凸齿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尼齿轮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部,所述同步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所述至少两个缺口部与所述至少两个凸起部相互嵌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机构还包括端板和辅助弹簧,所述端板套设于所述拉杆上,且所述端板与所述拉杆抵接;
所述端板设置有第一限位销,所述阻尼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销正对的第二限位销;所述辅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销和所述第二限位销上,且所述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阻尼板和所述端板抵接。
37.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所述的铰链。
CN202310694037.8A 2023-06-12 2023-06-12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9122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4037.8A CN119122914A (zh) 2023-06-12 2023-06-12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18/434,359 US20240414253A1 (en) 2023-06-12 2024-02-06 Hing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4167478.7A EP4478154A1 (en) 2023-06-12 2024-03-28 Hing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4037.8A CN119122914A (zh) 2023-06-12 2023-06-12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22914A true CN119122914A (zh) 2024-12-13

Family

ID=90571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4037.8A Pending CN119122914A (zh) 2023-06-12 2023-06-12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414253A1 (zh)
EP (1) EP4478154A1 (zh)
CN (1) CN11912291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7530B2 (en) * 2016-09-02 2018-09-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grated multi-pivot hinge module
BR112022012734A2 (pt) * 2019-12-27 2022-09-06 Huawei Tech Co Ltd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KR20220013212A (ko) * 2020-07-24 2022-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5263909A (zh) * 2022-06-22 2022-11-01 苏州领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智能设备支架的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478154A1 (en) 2024-12-18
US20240414253A1 (en) 2024-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7739B (zh) 一种u型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13719525B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WO2020186889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7135288B (zh) 具有柔性屏的折叠式终端
WO2022171050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JP202052432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モバイル端末用ヒンジ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モバイル端末
CN114658752B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23071957A1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1204019A1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电子终端的铰链
EP4187354A1 (en) Coupling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CN112153179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2901649A (zh) 一种三段式内折叠铰链
US202402314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25504960A (ja) ヒンジ機構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WO2024222234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507533A (zh) 电子设备
WO2024027423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9122914A (zh) 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KR20250003866A (ko) 힌지 기구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217152619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内折叠铰链
CN114584638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294436B (zh) 一种360°连杆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11207148B (zh) 一种外折铰链及外折移动终端
CN114650326B (zh)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