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122239A -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122239A CN119122239A CN202411519688.4A CN202411519688A CN119122239A CN 119122239 A CN119122239 A CN 119122239A CN 202411519688 A CN202411519688 A CN 202411519688A CN 119122239 A CN119122239 A CN 1191222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walking
- supporting
- rotatably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34—Scaffold constructions able to be folded in prismatic or flat parts or able to be turned dow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18—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adjustable in heigh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01—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falling down relating to scaffo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2—Scaffold feet, e.g. with arrangements for adjustmen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24—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base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special ground-engaging parts, e.g. inclined struts, wheels
- E04G2001/242—Scaffolds movable on wheels or t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包括行走结构、转向结构、用于制动行走结构的刹车结构和用于将作业结构支撑在行走结构上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左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左侧;右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右侧;中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中部支撑部、左侧增强部和右侧增强部,所述中部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中部,所述左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左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脚手架可拆卸折叠,具有便于运输收纳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修领域的脚手架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工人师傅在刷墙时如果需要辅以脚手架以对高处的墙体进行粉刷。专利公告号CN218714830U,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支架、设于两个支架顶端的供工人踩踏的工作平台、两根通过夹持组件连接于工作平台的立柱、两个立柱共同连接有同一个挡垫,挡垫朝向工作平台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收纳盒、挂环、布袋,布袋的袋口处安装有拉链,收纳盒、挂环、布袋均沿挡垫宽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该技术能够便于站在工作平台上施工的工人拿取工具。然而该专利并不具备自主移动能力以及工作平台高度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可进行折叠,便于脚手架的搬运与运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包括用于移动的行走结构、用于控制行走结构行进方向的转向结构、用于制动行走结构的刹车结构和用于将作业结构支撑在行走结构上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可升降结构以升高或者降低作业结构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左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左侧;
右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右侧;
中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中部支撑部、左侧增强部和右侧增强部,所述中部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中部,所述左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左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作业结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当需要折叠机动脚手架时,将作业结构从支撑结构上拆卸,所述左侧增强部、右侧增强部可转动折叠至中部支撑部,中部支撑部从行走结构上拆下,左侧支撑部、右侧支撑部可转动折叠至行走结构上。
优选的是,所述作业结构为矩形工作台面。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结构包括电机、行走轮、蓄电池和底部框架结构,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下方,所述电机、蓄电池均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行走轮连接以驱动行走轮转动,所述蓄电池与电机连接以为电机供电。
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单元和遥控装置,所述单片机与电机连接,所述遥控装置通过红外接收单元与单片机连接以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电机的工作。
优选的是,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轴承,行走轮可转动的设置在U型安装板内,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包括:
托盘支撑部,其底部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的左侧;
托盘架,其底部通过弧形板与托盘支撑部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固定杆,其的一端与托盘支撑部铰接,另一端与托盘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刹车结构包括:
踏板,其铰接在作业结构的左侧,踏板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张紧杆,其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撑部上,所述张紧杆的另一端抵接在踏板上;
刹车线,其的一端与踏板连接;
刹车夹,其设置在轴承座上,刹车线的另一端与刹车夹连接,其中,踏板向下转动时,刹车线带动刹车夹动作,以使刹车夹上的刹车块夹紧行走轮;
两块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与轴承座固定连接,两块限位块设置在行走轮的两侧,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刹车夹对应的卡槽,刹车夹卡接在卡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转向结构包括:
转向部,其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把手和两根叉杆,第一竖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底部框架结构的左侧,两根叉杆与第一竖直杆垂直连接,并呈人字型结构,第一竖直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内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第二竖直杆的底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并与套筒内部的多边形结构对应,第二竖直杆可拆卸的插接在套筒内,把手设置在第二竖直杆的顶部;
联动杆,其的一端与叉杆可转动连接;
连接杆,其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座椅结构,其设置在所述作业结构的中部,所述座椅结构包括:
座椅支撑杆,其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的中部以使座椅支撑杆可向作业结构一侧转动;
座椅本体,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为L型结构,安装杆一竖部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座椅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锁止结构,其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设置在安装杆上,第二锁止部设置在座椅支撑杆上,第一锁止部卡接在第二锁止部中时,实现座椅本体的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
锁止耳,其倾斜设置在安装杆的一横部,锁止耳与安装杆的一横部呈夹角;
卡接杆,其设置在锁止耳上;
第二锁止部包括:
固定板,其设置在座椅支撑杆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缺口;
卡接板,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第二缺口;
手柄,其为L型结构,手柄的一横部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手柄位于卡接板的下方;
弹簧,其的一端与卡接板的下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竖部连接以使手柄向外侧转动时,带动卡接板向上转动;
其中,座椅本体为使用状态时,卡接杆卡接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需要翻转座椅本体以便于座椅支撑杆折叠在作业结构上时,手柄向外侧转动,带动卡接板向上转动以使卡接杆可转动脱离第二缺口。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以对手柄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作业结构、支撑结构与行走结构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便于脚手架的搬运与存放;支撑结构可从行走结构上拆卸,可减轻行走结构的重量,便于搬运。
第二、本发明的作业结构可供施工人员在其上面站立,可增加施工人员的作业范围;通过在作业结构的左侧或者右侧托盘结构,可供施工人员放置浆料桶,增加浆料桶的高度,便于施工人员的使用。
第三、本发明的锁止结构可阻止座椅本体向下或者向上转动,使座椅本体处于水平可供施工人员乘坐的状态,而当需要折叠座椅本体时,扳动手柄,带动卡接块向上转动,卡接杆可从第二缺口中脱离,座椅本体可继续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当座椅支撑杆折叠至作业结构上时,座椅本体可同时水平收放至作业结构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个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技术方案的刹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技术方案的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技术方案的带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作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行走结构;11、行走轮;12、电机;2、转向结构;21、把手;22、第二竖直杆;23、联动杆;24、连接杆;3、刹车结构;31、张紧杆;32、踏板;33、刹车线;34、刹车夹;35、限位块;4、作业结构;5、支撑结构;51、左侧支撑部;52、中部支撑部;53、右侧支撑部;54、左侧增强部;55、右侧增强部;6、托盘结构;61、托盘支撑部;62、托盘架;63、固定杆;71、座椅本体;72、座椅支撑杆;73、锁止耳;74、固定板;75、手柄;76、弹簧;77、卡接板;8、爬梯结构;81、第一爬梯本体;82、第二爬梯本体;83、第三爬梯本体;84、收纳槽;85、燕尾槽;86、连接块;87、第一燕尾块;88、第二燕尾块;91、第一增高杆;92、第二增高杆;93、第三增高杆;94、第一增强杆;95、第二增强杆;96、第二杆体;97、第一杆体;98、第二辅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包括用于移动的行走结构1、用于控制行走结构1行进方向的转向结构2、用于制动行走结构1的刹车结构3和用于将作业结构4支撑在行走结构1上的支撑结构5,支撑结构5为可升降结构以升高或者降低作业结构4的高度。
本技术方案中,行走结构1可采用类似于专利公告号CN205224562U,专利名称为机动脚手架提供的行走技术方案。转向结构2可采用类似于专利公告号CN 208251587U,专利名称为可折叠组合便携式升降平台提供的转向技术方案。作业结构4可为长条形的框架结构或者为板体结构以供施工人员在作业结构4上行走,增加粉刷面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移动频次。支撑结构5可为液压升降杆或者可进行升降的升降架。支撑结构5可为一根支撑杆或者多根支撑杆,设置在行走结构1上,以支撑其上方的作业结构4。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
左侧支撑部51,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1的左侧;
右侧支撑部53,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1的右侧;
中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中部支撑部52、左侧增强部54和右侧增强部55,所述中部支撑部52可拆卸的设置在行走结构1的中部,所述左侧增强部54与中部支撑部52可转动连接,所述左侧增强部54远离中部支撑部52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撑部51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55与中部支撑部52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55远离中部支撑部52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撑部53可拆卸连接;
其中,作业结构4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结构5上,具体地,作业结构4的下方设置有与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相对应的套接筒,左侧支撑部、中部支撑部、右侧支撑部分别插入对应的套接筒以实现作业结构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当需要折叠机动脚手架时,将作业结构4从支撑结构5上拆卸,所述左侧增强部54、右侧增强部55可转动折叠至中部支撑部52,中部支撑部52从行走结构1上拆下,左侧支撑部51、右侧支撑部53可折叠至行走结构1上。
左侧支撑部51可通过铰接件与行走结构1上的凸起铰接,具体地,铰接件可包括铰接板和铰接耳,铰接耳垂直设置在铰接板的两侧以在铰接板上形成卡槽,铰接耳设置有第一铰接孔,铰接部的长度大于铰接耳的长度以形成台阶状结构,铰接板、铰接耳的上端与左侧支撑部51的底部固定连接,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凸起套设在铰接槽中,铰接轴贯穿铰接耳和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以将左侧支撑部51铰接可转动的固定在行走结构1上。左侧支撑部51处于直立状态时,铰接板的下端与凸起抵接以阻止铰接板向作业结构4的外侧转动。右侧支撑部53与作业结构4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左侧支撑部51与作业结构4相同的连接方式。左侧支撑部51、右侧支撑部53、中部支撑部52均为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或三角形等的空心管体,优选的截面为矩形的空心管体。中部支撑部52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孔,左侧增强部54上设置有与第一销轴孔对应的第二销轴孔,销轴贯穿第一销轴孔、第二销轴孔以将左侧增强部54可转动的设置在中部支撑部52上。右侧增强部55可采用左侧增强部54与中部支撑部52相同的方式与中部支撑部52连接。行走结构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中部支撑部52可拆卸的插入连接筒中,实现中部支撑部52在连接筒上的可拆卸固定。左侧支撑部51、右侧支撑部53上均设置有直角板,直角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左侧增强部54、右侧增强部55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螺栓贯穿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与螺母连接以将左侧增强部54、右侧增强部55分别与左侧支撑部51、右侧支撑部53固定连接。支撑结构5与行走结构1、作业结构4可拆卸的连接方法,有助于减小单个部件的重量,便于搬运。
本技术方案的脚手架的使用方法如下:将中部支撑部52插入连接筒中,分别将左侧支撑部51、右侧支撑部53转动立起,左侧增强部54通过螺栓与左侧支撑部51连接,右侧增强部55通过螺栓与右侧支撑部53连接,将作业结构4安装在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的顶部即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作业结构4为矩形工作台面。作业结构4可为矩形框架结构。作业结构4与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为空心管状结构,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上均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作业结构4的底面设置有套接筒,套接筒上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套接筒插接在左侧支撑部51、中部支撑部52、右侧支撑部53中时,利用螺栓插入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进而实现作业结构4的安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行走结构1包括电机12、行走轮11、蓄电池和底部框架结构,所述行走轮11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下方,所述电机12、蓄电池均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上,所述电机12与所述行走轮11连接以驱动行走轮11转动,所述蓄电池与电机12连接以为电机12供电。底部框架结构可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地,底部框架结构包括两根横杆和三根纵杆,三根纵杆设置在两根横杆间以将两根横杆连接固定。电机12和蓄电池可设置在不影响支撑结构5折叠的底部框架结构的任意位置。电机12与行走轮1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常采用的链条驱动。本技术方案中,左侧的行走轮11为转向轮,与转向结构2连接,左侧的行走轮11上设置刹车结构。右侧的行走轮11为驱动轮,右侧的两个行走轮11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与电机12连接以利用电机12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右侧的两个行走轮11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单元和遥控装置,所述单片机与电机12连接,所述遥控装置通过红外接收单元与单片机连接以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电机12的工作。通过遥控装置遥控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行走结构1的前进或者后退。在一些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加安全性,还增设有控制电机12电源通断的物理开关。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轴承,行走轮11可转动的设置在U型安装板内,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左侧的两个行走轮11采用该方式安装可实现行走轮11的转向。后侧的两个行走轮11通过转轴连接,电机12与转轴连接以实现对行走轮11的驱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托盘结构6,所述托盘结构6包括:
托盘支撑部61,其底部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4的左侧;
托盘架62,其底部通过弧形板与托盘支撑部6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固定杆63,其的一端与托盘支撑部61铰接,另一端与托盘架62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托盘支撑部61、托盘架62均为可转动连接,使得托盘支撑部61、托盘架62均可折叠至作业结构4上。托盘结构6也可设置在作业结构4的右侧,即作业结构4的两侧均可设置托盘结构6。托盘结构可用于放置腻子桶等施工工具,以便于施工人员的施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刹车结构3包括:
踏板32,其铰接在作业结构4的左侧,踏板32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张紧杆31,其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撑部61上,所述张紧杆31的另一端抵接在踏板32上;
刹车线33,其的一端与踏板32连接;
刹车夹34,其设置在轴承座上,刹车线33的另一端与刹车夹34连接,其中,踏板32向下转动时,刹车线33带动刹车夹34动作,以使刹车夹34上的刹车块夹紧行走轮11;
两块限位块35,两块所述限位块35与轴承座固定连接,两块限位块35设置在行走轮11的两侧,限位块35上设置有与刹车夹34对应的卡槽,刹车夹34卡接在卡槽中。
本技术方案中,防滑结构可为防滑纹。刹车夹34类似于自行车的V刹。刹车线33包括套管和芯线,芯线可相对套管滑动。用脚踩动踏板32向下转动,踏板32带动芯线运动,进而带动刹车夹34动作,刹车块夹紧行走轮11,从而实现行走轮11的固定,此时将张紧杆31抵接在踏板32上,使得在脚挪开后,踏板32也无法向上转动而将刹车块松开。当需要移动脚手架时,用脚踩动踏板32,向上转动张紧杆31,刹车夹34在其支臂弹簧76(图未示出)的作用下张开,刹车块脱离行走轮11。在刹车夹34松开时,芯线带动踏板32向上转动复位。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限位块35,利用限位块35增加刹车夹34的受力,使得刹车夹34固定的行走轮11更加的稳固。刹车结构3与左侧的行走轮11连接以实现左侧行走轮11轮的制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向结构2包括:
转向部,其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22、把手21和两根叉杆,第一竖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底部框架结构的左侧,两根叉杆与第一竖直杆垂直连接,并呈人字型结构,第一竖直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内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第二竖直杆22的底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并与套筒内部的多边形结构对应,第二竖直杆22可拆卸的插接在套筒内,把手21设置在第二竖直杆22的顶部;
联动杆23,其的一端与叉杆可转动连接;
连接杆24,其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23可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施工人员站在作业结构4上,转动把手21,叉杆通过连动杆带动连接杆24,进而带动行走轮11转动,以实现脚手架的运动改向。为增加第二竖直杆22的稳定性,可在作业结构4的左侧前端设置固定筒,第二竖直杆22穿过固定筒后插入连接套筒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座椅结构,其设置在所述作业结构4的中部,所述座椅结构包括:
座椅支撑杆72,其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4的中部以使座椅支撑杆72可向作业结构4一侧转动;
座椅本体71,其底部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为L型结构,安装杆的竖部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座椅支撑杆72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锁止结构,其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设置在安装杆的横部上,第二锁止部设置在座椅支撑杆72上,第一锁止部卡接在第二锁止部中时,实现座椅本体71的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锁止结构将座椅本体71锁止固定,阻止座椅本体71发生转动,以使座椅本体71处于水平状态,即可供施工人员乘坐状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
锁止耳73,其倾斜设置在安装杆的一横部的下方,锁止耳73与安装杆的一横部呈夹角;
卡接杆,其设置在锁止耳73上;
第二锁止部包括:
固定板74,其设置在座椅支撑杆72上,固定板74上设置有第一缺口;
卡接板77,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74上,所述卡接板77上设置有第二缺口;
手柄75,其为L型结构,手柄75的一横部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板74可转动连接,手柄75位于卡接板77的下方;
弹簧76,其的一端与卡接板77的下端连接,弹簧76的另一端与手柄75的一竖部连接以使手柄75向外侧转动时,带动卡接板77向上转动;
其中,座椅本体71为使用状态时,卡接杆卡接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需要向行走结构的外侧翻转座椅本体71以便于座椅支撑杆72折叠在作业结构4上时,手柄75向外侧转动,带动卡接板77向上转动以使卡接杆可转动脱离第二缺口。
本技术方案中,座椅本体71处于水平使用状态时,卡接杆卡接在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中,固定板74可阻止座椅本体71向下转动;由于卡接板77倾斜向下,座椅本体71向上转动时,卡接杆带动卡接板77向上运动,而弹簧76的存在阻止卡接板77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实现阻止座椅本体71向上转动,从而将座椅本体71锁止固定以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向上转动座椅本体71时,向外侧扳动手柄75,手柄75通过弹簧76带动卡接板77向上转动,使得第二缺口的开口向上转动,卡接杆可脱离第二缺口,使得座椅本体71可向上转动,实现了座椅本体71在作业结构4上的折叠。座椅本体71向下转动时,卡接杆卡接在第二缺口上,带动卡接板77向下转动至向下倾斜状态,并使得卡接杆同时卡接在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中实现座椅本体71的锁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74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凸起以对手柄75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凸起,可限制手柄75的转动角度大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作业结构4的右侧设置有托盘结构6,右侧托盘结构6的托盘支撑部61上可转动的设置有风扇固定架。利用固定架在作业结构4的右侧固定风扇,可增加施工人员施工的舒适度。风扇固定架也可设置在左侧托盘结构6的托盘支撑部61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支撑结构5与作业结构4间还设置有增高结构和辅助稳定结构,所述增高结构包括:
第一增高杆91,其底部与左侧支撑部51可拆卸连接,顶部与作业结构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第二增高杆92,其底部与中部支撑部52可拆卸连接,顶部与作业结构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第三增高杆93,其底部与右侧支撑部53可拆卸连接,顶部与作业结构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增强杆94,其与第一增高杆91、第二增高杆92固定连接;
第二增强杆95,其与第二增高杆92、第三增高杆93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稳定结构包括:
第一辅助杆,其包括第一杆体97和第二杆体96,第一杆体97与第二杆体96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杆体97可折叠至与第二杆体96的平行状态,第一杆体97的下端与底部框架结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杆体96的顶部与座椅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至少一根第二辅助杆98,所述第二辅助杆98设置在第二杆体96、第二增高杆92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增高结构,可增加作业结构4的高度。通过增加辅助稳定结构,可增加作业结构4的稳定性,并且施工人员可通过第二辅助杆98爬上作业结构4。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作业结构4为矩形结构,作业结构4的上表面设置有爬梯结构8和爬梯槽,所述爬梯结构可收纳于爬梯槽中,所述爬梯槽包括:
收纳槽84,其的截面为矩形;
限位槽,其为燕尾槽85,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收纳槽84的下方;
所述爬梯结构8包括三个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的爬梯本体单元,左侧爬梯本体单元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一燕尾块87,第一燕尾块87与燕尾槽85滑动配合,位于右侧爬梯本体单元的自由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燕尾块88,第二燕尾块88与爬梯本体单元垂直设置,每个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轴、底板和两块槽壁板,槽壁板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两侧以构成U型槽状结构,爬梯本体单元通过连接轴与槽壁板铰接以使爬梯本体单元可相对连接件转动;需要爬上作业结构4时,第一燕尾块87搭接在燕尾槽85中,第二燕尾块88抵接在地面上,施工人员可通过三个依次连接的爬梯本体单元,即第一爬梯本体单元81、第二爬梯本体单元82、第三爬梯本体单元83爬上作业结构4;
需要增加作业结构4的高度时,第一燕尾块87向燕尾槽的左侧滑动,第一爬梯本体单元81、第二爬梯本体单元82、第三爬梯本体单元83折叠形成冂字型结构,并将第二燕尾块87套设在燕尾槽85中,利用绳索绑定第一爬梯本体单元81、第三爬梯本体单元83以固定第一爬梯本体单元81、第二爬梯本体单元82的相对距离,形成以第二爬梯本体单元82为踩踏面,第一爬梯本体单元81、第三爬梯本体单元83为支撑的结构以增加脚手架的作业高度。
第一燕尾块87、第二燕尾块88在燕尾槽85中滑动时,可移动第二爬梯本体单元82在作业结构4上的相对位置,以便于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
作业结构4上设置有与爬梯结构8的踏杆相对应的踏杆槽,在无需使用爬梯时,可将爬梯结构8收纳于作业结构4的上表面,即第一燕尾块87收纳于燕尾槽85中,爬梯本体单元的侧梁收纳于收纳槽84中,爬梯结构8的踏杆收纳于踏杆槽中,第二燕尾块88位于燕尾槽85的外侧。
本技术方案中,作业结构4的高度通常在80cm,使得施工人员较难从地面爬上作业结构4,增加爬梯可便于施工人员爬上作业结构4。现有商品房的高度通常在2.6米左右,施工人员的身高通常在1.7m左右,本发明的脚手架可满足对普通商品房的作业施工。而对于少数场景需要增加作业高度时,可见爬梯结构8弯折在作业结构4上冂字型结构,即可增加作业施工高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移动的行走结构、用于控制行走结构行进方向的转向结构、用于制动行走结构的刹车结构和用于将作业结构支撑在行走结构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可升降结构以升高或者降低作业结构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左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左侧;
右侧支撑部,其可转动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右侧;
中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中部支撑部、左侧增强部和右侧增强部,所述中部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行走结构的中部,所述左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左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与中部支撑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增强部远离中部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作业结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当需要折叠机动脚手架时,将作业结构从支撑结构上拆卸,所述左侧增强部、右侧增强部可转动折叠至中部支撑部,中部支撑部从行走结构上拆下,左侧支撑部、右侧支撑部可转动折叠至行走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结构包括电机、行走轮、蓄电池和底部框架结构,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下方,所述电机、蓄电池均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结构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行走轮连接以驱动行走轮转动,所述蓄电池与电机连接以为电机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单元和遥控装置,所述单片机与电机连接,所述遥控装置通过红外接收单元与单片机连接以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电机的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轴承,行走轮可转动的设置在U型安装板内,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结构包括:
踏板,其铰接在作业结构的左侧,踏板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张紧杆,其一端铰接在托盘支撑部上,所述张紧杆的另一端抵接在踏板上;
刹车线,其的一端与踏板连接;
刹车夹,其设置在轴承座上,刹车线的另一端与刹车夹连接,其中,踏板向下转动时,刹车线带动刹车夹动作,以使刹车夹上的刹车块夹紧行走轮;
两块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与轴承座固定连接,两块限位块设置在行走轮的两侧,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刹车夹对应的卡槽,刹车夹卡接在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结构,其设置在所述作业结构的中部,所述座椅结构包括:
座椅支撑杆,其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的中部以使座椅支撑杆可向作业结构一侧转动;
座椅本体,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为L型结构,安装杆一竖部上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座椅支撑杆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锁止结构,其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设置在安装杆上,第二锁止部设置在座椅支撑杆上,第一锁止部卡接在第二锁止部中时,实现座椅本体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
锁止耳,其倾斜设置在安装杆的一横部,锁止耳与安装杆的一横部呈夹角;
卡接杆,其设置在锁止耳上;
第二锁止部包括:
固定板,其设置在座椅支撑杆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缺口;
卡接板,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第二缺口;
手柄,其为L型结构,手柄的一横部通过铰接轴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手柄位于卡接板的下方;
弹簧,其的一端与卡接板的下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竖部连接以使手柄向外侧转动时,带动卡接板向上转动;
其中,座椅本体为使用状态时,卡接杆卡接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中;需要翻转座椅本体以便于座椅支撑杆折叠在作业结构上时,手柄向外侧转动,带动卡接板向上转动以使卡接杆可转动脱离第二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包括:
托盘支撑部,其底部可转动的设置在作业结构的左侧;
托盘架,其底部通过弧形板与托盘支撑部的顶部可转动连接;
固定杆,其的一端与托盘支撑部铰接,另一端与托盘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包括:
转向部,其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把手和两根叉杆,第一竖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底部框架结构的左侧,两根叉杆与第一竖直杆垂直连接,并呈人字型结构,第一竖直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内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第二竖直杆的底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并与套筒内部的多边形结构对应,第二竖直杆可拆卸的插接在套筒内,把手设置在第二竖直杆的顶部;
联动杆,其的一端与叉杆可转动连接;
连接杆,其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可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519688.4A CN119122239A (zh) | 2024-10-29 | 2024-10-29 |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519688.4A CN119122239A (zh) | 2024-10-29 | 2024-10-29 |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122239A true CN119122239A (zh) | 2024-12-13 |
Family
ID=9376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519688.4A Pending CN119122239A (zh) | 2024-10-29 | 2024-10-29 |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122239A (zh) |
-
2024
- 2024-10-29 CN CN202411519688.4A patent/CN11912223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917174B1 (en) | Self-powered vehicle with selectable operational modes | |
EP0058526B1 (en) | Foldable and portable bicycle convertible into a shopping cart | |
US6935619B2 (en) | Motorcycle lift | |
US9587434B2 (en) | Ladder | |
US5927730A (en) | Scooter cart | |
US4324384A (en) | Servicing stand for three wheeled vehicles | |
US6471220B1 (en) | Cart and stand for supporting and transporting metal working apparatus | |
US10422183B2 (en) | Ladder | |
US6669222B1 (en) | Folding unicycle attachment for a wheelchair | |
US20160257535A1 (en) | Sport Utility Vehicle Mobile Hard Top Removal, Store, and Install Device | |
CA2093992A1 (en) | Portable golf cart and riding apparatus | |
US20200131008A1 (en) | Device for removing, storing and installing convertible SUV hard tops and removable doors | |
US6419245B1 (en) | Transport vehicle for post auger, post auger support stand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DK1747136T3 (en) | Trolly, PRIMARILY FOR USE IN A STABLE | |
US20230097235A1 (en) | Cargo bike | |
CN119122239A (zh) | 可折叠的机动脚手架 | |
US11839966B1 (en) | Bicycle stand and repair apparatus | |
CA2179332A1 (en) | Universal motorized scaffold truck | |
US5356164A (en) | Seamless gutter rolling support | |
US20070057476A1 (en) | Hand cart | |
WO2005042332A1 (en) | Garden cart | |
US6832769B2 (en) | Dolly for a snowmobile | |
JPH02102856A (ja) | 自動車車体伸長装置 | |
JPH0725335A (ja) | 乗用台車 | |
US20150069743A1 (en) | Lift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motorized tricy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