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0929C -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 Google Patents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929C
CN1190929C CNB018101860A CN01810186A CN1190929C CN 1190929 C CN1190929 C CN 1190929C CN B018101860 A CNB018101860 A CN B018101860A CN 01810186 A CN01810186 A CN 01810186A CN 1190929 C CN1190929 C CN 11909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ata
data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
grouping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01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0842A (zh
Inventor
M·豪塔梅基
A·勒皮萨尔里
M·福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430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9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9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安排分组传送的方法。为了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传送分组,形成临时块流(UL TBF,DL TBF),并且信息在这些块流中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中传送,或者在从移动通信网络(NW)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第一方向,或者在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方向。在该方法中,数据传送停止时,在块流中要发送的分组(302)中设置有关块流结束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组传送停止时,至少一个查询消息(306)也从移动通信网络(NW)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中有分组要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NW),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发送所述查询消息(306)的应答消息(307),并在应答消息(307)中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

Description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安排分组传送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数据传送系统以及用于数据传送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
术语“无线数据传送系统”通常用于表示如下的任一数据传送系统,当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用户在系统的工作区域内移动时,该系统实现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无线数据传送连接。典型的无线数据传送系统是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在提交本申请时存在的多数无线数据传送系统属于所谓的第二代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系统,例如广为人知的GSM系统(全球移动电信系统)。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正在开发的分组交换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系统。本说明书中采用的这些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系统的一个实例是GPRS系统(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其标准化正在进行。很明显,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中应用分组交换数据传送的其它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是一项正在为GSM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系统开发的新业务。GPRS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网服务区,这些区组成GPRS骨干网。子网包括若干支持节点(SN),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实例是在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它们连接到移动网(通常经由连接单元连接到基站),使得它们可以经由基站(小区)向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提供分组交换业务。移动网在支持节点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之间提供分组交换信息传送。不同的子网又通过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连接到外部数据网、如公众交换数据网(PSDN)。因而GPRS业务允许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外部数据网之间进行信息的分组交换传送,由此移动网的某些部分构成接入网。
为了使用GPRS业务,无线数据传送装置首先执行GPRS附加(attach),由此通报它已为分组数据传输作好准备。附加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支持节点SGSN之间形成逻辑链路,并因此允许通过GPRS网络进行短消息传输(SMS,短消息业务),通过支持节点进行寻呼,以及向无线数据传送装置通知分组数据。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接到网络上时,支持节点执行移动性管理(MM)操作和用户识别。为了发送和接收信息,激活分组数据协议(PDP),由此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指定分组数据连接中要使用的分组数据地址,从而在网关GPRS支持节点中知道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地址。当执行附加时,通过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支持节点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建立数据传送连接,并且为连接指定协议(如X.25或IP)、连接地址(例如X.121地址)、业务质量和网络业务接入点标识符(NSAPI)。无线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来激活分组数据连接,在该请求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给出临时逻辑链路标识(TLLI)、分组数据连接的类型、地址、所需的业务质量、网络业务接入点标识符,还可能给出接入点名称(APN)。
业务质量指定例如在GPRS网络中传送期间如何处理分组数据单元(PDU)。例如,为连接地址定义的业务质量用于控制传输次序、缓冲(分组队列)以及支持节点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中的分组拒绝,特别是在同时要在两个或更多连接中发送分组的情况下。不同的业务质量指定连接的不同终端之间的分组传送的不同延迟、不同的比特率,并且被拒绝的分组的数量在不同业务质量的连接中是不同的。在GPRS系统中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业务质量等级,并且这些等级指定LLC层提供给连接的业务质量。
可靠性确定在数据传送中在逻辑链路控制(LLC)和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中使用确认(ARQ)还是不使用确认(no ARQ)。此外,可靠性确定在无确认的数据传送中是否使用保护模式,并且GPRS骨干网是否在属于连接的分组传送中使用TCP或UDP协议。
附图1表示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和GPRS支持节点中的已知LLC协议层101的操作。块102表示在LLC层101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未示出)之间需要的已知RLC/MAC(无线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相应地,块103表示在LLC层101与最近的在服务GPRS支持节点(未示出)之间需要的已知BSSGP(基站子系统GPRS部分)层的操作。LLC层101与RLC/MAC层之间的接口称为RR接口,并且LLC层101与BSSGP层之间的接口称为BSSGP接口。
在LLC层101以上,有已知的GPRS移动性管理操作104、SNDCP操作105和短消息业务操作106,这些操作属于这里描述的分层结构中的第3层。这些块中每一个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到LLC层101的连接点,用于连接到其不同的部分。逻辑链路控制块107具有到块104的逻辑链路-GPRS移动性管理(LLGMM)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信息通过块104与LLC层的第一LLE(逻辑链路实体)块之间的LLGMM连接来传送。第二109、第三110、第四111和第五112 LLE块通过相应的连接连到块105。这些块按照这些块处理的分组的业务质量而被称为QoS1、QoS2、QoS3和QoS4。LLC层的第六LLE块113通过LLSMS(逻辑链路-短消息业务)连接而连到块106。第一108、第二109、第三110、第四111、第五112和第六LLE块的业务接入点标识符分别为1、3、5、9、11和7。这些LLE块中的每个块在LLC层中链接到复用块114,该复用块114处理通过RR接口到块102以及进一步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连接、以及通过BSSGP连接到块103并进一步朝向支持节点SGSN的连接。
复用块114与较低层的块102之间朝向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连接称为传输管。在LLC层的上部分与较低层102之间的所有分组数据流经过相同的复用块114和传输管。对于GPRS系统中LLC层101的分组数据传送,可以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网之间创建临时块流(TBF)。此类临时块流可以由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或移动网开始。这些临时块流是RLC/MAC层的临时块流,其中传送了LLC层的信息。临时块流可以为从移动网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传送而设计,这在图2、3a和3b的信令图中简略地表示为DL TBF(下行链路TBF),也可以为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数据传送而设计,这种情况下,它表示为UL TBF(上行链路TBF)。
图2是先有技术的分组数据传送的信令图,图中使用了临时块流。块流最好是通过配置分组信道PDTCH、借助于诸如PCCCH或CCCH之类的控制信道形成。在图2中,这由块201表示。在临时块流已形成后,分组传送开始(箭头202)。移动网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每个RLC分组包含最终块指示符(FBI)。此最终块指示符的目的是,在移动网不再有信息要在块流中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时,通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并由此可以停止此临时块流。为了接收分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切换到分组传送模式并开始收听分组数据信道和接收分组。
移动网在要发送的最后分组中设置关于此的信息(箭头203),例如通过将分组信头域中的分组最后比特设置为真值(例如,逻辑模式1)。这样,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知道这是此块流中接收的最后分组。此分组也包含相对保留块周期(RRBP)域,此域中,移动网可以通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在哪个时隙中发送确认消息。收到此最后分组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给定的时隙中向移动网发送确认消息(204),并为了考虑超时而启动计时器(块205),如GPRS系统中的T3192。如果RLC确认模式已在块流中使用,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分组下行链路ACK/NACK(确认/否认)消息作为确认,其中,最终确认指示符(FAI)设置为真值,最好是逻辑模式1。此最终比特的值通知移动网:所有分组已接收,不(再)需要分组重发。如果RLC未确认模式已在块流中使用,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分组控制确认消息作为确认消息。假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不得不再次发送确认消息,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仍继续收听分组数据传送信道PDTCH,直至计时器T3192中设置的时间超过为止。此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切换到空闲状态。
在移动网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接收到确认消息时,移动网中也启动计时器、如GPRS系统中的T3193。在计时器指定的时间超过后,移动网释放临时块流。
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空闲模式下有要发送的分组,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无法直接开始发送这些分组,而是必须首先从空闲模式切换到活动模式(分组传输模式)。此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诸如上述PCCCH或CCCH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中(块206),启动形成临时块流的程序。在临时块流形成后,可以开始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分组传送。在形成期间执行的信令由箭头207和208表示,并且分组信道的配置由块209表示。请求资源和形成临时块流所需的时间可能要几秒钟。实际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安排延迟了分组传送,因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必须先等待超时考虑的结束,并在新的临时块流可以形成之前切换到空闲模式。此外,建立连接导致控制信道的额外负荷。如上所述的情况特别是在与信令处理相关时出现,其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实际上必须立即对移动网发送的消息发送答复。
如果移动网关于分组传输请求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确认消息,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在这些确认消息中通知移动网需要发送分组。但是,移动网并不总是请求确认,因此,在如这样的情况下,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收到最后分组后,在确认之前,无法为分组传送请求资源。因为此时临时块流已结束,并且没有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保留传输时隙,所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无法发送资源请求。这意味着,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必须切换到空闲模式,并且在它可以为分组传输请求资源之前切换回来。
即使使用了确认模式,在准时发送块流请求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在确认消息中发送信道请求描述IE,由此,移动网可以尝试为建立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临时块流分配资源。这种情况下,移动网发送资源分配消息(如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之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开始分组传输。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它必须发送确认消息之前,没有时间请求分配资源。例如,其原因可能是应用层的分组(例如,与因特网浏览器相关的信息,如主页信息)正在以块流的形式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接收的RLC分组中发送,这种情况下,分组必须从RLC层移到LLC层。在LLC层,LLC帧结构被拆除并通过SNDCP层转到TCP/IP层。从TCP/IP层,把分组所包含的信息发送到应用。此后,应用可以形成例如再经由移动网发送的应答消息。然后,执行相反措施,即应用层的信息通过中间层转换成LLC层的信息,并进一步转换到RLC分组。此整个处理所用的时间可能太长,使得在RLC层的确认消息发送到移动网之前,RLC层中未收到有关发送分组需要的信息。
在GPRS系统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具有13-26个TDMA帧的时间(一帧大约是4.615ms)来发送确认消息。此时间受移动网发送的分组中RRBP域的值影响。这意味着,协议栈的上层具有大约60到120ms的时间来形成要发送的分组并将它移到RLC层。实际上,这通常不能成功,因此,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必须在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临时分组流可以形成之前,首先切换到空闲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上述缺陷,并且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网之间的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实现更有效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基于以下思想:在各个分组传送的最后分组已从移动网传送到诸如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无线终端装置时,从移动网发送查询消息到无线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可以发送该查询消息的应答,并在需要时,为从无线终端装置到移动网的数据传送请求资源。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中有分组数据单元要发送,则可以启动临时块流的形成,而不用将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切换到空闲模式,然后再切换回来。
本发明一种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安排分组传送的方法,在所述用于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传送分组的方法中,形成了临时块流,其中数据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当分组流中的数据传送结束时,所述数据传送结束的通知会添加到要发送的分组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组传送结束时,至少一个查询消息也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而且如果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中有分组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则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对于所述消息的响应消息,在该响应消息中,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设置了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其中把信息安排成以分组形式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传送,所述数据传送系统包括: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以临时块流形式传送分组的装置,其中,信息被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用于在块流中的数据传送结束时、在要发送的分组中设置有关所述块流结束的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送系统至少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分组传送停止时、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查询消息的装置;检查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是否包含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组的装置,由此,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至少包括形成对于所述查询消息的应答消息的装置和在所述应答消息中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的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送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其中,信息被安排成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以分组形式传送,并且该数据传送系统包括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在临时块流中传送分组的装置,其中,信息被安排成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至少还包括:收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查询消息的装置,该查询消息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组传送停止之后发送;检查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是否有分组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装置;形成对于所述查询消息的应答消息的装置;以及在所述应答消息中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的装置。
与先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相当大的优势。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比先有技术解决方案更快地启动分组传送。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临时块流形成时减少控制信道上的业务量,因而可以更有效地使用移动网的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表示先有技术的协议栈;
图2是根据先有技术的分组交换连接的建立的示意信令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分组交换连接的建立的示意信令图;
图3b是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中没有要发送到移动网的分组的情况的示意信令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分组交换连接的建立的示意信令图;
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移动网的分组交换连接的建立的示意信令图;以及
图4表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有利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将使用图4的简化图中所示GPRS类型的无线数据传送系统作为例子,但是显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系统,而是也可以在采用了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的其它消息传输系统中应用。在使用GPRS系统的移动网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网的支持节点SGSN之间的数据传送最好是通过基站BS来执行。
下面首先讨论从移动网NW朝向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分组传送。假定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处于空闲模式,并且它收听控制信道的业务量、以便检测可能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消息。
为了启动分组传送,首先启动建立临时块流的程序。在下面实例中,将使用PCCCH信道作为控制信道描述临时块流的建立,但是相应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到CCCH信道。图3a以示意信令图的形式说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网NW之间的连接建立和分组传送。相应地,图3b说明在从移动网NW收到的分组传输已结束时、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分组传输未启动的情况。当存在LLC层的分组要从移动网NW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时,支持节点SGSN启动临时连接的建立。随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最好是在空闲模式并且收听控制信道的业务量。为了启动数据传送,配置了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块301),其中为分组交换连接分配了资源。移动网NW为连接分配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要分配的信道数量(例如时隙)取决于例如移动网NW的运营商所做的设置、为连接预订的业务质量、正在接收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分组连接属性等等。移动网NW发送分组下行链路指配消息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指配消息可以包含例如临时流标识(TFI)、定时信息和有关传送分组连接的分组的时隙或周期的信息;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根据定时信息估计数据分组传输的开始时间。为了接收分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切换到分组传送模式,并且最好启动计时器。在GPRS系统中此计时器使用的标识符是T3190。此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开始收听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并接收分组。计时器的用途是防止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错误情况下以及在分组传输结束时仍保持在分组接收模式。例如,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接收分组时,或者移动网未发送分组时,可能出现错误情况。在本说明书中未更详细涉及错误情况,因为该程序本身已为人所熟知。
移动网在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箭头302)中发送分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接收每个分组,并且在移动网NW要求时发送确认消息。通过确认消息,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可以通知移动网NW分组已成功接收(ACK)或者接收中有错误(NACK)。如果移动网NW要求传输确认消息,则只要临时块流DL TBF已激活,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也可以使用确认消息将发送分组的需要通知给移动网NW。
移动网NW在要发送的最后分组中设置有关分组结束的信息(箭头303),例如,在分组信头域中将最终块指示符(FBI)设为真值(例如逻辑模式1)。这样,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知道这是此块流中接收的最后分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确认消息到移动网(箭头304),并启动另一计时器,如GPRS系统中的T3192(块305)。
在移动网NW收到最后分组已接收的信息之后,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中,移动网发送查询消息306[比如分组功率控制/定时超前(RRBP)],其中设置了查询信息(GPRS系统中的RRBP域),并且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使用为查询消息中通知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保留的无线电资源来回答查询。此外,在此查询消息中使用的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保留的标识符TFI最好与已结束的块流中使用的标识符相同。在消息中设置查询信息实际上表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要在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中发送应答消息。
但是,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要发送分组,则它不会发送普通的分组控制确认消息,而是在接收此查询消息后,如果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中有分组等待传输时,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会发送“分组_资源_请求”307到移动网NW,为分组传送建立临时块流。此外,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最好启动计时器T3168,并继续收听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另一情况下,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通常使用“分组控制确认”消息310(图3b)进行应答。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确实发送了分组资源分配请求,则移动网NW会检测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是否有分组要发送,并且可以为新的临时块流启动资源分配。
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确实向移动网NW发送了资源分配请求307,则检查当时是否有足够的可用资源来建立块流。如果有资源可用,则移动网NW会发送“分组_上行链路_指配”消息308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在执行为建立临时块流所需的配置测量之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基本上可立即启动分组传送(块309)。此后,操作会以熟知的那种方式继续。
如图3c的示意信令图所示,在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系统中,程序如下。在移动网NW收到最后分组已接收的信息之后,移动网在数据信道中发送指配消息312(如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其中,通知了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需要时可以在哪个时隙中发送临时分组资源分配请求307。此后,操作如图3a所示继续进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的系统中,程序也可如下(图3d)。在移动网NW收到最后分组已接收的信息后,移动网有利地再次发送311最后的数据分组。在此再发送的分组中,最终比特已设为真值,并且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已被分配了用于发送确认的资源。此外,在此重复的分组中,也可以尝试设置RRBP域的值,使得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将具有尽可能长的时间来发送确认消息。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应当发送对此消息的确认。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中的RLC层现在收到有分组要发送到移动网的信息,则如本说明书前面所述,通过在确认消息中设置资源分配请求,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发送临时分组资源分配请求307。
收到确认消息后,移动网检查消息中是否设有资源分配请求。如果没有设置,则移动网可重复传输此最后分组N次,N是事先选定的值。然后,可以通过选择N,在现有系统中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设置用于请求资源的适当时间长度,使得一方面避免了不必要的长时间等待,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况下,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一般具有足够长的时间发送资源分配请求。如果移动网NW检测到已设置了资源分配请求,则移动网启动建立临时块流的程序,并停止最后分组的重复传输。在此实施例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最好与确认消息的传输相关地再次启动计时器T3192。相应地,移动网NW在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收到确认消息后再次启动计时器T3193。
启动上述计时器T3168、T3192的目的之一是防止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例如在错误情况下等待移动网NW发送的消息的时间过长。这样,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在计时器T3192设置的时间超过之前未收到移动网NW传来的分组连接指配消息308,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最好以已知方式切换到空闲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系统中,移动网NW在最后数据分组发送之后,不自动发送查询消息306,但移动网NW会根据要传送的信息的类型作出判断,例如,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向移动网NW传送分组的需要是否是预期的。例如,在要传送的信息包括移动网NW和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信令消息,而预期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对此有应答消息时,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的系统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可以在收到移动网NW发送的分组之后,判断它是否需要发送分组到移动网NW。随后的程序最好可以如下进行。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在它为最后接收的分组发送的确认消息中设置信息,指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可能相对较快地需要发送分组。此信息可提及一段时间,在该时间过后,如果需要,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将为分组传输请求资源。移动网随后可以设置超时考虑,并维持建立新临时块流所需的信息。在此实施例中,最好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给定的时段过后,移动网NW发送在描述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时提及的查询消息306。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有分组要发送,则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将对此查询消息作出应答,发送资源分配请求307。但是,如果在超时信息指定的时间以内没有发送分组,则操作最好按先有技术继续进行。通过这种安排,在形成临时块流时,对无线电资源的使用可进一步减少。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安排,可以减少公共控制信道的负荷,因为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被指配给至少所述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信道实现资源分配请求。这样,可以从控制信道释放资源用于其它消息传输。
例如,以上本发明的描述中提及的相对保留块周期域RRBP可以如下方式有利地应用在GPRS系统中。现在为该域保留了两位,并且在应用本发明时,在用作示例的系统中,它们的意义可根据下表1来定义。
 B0  B1  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保留的传输块周期
 0  0  TDMA帧的数量=(N+13)mod 2715648
 0  1  TDMA帧的数量=(N+17或N+18)mod 2715648
 1  0  TDMA帧的数量=(N+21或N+22)mod 2715648
 1  1  TDMA帧的数量=(N+52或N+78)mod 2715648
                         表1
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收到包含传输块周期域RRBP的消息时,随应答块周期域的值而定,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应当在收到此消息后大约60到120ms(表3的前三个选项)内发送应答消息到移动网NW。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在为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保留了更长时间以形成应答消息的情况下,保留了传输块周期域的一行(B0=1,B1=1)。在表1的示例中,这意味着,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具有大约240ms[(N+52)mod2715648]或者甚至大约360ms[(N+78)mod2715648]的时间以形成应答消息。然后,例如可以如下实现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到移动网NW的临时块流的建立。
如果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当时在移动网的方向上没有临时块流,则移动网NW在最后数据帧的信头域中把最终比特设置为真值,把传输块周期的值设置为3(B0=1,B1=1)。需要时,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在应答消息中设置关于需要建立临时块流的信息。但是,如果此类临时块流已经存在,则移动网最好在传输块周期域中设置值0(B0=0,B1=0),由此,可以尽快停止无线数据传送装置方向上从移动网发出的临时块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优点之一在于,新查询消息不需要从移动网NW发送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尽管如此,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仍有比先有技术解决方案更多的时间以形成确认消息。
临时块流中要传送的分组可以是用于应用的信息传送的分组,这种情况下,信息分组作为RLC/MAC层的分组,以已知的方式从协议栈的应用层传送到要传送的更低层。在子网相关会聚协议(SNDCP)块中,如果需要,分组可按照为每个分组指定的业务质量要求分成不同队列。图1以示例方式表示四种业务质量(QoS):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和第四级。然而,对于本发明的应用,为不同分组设置了何种业务质量要求并不是那么重要。
SNDCP块通过与业务质量对应的业务接入点(SAP)发送分组到LLC层。在此逻辑链路控制(LLC)层中,最好为业务质量所对应的各分组队列形成一个逻辑链路实体(LLE)。
逻辑链路实体执行LLC协议层的操作,如可能的分组重传。在LLC层以下,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与移动网之间的连接点中,存在如图1所示协议栈中的RLC/MAC(无线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层。在根据此处所用的实例的协议栈中,这由一个RLC块实现,其任务包括例如为发送到无线电路径的所有分组向移动网请求资源分配。
图1中,在LLC与RLC块之间通过RR接口形成了数据传送连接,但是显然,包括几个RLC块的配置也可以与本发明相连使用。
图4表示分组交换GPRS业务中的电信网的连接。在网络的基础设施中,GPRS业务所用的要素是GPRS支持节点GSN。它是移动性路由器,实现不同数据网之间的连接和协作,例如,通过连接Gi到PSPDN(公共交换分组数据网)或通过连接Gp到另一运营商的GPRS网络,通过连接Gr采用GPRS寄存器的移动性管理,以及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数据分组传输而无论其位置如何。实际上,GPRS支持节点GSN可以与移动交换中心(MSC)集成在一起,或者可以是基于数据网路由器体系结构的单独网元。用户数据通过连接Gb直接在支持节点GSN与包括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的基站系统BSS之间传送,但在支持节点GSN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有信令连接Gs。在图4中,块之间的实线表示数据业务(或数字形式的语音或数据的传送),虚线表示信令。实际上,数据可以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透明地传递。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固定网之间的无线电接口经过基站BTS,并由参考符号Um表示。参考符号Abis和A表示基站BTS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接口以及相应地基站控制器BSC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是信令连接。参考符号Gn表示同一运营商的不同支持节点之间的连接。如图4所示,支持节点通常分为网关GPRS支持节点(网关GSN或GGSN)和在服务GPRS支持节点(在服务GSN或SGSN)。GSM系统是时分多址(TDMA)类型的系统,其中无线电路径上的业务量按时间划分在连续的TDMA帧中发生,而每帧包括若干(8个)时隙。在每个时隙中,信息分组以有限持续时间的无线电频率突发的形式发送,突发包括多个调制的比特。时隙主要用作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业务信道用于语音和数据传送,而控制信道用于基站BTS与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之间的信令。
通过对涉及协议栈实现的程序部分进行更改,可以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中实现根据本发明的RLC块及其功能。在无线终端MS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处理设备CPU相关,至少部分通过编程来实现。此处理设备CPU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它可以借助于例如专用集成电路(未示出)来实现。对于无线数据传送,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以已知方式配有无线电部分RF。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在未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修改其细节。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中。

Claims (20)

1.一种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安排分组传送的方法,在所述用于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传送分组的方法中,形成了临时块流(UL TBF,DLTBF),其中数据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中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当分组流中的数据传送结束时,所述数据传送结束的通知会添加到要发送的分组(302)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组传送结束时,至少一个查询消息(306)也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发送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而且如果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中有分组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则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对于所述消息(306)的响应消息(307),在该响应消息(307)中,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设置了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块流的形成是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PCCCH,CCCH,PACCH)中发送的信令信息来实现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发送的信息的处理是根据包括至少一个RLC/MAC层的协议栈来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消息(307)是关于分组资源分配的请求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发送的分组(302)被周作所述查询消息(306)。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功率控制/定时超前消息被用作所述查询消息(306)。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上行链路指配消息被用作所述查询消息(306)。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消息(306)的传输是重复的,由此,在所述方法中也执行下列步骤:
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发送应答消息(307),在该消息中,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设置了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
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中接收所述应答消息(307),并且检查是否在所述应答消息中设置了关于发送分组的需要的所述信息,如果设置了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所述信息,则启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临时块流的形成,否则,再次发送所述查询消息(306)。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是GPRS分组交换网络。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至少具有活动模式和空闲模式,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在第一方向中的分组传送停止时没有要传送的分组,则把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设置为空闲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组传送停止时,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发送确认消息(304)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在所述确认消息(304)中至少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也在所述确认消息(304)中设置有关所述查询消息(306)的传输时间的信息。
13.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其中把信息安排成以分组形式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传送,所述数据传送系统包括: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以临时块流(UL TBF,DL TBF)形式传送分组的装置(RF、BTS),其中,信息被安排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用于在块流中的数据传送结束时、在要发送的分组(302)中设置有关所述块流结束的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送系统至少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分组传送停止时、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发送至少一个查询消息(306)的装置(SGSN,BTS);检查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是否包含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的分组的装置(CPU),由此,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至少包括形成对于所述查询消息(306)的应答消息(307)的装置(CPU)和在所述应答消息(307)中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的装置(CPU)。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临时块流的形成被安排成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PCCCH,CCCH,PACCH)中发送的信令信息来执行。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和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中形成了用于处理要发送的信息的协议栈,并且所述协议栈至少包括RLC/MAC层。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消息(307)是关于分组资源分配的请求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是GPRS分组交换网络。
18.一种用于数据传送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其中,信息被安排成在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以分组形式传送,并且该数据传送系统包括用于在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之间在临时块流(UL TBF,DL TBF)中传送分组的装置(RF,BTS),其中,信息被安排成在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传送,传送或者在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到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的第一方向上进行,或者在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至少还包括:
接收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发送的查询消息(306)的装置(RF),该查询消息(306)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组传送停止之后发送;
检查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是否有分组要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的装置(CPU);
形成对于所述查询消息的应答消息(307)的装置(CPU);以及
在所述应答消息(307)中设置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的装置(CPU)。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包括:在所述分组传送停止时、发送确认消息(304)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NW)的装置(RF);以及在所述确认消息(304)中设置至少有关发送分组的需要的信息的装置(CPU)。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MS)包括在所述确认消息(304)中设置有关所述查询消息(306)的传输时间的信息的装置(CPU)。
CNB018101860A 2000-04-03 2001-03-28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Expired - Lifetime CN11909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00779 2000-04-03
FI20000779A FI109437B (fi) 2000-04-03 2000-04-03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842A CN1430842A (zh) 2003-07-16
CN1190929C true CN1190929C (zh) 2005-02-23

Family

ID=855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0186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0929C (zh) 2000-04-03 2001-03-28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7123595B2 (zh)
EP (1) EP1269698B1 (zh)
JP (1) JP2003530017A (zh)
KR (1) KR100585435B1 (zh)
CN (1) CN1190929C (zh)
AT (1) ATE285149T1 (zh)
AU (1) AU2001250446A1 (zh)
BR (1) BR0109741B1 (zh)
CA (1) CA2404016C (zh)
DE (1) DE60107827T2 (zh)
ES (1) ES2233623T3 (zh)
FI (1) FI109437B (zh)
WO (1) WO2001076156A1 (zh)
ZA (1) ZA200207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8203B (fi) * 1998-11-27 2001-11-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don siirtämiseksi pakettiradiopalvelussa
FI109437B (fi) * 2000-04-03 2002-07-31 Nokia Corp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FI110563B (fi) * 2000-06-20 2003-02-14 Nokia Corp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US20030125051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Arto Leppisaari Acknowledgement of reception of downlink messages
EP1379033A1 (en) * 2002-07-01 2004-01-07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Method for releasing single downlink TBF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FR2843670B1 (fr) 2002-08-14 2005-01-14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l'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en mode paquet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FR2850516B1 (fr) * 2003-01-29 2005-06-03 Evolium Sas Procede pour obtimiser les performances d'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
CN100440994C (zh) * 2003-04-23 2008-12-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通信的系统以及方法
US6845235B1 (en) * 2003-07-18 2005-01-1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xpediting a request for uplink resources
KR100608844B1 (ko) * 2004-01-09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oIP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
US7680059B2 (en) * 2004-02-13 2010-03-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protoc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a WLAN
DE602004004152T2 (de) * 2004-11-05 2007-10-1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Waterloo Steuerung der Wiederversuchsfunktion von Packetdatensitzungen einer mobilen Funkstation in einem drahtlosen Packetdatennetzwerk
US7342939B2 (en) * 2004-12-17 2008-03-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vely providing an uplink communication resource
US8072948B2 (en) 2005-07-14 2011-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n evolved system attachment procedure
US7869417B2 (en) * 2005-07-21 2011-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49377B2 (en) 2005-12-14 2011-05-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direc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 a UMTS network
CN101405973B (zh) * 2006-03-20 2013-04-2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分配时间和频率资源的无线接入网和方法
CN1983993B (zh) * 2006-03-29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系统资源进行监控的方法
ATE484937T1 (de) 2006-05-17 2010-10-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anzeige einer ursache für einen abbau einer signalisierungsverbindung in einem umts netz
CN101507318B (zh) * 2006-06-20 2012-03-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1137194B (zh) * 2006-08-28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17952A (zh) * 2006-08-30 2009-08-26 诺基亚公司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快速或否定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GB0621767D0 (en) * 2006-11-01 2006-12-13 Nec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237602B (zh) * 2007-02-02 201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移动台指派载波资源方法及其系统
EP2387283B1 (en) 2007-11-13 2018-1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EP2505036B1 (en) 2009-11-23 2018-08-2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WO2011093654A2 (en) * 2010-01-27 201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temporary block flow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827397B (zh) * 2010-03-04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临时块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51237A1 (en) * 2010-08-25 2012-03-01 Baohong Sun Method to schedule IEEE 802.11 channel as a QoS enabled GPRS supplementary high speed data channel
JP5365733B2 (ja) * 2012-10-31 2013-1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US9860349B2 (en) * 2015-03-25 2018-01-02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and wireless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1515B1 (en) 1998-05-17 2003-08-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transaction completion procedures
US6243365B1 (en) * 1998-08-04 2001-06-05 Opuswave Networks, Inc. Continuat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packet data
FI108203B (fi) * 1998-11-27 2001-11-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don siirtämiseksi pakettiradiopalvelussa
FI112842B (fi) * 1999-01-11 2004-01-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teet jatketun pakettikytkentäisen radioyhteyden toteuttamiseksi
FI106760B (fi) * 1999-03-03 2001-03-30 Nokia Oyj Menetelmä ja laite tiedonsiirtopakettien uudelleenlähettämiseksi
FI114768B (fi) * 1999-03-11 2004-12-15 Nokia Corp Parannettu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don siirtämiseksi pakettiradiopalvelussa
EP1045559A1 (en) * 1999-04-13 2000-10-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method in a cellular packet system
US6532225B1 (en) * 1999-07-27 2003-03-11 At&T Corp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for packetized wireless systems
US6711406B1 (en) * 1999-10-21 2004-03-2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apid mode change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US6282182B1 (en) * 2000-01-07 2001-08-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circuit switched voice and GPRS data interchange
FI109437B (fi) * 2000-04-03 2002-07-31 Nokia Corp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0207441B (en) 2003-05-07
KR20020087120A (ko) 2002-11-21
FI109437B (fi) 2002-07-31
DE60107827D1 (de) 2005-01-20
EP1269698A1 (en) 2003-01-02
US7123595B2 (en) 2006-10-17
BR0109741A (pt) 2003-02-04
JP2003530017A (ja) 2003-10-07
US7706322B2 (en) 2010-04-27
BR0109741B1 (pt) 2015-02-24
EP1269698B1 (en) 2004-12-15
ES2233623T3 (es) 2005-06-16
CN1430842A (zh) 2003-07-16
CA2404016A1 (en) 2001-10-11
WO2001076156A1 (en) 2001-10-11
CA2404016C (en) 2008-01-29
US20010038614A1 (en) 2001-11-08
FI20000779A0 (fi) 2000-04-03
KR100585435B1 (ko) 2006-06-02
US20070201396A1 (en) 2007-08-30
DE60107827T2 (de) 2005-12-15
AU2001250446A1 (en) 2001-10-15
FI20000779L (fi) 2001-10-04
ATE285149T1 (de) 2005-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929C (zh)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中的资源分配
CN1166133C (zh) 分组格式通信中的资源分配
JP4870319B2 (ja) パケット無線サービスにおける情報転送の改良された方法及び装置
RU2413393C2 (ru) Выделение радио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CN1108722C (zh) 在移动分组通信系统中实现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CN100388719C (zh) 用于分组无线业务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69871B (zh) 移动无线设备中网络拥塞期间无线电资源的重建信令
CN1140157C (zh) 释放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连接
CN1180574C (zh) 用于数据传输具有减少的延迟的无线电电信系统
US20090046641A1 (en) Long term evolu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cedures
US20020181422A1 (en) Advanced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in a packet radio service
CN101014193A (zh) 通信设备、用于操作通信设备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元件
CN1328756A (zh) 用于传送分组无线电业务中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00010334A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acket-format data transmission
CN1390425A (zh) 在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系统中从网络分配无线电资源
CN1256852C (zh) 在移动通信中与分组呼叫冲突无关地处理基于分组的数据
CN101523792A (zh) 电信系统内传输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2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