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61799A -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61799A CN119061799A CN202411449526.8A CN202411449526A CN119061799A CN 119061799 A CN119061799 A CN 119061799A CN 202411449526 A CN202411449526 A CN 202411449526A CN 119061799 A CN119061799 A CN 119061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fixed pulley
- traction
- steel
- steel str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057 cognac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4—Cable-stayed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正反转卷扬机;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所述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安装在钢索导管I下端;塔柱端定滑轮,所述塔柱端定滑轮安装在塔柱的待固定钢绞线位置处;调节端定滑轮,所述调节端定滑轮连接在伸缩张紧装置上;牵引钢丝绳,所述牵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左侧调节端定滑轮、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右侧调节端定滑轮、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右侧塔柱端定滑轮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最后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斜拉桥拉索牵引安装常用的方法有:
①利用设置在塔顶的吊机进行斜拉索的牵引。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于一些中小跨度的斜拉桥。但对于大跨度斜拉桥,塔顶吊机的起重量和作业半径往往会受到限制。
②桥面吊机牵引法:在桥面上设置吊机,通过吊机的卷扬系统对斜拉索进行牵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跨度的矮塔斜拉桥,但对跨度大、塔柱挂索高度较大的工况,需要起吊高度大,因此常规的百吨以下起重吊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且不经济,同时需要确保桥面吊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经济、安全适用性低。
③循环牵引法:采用循环牵引设备,通过多次循环牵引将斜拉索逐步穿入索孔。这种方法效率较高,尤其适用于长斜拉索的牵引安装,例如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CN202311301823.3的公开专利,通过在斜拉索上下两端头布置的转向滑轮及塔底布置的卷扬机通过钢丝绳缠绕形成循环转动的牵引回路,并通过在斜拉索方向的牵引钢丝绳下端固定的钢绞线夹持装置实现斜拉索钢绞线沿斜边方向向上牵引传动辅助斜拉索在上部孔口的安装。
但该循环牵引系统存在以下问题:①对于斜拉索钢绞线需要整段穿过索导管的斜拉索施工,由于钢绞线和传动绳索必须一同从封闭的索导管内沿管内穿过,以使套管起到穿索导向和最终保护钢绞线束的目的,此方法需对索导管进行沿管身方向割开或者破坏才能实现,并且在最后几根钢绞线穿束时,管内空间已很小,难以保证钢绞线夹具在保护管内的顺利移动,显然与实际不符。②该系统一个牵引传动循环只能进行进行单孔钢绞线的牵引辅助安装,待一孔所有根数钢绞线全部牵引施工完后才能进行下一孔施工,因此对于跨度大、工期紧、或斜拉索孔数多的工况斜拉索的牵引安装效率低,如果需要多孔同时工作的话需要投入相应倍数的设备和人力,显然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包括:
正反转卷扬机;
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所述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安装在钢索导管I下端,钢索导管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和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
塔柱端定滑轮,所述塔柱端定滑轮安装在塔柱的待固定钢绞线位置处,塔柱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塔柱端定滑轮和右侧塔柱端定滑轮;
调节端定滑轮,所述调节端定滑轮连接在伸缩张紧装置上,调节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调节端定滑轮和右侧调节端定滑轮;
牵引钢丝绳,所述牵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左侧调节端定滑轮、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右侧调节端定滑轮、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右侧塔柱端定滑轮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最后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牵引钢丝绳还安装有第二钢绞线牵引器,且当第一钢绞线牵引器位于左侧下端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位于右侧上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张紧装置包括:
尼龙吊带,所述尼龙吊带套在钢索导管II上;
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一端挂在尼龙吊带上,另一端连接调节端定滑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钢丝绳的缠绕方式为:
牵引钢丝绳首先绕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从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底部穿出;
然后从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1圈;
第1圈绕完后牵引钢丝绳至后方同一侧左侧调节端定滑轮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又至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从下方进入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从正反转卷扬机的转筒上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牵引钢丝绳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下方绕进,经转向后直线穿过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
牵引钢丝绳再绕过右侧塔柱端定滑轮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继而直线穿过左侧索导管与第一钢绞线牵引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钢绞线牵引器两端通过卡绳器安装在牵引钢丝绳上。
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
S2:计算确定牵引钢丝绳的长度;
S3:将牵引钢丝绳安装到位,并安装好第一钢绞线牵引器和第二钢绞线牵引器;
S4:在第一钢绞线牵引器上安装两根钢绞线;
S5:开启正反转卷扬机,第一钢绞线牵引器牵引着两根钢绞线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正反转卷扬机停车,随后拆下钢绞线;
S6:当左侧的钢绞线运送就位停车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已到达钢绞线牵引安装工作面,在第二钢绞线牵引器上安装两根钢绞线,确认斜上方工人拆下钢丝绳后,控制正反转卷扬机反方向转动,随后右侧钢丝绳被牵引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完成一个循环的牵引安装;
S7:重复正反转卷扬机正反转循环,直至完成斜拉索孔位所有钢绞线的辅助安装牵引工作,然后进行逐束张拉预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
牵引钢丝绳的长度为:正反转卷扬机缠绕长度L1+正反转卷扬机中心距离梁端斜拉索钢套管底部的水平距离L2×2+端斜拉索钢套管底部距离塔顶同一侧拉索孔的倾斜直线距离L3×2+塔顶两个孔的中心间距L4+富余量L5。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
S31:在左侧牵引钢丝绳的1/2总长-(塔底钢套管顶部距离塔上同一侧滑轮中心长度L6+L4/2)处做上标记,随后先将距离标记位置长度较小的一端绳头临时固定在距离塔柱最近的第一根斜拉索钢套管的顶部,并余留出1m;
S32:左侧牵引钢丝绳另一端绳头随后绕过左侧塔柱端定滑轮,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底部穿出;继续从正反转卷扬机转盘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
S33:第1圈绕完后绳头牵引至后方同一侧的左侧调节端定滑轮,从其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S34:继续牵引绳头至正反转卷扬机转盘上,从下方进入继续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并记录缠绕圈数q,在标记处刚好缠绕到卷盘上时记录缠绕圈数q1,随后继续缠绕q1-1圈后,从正反转卷扬机上方绕出;
S35:使绳头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绳头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下方绕进,绳头经转向后沿同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直线穿过,再绕过同侧塔顶的右侧塔柱端定滑轮;
S36: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右侧穿进经转向后沿左侧索导管直线穿出,期间调整上下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左侧塔柱端定滑轮以及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右侧塔柱端定滑轮使穿过索道管的直线钢丝绳靠近索导管圆切面下象限点;
S37:拉紧牵引钢丝绳两端并用卡绳器将牵引钢丝绳两端分别与钢绞线牵引器卡紧,完成牵引系统的闭合,随后收紧伸缩张紧装置满足传动受力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操作简单,本发明利用索导管双通路循环牵引系统实现了一个正反转传动操作循环,同时完成了两个索导管管路的钢绞线安装辅助牵引工作,避免了卷扬牵引设备的空载转动,穿索机械使用和施工效率提升了4倍,节约了施工工期。
采用优化设计的钢绞线牵引器,其曲面形滑板设计和紧贴索导管底的直线传动布置,减少了索道管空间占位,防止对索导管产生切割摩擦和损坏,增加了传动牵引的顺畅性,同时避免与上方已穿索发生打绞情况,提高了穿索质量。
优化的余长索循环设计,按最远端工况进行牵引钢丝绳下料,下一孔位施工时只需进行局部滑轮组的缠绕过索,切换简单,避免了不同孔位,不同切割长度的钢绞线成本投入和多次重新绕索的额外工本费投入。
利用索导管双通路循环牵引系统在一个正反转传动操作循环下,同时完成两个索导管管路的钢绞线牵引安装工作。优化的余长索循环设计,按最远端工况进行钢绞线下料,下一孔位施工时只需进行局部滑轮组的缠绕过索,实现下一孔位穿索循环牵引系统的快速转换。同时采用优化设计的双股索牵引器增加了一次性钢绞线牵引运输效率,并结合其曲面形滑板设计和紧贴索导管底的直线传动布置,减少索道管空间占位,防止对索导管产生切割摩擦和损坏,增加了传动牵引的顺畅性,同时避免与上方已穿索发生打绞情况,提高了穿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桥面处放大图;
图中1.1-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2.1-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2-右侧塔柱端定滑轮,3.1-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2-右侧调节端定滑轮,4-正反转卷扬机,5-牵引钢丝绳,6.1-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2-第二钢绞线牵引器,7-钢索导管I,8-索导管,9-尼龙吊带,10-手拉葫芦,11-钢索导管II,12-塔柱,13-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包括:
正反转卷扬机4;
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所述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安装在钢索导管I7下端,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和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
塔柱端定滑轮,所述塔柱端定滑轮安装在塔柱的待固定钢绞线位置处,塔柱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和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
调节端定滑轮,所述调节端定滑轮连接在伸缩张紧装置上,调节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和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
牵引钢丝绳5,所述牵引钢丝绳5的一端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钢丝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最后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钢丝绳5还安装有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且当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位于左侧下端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位于右侧上端。
牵引钢丝绳5的缠绕方式为:
牵引钢丝绳5首先绕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从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底部穿出;
然后从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1圈;
第1圈绕完后牵引钢丝绳5至后方同一侧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5又至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从下方进入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从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上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5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牵引钢丝绳5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下方绕进,经转向后直线穿过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8;
牵引钢丝绳5再绕过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继而直线穿过左侧索导管8与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连接。
伸缩张紧装置包括:
尼龙吊带9,所述尼龙吊带9套在钢索导管II11上;
手拉葫芦10,所述手拉葫芦10一端挂在尼龙吊带9上,另一端连接调节端定滑轮。
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系统,对各部件进行安装,紧贴塔柱上同一高度的2个穿索椭圆孔位底部钻孔,并植入带环形挂钩的膨胀螺栓,并挂设定滑轮。
在现浇梁上同一里程的2个穿索孔位钢套管底部梁面上,均植入带环形挂钩的膨胀螺,均用适宜长度的刚绳连结滑轮和膨胀螺栓环形挂钩。
在距离地面滑轮一定距离的前后排斜拉索钢套管中间梁面上,设置可以进行正反转控制和带刹车制动的卷扬机,并固定牢固。
在距离卷扬机一定距离用两个高强尼龙吊带环分别绑住两个斜拉索钢套管,吊带的另一端挂设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定滑轮。
S2:计算确定牵引钢丝绳5的长度。
牵引钢丝绳5的长度为:正反转卷扬机4最低缠绕长度L1+正反转卷扬机4中心距离梁端斜拉索钢套管7底部的水平距离L2×2+端斜拉索钢套管底部距离塔顶同一侧拉索孔的倾斜直线距离L3×2+塔顶两个孔的中心间距L4+富余量L5取10m。
S3:将牵引钢丝绳5安装到位,并安装好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和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
步骤S3包括:
S31:在左侧牵引钢丝绳5.1的1/2总长-(塔底钢套管顶部距离塔上同一侧滑轮中心长度L6+L4/2)处做上标记,随后先将距离标记位置长度较小的一端绳头临时固定在塔柱附近第一根斜拉索钢套管的顶部,并余留出1m;
S32:左侧牵引钢丝绳5.1另一端绳头随后绕过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底部穿出;继续从正反转卷扬机4转盘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
S33:第1圈绕完后绳头牵引至后方同一侧的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从其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S34:继续牵引绳头至正反转卷扬机4转盘上,从下方进入继续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并记录缠绕圈数q,在标记处刚好缠绕到卷盘上时记录缠绕圈数q1,随后继续缠绕q1-1圈后,从正反转卷扬机4上方绕出;
S35:使绳头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绳头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下方绕进,绳头经转向后沿同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8直线穿过,再绕过同侧塔顶的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
S36: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右侧穿进经转向后沿左侧索导管直线穿出,期间调整上下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以及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使穿过索道管8的直线钢丝绳靠近索导管圆切面下象限点;
S37:拉紧牵引钢丝绳两端并用卡绳器将牵引钢丝绳两端分别与钢绞线牵引器卡紧,完成牵引系统的闭合,随后收紧伸缩张紧装置满足传动受力条件。
S4:在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上安装两根钢绞线13。
S5:开启正反转卷扬机4,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着两根钢绞线13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正反转卷扬机4停车,随后拆下钢绞线13。
S6:当左侧的钢绞线13运送就位停车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已到达钢绞线牵引安装工作面,在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上安装两根钢绞线13,确认斜上方工人拆下钢丝绳后,控制正反转卷扬机4反方向转动,随后右侧钢丝绳被牵引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完成一个循环的牵引安装。
S7:重复正反转卷扬机4正反转循环,直至完成斜拉索孔位所有钢绞线的辅助安装牵引工作,然后进行逐束张拉预紧。
工程实例:
本发明所述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申请人多个斜拉桥施工项目上,以下以某县新阳大街东延及配套附属设施工程上跨北同蒲铁路桥施工为例进行说明:
1、工程概况
新阳大街东延道路作为阳曲县城核心区域的一条城市主干路,西起首邑路,东至双阳路,道路为东西走向,其中在铁路阳曲车站节点采用上跨方案。
上跨桥梁全长540m,设计里程范围K1+345.726~K1+885.726,主桥采用(2x150)m独塔斜拉桥,桥宽26.18m,主桥采用单排双索面布置,塔上锚固点横向间距 1.2,竖向间距2m; 主梁锚固区位于中央隔离带,主梁处横向间距为 2.4m,纵向间距 7m。全桥共设 76 根拉索,共计需穿钢绞线4732根,穿索工作量大。
2、应用效果
新阳大街东延二标上跨北同蒲铁路斜拉转体桥,通过研发的高塔独柱斜拉桥双索面斜拉索双孔循环穿索技术,使斜拉索钢绞线穿挂索施工效率提升了4倍,使原计划斜拉索索施工工期从原计划60d,缩短到45d。相比传统技术的单孔循环穿索即需一整套循环设备而言,节约了一套卷扬机及穿索装备和6个人工配置:
其中一套牵引设备的综合购置费约3800元;
人工费500元/d;
项目每天施工运营成本为12000元/d;
因此相比传统技术,该技术共节约直接施工成本:3800+(500×6+12000)×15d=228800元,经济效益明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反转卷扬机(4);
钢索导管端定滑轮,所述钢索导管端定滑轮安装在钢索导管I(7)下端,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和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
塔柱端定滑轮,所述塔柱端定滑轮安装在塔柱的待固定钢绞线位置处,塔柱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和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
调节端定滑轮,所述调节端定滑轮连接在伸缩张紧装置上,调节端定滑轮设置两个,分别为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和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
牵引钢丝绳(5),所述牵引钢丝绳(5)的一端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钢丝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最后连接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钢丝绳(5)还安装有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且当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位于左侧下端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位于右侧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张紧装置包括:
尼龙吊带(9),所述尼龙吊带(9)套在钢索导管II(11)上;
手拉葫芦(10),所述手拉葫芦(10)一端挂在尼龙吊带(9)上,另一端连接调节端定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钢丝绳(5)的缠绕方式为:
牵引钢丝绳(5)首先绕过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从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底部穿出;
然后从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1圈;
第1圈绕完后牵引钢丝绳(5)至后方同一侧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5)又至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从下方进入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从正反转卷扬机(4)的转筒上方绕出;
牵引钢丝绳(5)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牵引钢丝绳(5)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下方绕进,经转向后直线穿过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8);
牵引钢丝绳(5)再绕过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以及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继而直线穿过左侧索导管(8)与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两端通过卡绳器安装在牵引钢丝绳(5)上。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
S2:计算确定牵引钢丝绳(5)的长度;
S3:将牵引钢丝绳(5)安装到位,并安装好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和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
S4:在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上安装两根钢绞线(13);
S5:开启正反转卷扬机(4),第一钢绞线牵引器(6.1)牵引着两根钢绞线(13)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正反转卷扬机(4)停车,随后拆下钢绞线(13);
S6:当左侧的钢绞线(13)运送就位停车时,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已到达钢绞线牵引安装工作面,在第二钢绞线牵引器(6.2)上安装两根钢绞线(13),确认斜上方工人拆下钢丝绳后,控制正反转卷扬机(4)反方向转动,随后右侧钢丝绳被牵引至塔上的斜拉索钢绞线锚固工位,完成一个循环的牵引安装;
S7:重复正反转卷扬机(4)正反转循环,直至完成斜拉索孔位所有钢绞线的辅助安装牵引工作,然后进行逐束张拉预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牵引钢丝绳(5)的长度为:正反转卷扬机(4)缠绕长度L1+正反转卷扬机(4)中心距离梁端斜拉索钢套管(7)底部的水平距离L2×2+端斜拉索钢套管底部距离塔顶同一侧拉索孔的倾斜直线距离L3×2+塔顶两个孔的中心间距L4+富余量L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在左侧牵引钢丝绳(5.1)的1/2总长-(塔底钢套管顶部距离塔上同一侧滑轮中心长度L6+L4/2)处做上标记,随后先将距离标记位置长度较小的一端绳头临时固定在距离塔柱(12)最近的第一根斜拉索钢套管的顶部,并余留出1m;
S32:左侧牵引钢丝绳(5.1)另一端绳头随后绕过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底部穿出;继续从正反转卷扬机(4)转盘上方从左至右逆时针缠绕;
S33:第1圈绕完后绳头牵引至后方同一侧的左侧调节端定滑轮(3.1),从其上方穿进下方绕出;
S34:继续牵引绳头至正反转卷扬机(4)转盘上,从下方进入继续按逆时针向右缠绕若干圈,并记录缠绕圈数q,在标记处刚好缠绕到卷盘上时记录缠绕圈数q1,随后继续缠绕q1-1圈后,从正反转卷扬机(4)上方绕出;
S35:使绳头继续绕过右侧调节端定滑轮(3.2),上方穿进下方绕出;随后绳头从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下方绕进,绳头经转向后沿同侧顶部固定悬挂的索导管(8)直线穿过,再绕过同侧塔顶的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
S36:从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右侧穿进经转向后沿左侧索导管直线穿出,期间调整上下左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1)、左侧塔柱端定滑轮(2.1)以及右侧钢索导管端定滑轮(1.2)、右侧塔柱端定滑轮(2.2)使穿过索道管(8)的直线钢丝绳靠近索导管圆切面下象限点;
S37:拉紧牵引钢丝绳两端并用卡绳器将牵引钢丝绳两端分别与钢绞线牵引器卡紧,完成牵引系统的闭合,随后收紧伸缩张紧装置满足传动受力条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49526.8A CN119061799B (zh) | 2024-10-17 | 2024-10-17 |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49526.8A CN119061799B (zh) | 2024-10-17 | 2024-10-17 |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61799A true CN119061799A (zh) | 2024-12-03 |
CN119061799B CN119061799B (zh) | 2025-04-11 |
Family
ID=93632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49526.8A Active CN119061799B (zh) | 2024-10-17 | 2024-10-17 |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06179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54321A (ja) * | 1998-08-07 | 2000-02-22 | Sumitomo Constr Co Ltd | 斜ケーブルの架設方法 |
CN106184237A (zh) * | 2015-05-08 | 2016-12-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 | 一种轻型快装索道 |
CN110184948A (zh) * | 2019-06-24 | 2019-08-30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
CN115976931A (zh) * | 2023-01-17 | 2023-04-18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斜拉索钢绞线穿束与张拉锚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
CN119121794A (zh) * | 2024-10-17 | 2024-12-13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斜拉索多股钢绞线牵引装置及控制牵引方法 |
-
2024
- 2024-10-17 CN CN202411449526.8A patent/CN1190617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54321A (ja) * | 1998-08-07 | 2000-02-22 | Sumitomo Constr Co Ltd | 斜ケーブルの架設方法 |
CN106184237A (zh) * | 2015-05-08 | 2016-12-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 | 一种轻型快装索道 |
CN110184948A (zh) * | 2019-06-24 | 2019-08-30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
CN115976931A (zh) * | 2023-01-17 | 2023-04-18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斜拉索钢绞线穿束与张拉锚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
CN119121794A (zh) * | 2024-10-17 | 2024-12-13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斜拉索多股钢绞线牵引装置及控制牵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61799B (zh) | 2025-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71854B (zh) | 缆索吊施工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方法 | |
CN106245527A (zh) | 一种双环式吊具及大跨径猫道承重索的架设方法 | |
CN110077967B (zh) | 缆索起重机索道系统安装施工方法 | |
CN111907378A (zh) | 一种客货共线承力索、接触线同步更换施工工艺 | |
CN211142840U (zh) | 一种悬索桥主缆架设系统 | |
CN112342921A (zh) | 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的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 | |
CN119061799B (zh) | 高塔柱双索面斜拉桥钢绞线束多孔牵引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12411394B (zh) | 一种中承式空间y型钢箱拱桥缆索吊装方法 | |
CN119121794A (zh) | 一种斜拉桥斜拉索多股钢绞线牵引装置及控制牵引方法 | |
CN209779465U (zh) | 一种主塔竖转斜拉桥的挂索施工系统 | |
CN117684477A (zh) | 一种空间缆索结构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架设方法 | |
CN109554968B (zh) | 架空索道的承载索敷设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5162184A (zh) | 一种悬索桥钢桁梁的架设系统及架设方法 | |
CN108775153A (zh) | 用于输电塔钢管混凝土高空灌注的导管提升装置及方法 | |
CN112290457A (zh) |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施工方法 | |
CN205716012U (zh) | 一种新型四节点j型-卷筒集成铺设系统 | |
CN115418967A (zh) | 一种钢箱梁式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施工方法 | |
CN110240076B (zh) | 改进的用于调车绞车钢丝绳的更换系统和更换方法 | |
CN118145433A (zh) | 一种回转主缆索股对折盘卷方法以及主缆索股架设方法 | |
CN221523316U (zh) | 无粘结体外预应力往复式穿索系统 | |
CN112339617A (zh) | 一种高铁无轨恒张力承力索架设技术及架设装置 | |
CN220950939U (zh) | 大直径超长主缆绳收放索装置 | |
CN212424976U (zh) | 一种高铁无轨恒张力接触线架设装置 | |
CN114673088B (zh) | 一种应用于空间主缆悬索桥猫道的施工方法 | |
CN120139082A (zh) | 一种主缆快速牵引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