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45211B -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45211B CN119045211B CN202411545280.4A CN202411545280A CN119045211B CN 119045211 B CN119045211 B CN 119045211B CN 202411545280 A CN202411545280 A CN 202411545280A CN 119045211 B CN119045211 B CN 1190452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retina
- area
- diopter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S2:建立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S3:根据S1和S2中得到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S4:根据S3中得到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本发明实现基于个体眼部参数和视网膜不同区域屈光度为佩戴者提供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确保视网膜各区域屈光度与镜片对应区域精准匹配,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片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眼镜设计通常仅根据黄斑区的屈光度进行配置,忽略了视网膜周边区域的屈光度差异,无法满足人眼在不同视角下的视觉需求。这导致周边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影响整体视觉体验,尤其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提高成年人视觉质量和延缓老视进展等方面存在不足。
现有的多焦点镜片设计方法通常采用固定的屈光度分布模式,缺乏对个体视网膜屈光度分布和眼部参数的考虑,难以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同时,忽略了瞳孔大小、瞳孔中心偏移、眼轴长度以及镜眼距等个体化参数,可能导致镜片设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影响佩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随着全眼球视度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获取视网膜不同区域的屈光度分布数据。然而,如何结合个体化的眼部参数,将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精准映射到镜片对应区域,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基于个体眼部参数和视网膜不同区域屈光度为佩戴者提供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确保视网膜各区域屈光度与镜片对应区域精准匹配,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
S2:建立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S3:根据S1和S2中得到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S4:根据S3中得到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通过引入个体化参数,针对每个佩戴者的眼部特征进行定制化设计,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能够有效地预防视力进一步恶化,并且定制镜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视觉需求,减少眼睛疲劳和不适感。其次,还通过建立精确的视网膜屈光度分布与镜片设计之间的映射关系,来避免传统方法中因简化假设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镜片设计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所绘制出来的与个体视网膜各区域屈光度精准匹配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来进行个性化的镜片多焦点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在步骤S3中,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的公式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表示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表示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
在本发明中通过建立起上述关系式来将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和镜片区域屈光度关联起来,实现了可以针对每位佩戴者的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提供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充分地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了计算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包括:
S21:建立视网膜坐标系,以视网膜黄斑中心为原点,计算视网膜的曲率半径,其中,为眼轴长度,表示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黄斑中心的距离;
S22: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极坐标,包括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并根据所得到的极坐标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接着再根据计算得到的曲率半径和径向距离来计算出视网膜上各点的视角;
S23:利用斯涅尔定律来确定光线在各界面的折射情况计算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
S24:利用步骤S1中获得的从角膜前表面到眼球旋转中心的距离和镜眼距相加来得到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并结合上述步骤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步骤S1中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
在本发明中通过建立起镜片和视网膜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镜片上的坐标即可根据对应关系快速地找到对应区域视网膜上的屈光度,为后续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提供了便利,有效地保证了个性化镜片定制的精度,显著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和佩戴者的视觉体验。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2中,
所述径向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所计算得到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来计算视角,所述视角表示视网膜上点与光轴的夹角,所述视角的公式为:。
通过建立视网膜坐标系后可以快速地计算出视网膜上各点的极坐标,通过相应的极坐标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计算镜片坐标所需的参数,从而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地根据镜片坐标来准确地找到与镜片坐标所在区域相对应的视网膜区域的屈光度,实现精准匹配。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3中所述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步骤S1中获得的玻璃体折射率,为视角。从而通过利用步骤S1中所获得的个体化眼部参数和步骤S22中计算得到的视角即可算出光线再空气中的传播角度,从而为后续计算镜片坐标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还引入了修正量来补偿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引入修正量后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公式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为修正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镜片各区域屈光度的准确性,在本申请中还引入了修正量来对镜片屈光度进行修正,从而补偿了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镜片各个区域的屈光度的计算精度,使得定制出来的镜片与个体视网膜更加匹配。
优选地,所述修正量取值范围为-1.00D~ +1.00D。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包括:利用全眼球视度检测仪来获取个体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利用眼科检查设备来测量并获得个体化眼部参数。在本发明中利用全眼球视度检测仪可以快速地获取得到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准确的屈光度数据信息,然后再根据利用其他的眼科检查设备来测量得到个体化眼部的参数,从而使得在后续步骤中可以根据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建立起视网膜和镜片的映射关系,最终获得与个体视网膜相对应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实现个性化镜片定制,满足了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
映射关系建立模块: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取到的数据建立其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和映射关系模块中获取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镜片设计模块:根据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并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在所述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中还包括了修正单元,通过在所述修正单元中引入修正量来补偿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其公式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表示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表示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为修正量。
在本系统中,充分地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根据每个人眼睛结构和视力需求的不同,设计出定制化镜片,满足个体需求,能够适应不同屈光度,确保镜片各个区域的光线均匀聚焦,适应动态视觉需求,提供更清晰的视力,减少眼睛疲劳和不适感,有效地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所述修正单元中的修正量的取值范围为-1.00D~ +1.00D。
优选地,在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中还包括了镜片坐标算法单元,通过所述镜片坐标算法单元来计算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为空气中的传播角度;为方位角;和分别为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
在本单元中通过算法公式来计算出镜片的坐标,并且所述坐标与视网膜相对应,使得系统可以根据镜片坐标快速地找到与视网膜上的相对应区域的屈光度,为后续计算镜片屈光度提供了便利,有效地保证了个性化镜片定制的精度,显著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和佩戴者的视觉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精确计算视网膜各区域的视角和方位角,结合个体化的眼部参数,建立了视网膜与镜片之间的精确映射关系。利用该映射关系,准确地确定了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和对应的屈光度,实现了镜片设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与传统镜片设计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技术优势。首先,充分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通过引入个体化参数,针对每个佩戴者的眼部特征进行定制化设计,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其次,建立了精确的视网膜屈光度分布与镜片设计之间的映射关系,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简化假设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镜片设计的准确性。最后,通过个性化的多焦点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制化镜片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线在眼内介质中传播和折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视网膜与镜片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制化镜片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
S2:建立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S3:根据S1和S2中得到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S4:根据S3中得到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本实施例充分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通过引入个体化参数,针对每个佩戴者的眼部特征进行定制化设计,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能够有效地预防视力进一步恶化,并且定制镜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视觉需求,减少眼睛疲劳和不适感。其次,还通过建立精确的视网膜屈光度分布与镜片设计之间的映射关系,来避免传统方法中因简化假设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镜片设计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所绘制出来的与个体视网膜各区域屈光度精准匹配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来进行个性化的镜片多焦点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视觉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在步骤S1中,通过全眼球视度检测仪来获取个体黄斑区以及周边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随机测量得到个体视网膜黄斑区的屈光度为-2.0D,周边区域相对于黄斑区可能有±0.5D的变化,通过全眼球视度检测仪所测量得到的这些数据直接反应了视网膜各区域的实际屈光状态。
然后再利用其他眼科检查设备来测量并获得个体化眼部参数,测量包括眼轴长度,瞳孔直径,瞳孔中心偏移量,镜眼距,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以及空气的折射率等个体化眼部参数;
其中,测量得到的所述眼轴长度指的是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黄斑中心的距离;测量得到的瞳孔直径决定有效视场,决定个人能够看到的区域范围;所述瞳孔中心偏移量为瞳孔中心相对于角膜光学中心的水平和垂直偏移量;所述镜眼距指的是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全眼球视度检测仪可以快速地获取得到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准确的屈光度数据信息,然后再根据利用其他的眼科检查设备来测量得到个体化眼部的参数,从而使得在后续步骤中可以根据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建立起视网膜和镜片的映射关系,最终获得与个体视网膜相对应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实现个性化镜片定制,满足了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基于上述获取到的参数数据建立镜片和视网膜的映射关系,所得到的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视网膜与镜片映射关系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镜片上的坐标可与视网膜上相应位置的区域一一对应,从而提高了镜片个性化定制的精确度。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2中包括:
步骤S21:建立视网膜坐标系,以视网膜黄斑中心为原点,视网膜近似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
步骤S22: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极坐标,包括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并根据所得到的极坐标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接着再根据计算得到的曲率半径和径向距离来计算出视网膜上各点的视角;
其中,所述径向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所计算得到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来计算视角,所述视角表示视网膜上点与光轴的夹角,所述视角的公式为:。
从而通过建立视网膜坐标系后可以快速地计算出视网膜上各点的极坐标,通过相应的极坐标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计算镜片坐标所需的参数,从而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地根据镜片坐标来准确地找到与镜片坐标所在区域相对应的视网膜区域的屈光度,实现精准匹配。
步骤S23:利用斯涅尔定律来确定光线在各界面的折射情况计算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线在眼内介质中传播和折射示意图,考虑光线在眼内介质中的折射,利用斯涅尔定律,光线在各界面的折射满足以下等式:
其中,、、、、分别为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以及空气的折射率,、、、、分别为光线通过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以及空气中的传播角度(入射角或折射角)。
由于,因此根据上式可以近似地认为;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光线从视网膜发出后,第一个经过的介质为玻璃体,因此,前面步骤所计算得到的视角即为光线从视网膜发出后射入玻璃体的传播角度,即:=。
因此根据上述等式可得:
由于,由此可得:,
从而根据上述关系可得,即可计算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
步骤S24:首先利用步骤S1中获得的角膜前表面到眼球旋转中心的距离和镜眼距相加来得到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其公式为:;
然后在结合前面各个步骤所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步骤S1中利用角膜地形图或者其他仪器测量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通常取(0,0)。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起镜片和视网膜的对应关系,可计算得到的镜片上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以及对应关系快速地找到镜片坐标与视网膜对应区域的屈光度,为后续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提供了便利,有效地保证了个性化镜片定制的精度,显著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和佩戴者的视觉体验。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镜眼距较大时,需要考虑高阶项,从而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时需要更加精确的公式来计算,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测量得到的镜眼距大小来设置了不同的计算公式,所述公式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表示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表示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
更进一步地,由于镜眼距会影响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考虑到镜眼距对屈光度的影响,镜片在对应坐标(,)处的屈光度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修正量在后续计算中进行修正,补偿了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包括球差、彗差、慧差等,引入修正量后的公式如下所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为修正量,其通过波前像差仪等仪器测量得到。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起上述关系式来将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和镜片区域屈光度关联起来,实现了可以针对每位佩戴者的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提供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充分地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根据步骤S3中得到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所得到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如图4所示,根据该图可为镜片的实际加工提供依据,并且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个体的视觉需求,调整镜片设计,具体地:
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在镜片周边区域精准增加正离焦度数,使周边视网膜成像前移,减缓眼轴增长;对于老视延缓及矫正:在下方区域增加附加度数,形成渐进多焦点区域,降低成年人视远视近转化时的调节幅度,延缓老视发生;而对于已经老花的人群,可以改善近距离视力,并且延缓老视的进程;对于成年人的视觉质量提高:精确对应镜片不同区域屈光度与镜片屈光度并且可以通过补偿高阶像差,优化镜片曲面,降低像差,提高视觉质量。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眼部参数(包括镜眼距)和视网膜不同区域屈光度的多焦点定制化镜片设计方法,通过详细推导各步骤的计算过程,建立了视网膜与镜片之间的精确映射关系,准确计算了镜片各区域的屈光度,实现了视网膜各区域屈光度与镜片对应区域的精准匹配。
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为每个佩戴者提供了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满足了个性化的视觉需求。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和佩戴者的视觉体验,在近视防控、老视延缓及矫正,提高视觉质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得到的,其中在本系统中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映射关系建立模块、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以及镜片设计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通过获取个体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数据以及个体化眼部的相关参数使得在后续模块中可以根据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建立起视网膜和镜片的映射关系,最终获得与个体视网膜相对应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实现个性化镜片定制,满足了个性化的视觉需求。
优选地,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取到的数据建立其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并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中还包括了镜片坐标算法单元,通过所述镜片坐标算法单元来计算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为方位角;和分别为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
从而在本单元中通过算法公式来计算出镜片的坐标,并且所述坐标与视网膜相对应,使得系统可以根据镜片坐标快速地找到与视网膜上的相对应区域的屈光度,为后续计算镜片屈光度提供了便利,有效地保证了个性化镜片定制的精度,显著提高了视觉矫正的精确性和佩戴者的视觉体验。
优选地,所述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和映射关系模块中获取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具体地,在所述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中还包括了修正单元,通过在所述修正单元中引入修正量来补偿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其公式为:
当镜眼距≤15mm时,;
当镜眼距>15mm时,;
其中,表示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表示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为修正量。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修正单元中的修正量的取值范围为-1.00D~ +1.00D。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模块将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和镜片区域屈光度关联了起来,实现了可以针对每位佩戴者的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提供高度定制化的镜片设计,充分地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满足个性化的视觉需求,并且还考虑到了在参数测量过程中会存在误差,还引入了修正量来对结果进行修正,进一步地提高了镜片屈光度的精准性。
优选地,所述镜片设计模块用于根据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图4所示的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并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在本系统中,充分地考虑了个体眼部参数的差异性,根据每个人眼睛结构和视力需求的不同,设计出定制化镜片,满足个体需求,能够适应不同屈光度,确保镜片各个区域的光线均匀聚焦,适应动态视觉需求,提供更清晰的视力,减少眼睛疲劳和不适感,有效地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
S2:建立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S3:根据S1和S2中得到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S4:根据S3中得到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的公式为:
当镜眼距≤15 mm时,;
当镜眼距>15 mm时,;
其中,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了计算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包括以下步骤:
S21:建立视网膜坐标系,以视网膜黄斑中心为原点,计算视网膜的曲率半径,其中,为眼轴长度,表示从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黄斑中心的距离;
S22: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极坐标,包括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并根据所得到的极坐标计算视网膜上各点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接着再根据计算得到的曲率半径和径向距离来计算出视网膜上各点的视角;
S23:利用斯涅尔定律来确定光线在各界面的折射情况计算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
S24:利用步骤S1中获得的从角膜前表面到眼球旋转中心的距离和镜眼距相加来得到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并结合上述步骤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步骤S1中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中,
所述径向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所计算得到的径向距离和方位角来计算视角,所述视角表示视网膜上点与光轴的夹角,所述视角的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中所述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步骤S1中获得的玻璃体折射率,为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还引入了修正量来补偿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引入修正量后的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公式为:
当镜眼距≤15 mm时,;
当镜眼距>15 mm时,;
其中,为修正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取值范围为-1.00D~ +1.00D。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包括:利用全眼球视度检测仪来获取个体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各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利用眼科检查设备来测量并获得个体化眼部参数。
8.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个体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数据和个体化眼部参数;
映射关系建立模块: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取到的数据建立其镜片与视网膜的映射关系,将镜片上各个点坐标所在的区域与个体视网膜上各个区域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镜片坐标获得与镜片区域相对应的个体视网膜区域屈光度;
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根据从数据获取模块和映射关系模块中获取的参数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
镜片设计模块:根据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来绘制出镜片屈光度空间分布图,并利用该图来进行个性化镜片设计;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片屈光度计算模块中还包括了修正单元,通过在所述修正单元中引入修正量来补偿高阶像差和其他光学误差来计算镜片上各个区域的屈光度,其公式为:
当镜眼距≤15 mm时,;
当镜眼距>15 mm时,;
其中,为获取得到的眼部参数,表示镜眼距,即从角膜前表面到镜片后表面的距离;为修正量。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系统,所述修正单元中的修正量的取值范围为-1.00D~ +1.00D。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中还包括了镜片坐标算法单元,通过所述镜片坐标算法单元来计算镜片上各点的坐标,其公式为:
其中,和为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得的瞳孔中心偏移量;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为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角度;为方位角;和分别为视网膜上各点的水平坐标和视网膜上各点的垂直坐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545280.4A CN119045211B (zh) | 2024-11-01 | 2024-11-01 |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545280.4A CN119045211B (zh) | 2024-11-01 | 2024-11-01 |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45211A CN119045211A (zh) | 2024-11-29 |
CN119045211B true CN119045211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9357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545280.4A Active CN119045211B (zh) | 2024-11-01 | 2024-11-01 |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04521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9450A (zh) * | 2020-07-02 | 2020-09-18 |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设计方法、制备方法及镜片 |
CN114911069A (zh) * | 2021-02-10 | 2022-08-16 |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网膜周边离焦模型的建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94038B1 (fr) * | 2005-11-29 | 2008-03-07 | Essilor Int | Lentille ophtalmique. |
JP2024503104A (ja) * | 2021-01-20 | 2024-01-24 | トン,シャオ-チン | 周辺部アンチデフォーカス光学デバイス |
CN117555163A (zh) * | 2023-12-26 | 2024-02-13 | 湖南爱尔眼视光研究所 | 一种矫正镜片设计设备、存储介质及镜片 |
-
2024
- 2024-11-01 CN CN202411545280.4A patent/CN1190452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9450A (zh) * | 2020-07-02 | 2020-09-18 |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设计方法、制备方法及镜片 |
CN114911069A (zh) * | 2021-02-10 | 2022-08-16 |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网膜周边离焦模型的建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45211A (zh) | 2024-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56381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ens and a lens produced thereby | |
CN102129132B (zh) | 基于波前技术的角膜接触镜制作方法 | |
JP6845804B2 (ja) | 不要な非点収差を有する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 | |
KR101281459B1 (ko) | 안과용 렌즈를 결정하는 방법 | |
PT98420A (pt) | Processo para a fabricacao de uma lente para a focagem eficaz da luz sobre a retina do olho | |
US20060268225A1 (en) | Contact lens with shaped periphery | |
CN102566085B (zh) | 基于波前技术的非球面眼镜的设计方法 | |
JP2007256957A (ja) | 累進焦点眼鏡レンズの決定方法 | |
CN107065218B (zh) | 感应光圈镜片和方法 | |
KR20180034515A (ko) | 시력 교정 렌즈 및 그러한 렌즈의 제조 방법 | |
JP2012088746A (ja) | 遠方視力非点収差および近方視力非点収差の処方を使用して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 | |
CN213182237U (zh) | 一种个性化的周边近视性离焦眼镜片 | |
JP2010513967A (ja) | 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 | |
JP2017511509A (ja) | 補助画像を出力するように構成された累進加入度眼用レンズの光学系を計算する方法 | |
CN101140357A (zh) | 基于个性化人眼模型的角膜接触镜的设计 | |
CN111658232A (zh) | 一种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 | |
CN112068331A (zh) | 一种个性化的周边近视性离焦眼镜片及设计、制备方法 | |
CN207301528U (zh) | 一种固定补偿量的周边远视性离焦控制镜片 | |
CN114779497B (zh) | 一种基于相位调制技术的巩膜接触镜 | |
CN114326149B (zh) | 一种眼镜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
Lam et al. | Measurement of posterior corneal asphericity on Hong Kong Chinese: a pilot study | |
CN119045211B (zh) | 一种多焦点定制化镜片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
CN101229052A (zh) | 个性化视觉矫正中波像差数据的修正 | |
CN113671724B (zh) | 角膜塑形镜非球面光学区的制备方法 | |
CN210155447U (zh) | 一种多功能硬性角膜接触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