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018568A -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18568A
CN119018568A CN202411194977.1A CN202411194977A CN119018568A CN 119018568 A CN119018568 A CN 119018568A CN 202411194977 A CN202411194977 A CN 202411194977A CN 119018568 A CN119018568 A CN 119018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clamping
plate
vehicle body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1949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018568B (zh
Inventor
郭伟
臧道恒
曹明卿
葛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li Machinery Sha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li Machinery Shar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li Machinery Shar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li Machinery Shar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1949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018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9018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18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18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18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94Vehicle 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装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轨道,输送链轨道设置为平行的两条;悬挂架,悬挂架连接于输送链轨道下方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摆动机构,摆动机构连接于悬挂架底端,用于驱动车身按预设频率摆动;车身工装,车身工装可拆卸连接于两条输送链轨道的摆动机构之间,车身工装用于承载待涂装的车身。本发明采用双轨道悬挂输送的方式,将车身工装悬挂于两个输送链轨道之间,充分浸润至涂料内;驱动车身按预设频率往复摆动,提高车身与涂料接触的均匀性,有助于消除车身上附着的气泡,提高涂装效果,减少涂装气泡点,解决了采用悬挂输送时产品涂装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涂装过程的可控性。

Description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泳涂装是金属涂装的一种工艺,其原理是使用水溶性涂料对待涂装的工件作槽浸渍法处理,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作为电极之一的待涂装工件的表面。电泳涂装用悬挂输送装置通常采用轨道加传动链条结合的悬挂输送链,在轨道上挂置挂钩将待涂装工件悬挂并通电,随着输送链运动将待涂装工件浸入电泳槽中与涂料接触后涂装。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220691043.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涂装重型悬挂输送链轨道,包括支撑架、输送链轨道本体、输送链组件、悬挂组件、滚轮、驱动组件和防护刹车机构,所述输送链轨道本体固定在两个支撑架的上端,所述输送链组件安装在输送链轨道本体的外侧,且输送链组件的外侧等距安装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的一侧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滚轮。
此装置通过悬挂组件将待涂装工件悬挂并在电泳槽中移动,车身在涂料中姿态不变或变化幅度较小。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涂装时,新型能源汽车对车身流线型及车身尺寸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结构相对传统汽车也更为复杂,上述悬挂浸入工艺存在涂料无法与车身结构充分接触的情况,容易导致车身涂装不均匀,影响新能源汽车成品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出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链轨道,输送链轨道设置为平行的两条;
悬挂架,悬挂架连接于输送链轨道下方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摆动机构,摆动机构连接于悬挂架底端,用于驱动车身按预设频率摆动;
车身工装,车身工装可拆卸连接于两条输送链轨道的摆动机构之间,车身工装用于承载待涂装的车身。
优选的,悬挂架包括:
上悬挂板,上悬挂板连接于输送链轨道底端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下悬挂板,下悬挂板呈L型设置,下悬挂板底部通过支撑组件与上悬挂板底端连接,摆动机构连接于下悬挂板的侧面。
优选的,上悬挂板顶端连接有两个导向轮,输送轨道下方设置有导向滑轨,两个导向轮左右对称设置于导向滑轨两侧,并沿导向滑轨滚动。
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
上支撑板,两个上支撑板对称连接于上悬挂板前后两侧;
下支撑板,两个下支撑板顶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板内侧,两个下支撑板底端分别连接于下悬挂板外侧;
限位杆,限位杆穿过下支撑板与下悬挂板前后侧面的水平滑槽滑动连接;
支撑杆,支撑杆顶端与上悬挂板铰接,支撑杆底端铰接于下支撑板的斜向滑槽内。
优选的,两个上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卡杆,卡杆并列设置为两个,下支撑板的斜向滑槽顶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槽,卡杆嵌入弧形卡槽内。
优选的,限位杆底端设置有凸块,凸块限位连接于水平滑槽内;限位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两端分别与限位杆端板和下支撑板抵接。
优选的,下悬挂板侧面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杆通过拉杆与下支撑板内侧连接。
优选的,摆动机构包括:
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下悬挂板侧面,转轴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传动套筒,传动套筒连接于转轴上并靠近车身工装布置,传动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车身工装转轴的夹爪组件;
电磁环,电磁环连接于下悬挂板上,并与传动套筒同心设置。
优选的,夹爪组件包括:
磁性滑环,磁性滑环滑动连接于传动套筒外壁,电磁环通电后对磁性滑环产生吸引力;
夹臂,夹臂第一端与磁性滑环铰接,第二端穿过传动套筒上的开槽进入传送套筒内部;
夹爪,夹爪第一端与夹臂第二端铰接,夹爪中部与开槽转动连接,夹爪第二端向外伸出传动套筒,夹爪第二端连接有卡齿;
车身工装转轴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槽,卡齿卡接于卡槽内。
优选的,传动套筒上同心连接有两个限位环,用于限制磁性滑环的滑动范围。
优选的,摆动机构上设置有自动定位组件,自动定位组件包括:
密封座,密封座连接于传动套筒内壁,密封座内设有位于中心的第一腔体和环绕第一腔体设置的多个第二腔体;
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滑动连接于第一腔体内,第一活塞杆连接于第一活塞中心,并贯穿密封座设置,第一活塞杆一端滑动连接于转轴内孔,另一端与车身工装转轴端部的定位孔连接,第一活塞与传动套筒内壁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活塞杆端部和定位孔内壁均设置锥形面;
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滑动连接于第二腔体内,第二活塞杆连接于第二活塞中心,并且第二活塞杆一端穿出密封座;
压板,压板设置于密封座靠近车身工装转轴的一端,压板与第二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杆穿过压板,压板与密封座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压板位于夹臂远离车身工装转轴的一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采用双轨道悬挂输送的方式,将车身工装悬挂于两个输送链轨道之间,在涂装时充分浸润至涂料内;并设置摆动机构驱动车身按预设频率往复摆动,提高车身与涂料接触的均匀性,有助于消除车身上附着的气泡,提高涂装效果,减少涂装气泡点,解决了采用悬挂输送时产品涂装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涂装过程的可控性。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悬挂架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摆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传动套筒未示出);
图9为本发明中自动定位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链轨道;2.悬挂架;3.摆动机构;4.车身工装;5.车身;6.导向滑轨;11.上悬挂板;12.下悬挂板;13.导向轮;14.上支撑板;15.下支撑板;16.限位杆;17.支撑杆;18.斜向滑槽;19.卡杆;20.水平滑槽;21.弧形卡槽;22.凸块;23.压簧;24.电动伸缩杆;25.拉杆;30.驱动电机;31.转轴;32.传动套筒;33.车身工装转轴;34.电磁环;35.磁性滑环;36.夹臂;37.开槽;38.夹爪;39.卡齿;40.卡槽;41.密封座;42.第一腔体;43.第二腔体;44.第一活塞;45.第一活塞杆;46.定位孔;47.第二活塞;48.第二活塞杆;4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链轨道1,输送链轨道1设置为平行的两条;
悬挂架2,悬挂架2连接于输送链轨道1下方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摆动机构3,摆动机构3连接于悬挂架2底端,用于驱动车身5按预设频率摆动;
车身工装4,车身工装4可拆卸连接于两条输送链轨道1的摆动机构3之间,车身工装4用于承载待涂装的车身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在电泳池上方设置输送链轨道1,输送链轨道1沿涂装方向延伸,输送链轨道1的链条与下方的悬挂架2连接,带动悬挂架2及下方部件同步行进;电泳涂装时将待涂装的车身5固定在车身工装4上,然后将车身工装4与摆动机构3连接;涂装过程中,悬挂架2带动车身工装4移动,使车身5能够完全浸润在电泳池内,对车身5进行涂装;同时启动摆动机构3驱动车身5按预设频率往复摆动,使车身5与电泳池内涂料充分接触。悬挂架2和摆动机构3上设置防护罩,避免涂料喷溅硬性传动。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提供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采用双轨道悬挂输送的方式,将车身工装4悬挂于两个输送链轨道1之间,在涂装时充分浸润至涂料内;并设置摆动机构3驱动车身5按预设频率往复摆动,提高车身5与涂料接触的均匀性,有助于消除车身5上附着的气泡,提高涂装效果,减少涂装气泡点,解决了采用悬挂输送时产品涂装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涂装过程的可控性。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悬挂架2包括:
上悬挂板11,上悬挂板11连接于输送链轨道1底端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下悬挂板12,下悬挂板12呈L型设置,下悬挂板12底部通过支撑组件与上悬挂板11底端连接,摆动机构3连接于下悬挂板12的侧面。
上悬挂板11顶端连接有两个导向轮13,输送轨道1下方设置有导向滑轨6,两个导向轮13左右对称设置于导向滑轨6两侧,并沿导向滑轨6滚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悬挂架2采用分体设计,上悬挂板11、下悬挂板12和支撑组件拼接形成,能够在降低结构重量的同时保证结构稳定性。
上悬挂板11顶端设置两个导向轮13,上悬挂板11在链条带动下移动过程中,导向轮13沿着导向滑轨6两侧滚动,对上悬挂板11起导向作用。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支撑组件包括:
上支撑板14,两个上支撑板14对称连接于上悬挂板11前后两侧;
下支撑板15,两个下支撑板15顶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板14内侧,两个下支撑板15底端分别连接于下悬挂板12外侧;
限位杆16,限位杆16穿过下支撑板15与下悬挂板12前后侧面的水平滑槽20滑动连接;
支撑杆17,支撑杆17顶端与上悬挂板14铰接,支撑杆17底端铰接于下支撑板15的斜向滑槽18内。
两个上支撑板14之间连接有卡杆19,卡杆19并列设置为两个,下支撑板15的斜向滑槽18顶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槽21,卡杆19嵌入弧形卡槽21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支撑组件安装时,将限位杆16安装在下悬挂板12的水平滑槽20内,使下支撑板15底端能够沿水平滑槽20滑动;调节下支撑板15的角度至预设位置,支撑杆17底端沿着下支撑板15的斜向滑槽18滑动,因此支撑杆17对下支撑板15起一定限位作用;将下支撑板15的弧形卡槽21与上支撑板14上的卡杆19对应,卡杆19嵌入至弧形卡槽21内;由于卡杆19设置为并列的两个,使弧形卡槽21与卡杆18能够稳定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将两个支撑板组合,依据下支撑板15的角度调节其与上支撑板14的连接位置,使支撑组件调节至适合的姿态并保持结构稳定,支撑杆17设置在下支撑板15和上支撑板14之间,能够对结构下部提供辅助支撑。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限位杆16底端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限位连接于水平滑槽20内;限位杆16上套设有压簧23,压簧23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6端板和下支撑板15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限位杆16使用时,将限位杆16杆部底端安装在水平滑槽20内,凸块22与水平滑槽20限位连接,保持限位杆16滑动过程稳定性。在限位杆16上设置压簧23,压簧23对下支撑板15施加压力,使下支撑板15与下悬挂板12紧贴,减少安装间隙,提高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下悬挂板12侧面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的输出杆通过拉杆25与下支撑板15内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下悬挂板12上设置电动伸缩杆24,当需要U对下悬挂板12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启动电动伸缩杆24伸出,电动伸缩杆24设置拉杆25的一端与下支撑板15固定,因而使电动伸缩杆24另一端水平移动,并靠近悬挂输送装置中心,使两个悬挂架2下方的下悬挂板12相靠近,即能够相适应宽度更小的车身工装4。相反的,当启动电动伸缩杆24收回时,两个下悬挂板12相远离,能够适应宽度更大的车身工装4。电动伸缩杆24伸出或收回时,带动下支撑板15同步转动,使下支撑板15顶端的卡槽21与卡杆18小幅度转动。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一方面在不同车型的新能源汽车车身5宽度不同,在进行电泳涂装时,为保证工装动作稳定性,减少材料浪费,需要采用不同宽度的车身工装4,通过对下支撑板15和上支撑板14连接位置的调节和电动伸缩杆24的调节,能够改变两个下悬挂板12的间距,适应不同宽度车身工装4的安装。另一方面,车身工装4与摆动机构3可拆卸设置,通过电动伸缩杆24的设计,在安装后通过调节电动伸缩杆24伸出长度,来调节摆动机构3位置,进而减少摆动机构3与车身工装4的安装间隙,稳定性更高;在当前车身5涂装完成后,可将车身工装4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并整体拆卸,减少工序间等待时间。
实施例6:
如图6-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摆动机构3包括:
转轴31,转轴31转动连接于下悬挂板12侧面,转轴31与驱动电机30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30安装于下悬挂板12上;
传动套筒32,传动套筒32连接于转轴31上并靠近车身工装4布置,传动套筒3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车身工装转轴33的夹爪组件;
电磁环34,电磁环34连接于下悬挂板12上,并与传动套筒32同心设置。
夹爪组件包括:
磁性滑环35,磁性滑环35滑动连接于传动套筒32外壁,电磁环34通电后对磁性滑环35产生吸引力;
夹臂36,夹臂36第一端与磁性滑环35铰接,第二端穿过传动套筒32上的开槽37进入传送套筒32内部;
夹爪38,夹爪38第一端与夹臂36第二端铰接,夹爪38中部与开槽37转动连接,夹爪38第二端向外伸出传动套筒32,夹爪32第二端连接有卡齿39;
车身工装转轴33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槽40,卡齿39卡接于卡槽40内。
传动套筒32上同心连接有两个限位环40,用于限制磁性滑环35的滑动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摆动机构3与车身工装4安装时,将车身工装转轴33正对传动套筒32中心;对电磁环34通电,使电磁环34对磁性滑环35产生吸引力,驱动磁性滑环35沿着传动套筒32外壁滑动并远离车身工装转轴33;磁性滑环35带动夹臂36一端移动,使夹臂36转动,进而带动夹爪38相对开槽37转动,即多个卡爪38具有向中心收拢趋势,夹爪38设有卡齿39的一端向车身工装转轴33的卡槽40内移动,并卡接于卡槽40内,夹爪39将车身工装转轴33限位夹紧,使车身工装转轴33能够随传动套筒32同步动作。
当摆动机构3对车身工装4进行摆动作业时,启动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转轴31连接,带动转轴31动作;传动组件可设置为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方式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转轴31转动带动传动套筒32转动,进而带动车身工装转轴33转动,使车身3能够按预设频率和幅度进行摆动,充分与涂料接触。
当涂装结束后车身工装4移动至下一工位时,对电磁环24断电,在弹性件作用下使磁性滑环35反向滑动复位,并带动卡爪38反向转动移出卡槽40,松开车身工装转轴33即可。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采用电磁离合控制的夹爪组件,实现对车身工装4的快速夹持固定,便于对车身工装4与转轴31的耦合连接和拆卸,安装稳固可靠,控制精度高;采用多卡爪38和卡槽40的配合,在夹持后对圆周方向进行限位,使车身工装转轴33与转轴31相互耦合。相比于现有依赖摩擦力夹持的方式可靠性更高。
实施例7:
如图6-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6的基础上,摆动机构3上设置有自动定位组件,自动定位组件包括:
密封座41,密封座41连接于传动套筒32内壁,密封座41内设有位于中心的第一腔体42和环绕第一腔体42设置的多个第二腔体43;
第一活塞44,第一活塞44滑动连接于第一腔体42内,第一活塞杆45连接于第一活塞44中心,并贯穿密封座41设置,第一活塞杆45一端滑动连接于转轴31内孔,另一端与车身工装转轴33端部的定位孔46连接,第一活塞33与传动套筒32内壁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活塞杆45端部和定位孔46内壁均设置锥形面;
第二活塞47,第二活塞47滑动连接于第二腔体43内,第二活塞杆48连接于第二活塞47中心,并且第二活塞杆48一端穿出密封座41;
压板49,压板49设置于密封座41靠近车身工装转轴33的一端,压板49与第二活塞杆46连接,第一活塞杆45穿过压板49,压板49与密封座41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压板48位于夹臂36远离车身工装转轴33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车身工装转轴33与传动套筒32中心存在偏差时,不同位置夹爪38与卡齿39的卡接程度不一致,会影响车身工装4的安装稳定性,和扭矩的传递均衡性,因此设置自动定位组件。当对电磁环34通电,带动磁性滑环35沿着传动套筒32外壁滑动时,夹臂36转动并对压板48施加压力,使压板48向靠近密封座41的一侧移动,压板48带动第二活塞杆46向第二腔体43内移动,第一腔体42和第二腔体43连通,因而将第二腔体43内的气体挤压至第一腔体42内,使第一腔体42内气压增大,并推动第一活塞44带动第一活塞杆45向靠近车身工装转轴33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塞杆45靠近定位孔46,第一活塞杆45的锥形面与定位孔46内壁的锥形面相对滑动,进而将车身工装转轴33定位至与传动套筒32同心位置。夹臂36转动并对压板48施加压力时,压板48挤压弹簧并对其蓄能,在车身工装4拆卸时,电磁环34断电,在弹簧作用下助力压板48和夹臂36的快速复位。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对车身工装转轴33夹持时,能够将车身工装转轴33自动定位至与传动套筒32同心的位置,使各位置处的夹爪38与卡齿39的卡接程度保持一致,在转轴31转动时,力矩通过卡齿39均匀的传递至车身工装转轴33上,减少车身工装转轴33弯曲和车身工装4不平衡的现象,延长车身工装转轴33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链轨道(1),输送链轨道(1)设置为平行的两条;
悬挂架(2),悬挂架(2)连接于输送链轨道(1)下方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摆动机构(3),摆动机构(3)连接于悬挂架(2)底端,用于驱动车身(5)按预设频率摆动;
车身工装(4),车身工装(4)可拆卸连接于两条输送链轨道(1)的摆动机构(3)之间,车身工装(4)用于承载待涂装的车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挂架(2)包括:
上悬挂板(11),上悬挂板(11)连接于输送链轨道(1)底端并沿涂装线方向行进;
下悬挂板(12),下悬挂板(12)呈L型设置,下悬挂板(12)底部通过支撑组件与上悬挂板(11)底端连接,摆动机构(3)连接于下悬挂板(12)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悬挂板(11)顶端连接有两个导向轮(13),输送轨道(1)下方设置有导向滑轨(6),两个导向轮(13)左右对称设置于导向滑轨(6)两侧,并沿导向滑轨(6)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
上支撑板(14),两个上支撑板(14)对称连接于上悬挂板(11)前后两侧;
下支撑板(15),两个下支撑板(15)顶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板(14)内侧,两个下支撑板(15)底端分别连接于下悬挂板(12)外侧;
限位杆(16),限位杆(16)穿过下支撑板(15)与下悬挂板(12)前后侧面的水平滑槽(20)滑动连接;
支撑杆(17),支撑杆(17)顶端与上悬挂板(14)铰接,支撑杆(17)底端铰接于下支撑板(15)的斜向滑槽(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上支撑板(14)之间连接有卡杆(19),卡杆(19)并列设置为两个,下支撑板(15)的斜向滑槽(18)顶部设置有多个弧形卡槽(21),卡杆(19)嵌入弧形卡槽(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杆(16)底端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限位连接于水平滑槽(20)内;限位杆(16)上套设有压簧(23),压簧(23)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6)端板和下支撑板(15)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悬挂板(12)侧面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的输出杆通过拉杆(25)与下支撑板(15)内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3)包括:
转轴(31),转轴(31)转动连接于下悬挂板(12)侧面,转轴(31)与驱动电机(30)输出端连接;
传动套筒(32),传动套筒(32)连接于转轴(31)上并靠近车身工装(4)布置,传动套筒(3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车身工装转轴(33)的夹爪组件;
电磁环(34),电磁环(34)连接于下悬挂板(12)上,并与传动套筒(32)同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爪组件包括:
磁性滑环(35),磁性滑环(35)滑动连接于传动套筒(32)外壁,电磁环(34)通电后对磁性滑环(35)产生吸引力;
夹臂(36),夹臂(36)第一端与磁性滑环(35)铰接,第二端穿过传动套筒(32)上的开槽(37)进入传送套筒(32)内部;
夹爪(38),夹爪(38)第一端与夹臂(36)第二端铰接,夹爪(38)中部与开槽(37)转动连接,夹爪(38)第二端向外伸出传动套筒(32),夹爪(32)第二端连接有卡齿(39);
车身工装转轴(33)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槽(40),卡齿(39)卡接于卡槽(4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套筒(32)上同心连接有两个限位环(40),用于限制磁性滑环(35)的滑动范围。
CN202411194977.1A 2024-08-29 2024-08-29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Active CN119018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194977.1A CN119018568B (zh) 2024-08-29 2024-08-29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194977.1A CN119018568B (zh) 2024-08-29 2024-08-29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8568A true CN119018568A (zh) 2024-11-26
CN119018568B CN119018568B (zh) 2025-04-01

Family

ID=93524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194977.1A Active CN119018568B (zh) 2024-08-29 2024-08-29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01856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058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Nippon Paint Co Ltd 電着塗装方法
CN102083719A (zh) * 2008-02-21 2011-06-01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悬挂轨道系统和带有这种系统的浸渍处理设备
CN215560740U (zh) * 2021-05-07 2022-01-18 临澧金华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标准节的新型悬挂架
CN114835009A (zh) * 2022-03-25 2022-08-02 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自由度的混凝土砖坯吊装夹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058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Nippon Paint Co Ltd 電着塗装方法
CN102083719A (zh) * 2008-02-21 2011-06-01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悬挂轨道系统和带有这种系统的浸渍处理设备
CN215560740U (zh) * 2021-05-07 2022-01-18 临澧金华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标准节的新型悬挂架
CN114835009A (zh) * 2022-03-25 2022-08-02 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自由度的混凝土砖坯吊装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8568B (zh) 202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5542U (zh) 一种圆柱状物体的搬运夹持装置
CN110918411A (zh) 一种自动上胶系统
CN119018568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泳涂装的悬挂输送装置
CN212858274U (zh) 筒节抱夹工装
CN217837122U (zh) 一种隧道炉传动输送机构
CN215093587U (zh) 一种钢模抓取机构
CN213162971U (zh) 一种砂芯浸涂装置
CN211681985U (zh) 一种车体前悬挂检修用工装
CN113814725A (zh) 一种平衡车装配生产线
CN220472943U (zh) 一种摩托车检测装置
JPH0618801Y2 (ja) タイヤ取付け補助装置
CN219051796U (zh) 一种喷涂机器人用移动吊架
CN113003210A (zh) 一种联动式抱紧夹
CN22219940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焊接工装
CN221086074U (zh) 一种童车车架喷漆固定装置
CN220279391U (zh) 一种胶辊生产用定位机构
CN217491348U (zh) 一种可用于悬挂输送涂装线的内涂装置
JPS60135383A (ja) 自動車のドア着脱用ドアキヤリヤを有するコンベヤ
CN2200093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动车后桥加固结构
CN222455268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电泳防腐处理装置
CN115592373B (zh) 一种水平轴装式平行轴斜齿轮减速机快速找正安装机构
CN222410762U (zh) 一种起重机控制设备
CN219232962U (zh) 一种汽车球头衬套的涂胶装置
CN222251049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电泳涂装设备
JP2594303Y2 (ja) 車両の足廻り増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