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015573A -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15573A
CN119015573A CN202410653661.8A CN202410653661A CN119015573A CN 119015573 A CN119015573 A CN 119015573A CN 202410653661 A CN202410653661 A CN 202410653661A CN 119015573 A CN119015573 A CN 119015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atheter
guidewire
slider
di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653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B·布兰查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901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15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9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5/09041Mechanisms for insertion of guide wi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将针插入、导丝推进和导管插入统一在单个设备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包括:壳体,导管的至少一部分最初布置在壳体中;中空针,其从壳体向远侧延伸,其中导管的至少一部分预先布置在针上;和导丝,其预先布置在针内。插入工具还包括导丝推进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导丝向远侧推进经过针的远端,以准备向远侧推进导管。插入工具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导管推进入患者体内。导管推进组件包括联接在插入工具的滑动件与导管之间的机械增益机构。

Description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23年5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8/202,702的优先权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文公开了一种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包括导管,导管具有导管管件,导管管件限定在导管远端与在导管近端处的导管衬套之间延伸的导管内腔,其中导管衬套布置在壳体内。组件还包括针,针被配置用于在皮肤表面与血管之间插入患者体内,其中针限定在针远端与针近端之间延伸的针内腔,针近端与壳体联接,并且其中针预先布置在导管内腔内,使得针远端延伸超过导管远端并且针近端向近侧延伸超过导管衬套。组件还包括导丝,导丝在导丝远端与导丝近侧部分之间延伸,其中导丝预先布置在针内腔内,使得导丝远端定位在针远端的近侧,并且导丝近侧部分向近侧延伸超过针近端。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滑动件能够沿着壳体的外部移位,其中滑动件与导丝近侧部分联接,使得滑动件的移位导致导丝的移位。组件还包括机械增益机构(mechanical advantagemechanism),机械增益机构联接在滑动件与导管衬套之间,使得滑动件向机械增益机构提供输入力,并且机械增益机构响应于输入力而向导管衬套提供输出力,其中输出力大于输入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力和输出力各自向远侧取向,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出力是输入力的两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的移位导致导管的移位和导丝的同时移位,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的移位小于导丝的同时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械增益机构包括杠杆,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包括开口,其中针穿过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包括:(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底部壳体部分限定支点;和(iii)中间点,其与导管衬套联接。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导管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包括:(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针的衬套限定支点;和(iii)中间点,其与导管衬套联接。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导管相对于针的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包括:(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针的衬套联接;和(iii)中间点,其与导管衬套限定支点。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导管相对于针的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包括:(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的凸轮表面可滑动地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导管衬套联接;和(iii)中间点,其与杠杆的弯曲部相邻,中间点与针的衬套限定支点。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第一端部的横向移位,横向移位进而导致导管相对于针的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械增益机构包括受拉构件(tension member),受拉构件具有:(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底部壳体部分联接;和(iii)环部分,其与导管衬套联接。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环部分使导管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向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械增益机构包括:(i)第一齿条,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齿条,其与底部壳体部分联接;和(iii)小齿轮(pinion gear),其与导管衬套联接,其中小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小齿轮旋转并且沿着底部壳体部分向远侧移位,从而导致导管与小齿轮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向远侧共同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件还包括安全组件,安全组件被配置为在针从导管撤回时覆盖针的远侧末端,其中安全组件联接在导管衬套与机械增益机构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的远侧移位导致安全组件的远侧移位,安全组件的远侧移位进而导致导管的远侧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滑动件被配置为移位第一距离并随后移位第二距离,其中滑动件移位第一距离导致导丝相对于针向远侧移位第一导丝距离,并且其中滑动件随后移位第二距离导致:(i)导丝相对于针向远侧移位第二导丝距离,并且(ii)导管相对于针移位第一导管距离,其中第一导管距离小于第二导丝距离。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将导管放置在血管内的方法,其包括将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针插入穿过患者的皮肤,使得针的远端布置在血管内,其中:(i)针预先布置在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导管的内腔内;并且(ii)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导丝预先布置在针的内腔内。方法还包括:沿着针的内腔向远侧推进导丝,使得导丝延伸超过针的远端;以及沿着针使导管向远侧推进导管距离,使得导管的远端从针的远端的近侧的位置移位到针的远端的远侧的位置,其中向远侧推进导管包括相对于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壳体使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滑动件向远侧移位滑动件距离,并且其中滑动件距离大于导管距离。
在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向远侧移位滑动件包括在滑动件上施加向远侧取向的第一力,并且向远侧推进导管包括在导管上施加向远侧取向的第二力,其中第二力大于第一力。
在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向远侧移位滑动件包括使杠杆围绕支点旋转,其中支点与导管的衬套、针的衬套或壳体联接。
在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设备包括受拉构件,受拉构件具有:(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壳体联接;和(iii)环部分,其与导管联接。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远侧移位导致环部分使导管沿着针向远侧移位。
在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设备包括:(i)第一齿条,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齿条,其与壳体联接;和(iii)小齿轮,其与导管联接,其中小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远侧移位导致小齿轮旋转并且沿着壳体向远侧移位,从而导致导管沿着针向远侧移位。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这些及其他特征将从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变得更加地完全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如下文阐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践来学习。
附图说明
公开文本的更特定描述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公开文本的具体实施方案来呈现。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案,因此并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特殊性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设备的各种视图;
图2A和图2B是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各种分解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个使用阶段;
图10A至图10C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导管插入设备的针安全部件和环境的各种视图;
图11A至图11D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设备的各种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设备的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14A至图14F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设备的各种使用阶段;
图1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设备的分解图;
图1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丝杠杆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7A和图17B是图15的导管插入设备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5的导管插入设备的顶部壳体部分的近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19是图15的导管插入设备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20A和图20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针安全部件的各种视图;
图21A至图21D是图20A和图20B的针安全部件和伴随的托架的各种视图;
图22A和图22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5的导管插入设备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23A至图23D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5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具有杠杆的机械增益机构的各种实施方案;
图23E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5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具有受拉构件的机械增益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23F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图15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具有布置在相对齿条之间的小齿轮的机械增益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24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将导管放置在血管内的方法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结构将设置有相似的附图标号。应当理解,附图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概略性和示意性表示,并且既不进行限制也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理解,字词“近侧”指代相对更靠近使用本文将描述的设备的临床医生的方向,而字词“远侧”指代相对更远离临床医生的方向。例如,导管的放置在患者体内的端部被认为是导管的远端,而保持在体外的导管端部是导管的近端。此外,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所用的字词“包含”、“具有”和“含有”应具有与字词“包括”相同的含义。
短语“连接到”、“与...联接”和“与...连通”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实体之间的任何交互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电气、磁性、电磁、流体和热学交互。两个部件可以彼此联接,即使它们彼此不直接接触。例如,两个部件可以通过中间部件彼此联接。
本文公开的任何方法包括用于执行所描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换句话讲,除非实施方案的适当操作需要特定顺序的步骤或动作,否则可以修改特定步骤和/或动作的顺序和/或使用。此外,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子例程或仅一部分可以是公开文本的范围内的单独方法。换句话讲,一些方法可以包括在更详细方法中描述的步骤的仅一部分。另外,本文公开的所有实施方案都是可组合的和/或可互换的,除非另有说明,或者此类组合或互换将与任一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相反。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一种用于帮助将导管或其他管状医疗设备放置到患者体内的工具。例如,各种长度的导管通常放置在患者体内,以便建立到患者脉管系统的通路,并且使得能够输注药物或抽吸体液。本文将描述的导管插入工具促进此类导管放置。需注意,虽然下面的讨论集中在放置特定类型和相对较短长度的导管,但是可以经由本设备插入各种类型、尺寸和长度的导管,包括外周IV的中间或延长驻留的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长度在约2.5英寸与约4.5英寸之间的导管,但是许多其他长度也是可能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长度为约3.25英寸的导管。
首先参考图1A至图1B和图2A至图2B,其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关于导管插入工具(“插入工具”)的各种细节,导管插入工具通常描绘为10。如图所示,插入工具10包括壳体12,壳体进而包括顶部壳体部分12A,顶部壳体部分与底部壳体部分12B可分离地配合。支撑中空针16的针衬套14插置在壳体部分12A与12B之间。针16从针衬套14向远侧延伸,以便延伸穿过插入工具10的主体并且延伸到壳体12的远端之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针是至少部分地中空的,同时仍然能够实现本文描述的功能性。
凹口18被限定为靠近针16的远端穿过针的壁。一旦在导管插入程序期间实现了进入患者脉管系统,凹口18就使得血液能够回流以离开由中空针16限定的内腔。因此,可以由临床医生观察离开凹口18的血液以确认针在脉管系统中的适当放置,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解释的。
插入工具10还包括导丝推进组件20,导丝推进组件用于一旦已经实现针的进入就推进导丝22通过针16并进入患者脉管系统中。导丝22预先布置在针16的内腔内,其中导丝的近端定位成靠近针衬套14的近端,如图1B和图2A中最佳所见的。导丝推进组件20包括导丝杠杆24,导丝杠杆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选择性地在远侧方向上推进导丝,使得导丝的远侧部分延伸超过针16的远端。导丝杠杆24包括杠杆突片26,杠杆突片接合导丝22的近端,以便推动导丝通过针16的内腔。
导丝推进组件20还包括可滑动地附接至顶部壳体部分12A的滑动件28。导丝杠杆24的两个突片24A可操作地附接至滑动件28,使得用户对滑动件的选择性移动导致杠杆24的对应移动,推而广之,这导致导丝22的对应移动。杠杆突片24A与滑动件28的接合还维持滑动件与壳体12的附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将用户输入转变成导丝移动的其他接合方案。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中包括用于实现滑动件28和杠杆24的滑动移动的合适轨道,包括延伸到壳体12的远端的轨道34。
滑动件28包括两个臂30,这两个臂部分地围绕由壳体12限定的导轨32。具体地,在滑动件28的最初远侧推进期间,臂30在底部壳体导轨32A上滑动,如图5B中最佳所见的。在滑动件28的进一步远侧推进期间,臂30滑动经过底部壳体导轨32A并到达顶部壳体导轨32B上,如图2A和图3A中最佳所见的。在滑动件28的臂30不再与底部壳体导轨32A接合的情况下,这两个壳体部分12A和12B能够分离,如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
导丝杠杆24包括弹性地布置的锁定臂36,以便当滑动件28已经完全向远侧滑动时弹起并接合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部中的延伸部36A。这防止了导丝22一旦向远侧延伸就发生无意缩回,否则这可以在插入程序期间导致针16的远侧末端意外切断导丝的远侧部分。需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锁定臂36与延伸部36A的接合可以向用户提供触觉和/或听觉反馈,以便指示导丝22的完全远侧延伸。
插入工具10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40,导管推进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在远侧方向上推进导管42,导管预先布置在壳体12中,并且包括导管管件44和在其近端处的衬套46。如图1A和图1B中所见,导管42最初部分地预先布置在由壳体12限定的容积内,使得导管管件44的内腔布置在针16上,针进而布置在导丝22上,如上所述。
具体地,导管推进组件40包括限定基部48A的柄部48和从柄部基部延伸的两个臂50。每个臂50限定抓握表面50A、手指勾抓部50B、和两个齿50C中的一个齿。抓握表面50A和手指勾抓部50B使得用户能够握持或接触柄部,以便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选择性地在远侧方向上推进导管42,以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齿50C接合衬套46上的对应凸起表面,以便将柄部48可移除地连接到导管42。
包括了与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48相关的附加部件。塞或阀52插置在柄部基部48A与导管衬套46之间,以防止当导管首次引入患者脉管系统中时的血液溢出。其中包括针安全部件56的安全壳体54在臂50之间可移除地附接至柄部48。具体地,包括在柄部臂50的内表面上的突起60与限定在安全壳体54中的对应凹部62(图10A)接合,以将安全壳体可移除地固定到柄部48。帽58支撑针安全部件56并覆盖安全壳体54的端部。如图1B所示,针16最初以如图2B所示的顺序延伸穿过前述部件。下面给出关于这些部件的操作的其他细节。帽58、安全壳体54和针安全部件56可以组合以限定安全组件。
需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针16和导管管件44的外径用硅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润滑剂润滑,以增强导管管件相对于针的滑动,并用于帮助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
插入工具10还包括支撑结构70,以用于在针16从壳体12离开的点附近稳定针。在本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70包括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12B的接口72,接口的形状被设计成与针16和导管管件44的圆形形状紧密匹配。接口72稳定针16,以便防止针中的过度“游隙”,从而在最初进入患者脉管系统时提高用户准确度。
如图2A中最佳所见,顶部壳体12A、针衬套14和底部壳体12B包括接合特征68,以即使当壳体的更远侧部分分离时仍然维持壳体12的近端的附接,如下所述。然而,需注意,可以采用各种类型、尺寸和数量的接合特征来实现这种期望的功能性。
图3A至图9描绘了在将导管42放置在患者脉管系统中时插入工具10的各种使用阶段。为了清楚起见,在没有示出实际插入患者体内的情况下描绘各种阶段。在插入工具10处于图1A所示的配置的情况下,握持插入工具10的用户首先引导针16的远侧部分在合适的插入部位处穿过皮肤并进入皮下脉管。经由血闪明显地确认已经实现了适当的脉管进入,血闪即由于血液从针的中空内部流出凹口18而在针16的外径与导管管件44的内径之间存在血液。需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安全壳体5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为半透明壳体)中存在血液可以用作辅助血闪指示器,这是由于当进入脉管时血液从针16进入壳体。
在确认针进入脉管之后,致动导丝推进组件20,其中用户的手指推进滑动件28以向远侧推进最初布置在中空针16内的导丝22(图3A和图3B)。需注意,导丝由可操作地附接至滑动件28的杠杆24向远侧推进。还需注意,在滑动件28的远侧推进期间,其滑动臂30沿着壳体12的任一侧上的导轨32行进:首先是底部壳体导轨32A,然后是顶部壳体导轨32B。
继续向远侧推进导丝,直到滑动件28已经向远侧滑动其完全行程长度,从而导致导丝22的预先确定的长度延伸经过针16的远端,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杠杆突片26与针衬套14的远侧部分相接触来防止滑动件28的进一步远侧推进,如图4B所示。图5A和图5B示出了在滑动件28完全向远侧推进时,其滑动臂30不再与底部壳体导轨32A接合,而是仅与顶部壳体导轨32B接合。这进而使得壳体部分12A和12B能够分离,如下面进一步所见的。
如图5A和图5B中所见,一旦导丝22已经在患者的脉管内完全延伸(图4A和图4B),导管推进组件40就被致动,其中用户向远侧推进柄部48,以导致导管管件44在针16和导丝22的远侧部分上滑动,并经由插入部位进入患者脉管系统。图6A和图6B示出了当经由柄部48推进导管时,壳体部分12A和12B容易地分离,以便使得导管衬套46能够离开壳体12的远端,并且使导管以合适的程度插入患者脉管系统中。
需注意,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从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内移除导管期间,导管沿着针16向远侧滑动,直到远侧针末端被接收到安全壳体54中并且与针安全部件56接合。图8示出了插入工具10然后可以与导管42分离,从而留下柄部48仍然附接至导管衬套46。如上所述,柄部48包括插置在导管衬套46与柄部48之间的阀52。在从导管42移除针16和安全壳体54时,阀52闭塞导管内腔,以便防止血液从导管衬套46无意溢出。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拉动、扭转等将柄部48从与导管衬套46的接合中移除,以便使柄部的齿50C与衬套脱离接合。根据标准程序,延伸腿可以附接至导管衬套和涂有敷料的导管42。然后,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和柄部48可以被丢弃。
图10A至图10C给出了关于安全壳体54以及针安全部件56和针安全部件在隔离针16的远端时与针的交互的其他细节。如图所示,安全壳体54被配置为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使得针16能够穿过其中,如已经描述的,从而经由壳体的远端上的延伸部74离开壳体。帽58放置在安全壳体54的近端中,并且被配置为支撑针安全部件56,使得针16最初穿过安全壳体、帽和针安全部件。需注意,在本实施方案中,安全壳体54的延伸部74延伸到阀52中,以便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打开阀,这消除了阀与针之间的不期望摩擦。
图10C示出了针安全部件56包括弯曲主体或结合元件80、和摩擦元件82,针最初延伸穿过弯曲主体或结合元件。如图10A中所见,当针16从导管42撤回时(图8),针的远侧末端通过延伸部74向近侧撤回,并经过针安全部件的远侧部分,使得针不再与针安全部件接触。这使得摩擦元件82能够使结合元件80稍微倾斜,从而将针16结合在适当位置并防止其相对于安全壳体54进一步行进,并且将针远侧末端隔离在壳体内,以便防止无意针刺。在本实施方案中,摩擦元件82包括适当尺寸的O形环。合适的O形环可以从例如Apple RubberProducts(兰卡斯特,纽约)获得。需注意,关于针安全部件、其操作原理和类似设备的其他细节在美国专利号6,595,955、6,796,962、6,902,546、7,179,244、7,611,485和7,618,395中有所公开,这些美国专利中的每一者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针安全设备来隔离针的远端。
现在参考图11A至图13B,其描述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110。需注意,在实施方案和后续实施方案中,各种特征类似于已经结合以上实施方案描述的那些特征。因此,将仅描述每个实施方案要遵循的选定方面。
插入工具110包括由顶部壳体部分1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12B限定的壳体112,这两个壳体部分一起部分地包封导管42。支撑向远侧延伸的针116的针衬套114被包括以用于布置在壳体112内,并且定位成使得导管42的导管管件44布置在针上。需注意,在实施方案和其他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部分地包封导管使得临床医生能够用比其他原本可能的东西更靠近针的远端的手来操纵插入工具。
图13A和图13B给出了关于针衬套114的其他细节,针衬套附接至顶部壳体部分112A。包括在针衬套114的远端上的针保持器126将针116的近端接收在其中。针116经由粘合剂、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在针保持器126内。延伸部128包括在针保持器126的相对两侧上,并且被配置为可滑动地接收在限定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侧面上的对应狭槽130内。此类接合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12B能够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向远侧滑动。
顶部导轨132包括在针衬套114上,并且被配置为接合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12A的近侧部分中的对应狭槽134,以便将针衬套固定到顶部壳体部分。锁定臂136也包括在针衬套114内,并且定位成当底部壳体部分112B向远侧滑动以从针116延伸导丝时接合后板124,从而防止导丝缩回。需注意,导丝122最初从后板124向远侧延伸并穿过针保持器126和针116,如图11D中最佳所见的。
包括导丝推进组件120以选择性地将最初布置在针的内腔内的导丝122向远侧推进经过针116的远端。导丝推进组件120包括底部壳体部分112B,导丝122在底部壳体部分的近侧后板124处附接至底部壳体部分。如将示出的,底部壳体部分112B能够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向远侧滑动,以使得导丝122能够选择性地向远侧推进。
插入工具110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140,以用于选择性地在针116上推进导管42。推进组件140包括柄部146,柄部最初可滑动地布置在顶部壳体112A与底部壳体112B之间,并且可移除地附接至导管42的衬套46。如图12A和图12B中最佳所见,柄部146包括两个臂150,以用于允许用户选择性地滑动柄部以便推进导管42。柄部146还包括凹部152,针安全部件156放置在凹部中,以用于在针从导管42撤回时隔离针116的远侧末端。关于针安全部件的其他细节在美国专利号6,595,955、6,796,962、6,902,546、7,179,244、7,611,485和7,618,395中有所公开,以上美国专利中的每一者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插入工具110还包括支撑结构170,以用于在壳体112的远端附近稳定针116。本实施方案中的支撑结构170包括两个翼片172,这两个翼片铰接到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远侧部分。当如图11D和图12A中所见那样关闭时,翼片172用于稳定针116以帮助插入工具110的用户将针插入患者体内。当打开时(图14D),翼片172提供开口以使得导管衬套46能够从壳体112的远端移除,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滑动之前,翼片172布置在由顶部壳体部分限定的轨道174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和配置的支撑结构。插入工具110还包括在壳体112的任一侧上的抓握表面176,以在导管插入程序期间帮助使用工具,如下面详细描述的。
图14A至图14E描绘了在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时插入工具110的各种使用阶段。在插入工具110处于图14A所示的配置的情况下,经由用户在插入部位处将针116插入患者体内来利用针实现脉管进入。可以如前一实施方案所述那样通过经由针116中的远侧凹口观察血液回流或者以其他合适的方式实现对脉管进入的确认。
一旦针116的远侧部分布置在患者的脉管内,就通过向远侧推进底部壳体部分112B使导丝122延伸经过针的远端并进入脉管中。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用户的手指放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折叠翼片172上并向远侧推动翼片从而延伸导丝122来实现此类推进。导丝122被推进直到完全延伸。然后,针衬套114的锁定臂136接合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后板124,并防止导丝122缩回。
在这个阶段,通过用户握持导管推进组件140的柄部146的一个或两个臂150来向远侧推进柄部,以便向远侧推进导管42通过插入部位并进入患者脉管系统中。这在图14C中示出,其中导管管件44被示出为在针116和导丝122上向远侧推进。
如图14D所示,继续向远侧推进导管42导致导管衬套146推动翼片172打开,从而提供了衬套可以从插入工具壳体112穿过其中的合适开口。需注意,翼片172的形状被设计成使得与导管衬套46的接触推动每个翼片向外折叠,如图14D中所见的。还需注意,由于如上所述经由施加到翼片172的手指压力使导丝122完全向远侧推进,翼片172不再布置在轨道174内。
图14E示出了在翼片不再接合在轨道174内的情况下,顶部壳体部分1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12B能够在其远端处分离,使得仍然附接至导管衬套46的柄部146可以与壳体112分离。虽然在这个阶段未示出,但是布置在柄部146的凹部152中的针安全部件156隔离针116的远端。然后,可以手动地将柄部146从导管衬套46移除(图14F),并且可以完成导管42的放置和敷料。插入工具110(包括由柄部146的针安全部件156隔离的针116)可以被安全地丢弃。
现在参考图15,其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设备10的分解图,导管插入设备包括与上面已经描述的那些类似的部件。因此,下面仅讨论选定差异。
图15示出了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22自身环回以基本上限定U形配置。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导丝22布置在导管插入设备10的壳体12内的方式。具体地,这些附图示出了导丝22的近端被锚定到设备10的一部分,即,在壳体12的顶部部分12A上的锚定点982处。图18示出了导丝22在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表面上的引导通道984内向近侧可移除地延伸。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导丝22的中间部分在设备10的近端附近自身环回。布置在导丝杠杆24的近端附近的引导表面980(图16)将柔性导丝22约束处于环形的基本上U形的配置。然后,导丝22的环回的中间部分在其进入中空针16之前沿着限定在壳体12的底部壳体部分12B的内表面上的通道986(在图19中最佳所见)朝向设备10的远端延伸。导丝22的自由远端最初驻留在针16内。
按照上面刚刚描述那样布置,导丝22定位成由导丝推进组件20选择性地推进,使得其自由远端可以从针16的开口远侧末端向远侧延伸。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22的这种选择性推进经由包括在设备壳体12上的导丝推进滑动件28的远侧移动来实现。导丝推进滑动件28的远侧移动导致导丝杠杆24的对应远侧滑动移动。当杠杆推进时,导丝杠杆24的引导表面980向远侧推动导丝22的弯曲部。需注意,导丝22足够刚性,以便由导丝杠杆24推进而不屈曲。此外,引导表面980和导丝22被配置为使得当导丝推进滑动件28或其他合适的机构向近侧滑动时能够使导丝22缩回到插入工具壳体12中。
可滑动导丝杠杆24的这种推动移动导致导丝22的远端从针16的开口远侧末端向远侧延伸。由于其在锚定点982处的锚定近端及其弯曲或环形的U形配置,导丝22向远侧推进的速率是导丝推进滑动件28的滑动速率的约两倍和图1A至图9的设备配置中的导丝推进速率的约两倍,这导致导丝延伸长度是当与导丝推进滑动件28的移动长度相比时的约两倍。这进一步有利地导致在静脉或其他患者脉管中相对较长的导丝延伸长度,以便更合适地将导管42引导到患者体内。因此,在此描述的导丝和推进组件作为用于远侧导丝推进的一种类型的“反向滑轮”系统操作。需注意,除了本文示出和描述的那些配置之外,可以在设备10内包括导丝的其他成环配置。此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导丝延伸相对于推进组件移动的不同比率也是可能的。
需注意,成环管道和导丝推进柄部仅仅是可以合适地执行本文描述的期望功能性的结构的示例。实际上,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结合本实施方案描述的原理。此外,尽管上面示出和描述为附接至导管插入设备壳体,但是导丝的近端可以例如附接至设备内/上的其他结构,诸如针衬套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的大部分长度包括镍和钛的金属合金(通常称为镍钛诺),金属合金足够刚性并且可以布置处于U形配置,而不会在推进导丝时保留位置的记忆。需注意,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导丝材料。
图20A和图20B描绘了关于针安全部件56的如上面进一步描述的结合元件80的各种细节,针安全部件用于一旦导管插入完成就屏蔽针16的远侧末端。如图所示,结合元件80(其在本文中也称为结合构件)包括限定孔992A的前板992、和叉状后板994。突起996从后板994的叉状物中的一个叉状物延伸。还以与前板992间隔开的布置包括了马蹄形针穿过元件998,并且马蹄形针穿过元件限定与前板的孔992A同轴对准的孔998A。
在本实施方案中,还与结合元件80一起包括了摩擦元件1000(其在本文中也称为摩擦构件),即,环形弹性体元件或O形环1002,如图21A和图21B中所见的。如图所示,O形环1002被配置为围绕针16的一部分和叉状后板994两者。突起996用于帮助将O形环1002维持在适当位置,如图21A和图21B所示。在O形环1002如此定位的情况下,由O形环向结合元件80施加相对恒定的推动力,以用于屏蔽针16的远侧末端,如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需注意,弹性体元件可以采取不同于O形环的形式,同时执行相同的功能性。例如,也可以采用围绕结合元件和针的一部分的杆或一定长度的弹性体材料。
图21C和图21D示出了布置在托架1008中的结合元件80,托架进而布置在安全壳体54内。如图所示,托架1008限定两个约束表面1010,当针16最初延伸穿过托架和结合元件时,结合元件的前板992的对应部分最初抵靠这两个约束表面搁置。针16可滑动地穿过其中的保持环1008A使得针能够与托架1008接合。
结合元件80与针16最初可滑动地布置处于图21A至图21D所示的状态(示出了结合元件在其已经屏蔽针的远侧末端之前的状态),使得允许针与结合元件之间的相对滑动移动。针16通行穿过针穿过元件998的孔998A最初限制结合元件80的倾斜移动。
针16还穿过前板992的孔992A,使得针被叉状后板994的叉状物跨骑。如上所述,O形环1002围绕针16和后板994布置,以便在设备10的使用期间当托架1008和结合元件80(两者都容纳在安全壳体54(图15)内)沿着针16的长度向远侧滑动时提供拖曳力。从图21C所示的附图的角度观察,在此类远侧滑动期间,由O形环1002提供的拖曳力进而在结合元件80上施加旋转力矩(借助于经由结合元件与O形环的接触提供的力)以推动结合元件以顺时针运动旋转。
在针16延伸穿过结合元件时,由针穿过特征998防止结合元件80的此类顺时针旋转。然而,从图21C所示的附图的角度观察,一旦包含托架1008和结合元件80的安全壳体54已经向远侧滑动足够的距离以使得针穿过元件998滑动经过并离开针16的远端,结合元件就不再被约束,并且由O形环1002施加的拖曳力导致结合元件相对于针顺时针倾斜。这种倾斜借助于针16的外表面与前板孔992A的周边之间的物理结合锁定结合元件80(推而广之,托架1008)相对于针16的移动,因此前板孔用作结合表面。由于针16的远侧末端安全地布置在锁定的托架1008内,因此用户被保护免于意外针刺。
如上所述,O形环1002施加相对恒定的推动力以用于使结合元件80倾斜,这使结合元件保持倾斜(在如上所述将针远侧末端撤回到托架中之后),以便将托架1008更牢固地锁定在针16的远侧末端上。例如,在针16相对于安全壳体54/托架1008来回推动的情况下,在安全壳体/托架已经被锁定在针远侧末端上以确保结合元件不返回其中针穿过特征998可以重新接合针16并解锁针安全部件56的取向之后,恒定的推动力是有益的。需注意,可以与比本文示出和描述的那些更大或更小的针和结合元件一起采用O形环1002。
以上实施方案中的O形环1002是足够柔顺的,以便在施加期望力的同时在前述结构上伸展,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O形环1002的材料包括天然或合成橡胶、弹性体、聚合物、热塑性塑料、硅树脂等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O形环的材料被选择以便提供足够的抗撕裂性、施加期望摩擦的能力、和化学相容性。O形环的尺寸可以根据结合元件和针的尺寸和配置而变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O形环可以包括其他形状、材料和位置放置,同时仍然提供预期的功能性。
图22A示出了导丝杠杆24可以包括导管推进特征,导管推进特征使得导丝杠杆除了如上所述推进导丝22之外还能够向远侧推进导管42。在本实施方案中,导管推进特征包括推进突片1014,推进突片布置在导丝杠杆24的近侧部分24A上,并且布置成当导丝杠杆24经由用户对滑动件28的远侧滑动而向远侧移动时物理地接合安全壳体54的帽58(图15)。在图22B中示出了此类接合。导丝杠杆24的进一步远侧移动导致安全罐54和间接但可操作地附接至其上的导管42(图15)的远侧推进。本实施方案中的滑动件28可以滑动,以经由导丝杠杆24的推进突片1014将导管42向远侧推进预先确定的距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预先确定的距离使导管42推进直到其远端在针16的远侧末端上向远侧推进。可以根据需要经由柄部48的远侧滑动来实现导管42的进一步远侧推进(图15)。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滑动件28被配置为经由推进突片1014将导管向远侧推进所需的完全远侧距离。
图22A的推进突片1014的位置正是如此,以便提供导丝22和导管42的分阶段推进。具体地,导丝杠杆24从图22A所示的位置的远侧推进产生导丝22的立即推进,而安全壳体54和导管42保持在适当位置。导丝杠杆24向图22B所示的位置的进一步远侧推进导致推进突片1014接合并向远侧推进安全罐54和导管42,如上所述,同时继续向远侧推进导丝22。
因此,除了向远侧推进导丝22向外通过针16之外,导丝杠杆24也可以沿着针16向远侧推进导管42并使其进入患者的脉管,如上面进一步描述的。需注意,推进突片1014的特定形状和配置以及其与安全壳体和/或导管的接合方式和施加到安全壳体和/或导管的行程量值可以与本文示出和描述的不同。
图23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有时称为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200通常被配置为增加由滑动件28(图1A、图1B)或者更具体地由滑动件28的导丝杠杆24施加到导管42的力。更具体地,导丝杠杆24将输入力1221施加到机械增益机构1200,并且机械增益机构1200进而将输出力1222施加到安全壳体54的帽58。帽58、安全壳体54、导管衬套46和导管42联接在一起,使得帽58、安全壳体54、导管衬套和导管42作为单个单元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移位,并且使得施加到帽58的向远侧取向的力传递到导管42(图15)。在使用中,用户将输入力1221施加到滑动件28,并且滑动件28经由导丝杠杆24的推进突片1014将输入力1221传递到机械增益机构1200。因此,机械增益机构1200将输出力1222施加到导管42,以使导管42沿着针16向远侧移位。机械增益机构1200通常被配置为使得输出力1222大于输入力12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出力1222可以是输入力1221的两倍或更多倍。
机械增益机构1200包括杠杆1210。杠杆1210限定第一端部1211、第二端部1212、以及在第一端部1211与第二端部1212之间的中间点1213。第二端部1212与底部壳体部分12B限定支点12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杠杆1210可以包括开口1214,开口被配置为容纳针16通行穿过其中。开口1214可以包括孔或狭槽。
第一端部1211经由推进突片1014与导丝杠杆24联接,使得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导致第一端部1211的对应远侧移位。换句话讲,推进突片1014将输入力1221传递到第一端部1211,从而导致第一端部1211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移位,这进而导致杠杆1210围绕支点1215旋转。杠杆1210的旋转导致中间点1213接触帽58,使得中间点1213将输出力1222施加到帽58。
图23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300通常被配置为增加由导丝杠杆24施加到导管42的力。更具体地,导丝杠杆24将输入力1321施加到机械增益机构1300,并且机械增益机构1300进而将输出力1322施加到安全壳体54的帽58。帽58、安全壳体54、导管衬套46和导管42联接在一起,使得帽58、安全壳体54、导管衬套和导管42作为单个单元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移位,并且使得施加到帽58的向远侧取向的力传递到导管42。在使用中,用户将输入力1321施加到滑动件28(图1A、图1B),并且滑动件28的导丝杠杆24将输入力1321传递到机械增益机构1300。因此,机械增益机构1300将输出力1322施加到导管42,以使导管42沿着针16向远侧移位。机械增益机构1300通常被配置为使得输出力1322大于输入力13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出力1322可以是输入力1321的两倍或更多倍。
机械增益机构1300包括杠杆1310。杠杆1310限定第一端部1311、第二端部1312、以及在第一端部1311与第二端部1312之间的中间点1313。第二端部1312与针衬套14限定支点1315。第一端部1311经由推进突片1014与导丝杠杆24联接,使得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导致第一端部1311的对应远侧移位。换句话讲,推进突片1014将输入力1321传递到第一端部1311,从而导致第一端部1311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移位,这进而导致杠杆1310围绕支点1315旋转。杠杆1310的旋转导致中间点1313接触帽58,使得中间点1313将输出力1322施加到帽58。
图23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有时称为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400在某些方面可以类似于上述机械增益机构的特征和功能性。机械增益机构1400包括杠杆1410。杠杆1410限定第一端部1411、第二端部1412、以及在第一端部1411与第二端部1412之间的中间点1413。第二端部1412经由接合特征1418与底部壳体部分12B接合,使得第二端部1412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远侧移位受到限制或防止。接合特征1418可以包括突片、狭槽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特征。中间点1413与帽58限定支点。第一端部1411经由推进突片1014与导丝杠杆24联接,使得滑动件28(图1A、图1B)的远侧移位导致第一端部1411的对应远侧移位。换句话讲,推进突片1014将输入力1421传递到第一端部1411,从而导致第一端部1411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移位,这进而导致杠杆1410围绕支点1415旋转。杠杆1410的旋转导致中间点1413接触帽58,使得中间点1413将输出力1422施加到帽58。
图23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四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有时称为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500在某些方面可以类似于上述机械增益机构的特征和功能性。机械增益机构1500包括杠杆1510。杠杆1510限定第一端部1511、第二端部1512、以及在第一端部1511与第二端部1512之间的中间点1513处的弯曲部1519。弯曲部1519限定杠杆1510在中间点1513与第一端部1511之间延伸的水平节段和在中间点1513与第二端部1512之间延伸的竖直节段。第二端部1512接合帽58,使得第二端部1512的远侧移位导致帽58的远侧移位。中间点1513与针衬套14限定支点1515。第一端部1511与导丝杠杆24可滑动地联接,使得导丝杠杆24的凸轮表面1507导致第一端部1511的横向向内/向下移位。第一端部1511的向内/向下移位进而导致第二端部1512的远侧移位。换句话讲,凸轮表面1507将输入力1521传递到第一端部1511,从而导致第一端部1511朝向底部壳体部分12B移位,这进而导致杠杆1510围绕支点1515旋转。杠杆1510的旋转导致第二端部1512接触帽58,使得第二端部1512将输出力1522施加到帽58。因此,杠杆1510的旋转使帽58与针衬套14分离。
图23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五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有时称为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600在某些方面可以类似于上述机械增益机构的特征和功能性。机械增益机构1600包括受拉构件1610(例如,线材或缆线)。受拉构件1610限定第一端部1611、第二端部1612、以及在第一端部1611与第二端部1612之间的环部分1613。受拉构件1610在第一端部1611处附接至滑动件28(图1A、图1B)的导丝杠杆24。受拉构件1610在导丝杠杆24与安全壳体54之间沿着导丝杠杆24向近侧延伸远离第一端部1611。环部分1613部分地围绕帽58,并且然后在安全壳体54与底部壳体部分12B之间沿着底部壳体部分12B向远侧延伸。第二端部1612附接至底部壳体部分12B。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向远侧拉动环部分1613,使得受拉构件1610沿着帽58滑动。环部分1613的远侧移位将帽58与其一起向远侧拉动,使得帽58的远侧移位是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的一半。换句话讲,导丝杠杆24在第一端部1611处将输入力1621施加在受拉构件1610上,并且环部分1613将输出力施加在帽58上,其中输出力1622是输入力1621的两倍。帽58与导管42联接,使得帽的远侧移位导致导管42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和针16的对应远侧移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滑动件28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即,完全移位到图23E中的右侧时,受拉构件1610可以包括一些松弛(即,可以不绷紧)。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导丝杠杆24可以不导致帽58移位,直到将导丝22插入限定距离。
图23F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结合机械增益机构的第六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有时称为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机械增益机构1700在某些方面可以类似于上述机械增益机构的特征和功能性。机械增益机构1700包括第一齿条1711、第二齿条1712、以及布置在第一齿条1711与第二齿条1712之间的小齿轮1713,使得小齿轮1713与第一齿条1711和第二齿条1712两者啮合。第一齿条1711与滑动件28(图1A、图1B)或者更具体地与导丝杠杆24联接(例如,附接至其上或结合在其中),并且第二齿条1712与底部壳体部分12B联接(例如,附接至其上或结合在其中)。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导致小齿轮1713沿着第二齿条1712滚动(即,旋转并沿着第二齿条向远侧移位)。小齿轮1713经由帽58与导管42联接,使得小齿轮1713和导管42作为单个单元向远侧移位。小齿轮1713沿着第二齿条1712的滚动导致小齿轮1713的远侧移位,远侧移位是滑动件28的远侧移位的一半。换句话讲,滑动件28将输入力1721施加在小齿轮1713的圆周(或顶部)上,并且小齿轮1713的中心将输出力施加在帽58上,其中输出力1722是输入力1721的两倍。帽58与导管42联接,使得帽58的远侧移位导致导管42相对于底部壳体部分12B和针16的对应远侧移位。
图24示出了将导管放置在血管内的方法的框图,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动作或过程的全部或其任何子集。方法1800可以包括将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针插入穿过患者的皮肤(框1810),使得针的远端布置在血管内。针预先布置在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导管的内腔内,并且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导丝预先布置在针的内腔内。方法1800还可以包括沿着针的内腔向远侧推进导丝(框1820),使得导丝延伸超过针的远端。
方法1800还可以包括在滑动件上施加向远侧取向的第一力(框1830)。方法1800还可以包括在导管上施加向远侧取向的第二力(框1840),其中第二力大于第一力。
方法1800还可以包括沿着针使导管向远侧推进导管距离(框1850),使得导管的远端从针的远端的近侧的位置移位到针的远端的远侧的位置。在方法18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向远侧推进导管包括相对于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壳体使导管插入设备组件的滑动件向远侧移位滑动件距离,并且其中滑动件距离大于导管距离。
在方法18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向远侧移位滑动件包括使杠杆围绕支点旋转,其中支点与导管的衬套、针的衬套或壳体联接。
在方法18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设备包括受拉构件,受拉构件具有:(i)第一端部,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端部,其与壳体联接;和(iii)环部分,其与导管联接。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远侧移位导致环部分使导管沿着针向远侧移位。
在方法1800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设备包括:(i)第一齿条,其与滑动件联接;(ii)第二齿条,其与壳体联接;和(iii)小齿轮,其与导管联接,其中小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滑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远侧移位导致小齿轮旋转并且沿着壳体向远侧移位,从而导致导管沿着针向远侧移位。
在不脱离公开文本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认为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实施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而不是由前述描述指示。在权利要求的等效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将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其包括导管管件,所述导管管件限定了在导管远端与位于导管近端处的导管衬套之间延伸的导管内腔,所述导管衬套布置在壳体内;
针,其被配置用于在皮肤表面与血管之间插入患者体内,所述针限定了在针远端与针近端之间延伸的针内腔,所述针近端与所述壳体联接,其中所述针预先布置在所述导管内腔内,使得所述针远端延伸超过所述导管远端并且所述针近端向近侧延伸超过所述导管衬套;
导丝,其在导丝远端与导丝近侧部分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导丝预先布置在所述针内腔内,使得所述导丝远端定位在所述针远端的近侧并且所述导丝近侧部分向近侧延伸超过所述针近端;
滑动件,其能够沿着所述壳体的外部移位,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丝近侧部分联接,使得所述滑动件的移位导致所述导丝的移位;和
机械增益机构,其联接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管衬套之间,使得:
所述滑动件向所述机械增益机构提供输入力,以及
所述机械增益机构响应于所述输入力而向所述导管衬套提供输出力,所述输出力大于所述输入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力和所述输出力各自向远侧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力是所述输入力的两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移位导致所述导管的移位和所述导丝的同时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所述移位小于所述导丝的所述同时移位。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增益机构包括杠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包括开口,并且所述针穿过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包括:
第一端部,其与所述滑动件联接;
第二端部,其与底部壳体部分限定了支点;和
中间点,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的远侧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包括:
第一端部,其与所述滑动件联接;
第二端部,其与所述针的衬套限定了支点;和
中间点,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的远侧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包括:
第一端部,其与所述滑动件联接;
第二端部,其与所述针的衬套联接;和
中间点,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所述中间点限定了支点,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的远侧移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包括:
第一端部,其与所述滑动件的凸轮表面可滑动地联接;
第二端部,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和
中间点,其与所述杠杆的弯曲部相邻,与所述针的衬套限定了支点,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第一端部的横向移位,所述横向移位进而导致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的远侧移位。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增益机构包括受拉构件,所述受拉构件具有:
第一端部,其与所述滑动件联接;
第二端部,其与底部壳体部分联接;和
环部分,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环部分使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向远侧移位。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增益机构包括:
第一齿条,其与所述滑动件联接;
第二齿条,其与底部壳体部分联接;和
小齿轮,其与所述导管衬套联接,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及
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小齿轮旋转以及沿着所述底部壳体部分向远侧移位,从而导致所述导管与所述小齿轮相对于所述针向远侧共同移位。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针从所述导管撤回时覆盖所述针的远侧末端,所述安全组件联接在所述导管衬套与所述机械增益机构之间,使得所述滑动件的远侧移位导致所述安全组件的远侧移位,进而导致所述导管的远侧移位。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插入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移位第一距离和随后的第二距离,
所述滑动件移位所述第一距离导致所述导丝相对于所述针向远侧移位第一导丝距离,以及
所述滑动件移位所述随后的第二距离导致:
所述导丝相对于所述针向远侧移位第二导丝距离,以及
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针移位第一导管距离,所述第一导管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丝距离。
CN202410653661.8A 2023-05-26 2024-05-24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Pending CN1190155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202,702 2023-05-26
US18/202,702 US20240390652A1 (en) 2023-05-26 2023-05-26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Including a Mechanical Advantage Mechanis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5573A true CN119015573A (zh) 2024-11-26

Family

ID=9158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653661.8A Pending CN119015573A (zh) 2023-05-26 2024-05-24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390652A1 (zh)
CN (1) CN119015573A (zh)
WO (1) WO20242493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03100S1 (en) 2015-05-01 2020-11-24 C. R. Bard, Inc.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AU2017401073B2 (en) 2017-03-01 2022-06-02 C. R. Bard,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9244B2 (en) 2001-03-15 2007-02-20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Resettable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6902546B2 (en) 2001-03-15 2005-06-07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6796962B2 (en) 2001-03-15 2004-09-28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6595955B2 (en) 2001-03-15 2003-07-22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WO2014133617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C.R. Bard, Inc. Guidewire extension system for a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WO2018213148A1 (en) * 2017-05-13 2018-11-22 Redsmith, Inc. Safety device for retraction of a needle and guidewire for med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 of use
MX2023006865A (es) * 2020-12-21 2023-06-22 Bard Access Systems Inc Soporte estructural optimizado en sistemas de insercion de cateteres.
WO2022250956A1 (en) * 2021-05-10 2022-12-01 Innovital, Llc Access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249359A1 (en) 2024-12-05
US20240390652A1 (en) 2024-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8702B2 (en) Guidewire extension system for a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CN109200434B (zh) 用于导管放置设备的导丝延伸系统
JP7076511B2 (ja) カテーテル配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2296115B2 (en) Insertion device
JP7690001B2 (ja) 上部に装着された前進構成要素を含むカテーテル挿入装置
US11577054B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11135406B2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top-mounted advancement components
CN114099903B (zh) 导管插入装置
US10426931B2 (en) Catheter 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11588968B (zh) 包括导丝和导管控制元件的导管放置装置
US11925779B2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including top-mounted advancement components
CN119015573A (zh) 导管插入设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