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010310A -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10310A
CN119010310A CN202310563156.XA CN202310563156A CN119010310A CN 119010310 A CN119010310 A CN 119010310A CN 202310563156 A CN202310563156 A CN 202310563156A CN 119010310 A CN119010310 A CN 119010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normally
switching
contac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631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秀艳
吕爱国
刘爱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ong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long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ong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long International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631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010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9010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10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requiring starting of a prime-m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一转换电路,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合闸;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合闸;其中,在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一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本申请可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三连接位,使远程操作时只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中的一者合闸,从而避免因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同时合闸,而导致的跳闸风险。

Description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需要定期进行并网试验。发电机进行并网试验,需在远程检同期之后,就地或者远程控制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同时合闸,使发电机同步并入电网,以向电网输出电能。
然而,在非并网试验工况下(即正常运行工况下),由于未进行检同期,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不能够同时合闸。现有技术中,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远程操作时可能引起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同时合闸,从而导致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均跳闸。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远程操作可能引起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同时合闸,而导致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均跳闸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一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所述第一断路器合闸,所述第一断路器为正常电源端断路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
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所述第二断路器合闸,所述第二断路器为应急电源端断路器,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第三连接位和第四连接位;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一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三连接位时,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二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四连接位时,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同时处于通路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这样,远程操作时只可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中的一者合闸。在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四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均处于通路状态,这样,远程操作时可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均合闸。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可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四连接位,从而实现远程可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均合闸;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可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处于第三连接位,使远程操作时只能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中的一者合闸,从而能够避免正常运行工况下因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同时合闸,而导致的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均跳闸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系统的电气一次接线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电机(例如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需要定期进行并网试验。发电机进行并网试验,需在远程检同期之后,就地或者远程控制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同时合闸,使发电机同步并入电网,以向电网输出电能。例如:发电机进行并网试验时,若市电侧断路器当前处于合闸状态,在控制发电机侧断路器合闸之前,需检测发电机侧断路器两端是否满足同期条件,在满处同期条件之后,才可控制发电机侧断路器合闸。然而,在非并网试验工况下(即正常运行工况下),由于未进行检同期,若发电机侧断路器和市电侧断路器同时合闸将导致该两侧断路器均跳闸。现有技术中,就地合闸控制回路中,市电侧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与发电机侧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互锁,从而可实现市电侧断路器与发电机侧断路器不能够同时合闸;而远程合闸控制回路中,不存在电气硬接点闭锁,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可能由于误操作等原因同时合闸,从而导致市电侧断路器和发电机侧断路器均跳闸。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以实现在并网试验状况下,远程操作时可控制发电机侧断路器和市电侧断路器同时合闸;且在正常运行状况下,远程操作时可避免发电机侧断路器和市电侧断路器同时合闸。
以下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一转换电路12,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第一断路器1合闸,第一断路器1为正常电源端断路器,第一转换电路12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
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和第二转换电路22,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第二断路器2合闸,第二断路器2为应急电源端断路器,第二转换电路22包括第三连接位和第四连接位;
其中,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
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同时处于通路状态。
如图1所示,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第一断路器1为正常电源端断路器(也即市电侧断路器),第一断路器1合闸,则正常电源端可向电网输出电能。第二断路器2为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应急电源例如柴油发电机,第二断路器2合闸,则应急电源端可向电网输出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第三断路器003JA可视为始终处于合闸状态。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一转换电路12。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连接第一断路器1的合闸线圈,即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连接正常电源端断路器的合闸线圈。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合闸,例如当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处于通路状态时,可通过远方下发第一断路器1的合闸指令,从而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合闸。第一转换电路12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即第一转换电路12存在两种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连接第一断路器1的分闸线圈,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可接收远方下发的第一断路器1的分闸指令,以实现控制第一断路器1分闸。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和第二转换电路22。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连接第二断路器2的合闸线圈,即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连接应急电源端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当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处于通路状态时,可通过远方下发第二断路器2的合闸指令,从而控制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合闸。第二转换电路22包括第三连接位和第四连接位,即第二转换电路22也存在两种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连接第二断路器2的分闸线圈,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可接收远方下发第二断路器2的分闸指令,以实现控制第二断路器2分闸。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即在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电路中的一者处于通路状态的情况下,另一者处于断路状态。容易理解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电路若处于断路状态,则无法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合闸。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可设置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这样,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仅可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中的一者合闸,从而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远程操作时可避免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同时合闸。
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时,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同时处于通路状态,从而可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均处于合闸位置。故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可设置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从而实现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同时合闸。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可以设置短路保护元件,如图2所示,短路保护元件可以为熔断器FU。
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转换电路12和第二转换电路22,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可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从而能够实现远程可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均合闸;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可通过设置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使远程操作时只能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中的一者合闸,从而能够避免正常运行工况下因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同时合闸,而导致的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均跳闸的风险。
可选的。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包括第一通断单元111,第一通断单元111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第一子单元与第二子单元并联;
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包括第二通断单元211,第二通断单元211包括第三子单元和第四子单元,第三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并联;
其中,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二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均断开,且第一子单元与第三子单元中一者也断开;
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开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时,第二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均闭合。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包括第一通断单元111,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包括第二通断单元211,第一通断单元111通路可使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处于通路状态,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可使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处于通路状态。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远程控制断路器合闸和分闸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还可以包括第三控制接点112,第三控制接点112与第一通断单元111串联。第一通断单元111通路时,第三控制接点112可接收第一合闸指令以控制第一断路器1合闸。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与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并联。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包括第四控制接点131,第一远程分闸电路13处于通路状态,第四控制接点131可接收第一分闸指令以控制第一断路器1分闸。
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还包括第五控制接点212,第五控制接点212与第二通断单元211串联。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时,第五控制接点212用可接收第二合闸指令以控制第二断路器2合闸。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与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并联。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包括第六控制接点231,第二远程分闸电路23处于通路状态,第六控制接点231可接收第二分闸指令以控制第二断路器2分闸。
第一通断单元111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第一子单元与第二子单元并联。第一子单元与第二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闭合则可使第一通断单元111通路,进而可使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处于通路状态。第二通断单元211包括第三子单元和第四子单元,第三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并联。第三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闭合则可使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进而可使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为通路状态。
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时,第二子单元和第四子单元均断开,且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的一者也断开,这样,可使第一通断单元111和第二通断单元211的一者断开进而使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中的一者为断路状态。
在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时,第二子单元与第四子单元均闭合,从而可使第一通断单元111和第二通断单元211均通路进而使第一合闸电路和第二合闸电路均处于通路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断单元的状态与远程合闸电路的状态相关联,通断单元通路则远程合闸电路也处于通断状态,通过设置通断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两个子单元,该两个子单元相互独立,只需设置两个子单元中的一者闭合即可实现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可选的,第一转换电路12包括第一转换开关121,第一转换开关121包括第一连接线1211和第二连接线1212,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时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时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
第二转换电路22包括第二转换开关221,第二转换开关221包括第三连接线2211和第四连接线2212,第三连接线连通时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时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
如图2所示,第一转换开关121包括第一连接线1211和第二连接线1212,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即第一转换开关121的触点5和触点6连通;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即第一转换开关121的触点7和触点8连通。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时第一转换电路12即处于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时第一转换电路12即处于第二连接位,可见,第一转换开关121用于切换第一转换电路12所处的连接位。第一转换开关121可显露设置于配电系统的外部,例如可显露设置于配电系统的外部壳体,以提高第一转换开关121的操作便捷性。
第二转换开关221包括第三连接线2211和第四连接线2212,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即第二转换开关221的触点13与触点14连通;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即第二转换开关221的触点15与触点16连通。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时,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时,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可见,第二转换开关221用于切换第二转换电路22所处的连接位。第二转换开关221也可显露设置于配电系统的外部,第二转换开关221和第一转换开关121可设置不同的标识信息以区分。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开关121的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以及第二转换开关221的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使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一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三连接位,从而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断路器不能同时合闸。为提高操作效率以及操作准确率,可在第一连接线1211可连通的位置标识“正常运行工况”,以及在第三连接线2211可连通的位置标识“正常运行工况”。例如,若第一转换开关121和第二转换开关221为旋钮准换开关,若第一转换开关121旋钮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则可以在第一位置处设置“正常运行工况”标识信息;同理,若第二转换开关221旋钮至第三位置时,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则可以在第三位置处设置“正常运行工况”标识信息。
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电路12的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第二转换电路22的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使第一转换电路12处于第二连接位,且第二转换电路22处于第四连接位,从而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和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同时处于通路状态,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同时合闸。为提高操作效率以及操作准确率,可在第二连接线1212可连通的位置标识“并网试验工况”,以及在第四连接线2212可连通的位置标识“并网试验工况”。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转换电路包括转换开关,从而便于切换转换电路所处的连接位,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可选的,第一转换电路12与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并联,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通断件、第二通断件和第一常闭触点122,第一通断件包括第一线圈123和第一常开触点1111,第一子单元为第一常开触点1111,第二通断件包括第二线圈124和第二常开触点1112,第二子单元为第二常开触点1112,
第一常闭触点122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线1211,另一端连接第一线圈123,第一常闭触点122为第二断路器2的常闭触点,第二线圈124连接第二连接线1212;
第二转换电路22与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并联,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通断件、第四通断件和第二常闭触点222,第三通断件包括第三线圈223和第三常开触点2111,第三子单元为第三常开触点2111,第四通断件包括第四线圈224和第四常开触点2112,第四子单元为第四常开触点2112,
第二常闭触点222一端连接第三连接线2211,另一端连接第三线圈223,第二常闭触点222为第一断路器1的常闭触点,第四线圈224连接第四连接线2212。
如图2所示,第一转换电路12与第一远程合闸电路11并联。第一常闭触点122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线1211,另一端连接第一线圈123,当第一线圈123有电流通过时第一常开触点1111闭合从而使第一通断单元111通路;第二线圈124连接第二连接线1212,当第二线圈124有电流通过时第二常开触点1112闭合从而使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
第二转换电路22与第二远程合闸电路21并联。第二常闭触点222一端连接第三连接线2211,另一端连接第三线圈223,在第三线圈223有电流通过时可使第三常开触点2111闭合从而使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第四线圈224连接第四连接线2212,第四线圈224有电流通过时可使第四常开触点2112闭合从而使第二通断单元211通路。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切换至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以及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第二线圈124和第四线圈224无电流通过从而第二常开触点1112和第四常开触点2112均断开。若第一断路器1合闸,则第二常闭触点222断开使第三线圈223无电流通过,从而第三常开触点2111也断开使第二通断单元211断路,第二断路器2不能合闸。若第二断路器2合闸,则第一常闭触点122断开而使第一线圈123无电流通过,第一线圈123无电流通过从而第一常开触点1111也断开,从而可使第一通断单元111断路而致第一断路器1不能合闸。
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切换至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第一线圈123和第二线圈124无电流通过从而第一常开触点1111和第二常开触点1112均断开。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从而第二常开触点1112因第二线圈124有电流通过而闭合,第一通断单元111通路从而可控制第一断路器1合闸;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从而第四常开触点2112因第四线圈224有电流通过而闭合,第二通断单元211也通路从而可控制第二断路器2也合闸。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一转换电路12与第一控制电路并联,以及设置第二转换电路22与第二控制电路并联,能够降低转换电路接线的复杂度。
可选的,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与第一转换电路12并联,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包括第一控制接点141和第三常闭触点142,第三常闭触点142一端连接第一控制接点141,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断单元111,第三常闭触点142为第二通断件的常闭触点;
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与第二转换电路22并联,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包括第二控制接点241和第四常闭触点242,第四常闭触点242一端连接第二控制接点241,另一端连接第二通断单元211,第四常闭触点242为第四通断件的常闭触点。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远程控制电路和就地控制电路。其中,远程控制电路包括远程合闸电路和远程分闸电路,就地控制电路包括就地合闸电路和就地分闸电路。通过转换开关可以切换配电系统的控制回路,即切换配电系统当前为远程控制或者就地控制。
如图2所示,转换开关CC1的触点1与触点2连接时,切换配电系统当前为就地控制,可通过就地控制第一断路器1合闸或者分闸;转换开关CC1的触点3与触点4连接时,切换配电系统当前为远程控制,可通过远程控制第一断路器1的合闸或者分闸。转换开关CC3的触点9与触点10连接时,可通过就地控制第二断路器2合闸或者分闸;转换开关CC3的触点11与触点12连接时,可通过远程控制第二断路器2合闸和分闸。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与第一转换电路12并联,且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连接第一断路器1的合闸线圈。第一就地合闸电路14包括第一控制接点141和第三常闭触点142,第三常闭触点142一端连接第一控制接点141另一端连接第一通断单元111。第一控制接点141例如可以为一合闸按钮。第三常闭触点142为第二通断件的常闭触点,从而第二线圈124有电流通过时可导致第三常闭触点142断开。
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与第二转换电路22并联,且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连接第二断路器2的合闸线圈。第二就地合闸电路24包括第二控制接点241和第四常闭触点242,第四常闭触点242一端连接第二控制接点241另一端连接第二通断单元211。第二控制接点241例如可以为另一合闸按钮。第四常闭触点242为第四通断件的常闭触点,从而第四线圈224有电流通过时可导致第四常闭触点242断开。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开关121的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以及第二转换开关221的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从而第一通断单元111和第二通断单元211中的一者断开。就地或者远程均不能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同时合闸。
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开关121的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第二转换开关221的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第一通断单元111和第二通断单元211均通路,第三常闭触点142与第四常闭触点242因第二线圈124和第四线圈224有电流通过而均断开。第三常闭触点142与第四常闭触点242均断开,导致就地不能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合闸,只可通过远程操作使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同时合闸。应理解,在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同时合闸之前,需要远程进行检同期,就地无法进行检同期。本申请实施例在远程检同期之后,仅可远程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同时合闸,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且,在并网实验工况下,可设置远程的控制系统在进行远程检同期操作之后,才可下发合闸指令;或者可设置在并网实验工况下,若未进行检同期操作而下发合闸指令,远程的控制系统可弹出警告信息,以警告操作人员当前未进行检同期操作,警告信息例如“当前未进行检同期,是否确定合闸”。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就地分闸电路15,第一就地分闸电路15连接第一断路器1的分闸线圈,第一就地分闸电路15包括第七控制接点151。第一就地分闸电路15处于通路状态时,触发第七控制接点151可控制第一断路器1分闸,第七控制接点151例如可以为一分闸按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就地分闸电路25,第二就地分闸电路25连接第二断路器2的分闸线圈,第二就地分闸电路25包括第八控制接点251第二就地分闸电路25处于通路状态时,触发第八控制接点251可控制第二断路器2分闸,第八控制接点251例如可以为另一分闸按钮。
检同期只能通过远程检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并网试验状况下,只可远程控制第一断路器1和第二断路器2同时合闸,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开关121至第一连接线1211连通,且切换第二转换开关221至第三连接线2211连通,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在并网试验工况下,切换第一转换开关121至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切换第二转换开关221至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均处于并网状态。只有在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均处于并网状态的情况下,才可控制正常电源端的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的断路器同时合闸,为提高本申请实施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通过设置指示电路以指示正常电源端和/或应急电源端是否处于并网状态。
可选的,控制电路还包括:
至少一个指示电路,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正常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和/或,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应急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正常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和/或,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应急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从而能够提示操作人员当前配电系统的运行工况,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的,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指示电路30,第一指示电路30与第一转换电路12并联,第一指示电路30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指示器301和第五常开触点302,第一指示器301显露设置于配电系统的外部,第五常开触点302为第二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第二指示电路40,第二指示电路40与第二转换电路22并联,第二指示电路40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指示器401和第六常开触点402,第二指示器401显露设置于配电系统的外部,第六常开触点402为第四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在并网试验工况下,需将第一转换开关121切换至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将第二转换开关221切换至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从而第五常开触点302因第二线圈124有电流通过而闭合,第六常开触点402因第四线圈224有电流通过而闭合。第一指示电路30因第五常开触点302闭合,从而第一指示器301有电流通过可指示正常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第一指示器301例如可以是指示灯。第二指示电路40因第六常开触点402闭合,从而第二指示器401有电流通过可指示应急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第二指示器401例如也可以是指示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指示电路30和第二指示电路40,从而在并网试验工况下,通过查看第一指示器301和第二指示器401,能够获取到正常电源端是否处于并网状态以及应急电源端是否处于并网状态的信息,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且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的,控制电路还包括:
并网信号传输电路50,并网信号传输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并联,并网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七常开触点501和第八常开触点502,第七常开触点501为第二通断件的常开触点,第八常开触点502为第四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该实施方式中,在并网试验工况下,需将第一转换开关121切换至第二连接线1212连通以及将第二转换开关221切换至第四连接线2212连通,从而第七常开触点501与第八常开触点502均闭合使并网信号传输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并网信号传输电路处于通路状态从而可将并网信号传输至远程的控制系统,以提示远程的操作人员当前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均处于并网状态,可控制正常电源端断路器和应急电源端断路器同时合闸。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并网信号传输电路,在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均处于并网状态下,可将并网信号传输至远程的控制系统,以提示操作人员当前正常电源端和应急电源端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的,第一通断件、第二通断件、第三通断件以及第四通断件均为继电器。
相较于接触器,继电器的成本更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通断件、第二通断件、第三通断件以及第四通断件均为继电器,有利于节约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1、第二断路器2和控制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所述配电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一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所述第一断路器合闸,所述第一断路器为正常电源端断路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
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可控制所述第二断路器合闸,所述第二断路器为应急电源端断路器,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第三连接位和第四连接位;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一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三连接位时,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中的一者处于断路状态;
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二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四连接位时,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和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同时处于通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包括第一通断单元,所述第一通断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所述第一子单元与所述第二子单元并联;
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包括第二通断单元,所述第二通断单元包括第三子单元和第四子单元,所述第三子单元与所述第四子单元并联;
其中,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一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三连接位时,所述第二子单元与所述第四子单元均断开,且所述第一子单元与所述第三子单元中一者也断开;
在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二连接位,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四连接位时,所述第二子单元与所述第四子单元均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通时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一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线连通时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二连接位;
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第二转换开关,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包括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所述第三连接线连通时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三连接位,所述第四连接线连通时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处于所述第四连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远程合闸电路并联,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通断件、第二通断件和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一通断件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子单元为所述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二通断件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二子单元为所述第二常开触点,
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为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二线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
所述第二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远程合闸电路并联,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通断件、第四通断件和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三通断件包括第三线圈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子单元为所述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四通断件包括第四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所述第四子单元为所述第四常开触点,
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线圈,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为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四线圈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就地合闸电路,所述第一就地合闸电路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并联,所述第一就地合闸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接点和第三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断单元,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为所述第二通断件的常闭触点;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就地合闸电路,所述第二就地合闸电路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并联,所述第二就地合闸电路包括第二控制接点和第四常闭触点,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接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断单元,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为所述第四通断件的常闭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至少一个指示电路,所述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所述正常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所述应急电源端处于并网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指示电路,所述第一指示电路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并联,所述第一指示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指示器和第五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指示器显露设置于所述配电系统的外部,所述第五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二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第二指示电路,所述第二指示电路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并联,所述第二指示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指示器和第六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指示器显露设置于所述配电系统的外部,所述第六常开触点为所述第四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并网信号传输电路,所述并网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并联,所述并网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七常开触点和第八常开触点,所述第七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二通断件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八常开触点为所述第四通断件的常开触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件、所述第二通断件、所述第三通断件以及所述第四通断件均为继电器。
10.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CN202310563156.XA 2023-05-18 2023-05-18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Pending CN119010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3156.XA CN119010310A (zh) 2023-05-18 2023-05-18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3156.XA CN119010310A (zh) 2023-05-18 2023-05-18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10310A true CN119010310A (zh) 2024-11-22

Family

ID=9346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63156.XA Pending CN119010310A (zh) 2023-05-18 2023-05-18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0103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8439B (zh) 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智能控制模块
CN111458633A (zh) 一种跳合闸监视回路及故障报警方法
CN114188971A (zh) 一种光伏箱式变电站
CN101867181A (zh) 接线保护装置
CN111934291B (zh) 一种判别断路器偷跳和电气跳闸的方法
CN203039358U (zh) 交流分、合闸自保持电路
CN111585255B (zh) 一种跳闸监视回路
CN201877814U (zh) 用于断路器的控制装置
CN119010310A (zh) 配电系统的控制电路和配电系统
CN201072735Y (zh) 可检测断路器工作状态的分励脱扣器
CN110506376B (zh) 电切换装置
CN202513106U (zh) 一种预付费电能表专用塑壳断路器
CN114184951B (zh) 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模拟系统
CN216134265U (zh) 三相不一致保护电路
CN101174516B (zh) 电路断路器的状态监视装置
CN2222979Y (zh) 备用电源自投控制装置
CN108987203B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合能力的智能空开装置
CN112327152A (zh) 一种fc开关合-分时间测试及其零序保护整定系统及方法
CN206628433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110401172A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设备内电气驱动元件的温度检测装置及其构成的断路器
CN219678193U (zh) 箱式变压器监控装置及断路器
CN217741297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二次回路故障检测装置
RU2189680C2 (ru) Комплектное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701589B (zh) 断路器柜
CN216721270U (zh) 一种光伏箱式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