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09867B -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09867B CN119009867B CN202411483530.6A CN202411483530A CN119009867B CN 119009867 B CN119009867 B CN 119009867B CN 202411483530 A CN202411483530 A CN 202411483530A CN 119009867 B CN119009867 B CN 1190098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rod
- semicircular ring
- torsion
- cable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8—Cable junctions
- H02G15/10—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该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于线缆接头处的两个接线盒,每个接线盒的两侧均设有保护组件,每个保护组件均包括:扭转动力机构、动力转化机构、抗扭转机构和横推机构;本发明所提供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在电力工程中用于对线缆相互连接位置处的保护,在两个接线盒上设置了四组结构相同的保护组件,使得线缆连接之后可以对连接处进行保护,减轻了线缆往复摆动扭转的幅度,减小了线缆的磨损程度,提升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线缆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线缆扭转发生相互脱离的现象,提升线缆接头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公开号为CN2208576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显示,该专利提供一种线缆接头保护盒,该保护盒通过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套筒与压板下压,压板两侧设置的滑套会通过上盒内部顶端螺纹杆两侧固定的滑杆稳定下压到线缆表面,从而起到稳定固定效果,避免线缆被拖动脱离其保护盒后产生松动,提高了该保护盒的保护效果,同时压板的使用步骤简单快捷。
但是,线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进行高空架设,线缆架设在高空之后并不是绷直状态,在受到风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摇摆,而由于接线保护盒固定在电缆架上,线缆摇摆之后与接线保护盒的连接处会发生一定的摩擦,线缆经过长时间的摩擦,绝缘层会发生起皱、松动、脱落的现象,影响线缆的绝缘性能,甚至有可能会损伤线芯,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与连接的可靠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线缆在架设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力会导致线缆摆动,进而与线缆保护盒的连接处产生摩擦,最终影响线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于线缆接头处的两个接线盒,且两个所述接线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该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还包括:
保护组件,配置有四组且结构相同,其中,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保护组件被对称设于任意一接线盒的两侧,此外,每组所述保护组件均包括:
扭转动力机构,被设于所述接线盒的外侧,所述扭转动力机构包括一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紧密扣合于线缆的外表面上,且跟随线缆的扭转进行运动,此外,所述半圆环与接线盒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有弧形环,当所述线缆扭转时,所述弧形环在所述接线盒内部预设的弧形槽内滑动;
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弧形板表面上的齿条部,且所述齿条部跟随弧形板运动,此外,所述动力转化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接线盒侧壁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条部相啮合,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偏置转盘,通过转动齿轮将齿条部的扭转动力传递于转动轴,进而转化为偏置转盘的偏心旋转运动;
抗扭转机构,包括套设于偏置转盘圆周外表面上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有阻尼杆,且阻尼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阻尼杆的外壁还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与线缆表面相贴合,在所述抗扭转机构中,偏置转盘的偏心旋转运动被转化为活动架挤压阻尼杆与缓冲弹簧的竖直运动,并通过阻尼杆与缓冲弹簧的反作用力,实现对扭转动力的抵消减缓、以及通过固定套对线缆进行压紧;
横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设于活动架一侧的一组定位杆,一组所述定位杆通过活动套滑动连接有一安装杆,安装杆与弯曲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弯曲杆的另一端通过弹力组件连接有弧形套,所述弧形套与线缆表面相贴合,此外,所述横推机构还包括部分套设于弯曲杆外表面的导向套,导向套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接线盒的内壁上,当一组定位杆跟随活动架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导向套的导向作用,弯曲杆在竖直向下运动的同时还向远离抗扭转机构的方向水平运动;
基于上述结构,在将两个所述接线盒对称配合安装于线缆接头处时,线缆接头处位于四个所述横推机构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两个所述接线盒在与线缆相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将位于上部所述接线盒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在与线缆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垫,此外,将位于下部所述接线盒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在与线缆的接触面上同样设有防滑垫,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连接组件将所述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配合安装于线缆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形限位杆,所述L形限位杆由一体连接的竖直部与水平部构成,所述水平部上还设有定位块;
此外,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半圆环两侧的一组第一安装块,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均滑动套接有所述竖直部,除此之外,所述竖直部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竖直部的顶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再者,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半圆环两侧的一组第二安装块,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中均开设有与所述竖直部相配合的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宽度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相适配,与此同时,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
优选的,在任意一保护组件的抗扭转机构中,所述活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块,每个导向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接线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块。
较佳的,在任意一保护组件的所述横推机构中,所述弹力组件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通过伸缩弹簧嵌入在弯曲杆的一端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套上预设的一组固定块之间,且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线缆的轴线方向重合,在此基础上,支撑杆的表面还套设有挤压弹簧,以所述滑动杆为界,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支撑杆上远离阻尼杆的一侧,且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杆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总体来说,该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在电力工程中用于对线缆相互连接位置处的保护,在两个接线盒上设置了四组结构相同的保护组件,使得线缆连接之后可以对连接处进行保护,减轻了线缆往复摆动扭转的幅度,减小了线缆的磨损程度,提升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线缆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线缆扭转发生相互脱离的现象,提升线缆接头处的可靠性。
具体的,本发明在保护组件中利用扭转动力机构将线缆的扭转动作进行捕捉,再利用动力转化机构将线缆的扭转运动转化为偏置转盘的偏心旋转运动,进而利用滑动套设于偏置转盘圆周外表面上的活动架挤压阻尼杆与缓冲弹簧,在阻尼杆与缓冲弹簧的反向作用力下,固定套压紧线缆,同时还将活动架的挤压动作进行减缓,进而减缓了半圆环的扭动幅度,最终减缓线缆的扭动幅度,减小线缆的磨损程度,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发明还在保护组件中设置与活动架相关联的横推机构,当线缆扭动,并使得活动架向靠近线缆的方向移动时,活动架带动弯曲杆在竖直向下运动的同时,还向远离抗扭转机构的方向水平运动,从而带动弧形套压紧线缆的同时还为线缆提供朝向线缆接头处的推力,避免线缆相互脱离,提升线缆接头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安装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状态的正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保护组件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处于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部分保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弯曲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方案中,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于线缆接头C处的两个接线盒1,且两个接线盒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两个接线盒1在与线缆相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101,该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还包括:保护组件2,本申请中,保护组件2配置有四组且结构相同,其中,左右两侧的两组保护组件2被对称设于任意一接线盒1的两侧。
如图3所示,每组保护组件2中均包括有:一扭转动力机构3、一动力转化机构4、一抗扭转机构5和一横推机构6。
其中,如图1、图3、图5所示,所述扭转动力机构3被设于接线盒1的外侧,且扭转动力机构3包括一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紧密扣合于线缆的外表面上,且跟随线缆的扭转进行运动。
基于该技术方案,将位于上部接线盒1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3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一半圆环301;将位于下部接线盒1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3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二半圆环302,此外,每个半圆环与接线盒1相邻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弧形板304,弧形板304的一端设有弧形环305,当线缆扭转时,弧形环305在接线盒1内部预设的弧形槽内滑动,如图3所示。
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在与线缆的接触面上均设有防滑垫303 ,且第一半圆环301与第二半圆环302通过连接组件7配合安装于线缆外壁上。
连接组件7包括L形限位杆,L形限位杆由一体连接的竖直部701与水平部702构成,水平部702上还设有定位块703,如图4-6所示;此外,连接组件7还包括对称设于第一半圆环301两侧的一组第一安装块704,每个第一安装块704内均滑动套接有竖直部701,除此之外,竖直部70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05,复位弹簧705的一端与竖直部701的顶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05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7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另外,连接组件7还包括对称设于第二半圆环302两侧的一组第二安装块706,每个第二安装块706中均开设有与竖直部701相配合的滑动槽707,且滑动槽707的宽度与水平部702的宽度相适配,与此同时,每个第二安装块706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定位块703相适配的定位槽708。
基于上述实施例,扭转动力机构3一方面跟随线缆的扭转进行运动,另一方面用于将两个接线盒1配合扣合在线缆上。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将第一半圆环301与第二半圆环302配合安装于线缆外壁上时,令水平部702在滑动槽707的开口位置,其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可使L形限位杆在滑动槽707内滑动,通过L形限位杆压缩复位弹簧705直至水平部702离开滑动槽707;接着以竖直部701为轴旋转L形限位杆,令水平部702旋转至定位块703与定位槽708相对应的位置处;然后松开L形限位杆,复位弹簧705释放弹力带动L形限位杆移动,直至定位块703与定位槽708相配合,其状态如图5所示,进而对第一半圆环301与第二半圆环302进行限位固定,既保证了每个半圆环安装的便捷性,也提升了该接线盒1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如图3、图7所示,动力转化机构4包括设于弧形板304表面上的齿条部401,且齿条部401跟随弧形板304运动,此外,动力转化机构4还包括贯穿接线盒1侧壁的转动轴402,转动轴402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齿轮403,转动齿轮403与齿条部401相啮合,转动轴402的另一端连接有偏置转盘404。
基于上述实施例,偏置转盘404位于接线盒1的内部,且动力转化机构4通过转动齿轮403将齿条部401的扭转动力传递于转动轴402,进而转化为偏置转盘404的偏心旋转运动。
如图3的方位所示,以被配置在线缆上的接线盒1中位于右侧的保护组件2为例,比较重要的是,本发明在保护组件2中设置了抗扭转机构5,抗扭转机构5包括套设于偏置转盘404圆周外表面上的活动架501,活动架501的两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块504,每个导向块5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505,导杆505的一端与接线盒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块506;此外,如图8所示,活动架501的底部设有阻尼杆502,且阻尼杆502的端部设有固定套503,固定套503与线缆表面相贴合,在此基础上,阻尼杆502的外壁还套设有缓冲弹簧507,缓冲弹簧507的一端与活动架50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套503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抗扭转机构5中,偏置转盘404的偏心旋转运动被转化为活动架501挤压阻尼杆502与缓冲弹簧507的竖直运动,在阻尼杆502与缓冲弹簧507的反向作用力下,固定套503压紧线缆,同时还将活动架501的挤压动作进行减缓,进而减缓了各半圆环的扭动幅度,最终减缓线缆的扭动幅度,减小线缆的磨损程度,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发明还在保护组件2中设置了横推机构6,如图3、图9-10所示,横推机构6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设于活动架501一侧的一组定位杆601,一组定位杆601通过活动套602滑动连接有一安装杆603,安装杆603与弯曲杆604的一端相固定,弯曲杆604的另一端通过弹力组件8连接有弧形套605,弧形套605与线缆表面相贴合。
此外,如图9-10所示,弹力组件8包括滑动杆801,滑动杆801的一端通过伸缩弹簧802嵌入在弯曲杆604的一端内部,滑动杆80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杆803,支撑杆803转动连接于弧形套605上预设的一组固定块804之间,且支撑杆803的延伸方向与线缆的轴线方向重合,在此基础上,支撑杆803的表面还套设有挤压弹簧805,以滑动杆801为界,挤压弹簧805位于支撑杆803上远离安装杆603的一侧,且挤压弹簧805的一端与固定块804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杆801连接。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横推机构6还包括部分套设于弯曲杆604外表面的导向套606,导向套606通过安装架607固定安装于接线盒1的内壁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一组定位杆601跟随活动架501竖直向下运动时,通过导向套606的导向作用,弯曲杆604在竖直向下运动的同时还向远离抗扭转机构5的方向水平运动,此时,在弧形套605与线缆表面相贴合的情况下,伸缩弹簧802被挤压,其反作用力将线缆在竖直方向压紧;同时挤压弹簧805在水平方向上也被压紧,其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将线缆向线缆接头C处横推,避免线缆相互脱离,提升线缆接头处的可靠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基于上述结构,在将两个接线盒1对称配合安装于线缆的接头处时,线缆的接头处位于四个横推机构6的中心位置处。
总体来讲,该线缆结构接头保护结构在电力工程中用于对线缆相互连接位置处的保护,在两个接线盒1上设置了四组结构相同的保护组件2,使得线缆连接之后可以对连接处进行保护,减轻了线缆往复摆动扭转的幅度,减小线缆的磨损程度,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线缆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线缆扭转发生相互脱离的现象,提升线缆接头处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如偏置转盘404、阻尼杆502等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仅对其工作原理及效果带入使用即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于线缆接头处的两个接线盒,且两个所述接线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还包括:
保护组件,配置有四组且结构相同,其中,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保护组件被对称设于任意一接线盒的两侧,此外,每组所述保护组件均包括:
扭转动力机构,被设于所述接线盒的外侧,所述扭转动力机构包括一半圆环,所述半圆环紧密扣合于线缆的外表面上,且跟随线缆的扭转进行运动,此外,所述半圆环与接线盒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有弧形环;
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弧形板表面上的齿条部,且所述齿条部跟随弧形板运动,此外,所述动力转化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接线盒侧壁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条部相啮合,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偏置转盘,通过转动齿轮将齿条部的扭转动力传递于转动轴,进而转化为偏置转盘的偏心旋转运动;
抗扭转机构,包括套设于偏置转盘圆周外表面上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有阻尼杆,且阻尼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阻尼杆的外壁还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与线缆表面相贴合;
横推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设于活动架一侧的一组定位杆,一组所述定位杆通过活动套滑动连接有一安装杆,安装杆与弯曲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弯曲杆的另一端通过弹力组件连接有弧形套,所述弧形套与线缆表面相贴合,此外,所述横推机构还包括部分套设于弯曲杆外表面的导向套,导向套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接线盒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线盒在与线缆相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位于上部所述接线盒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在与线缆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垫,此外,将位于下部所述接线盒外侧的扭转动力机构中的每个半圆环被配置为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在与线缆的接触面上同样设有防滑垫,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连接组件将所述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配合安装于线缆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形限位杆,所述L形限位杆由一体连接的竖直部与水平部构成,所述水平部上还设有定位块;
此外,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半圆环两侧的一组第一安装块,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均滑动套接有所述竖直部,除此之外,所述竖直部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竖直部的顶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半圆环两侧的一组第二安装块,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中均开设有与所述竖直部相配合的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宽度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相适配,与此同时,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保护组件的抗扭转机构中,所述活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一组导向块,每个导向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接线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保护组件的所述横推机构中,所述弹力组件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通过伸缩弹簧嵌入在弯曲杆的一端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套上预设的一组固定块之间,且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线缆的轴线方向重合,在此基础上,支撑杆的表面还套设有挤压弹簧,以所述滑动杆为界,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支撑杆上远离阻尼杆的一侧,且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杆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83530.6A CN119009867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83530.6A CN119009867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09867A CN119009867A (zh) | 2024-11-22 |
CN119009867B true CN119009867B (zh) | 2024-12-17 |
Family
ID=9348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83530.6A Active CN119009867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009867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2185A (zh) * | 2017-07-11 | 2017-11-07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快速转换的线夹装置 |
CN111541212A (zh) * | 2020-05-13 | 2020-08-14 | 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的防扭转固定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36383C2 (sv) * | 2012-02-21 | 2013-10-01 | Kl Solutions Ab | Vriddon för hängande kabel |
CN117458350A (zh) * | 2023-10-16 | 2024-01-26 | 深圳市成天泰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低烟无卤铝合金电缆生产加工工艺 |
CN117954941A (zh) * | 2024-01-02 | 2024-04-30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配电网目标网架的接线装置 |
-
2024
- 2024-10-23 CN CN202411483530.6A patent/CN1190098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2185A (zh) * | 2017-07-11 | 2017-11-07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快速转换的线夹装置 |
CN111541212A (zh) * | 2020-05-13 | 2020-08-14 | 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的防扭转固定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09867A (zh) | 2024-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61799A (zh) | 一种便于上架的通信电缆放线器 | |
CN119009867B (zh) |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接头处保护结构 | |
CN104979126A (zh) | 一种特高压直流接地开关 | |
CN108616006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插接牢固的便捷式路由器 | |
CN108468289A (zh) | 一种用于坡度路面的具有收放功能的稳定型护栏 | |
CN209577640U (zh) | 油田集输管道除垢装置 | |
CN107763220A (zh) | 一种高速油封结构 | |
CN108518531A (zh) | 一种通用性高的用于从密闭容器中引出电缆的密封贯穿结构 | |
CN11258401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调节机构 | |
CN208546346U (zh) | 一种耐磨陶瓷泵 | |
CN104246945A (zh) | 用于驱动断路器的触点的包括扭杆的装置 | |
CN113937704B (zh) | 一种分裂导线装配式防舞间隔棒 | |
CN201829400U (zh) | 单柱双臂垂直伸缩式户外三相高压交流隔离开关 | |
CN111675162B (zh) | 抬升装置 | |
CN214743029U (zh) | 一种组合多段式电气设备减震装置 | |
CN107039208A (zh) | 一种简易的户内高压接地开关 | |
CN212639560U (zh) | 一种水性聚氨酯墙布用收卷辊 | |
CN108746413A (zh) | 一种钢筋折弯机的固定装置 | |
CN209130368U (zh) | 一种用于软管接头的橡胶防护装置 | |
CN219811948U (zh) | 一种便于固定具有抗拉伸结构的电缆 | |
CN111853009A (zh) | 一种双孔抗震连接件 | |
CN206163347U (zh) | 一种旋转变直线运动的传动装置 | |
CN117095549B (zh) | 一种交通灯 | |
CN202394792U (zh) | 一种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用折臂伸缩式导电杆 | |
CN216476889U (zh) | 一种电动举升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