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998206A -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998206A
CN118998206A CN202411497052.4A CN202411497052A CN118998206A CN 118998206 A CN118998206 A CN 118998206A CN 202411497052 A CN202411497052 A CN 202411497052A CN 118998206 A CN118998206 A CN 118998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nt
channel
branch
passag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4970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998206B (zh
Inventor
邱永宁
侯路鹏
杨泽悟
施康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4970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998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8998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98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998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98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59Details of supply of the liquid to the bearing, e.g. passages or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本保持架,包括:润滑剂注入孔,以及主板,主板上设有主油路通道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主油路通道与润滑剂注入孔相连通,两组分支油路通道均与主油路通道相连通;主油路通道上开设有容纳槽,润滑剂经容纳槽汇聚后再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分支油路通道能够给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输送润滑剂以实现对滚动体的充分润滑。通过对保持架进行结构改进,当润滑剂注入后,在主油路通道和分支油路通道的引导下可以均匀地送达滚动体处,不需要增加润滑剂的注入量,可以防止出现润滑剂渗漏的现象。

Description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导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linear slider)又称线轨、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可分为滚轮直线导轨,圆柱直线导轨,滚珠直线导轨三种。直线导轨的基本结构包括轨道、滑块、端盖以及保持架,保持架安装在轨道与滑块之间,用于形成钢球的循环球道,端盖安装在滑块的两端,当滑块相对于轨道滑移时,钢球在循环球道内滚动。为了提高钢球滚动时的流畅性,一般会在循环球道内注入润滑剂。
目前,现有的直线导轨的润滑方式为,润滑剂从端盖的油口注入,经过端盖上的润滑油道到达端盖的循环槽(循环槽和循环球道的端部连通)后,润滑剂才会溢出到钢球上。也就是说,现有的润滑方式,润滑剂只会在循环球道的端部对钢球进行润滑,循环球道中部的钢球的润滑需要滚动到端部后才会起到润滑效果。
现有的润滑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润滑剂从端盖注入后,会顺着端盖上的润滑油道储存在循环槽处,钢球在经过循环槽的时候会沾染部分润滑剂实现润滑,润滑剂需要注入一定的量后才会溢出,导致润滑剂在循环槽处堆积严重,而且在循环球道中部的这些钢球需要滚动到循环槽处才能实现润滑。虽然通过加大润滑剂的注入量可以让部分润滑剂渗入循环球道内,但是这种加量的方式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加大润滑剂的注入量不仅会造成润滑剂资源浪费,成本增加,而且,过多的润滑剂在直线导轨内部,润滑剂会从缝隙中渗出到直线导轨外部,这是严禁出现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在控制润滑剂注入量的同时能够使得钢球得到有效润滑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持架,包括:
润滑剂注入孔,以及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主油路通道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所述主油路通道与所述润滑剂注入孔相连通,两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均与所述主油路通道相连通;
所述主油路通道上开设有容纳槽,润滑剂经所述容纳槽汇聚后再流向两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所述分支油路通道能够给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输送润滑剂以实现对滚动体的充分润滑。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均包括n个支路,所述n个支路的宽度分别为B1~Bn,所述n个支路的长度分别为L1~Ln,其中,L1/B1=L2/B2=···=Ln/Bn
进一步的,以所述主板的中心线X为基准,与所述中心线X距离越近的支路的宽度越小。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纳槽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内设有多个第一挡块,沿靠近所述凸块的方向,所述第一挡块的宽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通道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沿靠近所述凸块的方向,所述第二挡块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三挡块的宽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支路中设置了第四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通道的容积小于或等于润滑剂的单次注入量的1.5倍。
进一步的,所述主油路通道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上均设有毛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线导轨,包括:保持架、轨道、滑块以及两个端盖,所述保持架安装在所述轨道和滑块之间,所述滑块与轨道之间形成有滚动体循环通道,所述滚动体循环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滚动体,两个所述端盖与滑块的两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滚动体的润滑方法,采用所述的保持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润滑剂从润滑剂注入孔注入流向主油路通道,润滑剂在容纳槽缓冲汇聚后再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所述分支油路通道的多个出口连通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润滑剂进入滚动体循环通道内的不同位置对滚动体进行充分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主油路通道包括:沿主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和沿主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交汇于所述容纳槽,第二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上,第三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
进一步的,润滑剂从所述第一通道输入经所述第二挡块分流后进入所述容纳槽内并流向所述第二通道,经所述第二通道再流向n个支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通过对保持架进行结构改进,当润滑剂注入后,在主油路通道和分支油路通道的引导下可以均匀地送达滚动体处,不需要增加润滑剂的注入量,可以防止出现润滑剂渗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保持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润滑剂在保持架上的流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直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直线导轨水平壁挂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直线导轨竖直壁挂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直线导轨倒装的示意图。
图中:1、保持架;2、轨道;3、滑块;4、端盖;11、润滑剂注入孔;12、主板;121、主油路通道;122、分支油路通道;123、容纳槽;13、侧板;1211、第一通道;1212、第二通道;124、凸块;125、环形通道;126、第一挡块;127、第二挡块;128、第三挡块;129、第四挡块;130、连接段一;131、连接段二;132、连接段三;130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通过对保持架1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滚动体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本发明的保持架1包括:润滑剂注入孔11以及主板12,主板12上设有主油路通道121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主油路通道121与润滑剂注入孔11相连通,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均与主油路通道121相连通;主油路通道121上开设有容纳槽123,润滑剂经容纳槽123汇聚后再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分支油路通道122能够给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输送润滑剂以实现对滚动体的充分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滚动体在滚动体循环通道内是高频往复滚动的,如果滚动体得不到充分润滑,会导致滚动体的循环运动出现卡顿进而导致直线导轨运行不良,润滑不充分会增加滚动体与滚动体循环通道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滚动体循环通道易产生疲劳,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对滚动体是否充分润滑直接影响着直线导轨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基于此,本发明对保持架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的保持架1包括:主板12和两块侧板13,两块侧板13分别与主板12的两端固定连接,润滑剂注入孔11设置在侧板13上,润滑剂通过润滑剂注入孔11流向主油路通道121,再经过主油路通道121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沿主板1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分支油路通道122设有多个出口,不同的出口连通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这样,润滑剂可以同步进入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有中部、端部),若干个滚动体可以得到充分润滑,不需要滚动到端部的循环槽才能润滑。
具体的,每组分支油路通道122均包括n个支路,n个支路的宽度分别为B1~Bn,n个支路的长度分别为L1~Ln,其中,L1/B1=L2/B2=···=Ln/Bn。n个支路的出口分别连通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例如,以n=6为例来进行说明,沿与润滑剂注入孔11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六个支路分别记为支路a、支路b、支路c、支路d、支路e、支路f。主油路通道121包括沿主板1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道1211和沿主板12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道1212,第一通道1211和第二通道1212交汇于容纳槽123。容纳槽123位于主板12的中心处,第一通道1211与第二通道1212呈“十”字形设置。第一通道1211的宽度和第二通道1212的宽度相等。其中,支路a与支路f宽度相等,支路b和支路e宽度相等,支路c和支路d宽度相等,支路的长度是指支路中心线与第二通道1212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设支路a、支路b、支路c、支路d、支路e、支路f的宽度分别为B1、B2、B3、B4、B5、B6,长度分别为L1、L2、L3、L4、L5、L6,其中,L1/B1=L2/B2=L3/B3=L4/B4=L5/B5=L6/B6。也就是说,各个支路的长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并且,与第二通道1212的中心线(即中心线X)距离越近的支路的宽度越小。即,B1=B6>B2=B5>B3=B4,L1=L6>L2=L5>L3=L4。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当润滑剂从第二通道1212流向各个支路的时候,每个支路能够将等量的润滑剂输送到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实现均匀润滑的目的。需要解释的是,由于各个支路与第二通道1212的距离不同,距离近的支路会先通入润滑剂,而距离远的支路要过一会才会通入润滑剂,也就是说,如果各个支路的宽度都相同的话,润滑剂会先进入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中间部分,进入两端的时间会慢一点,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本发明对各个支路的宽度进行了设计,并保证长度与宽度的比值相同,已知流量=流速×横截面积,各个支路要输出等量的润滑剂,由于与第二通道1212距离越近的支路的流速会更快一点,因此,将与第二通道1212距离越近的支路的宽度设计的小一点。
本发明设置容纳槽123的目的是能够让润滑剂更稳定地流向各个支路。润滑剂单次的注入量是固定的,如果没有容纳槽123,第一通道1211内润滑剂流向第二通道1212,第二通道1212流向各个支路时,有可能会出现断流(润滑剂接不上)的情况。通过设置容纳槽123,第一通道1211过来的润滑剂会先储存在容纳槽123内,将容纳槽123填满后再流向第二通道1212,这样,流向第二通道1212、各个支路的润滑剂始终是充足、稳定的。
在直线导轨的使用场景中,直线导轨的安装方式有正装(滑块朝上)、倒装(滑块朝下)、水平壁挂、竖直壁挂等等。当直线导轨为壁挂安装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剂可能会偏向于某一侧,导致另一侧的润滑效果不佳。比如,水平壁挂时,保持架1的右侧朝下,当润滑剂注入时会更多的流向右侧,而左侧的润滑剂偏少。基于此,本发明对保持架1的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
具体的,容纳槽123内设有凸块124,凸块124与容纳槽123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125,环形通道125内设有多个第一挡块126,沿靠近凸块124的方向,第一挡块126的宽度逐渐增大。例如,第一挡块126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第一通道1211与第二通道1212的四个交界处,第一挡块126与凸块124固定连接,四个第一挡块126两两对称设置。第一挡块126例如为弯曲状,弯曲方向与润滑剂的流向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块126的存在并不会将环形通道125堵死,当直线导轨水平壁挂安装时,第一挡块126可以降低润滑剂偏向某一侧的程度,从第一通道1211流出的润滑剂进入环形通道125内,且被两个第一挡块126挡住,弯曲状能够挡住更多的润滑剂,当润滑剂达到一定量后,润滑剂会越过第一挡块126逐渐流向位于两侧的第二通道1212。这样,当直线导轨水平壁挂安装时,润滑剂从第一通道1211流向第二通道1212时,能够降低重力对润滑剂的影响,改善润滑剂偏向某一侧的情况,尽量保证润滑剂能够均匀地向两侧分流。另外,第一挡块126还有一个作用是,润滑剂中可能会带有一些杂质,经过第一挡块126的阻挡可将部分杂质阻挡下来,提高流向各个支路的润滑剂的清洁度。
具体的,环形通道125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块127和第三挡块128,沿靠近凸块124的方向,第二挡块127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三挡块128的宽度逐渐减小。例如,第二挡块127和第三挡块128的数量均为两个,环形通道125与第一通道1211之间有两处开口(分别记为开口k1和开口k2),环形通道125与第二通道1212之间有两处开口(分别记为开口k3和开口k4),一个第二挡块127设于开口k1处,另一个第二挡块127设于开口k2处,一个第三挡块128设于开口k3处,另一个第三挡块128设于开口k4处,两个第二挡块127相背设置,两个第三挡块128相对设置,即,两个第二挡块127的最宽处均朝向凸块124,两个第三挡块128的最窄处均朝向凸块124。当润滑剂从第一通道1211流向开口k1时,被第二挡块127的尖部分流到环形通道125内,便于润滑剂流向开口k3和k4。当直线导轨水平壁挂时,润滑剂在流向开口k3和k4时,会被第三挡块128的尖部分流再流向各个支路,第三挡块128对润滑剂产生的阻力可以抵消重力的影响,使得流向开口k3和k4的润滑剂尽量均匀。当直线导轨竖直壁挂时,因重力影响,润滑剂会更多的流向开口k2,在开口k2处设置第二挡块127且第二挡块127的最宽处朝向凸块124,可以阻挡过多的润滑剂流向开口k2。也就是说,两个第二挡块127可以起到正向分流、反向阻流的效果。
例如,第一挡块126、第二挡块127、第三挡块128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
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在环形通道125内、开口处分别设置挡块,能够适应直线导轨不同的安装姿态,在不同的安装姿态下,能够使得润滑剂尽量均匀地流向各个支路,提高滚动体润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第一挡块126、第二挡块127、第三挡块128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直线导轨在水平壁挂、竖直壁挂等姿态下,润滑剂能够尽量均匀地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使得循环通道内的若干个滚动体都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提高直线导轨运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通道125的容积小于或等于润滑剂的单次注入量的1.5倍。由于直线导轨的润滑剂的注入是定时定量的,本发明设置环形通道125的容积不超过润滑剂的单次注入量,如果润滑剂的注入量过大,挡块的作用可能会被减弱,可能仍然会造成在壁挂姿态下,有一侧的滚动体得不到有效润滑。
例如,在支路的入口处可以设置第四挡块129。具体的,在支路b、支路c、支路d、支路e的入口处可以设置第四挡块129,这样,当润滑剂从第二通道1212流出时,润滑剂经过的顺序是支路c→支路b→支路a和支路d→支路e→支路f,在支路b、支路c、支路d、支路e的入口处设置第四挡块129,可以起到一定的抑流作用,让润滑剂能够快速流到距离较远的支路a和支路f,使得润滑剂从不同支路到达滚动体循环通道的时间相近。在支路与分支油路通道122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数量为二),一个连接通道包括连接段一130、连接段二131和连接段三132,连接段一130、连接段二131和连接段三13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连接段一130用于连通支路c、支路d,两个连接段二131用于连通支路b、支路e,两个连接段三132用于连通支路a、支路f。基于润滑剂流动性的综合考虑,本发明将连接段一130的宽度设为与支路c的宽度相等,连接段二131的宽度设为与支路b的宽度相等,连接段三132的宽度设为与支路a的宽度相等。支路b的宽度为支路c的宽度的1.25倍。
在一实施例中,在主油路通道121、分支油路通道122、连接通道上可以设置毛毡,毛毡由纤维交缠构成,纤维的毛细作用可以加入润滑剂的流动。并且,在润滑剂注入量不大的条件下,毛毡的毛细作用可以促使润滑剂快速、均匀地到达滚动体处。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直线导轨,包括:上述改进后的保持架1、轨道2、滑块3以及两个端盖4,保持架1安装在轨道2和滑块3之间,滑块3与轨道2之间形成有滚动体循环通道,滚动体循环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滚动体,两个端盖4与滑块3的两端连接。当滑块3在轨道2上滑行时,若干个滚动体在滚动体循环通道内循环滚动。保持架1的侧板13上设有定位柱1301,定位柱1301可以插入滑块3上对应的定位孔内,使得滑块3与保持架1之间的不会发生相对偏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滚动体的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润滑剂从润滑剂注入孔11注入流向主油路通道121,润滑剂在容纳槽123缓冲汇聚后再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分支油路通道122的多个出口连通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润滑剂进入滚动体循环通道内的不同位置对滚动体进行充分润滑。
具体的,润滑剂从润滑剂注入孔11进入第一通道1211,在第二挡块127处分流后到达环形通道125内,环形通道125被填充满后,润滑剂逐渐向两侧的第二通道1212流动,再流向各个支路。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设置的多个挡块可以使得润滑剂尽量均匀地到达滚动体处。各个支路连通循环通道地不同位置,在滚动体循环滚动地过程中,若干个滚动体可以得到均匀润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通过对保持架1进行结构改进,当润滑剂注入后,在主油路通道121和分支油路通道122的引导下可以均匀地送达滚动体处,不需要增加润滑剂的注入量,可以防止出现润滑剂渗漏的现象。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润滑剂注入孔(11),以及
主板(12),所述主板(12)上设有主油路通道(121)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所述主油路通道(121)与所述润滑剂注入孔(11)相连通,两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122)均与所述主油路通道(121)相连通;
所述主油路通道(121)上开设有容纳槽(123),润滑剂经所述容纳槽(123)汇聚后再流向两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122),所述分支油路通道(122)能够给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输送润滑剂以实现对滚动体的充分润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分支油路通道(122)均包括n个支路,所述n个支路的宽度分别为B1~Bn,所述n个支路的长度分别为L1~Ln,其中,L1/B1=L2/B2=···=Ln/B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主板(12)的中心线X为基准,与所述中心线X距离越近的支路的宽度越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23)内设有凸块(124),所述凸块(124)与所述容纳槽(123)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125),所述环形通道(125)内设有多个第一挡块(126),沿靠近所述凸块(124)的方向,所述第一挡块(126)的宽度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125)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挡块(127)和第三挡块(128),沿靠近所述凸块(124)的方向,所述第二挡块(127)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三挡块(128)的宽度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中设置了第四挡块(129)。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125)的容积小于或等于润滑剂的单次注入量的1.5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通道(121)和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上均设有毛毡。
9.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架(1)、轨道(2)、滑块(3)以及两个端盖(4),所述保持架(1)安装在所述轨道(2)和滑块(3)之间,所述滑块(3)与轨道(2)之间形成有滚动体循环通道,所述滚动体循环通道内设有若干个滚动体,两个所述端盖(4)与滑块(3)的两端连接。
10.一种滚动体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架(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润滑剂从润滑剂注入孔(11)注入流向主油路通道(121),润滑剂在容纳槽(123)缓冲汇聚后再流向两组分支油路通道(122);所述分支油路通道(122)的多个出口连通滚动体循环通道的不同位置,润滑剂进入滚动体循环通道内的不同位置对滚动体进行充分润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滚动体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通道(121)包括:沿主板(1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道(1211)和沿主板(12)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道(1212),所述第一通道(1211)和第二通道(1212)交汇于所述容纳槽(123),第二挡块(127)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211)上,第三挡块(128)位于所述第二通道(1212)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滚动体的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润滑剂从所述第一通道(1211)输入经所述第二挡块(127)分流后进入所述容纳槽(123)内并流向所述第二通道(1212),经所述第二通道(1212)再流向n个支路。
CN202411497052.4A 2024-10-25 2024-10-25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Active CN118998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97052.4A CN118998206B (zh) 2024-10-25 2024-10-25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97052.4A CN118998206B (zh) 2024-10-25 2024-10-25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98206A true CN118998206A (zh) 2024-11-22
CN118998206B CN118998206B (zh) 2025-03-28

Family

ID=9349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497052.4A Active CN118998206B (zh) 2024-10-25 2024-10-25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99820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97702A1 (en) * 2000-10-13 2002-04-17 Nsk Ltd Spindle apparatus
KR20050063832A (ko) * 2003-12-19 2005-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의 급유구조
JP2012154462A (ja) * 2011-01-28 2012-08-16 Nsk Ltd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3079716A (ja) * 2011-09-21 2013-05-02 Nsk Ltd 直動案内装置
CN104234958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梁彦俊 多排径向柱塞泵
KR200480957Y1 (ko) * 2015-04-20 2016-07-27 하이윈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 오일 경로 조정장치를 구비한 리니어 가이드
CN107165819A (zh) * 2017-07-12 2017-09-15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微造型的卧式煤矿高压大流量水液压泵的缸套摩擦副
WO2021063348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以及使用油分离装置或冷凝器的制冷系统
CN214239681U (zh) * 2020-10-30 2021-09-21 深圳市卓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处理用具有定位结构的加压成型机
CN116336083A (zh) * 2023-04-11 2023-06-27 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圈滚道带润滑小孔的高速轴承、直接微量供脂润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97702A1 (en) * 2000-10-13 2002-04-17 Nsk Ltd Spindle apparatus
KR20050063832A (ko) * 2003-12-19 2005-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의 급유구조
JP2012154462A (ja) * 2011-01-28 2012-08-16 Nsk Ltd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3079716A (ja) * 2011-09-21 2013-05-02 Nsk Ltd 直動案内装置
CN104234958A (zh) * 2014-09-10 2014-12-24 梁彦俊 多排径向柱塞泵
KR200480957Y1 (ko) * 2015-04-20 2016-07-27 하이윈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 오일 경로 조정장치를 구비한 리니어 가이드
CN107165819A (zh) * 2017-07-12 2017-09-15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微造型的卧式煤矿高压大流量水液压泵的缸套摩擦副
WO2021063348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以及使用油分离装置或冷凝器的制冷系统
CN214239681U (zh) * 2020-10-30 2021-09-21 深圳市卓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处理用具有定位结构的加压成型机
CN116336083A (zh) * 2023-04-11 2023-06-27 上海斐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圈滚道带润滑小孔的高速轴承、直接微量供脂润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邸为民: "新型轮轨润滑装置及润滑剂研究", 《中国铁路》, 11 January 1991 (1991-01-11), pages 18 -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98206B (zh) 2025-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5461B2 (ja) リニア装置
DE19955039A1 (de) Selbstschmierende Linearführung
CN118998206B (zh) 保持架、直线导轨、滚动体的润滑方法
KR0166992B1 (ko) 선형 안내장치
CN108547866A (zh) 一种自清洁型滚动直线导轨副
CN113202867B (zh) 一种用于线性模组上的一体化保持架
JP6090507B2 (ja) 直動案内装置
JP2007325672A (ja) 遊技機の球流下構造
CN112727920A (zh) 一种循环式滑台滚珠导流装置
JP6567011B2 (ja) リニアモジュールの油路調整装置
CN115789086A (zh) 一种带镶件的高刚性高负荷滚柱滑块
CN104565034B (zh) 具润滑结构的线性滑轨
JP4638855B2 (ja) 運動案内装置
JP2008291938A (ja) 直動案内装置用スライダ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KR101915958B1 (ko) 리니어 모션 가이드 장치
CN212584132U (zh) 一种注塑成型精密滑块
WO2006068340A1 (en) Slider and linear sliding ball bearing in use with the slider
CN118382763A (zh) 线性引导件
JP4816570B2 (ja) 直動案内装置用エンドキャップ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JP2008133836A (ja)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CN208417257U (zh) 一种自清洁型滚动直线导轨副
CN102612607B (zh) 线性引导装置
CN113202868B (zh) 一种适应短行程的滑块
CN110985539A (zh) 一种端塑盖以及直线导轨副
CN214698805U (zh) 一种带有新型油路的直线运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