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96726B -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96726B CN118996726B CN202411479588.3A CN202411479588A CN118996726B CN 118996726 B CN118996726 B CN 118996726B CN 202411479588 A CN202411479588 A CN 202411479588A CN 118996726 B CN118996726 B CN 1189967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or belt
- roller
- frame
- height
-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1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798 dela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求保护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上层机架;上层机架上设置有上层传动辊组,上层传动辊组上设置有上层传送带;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一调高辊,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一调高辊,第一传动辊组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动辊组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运转,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形成用于承载纤维网的第一传送面,第一调高辊用于抵触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传送面,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传送面和上层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本申请的第一调高辊可以调节第一传送带和上层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纤维网,让其更好转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防粘纺丝单元用于将纤维原料熔融后形成丝状喷到铺网机上,从而形成纤维网,当需要生产多层纤维网时,传统的方式是在铺网机上设置多个防粘纺丝单元,也就是让上层的纤维网直接从防粘纺丝单元铺设到下层的纤维网上,最后形成多层纤维网。
技术改进后,出现了多层的铺网机结构,其先在最下方的第一铺网机上形成单层纤维网,再让上层铺网机的纤维网掉落转移到第一铺网机上,最后重叠成多层无纺布,上层铺网机上纤维拨离的位置和纤维自身结构、传送带角度、传送带速度以及拨离结构等有关,因此,上层铺网机上的纤维拨离时的高度不能确定,纤维从不合适的高度落到第一铺网机上容易导致布面折皱、错位甚至破裂,进而逼停设备。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纤维网转移正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通过调节输送带的高度和角度,从而让纤维网更好地转移。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上层机架;
上层机架上设置有上层传动辊组,上层传动辊组上设置有上层传送带,上层传动辊组用于带动上层传送带运转;
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一调高辊,第一传动辊组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动辊组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运转,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形成用于承载纤维网的第一传送面,第一调高辊用于抵触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传送面,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传送面和上层传送带之间的距离。
综上,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机架上设置上层机架的方式,让上层传送带上的单层纤维网转移到第一传送带上,从而叠加形成多层无纺布,第一机架上的第一调高辊可以调节第一传送带和上层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纤维网,让其更好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第一机架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第一机架放大图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第一张紧辊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上层机架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的实施例五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第一机架;11、第一传送带;111、上坡面;112、下坡面;12、第一传动辊组;121、第一张紧辊;122、第一主动辊;123、第一纠偏辊;124、第一支撑辊;13、第一调高辊;14、调高件;20、上层机架;21、上层传送带;211、上斜面;212、下斜面;22、上层传动辊组;221、上层主动辊;222、上层纠偏辊;223、上层支撑辊;23、上层张紧辊;30、张紧件;31、连接杆;32、固定盘;40、第一防粘纺丝单元;50、上层防粘纺丝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包括有第一机架,第一机架10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上层机架20;上层机架20上设置有上层传动辊组22,上层传动辊组22上设置有上层传送带21,上层传动辊组22用于带动上层传送带21运转;第一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12和第一调高辊13,第一传动辊组12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1,第一传动辊组12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11运转,第一传送带11在第一机架10的上方形成用于承载纤维网的第一传送面,第一调高辊13用于抵触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和上层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
第一机架10的起始端上方设置有第一防粘纺丝单元40,第一防粘纺丝单元40用于在第一机架10上铺设纤维。各个上层机架20的起始端上方均设置有上层防粘纺丝单元50,上层防粘纺丝单元50用于在对应的上层机架20上铺设纤维。防粘纺丝单元用于将纤维原料熔融后形成丝状喷到第一机架10和上层机架20上,从而形成纤维网。第一调高辊13至少和一个上层机架20对应设置,也可以让第一调高辊13和上层机架20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的,上层传送带21首尾相连成一圈,用于循环转动,若上层传送带21顺时针转动,则起始端在上层机架20的左边,末端在上层机架20的右边,若上层传送带21逆时针转动,则起始端在上层机架20的右边,末端在上层机架20的左边。第一传送带11首尾相连成一圈,用于循环转动,若第一传送带11顺时针转动,则起始端在第一机架10的左边,末端在第一机架10的右边,若第一传送带11逆时针转动,则起始端在第一机架10的右边,末端在第一机架10的左边。
实施例一:
还包括有上层张紧辊23,上层张紧辊23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上层张紧辊23和上层机架20末端处的上层传送带21抵触,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被上层张紧辊23分隔形成位于上层张紧辊23上方的上斜面211,和位于上层张紧辊23下方的下斜面212。
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机架20的上方形成有上层传送面,在上层机架20的下方形成有上层底面,因为纤维网很薄,一般情况下纤维网会吸附在上层传送带21的末端然后到了上层底面才拨离,最后落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上,当然也可以用外界风机辅助达到该效果,参考公告号为202181426U的在线连续生产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的设备公开的风机,本申请没有风机结构。现有的上层传送带21末端到上层底面的转弯角度过大,导致纤维网拨离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太大,也就让纤维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太大,这样落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上可能会出现褶皱、不平整的现象,不利于纤维网的重叠。
实施例二:
还包括有上层张紧辊23和张紧件30,上层张紧辊23通过张紧件30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上层张紧辊23和上层机架20末端处的上层传送带21抵触,张紧件30通过调节上层张紧辊23的位置来控制上层传送带21的张紧程度。该实施例中上层张紧辊23在张紧件30的控制下可以移动,相比实施例一,多了调节上层传送带21张紧的作用,达到双重功能,节省了零部件。
张紧件30调整上层张紧辊23的位置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指的是现实中上层机架20正确摆放后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并非附图中展示的方向,图1-图3向右旋转九十度即现实中设备的摆放方向。具体的,上层张紧辊23位于上层传送带21的内侧。
张紧件30包括有连接杆31和固定盘32,固定盘32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连接杆31的一端和固定盘32可调连接,另一端和上层张紧辊23连接,用于调节上层张紧辊23和固定盘32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固定盘32开设有供连接杆31从水平方向穿过的孔洞,连接杆31上具有螺纹,通过螺母控制连接杆31跟固定盘32固定的位置,通过调节螺母从而调节上层张紧辊23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起到张紧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下斜面212的倾斜度。固定盘3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层机架20末端面的不同高度处,上层机架20的末端开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固定孔,可以让固定盘32固定在上层机架20末端的任意高度,这样可以通过人工调节上层张紧辊23的高度,工人根据不同限位网的材料和重量,根据经验对上层张紧辊23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大幅度改变下斜面212的倾斜度。一般情况下,固定盘32的高度固定后就不改变了,通常只通过连接杆31调节上层张紧辊23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在实施例一中,上层张紧辊23固定设置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不可移动,没有张紧作用,或实施例二中,上层张紧辊23可移动,有张紧作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上层张紧辊23都可使上层传送带21分隔成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下斜面212和上层底面连接,纤维网在上层传送面上成网后,依次经过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到了上层底面通常就会拨离下来,从而落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上。下斜面212的设置,让纤维网从下斜面212到达上层底面的转角更小,这样纤维网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变小,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也就变小,从而让纤维网落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上后更加平整,不易出现褶皱现象。
下斜面212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大于零度,且小于四十五度。这样的设置让纤维网落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上的最大角度为四十五度,大大减小了纤维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四十度,且小于等于一百二十度。上斜面211用于减小纤维网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引导纤维网缓慢地到达下斜面212上。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之间的角度由上层张紧辊23和其相邻两侧辊的位置决定,这个角度越小则纤维网转折的角度就越大,离心力就越大,为了让纤维网更稳定地从上斜面211过度到下斜面212,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的角度在上述区间内最佳。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机架20的下方形成有上层底面,第一调高辊13位于上层底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正投影区间内。
第一调高辊13位于正投影区间靠近上层机架20末端一侧的四分之一范围内。该正投影区间为第一调高辊13对应上层机架20上层底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正投影区间,上层机架20的末端也是第一调高辊13对应上层机架的末端方向。纤维网一般在上层机架20的上层底面位移四分之一距离之内落下,因此第一调高辊13在该距离范围内设置有利于调节第一传送带11和纤维网落点之间的高度,从而达到合适的高度,让纤维网更加平稳地落下。
实施例四:
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机架20的下方形成有上层底面,第一调高辊13位于上层底面和下斜面212连接处的正下方。纤维网一般在上层底面处拨离,实施例三为优选方案,实施例四次之。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第一调高辊13位于下斜面212在水平方向上正投影的投影区间内。因为本申请没有控制纤维网拨离的结构,纤维网拨离和上层传送带21速度、纤维网厚度、下斜面212角度、上层传送带21的透气性、上层传送带21里面导电丝的数量以及天气的潮湿程度均有关,若设备调试后仍然出现纤维网在下斜面212拨离的情况,则第一调高辊13的位置采用实施例五所述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调高辊13位于投影区间的中线到投影区间远离上层张紧辊23的一端之间。这个距离靠近上层纤维网的落点,有利于调节落点和第一传送带11之间的高度。
上层的纤维网从多高的高度落到第一传送带11不容易褶皱也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在上层机架20调试好后,还需要对第一传送带11进行高度调节,从而调试出最合适的高度。上层纤维网的落点一般在上层底面处,但是因为该落点和诸多因素有关,最终的落点始终无法预测,需要调试启动设备后才知道,因此提供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这三个方案。
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调高辊13抵触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时,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形成上坡面111和下坡面112,下坡面112用于承接上层传送带21上拨离下来的纤维网。虽然上文提到纤维网的落点和诸多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控制纤维网在上层底面处落下的,同一批纤维网的落点基本固定,因此第一调高辊13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一般固定,只需要对第一调高辊13进行高度方向上的调节,纤维网一般可以控制落到下坡面112上,若出现极端情况,则采用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第一调高辊13的位置。
通过第一调高辊13让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形成上坡面111和下坡面112,得到了倾斜方向和下斜面212相同的下坡面112,不要求斜率相同,形成的下坡面112除了可以调节下斜面212和第一传送带11之间的距离外,下坡面112和下斜面212之间的角度小于下斜面212和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让纤维网落在下坡面112上的转角相比落在水平方向上更小,具有不容易产生褶皱,让纤维网重叠地更加平整的效果。图5中虚线为水平线。
具体的,第一调高辊13的两侧设置有调高件14,调高件14用于控制第一调高辊13沿高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11和上层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第一调高辊13均位于第一传送带11第一传送面的内侧。第一调高辊13的两端连接有调高件14,调高件14用于带动第一调高辊13沿高度方向移动。调高件14可以为气缸、伸缩杆等可以伸缩的配件,然后直接连接第一调高辊13的方式进行调高,或者调高件14为气缸、伸缩件、电机通过中间件连接第一调高辊13的方式进行调高,中间件为滑轨、升降丝杆、杠杆结构等任意可以配合调高件14进行移动的配件。调高件14也可以为滑轨、升降丝杆、杠杆结构、螺栓固定高度等不带动力器件的结构采用手工进行调节。任何达到控制第一调高辊13移动的方式都应当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机架10上设置上层机架20的方式,让上层传送带21上的单层纤维网转移到第一传送带11上,从而叠加形成多层无纺布,第一机架10上的第一调高辊13可以调节第一传送带11和上层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组分的纤维网,让其更好地转移。
上层传动辊组22包括有上层主动辊221、上层纠偏辊222和上层支撑辊223,上层支撑辊223设置在上层传送带21的内侧,用于撑开上层传送带21;上层主动辊221和上层传送带21抵触,用于带动上层传送带21传送,上层纠偏辊222和上层传送带21抵触,用于引导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纠偏辊222的中间传送。
具体的,上层主动辊221设置在上层传送带21的内侧和上层传送带21抵触,上层主动辊221通过电机驱动该辊进行滚动,从而带动上层传送带21运动。
具体的,上层纠偏辊222设置在上层传送带21的内侧和上层传送带21抵触,并和上层主动辊221相邻设置,上层纠偏辊222呈中间粗两边细的结构,用于自动对上层传送带21进行偏移量的纠正,使上层传送带21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跑偏程度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从而保护上层传送带21不被破坏。
具体的,上层支撑辊223在至少有两个,在上层传送带21上方两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撑上层传送带21的上方形成上层传送面,上层传送面内侧或其余需要撑开的地方也可以设置上层支撑辊223。
第一传动辊组12包括有第一张紧辊121、第一主动辊122、第一纠偏辊123和若干第一支撑辊124,各个第一支撑辊124均和第一传送带11抵触,用于撑开第一传送带11;第一主动辊122和第一传送带11抵触,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11传送,第一纠偏辊123和第一传送带11抵触,用于引导第一传送带11在第一纠偏辊123的中间传送;第一张紧辊121和第一传送带11抵触,用于调节第一传送带11的张紧程度。
具体的,各个第一支撑辊124均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的内侧。
具体的,第一主动辊122通过电机驱动该辊进行滚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11运动。
具体的,第一纠偏辊123,用于自动对第一传送带11进行偏移量的纠正,使第一传送带11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跑偏程度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从而保护第一传送带11不被破坏。第一纠偏辊123相邻第一主动辊122设置,即位于第一主动辊122的前方或后方,优选的位于后方,其中第一主动辊122带动第一传送带11移动的方向为前方,第一纠偏辊123还向第一传送带11内侧挤压第一传送带11,具体的,第一主动辊122和第一纠偏辊123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1跟第一主动辊122远离第一纠偏辊123一侧的第一传送带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主动辊122和第一纠偏辊123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1跟第一纠偏辊123远离第一主动辊122一侧的第一传送带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得第一传送带11和第一主动辊122的接触面积更大,也使得第一传送带11和第一纠偏辊123的接触面积更大。
具体的,第一张紧辊121第一张紧辊121位于第一传送带11的下方的外侧,可以上升或下降,第一张紧辊121的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件,升降件用于带动第一调高辊13沿高度方向移动,升降件为气缸、滑轨或升降丝杆任意可以控制平移的配件,升降件和调高件14一样,但是未在附图中表示。升降件可以自动调节第一传送带11的张紧力使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值内。优选的,有两个第一支撑辊124位于第一张紧辊121的两侧,第一张紧辊121用于向第一传送带11内侧移动从而拉紧第一传送带11,或用于向第一传送带11外侧移动从而放松第一传送带11。因为第一传送带11较长,所以将第一张紧辊121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的外侧并向内拉紧的方式进行拉紧,第一张紧辊121两侧的第一支撑辊124尽量靠近第一张紧辊121,优选的,第一张紧辊121在竖直方向和两侧的第一支撑辊124相切,这样可以让第一张紧辊121移动的距离对第一传送带11产生两倍拉紧距离的效果。
使用时,选取合适长度的第一传送带11,先控制上层张紧辊23对上层传送带21进行张紧,让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四十度小于等于一百二十度,下斜面212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大于零度小于四十五度;然后通过第一调高辊13控制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升高,让上层张紧辊23和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达到需要的高度;最后通过第一张紧辊121对第一传送带11进行张紧。
上层机架20两侧的墙板和第一机架10两侧的墙板平行连接,上层机架20的末端朝向第一机架10的起始端。
上层机架20的运输方向和第一机架10的运输方向是平行的,但是方向是相反的,从而让上层机架20落下的纤维网可以在第一机架10上再运输一段距离,这个距离不需要增加第一机架10的长度,并且在这个运输的距离可以让两层纤维网有一定的时间贴合,而不至于造成多层纤维网易分层的情况。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机架(10),所述第一机架(10)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上层机架(20);
所述上层机架(20)上设置有上层传动辊组(22),所述上层传动辊组(22)上设置有上层传送带(21),所述上层传动辊组(22)用于带动上层传送带(21)运转;
所述第一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12)和第一调高辊(13),所述第一传动辊组(12)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1),所述第一传动辊组(12)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11)运转,所述第一传送带(11)在第一机架(10)的上方形成用于承载纤维网的第一传送面,所述第一调高辊(13)用于抵触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和上层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层传送带(21)在所述上层机架(20)的下方形成有上层底面,所述第一调高辊(13)位于上层底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正投影区间内;
还包括有上层张紧辊(23),所述上层张紧辊(23)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所述上层张紧辊(23)和上层机架(20)末端处的上层传送带(21)抵触,所述上层传送带(21)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被上层张紧辊(23)分隔形成位于上层张紧辊(23)上方的上斜面(211),和位于上层张紧辊(23)下方的下斜面(212);
所述下斜面(212)和上层底面连接;
所述第一调高辊(13)位于正投影区间靠近上层机架(20)末端一侧的四分之一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调高辊(13)抵触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时,所述第一传送带(11)的第一传送面形成上坡面(111)和下坡面(112),所述下坡面(112)用于承接上层传送带(21)上拨离下来的纤维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面(212)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大于零度,且小于四十五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斜面(211)和下斜面(21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四十度,且小于等于一百二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高辊(13)的两侧设置有调高件(14),所述调高件(14)用于控制第一调高辊(13)移动,从而调节第一传送带(11)和上层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张紧件(30),所述上层张紧辊(23)通过张紧件(30)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所述上层张紧辊(23)和上层机架(20)末端处的上层传送带(21)抵触,所述张紧件(30)通过调节上层张紧辊(23)的位置来控制上层传送带(21)的张紧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30)包括有连接杆(31)和固定盘(32),所述固定盘(32)固定在上层机架(20)的末端,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和固定盘(32)可调连接,另一端和上层张紧辊(23)连接,用于调节上层张紧辊(23)和固定盘(32)之间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79588.3A CN118996726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79588.3A CN118996726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96726A CN118996726A (zh) | 2024-11-22 |
CN118996726B true CN118996726B (zh) | 2025-02-25 |
Family
ID=93492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79588.3A Active CN118996726B (zh) | 2024-10-23 | 2024-10-23 |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996726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22494U (zh) * | 2010-05-27 | 2011-01-26 | 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 | 不织布成型设备的成网装置 |
CN205275887U (zh) * | 2015-12-25 | 2016-06-01 | 青岛鸿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具有成网帘升降机构的铺网机 |
CN208293209U (zh) * | 2018-06-14 | 2018-12-28 | 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纺制毡生产线 |
CN218147233U (zh) * | 2022-08-26 | 2022-12-27 | 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纤维剥离装置的多层铺网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94600B1 (fr) * | 2005-12-13 | 2008-02-29 | Asselin Thibeau Soc Par Action | Transport d'une bande de non-tisse au moyen d'une bande de transport avec portion ascendante et/ou a vitesse variable |
EP1959038B1 (de) * | 2007-02-15 | 2010-04-14 |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
JP5787236B2 (ja) * | 2009-04-08 | 2015-09-30 | トリュッツシュラー ノンヴォーフェンス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ファイバウェブを圧縮するための装置 |
DE102013113493A1 (de) * | 2013-12-04 | 2015-06-11 |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 Kreuzleger |
CN210796850U (zh) * | 2019-09-24 | 2020-06-19 | 常州阿尔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成网机 |
CN218147234U (zh) * | 2022-08-26 | 2022-12-27 | 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层铺网机的无纺布生产线 |
-
2024
- 2024-10-23 CN CN202411479588.3A patent/CN1189967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22494U (zh) * | 2010-05-27 | 2011-01-26 | 东莞市威骏不织布有限公司 | 不织布成型设备的成网装置 |
CN205275887U (zh) * | 2015-12-25 | 2016-06-01 | 青岛鸿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具有成网帘升降机构的铺网机 |
CN208293209U (zh) * | 2018-06-14 | 2018-12-28 | 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纺制毡生产线 |
CN218147233U (zh) * | 2022-08-26 | 2022-12-27 | 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纤维剥离装置的多层铺网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96726A (zh) | 2024-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95136B (zh) | 交叉铺网机 | |
CN103882625B (zh) | 一种无纺布生产系统 | |
RU2401333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фильерного нетка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 |
AU2016261265B2 (en) | Machine for spreading fabric | |
CN118996726B (zh) | 一种可调节输送带的多层无纺布生产设备 | |
KR101538126B1 (ko) | 해포장치 | |
US5617985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guiding strip material that is to be processed in the loop region | |
CN117468151A (zh) | 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纺织机及其纠偏方法 | |
RU223835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холста из минеральной ваты, а также полотно из минеральной ваты | |
CN205999585U (zh) | 一种梳理机 | |
CN209684916U (zh) | 一种拉布机 | |
EP3066239B1 (de) | Vliesleger und vlieslegeverfahren | |
US5193424A (en) |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nonwoven web to a carrier web mov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 |
CN212688533U (zh) | 一种纺织布料裁剪系统 | |
KR101707082B1 (ko) | 목재판넬용 필름 공급 자동화장치 | |
CN119041107A (zh) | 一种可生产高蓬松度多层无纺布的生产设备及调节方法 | |
CN203807712U (zh) | 一种无纺布生产系统 | |
WO2021141546A1 (en) | Pendulum folder for foldable material folding | |
EA032249B1 (ru) |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полотна из минеральной ваты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й из минеральных волокон | |
CN111851044A (zh) | 一种卷料切割系统 | |
CN216889223U (zh) | 一种能自动纠偏的单向布条带放卷设备 | |
US10046477B2 (en) | Skin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loft control pro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variable moisture content in input fiberglass media | |
US11708647B2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melt-blown multilayer nonwoven | |
JP2021023887A (ja) | タイルカーペット解体装置、タイルカーペット解体システム、及びタイルカーペット解体方法 | |
KR102749150B1 (ko) | 멜트블로운 부직포 제조기의 스윙컨베이어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