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78296A -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78296A CN118978296A CN202411258007.3A CN202411258007A CN118978296A CN 118978296 A CN118978296 A CN 118978296A CN 202411258007 A CN202411258007 A CN 202411258007A CN 118978296 A CN118978296 A CN 1189782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
- liquid outlet
- baffle
- piec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池,絮凝池具有絮凝空间,出液件位于絮凝空间内,相对于絮凝池转动且升降滑动,出液件具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具有出液口,挡件转动设置在出液件上,挡件具有挡部,挡件转动后,挡部挡住或取消挡住出液口,出液件和挡件将絮凝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位于出液件的上下两侧,出液口通向第二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沉淀过程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混合和沉淀,导致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草酸、乙醇、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药物的生产进程中,会生成化工废水。化工废水在排放前需历经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以及后处理等诸多步骤。其中,物化处理涵盖了混凝和絮凝沉淀的工艺。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这一流程中,需分批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并进行沉淀分离。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来进行混合与沉淀,而且难以精确把控絮凝剂的添加量,致使处理效率颇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沉淀过程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混合和沉淀,导致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
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具有絮凝空间,
出液件,所述出液件位于所述絮凝空间内,相对于所述絮凝池转动且升降滑动,所述出液件具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具有出液口,
挡件,所述挡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出液件上,所述挡件具有挡部,所述挡件转动后,所述挡部挡住或取消挡住所述出液口,所述出液件和所述挡件将所述絮凝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分别位于所述出液件的上下两侧,所述出液口通向所述第二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储液件,所述储液件设置在所述出液件上,所述储液件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件还具有进液口,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挡件上,与所述挡件的表面成夹角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出液件带动所述挡板转动后,所述挡板用于在水流的推动下带动所述挡件相对于所述出液件转动,
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设置在所述挡件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液件上,提供所述挡件相对于所述出液件转动的力。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件还具有滤口部,所述滤口部和所述挡部均为若干个间隔排列,所述出液口也为若干个,所述挡件和所述出液件相对转动后,所述挡部挡住所述出液口或所述滤口部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芯轴,所述芯轴设置在所述絮凝池上,所述出液件与所述芯轴螺纹连接,
套轴,所述套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上,且所述套轴套设在所述出液件的转动轴上,带动所述出液件同步转动,且所述套轴相对于所述出液件的转动轴升降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沉降池,所述沉降池与所述絮凝池相邻设置,所述沉降池具有沉降空间,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沉降空间的内壁上,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沉降空间分隔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分别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空间用于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四空间用于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且所述分隔件具有第一储液空间和第二储液空间,所述第二储液空间具有溢流口,所述第一储液空间通过所述溢流口通向所述第二储液空间,所述第一储液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储液空间的四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挡板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所述第二挡板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升降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空间内,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一储液空间的侧壁形成储液槽,所述升降板升降滑动后,扩大或缩小所述储液槽的容积,所述储液槽的容积缩小后用于使所述第一储液空间内的液体溢流进所述第二储液空间,所述升降板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槽的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上,提供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滑槽的顶壁的力。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储液空间的底壁具有滤网部,所述沉降池远离所述絮凝池的一侧具有出污口,还包括:
堰板,所述堰板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四周。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方法,利用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絮凝池为一个池型的容器,内部形成絮凝空间,絮凝空间为柱形。出液件为一个中空的柱状结构,通过转动和升降滑动机构与絮凝池连接,出液通道贯穿出液件,出液口位于出液件的底部。挡件为一个盘型结构,通过转轴安装在出液件的内部,挡部为挡件的一部分,其大小和形状能够遮挡出液口。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首先将废水引入絮凝池的第二空间。出液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边向第二空间注入絮凝剂,边旋转升降移动。当需要注入絮凝剂时,转动挡件,使挡部取消挡住出液口,絮凝剂从出液口均匀地注入第二空间,与废水充分混合。注液过程中通过转动挡件,使挡部控制挡住出液口的大小。在注液的同时出液件进行旋转升降移动,以及随着液面的上升逐渐加入絮凝剂溶液,使得絮凝剂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废水中,避免了局部混合不均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和均匀性。通过挡件灵活控制出液口的开关,能够精确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和投放时间,提高了处理的精度和可控性。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混合和沉淀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化工废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絮凝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出液件和挡件的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沉降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絮凝池-1,絮凝空间-101,第一空间-102,第二空间-103,出液件-2,出液通道-201,出液口-202,挡件-3,挡部-301,滤口部-302,储液件-4,储液腔-401,进液口-402,挡板-5,扭簧-6,芯轴-7,套轴-8,沉降池-9,沉降空间-901,第三空间-902,第四空间-903,出污口-904,分隔件-10,第一储液空间-1001,第二储液空间-1002,溢流口-1003,滑槽-1004,滤网部-1005,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升降板-13,储液槽-1301,滑动部-1302,弹性件-14,堰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示意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若干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絮凝池1,絮凝池1具有絮凝空间101,出液件2位于絮凝空间101内,相对于絮凝池1转动且升降滑动,出液件2具有出液通道201,出液通道201具有出液口202,挡件3转动设置在出液件2上,挡件3具有挡部301,挡件3转动后,挡部301挡住或取消挡住出液口202,出液件2和挡件3将絮凝空间101分隔为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分别位于出液件2的上下两侧,出液口202通向第二空间103。
本实施例中,絮凝池1为一个池型的容器,内部形成絮凝空间101,絮凝空间101为柱形。出液件2为一个中空的柱状结构,通过转动和升降滑动机构与絮凝池1连接,出液通道201贯穿出液件2,出液口202位于出液件2的底部。挡件3为一个盘型结构,通过转轴安装在出液件2的内部,挡部301为挡件3的一部分,其大小和形状能够遮挡出液口202。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首先将废水引入絮凝池1的第二空间103。出液件2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边向第二空间103注入絮凝剂,边旋转升降移动。当需要注入絮凝剂时,转动挡件3,使挡部301取消挡住出液口202,絮凝剂从出液口202均匀地注入第二空间103,与废水充分混合。注液过程中通过转动挡件3,使挡部301控制挡住出液口202的大小。在注液的同时出液件2进行旋转升降移动,以及随着液面的上升逐渐加入絮凝剂溶液,使得絮凝剂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废水中,避免了局部混合不均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和均匀性。通过挡件3灵活控制出液口202的开关,能够精确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量和投放时间,提高了处理的精度和可控性。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混合和沉淀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化工废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储液件4设置在出液件2上,储液件4具有储液腔401,储液件4还具有进液口402,储液腔401与出液通道201连通。
本实施例中,储液件4为一个中空的容器,安装在出液件2的上部。其内部形成储液腔401,储液件4的一侧设有进液口402,用于输入絮凝剂。储液腔401通过管路与出液件2的出液通道201相连通。在处理废水前,通过进液口402将絮凝剂注入储液件4的储液腔401中。在处理过程中,储液腔401中的絮凝剂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流入出液件2的出液通道201,并从出液口202排出。储液件4的设置方便了絮凝剂的储存和供应,确保在处理过程中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絮凝剂。进液口402的设计便于絮凝剂的补充,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和连续性。同时,与出液件2的连通方式简单可靠,减少了泄漏和故障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整个化工废水处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还包括挡板5设置在挡件3上,与挡件3的表面成夹角设置,且位于第二空间103内,出液件2带动挡板5转动后,挡板5用于在水流的推动下带动挡件3相对于出液件2转动,扭簧6一端设置在挡件3上,另一端设置在出液件2上,提供挡件3相对于出液件2转动的力。
本实施例中,当出液件2在第二空间103内旋转带动挡板5时,水流会对挡板5产生推力,在这股推力的作用下,挡板5带动挡件3克服扭簧6的扭力而相对于出液件2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出液口202。当水流推力消失后,扭簧6的扭力使挡件3复位。在处理化工废水时,先根据需要处理的废水的量和污染程度,计算所需的絮凝剂用量。需要的絮凝剂越多,就往储液件4的储液腔401里添加越多的絮凝剂。同时,控制系统会相应地增大出液件2的转速。废水被引入絮凝池1的第二空间103后,出液件2边旋转边向第二空间103注入絮凝剂,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搅拌作用使絮凝剂与废水更快速、更均匀地混合。挡件3在挡板5和水流的作用下,配合扭簧6,精确控制出液口202的开合,确保絮凝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挡板5的设置利用水流的力量实现了挡件3的自动转动控制,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节省了能源和成本。扭簧6的作用保证了挡件3在失去水流推力后能够可靠地复位,从而精确控制出液口202的开合状态,确保絮凝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的准确性。这种自动控制机制提高了处理装置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了人工干预,使整个废水处理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根据絮凝剂需求灵活添加并调节出液件2转速,实现了更精准的絮凝剂投放控制。增加出液件2转速能极大地提高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合效率和均匀度,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
进一步,挡件3还具有滤口部302,滤口部302和挡部301均为若干个间隔排列,出液口202也为若干个,挡件3和所述出液件2相对转动后,挡部301挡住出液口202或滤口部302与出液口202连通。
本实施例中,当挡件3和出液件2相对转动时,挡部301能够精准地挡住出液口202,阻止絮凝剂流出;而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滤口部302会与出液口202连通,使絮凝剂可以通过滤口部302和出液口202流出。通过控制挡件3的转动角度,可以灵活调节出液的速度和流量。此外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出液件2首先上升,此时正常输出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出液件2开始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经过絮凝完成后的废水接触到挡件3,废水先通过滤口部302,杂质较多的部分被滤网阻挡,而杂质较少的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流进第一空间102。出液件2这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运动状态,结合挡件3上的滤口部302,巧妙地实现了在处理过程中对絮凝完成后的废水进行即时分离。先上升确保了絮凝剂的充分混合,后下降进行废水分离,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后续处理的负担。杂质较少的液体及时流进第一空间102,为进一步处理或回收利用创造了便利,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细密滤网的滤口部302有效筛选出杂质较少的液体,保证了分离效果和质量。
进一步,还包括芯轴7设置在絮凝池1上,出液件2与芯轴7螺纹连接,套轴8转动设置在絮凝池1上,且套轴8套设在出液件2的转动轴上,带动出液件2同步转动,且套轴8相对于出液件2的转动轴升降滑动。
本实施例中,在絮凝池1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芯轴7,芯轴7上设有外螺纹。出液件2内部设有与芯轴7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实现螺纹连接。套轴8通过轴承等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絮凝池1上,通过线性驱动件驱动套轴8转动,套轴8内部中空,紧密套设在出液件2的转动轴外。当套轴8转动时,由于其与出液件2的转动轴紧密连接,会带动出液件2同步转动。同时,由于出液件2与芯轴7的螺纹连接,在套轴8带动出液件2转动的过程中,出液件2会沿着芯轴7的螺纹上下升降滑动。通过芯轴7和套轴8的配合,实现了出液件2的转动与升降滑动的复合运动,使絮凝剂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絮凝池1中,增强了废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质量。这种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维护和控制,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和运行成本。
进一步,还包括沉降池9与絮凝池1相邻设置,沉降池9具有沉降空间901,分隔件10设置在沉降空间901的内壁上,分隔件10将沉降空间901分隔为第三空间902和第四空间903,第三空间902和第四空间903分别位于分隔件10的上下两侧,第三空间902用于与第一空间102连通,第四空间903用于与第二空间103连通,且分隔件10具有第一储液空间1001和第二储液空间1002,第二储液空间1002具有溢流口1003,第一储液空间1001通过溢流口1003通向第二储液空间1002,第一储液空间1001位于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四周。
本实施例中,沉降池9紧挨着絮凝池1建造。分隔件10为一块带有特殊结构的板,安装在沉降空间901的内壁上。分隔件10内部被划分成位于中心的第二储液空间1002和环绕在四周的第一储液空间1001。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1003,经过絮凝处理后的废水从絮凝池1分别流向沉降池9的第三空间902和第四空间903。进入第三空间902的杂质较少的废水先进入第一储液空间1001,随着液位上升,超过溢流口1003后流入第二储液空间1002,然后储存在第二储液空间1002内。分隔件10的巧妙设置实现了沉降池9内废水的分层有序流动和沉降。第一储液空间1001和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独特设计,加之溢流口1003的合理存在,让废水在沉降过程中更加平稳,极大减少了水流的扰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空间102内废水处理的高效性,使得进入第三空间902的废水清澈度较高,这不仅提高了沉降效果,而且使得整个处理流程更加快捷、高效,最终处理后的水质格外清澈,显著提升了整个化工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均滑动设置在絮凝池1的外壁上,第一挡板11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第一空间102和第三空间902,第二挡板12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第二空间103和第四空间903。
本实施例中,在絮凝池1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相匹配的滑轨。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均为坚固的平板结构,能够在滑轨上平稳滑动。当需要阻断第一空间102和第三空间902的连通时,推动第一挡板11沿着滑轨滑动,使其完全挡住两者之间的通道;反之,拉动第一挡板11滑动,取消阻断。同样,对于第二空间103和第四空间903,通过滑动第二挡板12来实现阻断或取消阻断的操作。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液件2和挡件3经历上升和下降的流程后,优先开启第一挡板11,使第一空间102内的处理中的废水先流入第三空间902,之后再开启第二挡板12,连通第二空间103和第四空间903,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设置增加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可以根据处理进程的需要,适时地阻断或连通相应的空间,便于对各个阶段的处理进行独立控制和调整,从而提高处理效果和效率。同时,能够在设备维护、故障排除或特殊情况下,有效地隔离不同的处理区域,保证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还包括升降板13升降滑动设置在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升降板13与第一储液空间1001的侧壁形成储液槽1301,升降板13升降滑动后,扩大或缩小储液槽1301的容积,储液槽1301的容积缩小后用于使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的液体溢流进第二储液空间1002,升降板13具有滑动部1302,滑动部1302滑动设置在滑槽1004内,弹性件14一端设置在滑槽1004的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滑动部1302上,提供滑动部1302远离滑槽1004的顶壁的力。
本实施例中,起初,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液位较低,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升降板13处于较高位置,储液槽1301的容积较小。随着液位上升,液体对升降板13产生向下的压力,升降板13沿着滑槽1004下滑,储液槽1301的空间逐渐增大,能够容纳更多的液体,且在这个过程中液体不会溢流进第二储液空间1002,从而有更多时间进行沉淀。当第四空间903内的液面上升,对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的液体产生浮力和压力的综合作用,克服弹性件14的拉力,带动升降板13上滑。当升降板13上滑到一定高度,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的液体开始溢流进第二储液空间1002,实现先沉淀再溢流的效果。这种设计实现了对液体沉淀和溢流的精确控制。通过升降板13的下滑和储液槽1301容积的增大,延长了沉淀时间,提高了沉淀效果。而在合适的时机,升降板13的上滑和液体的溢流又保证了处理流程的连续进行。先沉淀再溢流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沉降分离的效率和质量,使得最终排出的液体更加清澈,符合更高的环保要求。同时,这一自动调节机制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操作成本,提高了整个处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底壁具有滤网部1005,沉降池9远离絮凝池1的一侧具有出污口904,还包括堰板15设置在溢流口1003的四周。
本实施例中,废水在第四空间903内完成絮凝后,清液从下方经过滤网部1005进入第二储液空间1002。由于从第二空间103流入第四空间903的废水杂质较多,滤网部1005主要用于防止杂质在水流波动等情况下上涌。滤网部1005的设置提高了液体的过滤效果,保证了排出液体的质量。出污口904方便了杂质的清理和排出,保持沉降池9的正常运行。堰板15的存在使得溢流过程更加稳定,有助于提高整个沉降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的性能和处理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方法,利用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絮凝池(1),所述絮凝池(1)具有絮凝空间(101),
出液件(2),所述出液件(2)位于所述絮凝空间(101)内,相对于所述絮凝池(1)转动且升降滑动,所述出液件(2)具有出液通道(201),所述出液通道(201)具有出液口(202),
挡件(3),所述挡件(3)转动设置在所述出液件(2)上,所述挡件(3)具有挡部(301),所述挡件(3)转动后,所述挡部(301)挡住或取消挡住所述出液口(202),所述出液件(2)和所述挡件(3)将所述絮凝空间(101)分隔为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所述第一空间(102)和所述第二空间(103)分别位于所述出液件(2)的上下两侧,所述出液口(202)通向所述第二空间(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液件(4),所述储液件(4)设置在所述出液件(2)上,所述储液件(4)具有储液腔(401),所述储液件(4)还具有进液口(402),所述储液腔(401)与所述出液通道(2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5),所述挡板(5)设置在所述挡件(3)上,与所述挡件(3)的表面成夹角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空间(103)内,所述出液件(2)带动所述挡板(5)转动后,所述挡板(5)用于在水流的推动下带动所述挡件(3)相对于所述出液件(2)转动,
扭簧(6),所述扭簧(6)一端设置在所述挡件(3)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液件(2)上,提供所述挡件(3)相对于所述出液件(2)转动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3)还具有滤口部(302),所述滤口部(302)和所述挡部(301)均为若干个间隔排列,所述出液口(202)也为若干个,所述挡件(3)和所述出液件(2)相对转动后,所述挡部(301)挡住所述出液口(202)或所述滤口部(302)与所述出液口(2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芯轴(7),所述芯轴(7)设置在所述絮凝池(1)上,所述出液件(2)与所述芯轴(7)螺纹连接,
套轴(8),所述套轴(8)转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1)上,且所述套轴(8)套设在所述出液件(2)的转动轴上,带动所述出液件(2)同步转动,且所述套轴(8)相对于所述出液件(2)的转动轴升降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沉降池(9),所述沉降池(9)与所述絮凝池(1)相邻设置,所述沉降池(9)具有沉降空间(901),
分隔件(10),所述分隔件(10)设置在所述沉降空间(901)的内壁上,所述分隔件(10)将所述沉降空间(901)分隔为第三空间(902)和第四空间(903),所述第三空间(902)和所述第四空间(903)分别位于所述分隔件(10)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空间(902)用于与所述第一空间(102)连通,所述第四空间(903)用于与所述第二空间(103)连通,且所述分隔件(10)具有第一储液空间(1001)和第二储液空间(1002),所述第二储液空间(1002)具有溢流口(1003),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通过所述溢流口(1003)通向所述第二储液空间(1002),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位于所述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絮凝池(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挡板(11)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所述第一空间(102)和所述第三空间(902),所述第二挡板(12)滑动后阻断或取消阻断所述第二空间(103)和所述第四空间(9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的内壁具有竖向的滑槽(10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升降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所述升降板(13)与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的侧壁形成储液槽(1301),所述升降板(13)升降滑动后,扩大或缩小所述储液槽(1301)的容积,所述储液槽(1301)的容积缩小后用于使所述第一储液空间(1001)内的液体溢流进所述第二储液空间(1002),所述升降板(13)具有滑动部(1302),所述滑动部(130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004)内,
弹性件(14),所述弹性件(14)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槽(1004)的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部(1302)上,提供所述滑动部(1302)远离所述滑槽(1004)的顶壁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空间(1002)的底壁具有滤网部(1005),所述沉降池(9)远离所述絮凝池(1)的一侧具有出污口(904),还包括:
堰板(15),所述堰板(15)设置在所述溢流口(1003)的四周。
10.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58007.3A CN118978296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58007.3A CN118978296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78296A true CN118978296A (zh) | 2024-11-19 |
Family
ID=9344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258007.3A Withdrawn CN118978296A (zh) | 2024-09-09 | 2024-09-09 |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978296A (zh) |
-
2024
- 2024-09-09 CN CN202411258007.3A patent/CN11897829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15859B (zh) |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使用该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方法 | |
CN110776070A (zh) | 一种一体化造纸厂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73047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 | |
CN107337263A (zh) | 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 | |
EA003629B1 (ru) | Способ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 |
CN21403196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3105005A (zh) | 一种纺织污水用气浮混凝一体化深度处理设备 | |
KR20040097978A (ko) | 유동형 처리수 배출장치 | |
CN105692885A (zh) | 一种高抗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113880151B (zh) | 一种多种废水处理系统和装置 | |
CN118978296A (zh) | 一种化工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14990495U (zh) | 高效絮凝沉淀池 | |
CN117342739B (zh) | 一种环保型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1923899U (zh) | 一种斜管浮沉池净水系统 | |
CN116040795B (zh) | 一种可降低溶解氧的反硝化滤池 | |
CN219072151U (zh) | 用于钢铁废水的一体化预处理系统 | |
CN107963721A (zh) | 污水生化池布水分配装置 | |
CN107311394A (zh) | 一种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 |
KR100323046B1 (ko) | 정수장 및 폐수 처리장 일축 일체형 다종 액체 약품 투입 장치 | |
CN108658187B (zh) | 一种上下罐体分离的利用明矾进行污水处理的装置 | |
CN207091087U (zh) | 一种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 | |
CN207072835U (zh) | 一体化成套气浮滤池装置 | |
CN118239644B (zh) | 一种分腔升流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1876834U (zh) | 可调式沉淀、过滤一体化净水设备 | |
CN117645332B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