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963275A -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963275A
CN118963275A CN202411028324.6A CN202411028324A CN118963275A CN 118963275 A CN118963275 A CN 118963275A CN 202411028324 A CN202411028324 A CN 202411028324A CN 118963275 A CN118963275 A CN 118963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factory
design
factory identification
par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0283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侯帅
王骏涛
倪悦
韦彬
张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0283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963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963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63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modeling, simul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39Object oriented modeling, design,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simulation langu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冶金行业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数字化交付成为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交付以“工厂对象”为核心,将设计、采购、施工、制造和安装等阶段产生的属性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建立以“工厂对象”为核心的网状关系数据库。
在冶金工厂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其最通用和最有效的设计表达及传递方式是三维模型或二维工程图,也称之为非结构性文档。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是将非结构性文档作为信息载体,在设计初期将工厂对象的属性信息赋予非结构性文档,在数字化交付阶段再通过信息分离的手段,对其进行属性信息获取、处理和存储,但这种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说明如下:
1)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往往设计的参与方众多。一方面,各方使用软件种类多、数量多,无统一文件存储标准,往往需要将非结构性文档转换为中间格式,转换过程中极易造成工程信息的错误和缺失;另一方面,不同参与方采用的数据结构不一、标准不一,数据配置样式复杂多样,提取的信息需要进行多重整理和匹配,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2)工程中的数据和信息量庞大,如将其全部赋予非结构性文档,造成非结构性文档的信息结构臃肿冗余,由于信息源不同,信息处理系统的创建和维护都十分困难,文档与文档之间、文档与数据之间依靠属性映射来维系关联关系,尤其是变更的信息,很难保证其时效性和追溯性。
3)非结构性文档具有很强的复用性,即不同的工厂对象(项目不同或相同项目的工位不同)可能采用相同的非结构性文档,因此单一的将非结构性文档用来传递工程信息,其复用性降低或缺失,造成设计资源的浪费。
4)没有建立工厂标识码与非结构性文档的关联关系,不能实现自动赋码,人工输入存在易错性,很难保证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极大地影响了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其中,在所述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的步骤之前,所述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还包括:
读取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得到所述工厂标识码。
其中,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包括:
若确定冶金工厂已经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所述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若确定冶金工厂不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其中,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分配物料处理动作或新建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直接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其中,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复用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替换前序项目的旧工厂识别码,实现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其中,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读取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并将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不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响应选择工厂标识码的处理动作,并将选择到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赋予单元,用于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建立单元,用于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实现将各阶段的不同数据和文档的有效贯通和共享,保证了设计表达及传递中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避免了人工输入的易错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步骤S2: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步骤S3: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在上述步骤S1中,装置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装置可以是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服务器。需要说明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的获取及分析是经用户授权的。
在所述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的步骤之前,所述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还包括:
读取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得到所述工厂标识码。
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包括:
若确定冶金工厂已经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所述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若确定冶金工厂不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对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说明如下:
工厂标识码数据库为冶金工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支撑,作为各参与方的共同设计依据,保证工厂标识码所承载信息的统一性、准确性。
如图2所示,依据工厂标识码规则创建数据库,工厂标识码规则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沿用冶金工厂已经具备的工厂标识码规则;另一种是采用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
1)创建工厂标识码规则
a)沿用冶金工厂已经具备的工厂标识码规则
对冶金工厂已具备的此工程类型专有工厂标识码规则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前新建工程的标准,满足建设阶段各参与方的需求。
b)采用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
设计方依据此工程类型的常规产线配置,创建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应参照当前新建工程的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和配置。
2)构建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依据创建好的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数据库,建设阶段各参与方可依据规则从数据库中提取上游阶段创建的数据,同时应遵循规则创建本阶段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库中。
对开发项目设计策划,说明如下:
1)开展设计策划
通过项目设计策划模块读取工厂标识码数据库的数据,创建该工程类型的设计策划模板,策划模板应对设计方出图件、外委设计或供货的非出图件进行类型标识,然后根据实际产线配置,进行WBS分解,对设计方出图件开展设计策划(包括人员分配、权限分配、图号分配等)。
2)创建设计目录
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后,在设计管理平台中自动创建设计目录,生成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工厂标识码自动成为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以工厂标识码为表征的工程信息可实现自顶向下传递。
在上述步骤S2中,装置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分配物料处理动作或新建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直接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复用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替换前序项目的旧工厂识别码,实现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物料在投入到项目之前是中性的,即没有工厂标识属性,可以适用于任何工厂或同一工厂的不同工位,基于物料产生,也应是中性的,当物料投入项目后即可建立工厂标识码与物料的直接关联关系,同步产生工厂标识码与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间接关联关系。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可能具备物料的中性库,也有部分设计方直接采用项目进行物料管理。
为满足非结构性文档的复用性,需要工厂标识码赋码,为非结构性文档进行自动赋码,并自动填写至工程图的标题栏中,如图3所示,说明如下:
1)设计方采用中性库管理物料
在套图文件夹下分配中性库中的已有中性物料,通过标识码赋码插件,读取套图文件夹的标识码信息,自动为非结构性文档进行赋码。
2)设计方采用项目库管理物料
a)新建物料:直接在套图文件夹下创建新物料,通过标识码赋码插件,读取套图文件夹的标识码信息,为非结构性文档进行自动赋码。
b)复用物料:对于在其他项目中创建的物料,其非结构性文档已关联前序项目的工厂标识码,在新建项目的套图文件夹下进行复制设计,通过标识码赋码插件,读取套图文件夹的新标识码信息,自动进行替换。
在上述步骤S3中,装置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读取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并将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不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响应选择工厂标识码的处理动作,并将选择到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对开发工厂标识码标识,说明如下:
创建产线(或区域、主机)装配布置图时,需要对目标组件(设备单元或部件)进行工厂标识码的标注,同时计入至其BOM表中。产线(或区域、主机)布置图中设备单元或部件的模型或图块来源不同,一类是设计方出图件,其模型或图块按照统一规定的工厂标识码规则创建,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另一类是外委设计或供货的非出图件,其模型或图块不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
基于设计软件开发的工厂标识码标识模块,包含BOM属性配置功能和引出序号映射功能,如图4所示:
1)BOM属性配置功能
a)设计方出图件
此类模型或图块,可采用BOM属性配置功能,选择读取选项,直接读取模型或图块承载的工厂标识码,并将其自动配置于产线(或区域、主机)装配布置图的BOM属性中。
b)外委设计或供货的非出图件
此类模型或图块,可采用BOM属性配置特性功能,选择点选选项,打开创建的设计策划模板,通过类型标识筛选出外委设计或供货的非出图件,点选对应的工厂标识码,然后将其自动配置于产线(或区域、主机)装配布置图的BOM属性中。
2)引出序号映射功能
采用引出序号映射功能,在进行设备单元或部件的件号标注时,件号属性自动映射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
本发明方法从设计源头出发,依据冶金工厂的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工厂标识码数据库,数据库为工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支撑,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追溯性;基于设计平台创建工厂标识码的数据结构,搭建设计目录。设计时以物料编码为纽带,建立工厂标识码与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多重关联关系,满足不同的工厂对象(工位不同)可采用相同的非结构性文档的需求,提高非结构性文档的可复用性;以非结构性文档作为设计表达及传递方式,以工厂标识码作为核心,传递数字化交付信息,可以为设计的众多参与方提供有效的数据贯通和共享的通道,在工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避免因文档格式转换和数据提取造成的数据错误和缺失;将工厂标识码作为数据提取的钥匙,非结构性文档只承载自身产生的信息,简化文档结构,减少交叉的映射关联,便于进行分类管理;同步开发标识码赋码插件,可对模型和图形在设计标识时进行自动赋码,保证了设计表达及传递中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避免了人工输入的易错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工厂对象为核心,将工厂标识码作为工厂对象的表征方式,承载冶金工厂的数据关系,自顶向下传递并贯穿至工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保证建设阶段各参与方信息的统一性、准确性。
2)本发明对非结构性文档无需进行格式转换和信息解析,简化其信息结构,便于信息提取,由设计方通过工厂标识码与非结构性文档的关联关系,将属性信息提交至数据库,避免了因格式转换造成的工程信息的错误和缺失,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工程信息的时效性和追溯性。
3)本发明可对非结构性文档进行自动赋码和编码转换,保证了非结构性文档的复用性,避免造成设计资源的浪费,降低设计成本。
4)本发明可对非结构性文档进行自动赋码和关联标注,避免人工输入造成的错误和遗漏,保证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实现将各阶段的不同数据和文档的有效贯通和共享,保证了设计表达及传递中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避免了人工输入的易错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的步骤之前,所述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还包括:
读取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得到所述工厂标识码。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包括:
若确定冶金工厂已经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所述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若确定冶金工厂不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分配物料处理动作或新建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直接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复用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替换前序项目的旧工厂识别码,实现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读取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并将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不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响应选择工厂标识码的处理动作,并将选择到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说明,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包括创建单元501、赋予单元502和建立单元503,其中:
创建单元501用于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赋予单元502用于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建立单元503用于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具体的,装置中的创建单元501用于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赋予单元502用于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建立单元503用于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实现将各阶段的不同数据和文档的有效贯通和共享,保证了设计表达及传递中工厂标识码的准确性及唯一性,避免了人工输入的易错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1、存储器(memory)602和总线603;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的步骤之前,所述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还包括:
读取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得到所述工厂标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包括:
若确定冶金工厂已经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所述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若确定冶金工厂不存在工厂标识码规则,则根据设计方创建的通用工厂标识码规则构建所述工厂标识码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分配物料处理动作或新建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直接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包括:
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复用物料处理动作,将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替换前序项目的旧工厂识别码,实现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读取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并将与所述工厂标识码属性对应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组件不具备工厂标识码属性,则响应选择工厂标识码的处理动作,并将选择到的工厂标识码配置在BOM属性中;
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所述BOM属性中的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
8.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响应设计方完成设计策划的动作,创建设计目录;
其中,所述设计目录包括设计单元的套图文件夹,所述套图文件夹的设计属性信息中包括工厂标识码;
赋予单元,用于响应设计方根据所述套图文件夹执行的物料处理动作,读取所述设计属性信息中的工厂标识码,将所述工厂标识码赋予基于物料产生的非结构性文档,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第一数据共享;
建立单元,用于响应对所述非结构性文档中的目标组件进行件号标注的动作,建立与所述件号对应的工厂标识码,以基于所述工厂标识码与所述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第二数据共享。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411028324.6A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8963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28324.6A CN118963275A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28324.6A CN118963275A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63275A true CN118963275A (zh) 2024-11-15

Family

ID=9338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028324.6A Pending CN118963275A (zh) 2024-07-30 2024-07-30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9632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5122B (zh) 一种土建bim模型的自动更新方法
CN107533678B (zh) 多学科工程系统中的模板
CN108665248A (zh) 基于bim的建筑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5528418B (zh) 一种设计文档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447253B (zh) 一种三维工艺数据的集成方法
CN112988752A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067200B (zh) 一种物料清单数据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1273900A (zh) 基于gitlab实时代码共享的在线拖拽编码生成方法
CN117708903A (zh) 基于多参与者协作的cad图纸交互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74742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CN113626030A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大屏快速搭建方法和系统
CN101013426A (zh) 使用了连接关系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
CN113486418B (zh) 一种bim模型云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14461600A (zh) 基于bim与构件身份标签的工程项目数据多维复用方法
CN104573229A (zh) 三维设计数据自动导入工艺系统的接口模块及工作方法
CN118963275A (zh) 一种工厂对象的数据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8427181A (zh) 一种基于知识管理制定数据标准的数据治理系统
KR20100104453A (ko) 멀티미디어 컨텐츠 제작 장치 및 방법
CN113269538A (zh) 并行审批节点的转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5921B (zh) 基于三维元器件库转贴装数据的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3377050A (zh) 一种贴片机程序坐标转换方法
JP2008287300A (ja) 設計支援装置
KR20060022371A (ko) 3차원 캐드 모델링 및 도면 데이터 속성정보 추출방법
CN112182705B (zh) 基于bim技术的仿真模拟模型数据解析方法
Hsu et al. A functional element-naming approach for BIM elements in building envelop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