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92734A -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92734A CN118892734A CN202411078298.8A CN202411078298A CN118892734A CN 118892734 A CN118892734 A CN 118892734A CN 202411078298 A CN202411078298 A CN 202411078298A CN 118892734 A CN118892734 A CN 1188927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rry
- desulfurization
- tank
- liquid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0—Semi-solid phase processes, i.e. by using slur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B01D53/50—Sulfur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6—Nitrogen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54—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58—Ammoni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先通过第一喷淋层喷出的水溶液对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进行喷淋,将一部分氨固定在浆液池的浆液中,然后将固定有氨的浆液喷入分解炉中分解出的氨气继续参与脱硝反应,降低NH3和NOx的排放;另外第二喷淋层喷出的脱硫剂与经过第一喷淋层水溶液喷淋过的烟气反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浆液被收集并循环利用于脱硫反应。本发明不仅解决水泥工业氨逃逸的环保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水泥工业硫排放和尘超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行业湿法脱硫脱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对污染物NOX排放日趋严格,SNCR系统已成为水泥生产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是以氨基为还原剂,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喷入分解炉内,烟气中的NOX与氨基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去除烟气中的NOX。
由于氨基与NOX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段、停留时间、混合程度和NH3/NOX摩尔比等,要求极为苛刻,为了保证NOX达标排放,需要喷入足够的氨基,导致过量的氨从分解炉逃出,虽然烟气中的NOX已去除,但新产生的污染物NH3却很难达标排放。
目前,水泥生产线窑尾收尘器一般选用袋式收尘器,其原理利用滤袋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虽然窑尾烟气经过除尘设备过滤可达标排放,但仍有水泥生产线出现尘超标的现象,其原因是收尘器滤袋对比重相对较重的粉尘过滤效果比较好,但比重较轻的粉尘颗粒过滤效果相对较差,其原因大部分和氨逃逸有关,即氨水过量引起的粉尘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工业湿法脱硫系统脱硫塔喷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染物NH3难达标排放、粉尘超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底部设置有浆液池,还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上方的第一喷淋层、积液槽和第二喷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外部的脱硫循环浆液罐;
所述浆液池中预存有水溶液,所述浆液池与所述第一喷淋层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浆液池内设置向其通入氧气的第一供氧通道;所述浆液池通过第二管道与分解炉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输送至分解炉中;
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预存有脱硫剂浆液,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出液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层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将脱硫剂浆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积液槽连接,所述积液槽用于允许烟气通过并收集喷淋的浆液,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所述积液槽中的积液输送至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设置向其通入氧气的有第二供氧通道。
可选地,所述积液槽包括安装在所述脱硫塔内壁的积液板,所述积液板上均布开孔;
所述开孔上对应设置有竖管,使烟气从所述开孔沿所述竖管向上运动;所述竖管的上方设置有呈倒V型的雨帽,所述雨帽与所述竖管的上端留有允许烟气通过的空间;所述雨帽用于防止喷淋浆液进入所述竖管中,并将喷淋的浆液导流至所述积液板上;所述雨帽完全覆盖所述竖管顶端;
所述积液板上还连接有排积液管道,用于将积液槽内的积液排出。
可选地,
所述积液板的开孔率大于75%;
所述竖管与所述雨帽之间的空间截面积与积液板开孔面积相等;
所述积液槽中积液排向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流量大于等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排出的液体流量。
可选地,所述积液槽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除雾器用于通过喷水除雾对逃逸的氨进行淋洗。
可选地,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除雾器,用于去除烟气携带的液滴。
可选地,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出液管道还连接有石膏排出泵,用于将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的石膏浆液排出。
可选地,所述浆液池和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均设置有搅拌器。
可选地,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一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二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二输送泵;
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三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三输送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实现,包括:
步骤1、向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池中注入厂区循环水后,向所述浆液池供氧;向脱硫循环浆液罐中注入脱硫剂浆液后,向所述脱硫剂浆液中供氧;
步骤2、启动第一输送泵,使浆液池中水溶液从第一喷淋层中喷出与烟气中组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与浆液池中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一喷淋层中,反应后的烟气继续向上运动;
步骤3、检测到所述浆液池溶液的pH值达到目标pH值时,则启动第二输送泵,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喷入分解炉;
步骤4、启动第三输送泵,使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脱硫剂浆液从第二喷淋层喷入脱硫塔内,与经所述第一喷淋层喷淋后且从积液槽排出的烟气反应;反应后形成的浆液经积液槽收集后进入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脱硫剂浆液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二喷淋层中。
可选地,目标pH值为5.0~5.9。
可选地,当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浆液密度达到石膏浆液饱和浓度时,启动石膏排出泵,将脱硫循环浆液罐中浆液排出进行脱水得到石膏。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先通过第一喷淋层喷出的水溶液对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进行喷淋,将一部分氨固定在浆液池的浆液中,然后将固定有氨的浆液喷入分解炉中分解出的氨气继续参与脱硝反应,降低NH3和NOX的排放。另外第二喷淋层喷出的脱硫剂与经过第一喷淋层水溶液喷淋过的烟气反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浆液被收集并循环利用于脱硫反应。本发明不仅解决水泥工业氨逃逸的环保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水泥工业硫排放和尘超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积液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烟气进口;2、脱硫塔;3、第一喷淋层;4、第一除雾器;5、积液槽;51、积液板、52、竖管;53、雨帽;54、开孔;55、排积液管道;6、第二喷淋层;7、第二除雾器;8、浆液池;9、脱硫循环浆液罐;10、第一供氧通道;11、第二供氧通道;12、搅拌器;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一输送泵;18、第二输送泵;19、第三输送泵;20、石膏排出泵;21、出液管道。
带箭头虚线为烟气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包括脱硫塔2,所述脱硫塔2底部设置有浆液池8,还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脱硫塔2内,且位于烟气进口1上方的第一喷淋层3、积液槽5和第二喷淋层6,以及设置在所述脱硫塔2外部的脱硫循环浆液罐9;
所述浆液池8中预存有水溶液,所述浆液池8与所述第一喷淋层3通过第一管道13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3用于将所述浆液池8中的溶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喷淋层3;所述浆液池8内设置向其通入氧气的第一供氧通道10;所述浆液池8通过第二管道14与分解炉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4用于将所述浆液池8中的溶液输送至分解炉中;
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内预存有脱硫剂浆液,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的出液管道21与所述第二喷淋层6通过第三管道15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5用于将脱硫剂浆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喷淋层6;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通过第四管道16与所述积液槽5连接,所述积液槽5用于允许烟气通过并收集喷淋的浆液,所述第四管道16用于将所述积液槽5中的积液输送至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内设置有向其通入氧气的第二供氧通道11。
具体地,本发明中包括吸收塔区和脱硫循环浆液区。其中,脱硫塔2为吸收塔区,主要进行脱氨和脱硫。脱硫塔2底部设置浆液池8,脱硫塔2内从脱硫塔2侧壁的烟气进口1往上,依次设置第一喷淋层3、积液槽5和第二喷淋层6。
其中,脱硫塔2内浆液池8和第一喷淋层3之间区域为脱氨区,积液槽5和第二喷淋层6之间的区域为脱硫区。本申请中,第一喷淋层3为1层,第二喷淋层6为两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脱硫塔2底部的浆液池8中预存有水溶液,作为第一喷淋层3的喷淋液。浆液池8的水溶液主要来自厂区的循环水。供氧通道向浆液池8中反应后的浆液中通入含氧气体,此时浆液池8中浆液密度约1g/cm3,pH值为7~8。通过第一管道13将水溶液输送至第一喷淋层3,并通过喷向第一喷淋层3脱氨区。窑尾烟气经尾排风机通过烟气进口1进入脱硫塔2内,窑尾烟气中的气体成分有SO2和氨,烟气与水溶液充分接触反应,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后,将氨固定在浆液中,反应后的浆液落入浆液池8中,与鼓入的含氧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脱氨区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溶于水并生成亚硫酸,烟气中的NH3溶于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氧气注入吸收塔底部使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反应式如下:
SO2﹢H2O﹢(NH4)2SO4 = NH4HSO4﹢NH4HSO3 (1)
H2SO3﹢NH3 = NH4HSO3﹢NH3 = (NH4)2SO3 (2)
(NH4)2SO3﹢1/2O2 = (NH4)2SO4 (3)
当浆液池8中溶液达到一定pH值后,将浆液池8中的浆液喷入分解炉,分解炉烟气中的热量作为喷入分解炉溶液中的硫酸铵的蒸发分解热,使硫酸铵分解出氨气和SO2,再次参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NCR)脱硝反应,或者进入脱硫塔2中的吸收、释放的循环过程。化学反应如下:
2(NH4)2SO4(水)﹢蒸发热 = 4NH3+2SO2﹢4H2O (4)
烟气在脱氨区反应后,通过积液槽5进入到脱硫区。
脱硫循环浆液区包括脱硫循环浆液罐9,脱硫循环浆液罐9内预存有脱硫剂浆液,脱硫剂浆液由来自窑尾拉链机或余热发电的窑灰与水混合后配成,然后通过第二供氧通道11向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脱硫剂将也中鼓入含氧气体,此时脱硫循环浆液密度约1.04g/cm3,pH值:8~9,然后通过浆液泵送至脱硫循环浆液罐9。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脱硫剂通过第三管道15输送至第二喷淋层6,通过第二喷淋层6喷入脱硫区。在脱硫区中,喷淋下来的浆液与通过积液槽5的烟气充分接触后脱除烟气中的SO2,反应后的浆液落入积液槽5,积液槽5中积液通过重力流入脱硫循环浆液罐9,然后再次通过第三管道15进入第二喷淋层6中继续循环利用,在脱硫区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
2CaCO3 + H2O + 2SO2 → 2CaSO3·1/2H2O + CO2 (5)
积液槽5中的积液进入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浆液与鼓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石膏,即CaSO4·2H2O,将SO2固定在浆液中,化学反应式为:
2CaSO3·1/2H2O + O2+ 3H2O → 2CaSO4·2H2O (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积液槽5包括安装在所述脱硫塔2内壁的积液板51,所述积液板51上均布开孔54;
所述开孔54上对应设置有竖管52,使烟气从所述开孔54沿所述竖管52向上运动;所述竖管52的上方设置有呈倒V型的雨帽53,所述雨帽53与所述竖管52的上端留有允许烟气通过的空间;所述雨帽53用于防止喷淋浆液进入所述竖管52中,并将喷淋的浆液导流至所述积液板51上;所述雨帽53完全覆盖所述竖管52顶端;
所述积液板51上还连接有排积液管道55,用于将积液槽5内的积液排出。
具体地,积液槽5的边缘安装在脱硫塔2内壁,积液槽5的积液板51上均匀分布的开孔54确保了烟气的顺畅通过,并使烟气从开孔54处沿竖管52向上运动,开孔54处与竖管52焊接连为一体。竖管52上方的倒V型雨帽53,雨帽53与竖管52上端之间留有允许烟气通过的空间,既能保证烟气的正常流通,又能有效防止喷淋浆液进入竖管52中。雨帽53的完全覆盖确保了浆液只能顺着雨帽53的表面流淌至积液板51上。
积液板51上连接有排积液管道55,通过排积液管道55,积液槽5内的积液可以被及时排出进入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积液板51的开孔54率大于75%;所述竖管52与所述雨帽53之间的空间截面积与积液板51开孔54面积相等;所述积液槽5中积液排向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的流量大于等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排出的液体流量。
具体地,积液板51的开孔54率大于75%,以及竖管52与雨帽53之间的空间截面积与积液板51开孔54面积相等,确保了烟气在通过竖管52后,从雨帽53与竖管52出口流出时,其流速不会因空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改变,保持了烟气流速的稳定。另外,积液槽5中积液排向脱硫循环浆液罐9的流量大于等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排出的液体流量,确保积液槽5中的积液能够及时流出,系统正常运行时,积液槽5内不沉积浆液,不会因大量积液积聚而溢流至下方的脱氨区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积液槽5与所述第一喷淋层3之间设置有第一除雾器4,所述第一除雾器4用于通过喷水除雾对逃逸的氨进行淋洗。
具体地,第一除雾器4与第一喷淋层3之间的区域为除雾隔离区,经过第一喷淋层3喷淋后的烟气向上流动进入除雾隔离区中,处于除雾隔离区的烟气中若有逃逸的氨,通过第一除雾器4喷水除雾作用,将氨气淋洗下来。另外,除雾隔离区把脱硫区和脱氨区隔离开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喷淋层6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除雾器7,用于去除烟气携带的液滴。
具体地,第二喷淋层6和第二除雾器7之间的区域为除雾区,在脱硫区脱硫后的烟气进入除雾区后,在第二除雾器7的作用下进行气水分离,第二除雾器7捕集烟气中未被捕集的粉尘、过剩的脱硫剂以及吸收SO2的生成物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的出液管道21还连接有石膏排出泵20,用于将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内的石膏浆液排出。
具体地,当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浆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pH值后,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20送至石膏脱水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浆液池8和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内均设置有搅拌器12。
具体地,在向浆液池8和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通入氧气后,通过搅拌使浆液和氧气混合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13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一管道13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17;所述第二管道14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二管道14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二输送泵18;所述第三管道15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三管道15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三输送泵1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实现,包括:
步骤1、向脱硫塔2底部的浆液池8中注入厂区循环水后,向所述浆液池8供氧;向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注入脱硫剂浆液后,向所述脱硫剂浆液中供氧。
通过工艺水泵将厂区循环水注入浆液池8,达到目标液位停止注水,通过浆液制备泵输送脱硫剂浆液至脱硫循环浆液罐9,达到目标液位后停止加入。
步骤2、启动第一输送泵17,使浆液池8中水溶液从第一喷淋层3中喷出与烟气中组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与浆液池8中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一喷淋层3中,反应后的烟气继续向上运动;
步骤3、检测到所述浆液池8溶液的pH值达到目标pH值时,则启动第二输送泵18,将所述浆液池8中的溶液喷入分解炉;
步骤4、启动第三输送泵19,使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脱硫剂浆液从第二喷淋层6喷入脱硫塔2内,与经所述第一喷淋层3喷淋后且从积液槽5排出的烟气反应;反应后形成的浆液经积液槽5收集后进入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脱硫剂浆液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二喷淋层6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pH值为5.0~5.9。
具体地,窑尾烟气经尾排风机进入脱硫塔2后,第一喷淋层3喷淋下来的浆液充分接触反应,烟气中的氨、SO2、氧气发生反应,而浆液池8中,喷淋浆液与饱和的硫酸铵/亚硫酸铵溶液的混合液pH值控制在5.0~5.9范围,当吸收塔循环浆液区pH值在5.0~5.9时,启动溶液排出泵,将吸收塔循环槽内的浆液喷入分解炉内,继续参与脱硝反应。当pH值<5.0时,关闭溶液排出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浆液密度达到石膏浆液饱和浓度时,启动石膏排出泵20,将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浆液排出进行脱水得到石膏。
具体地,石膏浆液的饱和浓度范围一般在约1~1.2g/cm3之间,本申请中石膏浆液参考饱和浓度设置为1.1g/cm3,在检测到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浆液接近1.1g/cm3时,说明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石膏浆液接近饱和,需要启动石膏排出泵20将脱硫循环浆液罐9中的石膏浆液及时排出。
本发明中,能分别吸收烟气中的氨和SO2,吸收后的氨与水混合形成氨水和硫酸铵混合溶液,通过第二输送泵18喷入分解炉,继续参与脱硝反应。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SO2,通过石膏排出泵20进入石膏脱水系统。
本专利的技术路线分两个区:脱氨区和脱硫区:
脱氨区:虽然氨气极溶于水中,但不稳定,随着烟气与浆液的接触,导致水中的氨又被烟气吹脱出来。利用窑尾烟气中的SO2和烟气中一部分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进而将烟气中的氨基固定在浆液中,另一部分氨以氨水形式存在,含有氨水、硫酸氨的混合溶液通过第二输送泵18送至分解炉,目的是让烟气中的氨循环利用,防止氨逃逸。
脱硫区:脱氨后烟气继续向上流动进入脱硫区,烟气与喷淋下来的脱硫剂浆液发生化学反应,将烟气中多余的SO2固定在石灰石浆液中。
本申请本系统刚运行时,可先不启动第三输送泵19,但需持续检测吸收塔出口的SO2和氨的排放值是否满足排放要求,原因之一为SO2溶于水,二氧化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原因之二为SO2与氨反应的摩尔比1:2,烟气中的SO2优先与氨发生反应,将烟气中少量的SO2与大部分的氨固定在水中,因此系统刚运行时,烟气经过脱氨区脱氨后,烟气出口的SO2和氨的排放值是满足排放要求的,不需要脱硫剂进行脱硫。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烟气继续向上,经除雾隔离区后进入脱硫区,观察吸收塔出口的SO2和氨的排放值接近排放目标值时,启动第三循环泵,循环浆液落入积液槽5内后通过重力流入脱硫循环浆液罐9。当循环浆液槽内的浆液密度在达到1.10g/cm3左右,启动石膏排出泵20,将脱硫循环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20去石膏脱水系统,当循环浆液槽内的密度<1.05g/cm3,关闭石膏排出泵20。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底部设置有浆液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内,且位于烟气进口上方的第一喷淋层、积液槽和第二喷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外部的脱硫循环浆液罐;
所述浆液池中预存有水溶液,所述浆液池与所述第一喷淋层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浆液池内设置向其通入氧气的第一供氧通道;所述浆液池通过第二管道与分解炉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输送至分解炉中;
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预存有脱硫剂浆液,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出液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层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将脱硫剂浆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积液槽连接,所述积液槽用于允许烟气通过并收集喷淋的浆液,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所述积液槽中的积液输送至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设置向其通入氧气的有第二供氧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槽包括安装在所述脱硫塔内壁的积液板,所述积液板上均布开孔;
所述开孔上对应设置有竖管,使烟气从所述开孔沿所述竖管向上运动;所述竖管的上方设置有呈倒V型的雨帽,所述雨帽与所述竖管的上端留有允许烟气通过的空间;所述雨帽用于防止喷淋浆液进入所述竖管中,并将喷淋的浆液导流至所述积液板上;所述雨帽完全覆盖所述竖管顶端;
所述积液板上还连接有排积液管道,用于将积液槽内的积液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液板的开孔率大于75%;
所述竖管与所述雨帽之间的空间截面积与积液板开孔面积相等;
所述积液槽中积液排向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流量大于等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排出的液体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槽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除雾器,所述第一除雾器用于通过喷水除雾对逃逸的氨进行淋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层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除雾器,用于去除烟气携带的液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的出液管道还连接有石膏排出泵,用于将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的石膏浆液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池和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内均设置有搅拌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一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二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二输送泵;
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为所述第三管道液体输送提供动力的第三输送泵。
9.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实现,包括:
步骤1、向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池中注入厂区循环水后,向所述浆液池供氧;向脱硫循环浆液罐中注入脱硫剂浆液后,向所述脱硫剂浆液中供氧;
步骤2、启动第一输送泵,使浆液池中水溶液从第一喷淋层中喷出与烟气中组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与浆液池中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一喷淋层中,反应后的烟气继续向上运动;
步骤3、检测到所述浆液池溶液的pH值达到目标pH值时,则启动第二输送泵,将所述浆液池中的溶液喷入分解炉;
步骤4、启动第三输送泵,使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脱硫剂浆液从第二喷淋层喷入脱硫塔内,与经所述第一喷淋层喷淋后且从积液槽排出的烟气反应;反应后形成的浆液经积液槽收集后进入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与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脱硫剂浆液混合后进入所述第二喷淋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pH值为5.0~5.9。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脱硫循环浆液罐中的浆液密度达到石膏浆液饱和浓度时,启动石膏排出泵,将脱硫循环浆液罐中浆液排出进行脱水得到石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78298.8A CN118892734A (zh) | 2024-08-07 | 2024-08-07 |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78298.8A CN118892734A (zh) | 2024-08-07 | 2024-08-07 |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92734A true CN118892734A (zh) | 2024-11-05 |
Family
ID=9326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078298.8A Pending CN118892734A (zh) | 2024-08-07 | 2024-08-07 |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892734A (zh) |
-
2024
- 2024-08-07 CN CN202411078298.8A patent/CN11889273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81375B2 (ja) | 煙道ガス洗浄装置 | |
RU245965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дымовых газов | |
US10046268B2 (en) |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 |
US6277343B1 (en) | Flue gas scrubb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WO1997024172A1 (en) | Flue gas scrubbing apparatus | |
US6187278B1 (en) |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mmonia slip in the reduction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 |
CN108295634A (zh) | 一种烧结烟气高效脱硫脱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5032137A (zh) | 一种生石灰-氨水联合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 |
KR100285102B1 (ko) | 습식 연도 가스 탈황장치 및 연도 가스 탈황장치의 산소 함유가스 송풍장치 | |
CN105148698A (zh) |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 |
CN204502787U (zh) | 一种生石灰-氨水联合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 |
CN108114591A (zh) | 一种烟气处理方法 | |
CN208711399U (zh) | 一种烧结烟气高效脱硫脱硝系统 | |
CN102824824A (zh) | 一种氨基湿法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及工艺 | |
CN105833692A (zh) | 工业烟气干式低温协同除尘脱硫脱硝除汞一体化装置及工艺 | |
KR100266098B1 (ko) | 배연처리방법및설비 | |
CN109260919A (zh) | 臭氧结合尿素的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及其脱硫脱硝方法 | |
CN205055777U (zh) |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 |
CN118892734A (zh) | 一种水泥工业脱硫脱氨系统及脱硫脱氨方法 | |
CN106621663A (zh) |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12492355U (zh) | 一种臭氧氧化协同氨法的脱硫脱硝系统 | |
US955068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talyzing seawater aeration basins | |
CN207871902U (zh) |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 |
CN208911702U (zh) | 一种烧结机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 | |
CN219539906U (zh) | 一种脱硫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