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89090A - 一种母插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母插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89090A CN118889090A CN202411121263.8A CN202411121263A CN118889090A CN 118889090 A CN118889090 A CN 118889090A CN 202411121263 A CN202411121263 A CN 202411121263A CN 118889090 A CN118889090 A CN 1188890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leeve
- plug terminal
- female plug
- contact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母插端子,包括套管,套管一端开口设置,套管内限位有接触管,接触管两端向外弯折有与套管内壁接触的弯曲部,弯曲部与套管过盈接触。本发明通过弯曲部与套管接触连接,弯曲部在收到横向作用力时能够产生形变在套管本体不变形时首先产生形变,其次弯曲部与套管过盈配合在一侧弯曲部形变弯曲时另一侧也会产生形变释放,始终与套管接触。适配不同公差情况下的工况,确保使用时不同公差情况下的公插插针始终与套管紧密接触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母插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器连接的要求也更为严苛,在追求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增加电压、电流从而实现超快充电。现有的标准接口虽然统一尺寸但是仍旧存在各种公差,不同厂商生产的插座误差导致在接触部位、接触面形成局部虚接的情况,尤其是在反复磨损后接口部分金属损失,在遇到误差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局部虚接的情况,在高压、高电流的情况下插接部位如果接触不到位会导致接口部位电阻变大从而产生高温,最终烧毁。为了提高接触件的可靠性,克服标准件插接误差带来的隐患问题,目前亟待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母插端子。
现有技术CN207818973U公开了一种浮动式自动导正接触件,包括外套筒、大电流端子、挡块、外套筒内与大电流端子间套设弹簧。其结构复杂,工件精度要求高,尤其是大电流端子、与外套筒之间的精度直接影响了弹簧间隙,其次该方案采用了环状弹簧,环状弹簧加工工艺更为复杂,还需要将其套设在大电流端子间。如不采用环状弹簧会造成弹簧倒伏压扁,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单个弹簧圈之间间隙不能过大,以上限制也进一步限制了弹簧丝横向形变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连接接口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主动适配不同误差插针的母插端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母插端子,包括套管,套管一端开口设置,套管内限位有接触管,接触管两端向外弯折有与套管内壁接触的弯曲部,弯曲部与套管过盈接触。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弯曲部包括若干由接触管向四周延伸的弯曲的接触片。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接触片包括由接触管向外弯曲成的圆弧形接触部,圆弧形弹性接触部与套管内壁接触部位为圆弧形。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接触片还包括弹性臂,弹性臂位于圆弧形弹性接触部与接触管之间,弹性臂倾斜设置,弹性臂与接触管侧壁形成钝角。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接触片由接触管反向弯折后形成弹性臂,弹性臂末端设置有圆弧形弹性接触部,弹性臂与接触管夹角呈锐角。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导电套管开口处紧配有限位圈,接触管通过限位圈限位在接触管内。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限位圈内径大于接触管内径,限位圈内壁外沿设有引导插针插入的斜面。套管开口处设有内肩部,套管上设有限位限位圈的凸起。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套管下端收口设置设有与导电片或线路板接触的连接部。
作为一种母插端子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限位圈底部内沿向下凸设有锥凸环,所述锥凸环包括能够与接触管上端边缘接触的斜面。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申请方案实现了公差自适应,可以承载高电压、高电流,具备高可靠性。2、通过弯曲部与套管接触连接,弯曲部在收到横向作用力时能够产生形变在套管本体不变形时首先产生形变,其次弯曲部与套管过盈配合在一侧弯曲部形变弯曲时另一侧也会产生形变释放,始终与套管接触。3、适配不同公差情况下的工况,确保使用时不同公差情况下的公插插针始终与套管紧密接触连接。4、将弯曲部分隔成若干单独的条形的接触片,单独的接触片更易形变进而更易适配位置变化。5、接触片在弯折后原本的弧形反向弯曲设置形成与套管内壁接触的圆弧形。采用圆弧形接触部在接触片产生形变时能够始终与套管内壁紧密接触。6、采用弹性臂增加力臂长度,从而降低接触管横向偏移所需要的作用力。7、采用限位圈的方式可以针对插入位置设置更高精度的开口以及设置更为复杂的结构。87、限位圈设置引导斜面对插入插针进行引导使用更为方便。9、锥凸环在接触到接触管时对接触管进行扩张引导减少接触管与插针的磨损,在脱离后接触管受锥凸环斜面引导以及圆弧形弹性接触部联合作用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应用场景。
其中:1、套管;2、开口;3、接触管;31、弯曲部;32、接触片;33、弹性臂;4、翻边;5、限位圈;11、内肩部;51、斜面;52、锥凸环;6、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母插端子,包括套管1,套管1一端开口2设置,套管1内限位有接触管3,接触管3两端向外弯折有与套管1内壁接触的弯曲部31,弯曲部31与套管1过盈接触。接触管3内壁设置倾斜开槽通过倾斜开槽将接触管3分隔成若干倾斜接触部位便于提高接触管3与插针接触可靠性,通过弯曲部31与套管1接触连接,弯曲部31在收到横向作用力时能够产生形变在套管1本体不变形时首先产生形变,其次弯曲部31与套管1过盈配合在一侧弯曲部31形变弯曲时另一侧也会产生形变释放,始终与套管1接触。
实施例2: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改进,一种母插端子,包括套管1,套管1一端开口2设置,套管1内限位有接触管3,接触管3两端向外弯折有与套管1内壁接触的弯曲部31,弯曲部31与套管1过盈接触。弯曲部31包括若干由接触管3向四周延伸的弯曲的接触片32。将弯曲部31分隔成若干单独的条形的接触片32,参考图2中分割成了8片,适用于分别应对接触管3位置产生偏差后各个方向上空间变化从而分别产生形变,且分割后单独的接触片32更易形变进而更易适配位置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条形的接触片32弯折的形状并未限定,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梯形等任何可以产生形变的形状。
实施例3:参考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2的改进,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圆弧形的条形的接触片32,接触片32包括由接触管3向外弯曲成的圆弧形接触部,圆弧形接触部与套管1内壁接触部位为圆弧形。接触片32在弯折后原本的弧形反向弯曲设置形成与套管1内壁接触的圆弧形。采用圆弧形接触部在接触片32产生形变时能够始终与套管1内壁紧密接触。
实施例4: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3的改进,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接触片32横向形变应对能力,减小横向形变所需要的作用力,接触片32还包括弹性臂33,弹性臂33位于圆弧形弹性接触部与接触管3之间,弹性臂33倾斜设置,弹性臂33与接触管3侧壁形成钝角。采用弹性臂33增加力臂长度,从而降低接触管3横向偏移所需要的作用力。
实施例5: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4的另一种弹性臂33设置方案,同样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接触片32由接触管3反向弯折后形成弹性臂33,弹性臂33末端设置有圆弧形弹性接触部,弹性臂33与接触管3夹角呈锐角。
实施例6:结合图6所示,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接触管3限位在套管1内的方案进行改进,常规接触管3可采用翻边4限位在套管1内,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导电套管1开口2处紧配有限位圈5,接触管3通过限位圈5限位在接触管3内。采用限位圈5的方式可以针对插入位置设置更高精度的开口2以及设置更为复杂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限位圈5内径大于接触管3内径,限位圈5内壁外沿设有引导插针6插入的斜面51。设置引导斜面51对插入插针进行引导使用更为方便。限位圈5开孔可设置为现有技术内最大误差范围确保误差范围内的配件可以顺利插入,防止不适配插针6插入。
本实施例中限位圈5采用在套管1开口2处设内肩部11,套管1上设有限位限位圈5的凸起,限位圈5卡设在内肩部11上通过凸起固定在套管1上端。另外的本实施例中套管1下端收口设置设有与导电片或线路板接触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可为现有技术常规的连接结构,例如铆接凸起、固定螺孔与螺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冗长赘述。
实施例7,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6的改进,所述限位圈5底部内沿设置有锥凸环52,公插插针拔出时会带动接触管3向外运动通过限位圈5阻挡接触管3向外运动,锥凸环52在接触到接触管3时对接触管3进行扩张引导减少接触管3与插针的磨损,在脱离后接触管3受锥凸环52斜面51引导以及圆弧形弹性接触部联合作用恢复。
综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场景,参考图8所示在公插插针6与母插端子产生偏差后,为方便看清楚插入先后对比,采用两种色彩进行区分蓝色接触管3为插入前状态,红色接触管3为弹性部产生形变后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母插端子,包括套管(1),套管(1)一端开口(2)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内限位有接触管(3),所述接触管(3)两端向外弯折有与套管(1)内壁接触的弯曲部(31),弯曲部(31)与套管(1)过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31)包括若干由接触管(3)向四周延伸的弯曲的接触片(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32)包括由接触管(3)向外弯曲成的圆弧形弹性接触部,所述圆弧形弹性接触部与套管(1)内壁接触部位为圆弧形。(垂直于接触片(32)弯曲方向接触片(32)截面外壁与套管(1)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32)还包括弹性臂(33),所述弹性臂(33)位于圆弧形弹性接触部与接触管(3)之间,所述弹性臂(33)倾斜设置,所述弹性臂(33)与接触管(3)侧壁形成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32)由接触管(3)反向弯折后形成弹性臂(33),所述弹性臂(33)末端设置有圆弧形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臂(33)与接触管(3)夹角呈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开口(2)处紧配有限位圈(5),所述接触管(3)通过限位圈(5)限位在套管(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5)内径大于接触管(3)内径,所述限位圈(5)内壁外沿设有引导公插的插针插入的斜面(5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开口(2)处设有内肩部(11),所述套管(1)上设有限位限位圈(5)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下端收口设置设有与导电片或线路板接触的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5)底部内沿向下凸设有锥凸环(52),所述锥凸环(52)包括能够与接触管(3)上端边缘接触的斜面(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21263.8A CN118889090A (zh) | 2024-08-15 | 2024-08-15 | 一种母插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21263.8A CN118889090A (zh) | 2024-08-15 | 2024-08-15 | 一种母插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89090A true CN118889090A (zh) | 2024-11-01 |
Family
ID=93225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121263.8A Pending CN118889090A (zh) | 2024-08-15 | 2024-08-15 | 一种母插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88909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14911A (ja) * | 2011-11-29 | 2013-06-1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ソケット端子 |
CN103348541A (zh) * | 2011-02-04 | 2013-10-09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端子 |
US20160172778A1 (en) * | 2014-12-12 | 2016-06-16 | Dai-Ichi Seiko Co., Ltd. | Connector terminal |
KR102168997B1 (ko) * | 2020-09-21 | 2020-10-22 | 주식회사 사마스전자 | 핀헤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커넥터 |
CN117317654A (zh) * | 2023-10-25 | 2023-12-29 | 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流端子连接器 |
-
2024
- 2024-08-15 CN CN202411121263.8A patent/CN1188890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8541A (zh) * | 2011-02-04 | 2013-10-09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端子 |
JP2013114911A (ja) * | 2011-11-29 | 2013-06-1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ソケット端子 |
US20160172778A1 (en) * | 2014-12-12 | 2016-06-16 | Dai-Ichi Seiko Co., Ltd. | Connector terminal |
KR102168997B1 (ko) * | 2020-09-21 | 2020-10-22 | 주식회사 사마스전자 | 핀헤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케이블 커넥터 |
CN117317654A (zh) * | 2023-10-25 | 2023-12-29 | 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流端子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85159B (zh) | 插座連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
CN110957597A (zh) | 双簧片扁平大电流端子及其组装方法 | |
WO2023231460A1 (zh) | 充电端子及充电座 | |
CN207442024U (zh)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 |
CN217468876U (zh) | 一种密封型弹片插座端子 | |
CN216648649U (zh) | 一种高电流连接器 | |
CN118889090A (zh) | 一种母插端子 | |
US6375488B1 (en) | Connector terminal fitting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 |
WO2024140827A1 (zh) | 一种转接簧片及端子连接结构 | |
CN218997263U (zh) | 公端子及连接器 | |
WO2023217172A1 (zh) | 一种弹片式插座端子 | |
JPH0638188U (ja) | バルブソケット用端子 | |
CN211719810U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CN222868108U (zh) | 一种触头 | |
CN211907749U (zh) | 双簧片扁平大电流端子 | |
CN219843171U (zh) |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 |
CN210092413U (zh) | 多触点密封型插座端子 | |
CN213753148U (zh) | 一种汽车接电连接器母端子以及接电连接器母端 | |
CN223141046U (zh) | 端子组件 | |
CN220306551U (zh) | 一种充电插座 | |
CN223079405U (zh) | 一种变径信号母端子 | |
CN215184644U (zh) | 电连接结构和适配器 | |
CN219247073U (zh) | 双头对插连接器组件 | |
CN212750695U (zh) | 开关 | |
CN222995952U (zh) | 同轴线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