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845331A -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845331A CN118845331A CN202411137617.8A CN202411137617A CN118845331A CN 118845331 A CN118845331 A CN 118845331A CN 202411137617 A CN202411137617 A CN 202411137617A CN 118845331 A CN118845331 A CN 1188453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area
- fixing
- elastic body
- piece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06010039722 scoliosis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2 cardiopulmo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78 spinal cor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long-term immobilising or pressure directing devices for treating broken or deformed bones such as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2—Orthopaedic corsets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shel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long-term immobilising or pressure directing devices for treating broken or deformed bones such as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4—Orthopaedic corsets having pressure pads connected in a frame for redu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curvature of the s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脊柱侧弯矫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该支具包括支具支架、松紧调节件和弹性可调节连接件,支具支架包括左腹部限制区、左腋下限制区、左背部限制区、左腰部限制区、右腹部限制区、右腋下限制区、右上背部限制区、右下背部限制区和右腰部限制区;弹性可调节连接件包括第一可调节件和第二可调节件,左背部限制区与右上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之间分别隔开,并通过第一可调节件和第二可调节件分别连接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上背部限制区与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通过弹性可调节连接件,能够在实时可调的同时,减少支具的机械感,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脊柱侧弯矫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背景技术
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弯”,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轻度的脊柱侧弯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弯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弯可以观察随访,中度脊柱侧弯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果发展至严重脊柱侧弯则需要手术治疗。
支具治疗是唯一国际公认有效的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方法。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患病部位不一定相同,不同患者同一患病部位的粗细长短尺寸不同,而现有的脊柱侧弯支具的只存在型号尺寸之分,不能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实际患病部位情况对脊柱侧弯支具的形状进行调整,难以实现对不同患病情况的患者达到好的矫正康复效果。
目前的支具在改变金属可调节结构的位置上,其施加的力均是恒定的,而由于患者的体型不同,治疗的时长效果不同,会在长时间佩戴后感到不适,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设计出一款弹力调节支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通过弹性可调节连接件,能够在实时可调的同时,减少支具的机械感,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该支具包括支具支架、松紧调节件和弹性可调节连接件,支具支架包括左腹部限制区、左腋下限制区、左背部限制区、左腰部限制区、右腹部限制区、右腋下限制区、右上背部限制区、右下背部限制区和右腰部限制区;左腹部限制区和右腹部限制区设置在前部,并在左腹部限制区和右腹部限制区之间设置有开合口,所述松紧调节件设置在开合口处用于调节开合口的松紧度;所述的左腹部限制区向上连接侧边的左腋下限制区,左腋下限制区连接左背部限制区,所述的左腹部限制区向下连接左腰部限制区;所述的右腹部限制区向上连接侧边的右腋下限制区,右腋下限制区连接右上背部限制区,所述的右腹部限制区向下连接右下背部限制区,右下背部限制区连接右腰部限制区;
弹性可调节连接件包括第一可调节件和第二可调节件,左背部限制区与右上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之间分别隔开,并通过第一可调节件和第二可调节件分别连接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上背部限制区与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
第一可调节件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支撑块;第一弹性体底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弹性体将第一固定件包裹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一固定件的底部沿直线L1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上背部限制区上,第一固定件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插槽,第一支撑块设于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上背部限制区的外表面上;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能够带动第一弹性体在直线L1上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一支撑块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一插槽内;
第二可调节件包括第二弹性体、第二固定件和第二支撑块;第二弹性体底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弹性体将第二固定件包裹于第二容纳槽内,第二固定件的底部沿直线L2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上,第二固定件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插槽,第二支撑块设于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三固定体和第四固定体,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和右下背部限制区的外表面上;第三固定体和第四固定体能够带动第二弹性体在直线L2上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弹性体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二支撑块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二插槽内。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插槽向直线L3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一插槽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一滑槽;第一支撑块的一端位于第一插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并且在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螺钉,通过第一螺钉将第一支撑块与第一弹性体固定相连;
第三固定体上的第二插槽向直线L4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二插槽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二滑槽;第二支撑块的一端位于第二插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槽内,并且在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二螺钉,通过第二螺钉将第二支撑块与第二弹性体固定相连。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上设有所述的第一螺钉,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体;第三固定体和第四固定体上设有所述的第二螺钉,并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体。
作为优选,第一弹性体的厚度为3mm-7mm,第二弹性体的厚度为3mm-7mm。
作为优选,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选择材料均为TPE/TPU/橡胶材料。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件、第一支撑块第二固定件和第二支撑块所选择材料均为硬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材料选用不锈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当患者穿上该款支具时,中部断开的固定件会向设置方向的两端进行拉伸,并在拉伸时带动弹性体产生弹性形变,使支具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弹性拉伸,能够减少机械感,并在提高美观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设置支撑块能够更好的保证可调节件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增设支撑块在固定件的内部,可以使可调节件不会因为剪切力而造成破坏;而将支撑块与弹性体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能够让可调节件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支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支具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关于可调节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固定体和第四固定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具支架;3、弹性可调节连接件;101、左腹部限制区;102、左腋下限制区;103、左背部限制区;104、左腰部限制区;105、右腹部限制区;106、右腋下限制区;107、右上背部限制区;108、右下背部限制区;109、右腰部限制区;110、开合口;301、第一可调节件;302、第二可调节件;311、第一弹性体;312、第一固定件;313、第一支撑块;314、第一容纳槽;315、第一插槽;316、第一固定体;317、第二固定体;318、第一滑槽;319、第一螺钉;321、第二弹性体;322、第二固定件;323、第二支撑块;324、第二容纳槽;325、第二插槽;326、第三固定体;327、第四固定体;328、第二滑槽;329、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同时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该支具包括支具支架1、松紧调节件和弹性可调节连接件3。
支具支架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而支具支架1包括左腹部限制区101、左腋下限制区102、左背部限制区103、左腰部限制区104、右腹部限制区105、右腋下限制区106、右上背部限制区107、右下背部限制区108和右腰部限制区109。关于各限制区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在后续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设置在前部,并在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之间设置有开合口110,而松紧调节件设置在开合口110处用于调节开合口110的松紧度。具体的,松紧调节件(图中未表示出,但该结构为常规技术)为设置在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上的松紧带和扣环,松紧带和扣环对应设置,松紧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并在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松紧带和扣环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孔内。
具体的,关于各限制区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如下:左腹部限制区101向上连接侧边的左腋下限制区102,左腋下限制区102连接左背部限制区103,左腹部限制区101向下连接左腰部限制区104;右腹部限制区105向上连接侧边的右腋下限制区106,右腋下限制区106连接右上背部限制区107,右腹部限制区105向下连接右下背部限制区108,右下背部限制区108连接右腰部限制区109。
其中,左背部限制区103与右上背部限制区107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之间分别隔开,并通过可调节件进行连接。而可调节件包括了第一可调节件301和第二可调节件302,两个可调节件分别连接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与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可调节件301包括第一弹性体311、第一固定件312和第一支撑块313;第一弹性体311底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容纳槽314,第一弹性体311将第一固定件312包裹于第一容纳槽314内,并通过胶水或螺钉(此处的螺钉为后续的第一螺钉319)进行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件312的底部沿直线L1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上,第一固定件312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插槽315,第一支撑块313设于第一插槽315内。其中,第一固定件312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的外表面上。第一插槽315由于第一固定件312的中部断开而分成两个部分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内部。
当患者穿上该支具时,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会带动第一弹性体311在直线L1上发生弹性形变(拉伸),而当第一弹性体311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一支撑块313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一插槽315内,而第一支撑块313能够更好的给第一可调节支具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防止剪切力(直线L1两侧方向上的力)对其造成破坏,此时的第一可调节件301可减少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的机械感,并提升穿戴时的舒适性。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可调节件302包括第二弹性体321、第二固定件322和第二支撑块323;第二弹性体321底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容纳槽324,第二弹性体321将第二固定件322包裹于第二容纳槽324内,并通过胶水或螺钉(此处的螺钉为后续的第二螺钉329)进行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件322的底部沿直线L2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上,第二固定件322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插槽325,第二支撑块323设于第二插槽325内。其中,第二固定件322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的外表面上。第二插槽325由于第二固定件322的中部断开而分成两个部分并分别设置在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内部。
当患者穿上该支具时,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会带动第二弹性体321在直线L2上发生弹性形变(拉伸),而当第二弹性体321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二支撑块323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二插槽325内,而第二支撑块323能够更好的给第二可调节支具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防止剪切力(直线L2两侧方向上的力)对其造成破坏,此时的第二可调节件302可减少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的机械感,并提升穿戴时的舒适性。
第一可调节件301和第二可调节件302的结构设置均基本相同,不同的设置为直线方向不同。
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可调节件的稳定性,因此对第一可调节件301和第二可调节件302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固定体316第一插槽315向直线L3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一插槽315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一滑槽318;第一支撑块313的一端位于第一插槽315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滑槽318内,并且在第一滑槽318内的第一支撑块313上设有第一螺钉319,通过第一螺钉319将第一支撑块313与第一弹性体311固定相连,使第一支撑块313和第一弹性体311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
第三固定体326上的第二插槽325向直线L4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二插槽325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二滑槽328;第二支撑块323的一端位于第二插槽325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槽328内,并且在第二滑槽328内的第二支撑块323上设有第二螺钉329,通过第二螺钉329将第二支撑块323与第二弹性体321固定相连,使第二支撑块323与第二弹性体321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2和3所示,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上设有所述的第一螺钉319,并通过第一螺钉319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体311;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上设有所述的第二螺钉329,并通过第二螺钉329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体321。
关于上述的可调节件,第一弹性体311和第二弹性体321所选择材料均为TPE/TPU/橡胶材料,此结构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弹性。而第一弹性体311的厚度为3mm-7mm,第二弹性体321的厚度为3mm-7mm,此设置保证可调节件在受力时不易被损坏。。
第一固定件312、第一支撑块313第二固定件322和第二支撑块323所选择材料均为硬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选用不锈钢,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该支具包括支具支架(1)、松紧调节件和弹性可调节连接件(3),支具支架(1)包括左腹部限制区(101)、左腋下限制区(102)、左背部限制区(103)、左腰部限制区(104)、右腹部限制区(105)、右腋下限制区(106)、右上背部限制区(107)、右下背部限制区(108)和右腰部限制区(109);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设置在前部,并在左腹部限制区(101)和右腹部限制区(105)之间设置有开合口(110),所述松紧调节件设置在开合口(110)处用于调节开合口(110)的松紧度;所述的左腹部限制区(101)向上连接侧边的左腋下限制区(102),左腋下限制区(102)连接左背部限制区(103),所述的左腹部限制区(101)向下连接左腰部限制区(104);所述的右腹部限制区(105)向上连接侧边的右腋下限制区(106),右腋下限制区(106)连接右上背部限制区(107),所述的右腹部限制区(105)向下连接右下背部限制区(108),右下背部限制区(108)连接右腰部限制区(109);
其特征在于,弹性可调节连接件(3)包括第一可调节件(301)和第二可调节件(302),左背部限制区(103)与右上背部限制区(107)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之间分别隔开,并通过第一可调节件(301)和第二可调节件(302)分别连接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与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
第一可调节件(301)包括第一弹性体(311)、第一固定件(312)和第一支撑块(313);第一弹性体(311)底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容纳槽(314),第一弹性体(311)将第一固定件(312)包裹于第一容纳槽(314)内,第一固定件(312)的底部沿直线L1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上,第一固定件(312)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1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一插槽(315),第一支撑块(313)设于第一插槽(315)内;所述第一固定件(312)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上背部限制区(107)的外表面上;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能够带动第一弹性体(311)在直线L1上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一弹性体(311)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一支撑块(313)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一插槽(315)内;
第二可调节件(302)包括第二弹性体(321)、第二固定件(322)和第二支撑块(323);第二弹性体(321)底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容纳槽(324),第二弹性体(321)将第二固定件(322)包裹于第二容纳槽(324)内,第二固定件(322)的底部沿直线L2方向设置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上,第二固定件(322)的内部设有沿直线L2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插槽(325),第二支撑块(323)设于第二插槽(325)内,所述第二固定件(322)的中部断开形成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并分别固定在左背部限制区(103)和右下背部限制区(108)的外表面上;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能够带动第二弹性体(321)在直线L2上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弹性体(321)的弹性形变为最大值时,第二支撑块(323)依旧处于断开的第二插槽(32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体(316)上的第一插槽(315)向直线L3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一插槽(315)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一滑槽(318);第一支撑块(313)的一端位于第一插槽(315)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滑槽(318)内,并且在第一滑槽(318)内的第一支撑块(313)上设有第一螺钉(319),通过第一螺钉(319)将第一支撑块(313)与第一弹性体(311)固定相连;
第三固定体(326)上的第二插槽(325)向直线L4方向进行贯通,并使第二插槽(325)连通于外部,从而形成第二滑槽(328);第二支撑块(323)的一端位于第二插槽(325)内,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槽(328)内,并且在第二滑槽(328)内的第二支撑块(323)上设有第二螺钉(329),通过第二螺钉(329)将第二支撑块(323)与第二弹性体(32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体(316)和第二固定体(317)上设有所述的第一螺钉(319),并通过第一螺钉(319)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体(311);第三固定体(326)和第四固定体(327)上设有所述的第二螺钉(329),并通过第二螺钉(329)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体(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体(311)的厚度为3mm-7mm,第二弹性体(321)的厚度为3mm-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体(311)和第二弹性体(321)所选择材料均为TPE/TPU/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312)、第一支撑块(313)、第二固定件(322)和第二支撑块(323)所选择材料均为硬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选用不锈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37617.8A CN118845331A (zh) | 2024-08-19 | 2024-08-19 |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37617.8A CN118845331A (zh) | 2024-08-19 | 2024-08-19 |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845331A true CN118845331A (zh) | 2024-10-29 |
Family
ID=9316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137617.8A Pending CN118845331A (zh) | 2024-08-19 | 2024-08-19 |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845331A (zh) |
-
2024
- 2024-08-19 CN CN202411137617.8A patent/CN11884533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44527U (zh) | 一种脊柱矫治支具 | |
US20140303535A1 (en) | Posture Correction Girdle and the Method of Correcting Spinal Deformity | |
KR102141810B1 (ko) | 3점 지지방식의 척추 측만증 보정 조끼 | |
TW202106262A (zh) | 脊椎矯正器及利用其的脊椎側彎症管理系統 | |
CN108542567A (zh) | 脊柱侧弯矫正器 | |
CN209172607U (zh) | 脊柱侧弯矫正器 | |
US20210290423A1 (en) | Brace for supporting jaw angle, and jaw angle correc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CN208756288U (zh) | 一种脊柱矫形器 | |
CN107714254B (zh) | 脊椎侧弯矫正衣 | |
CN118845331A (zh) | 一种脊柱侧弯弹性调节支具 | |
CN214805762U (zh) | 侧方渐进撑开型脊柱侧弯矫形支具 | |
CN210962496U (zh) | 睡姿矫正衣 | |
KR200279878Y1 (ko) | 척추측만증 교정기 | |
CN208942509U (zh) | 脊柱矫正器 | |
CN212630997U (zh) | 一种颈托 | |
CN218303506U (zh) |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号服 | |
CN207654289U (zh) | 一种新型翘首松颈器 | |
CN221950033U (zh) | 腰部固定矫形器 | |
KR200318281Y1 (ko) | 자세교정용 벨트 | |
CN217593168U (zh) | 一种基于肌肉力仿生矫正背带 | |
CN118680740A (zh) | 一种脊柱侧弯调整支具 | |
KR200323715Y1 (ko) | 개방형 척추측만증 보조기 | |
CN215131510U (zh) | 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罩 | |
CN219625808U (zh) |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收集功能的ar眼镜 | |
KR200383241Y1 (ko) | 자세 교정 보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