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843992A - 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843992A
CN118843992A CN202380025964.9A CN202380025964A CN118843992A CN 118843992 A CN118843992 A CN 118843992A CN 202380025964 A CN202380025964 A CN 202380025964A CN 118843992 A CN118843992 A CN 118843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onnection
shell
housing
connection open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25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海因茨·赖布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8843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43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壳体(5A)的第一端子装置(3A)和具有第二壳体(5B)的第二端子装置(3B),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7A,9A),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A)中的导体连接开口(7A)相对于所述壳体(5A,5B)的基面(11)与所述第二壳体(5B)中的导体连接开口(9A)错开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构造成可彼此贴靠排列,并且在所述第一端子装置和所述第二端子装置(3A,3B)的排列方向(R)上具有相同的轮廓(K),以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上设置相同类型的安装件。

Description

端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这种端子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子装置和具有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子装置,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其中第一壳体中的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壳体的基面与第二壳体中的导体连接开口错开地布置。
端子组件长久以来已知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它们在安装基座(通常是支撑轨道)上由使用者组装成功能块,例如组装成用于为负载供能的功能块。因此,各个端子装置通常也构成为配电块,并且能够根据预期的应用以不同的极数和安装类型构造。例如在EP3743961A1中描述了这种端子组件。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特定的应用,经常将不同类型地构造的端子装置(例如经常具有不同的导体连接方向,如水平的或垂直的导体连接方向,并且其也经常设置为全部用于相同的导体的标称截面)彼此贴靠排列,例如在支撑轨道上彼此贴靠排列。
然而,这些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不同类型的端子装置具有的缺点是,不同设计和尺寸的壳体经常被用于不同的端子装置。因此,对于每种特定的设计,必须提供用于固定、标记、应力释放等的特定的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类型端子装置的端子组件,这些端子装置能彼此一起使用,同时可以减少通常也被称为附件的特定的安装件的使用。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
因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计成可彼此贴靠排列(aneinander anreihbar),并且在第一端子装置和第二端子装置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轮廓,以用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布置相同类型的安装件。
在此,至少部分绝缘的、柔性的或刚性的线状导体可以称为电导体,其可以以剥除绝缘层的端部通过在端子装置的壳体中的导体连接开口引入到端子装置的作用区域中。剥除绝缘层的端部区域可以直接被引入到端子装置的作用区域中,或者在端部区域被引入到端子装置的作用区域中之前被设置接线套筒。
导体连接开口可以作为设置在壳体的材料中的缺口,特别是圆形的缺口,并且能够实现使电导体或电导体的剥除绝缘层的端部区域与电导体的接触元件,例如与夹紧腿接触。每个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但在示例中,壳体也可具有多于仅一个的导体连接开口,并且在端子组件中也可使用多于两个的带有相应的壳体的端子装置。
第一壳体中的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壳体的基面与第二壳体中的导体连接开口错开地布置。例如,第一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可相对于基面垂直地延伸,而第二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可相对于基面水平地延伸。在示例中,导体连接开口也可以彼此对角线错开地延伸。
壳体的面可被称为基面,壳体可通过该面设置在基座上,例如支撑轨上。因此,基面也可以被称为壳体的底面或底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造成可彼此贴靠排列。这种布置可以理解为,壳体可以并排布置,例如为此壳体的面可以彼此连接。此外,壳体在端子装置的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轮廓。
排列方向例如可理解为这样的方向,在该方向上端子装置沿着支撑轨或其它基座的长度设置,在该支撑轨或其它基座上端子装置彼此贴靠排列地布置。
在这里轮廓可以理解为壳体在排列方向上的侧轮廓或壳体在排列方向上的侧面的轮廓。
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的排列方向的相同轮廓用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布置相同类型的安装件。相同类型的安装件可以理解为不仅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上、而且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安装件。此外,安装件可以具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既适合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又适合安装在第二壳体上。为此,第一和第二壳体可以由于相同的轮廓而具有设计为同类型的相对应的连接机构。由此可以省去在安装件上使用不同类型的连接机构或者使用不同类型的安装件。
具有相同轮廓的壳体的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使用具有共同的安装件或附件的标准构件,所述安装件或附件不仅可以用于第一端子装置、而且可以用于第二端子装置。因此,可以免去为了仅应用于特定的壳体类型而使用必须针对壳体专门设计的另外的安装件,并且可以节省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的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垂直地延伸,并且第二壳体的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水平地延伸。
因此,可以有利地在一个端子组件中一起使用用于水平和垂直导体连接方向的端子装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具有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其中,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垂直地延伸,并且与导体连接开口一起布置在第一壳体的上侧上,并且其中,第一端子装置构造成将可布置在第一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和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壳体的与基面相对的一侧在此可以理解为壳体的上侧。导体连接开口例如可以并排地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上侧上。
因此有利地,第一端子装置可以构造为具有垂直的导体连接方向的接线板(Reihenklemme)。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具有多个导体连接开口,所述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垂直地延伸并且共同地布置在第一壳体的上侧上,并且第一端子装置构造为将可布置在第一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有利地,第一端子装置也可设计成端子块(Klemmbock)并且将多个所连接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导体连接开口例如可以沿两个沿排列方向延伸的列设置在壳体的上侧上。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壳体具有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其中,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水平地延伸并且在第二壳体的一侧上与导体连接开口相对地布置,并且其中,第二端子装置设计用于将可布置在第二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和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因此,有利地,第二端子装置也可以构造为具有水平的导体连接方向的接线板。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壳体具有多个导体连接开口,所述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水平地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二壳体的相对的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二端子装置构造为将可布置在第二壳体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有利地,第一端子装置也可构造为端子块并且将多个所连接的电导体彼此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壳体在沿排列方向相邻的侧面上分别具有对应的连接机构、尤其是对应的榫槽连接机构。
有利地,在将端子装置固定在基座或支撑轨上之前,壳体可借助于连接机构彼此连接,例如插接在一起,以便提供壳体的可靠的机械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分别适配为用于连接具有相同的标称截面的电导体。
由此可以有利地免去使用其它附件并且节省成本。在替代的示例中,各个导体连接开口也可以更大或更小地构造,以便也容纳具有更小或更大标称截面的各个导体。
在一个示例中,端子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至少一个操纵元件,其中,该弹簧元件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端子装置中,以在导体连接开口中锁定和电接触电导体,并且其中,该操纵元件被适配为用于使弹簧元件在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有利地,至少一个电导体可以按照推入原理引入到导体连接开口中并且在导体连接开口中被锁定并且电接触。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和/或第二端子装置构造为螺旋接线端子。
有利地,端子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也可构造为螺旋接线端子。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的基面设计成能够布置在,特别是能够闩锁到支撑轨上。
由此可以有利地实现快速布置在支撑轨上。
在一个可替代的示例中,端子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粘接剂,所述粘接剂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的基面上以粘接到基座上。
有利地,至少一个端子装置也可以简单地借助于粘合剂粘接到基座上。
在一个示例中,接触腿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的基面延伸出来,以用于电接触至少一个引入到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
有利地,也可在电路板上布置至少一个端子装置。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端子组件具有桥接元件,该桥接元件能够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之间,以便使引入到第一端子装置和第二端子装置的相应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有利地,借助于这种桥接元件,所有引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的导体连接开口中的电导体可以彼此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端子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件,尤其是固定元件、标记元件或应力消除元件,其中,所述安装件能够布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
例如,同样构造的固定元件,如卡脚或固定凸缘,既可以在第一壳体上,也可以在第二壳体上使用。
有利地,壳体可以与安装件或附件的标准构件一起使用。安装件既可以用于第一端子装置,也可以用于第二端子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详细解释基于本发明的构思。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彼此贴靠排列的端子装置的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的视图;
图2示出了具有彼此独立示出的端子装置的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的视图;和
图3A-3C示出了端子组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彼此贴靠排列的端子装置3A,3B的端子组件1的视图。两个端子装置3A,3B具有壳体5A,5B,所述壳体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为塑料注塑壳体。
所示的第一端子装置3A的第一壳体5A具有六个导体连接开口7A-7N,所述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11垂直地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一壳体5A的上侧13上。如图所示,导体连接开口7A-7N在第一壳体5A的上侧13上沿两个沿排列方向R延伸的列延伸。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上侧13上布置比所示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更多或更少的导体连接开口。第一端子装置3A设计为端子块并且将多个连接的电导体(未示出)彼此连接。
所示的第二端子装置3B的第二壳体5B也具有六个导体连接开口9A-9N,所述导体连接开口相对于基面11水平地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二壳体5B的相对的表面15A,15B上。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壳体5B的相对置的表面15A,15B上布置比所示的导体连接开口9A-9N更多或更少的导体连接开口。第二端子装置3B也设计为端子块并且将多个所连接的电导体彼此连接。
排列方向R在图1中以双箭头表示,因为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壳体5A,5B可在沿箭头的两个方向上彼此并排布置。为此,壳体5A,5B分别在沿排列方向R相邻的侧面17A,17B上具有相应的连接机构19A,19B,所述连接机构示出为相应的榫槽连接机构,以便将壳体5A,5B相互连接,其中,壳体5A、5B可以简单地插接在一起。
此外示出,第一壳体5A和第二壳体5B具有在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3A,3B的排列方向R上相同的轮廓K。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3A,3B可分别匹配地连接具有相同的标称截面的电导体。在替代的(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导体连接开口也可以更大或更小地构造,以便也可以容纳具有更小或更大的标称截面的各个电导体。
此外,示出的端子装置3A,3B示出为推入式端子,为此示出的端子装置3A,3B在每个示出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9A-9N中分别具有弹簧元件(未示出),以在导体连接开口7A-7N、9A-9N中锁定和电接触电导体。弹簧元件可以借助操纵元件在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在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端子装置也可以构造为螺旋接线端子。
图2示出了之前在图1中所示的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1的视图,其中,在图2中彼此独立地示出了端子装置3A,3B,以便可以更清楚地示出相应的连接机构19A,19B。如图所示,壳体5A,5B分别在沿排列方向R相邻的侧面17A,17B上具有相应的连接机构19A,19B,所述连接机构作为相应的榫槽连接机构示出,以便通过简单地将壳体5A,5B插接在一起来使壳体5A,5B相互连接。
图3A示出之前在图1中示出的端子组件1的俯视图。在图3A中示出了,在第一壳体5A中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与第二壳体5B中的导体连接开口错开地布置。在所示的俯视图中,可以看到第一端子装置3A的垂直延伸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
图3B示出了之前在图1中示出的端子组件1的侧视图。在所示的侧视图中,可看到第二端子装置3B的相对于基面11水平地延伸的导体连接开口9A-9N。
图3C示出了之前在图1中示出的端子组件1的另外的侧视图。壳体在所示的侧视图中前后相继地布置,排列方向沿视线方向延伸,使得仅可看到一个端子装置的侧面17A和这些端子装置的相同的轮廓K。
图3C中还示出了壳体的基面11被设计成能够被布置在一个支撑轨上。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端子组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粘接剂,其可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壳体的基面处,用于将端子组件粘接到基座上。
附图标记说明
1端子组件
3A,3B端子装置
5A,5B第一壳体,第二壳体
7A-7N、9A-9N导体连接开口
11基面
13上侧
15A,15B相对的表面
17A,17B相邻的侧面
19A,19B对应的连接机构
R排列方向
K轮廓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端子组件,包括:
具有第一壳体(5A)的第一端子装置(3A)和具有第二壳体(5B)的第二端子装置(3B),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7A,9A),其中,所述第一壳体(5A)中的导体连接开口(7A)相对于所述壳体(5A,5B)的基面(11)与所述第二壳体(5B)中的导体连接开口(9A)错开地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构造成能彼此贴靠排列,并且在所述第一端子装置和所述第二端子装置(3A,3B)的排列方向(R)上具有相同的轮廓(K),以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上布置相同类型的安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A)的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7A)相对于所述基面(11)垂直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壳体(5B)的至少一个导体连接开口(9A)相对于所述基面(11)水平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A)具有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7B),其中,所述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7B)相对于所述基面(11)垂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导体连接开口(7A)共同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A)的上侧(13)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装置(3A)构造为将能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A)的所述导体连接开口(7A)和所述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7B)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A)具有多个垂直地相对于所述基面(11)延伸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所述导体连接开口共同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A)的上侧(13)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装置(3A)设计用于将能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A)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B)具有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9B),其中,所述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9B)相对于所述基面(11)水平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壳体(5B)的一侧上与所述导体连接开口(9A)相对地布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装置(3B)构造为,将能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B)的导体连接开口(9A)和另外的导体连接开口(9B)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B)具有多个相对于所述基面(11)水平延伸的导体连接开口(9A-9N),所述导体连接开口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B)的相对置的表面(15A,15B)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装置(3B)构造用于将能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B)的导体连接开口(9A-9N)中的电导体彼此电连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A,5B)在沿排列方向(R)相邻的侧面(17A,17B)上分别具有相应的连接机构(19A,19B),尤其是相应的榫槽连接机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3A,3B)分别适于连接具有相同的标称截面的电导体。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至少一个操纵元件,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端子装置(3A,3B)中并且适于将所述电导体锁定且电接触在所述导体连接开口(7A-7N,9A-9N)中,并且其中,所述操纵元件适于使所述弹簧元件在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端子装置被构造为螺旋接线端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壳体(5A,5B)的基面(11)设计成能布置、尤其能锁定到支撑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壳体(5A,5B)的基面(11)上的用于粘接到基座上的粘接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接触腿从第一和/或第二壳体(5A,5B)的基面(11)延伸出来,用于电接触至少一个能布置在导体连接开口(7A-7N,9A-9N)中的电导体。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桥接元件,其中所述桥接元件能够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装置(3A,3B)之间,以便使能够布置的电导体在所述第一端子装置(3A)和所述第二端子装置(3B)的相应的导体连接开口(7A-7N,9A-9N)中彼此电连接。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能够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A)和所述第二壳体(5B)上的安装件,尤其是固定元件、标记元件或应力消除元件。
CN202380025964.9A 2022-03-08 2023-03-03 端子组件 Pending CN1188439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LU501612 2022-03-08
LU501612A LU501612B1 (de) 2022-03-08 2022-03-08 Klemmenanordnung
PCT/EP2023/055417 WO2023169947A1 (de) 2022-03-08 2023-03-03 Klemmenanordn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43992A true CN118843992A (zh) 2024-10-25

Family

ID=8159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25964.9A Pending CN118843992A (zh) 2022-03-08 2023-03-03 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490816A1 (zh)
CN (1) CN118843992A (zh)
LU (1) LU501612B1 (zh)
WO (1) WO20231699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87238B1 (fr) * 1998-12-15 2001-03-16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 Appareil electrique modulaire tel un disjoncteur
DE102013111867A1 (de) * 2013-10-28 2015-04-3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zeile für eine Anschlussvorrichtung
BE1025936B1 (de) 2018-01-22 2019-08-2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Baukastensystem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Gerä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LU501612B1 (de) 2023-09-08
WO2023169947A1 (de) 2023-09-14
EP4490816A1 (de) 2025-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7525B2 (en) Press-fit connections for electronic modules
JP3808665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1657939B (zh) 电气转接模块
CN104160559B (zh)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控制器的电路板的插塞设备、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和用于安装车辆变速器的控制系统的方法
TWI440258B (zh) 印刷電路板配置
CN101552390B (zh) 具有护套支座的插接连接器
CN101505041A (zh) 电接线盒
US807532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a ribbon cable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503769B2 (en) Connector and pushing jig
KR20160080636A (ko) 전기 커넥터의 컨택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커넥터
US20080200047A1 (en) Electrical Contact-Making Element
CN118843992A (zh) 端子组件
US20090061693A1 (en)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region
JP4834486B2 (ja)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と端子コネクタとの配置装置
CN1926722B (zh) 用于将印制线路插件的至少一个触点与至少一个设备连接的连接装置
US12127344B2 (en)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ion device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7845868A (zh) 具有增大的安装表面的电动汽车连接器
JP4388963B2 (ja) ケーブル端部スリーブを備えた直接差込み接続装置
JP2005026052A (ja) プリント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CN113557639A (zh) 具有插式连接器部件和插接装置的插接系统
CN221842033U (zh) 通过第一插塞器和第二插塞器接触电路板的系统
CN103069934B (zh) 用于容纳电路载体的壳体
KR200432943Y1 (ko) 버스바
KR20090028416A (ko) 전기 커넥터
JP2013048154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配線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