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806397B -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806397B
CN118806397B CN202410827966.6A CN202410827966A CN118806397B CN 118806397 B CN118806397 B CN 118806397B CN 202410827966 A CN202410827966 A CN 202410827966A CN 118806397 B CN118806397 B CN 118806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od
bronchoscop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8279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806397A (zh
Inventor
虎崇康
杨洁
于夏
江逊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24108279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806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8806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06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806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06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50Instruments, other than pincettes or toothpick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from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26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respiratory tract, e.g. laryngoscopes, bronchoscopes
    • A61B1/2676Bronch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该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固定有镜管,所述镜管内部远离手柄组件的一端固定有物镜和光导元件,所述镜管的内部开设有插钳通道,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导气管和防护囊,所述导气管滑动连接于插钳通道的内部,所述防护囊装配于导气管远离手柄组件的一端。本发明在抓钳机构对异物形成固定后,通过向导气管内部输入气体介质,膨胀的防护囊对支气管内部的异物进行包裹,使得装置能够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对气管提供防护,同时,装置在取出异物时,兼具夹取和负压吸附两种取出方式,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支气管内的异物吸入是常见的医疗急症,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异物吸入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及时有效地移除支气管内异物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传统的支气管异物移除方法包括使用钳子、镊子或者吸引器等工具,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如操作难度大、对气管黏膜损伤风险高、无法精确控制异物的移动和定位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支气管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支气管异物的重要工具。可视化支气管镜可以在直视下进入气道,帮助医生定位异物并进行移除。然而,现有的可视化支气管镜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可视化支气管镜,大多通过夹取或负压吸附的方式取出支气管中的异物,夹取的方式适用于不规则的异物,负压吸附的方式适用于外形规则的异物,针对不同的异物需要在可视化支气管镜装配不同的取出装置,更换流程繁琐,适用范围较小。
2.现有的可视化支气管镜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无法对支气管内壁提供防护,这增加了在取出过程中异物棱角划伤气管的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在抓钳机构对异物形成固定后,通过向导气管内部输入气体介质,通过膨胀的防护囊对支气管内部的异物进行包裹,使得装置能够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对气管提供防护,同时,装置在取出异物时,兼具夹取和负压吸附两种取出方式,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固定有镜管,所述镜管内部远离手柄组件的一端固定有物镜和光导元件,所述镜管的内部开设有插钳通道,还包括:
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导气管和防护囊,所述导气管滑动连接于插钳通道的内部,所述防护囊装配于导气管远离手柄组件的一端;
抓钳机构,所述抓钳机构装配于插钳通道的内部且位于导气管的内部,且所述抓钳机构和防护囊以及抓钳机构和手柄组件之间均相互连接;
其中,向所述导气管内部输入气体介质后,所述防护囊发生膨胀并逐渐膨胀至插钳通道外部。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囊的材质为下列材质中的任意一种:PI、PET、PEEK、PTFE。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囊的材质厚度范围为1~50μm。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抓钳机构包括内导管、外导管、套环和多个钳口,所述内导管同轴设置于导气管的内部,所述外导管同轴设置于内导管的外侧,所述内导管和外导管滑动连接,且所述外导管和防护囊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固定于内导管外侧靠近物镜的一端,多个所述钳口均装配于套环的外侧,所述外导管和钳口之间装配有多个传动部,且所述传动部和套环相连接。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多个所述钳口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齿牙。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导气管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气流孔,所述支撑环和内导管滑动连接。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导管外壁和内壁均开设有止转凸台,所述支撑环的内壁和内导管的外壁均开设有止转凹槽,所述止转凸台和止转凹槽相适配。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和销轴,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均转动连接于外导管的外侧,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第四传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销轴固定于套环的外侧,所述第三传动杆和套环、第四传动杆和套环以及第三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之间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传动杆和钳口以及第四传动杆和钳口之间均一一对应。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在抓钳机构对异物形成固定后,通过向导气管内部输入气体介质,使得防护囊膨胀并逐渐膨胀出插钳通道外部,通过膨胀的防护囊对支气管内部的异物进行包裹,避免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异物划伤气管,使得装置能够在取出异物的过程中对气管提供防护;
本发明在异物外形不规则时,能够通过控制模组驱动多个钳口通过夹取的方式取出不规则异物,在异物外形规则时,能够通过气阀组件使得内导管和钳口的内部形成负压空间,使得多个钳口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取出规则异物,使得装置在取出异物时,兼具夹取和负压吸附两种取出方式,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镜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镜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镜管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抓钳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止转凸台和止转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传动部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手柄组件;11、目镜;12、介质阀;13、通道入口;14、多功能旋钮;15、光锥;20、镜管;21、物镜;22、光导元件;23、插钳通道;30、防护机构;31、导气管;32、防护囊;40、抓钳机构;41、内导管;42、外导管;43、套环;44、钳口;45、支撑环;46、止转凸台;47、止转凹槽;50、传动部;51、第一传动杆;52、第二传动杆;53、第三传动杆;54、第四传动杆;5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请参阅附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包括手柄组件10,手柄组件10上设置有目镜11、多个介质阀12、通道入口13、多功能旋钮14和光锥15,手柄组件10的一端固定有镜管20,镜管20内部远离手柄组件10的一端固定有物镜21和光导元件22,镜管20的内部开设有插钳通道23,且通道入口13和插钳通道23相互贯通,还包括:
防护机构30,防护机构30可拆卸的装配于插钳通道23的内部,防护机构30包括导气管31和防护囊32,导气管31滑动连接于插钳通道23的内部,防护囊32装配于导气管31内部远离手柄组件10的一端;
抓钳机构40,抓钳机构40装配于插钳通道23的内部且位于导气管31的内部,且抓钳机构40和防护囊32以及抓钳机构40和手柄组件10之间均相互连接,抓钳机构40能够对支气管内的异物形成固定;
其中,向导气管31内部输入气体介质后,防护囊32发生膨胀并逐渐膨胀至插钳通道23外部。
在此,与装置配套使用的还有一控制模组(图中未画出),控制模组中设置有多个调控单元和多个气阀组件,调控单元和导气管31、调控单元和抓钳机构40、气阀组件和导气管31以及气阀组件和抓钳机构40之间均一一对应,多个调控单元分别能够带动导气管31和抓钳机构40在插钳通道23内部移动,多个气阀组件能够分别向导气管31内部以及抓钳机构40内部输入或抽出气体,其中,为了更好的描述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与导气管31相对应的调控单元、气阀组件记为第一调控单元、第一气阀组件,与抓钳机构40相对应的调控单元、气阀组件记为第二调控单元、第二气阀组件,具体的,控制模组的结构形式可参照现有技术中活检钳控制端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达到调节导气管31、抓钳机构40位置的目的即可,其结构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取出支气管内部的异物时,通过光导元件22提供照明,通过物镜21采集气管内部的图像,将镜管20穿插至存在异物的支气管内部,通过控制模组移动抓钳机构40,通过抓钳机构40对异物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气阀组件向导气管31内部注入气体介质,使得防护囊32发生膨胀并逐渐膨胀至插钳通道23外部,通过膨胀的防护囊32对异物的外表进行包裹,同步向外拉动导气管31和抓钳机构40,通过抓钳机构40将异物取出,异物取出过程中,通过包裹于异物外侧的防护囊32对气管提供防护,避免异物划伤气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护囊32的膨胀过程可参考气球的膨胀过程,防护囊32的膨胀过程中,其材质会被拉伸,壁厚变薄,向导气管31内部输入气体介质,使得防护囊32对异物进行包裹,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囊32具备更好的延伸性能,膨胀后的防护囊32能够使用于更大尺寸的异物。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护囊32的膨胀过程可参考皮筏艇的膨胀过程,防护囊32膨胀过程中,其材质不会被拉伸,壁厚不会变薄,向导气管31内部输入气体介质,使得防护囊32对异物进行包裹,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囊32具备更好的防护性能和耐穿刺性能,可以避免或降低异物刺穿防护囊32的现象。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囊32的材质为下列材质中的任意一种:PI、PET、PEEK、PTFE或其他医用高分子材料,防护囊32的材质厚度范围为1~50μm,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插钳通道23的材质优选为PEEK,插钳通道23的材质厚度优选为30μm。
在该实施方式中,医用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能够与人体组织和生物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进而能够和人体组织结合而不产生排斥、过敏、腐蚀和致癌等副作用。
其次,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5所示,抓钳机构40包括内导管41、外导管42、套环43和两个钳口44,内导管41同轴设置于导气管31的内部,外导管42同轴设置于内导管41的外侧,内导管41和外导管42滑动连接,且外导管42和防护囊32固定连接,套环43固定于内导管41外侧靠近物镜21的一端,两个钳口44均装配于套环43的外侧,外导管42和钳口44之间装配有两个传动部50,两个传动部50分别装配于套环43外侧的上端和下端,且传动部50和套环43相连接,其中,当内导管41相对于外导管42发生移动后,内导管41驱动传动部50运转并带动钳口44运转。
在此,第二调控单元和内导管41以及第二调控单元和外导管42之间均相连接,且第二调控单元能够分别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移动,第二气阀组件和内导管4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囊32的截面形状类似于U字,防护囊32的两端分别和导气管31、外导管42相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取出支气管内部的异物时,若异物的形状不规则,则需要通过夹取的方式来取出异物,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和外导管42在插钳通道23内部同步移动,使得钳口44和异物相贴合,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外导管42向靠近异物的方向移动,使得外导管42和内导管41发生相对移动,通过外导管42驱动传动部50运转,并通过传动部50带动多个钳口44转动,使得多个钳口4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以及钳口44同步移动,直至异物位于两个钳口44之间,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外导管42向远离异物的方向移动,使得外导管42和内导管41发生相对移动,通过外导管42驱动传动部50反向运转,并通过传动部50带动多个钳口44反向转动,通过多个钳口44的配合对异物进行夹取,再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和钳口44向患者体外同步移动,进而取出支气管中形状不规则的异物;若异物的形状较为规则,且多个钳口44无法对规则的异物进行夹取时,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和钳口44同步移动,直至钳口44和规则异物相贴合,通过第二气阀组件抽取内导管41内部的气体,使得内导管41和钳口44的内部形成负压空间,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对规则异物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调控单元带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和钳口44向患者体外同步移动,进而取出支气管中形状规则的异物,使得装置能够通过夹取或负压吸附的方式对不同形状的异物取出,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避免了根据异物形状更换取出装置的步骤。
请再次参阅图4至图5,多个钳口44相互靠近的一端且位于远离套环43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齿牙,且多个钳口44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元件,当多个钳口44相互贴合时,多个钳口44的贴合处紧密贴合。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夹取的方式取出不规则异物时,齿牙的设置,使得多个钳口44能够更加便捷的对不规则异物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取出规则异物时,密封元件的设置,能够避免内导管41和钳口44外部的气体通过多个钳口44的贴合处进入到内导管41内部,进而避免因密封性能不佳导致内导管41和钳口44形成的负压空间无法吸附规则异物。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5,导气管31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支撑环45,支撑环45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气流孔,支撑环45和内导管41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环45的设置,使得导气管31、内导管41以及外导管42能够保持同轴状态,气流孔的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气阀组件输入至导气管31内部的气体介质能够流向防护囊32,使得防护囊32发生膨胀并对异物形成包裹。
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6所示,外导管42外壁和内壁均开设有止转凸台46,支撑环45的内壁和内导管41的外壁均开设有止转凹槽47,止转凸台46和止转凹槽47相适配。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内导管41和外导管42发生相对移动或外导管42和导气管31发生相对移动时,通过止转凸台46和止转凹槽47的配合,能够避免内导管41、外导管42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使得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转。
请再次参阅图7所示,传动部50包括第一传动杆51、第二传动杆52、第三传动杆53、第四传动杆54和销轴55,第一传动杆51和第二传动杆52均转动连接于外导管42的外侧,第三传动杆53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杆51的一端,第四传动杆54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杆52的一端,销轴55固定于套环43的外侧,第三传动杆53和套环43、第四传动杆54和套环43以及第三传动杆53和第四传动杆54之间均通过销轴55转动连接,且第三传动杆53和钳口44以及第四传动杆54和钳口44之间均一一对应。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通过夹取的方式取出不规则异物时,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以及钳口44向靠近异物的方向同步移动,当钳口44和异物贴合后,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外导管42向靠近异物的方向移动,使得外导管42相对于内导管41发生移动,通过外导管42带动第一传动杆51和第二传动杆52向相互远离的转动,通过第一传动杆51和第二传动杆52的配合,带动第三传动杆53和第四传动杆54围绕销轴5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钳口4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再通过第二调控单元带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以及钳口44同步移动,直至异物位于多个钳口44之间,通过第二调控单元带动外导管42反向移动,使得外导管42相对于内导管41发生移动,通过外导管42带动第一传动杆51和第二传动杆5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多个钳口4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通过多个钳口44的配合对不规则异物进行夹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取出支气管内部的异物时,通过光导元件22提供照明,通过物镜21采集气管内部的图像,将镜管20穿插至存在异物的支气管内部,通过第二调控单元驱动内导管41、外导管42和钳口44向靠近异物的方向移动,根据异物的形状,通过内导管41、外导管42和钳口44的配合,通过夹取或负压吸附的方式对异物进行固定,向导气管31内部输入气体介质,使得防护囊32膨胀并逐渐膨胀至插钳通道23的外部,通过防护囊32对异物进行包裹,同步向外拉动导气管31和抓钳机构40,通过抓钳机构40将异物取出,异物取出过程中,通过包裹于异物外侧的防护囊32对气管提供防护,避免异物划伤气管。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10),所述手柄组件(10)的一端固定有镜管(20),所述镜管(20)内部远离手柄组件(10)的一端固定有物镜(21)和光导元件(22),所述镜管(20)的内部开设有插钳通道(23),还包括:
防护机构(30),所述防护机构(30)包括导气管(31)和防护囊(32),所述导气管(31)滑动连接于插钳通道(23)的内部,所述防护囊(32)装配于导气管(31)远离手柄组件(10)的一端;
抓钳机构(40),所述抓钳机构(40)装配于插钳通道(23)的内部且位于导气管(31)的内部,且所述抓钳机构(40)和防护囊(32)以及抓钳机构(40)和手柄组件(10)之间均相互连接,所述抓钳机构(40)包括内导管(41)、外导管(42)、套环(43)和多个钳口(44),所述内导管(41)同轴设置于导气管(31)的内部,所述外导管(42)同轴设置于内导管(41)的外侧,所述内导管(41)和外导管(42)滑动连接,且所述外导管(42)和防护囊(32)固定连接,所述套环(43)固定于内导管(41)外侧靠近物镜(21)的一端,多个所述钳口(44)均装配于套环(43)的外侧,所述外导管(42)和钳口(44)之间装配有多个传动部(50),且所述传动部(50)和套环(43)相连接;
其中,向所述导气管(31)内部输入气体介质后,所述防护囊(32)发生膨胀并逐渐膨胀至插钳通道(23)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囊(32)的材质为下列材质中的任意一种:PI、PET、PEEK、PT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囊(32)的材质厚度范围为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钳口(44)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齿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1)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支撑环(45),所述支撑环(45)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气流孔,所述支撑环(45)和内导管(4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42)外壁和内壁均开设有止转凸台(46),所述支撑环(45)的内壁和内导管(41)的外壁均开设有止转凹槽(47),所述止转凸台(46)和止转凹槽(47)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50)包括第一传动杆(51)、第二传动杆(52)、第三传动杆(53)、第四传动杆(54)和销轴(55),所述第一传动杆(51)和第二传动杆(52)均转动连接于外导管(42)的外侧,所述第三传动杆(53)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杆(51)的一端,所述第四传动杆(54)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杆(52)的一端,所述销轴(55)固定于套环(43)的外侧,所述第三传动杆(53)和套环(43)、第四传动杆(54)和套环(43)以及第三传动杆(53)和第四传动杆(54)之间均通过销轴(5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传动杆(53)和钳口(44)以及第四传动杆(54)和钳口(44)之间均一一对应。
CN202410827966.6A 2024-06-25 2024-06-25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Active CN118806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27966.6A CN118806397B (zh) 2024-06-25 2024-06-25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27966.6A CN118806397B (zh) 2024-06-25 2024-06-25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06397A CN118806397A (zh) 2024-10-22
CN118806397B true CN118806397B (zh) 2025-02-28

Family

ID=9306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827966.6A Active CN118806397B (zh) 2024-06-25 2024-06-25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80639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4908A (zh) * 2020-10-28 2021-01-22 张硕存 一种腔镜下充气柔性抓持吸引装置
CN214856528U (zh) * 2021-04-12 2021-11-26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气管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1963B2 (ja) * 1995-03-22 2003-12-0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超音波内視鏡
JP5276259B2 (ja) * 2006-06-16 2013-08-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医療装置
FR2942390B1 (fr) * 2009-02-20 2011-05-20 Assistance Publique Hopitaux Paris Dispositif pour effectuer une intervention endoscopique en utilisant un outil d'intervention endoscopique et procede d'utilisation.
KR20120096518A (ko) * 2009-11-20 2012-08-30 스미또모 베이크라이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내경 측정 장치, 그 프라이밍 방법
CN206381160U (zh) * 2016-10-09 2017-08-08 丽水市人民医院 多功能胃镜
CN113729894A (zh) * 2021-08-12 2021-12-03 南京市儿童医院 一种气管异物手术用两级支气管镜的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4908A (zh) * 2020-10-28 2021-01-22 张硕存 一种腔镜下充气柔性抓持吸引装置
CN214856528U (zh) * 2021-04-12 2021-11-26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气管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06397A (zh) 202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6165B (zh) 刚度可变的柔性内窥镜机器人
US9445714B2 (en) Endotracheal tube coupling adapters
US896826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ling or delivering materials for natural orifice surgery
US6615835B1 (en) Flexible multiple port adaptor
EP2552293B1 (en) Airway cleaning and visualization
US20130023729A1 (en) Airway cleaning and visualization
US11576745B2 (en) Hollow vector support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N110022923A (zh) 铰接式管心针
CN118806397B (zh) 一种可视化支气管镜负压异物吸取装置
CN113907856B (zh) 一种气管异物手术用两级支气管镜
CN114177459A (zh) 气管插管辅助结构
CN103190877A (zh) 具有吸附能力的柔性内窥镜机器人
JPH0747052A (ja) 内視鏡カバー方式内視鏡
CN217828570U (zh) 气管插管辅助结构
CN213310194U (zh)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异物取出器
CN112569441B (zh) 一种外置式视频索及通气导管
CN210019526U (zh) 一种急诊科用喉部异物取出装置
CN108042893B (zh) 一种双管喉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694935B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肿瘤标本取物器
JP3290006B2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CN221599869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一次性支气管镜镜身
CN212729872U (zh) 采样钳用医疗管腔装置
CN214804582U (zh) 一种鼻腔内窥镜
CN213910124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医疗检查镜
CN216495227U (zh) 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