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63470B -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63470B CN118763470B CN202411238214.2A CN202411238214A CN118763470B CN 118763470 B CN118763470 B CN 118763470B CN 202411238214 A CN202411238214 A CN 202411238214A CN 118763470 B CN118763470 B CN 118763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conductive
- tail seat
- conductive plug
- pu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属于转换头技术领域,包括插头尾座、导电插头、接电设备、顶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导电插头设置在所述插头尾座一端,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侧开设有导电插孔,所述接电设备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电插头插入的导电插口,所述导电插口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插孔对应插合的导电插芯,所述顶推组件一端位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一端端面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插头并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内部。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驱动组件以及顶推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导电插头从接电设备的导电插口内部平稳推出,无需人工手动直拔,具有导电插头拔出方便快捷以及省时省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换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电电源与各种接电设备之间大多需要采用接线转换头进行连接,通过接线转换头将市电供给接电设备,使得接电设备通电工作。
现有的接线转换头大多包括导线以及与导线一端连接的导电插头,通过导电插头插入至接电设备上的导电插口内部,实现接电设备的供电,在接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将导电插头从导电插口内部拔出,以对故障原因进行排查,现有技术中,将导电插头从导电插口内部拔出大多是通过人工直接拔出,然而由于导电插头与导电插口之间往往插合的较为紧密,因此人工直拔导电插头时不仅较为费力,导电插头的拔出较为困难,并且人工直拔导电插头时施加于导电插头的力还容易造成导电插头相较于导电插口发生倾斜,当导电插头相较于导电插口倾斜时,导电插头以及导电插口内部相关导电器件容易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包括插头尾座、导电插头、接电设备、顶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所述导电插头设置在所述插头尾座一端,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侧开设有导电插孔,
所述接电设备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电插头插入的导电插口,所述导电插口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插孔对应插合的导电插芯,
所述顶推组件一端位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一端端面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插头并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插头尾座上,当所述导电插头需要从所述导电插口内部拔出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顶推组件相较于所述插头尾座以及所述导电插头移动,使得所述顶推组件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端伸出,以将所述导电插头从所述导电插口内部推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插头尾座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导电插头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互连通,
所述顶推组件包括推杆以及推头,
所述推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杆一端,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推头的一端自所述第二滑道内部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滑道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插头尾座内部还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道相通,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杆、齿轮以及旋转片,
所述转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侧方并与所述旋转片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内部并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旋转片与所述转杆之间铰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插头尾座侧壁上开设有扣槽,当所述旋转片放平在所述插头尾座外侧时,所述旋转片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扣槽上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滑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推头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电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导电插头插接在导电插口内部,且导电插芯插入至导电插孔内部,此时外界电源借助导线、导电插孔以及导电插芯对接电设备供电;当需要将导电插头从导电插口内部拔出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顶推组件相较于插头尾座以及导电插头移动,使得顶推组件从导电插头远离插头尾座的一端伸出,顶推组件伸出时其一端作用于导电插口内壁,进而将导电插头从导电插口内部推出,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驱动组件以及顶推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导电插头从接电设备的导电插口内部平稳推出,无需人工手动直拔,具有导电插头拔出方便快捷以及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处于插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处于插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接头中顶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插头尾座、101-扣槽、102-空腔、103-第一滑道、20-导电插头、201-导电插孔、202-第二滑道、203-凹槽、30-接电设备、301-导电插口、302-导电插芯、40-顶推组件、401-推杆、402-推头、403-齿条、50-驱动组件、501-转杆、502-齿轮、503-旋转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包括插头尾座10、导电插头20、接电设备30、顶推组件40以及驱动组件50,所述导电插头20设置在所述插头尾座10一端,所述导电插头20远离所述插头尾座10的一侧开设有导电插孔201,所述接电设备30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电插头20插入的导电插口301,所述导电插口301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插孔201对应插合的导电插芯302,所述顶推组件40一端位于所述导电插头20远离所述插头尾座10一端端面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插头20并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10内部,所述驱动组件50安装在所述插头尾座10上,当所述导电插头20需要从所述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所述驱动组件50带动所述顶推组件40相较于所述插头尾座10以及所述导电插头20移动,使得所述顶推组件40从所述导电插头20远离所述插头尾座10的一端伸出,以将所述导电插头20从所述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
当接电设备30处于工作状态时,导电插头20插接在导电插口301内部,且导电插芯302插入至导电插孔201内部,此时外界电源借助导线、导电插孔201以及导电插芯302对接电设备30供电;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通过驱动组件50带动顶推组件40相较于插头尾座10以及导电插头20移动,使得顶推组件40从导电插头20远离插头尾座10的一端伸出,顶推组件40伸出时其一端作用于导电插口301内壁,进而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
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尾座10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道103,所述导电插头20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道202,所述第一滑道103与所述第二滑道202相互连通,所述顶推组件40包括推杆401以及推头402,所述推头402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杆401一端,所述推杆401远离所述推头402的一端自所述第二滑道202内部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滑道103内部。
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驱动组件50带动推杆401沿第一滑道103以及第二滑道202内部滑动,推杆401滑动时将推头402抵压在导电插口301内壁上,进而推动插头尾座10以及导电插头20远离接电设备30,导电插头20顺势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
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尾座10内部还开设有空腔102,所述空腔102位于所述第一滑道103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道103相通,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转杆501、齿轮502以及旋转片503,所述转杆501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10侧方并与所述旋转片503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102内部并与所述齿轮502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01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403,所述齿条403与所述齿轮502啮合。
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可拧动旋转片503,旋转片503带动转杆501转动,进而带动齿轮502转动,通过齿轮502与齿条403的啮合作用带动推杆401沿第一滑道103以及第二滑道202向着导电插头20外部移动,推杆401移动时对推头402施加推力,推头402作用于导电插口301内壁上从而对导电插头20施加反推力,在该反推力的作用下可将导电插头20平稳且快捷的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片503与所述转杆501之间铰接相连,当导电插头20插入至导电插口301内部以对接电设备30进行通电时,旋转片503与转杆501之间呈相互垂直状态,旋转片503放平在插头尾座10外侧,从而防止旋转片503始终凸出在插头尾座10外侧,降低旋转片503遭受意外损坏的风险;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只需相较于转杆501转动旋转片503,使得旋转片503转动至竖立状态,随后拧动旋转片503以带动转杆501以及齿轮502转动即可。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尾座10侧壁上开设有扣槽101,当旋转片503放平在插头尾座10外侧时,旋转片503远离转杆501的一端延伸至扣槽101上方,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工作人员手指伸入至扣槽101内部,进而方便的对旋转片503进行扣动,使得旋转片503相较于转杆501转动至竖立状态。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插头20远离所述插头尾座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03,所述凹槽203与所述第二滑道202连通。
当导电插头20插入至导电插口301内部时,推头402收纳于凹槽203内部,从而保证导电插头20能够完全的插入导电插口301内部,使得导电插芯302能够完全插入导电插孔201内部;随着旋转片503的转动,推杆401向导电插头20外部不断伸长,当导电插头20被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后,工作人员拉动插头尾座10以带动推杆401以及推头402整体从导电插口301内部移出,然后推动推头402,进而带动推杆401使得推杆401向着第一滑道103内部滑动,直至推头402重新收纳于凹槽203内部时,完成推杆401以及推头402的复位;上述在推杆401向第一滑道103内部滑动时,通过齿条403与齿轮502的反向啮合作用可带动转杆501以及旋转片503反向转动,当推头402收纳于凹槽203内部时,旋转片503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压动旋转片503,使得旋转片503相较于转杆501转动,使得旋转片503重新放平在插头尾座10外侧,从而避免旋转片503在插头尾座10外侧呈竖立状态,以减小插头尾座10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头40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者塑胶等,此处不做限制,当推头402作用于导电插口301内壁以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时,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推头402,可避免导电插口301内壁出现压伤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电设备30处于工作状态时,导电插头20插接在导电插口301内部,且导电插芯302插入至导电插孔201内部,此时外界电源借助导线、导电插孔201以及导电插芯302对接电设备30供电;当需要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拔出时,通过驱动组件50带动顶推组件40相较于插头尾座10以及导电插头20移动,使得顶推组件40从导电插头20远离插头尾座10的一端伸出,顶推组件40伸出时其一端作用于导电插口301内壁,进而将导电插头20从导电插口301内部推出,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驱动组件50以及顶推组件40的设置,能够将导电插头20从接电设备30的导电插口301内部平稳推出,无需人工手动直拔,具有导电插头20拔出方便快捷以及省时省力的优点。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尾座、导电插头、接电设备、顶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
所述导电插头设置在所述插头尾座一端,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侧开设有导电插孔,
所述接电设备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电插头插入的导电插口,所述导电插口内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电插孔对应插合的导电插芯,
所述顶推组件一端位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一端端面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插头并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插头尾座上,当所述导电插头需要从所述导电插口内部拔出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顶推组件相较于所述插头尾座以及所述导电插头移动,使得所述顶推组件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端伸出,以将所述导电插头从所述导电插口内部推出,
所述插头尾座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导电插头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互连通,
所述顶推组件包括推杆以及推头,
所述推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杆一端,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推头的一端自所述第二滑道内部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滑道内部,
所述插头尾座内部还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道相通,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杆、齿轮以及旋转片,
所述转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头尾座侧方并与所述旋转片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内部并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一侧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片与所述转杆之间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尾座侧壁上开设有扣槽,当所述旋转片放平在所述插头尾座外侧时,所述旋转片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扣槽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头远离所述插头尾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滑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38214.2A CN118763470B (zh) | 2024-09-05 | 2024-09-05 |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238214.2A CN118763470B (zh) | 2024-09-05 | 2024-09-05 |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63470A CN118763470A (zh) | 2024-10-11 |
CN118763470B true CN118763470B (zh) | 2024-11-22 |
Family
ID=9295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238214.2A Active CN118763470B (zh) | 2024-09-05 | 2024-09-05 |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76347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35750A (ko) * | 2005-09-28 | 2007-04-02 | 최두철 | 안전 콘센트 |
CN210806201U (zh) * | 2019-10-12 | 2020-06-19 | 陈晓琼 | 一种配电设备用母座 |
CN118348643A (zh) * | 2024-05-24 | 2024-07-16 | 义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44022A (ja) * | 2000-03-01 | 2001-09-07 |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 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
TWM275588U (en) * | 2005-03-16 | 2005-09-11 | Ta-Yu Chen | Ejection device |
CN201131086Y (zh) * | 2007-11-12 | 2008-10-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移动存储装置 |
DE102013019798B4 (de) * | 2013-11-27 | 2021-09-02 |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
CN110235315A (zh) * | 2017-08-17 | 2019-09-13 | 东山电子株式会社 | 电插头 |
CN111384616B (zh) * | 2020-04-21 | 2020-12-18 | 嘉兴市中法天线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切换的插线板 |
KR102266543B1 (ko) * | 2021-03-29 | 2021-06-18 | 주식회사 건이엔지 | 배전 케이블 단락 보강 장치 |
-
2024
- 2024-09-05 CN CN202411238214.2A patent/CN118763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35750A (ko) * | 2005-09-28 | 2007-04-02 | 최두철 | 안전 콘센트 |
CN210806201U (zh) * | 2019-10-12 | 2020-06-19 | 陈晓琼 | 一种配电设备用母座 |
CN118348643A (zh) * | 2024-05-24 | 2024-07-16 | 义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63470A (zh) | 2024-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06755B (zh) | 一种桥梁设备 | |
CN118763470B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接线转换头 | |
CN107203730A (zh) | 一种信息扫描装置 | |
CN208226236U (zh) | 一种具有收线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 |
CN117996536A (zh) | 高压试验用便携式转接箱 | |
CN207664862U (zh) | 一种方便收纳连接线的电源适配器 | |
CN108945501A (zh) | 一种无人机巡检移动作业平台 | |
CN111009783B (zh) | 一种对排插的连接电路紧急保护设备 | |
CN212624523U (zh) | 一种新能源车身电器系统实训台 | |
CN209561748U (zh) | 一种可收纳式插板 | |
CN211594386U (zh) | 一种防水卷材收卷机 | |
CN217587563U (zh) | 手持式接地导通测试仪 | |
CN108214571B (zh) | 一种自动电剃须刀 | |
LU503474B1 (en) | An electronic test bench for aircraft anti-thrust lift-off | |
CN107082324B (zh) | 一种桥梁设备 | |
CN111530802A (zh) | 一种充电枪头保养装置 | |
CN216357509U (zh) | Spi串并控制驱动芯片 | |
CN220821059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实际充电率测试板 | |
CN222620311U (zh) | 一种电动伸缩数据线装置 | |
CN108214570B (zh) | 一种实用的电剃须刀 | |
CN214799149U (zh) | 一种带电池螺旋对接机构的管状电机 | |
CN215284581U (zh) | 一种电动警示牌 | |
CN222674675U (zh) | 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设备 | |
CN222573990U (zh) | 一种电动有序收纳伸缩数据线的装置 | |
CN217115116U (zh) | 一种便携式同轴电缆焊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