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763015A -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63015A
CN118763015A CN202411240787.9A CN202411240787A CN118763015A CN 118763015 A CN118763015 A CN 118763015A CN 202411240787 A CN202411240787 A CN 202411240787A CN 118763015 A CN118763015 A CN 118763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tested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package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2407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763015B (zh
Inventor
张明明
孟繁滨
欧阳仲宇
于海
徐双双
郑宇岐
武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e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e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e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e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2407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763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876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63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63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63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10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L22/12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thickness, line width, 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warp, bond strength, defects, optical insp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of structural dimensions, metallurgic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预先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进行学习,然后确定每个待测管脚的边缘点,通过若干个待测管脚边缘点进行拟合确定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提高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的检测精度,同时利用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管脚中心点区域生长,预定义的管脚个数作为种子点个数,当出现管脚连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两个管脚之间断开,不会影响管脚数量检测,应用于模拟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数字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集成电路进行封装,并且需要对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进行缺陷检测,现有技术中的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过程中,对于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采用一次性卡尺检测,若出现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在俯视图中处于非水平或非竖直的情况下则会导致管脚的检测精度较差,并且当出现管脚连通的情况不能够确定黏连管脚的界线,导致检测的管脚数量出现错误。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预先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进行学习,然后确定每个待测管脚的边缘点,通过若干个待测管脚边缘点进行拟合确定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提高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的检测精度,同时利用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管脚中心点区域生长,预定义的管脚个数作为种子点个数,当出现管脚连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两个管脚之间断开,不会影响管脚数量检测,在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待测散热片和待测管脚,还包括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标准散热片和标准管脚,包括以下步骤:
S1、标准散热片与管脚位置关系学习,通过OpenCV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进行模板匹配定位,找到若干个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进而学习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
S2、确定待测管脚边缘点,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并利用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S3、拟合边缘线,采用ransac拟合将待测散热片四周的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进行拟合,得到若干条待测管脚边缘线L;
S4、截取图像,对每个待测散热片四周的待测管脚边缘线L进行图像截取,并对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进行二值化,得到若干个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
S5、区域生长,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上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作为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得到待测管脚区域;
S6、待测管脚区域检测,通过OpenCV计算待测管脚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判定待测管脚区域是否合格。
S7、芯片本体区域检测,检测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是否存在瑕疵区域。
具体而言的,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
S21、将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待测散热片视为标准散热片,以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为基准,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在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寻找到若干个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
S22、对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每个待测管脚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进行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优选的,卡尺提取边缘点方向为自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向对应的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边缘的方向。
具体而言的,步骤S6的具体方法为:
S61、将每个待测管脚区域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与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标准管脚区域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几何标准管脚中心点N进行对比;
S62、检测待测管脚区域内是否存在孔洞。
进一步的,步骤S7的具体方法为:
S71、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上去除待测管脚区域和待测散热片区域,得到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
S72、检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上是否存在瑕疵区域。
本发明提供在模拟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数字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预先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进行学习,然后确定每个待测管脚的边缘点,通过若干个待测管脚边缘点进行拟合确定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提高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的检测精度,同时利用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管脚中心点区域生长,预定义的管脚个数作为种子点个数,当出现管脚连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两个管脚之间断开,不会影响管脚数量检测,在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多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切割后排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待测管脚边缘点、卡尺提取边缘点方向和边缘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计算出最小外接矩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出现瑕疵的情况示意图。
从图1至图4中,包括:
1、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
2、待测散热片区域;
3、待测管脚区域;
4、瑕疵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待测散热片和待测管脚,还包括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标准散热片和标准管脚,包括以下步骤:
S1、标准散热片与管脚位置关系学习,通过OpenCV(开放源码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库)此技术为现有的技术手段,本申请不在加以赘述,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进行模板匹配定位,找到若干个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进而学习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
通过模板匹配定位学习到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在通过此为止关系判定待检测的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是否存在存在缺陷,可以单独针对每个管脚做检测对比。
S2、确定待测管脚边缘点,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并利用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通过对每一个待测管脚向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外部进行卡尺测量,可以在每个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每条边缘上得到与待测管脚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S3、拟合边缘线,采用ransac拟合将待测散热片四周的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进行拟合,得到若干条待测管脚边缘线L。
ransac算法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加以赘述,通过ransac拟合可以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每条边的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拟合为一条待测管脚边缘线L,由于管脚边缘点P为多个,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边一次性拟合来说精度更高,可以通过此边缘线与标准的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的边缘进行对比,检测出偏差角度,检测精度更高。
S4、截取图像,对每个待测散热片四周的待测管脚边缘线L进行图像截取,并对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进行二值化,得到若干个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
将四条待测管脚边缘线L组成的图形进行截取,进行二值化后便于进行检测判定,即为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本实施例中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的白色部分为管脚区域、散热片区域和瑕疵区域4,黑色部分为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
S5、区域生长,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上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作为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得到待测管脚区域3;
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上的标准管脚中心点N1所在位置即在待测管脚的范围内,故通过区域生长即可找寻到待测管脚区域3的边界,本实施例中区域生长的宽度边界为两个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在的竖直线,故当出现两个管脚相连的情况时可以对于黏连的管脚正确区分,找到黏连部位的边界进而不会影响待测管脚的数量检测。
S6、待测管脚区域3检测,通过OpenCV计算待测管脚区域3的最小外接矩形,判定待测管脚区域3是否合格。
当计算出待测管脚区域3的最小外接矩形时,也就得到了待测管脚区域3的宽度最大值和高度最大值,若待测管脚区域3的宽度最大值和高度最大值与标准管脚的宽度最大值和高度最大值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则可判定此待测管脚不合格。
S7、芯片本体区域检测,检测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是否存在瑕疵区域4。
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的瑕疵区域4可能为出现管脚相连区域A、待测管脚的任意一方向不规则延伸区域B和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出现不规则瑕疵区域4的情况。
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
S21、将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上的待测散热片视为标准散热片,以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为基准,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在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上寻找到若干个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
在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上以步骤S1中学习的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为基础,可以在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上推测出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而待测管脚的位置偏差会在一个管脚的范围之内,故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会落在待测管脚的范围内。
S22、对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上的每个待测管脚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进行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通过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进行卡尺测量即可找寻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卡尺提取边缘点方向为自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向对应的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边缘的方向。
卡尺提取边缘点方向满足边缘点在待测管脚的远离待测散热片的一侧。
步骤S6的具体方法为:
S61、将每个待测管脚区域3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与标准的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标准管脚区域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待测管脚区域3的宽度最大值和高度最大值与标准管脚的宽度最大值和高度最大值的偏差即可判定待测管脚是否合格,并且可以将待测管脚区域3的几何中心点N1与标准管脚区域的几何中心点N的位置作对比,若偏移超出允许值,即可判定为不合格。
S62、检测待测管脚区域3内是否存在孔洞。
当待测管脚区域3内出现孔洞时即为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上的待测管脚区域3的白色部分内存在黑色区域,此待测管脚即为管脚区域不合格。
步骤S7的具体方法为:
S71、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图像上去除待测管脚区域3和待测散热片区域2,得到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
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为去除待测管脚区域3和待测散热片区域2后的图像。
S72、检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上是否存在瑕疵区域4。
当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上存在白色区域即为瑕疵区域4,可能为两个管脚相连,也可能为在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单独存在瑕疵,也可能为待测管脚的任意一方向不规则延伸的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在模拟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数字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中的应用,上述芯片均属于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发明可以提高模拟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数字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的检测精度,不影响对上述芯片的管脚数量检测。
本发明通过预先对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进行学习,然后确定每个待测管脚的边缘点,通过若干个待测管脚边缘点进行拟合确定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1的边缘,提高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的检测精度,同时利用封装体芯片散热片和管脚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管脚中心点区域生长,预定义的管脚个数作为种子点个数,当出现管脚连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两个管脚之间断开,不会影响管脚数量检测,在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应用效果较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包括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待测散热片和待测管脚,还包括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设有标准散热片和标准管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标准散热片与管脚位置关系学习,通过OpenCV对所述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进行模板匹配定位,找到若干个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进而学习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
S2、确定待测管脚边缘点,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并利用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管脚边缘点P;
S3、拟合边缘线,采用ransac拟合将所述待测散热片四周的若干个所述管脚边缘点P进行拟合,得到若干条待测管脚边缘线L;
S4、截取图像,对每个所述待测散热片四周的待测管脚边缘线L进行图像截取,并对所述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进行二值化,得到若干个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
S5、区域生长,在所述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上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作为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得到待测管脚区域;
S6、待测管脚区域检测,通过OpenCV计算待测管脚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判定待测管脚区域是否合格;
S7、芯片本体区域检测,检测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是否存在瑕疵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方法为:
S21、将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待测散热片视为标准散热片,以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为基准,通过标准散热片几何中心点M与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的位置关系在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寻找到若干个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
S22、对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每个待测管脚以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进行卡尺测量得到若干个所述管脚边缘点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卡尺提取边缘点方向为自所述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向对应的所述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边缘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具体方法为:
S61、将每个所述待测管脚区域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所述第二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2与所述标准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上的标准管脚区域最小外接矩形的宽、高和第一标准管脚几何中心点N1进行对比;
S62、检测待测管脚区域内是否存在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的具体方法为:
S71、在单个待测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图像上去除所述待测管脚区域和所述待测散热片区域,得到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
S72、检测所述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本体检测图像上是否存在所述瑕疵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在模拟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数字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中的应用。
CN202411240787.9A 2024-09-05 2024-09-05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8763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40787.9A CN118763015B (zh) 2024-09-05 2024-09-05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40787.9A CN118763015B (zh) 2024-09-05 2024-09-05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63015A true CN118763015A (zh) 2024-10-11
CN118763015B CN118763015B (zh) 2024-11-29

Family

ID=9293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240787.9A Active CN118763015B (zh) 2024-09-05 2024-09-05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76301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4102A (ja) * 1990-11-16 1992-07-01 Fujitsu Ltd 半導体チップの位置決め方法
JPH05118819A (ja) * 1991-10-29 1993-05-14 Toshiba Corp 視覚認識装置
JPH06216187A (ja) * 1993-01-18 1994-08-05 Toshiba Corp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10084802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高精度pcb板芯片引脚中心定位方法
CN110930390A (zh) * 2019-11-22 2020-03-27 郑州智利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监督深度学习的芯片管脚缺失检测方法
CN112419224A (zh) * 2020-07-17 2021-02-26 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引脚芯片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6309319A (zh) * 2023-01-29 2023-06-23 凌波微步半导体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焊点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4102A (ja) * 1990-11-16 1992-07-01 Fujitsu Ltd 半導体チップの位置決め方法
JPH05118819A (ja) * 1991-10-29 1993-05-14 Toshiba Corp 視覚認識装置
JPH06216187A (ja) * 1993-01-18 1994-08-05 Toshiba Corp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10084802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高精度pcb板芯片引脚中心定位方法
CN110930390A (zh) * 2019-11-22 2020-03-27 郑州智利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监督深度学习的芯片管脚缺失检测方法
CN112419224A (zh) * 2020-07-17 2021-02-26 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引脚芯片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6309319A (zh) * 2023-01-29 2023-06-23 凌波微步半导体设备(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焊点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63015B (zh) 2024-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7951B2 (ja) 欠陥解析方法、記録媒体及び工程管理方法
JP3051279B2 (ja) バンプ外観検査方法およびバンプ外観検査装置
CN105809705A (zh) 一种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的贴片元件定位识别方法
JP2002100660A (ja) 欠陥検出方法と欠陥観察方法及び欠陥検出装置
JP2012049503A (ja) 半導体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検査方法
TW201925761A (zh) 缺陷檢查方法
CN104183512B (zh) 一种晶圆监控方法
US8131057B2 (en) Defect distribution pattern comparis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0931382B (zh) 一种led晶粒的光电性能检测方法
CN101236914A (zh) 晶片外观检查设备
JP4611369B2 (ja) 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17740831A (zh) 基于红外视觉的半导体芯片焊接质量分析系统
JP3414967B2 (ja) バンプ検査方法
CN115965574A (zh) 基于设计版图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缺陷检测方法、装置
CN118763015A (zh)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芯片管脚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JPS63126242A (ja) 外観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899248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pcb焊锡膏缺陷检测方法
WO2000028309A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inferiority in shape
KR20080002044A (ko) 검사 영역 설정 방법
TWI862481B (zh) 用以評估物件之方法、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系統
JP2012190935A (ja) チップ位置特定システム、チップ位置特定装置、チップ位置特定プログラム及びチップ位置特定方法
KR101304088B1 (ko) 반도체용 웨이퍼 결함 검사방법
TWI703535B (zh) 邊緣缺陷檢查方法
CN115642098A (zh) 芯片安装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H07312382A (ja) プロー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