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80337A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80337A CN118680337A CN202310325156.6A CN202310325156A CN118680337A CN 118680337 A CN118680337 A CN 118680337A CN 202310325156 A CN202310325156 A CN 202310325156A CN 118680337 A CN118680337 A CN 118680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heating
- aerosol
- power
- puf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4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007 puff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508 accu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group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cad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d]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6 ci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CKFRRHLHAJZIIN-UHFFFAOYSA-N cobalt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Co] CKFRRHLHAJZII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1261 hazardou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Substances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nickel metal hydrid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7—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至少局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直接或者间接地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组件,检测到抽吸事件则输出抽吸控制信号的抽吸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抽吸控制信号;根据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加热组件,以使加热组件的温度在抽吸事件之后,延迟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通过加热空气,并且将热空气通向气溶胶生成制品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从而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热空气的出口往往设置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部,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受热不均匀,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靠近热空气出口的底部区域相对远离热空气出口的顶部区域温度更高。为了确保气溶胶生成制品能够被充分地加热,业内往往通过提供更高温度的热空气的方式,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但容易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部区域产生碳化,甚至被燃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保证气溶胶生成制品被相对充分加热的同时,能够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局部发生碳化或者燃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至少局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直接或者间接地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组件,检测到抽吸事件则输出抽吸控制信号的抽吸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在所述抽吸事件之后,延迟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
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抽吸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事件,且在检测到抽吸事件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和
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抽吸检测组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调节并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的功率,使得在抽吸事件结束之后,加热组件在延迟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从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局部区域不会在短时间内积累过多的热量,能够有效地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局部发生碳化或者燃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控制器、抽吸检测组件和加热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棒芯与加热体、温度传感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棒芯与加热体、温度传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温度曲线示意图,其中,图7(b)是相对7(a)加热组件在抽吸事件的抽吸力度更大时的温度变化示意图,图7(c)是相对7(a)加热组件在一次抽吸事件的抽吸持续更久时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短时间内发生多次抽吸事件时加热组件的温度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气溶胶生成制品;11、气溶胶形成基质;12、吸嘴;
2、加热组件;21、多孔体;211、气孔;212、敞开口;22、加热体;23、棒芯;231、穿孔;24、引线;
31、容纳腔;32、气流通道;
4、抽吸检测组件;41、温度传感器;
5、控制器;
6、电源;
7、隔热层;71、空气隔热层或真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于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和9,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制品,当加热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11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相比于通过燃烧或热解降解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的气溶胶可含有更少的已知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移除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为一次性的或可再用的。
气溶胶形成基质11可为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所述含烟草材料含有在加热时从所述基质释放的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不含烟草材料。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以及不含烟草材料。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为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时,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是烟支、烟棒或雪茄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与气溶胶生成制品接合或交互以形成可吸入气溶胶的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是电操作装置,例如可操作电源组件供应能量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从而生成气溶胶。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描述为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是一种包括加热组件2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或者是一种能够使加热组件2发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以生成气溶胶。在一示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容纳腔31,容纳腔31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至少局部,加热组件2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至少局部容纳在容纳腔31中后,方可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
在一示例中,加热组件结合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上,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构成部分。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1,加热组件2结合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在一示例中,加热组件的部分结合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其余部分结合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上。
在加热组件2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时,加热组件2可包括外部加热组件或内部加热组件或空气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外部加热组件”是指当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组合时定位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外部的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内部加热组件”是指当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组合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空气加热组件”是指用于加热气流通道中的空气的加热组件,空气通过气流通道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空气加热组件将流经气流通道的空气加热成高温空气,高温空气随后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生换热,实现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和烘烤。
加热组件2可以直接加热或者间接加热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组合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直接加热”是指加热组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直接进行热交换。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间接加热”是指加热组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未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直接进行热交换,或者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相间隔,例如,空气加热组件通过加热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空气,从而间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具有气流通道32,外界的空气可通过气流通道进入容纳腔中,进而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容纳腔31的近端敞开,以供气溶胶生成制品1插入容纳腔31中,容纳腔31的远端与气流通道32连通,从而空气从容纳腔的远端进入容纳腔中。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加热组件2位于气流通道32中,用于加热流经气流通道32的空气。
请参照图1和2,气溶胶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包括抽吸检测组件4,抽吸检测组件4用于检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事件,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组合时,用户可以通过抽吸气溶胶生成制品1暴露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之外的吸嘴12,或者通过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嘴件,来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事件。并且,抽吸检测组件4能够在检测到抽吸事件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抽吸检测组件4包括气流检测器,气流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32中气流的流速,并根据所检测的气流的流速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在未发生抽吸事件时,气流通道32中气流具有较低的流速,在发生抽吸事件时,气流通道32中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速。从而在检测到气流通道32中气流的流速达到或者超过预设流速值时,气流检测器产生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
其中,抽吸力度越大,气流通道32中气流的流速随之越大,并且单位时间内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内的空气越多,且加热组件2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损失的热量越多。在一示例中,抽吸检测组件4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内按照不同的抽吸力度,存储有气流流速的多个范围值,从而抽吸检测组件4可以根据气流的流速,判断抽吸事件的抽吸力度;例如,可以包括第一抽吸力度和第二抽吸力度,第二抽吸力度中气流流速的最小值大于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流速的最大值,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流速的最小值为检测抽吸事件发生的预设流速值。在一示例中,气流通道32中气流的每一流速均代表一抽吸力度。
在一实施例中,抽吸检测组件4包括温度传感器41,温度传感器41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32中的气流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气流温度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启动加热组件2完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预热后,由于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气流通道32中的至少部分空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在未发送抽吸事件时,气流通道32中的气流温度波动较小从而较为稳定,在发生抽吸事件时,由于有冷空气进入气流通道32,从而导致气流通道32中的气流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41检测气流通道32中的气流温度,包括检测气流温度的下降幅度,或者检测气流温度的下降速度,并在气流温度的下降幅度或者下降速度达到温度下降预设值时,产生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
其中,抽吸力度越大,气流通道32中气流温度的下降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幅度随之越大,并且单位时间内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空气越多,且加热组件2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损失的热量越多。在一示例中,抽吸检测组件4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内按照不同的抽吸力度,存储有气流温度下降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幅度的多个范围值,从而抽吸检测组件4可以根据气流温度的下降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幅度,判断抽吸事件的抽吸力度;例如,可以包括第一抽吸力度和第二抽吸力度,第二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下降速度的最小值大于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下降速度的最大值,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下降速度的最小值为检测抽吸事件发生的温度下降预设值;例如,可以包括第一抽吸力度和第二抽吸力度,第二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幅度的最小值大于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幅度的最大值,第一抽吸力度中气流温度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幅度的最小值为检测抽吸事件发生的温度下降预设值。在一示例中,气流通道32中气流温度的下降每一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每一幅度均代表一抽吸力度。
在加热组件2包括空气加热组件的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1和3,加热组件2的近端朝向容纳腔31设置,空气从加热组件2的远端流经加热组件2,并从加热组件2的近端流向容纳腔31,温度传感器41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32中的气流温度,并根据检测的气流温度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3,温度传感器41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气流温度,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气流相比加热组件2中的气流和未流经加热组件2的气流,温度更接近气溶胶生成制品1底部中的气流温度,即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气流温度更能表征气溶胶生成制品1底部的受热温度,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控制器5可以基于该温度来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加热组件2,以确保气溶胶生成制品1合适的受热温度和避免气溶胶生成制品1碳化和燃烧,同时还能基于该温度的变化(例如下降幅度或者下降速度)来判断是否具有抽吸事件。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1,温度传感器41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远端的气流温度,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远端的气流因接近加热组件2从而具有较高的温度,同时因为并未完全流经加热组件2,从而当在发生抽吸事件时,其温度变化较为明显,检测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远端的气流温度能够提高抽吸事件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较为具体的,在一实例中,可以参照图4,加热组件2包括多孔体21和结合在多孔体21上用于加热多孔体21的加热体22,多孔体21上具有供空气通过的多个气孔211,加热体22嵌入在多孔体21的内部或者环绕在多孔体21的侧壁上。多孔体21可以包含玻璃纤维、陶瓷、石墨、石墨烯、泡沫金属或金属丝束等,多孔体21通过吸收加热体22的热量来升温并对流经的空气释放热量从而加热流经的空气。温度传感器41固定且暴露在多孔体21的近端。
在如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还包括棒芯23,加热体22为加热线圈或者加热网片,环绕在棒芯23的外围,或者与棒芯23烧结形成一体,并通过棒芯23保持在多孔体21的内部,棒芯23的近端向上支撑温度传感器41。多孔体21的近端具有敞开口212,温度传感器41位于敞开口212中,并通过敞开口212暴露。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检测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气流温度,温度传感器41与敞开口212的壁之间无接触,使得气流通道32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空气能够环绕温度传感器41。
请参照图5和6,棒芯23上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穿孔231,连接温度传感器41和控制器5的引线24可以穿过棒芯上的穿孔231。加热体22可以包括电阻材料,电阻材料在通电时能够产生焦耳热,连接加热体22与控制器5的至少一导线25可以穿过棒芯23上的相应穿孔231,较为具体的,加热体22的远端与第一导线251电连接,加热体22的近端穿过棒芯23的侧壁或者嵌入在棒芯23的侧壁中,从而加热体22的近端在其中一个穿孔231中与第二导线252电连接,第二导线252沿着该穿孔231向下延伸至穿出棒芯23。
通过棒芯23上穿孔231来整理连接加热体22的导线25和连接温度传感器41的引线24,有助于使导线25和引线24整齐有序。
需要说明的是,棒芯是可选而非必选的。在没有棒芯的一实施例中,加热体可以保持在多孔体的内部或者环绕在多孔体的外围,多孔体的近端具有连接部,温度传感器与连接部连接,且其至少局部暴露在多孔体近端之外的气流之中,用于检测即将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流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包括储热材料。储热材料是指具有高热容量的材料。高热容量的材料可以是在25℃和恒定压力下比热容是至少0.5J/g.K,例如至少0.7J/g.K,例如至少0.8J/g.K的材料。例如,储热材料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玻璃纤维、玻璃毡、陶瓷、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和矿石,或其任何组合。在一示例中,多孔体21的至少局部采用储热材料制成。在一示例中,储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100W/m.K。在一示例中,储热材料包含石墨或石墨烯,石墨或石墨烯的热容是0.71J/g.K,同时,石墨或石墨烯在23摄氏度及50%的相对湿度下导热系数越为151W/m.K。
由于加热组件2包括储热材料,故在抽吸事件结束后的预设时间内,储热材料由于可以释放其存储的从加热体22上吸收的热量来加热流经的空气,所以在预设时间段内,并不会因为降低提供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而导致加热组件2的温度和气溶胶生成制品2的受热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急剧下降,或者具有较大的下降幅度,从而在抽吸事件结束后,使提供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低于预设功率并且持续一定时间时,并不会影响气溶胶生成制品1产生气溶胶,且不会影响下一次抽吸事件发生时的抽吸口感。
在一实施例中,抽吸检测组件4包括气压检测器,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与容纳腔31流体连通的检测腔,在具有抽吸事件时,检测腔中空气可被吸入容纳腔31中或者被吸入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从而使得检测腔形成负压,而在无抽吸事件时,气流通道32中的空气或者容纳腔31中的空气流入检测腔,使得检测腔中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气压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检测腔的气压,并根据检测的气压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即气压检测器可在检测到检测腔中的气压低于预设气压值时,产生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
可以参照图1,气溶胶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包括用于向加热组件2供应电力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可包括电源6,电源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是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池可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钛酸锂或锂聚合物电池。电源组件可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5,控制器5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操作。详细地说,控制器5不仅控制电池和加热组件2的操作,而且还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其它元件的操作。此外,控制器5可以通过检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元件的状态来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否可以进行操作。
其中,控制器5连接电源6和加热组件2,并可调节和控制电源6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较为具体的,控制器5可以通过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电流脉冲或电压脉冲的占空比、电流脉冲或电压脉冲的频率等来调节和控制加热组件2的功率。所述的“功率”可以为预设时长内的功率积累,即电能,或者可以为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功率,使得加热组件2在一定功率下能够维持一定的温度。
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该存储器内存储有加热组件2直接加热或者间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预设温度曲线,控制器5根据该预设温度曲线来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以使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符合该预设温度曲线。
基于此,在一示例中,上述的被配置为检测气流通道中毗邻加热组件2近端的气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1与控制器5连接,该温度传感器41将其检测的温度形成反馈信号发送给控制器5,控制器5基于该反馈信号调节和控制对加热组件2的输出功率,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符合预设温度曲线。在一示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能够获取加热组件2温度的获取组件,获取组件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加热组件2温度的温度检测器和连接温度检测器与控制器5的连线,温度检测器可以包括与加热组件2直接接触的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从而控制器5能够通过连线获取温度检测器检测出来的加热组件2的温度,并基于该温度调节和控制对加热组件2的输出功率,使加热组件2的受热温度符合预设温度曲线。在一示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能够获取加热组件2温度的获取组件,加热组件2中的加热体22包括热敏电阻,获取组件包括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热敏电阻加热电压的电压获取电路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热敏电阻加热电流的电流获取电路,还包括基于热敏电阻的加热电压、加热电流而计算出热敏电阻的实时电阻值并基于该实时电阻值换算出热敏电阻加热温度的计算器,控制器5与计算器连接,以获取加热体22的温度,并基于该温度调节和控制对加热组件2的输出功率,使加热组件2的受热温度符合预设温度曲线。
在加热组件2启动后,控制器5可以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加热组件2按照预设功率工作,从而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曲线上的预热阶段的温度和抽吸阶段的加热温度。
在抽吸阶段,抽吸检测组件4在未检测到抽吸事件时,可以输出未抽吸控制信号,控制器5获取该未抽吸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未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和控制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加热组件2以第三功率工作,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维持与预设温度曲线相应时间的预设温度一致。其中,第三功率可以是恒定的功率,或者可以是变化的功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5可以基于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以及由实际温度升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动态地调整对加热组件2的功率,以使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在所需的时间内与预设温度曲线相应时间的预设温度一致。例如,控制器5可以采用PID控温算法来为加热组件2提供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功率(第三功率)是使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保持预设加热曲线相应时刻的温度所需的功率。例如:预设加热曲线在t0时刻对应的预设温度应该是T1,但是由于发生抽吸事件,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实际在t0时刻时为T2,此时对应的预设功率是使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保持为T1所需的功率。
可以参照图7,控制器5连接抽吸检测组件4,以接受抽吸检测组件4输出的抽吸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得加热组件2的温度在抽吸事件之后,延迟一预设时间段t之后再恢复到相应的预设温度T0,其中,预设时间段t可以为1s-10s。即,在抽吸事件之后,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延时对加热组件2进行功率补偿,即,在抽吸事件之后,使加热组件2的实际功率降低至相应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功率之下,并使该小于预设功率的功率持续一定时间,该持续一定时间包含在所述的预设时间段t之内。
较为具体的,所述的预设时间段t包括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7,在第一时间段t1内,控制器5对加热组件2启动输出第一功率,即,使加热组件2以第一功率进行工作,然后进入第二时间段t2,在第二时间段t2内,控制器5对加热组件2启动输出第二功率,使得加热组件2以第二功率进行工作,其中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
在一示例中,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工作功率是恒定的功率,即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维持相同的脉冲幅度、脉冲频率或脉冲占空比。在一示例中,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工作功率是变化的功率,即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的脉冲幅度、脉冲频率或脉冲占空比中至少一者发生了变化,第一功率可以是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工作的平均功率,第一功率可以是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功率积累。
同理,加热组件2在第二时间段t2内的工作功率可以是恒定的功率或者可以变化的功率。第二功率可以是第二时间段t2内加热组件2工作的平均功率,第二功率可以是第二时间段t2内加热组件2的功率积累。
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同为各自时间段内的平均功率,或者同为各自时间段内的功率积累,所以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是指第一时间段t1的平均功率小于第二时间段t2内的平均功率,或者是指第一时间段t1的功率积累小于第二时间段t2内的功率积累。
由于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所以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的最大值,可以小于或者等于在第二时间段t2内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的最小值。
在一示例中,第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功率。第三功率可以是保持对应时间的预设温度的平均功率,或者可以是保持对应时间的预热温度的功率累积;第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功率是指:第二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平均功率,或者第二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功率积累,即第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同属性的第三功率。
在一示例中,第一功率小于第三功率。第第一功率小于第三功率是指:第一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平均功率,或者第一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功率积累,即第一功率小于同属性的第三功率。
可替代的,在第一时间段t1内,控制器5对加热组件2停止输出功率,即,在第一时间段t1内,控制器5控制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压为0V,或者控制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流为0A,然后进入第二时间段t2,在第二时间段t2内,控制器5对加热组件2启动输出第二功率,使得加热组件以第二功率进行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5通过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得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温度持续下降,然后进入第二时间段t2,在第二时间段t2内,加热组件2的温度开始上升,最终上升至相应的预设温度T0。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7,控制器5通过调节和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得在第一时间段t1内,加热组件2的温度维持恒定,然后进入第二时间段t2,在第二时间段t2内,加热组件2的温度开始上升,最终上升至相应的预设温度T0。
抽吸检测组件4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检测抽吸事件,或者抽吸检测组件4持续检测抽吸,在一次抽吸事件之后的预设时间段t内又发生抽吸事件时,则输出新的抽吸控制信号,控制器5获取该新的抽吸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新的抽吸控制信号,重新调节和控制输出功率给加热组件2,以使加热组件2的温度在新的抽吸事件之后,延迟预设时间段t再恢复到预设温度T0。
基于新的抽吸事件而延迟的预设时间段t可以与基于前一次抽吸事件而延迟的预设时间段t相同。当然,基于新的抽吸事件而延迟的预设时间段t可以短于基于前一次抽吸事件而延迟的预设时间段t。
其中,如图8所示,在经历多次时间间隔较短的抽吸事件后,加热组件2的温度随之经历多次下降,在加热组件2的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经历多次下降后,若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的挥发物仍有剩余,则控制器5控制加热组件2的功率使得加热组件2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再次上升,直至再上升到预设温度T0。
例如,可以参照图8,在一次抽吸事件结束后的tx(tx<t)时间内,再次发生抽吸事件,从而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开始向预设温度升温之前,温度再次下降;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三次抽吸事件之后,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的挥发物仍有剩余,则控制器5使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延迟预设时间段t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T0。
例如,在一次抽吸事件结束后的tx(tx<t1)时间内,再次发生抽吸事件,从而使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再次下降,在新的抽吸事件后且在t1<tx<t2或tx≥t2时,控制器5可以控制增加对加热组件2的功率,以减缓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在新的抽吸事件后继续下降的下降幅度或者下降速度。从而,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的抽吸事件中,得加热组件2的加热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可以连续多次下降,但温度下降幅度或者温度下降速度可以逐次降低。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5还可以根据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第四功率给加热组件2,以使加热组件2的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在抽吸事件持续期间持续降低,即在抽吸事件发生时或者未结束前,使加热组件2的温度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受热温度持续降低。
第四功率可以是一次抽吸事件持续时间内加热组件2工作的平均功率,第四功率可以是一次抽吸事件持续时间内加热组件2的功率积累。第四功率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三功率。第四功率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功率。同理,第四功率可以是一次抽吸事件持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或者可以是一次抽吸事件持续时间内的功率累积;第四功率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三功率是指:第四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平均功率,或者第四功率和第三功率均属于功率积累,即第四功率小于或者等于同属性的第三功率。
可替代的,控制器5还可以根据抽吸控制信号,停止对加热组件2输出功率,即,在抽吸事件发生时或者在抽吸事件未结束前,控制器5控制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压为0V,或者控制加热组件2的工作电流为0A。
所述的预设时间段t的长短可以是恒定的,即无论在第几次抽吸事件之后,每次的预设时间段t都可以相同。
所述的预设时间段t的长短可以根据抽吸力度变化,一次抽吸事件的抽吸力度较大时,则可以缩短对应的预设时间段t,例如,可以缩短预设时间段t中的第一时间段t1。
一次抽吸事件中抽吸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则在抽吸事件持续期间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空气越多,且加热组件2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1损失的热量越多。所述的预设时间段t的长短可以根据一次抽吸事件中抽吸事件持续时间变化,一次抽吸事件的持续时间较长时,则可以缩短对应的预设时间段t,例如,可以缩短预设时间段t中的第一时间段t1。
请参照图3,在加热组件2为空气加热组件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隔热层7,隔热层7的内表面界定容纳腔31的边界,隔热层7包括管状体和位于管状体壁中的空气隔热层或真空层71。通过隔热层7来防止热量沿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径向向外流失,有助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底部的热量向上扩散,从而使得在降低气溶胶生成制品底部(上游)积累的热量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热量,使得这些热量能够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中游和下游区域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加热组件2的能耗。
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调节并控制输出给加热组件的功率,使得在抽吸事件结束之后,加热组件在延迟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从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局部区域不会在短时间内积累过多的热量,能够有效地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局部发生碳化或者燃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至少局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直接或者间接地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组件,检测到抽吸事件则输出抽吸控制信号的抽吸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在所述抽吸事件之后,延迟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恢复到预设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为1s-10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先对所述加热组件启动输出第一功率,再对所述加热组件启动输出第二功率,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小于第二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先持续下降再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或者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先维持恒定再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检测组件未检测到抽吸事件则输出未抽吸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未抽吸控制信号;
根据未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第三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维持在所述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小于所述第三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先对所述加热组件停止输出功率的一段时间之后,再对所述加热组件启动输出第二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先持续下降再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到新的抽吸控制信号;
根据新的抽吸控制信号,重新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在新的抽吸事件之后,延迟一预设时间段再恢复到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经历多次下降再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能够获取所述加热组件组温度的获取组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并控制输出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维持在所述预设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抽吸控制信号,调节并控制输出第四功率给所述加热组件,以使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在所述抽吸事件持续期间持续降低。
12.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
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抽吸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事件,且在检测到抽吸事件时输出抽吸控制信号;和
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抽吸检测组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的控制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提供空气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气流通道,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加热流经所述气流通道的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近端朝向所述容纳腔设置,所述抽吸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温度,并根据所述气流温度输出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孔体和结合在所述多孔体上用于加热所述多孔体的加热体,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且暴露在所述多孔体的远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储热材料,所述储热材料的热容大于或者等于0.7J/g.K。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提供空气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气流通道,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温度,并根据所述气流温度输出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检测组件包括气流检测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提供空气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流速,并根据所述流速输出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检测组件包括气压检测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与所述容纳腔流体连通的检测腔,所述气压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检测腔的气压,并根据所述气压输出所述抽吸控制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25156.6A CN118680337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PCT/CN2024/082721 WO2024193584A1 (zh) | 2023-03-23 | 2024-03-20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25156.6A CN118680337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80337A true CN118680337A (zh) | 2024-09-24 |
Family
ID=9277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25156.6A Pending CN118680337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80337A (zh) |
WO (1) | WO202419358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51233B (zh) * | 2018-04-04 | 2020-02-28 |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991602B (zh) * | 2018-04-13 | 2020-05-05 |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
CN110367593B (zh) * | 2019-07-15 | 2021-10-01 |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温控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
CN111053299A (zh) * | 2019-12-31 | 2020-04-24 | 深圳市辰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子烟具的加热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烟具 |
CN114431541A (zh) * | 2020-11-04 | 2022-05-0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EP4316286A4 (en) * | 2021-03-23 | 2025-01-08 | Japan Tobacco Inc | INHAL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WO2022201304A1 (ja) * | 2021-03-23 | 2022-09-29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23
- 2023-03-23 CN CN202310325156.6A patent/CN118680337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3-20 WO PCT/CN2024/082721 patent/WO2024193584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93584A1 (zh) | 2024-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37401B2 (ja) | 加熱式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一貫した特性のエアロゾルを発生させる方法 | |
CN111356378B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用于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的方法 | |
KR102513244B1 (ko) | 말단 히터를 구비한 전기 가열식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 | |
CN104010530B (zh) | 浮质产生装置中的浮质形成基质的检测 | |
JP2024026457A5 (zh) | ||
JP2024023783A5 (zh) | ||
TWI586286B (zh) | 具有氣流偵測功能的氣溶膠產生裝置 | |
RU2517100C2 (ru) |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бразованием компонентов дыма 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е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аэрозоля | |
WO2019227381A1 (zh) | 控制气雾生成装置中气雾产生的方法和气雾生成装置 | |
US20240130436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heating in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 |
CN108618207A (zh) | 控制气雾生成装置中气雾产生的方法和气雾生成装置 | |
JP2022540042A (ja) | 第一のインダクタコイルおよび第二のインダクタコイルを備える誘導加熱配設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
CN107407941A (zh) | 根据所期望的温度随时间分布曲线控制电加热器以限制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 |
KR20200050474A (ko) | 향상된 에어로졸 생산을 가진 에어로졸 발생시스템 | |
CN105027016A (zh) | 用于控制电加热器以限制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 |
JP2022540047A (ja) | 同一の共鳴周波数を有する第1および第2のlc回路を備える誘導加熱配設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
JP2023061886A (ja) | 電子霧化装置とその加熱制御装置及び加熱制御方法 | |
CN118680337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JP7465953B2 (ja) |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 |
WO2023169526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2025511749A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のエアロゾル生成を制御する方法 | |
CN118890982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控制其气溶胶产生的方法 | |
CN115024527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