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677800A -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 Google Patents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677800A
CN118677800A CN202311321156.5A CN202311321156A CN118677800A CN 118677800 A CN118677800 A CN 118677800A CN 202311321156 A CN202311321156 A CN 202311321156A CN 118677800 A CN118677800 A CN 118677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eer
server
devices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11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巴哈尔
N·R·冯克勒姆佩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1867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77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促进对等协作网络监测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在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并且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对等设备。响应于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该设备获取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响应于不成功的直接通信,该设备经由对等设备获取配置文件。该设备监测所指示的网络度量。如果条件被满足,则该系统将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响应于成功的直接通信,该设备发送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相关联的数据。响应于不成功的直接通信,该设备经由对等设备发送数据,由此允许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网络设备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Description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技术领域
企业系统的网络监测可以使用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的组合来执行。基于云的配置中的测试代理可以使用测试代理要监测的同一网络直接与其云后端通信,并且测试代理随后可以执行监测任务并且向云后端报告结果。然而,一些限制可以包括各种测试代理缺乏可见性、与测试代理相关联的设备的不同功能、以及针对不同测试代理使用不同监测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使用具有不同端点的传统监测模型的环境;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促进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环境;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图2的环境,包括在来自设备的上行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对等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具有来自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显示结果的示例性用户仪表板;
图5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说明促进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说明促进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促进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计算机系统和装置。
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附图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利用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硬件与软件监测设备之间的对等集成(peer-to-peer integration)的系统来解决隔离监测设备的局限性。所描述的方面还可以执行预配置条件(例如,所监测的网络度量或测试结果)的检测,该预配置条件可以触发预先确定的对应动作,从而在网络上产生全面智能的监测系统。
企业系统的网络监测可以使用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的组合来执行。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可以包括执行持续网络监测的专用硬件平台。一个示例可以是专门构建的设备,它被放置在网络内部的战略位置,以提供基于网络和用户的监测,以确保正常运行时间、性能和服务质量(QOS),并且保证SLA(服务级别协议)。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可以包括测量网络度量的客户端软件产品,例如,在用户提供的主机硬件上运行的应用级软件产品,该主机硬件还从给定设备的角度提供对期望度量的监测。
在基于云的配置中,测试代理通常可以使用测试代理要监测的同一网络与其云后端直接通信。测试代理随后可以执行监测任务并且向云后端报告结果。测试代理可以与端点设备(“端点”)和非端点设备(如下定义)相关联,并且可以进一步基于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基于硬件的测试代理的一个示例可以是用户体验洞察(UXI)传感器,该UXI传感器可以被部署为跟踪网络的运行状况和性能的硬件传感器。基于从云或其他服务器接收的配置,UXI传感器可以通过连续监测网络并且向UXI后端报告测量、结果以及它可能在网络中遇到或标识的任何问题来跟踪无线(或有线)网络。基于软件的测试代理的示例可以是在虚拟化容器内运行的等效软件监测代理。软件代理可以在兼容主机上执行或部署,诸如接入点(AP)、硬件交换机、或在膝上型计算机上运行的客户端软件应用。
然而,对于端点设备和非端点设备两者,在使用当前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时存在一些限制。一个限制可以是,网络中的单个设备可能对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或客户端缺乏可见性,并且该单个设备可以作为叶节点设备执行其监测和操作,基本上与网络上的其他设备隔离。单个设备可以发现的任何问题可以是该单个设备独有的(例如,防火墙策略),或者可以涉及网络范围的问题(例如,与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网关相关的问题)。
另一限制可以是,每个设备可以执行域特定任务。例如,基于硬件的端点可以监测无线网络的质量,而基于软件的端点可以执行与运行软件的主机(例如,交换机或接入点(AP))相关的另一类型的任务。在现有架构中,对等驱动(peer-driven)的动作和网络监测上的协作可能需要中央(例如,基于云的)编排,而不是对等设备(peer device)之间的直接通信。如果发生与特定设备相关的感兴趣的事件或状况(诸如故障状况),则无法建立与中央实体(例如,云)的连接可能导致无法解决感兴趣的事件或状况。在某些情况下,该事件或状况可能会在云连接建立之前发生并且结束,这可能导致永远无法实现正确的编排。在其他情况下,未能建立云连接可能导致事件或状况永远无法检测或解决,这也可能导致永远无法实现正确的编排。
另一限制可能涉及针对不同设备使用不同监测解决方案。为了处理网络上不同设备,最终用户必须单独配置不同监测解决方案。跟踪与这些变化的监测解决方案相关联的不同信息(例如,度量、结果和状态)可能是繁重的,并且导致网络的繁琐并且低效的整体监测解决方案。此外,可以很难将从不同类型的设备(以及相应不同监测解决方案)接收的信息拼接在一起以便以有用或有凝聚力的方式向用户呈现数据。这种不同信息还可能导致用户在执行根本原因分析和故障检测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即时应用的各方面通过提供一种系统来解决这些限制,该系统利用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硬件和软件监测设备之间的对等集成,从而在整个网络中提供全面智能的监测系统。所描述的方面促进了能够通信和协作以提供网络的集体概览或表示的设备,即,通过形成包括端点设备和非端点设备的元素的集体生态系统。所描述的系统方面可以在例如客户网络上提供全面智能的监测系统,并且可以进一步在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同点提供用户体验见解。通过使用所描述的方面的协作特征,系统可以在网络中的任何设备处、从网络中的任何设备、或通过网络中的任何设备提供网络度量和其他相关信息,包括端点设备和非端点设备(如下所述)。此外,该系统可以使用一组条件和对应动作来执行智能监测。这些条件/操作可以是用户定义的,也可以是系统定义的。因此,代替单独操作的单个设备(如下面关于图1所述),所描述的方面可以使用对等代理(peer-to-peer agent)以及条件/动作配置来提供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
术语“端点”和“端点设备”在本公开中可互换使用,并且指代可以通过网络或在网络中连接到其他设备以及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的物理或虚拟设备。端点设备可以是网络拓扑中的“边缘节点”或“叶节点”。端点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打印机、接入点、嵌入式设备、服务器、虚拟机、瘦客户端、传感器、致动器、销售点终端和智能仪表。
术语“非端点设备”在本公开中用于指代可以通过网络或在网络中连接到其他设备以及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的物理或虚拟设备。非端点设备可以是网络拓扑中的“内部节点”或“分支节点”。非端点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关、路由器、以及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端点设备。
术语“对等体”(“peer”)和“对等设备”(“peer device”)在本公开中可互换使用,并且指代其间可以存在直接通信基础设施或其他通信链路的设备。
术语“测试代理”在本公开中用于指代可以与端点设备和非端点设备相关联的组件、模块、单元或程序,并且可以进一步基于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测试代理可以执行各种功能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的测试、监测和通信,例如网络相关和设备相关信息的度量、结果和状态。
使用不同端点和使用对等代理的传统监测模型的对比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使用具有不同端点的传统监测模型的环境100。环境100可以包括:与用户106和显示器108相关联的设备104;以及设备110。设备104可以是云服务器,或者可以表示基于云的服务或服务器集。设备110可以包括各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端点设备;非端点设备;中间设备;边缘或叶节点;内部或分支节点;接入点;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关;以及路由器。设备104和设备110可以经由网络120彼此通信。例如,设备110可以包括:经由链路122与设备104通信的接入点112;经由链路124与设备104通信的膝上型计算机114;经由链路126与设备104通信的交换机116;以及经由链路128与设备104通信的监测传感器118。
在环境100中,在操作期间,设备112-118中的每个只能与设备112-118中的其他设备隔离地操作,并且只能经由特定系统报告其自己的结果,以便经由云、后端或其他服务器被访问并且随后显示在显示器108上。如果到设备104的相应链路(例如,交换机116的链路126)出现问题,则与该相应链路相关联的设备(例如,交换器116)可能无法执行必要的动作,诸如:从设备104获取配置文件;记录由交换机116监测的网络度量;以及基于交换机116在设备110的整个网络拓扑中的位置来报告交换机116观察到的任何设备特定的或一般的网络问题。
此外,这些度量、问题或结果可以由每个个体隔离设备报告,并且只能通过单独的用户仪表板或后端系统访问。例如,显示器108可以包括必须经由四个独立系统来访问的信息,包括:接入点112(“system_1”):所监测的网络信息170;膝上型计算机114(“system_2”):所监测的网络信息172;交换机116(“system_3”):所监测的网络信息174;以及监测传感器118(“system_4”):所监测的网络信息176。来自四个单独系统的信息(170-176)可以以非内聚方式显示,该非内聚方式可以仅提供关于每个设备的信息,但不提供整个网络的整体视图。
因此,环境100描绘了设备112-118中的每个设备如何在与其他设备隔离的情况下执行其自己的监测,其中对所监测的信息的用户审查也可以在与不同的后端系统隔离的情况下执行。
所描述的方面提供了可以提供对网络的协作监测的对等代理的集成。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用于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环境200。环境200可以包括:与用户206和显示器208相关联的设备204;以及设备210。设备204可以是云服务器,或者可以表示基于云的服务或服务器集。设备210可以包括各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端点设备;非端点设备;中间设备;边缘或叶节点;内部或分支节点;接入点;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关;以及路由器。设备204和设备210可以经由网络220彼此通信。例如,设备210可以包括:经由链路222与设备204通信的接入点112;经由链路224与设备204通信的膝上型计算机214;经由链路226与设备204通信的交换机216;以及经由链路228与设备204通信的监测传感器218。显示器208可以包括如下关于图3所述的信息。
在环境100中,在操作过程中,设备112-118中的每个可以以协作方式操作,以提供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这与上面关于图1的环境100所述的隔离监测形成对比。图2的设备210可以执行促进这种协作监测的若干操作。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示出设备210中的示例性设备。在操作期间,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部署基于软件的网络监测代理。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与膝上型计算机214在同一本地网络上发现多个对等设备,而无需接收云编排指令。也就是说,基于所部署的软件代理,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使用诸如多播域名系统(mDNS)协议;Zigbee协议;蓝牙网状协议;以及广播以太网协议等协议来发现或标识对等设备。膝上型计算机214或任何设备210也可以使用其他协议来发现其对等体。此外,其他基于射频(RF)的通信(例如,Zigbee)可以用于不同网络上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发现过程的示例性结果可以包括:膝上型计算机214发现至少接入点212和交换机216作为其对等设备,该通信可以分别经由链路232和234而发生;接入点212发现至少膝上型计算机214和交换机216,该通信可以分别经由链路232和236而发生;以及交换机216发现至少接入点212、膝上型计算机214和监测传感器218,这些通信可以分别经由链路236、234和238而发生。
因为这个发现过程可能是由于设备上部署的基于软件的代理而发起的,所以这个发现过程可以使得设备(包括端点)能够被发现并且确定它们的潜在对等体,而不需要集中编排的指令,例如来自设备204的云编排指令。一旦对等体被标识,该系统就可以使用对等代理来提供协作监测,例如,当从一个设备(214)到服务器(204)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如下面关于图3所述。
每个相应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从服务器204获取设备特定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包括或指示要由相应设备监测的网络度量。配置文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对,例如,触发或条件以及要执行的对应动作。条件/动作每个可以指定或指示用户定义或系统配置的元素,例如,规则、阈值、要监测的网络度量、要发出给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的消息或通知、要发起的过程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图2的环境200,包括在来自设备的上行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对等设备之间的通信。在图3中,如果膝上型计算机214确定与设备204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则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从设备204获取其配置文件(如上所述)。然而,如果膝上型计算机214确定与设备204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例如,从膝上型计算机214到设备204的链路224失败,如粗体“X”302所示),则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从其先前标识的对等体的列表中选择对等体。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基于例如所发现的多个对等设备的排序顺序;以及与所发现的多个对等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当前网络度量来选择对等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将其对等设备的列表维护在本地高速缓存中。该列表可以根据与其标识的对等体中的每个相关联的跳数或延迟来进行优先级划分、排名或排序。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使用该列表来确定用于从服务器(例如,设备204)接收数据和向服务器(例如,设备204)发送数据的替代通信路径。也就是说,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尝试从列表中找到具有完整上行链路或路由的对等设备,经由该完整上行链路或路由,可以获取配置文件(或者发送其存储的监测的网络度量和结果,如下所述)。
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经由所选择的对等设备与设备204通信。例如,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向其对等设备交换机216发出对配置文件的请求(经由通信304),对等设备交换机216可以向设备204发出该请求(经由通信306)。设备204可以使用相同的通信306和304通过交换机216将所请求的配置文件返回到膝上型计算机214。因此,所描述的方面可以提供用于相互网络调试和监测的自主边缘配置。
一旦膝上型计算机214获取了其配置文件,膝上型计算机214就可以监测在所获取的配置文件中指示的网络度量。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被配置为以周期性间隔、基于预先确定的时间、或响应于检测到在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用户定义的或系统配置的条件来报告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关的结果。检测、确定或触发用户定义或系统配置的条件可能导致膝上型计算机214执行特定对应动作,诸如获取附加网络度量。下面描述示例性条件/动作对。
如果膝上型计算机214确定与设备204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则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向设备204发送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相关联的数据(类似于上述用于从设备204获取配置文件的直接通信)。然而,如果膝上型计算机214确定与设备204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例如,从膝上型计算机214到设备204的链路224失败,如粗体“X”302所示),则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从其先前标识的对等体的列表中选择对等体(例如,交换机216)。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基于上面关于图2所述的因素来选择对等体。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经由所选择的对等设备与设备204通信。在该示例中,膝上型计算机214可以经由所选择的对等设备(例如,交换机216)向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如果有)相关联的数据。注意,尽管对于两种不成功的直接通信(即,获取配置文件和发送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的情况,相同的对等设备(即,交换机216)被描绘为所选择的设备,但是所选择的对等设备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214的先前标识的对等设备中的任何对等设备。
与所监测的度量相关联的发送数据、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动作可以包括测试结果度量,诸如延迟、往返时间、路径收敛和所采取的路由。这些度量(即,“总测试用例”)可以通过数据传输中涉及的实际元件或设备来确认或证实。因为每个元件或设备都可以证实整个测试用例,所以该系统可以对网络整体或整个进行说明。例如,通过在适当的业务流上提供分组碎片度量,边缘处的客户端的低吞吐量结果可以具有进一步的深度。此外,该系统可以证实QoS策略,由此可以标记从边缘设备或测试代理发出的业务,并且可以测试吞吐量阈值。通过在业务源处和通过传输基础设施提供表示,所描述的方面不仅可能导致对包括路由测试、带宽测试、延迟和往返测试在内的各种测试的更深入了解,还可能导致对各种策略的实施的状态或确认的更深入了解。
该系统可以显示(例如,在图2和图3的显示器208上)各种信息,包括与设备(例如,214)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以及与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如果有)相关联的发送数据相关的信息。该系统可以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该信息(例如,作为具有设备、设备组、网络或网络组的标记物理位置的地理地图)。例如,所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网络信息270,其可以包括网络类型272、传感器状态和信息274、以及历史信息276;正在进行的问题的概要278;以及网络/拓扑280的视觉表示,其可以包括通信类型282和设备/网络信息284。所显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与设备、设备组、网络或网络组相关联的数目。所显示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网络中两个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连接;以及整个网络内的两个网络之间的链路或连接。
所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交互式元素286,交互式元素286允许用户206查看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与链路或连接相关联的统计信息或状态;接收或发送数据的速率;丢弃分组的速率;外部服务是否可用;是否存在非预期的强制门户(captive portal)或代理(proxy);是否检测到电力中断(power outage);以及是否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接收到响应。该系统可以在用户仪表板上显示该信息,如下关于图4所述。
如上所述,配置文件可以包括条件/动作对。也就是说,任何度量或测试用例都可以对应于条件,该条件在被检测到时可以基于预先确定的阈值(例如,如配置文件中定义的)触发主动或立即动作。条件/对的一个示例可以是设备检测到其到服务器或云后端的失败的上行链路的条件,这触发了检查设备的对等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上行链路的对应动作。另一示例可以是设备发现对等设备的问题(例如,条件是交换机上丢弃分组的速率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这触发在交换机上运行CLI命令以获取相关计数器或其他接口度量的对应动作。在另一示例中,该设备可以检测其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上的失败的上行链路的条件,这触发在所确定的对等设备的某个端口上执行测试并且将结果存储在设备本身上的对应动作。又一示例可以是设备验证关键内部服务器从网络中的不同主机/路径的可达性,其中验证结果可以定义设备要采取的各种动作或其他设备要执行以解决与验证结果相关的任何问题的动作。
在这些示例中,该设备可以检测与设备本身相关联的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对于对应触发动作,该设备可以直接执行对应第一动作,或者可以通知对等设备执行对应第二动作。该设备还可以检测与与对等设备相关联的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对于对应触发动作,该设备可以直接执行对应第三动作,或者可以通知对等设备或另一对等设备执行对应第四动作。例如,设备可以检测针对特定路由的测试结果下降到预先确定的水平以下的情况,这触发来自特定交换机(即,对等设备)的路由分析。换言之,当设备检测到监测网络度量的条件被满足时,该设备可以通知其对等设备(交换机)执行与路由分析相关的特定操作。在一些方面,该设备还可以通知不同对等设备执行与该条件相对应的预先确定的动作。
此外,所描述的方面可以使用上述技术来聚合所监测的网络度量,并且可以进一步将聚合信息发送给或应用到外部监测实体,例如并行地,以允许外部监测助理(图2和图3中未示出)访问设备204并且对聚合信息应用分析。
所描述的方面可以经由问题共享和确认例程进一步丰富客户端测试应用所发现的任何网络问题,这些问题共享和证实例程可以在并行网络基础设施组件上执行,例如,交换机、接入点或其他网络节点,这些网络节点可以负责处理从主客户端发出的业务。例如,第一代理可以安装在UXI传感器上,并且UXI传感器可以在用户设备上运行并且监测某个网络。如果第一代理发现用户设备正在监测的特定网络的问题并且希望立即(即,实时地或在发现时)提供所发现的问题的完整报告,则第一代理可能需要请求在本地交换机上运行的第二代理(例如,UXI网络分析引擎(NAE))通过运行一组命令行接口(CLI)命令来检查配置或业务模式。这种通信可以通过在问题发生时聚集来自不同对等设备的信息并且通过以连贯方式向网络管理员或其他终端用户呈现/显示聚集信息来提供智能和全面的监测报告。下面结合图4来描述示例性显示器。
因此,如图2-图4所示,所描述的方面可以经由多个“监测系统”执行智能和全面的网络监测,其中每个设备或设备组可以被视为监测系统,而不是由关于图1所示的多个单个端点或设备单独执行的隔离网络监测。
示例性仪表板结果和用户交互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具有来自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显示结果的示例性用户仪表板400。用户仪表板可以显示在与用户相关联的设备(或用户可访问或被验证以供用户使用的服务器)的显示屏上,例如,如以上关于图2和图3的显示器208所述。用户仪表板400可以包括信息显示部分402和网络拓扑的视觉表示460。信息显示部分402可以包括网络404部分,网络404部分概述关于相应网络类型的信息,包括:当前操作的传感器的数目和相应网络类型的状态;以及特定数目的先前时间间隔(例如,以小时为单位)的相应网络的历史状态。网络404部分可以包括指示相应网络类型的行,其中列指示:网络类型410;具有视觉表示和当前操作的传感器的数目的列(传感器现在430);以及具有历史状态的列(正在进行的最后24H 440)。网络类型(410)可以包括:Wi-Fi 412;以太网414;强制门户41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418;域名系统(DNS)420;以及网关422。
每一行可以包括上述信息。例如,Wi-Fi 412的行406可以包括:当前操作的传感器的数目,作为值656(元素432);条形图(bar)或其他视觉表示(元素434),其指示相对于当前操作的传感器的总数的不同状态,例如:填满图案(filled-in pattern)可以指示离线传感器或当前未检测到来自其的信号的传感器的相对数目;对角条纹填充图案(diagonally-striped fill pattern)可以指示在线传感器或当前正从其接收到数据的传感器的相对数目;而非填充或空白图案可以指示当前正在启动或正在进行诊断的传感器的相对数目。
Wi-Fi 412的行406还可以包括:在最近的历史时段(例如,24小时)内的整个相应网络的状态的视觉表示(元素442),其中条形图可以表示每个小时,并且条形图的阴影或颜色(未指示)可以表示该小时内相应网络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与相应网络的总体状态相关的数目,作为值108(元素444),该值可以指示例如过去24小时内的传感器问题或错误的数目、与相应网络相关的重置或重新启动的数目等。
信息显示部分402还可以包括正在进行的部分450,该部分450概述当前可以发生或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数目。行452可以包括与某些问题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列出问题中涉及的传感器和网络的数目。例如,如行452所示:正在进行的问题“低接收比特率”可以涉及30个传感器和4个网络;正在进行的问题“低接收比特率”可以涉及30个传感器和4个网络;正在进行的问题“外部服务不可用”涉及14个传感器和5个网络;正在进行的问题“非预期的强制门户或代理”可以涉及15个传感器和2个网络;正在进行的问题“检测到电力中断”可以涉及15个传感器;并且正在进行的问题“DHCP服务器没有响应”可以涉及7个传感器和5个网络。还可以指示其他问题(行454)。
网络拓扑的视觉表示460可以被显示为地图,其中每个网络的物理位置由标签(例如,标签462和464)标记。网络之间的不同类型的通信链路可以用不同类型的箭头来指示,诸如双面箭头(例如,470)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的通信,没有箭头的粗直线(例如,478和480)用于指示第二类型的通信链路。每个标签中显示的数目或值可以对应于各种值,并且每个标签可以以不同视觉方式被着色或指示。各种类型的值的示例可以包括:在标记位置的相应网络中的设备的数目;相应网络内的子网络的数目;与相应网络相关联的传感器的数目;以及相应网络处的当前中断的数目。可以使用各种颜色(未示出)或其他视觉指示符(例如,条纹、图案、阴影、高亮等)来指示正在显示的值的类型。在一些方面,用户可以使用输入设备(例如,通过用鼠标悬停在标签之上、或者在键盘上输入特定键击或模式)或手指手势(例如,通过滑动、悬停、敲击或保持触敏显示屏的一部分)来查看或改变所显示的标签的视图。
用户还可以使用用户仪表板400上的交互式元素(未示出)来查看有关相应网络内的特定传感器、设备或通信链路的特定或详细信息,例如,通过点击标签462并且进一步点击相应网络的分层组织视图和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显示在部分402中、在部分402的另一可滚动区域上、或作为部分402上的覆盖。
因此,用户仪表板400可以为用户提供整个网络(例如,跨越多个地理位置的客户网络)的高级站点到站点视图。用户仪表板400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完整网络的深入概览,并且提供关于各种链路的统计信息(例如,经由信息显示部分402并且如上所述)。经由仪表板400的用户控制的各种能力可以增强本文中描述的全面智能监测系统的性能。
用于促进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示例性方法
图5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流程图500,其示出了促进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方法。在操作期间,该系统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操作502)。该系统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操作504)。如果系统确定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决策506),则系统从服务器获取针对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操作508)。如果系统确定与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决策506),则系统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服务器获取针对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操作510)。该系统可以基于上述示例性标准来确定或选择第一对等设备。
该系统监测在配置文件中指示的网络度量(操作512)。如果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被满足或被触发(决策514),则系统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操作516),并且操作在图5B的标签A处继续。如果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未满足或未被触发(决策514),则操作在图5B的标签A处继续。
图5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流程图520,其示出了促进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的方法。在操作期间,如果该系统确定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决策522),则该系统向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相关联的数据(操作524)。如果该系统确定与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决策522),则该系统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操作526)。该系统可以基于上述示例性标准来确定或选择第一对等设备。该系统允许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网络中的该设备和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操作528)。该系统在与服务器相关联的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与该设备、网络中的对等设备、以及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操作530)。操作返回。
因此,通过将网络监测代理部署到网络中的设备,并且通过允许对等发现,以便将对等体用作与中央云服务器(或其他中央服务器或后端)传送配置信息和测量结果或监测数据的设备,并且进一步通过使用智能监测(例如,上述被监测或触发的条件/动作),所描述的方面可以促进对网络的对等协作、智能和全面的监测。
用于促进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示例性系统和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计算机系统600和装置640,该计算机系统600和装置640促进用于在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计算机系统600包括处理器602、存储器604和存储设备606。存储器604可以包括用作被管理存储器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并且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池。此外,计算机系统600可以耦合到外围输入/输出(I/O)用户设备610(例如,显示设备612、键盘614和指示设备616)。计算机系统600可以对应于图1的设备104,并且外围I/O用户设备610可以对应于图1的显示器108。计算机系统600可以分别经由通信链路680和682与多个装置(或设备)通信,例如装置640和装置660。装置640和660可以对应于图1的设备110。存储设备606可以存储操作系统618、内容处理系统620和数据628。
内容处理系统620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计算机系统600执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系统600进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和/或过程。具体地,内容处理系统620可以包括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单元622)向其他网络节点发出数据分组和/或从其他网络节点接收数据分组的指令。数据分组可以包括配置信息、网络度量或统计信息、与设备或对等设备相关联的数据、与配置文件中的条件/动作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相关的数据。
内容处理系统620还可以包括用于聚合从一个或多个装置或设备(例如,640/660)接收的数据的指令(数据聚合单元624)。内容处理系统62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I/O设备610显示、管理、更新和修改在屏幕上显示或将要显示的数据的指令(显示管理单元626)。内容处理系统620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与外部实体的通信的指令(通信单元622),外部实体例如是可以检索由计算机系统600存储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或度量并且对检索到的数据执行进一步分析的实体。
数据628可以包括作为输入而所需要的或通过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和/或过程作为输出而生成的任何数据。具体地,数据634可以至少存储:数据;网络度量;设备相关信息;以及与显示网络度量或网络拓扑信息相关的信息。
装置640(作为还可以包括例如660的多个装置/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多个单元或组件,这些单元或组件可以经由有线、无线、量子光或电通信信道彼此通信。装置64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比图6所示的更少或更多的单元或装置。此外,装置600可以集成在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实现为能够与其他计算机系统和/或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单独的设备。具体地,装置600可以包括执行如本文中描述的功能或操作的单元642-656,包括: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或计算机系统通信的通信单元642;用于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的代理部署单元644;用于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体设备的对等体发现单元646;基于由通信单元642做出的对是否存在与服务器的定向通信的确定来从服务器或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服务器获取针对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的配置文件管理单元648,(其中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以及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用于监测在配置文件中指示的网络度量的网络度量监测单元650;用于确定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是否满足的条件确定单元652;用于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的动作管理单元654;还用于基于由通信单元642做出的对是否存在与服务器的定向通信的确定来将与所监测的度量和动作相关联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或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发送给服务器的通信单元642;以及用于通过允许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网络中的该设备和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来管理服务器对数据的显示的显示管理单元656。
总体上,所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网络的对等协作监测的方法、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系统和装置。在一个方面,所述系统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所述系统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由所述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响应于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所述系统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所述系统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配置文件。所述系统监测在所述配置文件中指示的所述网络度量。响应于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所述系统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所述系统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所述系统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由此允许所述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在这个方面的变体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所述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一动作;以及所述设备通知对等设备执行第二动作。
在这个方面的另一变体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对等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三动作;以及所述设备通知所述对等设备或另一对等设备执行第四动作。
在另一变体中,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系统配置条件;以及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用户定义条件。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在同一本地网络中的多个设备上部署所述网络监测代理,其中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对等设备。所述系统通过相应设备基于针对所述相应设备的配置文件来监测网络度量。所述系统通过相应设备向所述服务器或经由所述相应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设备、同一本地网络中的所述对等设备和其他设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端点设备;中间设备;边缘或叶节点;内部或分支节点;接入点;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关;以及路由器。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基于协议来发现所述设备的所述对等设备,所述协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多播域名系统(mDNS)协议;Zigbee协议;蓝牙网状协议;以及广播以太网协议。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在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与所述设备、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对等设备和所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是与所述网络拓扑相结合显示的。所显示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网络拓扑的视觉表示;所述网络中的设备或设备组的物理位置;与所述设备或所述设备组相关联的数目;以及所述网络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连接。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交互式用户元素,所述交互式用户元素允许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所述设备的用户查看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与所述链路或连接相关联的统计信息或状态;接收或发送数据的速率;丢弃分组的速率;外部服务是否可用;是否存在非预期的强制门户或代理;是否检测到电力中断;以及是否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接收到响应。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经由所述服务器向外部监测实体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将与所发现的多个对等设备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所述设备的本地高速缓存中。
在另一变体中,所述系统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所述第一对等设备和所述第二对等设备:所发现的多个对等设备的排序顺序;以及与所发现的多个对等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相关联的当前网络度量。
在另一方面,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包括关于图2、图3、图4、图5A和图5B。
在又一方面,一种装置包括:代理部署单元,用于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对等体发现单元,用于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由所述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通信单元,用于确定与服务器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方向通信;配置文件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以及响应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配置文件;网络度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在所述配置文件中指示的所述网络度量;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监测的网络度量被满足;动作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被满足而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以及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显示管理单元,用于允许所述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提供上述描述是为了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这些方面和示例,并且是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的。对所公开的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很清楚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和应用。因此,本文中描述的方面不限于所示的方面,而是应当符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此外,上述各方面的描述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目的。它们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文中描述的方面限制为所公开的形式。因此,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很清楚的。此外,上述公开并不旨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方面。本文中描述的各方面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促进网络的对等协作监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
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由所述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
响应于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监测在所述配置文件中指示的所述网络度量;
响应于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以及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
由此允许所述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所述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一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对等设备执行第二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对等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三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所述对等设备或另一对等设备执行第四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系统配置条件;以及
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用户定义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同一本地网络中的多个设备上部署所述网络监测代理,其中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对等设备;
由相应设备基于针对所述相应设备的配置文件来监测网络度量;以及
由所述相应设备向所述服务器或经由所述相应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设备、所述同一本地网络中的所述对等设备和其他设备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端点设备;中间设备;边缘或叶节点;内部或分支节点;接入点;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关;以及路由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协议来发现所述设备的所述对等设备,所述协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多播域名系统mDNS协议;
Zigbee协议;
蓝牙网状协议;以及
广播以太网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与所述设备、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对等设备和所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其中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是与所述网络拓扑相结合显示的,并且
其中所显示的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拓扑的视觉表示;
所述网络中的设备或设备组的物理位置;
与所述设备或所述设备组相关联的数目;以及
所述网络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交互式用户元素,所述交互式用户元素允许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所述设备的用户查看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与所述链路或连接相关联的统计信息或状态;
接收或发送数据的速率;
丢弃分组的速率;
外部服务是否可用;
是否存在非预期的强制门户或代理;
是否检测到电力中断;以及
是否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接收到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器向外部监测实体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所述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发现的所述多个对等设备相关联的信息存储在所述设备的本地高速缓存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所述第一对等设备和所述第二对等设备:
所发现的所述多个对等设备的排序顺序;以及
与所发现的所述多个对等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相关联的当前网络度量。
13.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
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由所述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
响应于与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监测在所述配置文件中指示的所述网络度量;
响应于与所监测的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以及
响应于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
由此允许所述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所述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一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对等设备执行第二动作;以及
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对等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三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所述对等设备或另一对等设备执行第四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系统配置条件;以及
针对系统配置动作或用户定义动作的用户定义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同一本地网络中的多个设备上部署所述网络监测代理,其中所述多个设备包括所述对等设备;
由相应设备基于针对所述相应设备的配置文件来监测网络度量;以及
由所述相应设备向所述服务器或经由所述相应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设备的屏幕上显示与所述设备、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对等设备和所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相关联的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其中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是与所述网络拓扑相结合显示的,
其中所显示的所述聚合网络监测数据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拓扑的视觉表示;
所述网络中的设备或设备组的物理位置;
与所述设备或所述设备组相关联的数目;以及
所述网络中的两个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交互式用户元素,所述交互式用户元素允许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所述设备的用户查看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与所述链路或连接相关联的统计信息或状态;
接收或发送数据的速率;
丢弃分组的速率;
外部服务是否可用;
是否存在非预期的强制门户或代理;
是否检测到电力中断;以及
是否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接收到响应。
19.一种装置,包括:
代理部署单元,用于在网络中的设备上部署网络监测代理;
对等体发现单元,用于在没有接收到云编排指令的情况下由所述设备发现同一本地网络上的多个对等设备;
通信单元,用于确定与服务器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方向通信;
配置文件管理单元,用于:
响应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从所述服务器获取针对所述设备的网络监测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配置文件指示要监测的网络度量和与网络度量相关联的条件;以及
响应于所述通信单元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一对等设备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网络度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在所述配置文件中指示的所述网络度量;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监测的网络度量被满足;
动作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条件确定单元确定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条件被满足而执行预先确定的动作;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成功的直接通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监测的所述度量和所述动作相关联的数据;以及
响应于确定与所述服务器的不成功的直接通信,经由第二对等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以及
显示管理单元,用于允许所述服务器与网络拓扑相结合来显示与所述网络中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等设备相关联的聚合网络监测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
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所述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一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对等设备执行第二动作;以及
其中当与所监测的所述网络度量相对应的所述条件被满足与对等设备相关联时,所述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设备直接执行第三动作;以及
所述设备通知所述对等设备或另一对等设备执行第四动作。
CN202311321156.5A 2023-03-16 2023-10-12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Pending CN1186778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122,582 US12101241B1 (en) 2023-03-16 2023-03-16 Mechanism for intelligent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peer-to-peer agents in a network
US18/122,582 2023-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77800A true CN118677800A (zh) 2024-09-20

Family

ID=9254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1156.5A Pending CN118677800A (zh) 2023-03-16 2023-10-12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101241B1 (zh)
CN (1) CN118677800A (zh)
DE (1) DE1020231265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08355A1 (en) * 2022-03-22 2023-09-28 Rakuten Mobi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isualizing data in a cellular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0183B1 (en) * 2000-06-14 2005-11-29 E-Watch, Inc. Multimedia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109246072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波音公司 具有自适应机器学习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
US20200027337A1 (en) * 2018-04-26 2020-0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cooperative behavior
US10742677B1 (en) * 2019-09-04 2020-08-11 Extrahop Networks, Inc.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user roles and asset types based on network monitoring
CN111670562A (zh) * 2018-01-31 2020-09-15 阿西亚Spe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宽带通信链路性能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2931A (en) * 1996-08-13 1999-02-16 Veritas Software, Corp. Management agent automatically executes corrective scripts in accordance with occurrences of specified events regardless of conditions of management interface and management engine
US20030225876A1 (en) * 2002-05-31 2003-12-04 Peter Oli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phically depicting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connectivity
US20030235169A1 (en) * 2002-06-19 2003-12-25 Anant Pandey Wireless peer system
CA2444834A1 (en) * 2003-10-10 2005-04-10 N-Able Technologies Inc. Multi-network monitoring architecture
US20080189406A1 (en) * 2007-02-05 2008-08-07 Jian Sh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 peer-to-peer web service monitoring network
US20100299419A1 (en) * 2009-05-15 2010-1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US12003363B2 (en) * 2022-03-04 2024-06-04 Juniper Networks, Inc. Automatically troubleshooting and remediating network issues via connected neighbors
US12021722B2 (en) * 2022-03-22 2024-06-25 Juniper Networks, Inc. Detecting network events having adverse user impac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0183B1 (en) * 2000-06-14 2005-11-29 E-Watch, Inc. Multimedia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109246072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波音公司 具有自适应机器学习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
CN111670562A (zh) * 2018-01-31 2020-09-15 阿西亚Spe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宽带通信链路性能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027337A1 (en) * 2018-04-26 2020-0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cooperative behavior
US10742677B1 (en) * 2019-09-04 2020-08-11 Extrahop Networks, Inc.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user roles and asset types based on network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101241B1 (en) 2024-09-24
DE102023126512A1 (de) 2024-09-19
US20240314056A1 (en) 2024-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8376B2 (en) Algorithmic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in fabric networks by software defined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EP2486706B1 (en) Network path discovery and analysis
US12063276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net and failover connectivity and monitoring
US20230362685A1 (e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fi metric-based alarms for cloud based wi-fi networks
CN118677800A (zh) 网络中使用对等代理的智能和全面的监测系统的机制
US20240356797A1 (en) Diagnostics reporting for wide area network assurance system
US20240137264A1 (en) Application session-specific network topology generation for troubleshooting the application session
US20240235955A9 (en) Conversational assistant for troubleshooting a site
US20240121632A1 (e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fi metric-based predictions for cloud based wi-fi networks
US20230231776A1 (en) Conversational assistant dialog design
US20250007771A1 (en) Detecting network failure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US20240364581A1 (en) Feature identification of an issue of an application session
CN117917877A (zh) 用于站点故障排除的对话助理
WO2023137374A1 (en) Conversational assistant dialog design
AU2022423998A1 (en) Apparatuses,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mproved selection and provision of operational support data objects
CN116455758A (zh) 用于应用会话故障排除的应用会话特定的网络拓扑生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