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77172A -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77172A CN118677172A CN202410842863.7A CN202410842863A CN118677172A CN 118677172 A CN118677172 A CN 118677172A CN 202410842863 A CN202410842863 A CN 202410842863A CN 118677172 A CN118677172 A CN 1186771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rear end
- sliding
- locking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电机,电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转动设置有输出轴;后端盖,设置于机体的一侧,后端盖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后端盖内设有输液管,输出轴位于后端盖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散热扇;冷却管道,设置于机体内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通于输液管;活塞件,设置于输液管内,用于将输液管内的冷却液从输入端吸入后从输出端输出;滑动件,滑动设置于后端盖内壁并受风力而滑动,与活塞件滑动抵接,用于抵动活塞件动作。本申请通过滑动件带动活塞件动作将冷却液于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实现散热扇散热和冷却液进行散热同时进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电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用到电机,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电机的转动提供驱动转矩,作为各种机械运转的动力源。
现有的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成动能,以实现电机轴的转动。然而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普通电机的通过散热扇随电机轴转动的方式进行散热,然而这种散热方式效果有限,电机的工作效率会因为温度升高而降低,会消耗更多的电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电机,采用散热扇和冷却管道双重冷却的方式,能够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进而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节约电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转动设置有输出轴;后端盖,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后端盖内设有输液管,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散热扇;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机体内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通于所述输液管;活塞件,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用于将所述输液管内的冷却液从所述输入端吸入后从所述输出端输出;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壁并受风力而滑动,与所述活塞件滑动抵接,用于抵动所述活塞件动作。
如此设置,当电机开始运行时,输出轴带动散热扇转动,散热扇转动后将外界空气从散热孔吸入,并对机体进行散热。在散热扇转动的过程中,滑动件受散热扇风力的作用而在后端盖内壁上滑动。滑动件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活塞件相抵接,使得活塞件开始动作,并将冷却液从输入端吸入、从输出端排出,使得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以降低冷却液温度的同时,便于冷却液将机体的热量进行吸收,实现液冷,并且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流动,有助于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使得机体与冷却液接触的部分散热更为均匀,进而使得机体通过散热扇散热的同进行还通过冷却液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节约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壁,并沿着所述输出轴的周向方向滑动;抵块,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侧壁,用于抵动所述活塞件动作;扇叶,设置于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后端盖内壁的一侧,所述扇叶用于受所述散热扇风力带动所述滑块于所述后端盖上滑动。
如此设置,当散热扇转动时,滑块上的扇叶受风力作用,风力通过扇叶作用于滑块上带动滑块沿后端盖内壁滑动,进而滑块带动抵块滑动,以便于抵块滑动过程中抵动活塞件动作,将散热扇转动的风力进行利用的同时,实现活塞件将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有助于加快冷却液的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道,所述滑块两侧壁滚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嵌合于所述滑道内并于所述滑到内滚动。
如此设置,当滑块的扇叶受风力作用时,滑块通过滚珠于滑动内滑动,实现滑块于后端盖的内壁上滑动,进而也通过滚珠限制滑块脱离滑道,使得滑块沿着滑道滑动后使得抵块可以抵接活塞件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从而便于滑块于后端盖内壁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活塞件的道段至所述机体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活塞件的道段至所述机体的距离。
如此设置,以便于滑块从滑道往下滑动时,通过重力加速,使得滑块到达滑道底部时,抵块也随着滑动并抵动活塞件,且由于滑道的偏离,使得抵块在随滑块滑动的过程中逐渐远离活塞件,以使得抵块抵动活塞件动作后就远离活塞件,以便于活塞件动作后复原,有助于下一次抵块再次抵动活塞件动作,从而便于抵块抵动活塞件动作后滑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机体顶端,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柱和锁定弹簧,所述锁定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所述锁定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释放通道,所述释放通道供所述滑块和抵块一同滑过所述锁定柱,所述锁定弹簧设置于所述锁定柱与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锁定弹簧弹力作用于所述锁定柱上使得所述释放通道和滑道错开,所述锁定柱远离所述锁定弹簧的一端滑动贯穿所述后端盖的顶壁。
如此设置,当将滑块从滑道的顶端释放时,通过按压锁定柱,使得锁定柱压缩锁定弹簧,进而使得释放通道与滑道相连通,以供滑块和抵块一同通锁定柱上过释放通道而滑过锁定柱。当将滑块于滑道内的滑动进行阻挡时,松开锁定柱,锁定弹簧弹力作用于锁定柱上,使得锁定柱朝后端盖外部滑动,进而使得释放通道与滑道错开,以阻挡滑块、抵块进入释放通道,有助于停止滑块于滑道上的滑动,以便于对滑块进行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还包括扭柱、拨块和扭簧,所述扭柱转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并位于所述扭柱的一侧,所述拨块连接于所述扭柱的侧壁上,所述拨块用于与所述滑块相抵接,所述拨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抵块,所述扭簧作用于扭柱上并带动所述拨块抵动所述抵块进入所述释放通道。
如此设置,当将滑块于滑道顶端的位置进行锁定时,锁定弹簧作用于锁定柱上,使得锁定柱的释放通道与滑道错开,进而滑块抵接于锁定柱的侧壁,同时扭簧的扭力通过拨块作用于滑块,以将滑块抵紧于锁定柱的侧壁上,进而将滑块于滑道的顶端的位置进行锁定。当将滑块于滑动顶端的位置进行解锁时,通过按压锁定柱,使得锁定柱压缩锁定弹簧朝后端盖内部滑动,进而使得释放通道与滑道相对齐,同时由于抵块也转入释放通道,由此限制锁定柱在锁定弹簧的作用下上滑,以使得锁定柱保持释放通道和滑道连通的状态,有助于滑块于滑道内绕着输出轴一圈圈的滑动。而且由于扭簧扭力作用于扭柱上,使得抵块抵动于滑块上,使得受到滑块的抵动而具有初速度,并朝释放通道内滑入,使得滑块滑过锁定柱后具有初速度而进入滑道中,有助于滑块于滑道内滑动,进而有助于滑块不断抵动活塞件动作,使得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柱远离所述扭簧的一端滑动贯穿所述后端盖的顶壁。
如此设置,当需要将滑块于滑道的顶端进行锁定时,通过旋转露出后端盖顶壁的扭柱,使得扭柱克服扭簧的扭力而带动拨块从释放通道内转出,进而使得锁定柱在锁定弹簧的弹力下复位,以便于通过锁定柱阻挡滑块继续滑动。直至滑块撞击于锁定柱上,松开扭柱,扭柱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拨块抵接于滑块,以将滑块抵紧于锁定柱上,进而将滑块锁定于滑道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柱和所述锁定柱于所述后端盖上偏离所述后端盖竖直方向的中垂线设置,且所述扭柱和所述锁定柱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滑块朝下滑动的道段。
如此设置,为了将滑块锁定在滑道的顶端,滑块滑动至滑道上端后,由于锁定柱于后端盖上偏离后端盖的中垂线,使得滑块与锁定柱抵接后,滑块在重力作用下与锁定块抵接,即便没有拨块将滑块抵紧于锁定柱上,此时滑块也能抵接于锁定柱上而不朝反方向滑动,进而避免滑块与锁定柱抵接后受到反作用力而朝反方向沿着滑道向下滑动,从而提高锁定柱阻挡滑块滑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部、活塞杆和活塞弹簧,所述活塞部滑动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部连接,另一端滑动贯穿出所述输液管并用于与所述抵块滑动抵接,所述活塞弹簧套设于位于所述输液管内的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弹簧用于抵动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部远离所述输出端,所述活塞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活塞部和所述输出端之间。
如此设置,当滑块沿着滑道绕着输出轴周向滑动时,滑块沿着滑道向下滑动,使得滑块受重力的同时还受风力作用,加快滑块向下滑动的速度,以使得向下滑动的滑块撞击于活塞杆上,使得活塞杆克服活塞弹簧弹力而带动活塞部对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压缩,以使得输液强内的液体通过输出端进入冷却管道。而滑块滑过活塞杆后,活塞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活塞杆,使得活塞杆带动活塞部复位,使得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通过输入端或输出端进入输液管内,以使冷却管道内的液体流动,有助于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换热,进而有助于降低冷却液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为从所述输入端至所述输液管内,所述输出端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为所述输液管至所述输出端。
如此设置,活塞杆受撞击带动活塞部压缩输液管内的液体时,冷却液通过第二单向阀从输出端输入冷却管道。而滑块滑过活塞杆后,活塞杆在活塞弹簧弹力作用下复原,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则通过第一单向阀从输入端进入输液管,以补充如新的冷却液至输液强。随着滑块的不断滑动和撞击活塞杆,活塞杆在撞击和活塞弹簧下不断压缩复原,使得输液管内的冷却液只从输出端流出、输入端流入,进而实现在冷却管道内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从而进一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有助于冷却液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散热扇转动对电机进行散热的同时,机体内部的冷却液从输入端吸入、从输出端排出,使得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循环流动,以降低冷却液温度的同时,便于冷却液将机体的热量进行吸收,实现液冷,实现风冷和水冷并存,从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节约电能。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展示冷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展示滑道的后端盖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展示滑动件、锁定件和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展示活塞杆的后端盖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输出轴;12、散热扇;2、后端盖;21、散热孔;22、输液管;221、输入端;222、输出端;23、滑道;3、冷却管道;4、活塞件;41、活塞部;42、活塞杆;43、活塞弹簧;5、滑动件;51、滑块;511、滚珠;52、抵块;53、扇叶;6、锁定件;61、锁定柱;611、释放通道;612、连通部;613、滑动部;614、按钮部;615、定位槽;62、锁定弹簧;7、定位件;71、扭柱;72、拨块;7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参照图1至图3,电机包括机体1、后端盖2、冷却管道3、活塞件4、滑动件5。机体1内转动设置有输出轴11;后端盖2设置于机体1的一侧。后端盖2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1。后端盖2内设有输液管22。输出轴11位于后端盖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散热扇12。冷却管道3设置于机体1内并具有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均连通于输液管22。活塞件4设置于输液管22内,用于将输液管22内的冷却液从输入端221吸入后从输出端222输出。滑动件5滑动设置于后端盖2内壁并受风力而滑动,与活塞件4滑动抵接,用于抵动活塞件4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管道3安装于机体1内,活塞件4位于后端盖2内内壁上与冷却管道3通过输液管22相连,以通过滑动件5于后端盖2上受风力滑动而提供给活塞件4动力,使得活塞件4做活塞运动,以将通过输液管22将冷却液于冷却管道3内循环流动,实现散热扇12对电机风冷的同时,冷却液循环流动对电机进行水冷,从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有效降低电机的温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节约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滑动件5包括滑块51、抵块52和扇叶53。滑块51滑动设置于后端盖2内壁,并沿着散热扇12的周向方向滑动;抵块52设置于滑块51的侧壁,用于抵动活塞件4动作;扇叶53设置于滑块51背离后端盖2内壁的一侧,扇叶53用于受散热扇12风力带动滑块51于后端盖2上滑动。
示例性地,扇叶53连接于滑块51背离后端盖2内壁的一侧,并且扇叶53倾斜设置于滑块51上,以便扇叶53受到散热扇12转动的风力后,扇叶53受到推力作用于滑块51上,使得滑块51于后端盖2内壁上滑动。抵块52连接于滑块51上与扇叶53相邻的一侧,活塞件4位于抵块52随滑块51滑动的路径上,以便于抵块52抵动活塞件4动作使得冷却液在冷却管道3内循环流动。
例如,后端盖2内壁上开设有供滑块51滑动的滑道23,滑块51两侧壁滚动设置有滚珠511,本实施例采用四个滚珠511。滚珠511嵌合于滑道23内并于滑到内滚动。滑道23位于后端盖2内壁环绕呈一圈。滑道23内开设有供滚珠511滑动的槽,以便于滚珠511于滑道23内滑动后限制滚珠511脱离滑道23,进而便于滑块51顺畅滑动的同时限制滑块51脱离滑道23。
又例如,参照图1和图3,滑道23靠近活塞件4的道段至机体1的距离,大于远离活塞件4的道段至机体1的距离。可以理解,滑道23围绕后端盖2一圈形成的环形轴线与输出轴11的轴心线呈夹角。在滑道23靠近活塞件4的道段部分呈倾斜状,使得抵块52在随滑块51滑动的过程中抵动活塞件4之后,抵块52随滑块51逐渐远离活塞件4,避免活塞件4对抵块52和滑块51的滑动造成影响,而且随着滑块51一圈圈的滑动,使得抵块52随滑块51滑动后不断对活塞件4进行抵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电机还包括锁定件6,锁定件6设置于机体1顶端。锁定件6包括锁定柱61和锁定弹簧62。锁定柱61滑动设置于后端盖2内。锁定柱61上开设有与滑道23连通的释放通道611。释放通道611供滑块51和抵块52一同滑过锁定柱61,锁定弹簧62设置于锁定柱61与后端盖2之间,锁定弹簧62弹力作用于锁定柱61上使得释放通道611和滑道23错开,锁定柱61远离锁定弹簧62的一端滑动贯穿后端盖2的顶壁。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柱61的滑动方向沿垂直散热扇12转动轴线的方向滑动。锁定柱61包括位于后端盖2内部的连通部612、滑动贯穿于后端盖2内滑动部613、连接于滑动部613远离连通部612一端的按钮部614。释放通道611开设于连通部612上,释放通道611的延伸方向与滑道23的延伸方向相同。滑动部613的直径小于按钮部614,以便于锁定弹簧62套设于滑动部613上。按钮部614位于后端盖2外并位于后端盖2的顶壁上。锁定弹簧62的一端固定于后端盖2的外壁上,锁定弹簧62的另一端固定于按钮部614上,锁定弹簧62的弹力作用于按钮部614上,使得连通部612上的释放通道611与滑道23错开。当需要将释放通道611和滑道23连通时,则按动按钮部614,带动滑动部613朝后端盖2内滑动,以使锁定弹簧62压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还包括定位件7。定位件7还包括扭柱71、拨块72和扭簧73。扭柱71转动设置于后端盖2内,并位于扭柱71的一侧。拨块72连接于扭柱71的侧壁上。拨块72用于与滑块51相抵接,拨块72的高度高于抵块52。扭簧73作用于扭柱71上并带动拨块72抵动抵块52进入释放通道611。
在本实施例中,扭柱71转动连接于后端盖2内,扭柱71的转动轴线延伸方向和锁定柱61的滑动方向相同。扭簧73套设于扭柱71位于后端盖2内的一端。拨块72连接于扭柱71的周壁上,且拨块72位于后端盖2内。扭簧73的扭力作用于扭柱71上,使得扭柱71带动拨块72朝释放通道611内转动,释放通道611内开设有供拨块72转入的定位槽615,定位槽615位于连通部612上,以便于拨块72在扭簧73扭力作用下抵动滑块51滑入释放通道611内,并使得滑块51经过释然通道后具有初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按动按钮部614时,连通部612上的释放通道611高度高于滑块51的高度,以便于按动按钮后,释放通道611与滑道23连通,以供滑块51滑过锁定柱61。按动按钮部614后,释放通道611与滑道23连通,拨块72抵动滑块51滑入释放通道611内,直至滑块51滑过锁定柱61之后,拨块72转入定位槽615,限制连通部612上滑,进而限制锁定柱61上滑,以将释放通道611和滑道23连通的状态锁定。
示例性地,扭柱71远离扭簧73的一端滑动贯穿后端盖2的顶壁,以便于扭动扭柱71带动拨块72从定位槽615内转出,进而锁定柱61脱离限定后上滑复位,以使连通部612上滑后阻断滑道23,使得滑块51于锁定柱61抵接后,将滑块51于滑道23内的滑动停止。
示例性地,参照图2和图4,扭柱71和锁定柱61于后端盖2上偏离后端盖2竖直方向的中垂线设置,且扭柱71和锁定柱61位于滑道23上的滑块51朝下滑动的道段,滑块51滑动至滑道23最高处之后继续下滑才于锁定柱61相抵接,以使得滑块51也能抵接于锁定柱61上而不朝反方向滑动,进而避免滑块51与锁定柱61抵接后受到反作用力而朝反方向沿着滑道23向下滑动,从而提高锁定柱61阻挡滑块51滑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5,活塞件4包括活塞部41、活塞杆42和活塞弹簧43。活塞部41滑动设置于输液管22内。活塞杆42一端与活塞部41连接,另一端滑动贯穿出输液管22并用于与抵块52滑动抵接。活塞弹簧43套设于位于输液管22内的活塞杆42上。活塞弹簧43用于抵动活塞杆42带动活塞部41远离输出端222,活塞弹簧43自然状态下,输入端221位于活塞部41和输出端222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塞杆42一端位于输液管22内,另一端位于输液管22外。输液管22贴着后端盖2内壁弯曲设置,活塞部41连接于活塞杆42位于输液管22内的一端。活塞弹簧43套设于活塞杆42位于输液管22内的一端,活塞弹簧43的弹力作用于活塞部41上,用于抵动活塞部41带动活塞杆42于输液管22上滑动,进而使得活塞部41与输液管22内滑动后对输液管22内的液体进行压缩和扩张。其中输液管22的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均位于输液管22远离活塞杆42的一端。
示例性地,参照图2和图5,输入端22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为从输入端221至输液管22内,输出端222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为输液管22至输出端222。
参照图2、图3和图5,活塞杆42的端部受到抵块52的撞击后,活塞杆42带动活塞部41对输液管22内的液体压缩,使得冷却液从输出端222通过第二单向阀流入冷却管道3。活塞弹簧43作用于活塞杆42上,带动活塞部41远离输出端222滑动,使得冷却液从输入端221通过第一单向阀流入输液管22,进而使得冷却液经过输液管22后在冷却管道3内循环流动。从而进一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有助于冷却液散热。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转动设置有输出轴;
后端盖,设置于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后端盖内设有输液管,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同轴连接有散热扇;
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机体内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通于所述输液管;
活塞件,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用于将所述输液管内的冷却液从所述输入端吸入后从所述输出端输出;
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壁并受风力而滑动,与所述活塞件滑动抵接,用于抵动所述活塞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
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壁,并沿着所述输出轴的周向方向滑动;
抵块,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侧壁,用于抵动所述活塞件动作;
扇叶,设置于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后端盖内壁的一侧,所述扇叶用于受所述散热扇风力带动所述滑块于所述后端盖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道,所述滑块两侧壁滚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嵌合于所述滑道内并于所述滑到内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活塞件的道段至所述机体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活塞件的道段至所述机体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机体顶端,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柱和锁定弹簧,所述锁定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所述锁定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滑道连通的释放通道,所述释放通道供所述滑块和抵块一同滑过所述锁定柱,所述锁定弹簧设置于所述锁定柱与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锁定弹簧弹力作用于所述锁定柱上使得所述释放通道和滑道错开,所述锁定柱远离所述锁定弹簧的一端滑动贯穿所述后端盖的顶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还包括扭柱、拨块和扭簧,所述扭柱转动设置于所述后端盖内,并位于所述扭柱的一侧,所述拨块连接于所述扭柱的侧壁上,所述拨块用于与所述滑块相抵接,所述拨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抵块,所述扭簧作用于扭柱上并带动所述拨块抵动所述抵块进入所述释放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柱远离所述扭簧的一端滑动贯穿所述后端盖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柱和所述锁定柱于所述后端盖上偏离所述后端盖竖直方向的中垂线设置,且所述扭柱和所述锁定柱位于所述滑道上的所述滑块朝下滑动的道段。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部、活塞杆和活塞弹簧,所述活塞部滑动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部连接,另一端滑动贯穿出所述输液管并用于与所述抵块滑动抵接,所述活塞弹簧套设于位于所述输液管内的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弹簧用于抵动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部远离所述输出端,所述活塞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输入端位于所述活塞部和所述输出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方向为从所述输入端至所述输液管内,所述输出端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方向为所述输液管至所述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42863.7A CN118677172B (zh) | 2024-06-27 | 2024-06-27 |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42863.7A CN118677172B (zh) | 2024-06-27 | 2024-06-27 |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77172A true CN118677172A (zh) | 2024-09-20 |
CN118677172B CN118677172B (zh) | 2025-03-11 |
Family
ID=9272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842863.7A Active CN118677172B (zh) | 2024-06-27 | 2024-06-27 |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77172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23448A1 (en) * | 2007-07-27 | 2011-02-03 | Daniel Livernais | Inertia wheel with progressive run up |
JP2013078188A (ja) * | 2011-09-30 | 2013-04-25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213305141U (zh) * | 2020-08-17 | 2021-05-28 | 大晟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散热型散热电机 |
CN113595316A (zh) * | 2021-08-02 | 2021-11-02 | 绍兴上风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 |
-
2024
- 2024-06-27 CN CN202410842863.7A patent/CN1186771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23448A1 (en) * | 2007-07-27 | 2011-02-03 | Daniel Livernais | Inertia wheel with progressive run up |
JP2013078188A (ja) * | 2011-09-30 | 2013-04-25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213305141U (zh) * | 2020-08-17 | 2021-05-28 | 大晟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散热型散热电机 |
CN113595316A (zh) * | 2021-08-02 | 2021-11-02 | 绍兴上风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77172B (zh) | 2025-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216925U (zh) | 一种永磁无刷低噪电机的散热结构 | |
CN101883958B (zh) | 用于借助于机械能将低温的热能转换为较高温的热能以及进行反向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8677172B (zh) |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 |
CN218006020U (zh) | 一种电机轴承用流动型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 |
CN217233712U (zh) |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风力发电除冰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 |
CN110994229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充电枪 | |
CN114645853B (zh) | 一种智能冷却的永磁变频泵 | |
CN207705968U (zh) | 一种新型散热性良好的汽车用转子体 | |
CN112578885B (zh) | 一种智能计算机散热器 | |
CN116436214B (zh) | 一种发电机风道冷却装置 | |
CN113969885A (zh) | 一种安全稳定可高效散热型空气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818960A (zh) | 一种用于建筑室内装潢的钻孔机 | |
CN114024395A (zh) | 一种高效率环保智能型永磁电动机 | |
CN221228118U (zh) | 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 | |
CN222147342U (zh) | 能够快速降温的新型小马达外壳结构 | |
CN216456959U (zh) | 一种高效提纯使用的蒸馏设备 | |
CN214146027U (zh) | 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热油泵 | |
CN118117794B (zh) | 一种节能型高速三相异步电机 | |
CN113048464B (zh) | 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 | |
CN118234208B (zh) | 热管空调新风节能系统 | |
CN218210172U (zh) | 水冷型涡旋高温热泵机组 | |
CN220934975U (zh) | 一种清洗机电机的散热转子结构 | |
CN221647086U (zh) | 一种高压往复泵的动力端 | |
CN217058153U (zh) |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啤酒机 | |
CN220267871U (zh)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内舱的降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