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59560A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59560A CN118659560A CN202410609373.2A CN202410609373A CN118659560A CN 118659560 A CN118659560 A CN 118659560A CN 202410609373 A CN202410609373 A CN 202410609373A CN 118659560 A CN118659560 A CN 118659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or
- winding
- flat wire
- plug
- stator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内壁的周向开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绕线槽,且任一绕线槽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定子绕组设置于定子铁芯上,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组合结构,组合结构的数量与绕线槽的数量相同,各个组合结构沿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插设于各个绕线槽中。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按照将多个单个线圈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内部的方式,采用将多个组合结构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的方式,在线圈的总数量相同情况下,能减小一半的插入次数,使得插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升;同时,组合结构的两个线圈可以采用相同的线型并投入生产,也即能减小线圈的线型种类,从而能相应减少成型模具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提倡、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占比越来越大。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保证,技术、工艺等的创新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要包括定子与转子。定子是电机的固定部分,通常由铁芯和绕组组成。铁芯是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于导磁和支撑绕组。绕组则是由导线绕制而成,通过通电产生磁场。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铁芯和绕组组成。
相关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为提升性能多采用扁线绕组电机,扁线电机多采用Hair-pin(发卡线圈)绕线,也即将成型的线圈插入定子槽内,然后在出线端扭转成型、焊接。这种绕线工艺下,线圈线型、插线方式、扩口、扭头、焊接方式虽各有特点,但都有个共通点:单根线圈成型、单根线圈插线。这种成型和插线方式容易实现,较为普及。然而,线圈的线型较多,插线次数较多,线圈的线型多会因线成型需求造成更多种线成型模具的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产成本,且生产时因成型模更换等造成生产效率低。此外,更多次线圈插线会增加插线工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插线工序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它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扁线电机的定子,所述扁线电机的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壁的周向开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绕线槽,且任一所述绕线槽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及
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绕线槽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组合结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插设于各个所述绕线槽中,每个所述组合结构包括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的两个线圈,全部所述组合结构的线圈组合连接并构成有至少一个支路,所述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包括主体和弯折部;所述主体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两个插接部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插接部一端的连接部;所述主体的两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设于两个不同的所述绕线槽中;所述弯折部位于两个所述插接部的另一端并形成焊接端;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主体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主体粘接连接或通过绝缘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个所述定子绕组的各个所述主体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绕组设为三相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路;每个所述支路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壁依次呈周期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每个所述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所述线圈;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一个所述单元的两个所述线圈分别选自于其中一个所述组合结构的所述第一线圈与另一个所述组合结构的所述第二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插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插接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端,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焊接端,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远离于彼此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二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弯折部、第三插接部、第二连接部、第四插接部及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三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三焊接端,所述第四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四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四焊接端,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朝向靠近于彼此的方向弯折;
对于同一个所述单元而言,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三插接部均插设于同一个所述绕线槽中,沿所述绕线槽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所述第一焊接端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二焊接端位于第三层,所述第二焊接端与所述第四焊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焊接端位于第四层,所述第三焊接端位于第二层;所述第三焊接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单元的第一焊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所述单元而言,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形状相同并叠设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绕组设为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绕组设为两个并分别为外圈绕组与内圈绕组,所述内圈绕组更靠近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所述外圈绕组的连接部朝远离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程度大于所述内圈绕组的连接部朝远离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程度。
一种扁线电机,所述扁线电机包括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扁线电机。
上述的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按照将多个单个线圈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内部的方式,采用将多个组合结构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的方式,在线圈的总数量相同情况下,能减小一半的插入次数,使得插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升;同时,组合结构的两个线圈可以采用相同的线型并投入生产,也即能减小线圈的线型种类,从而能相应减少成型模具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扁线电机的定子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一个定子绕组的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定子铁芯的结构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的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元的结构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插入到定子铁芯上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单元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插入到定子铁芯上的结构图。
10、定子铁芯;11、绕线槽;20、定子绕组;21、组合结构;211、线圈;2111、插接部;2112、连接部;2113、弯折部;2114、第一分体段;2115、第二分体段;2116、第三分体段;212、第一线圈;2121、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插接部;2123、第一连接部;2124、第二插接部;2125、第二弯折部;2126、第一焊接端;2127、第二焊接端;213、第二线圈;2131、第三弯折部;2132、第三插接部;2133、第二连接部;2134、第四插接部;2135、第四弯折部;2136、第三焊接端;2137、第四焊接端;22、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中,定子可根据形成绕组的线圈的截面形状分为圆形线导体和扁铜线导体,采用扁铜线导体的电机称为扁线电机。扁线电机可有效提高槽满率,提高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但随着绕线槽内的扁线导体的数量逐渐增多,线圈的数量和线型也随之增多,在线圈的自动化插设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插线模具进行插线,并且,在插设线圈时在绕组的插入端通常会存在各种线型线圈相互跨线插接的情况,线圈的复杂插接方式不利于实现自动化插接。同时,当增加绕线槽内的扁线导体的层数时,线圈绕制方式更加复杂,需要设计更为复杂的自动化插线程序,因此,导致生产成本增大,生产效率降低。
为方便理解,以下先对本申请中出现的专业名词作如下解释说明。
定子:是指电机中静止不动的部分,其作用在于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是指电机中的旋转部件,作用在于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跨距:又称第一节距,是指电机绕组中同一元件的两个元件边在电枢表面所跨的距离,通常用定子铁芯上开设的绕线槽的数量来表示。
参阅图1至图8,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扁线电机的定子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中的一个定子绕组20的结构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中的定子铁芯10的结构图。图4示出了图3在A处的放大结构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21的结构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元22的结构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结构插入到定子铁芯10上的结构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扁线电机的定子,扁线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10及定子绕组20。定子铁芯10内壁的周向Z开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绕线槽11,且任一绕线槽11沿定子铁芯10的轴线方向O延伸。定子绕组20设置于定子铁芯10上,定子绕组20包括多个组合结构21。组合结构21的数量与绕线槽11的数量相同,各个组合结构21沿定子铁芯10的周向方向Z依次插设于各个绕线槽11中。每个组合结构21包括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的两个线圈211,全部组合结构21的线圈211组合连接并构成有至少一个支路,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211。
其中,绕线槽11的数量可用m表示,m例如为3的倍数的自然数,具体可选54个、72等,具体数值可根据电机的设计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全部绕线槽11沿定子铁芯10内壁的周向Z均匀布置。定子铁芯10沿其轴线方向O分为插入端和伸出端,任一绕线槽11可自插入端延伸至伸出端。
上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按照将多个单个线圈21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内部的方式,采用将多个组合结构2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的方式,在线圈211的总数量相同情况下,能减小一半的插入次数,使得插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升;同时,组合结构21的两个线圈211可以采用相同的线型并投入生产,也即能减小线圈211的线型种类,从而能相应减少成型模具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211包括但不限于为发卡线圈。
请参阅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圈211包括主体和弯折部2113。主体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两个插接部2111和连接于两个插接部2111一端的连接部2112。其中,连接部2112包括但不限于呈V形或者圆弧状,使主体呈U型或V型。由于各线圈211均采用同类型(U型或V型),取消了异形线圈和跨接线圈,减少了线圈211的种类,从而便于装配以及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主体的两个插接部2111分别插设于两个不同的绕线槽11中。弯折部2113位于两个插接部2111的另一端并形成焊接端。可选地,插接部2111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呈扁线导体。也即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例如为矩形。
另外,每个组合结构21的两个主体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2113具体例如在插接部2111插设完成后对插接部2111进行弯折形成。其中,每个主体的两个弯折部2113既可以是朝背离于彼此的方向弯折,又可以是朝向靠近于彼此的方向弯折,还可以是按照其它方式弯折,在此不进行限定。
此外,沿定子铁芯10的轴线方向O,定子绕组20分为插线端和连接端,任一线圈211自插线端插设于绕线槽11内,并从连接端伸出。具体而言,连接部2112位于插线端,弯折部2113位于连接端,从而在连接端能实现将不同线圈211的弯折部2113进行焊接连接,便能实现不同线圈211的组合连接并构成至少一个支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组合结构21的两个主体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连接或通过绝缘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如此,对于每个组合结构21而言,两个主体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或者通过绝缘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个定子绕组20的各个主体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如此,成型角度一致,能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多线圈211多次成型带来的成型模具等高成本投入。
可选地,组合结构21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可借助成型模具加工得到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进行分段切割及弯折处理得到组合结构21,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也可借助成型模具直接成型得到组合结构21,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成型得到的单个线圈211而言,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请参阅图5至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子绕组20具体例如设为三相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支路。也即每个定子绕组20的支路总数为3*2=6个。具体而言,每个支路包括沿定子铁芯10的内壁依次呈周期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22。全部单元22沿排列方向串联连接。具体而言,每个单元22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线圈211。各个单元22的线圈211互不相同,也即线圈211的数量能决定单元22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的线圈211的数量可通过绕线槽11的数量m来得到,线圈211的数量为2m。具体以绕线槽11的数量为72个为例,线圈211的数量例如为72*2=144个,单元22的数量相应为144/2=72个。此外,每个支路的单元22数量例如为72/6=12个。当然,当绕线槽11的数量m发生改变时,线圈211的数量、单元22的数量、支路的单元22数量均会相适应调整。
其中,每个组合结构21的两个线圈211分别为第一线圈212与第二线圈213。一个单元22的两个线圈211分别选自于其中一个组合结构21的第一线圈212与另一个组合结构21的第二线圈213。如此,通过合理选择线圈211来串联连接构成支路,能实现绕组的结构布置紧凑,以减小定子绕组20的整体体积尺寸,从而能布置于体积尺寸小的定子铁芯10上,能减少材料成本。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线圈2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21、第一插接部2122、第一连接部2123、第二插接部2124及第二弯折部2125。第一弯折部2121远离于第一插接部2122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端2126,第二弯折部2125远离于第二插接部2124的一端设有第二焊接端2127,第一弯折部2121与第二弯折部2125朝向远离于彼此的方向弯折。
此外,第二线圈2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弯折部2131、第三插接部2132、第二连接部2133、第四插接部2134及第四弯折部2135。第三弯折部2131远离于第三插接部2132的一端设有第三焊接端2136,第四弯折部2135远离于第四插接部2134的一端设有第四焊接端2137,第三弯折部2131与第四弯折部2135朝向靠近于彼此的方向弯折。具体而言,第三焊接端2136与第四焊接端2137沿定子铁芯10的轴线方向O布置。
对于同一个单元22而言,第二插接部2124与第三插接部2132均插设于同一个绕线槽11中,沿绕线槽11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第一焊接端2126位于第一层,第二焊接端2127位于第三层,第二焊接端2127与第四焊接端2137连接,第四焊接端2137位于第四层,第三焊接端2136位于第二层。具体而言,第三焊接端2136与相邻的另一个单元22的第一焊接端2126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端2126、第二焊接端2127、第三焊接端2136及第四焊接端2137各自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包括但不限于为矩形,换言之,第一焊接端2126、第二焊接端2127、第三焊接端2136及第四焊接端2137设置呈扁线导体。如此,能便于彼此焊接连接,连接稳固性好。可选地,第一焊接端2126、第二焊接端2127、第三焊接端2136及第四焊接端2137的外形及尺寸均相同。
请参阅图5至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单元22而言,第二弯折部2125与第三弯折部2131形状相同并叠设在一起。如此,能使得布置更加紧凑,减小体积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相邻的两个单元22而言,其中一个单元22的第四插接部2134与另一个单元22的第一插接部2122分别插设于相邻的两个绕线槽11中。如此,使得布置更加紧凑,减小体积尺寸。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任一绕线槽11内可设置N层扁线导体,N为2的倍数,例如N可为4、6、8、10、12、14或大于14的偶数。如图4所示,N为8时,每个绕线槽11内设有8层扁线导体。可理解的是,图4所示扁线导体的层数仅为示例性说明,除可设置8层扁线导体外,还可设置其他偶数层数的扁线导体,对于每个绕线槽11内的扁线导体的层数,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当任一绕线槽11内均设有N层扁线导体,自任一绕线槽11的槽底至槽口,N层扁线导体记为L1层、L2层、……、LN-1层和LN层,其中,在定子铁芯10的径向D方向,绕线槽11的槽口靠近定子铁芯10的轴线设置,绕线槽11的槽底远离定子铁芯10的轴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定子绕组20包括但不限于设为至少两个,并沿定子铁芯10的径向D依次布置在定子铁芯10上。可以理解的是,定子绕组20的数量越多,每个绕线槽11内的扁线导体的层数越多。具体而言,当定子绕组20的数量例如设为1个时,每个绕线槽11内的扁线导体的层数相应例如为4个;当定子绕组20的数量例如设为2个时,两个定子绕组20分别为外圈绕组与内圈绕组,内圈绕组更靠近于定子铁芯10的中心,外圈绕组具体例如图1、图4至图8所示,内圈绕组具体例如图1、图9至图11所示,每个绕线槽11内的扁线导体的层数相应例如为8个,如图4所示,分别记作L1层、L2层、……L8层。
请对比参阅图6至图8与图9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朝远离于定子铁芯10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折弯程度大于内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朝远离于定子铁芯10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折弯程度。具体例如将外圈绕组组装至定子铁芯10的过程中,同步将外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朝远离于定子铁芯10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弯折,从而能为内圈绕组在定子铁芯10上的安装提供相对更大的空间,使得能将内圈绕组顺利地组装至定子铁芯10上,能避免内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与外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相互干涉,实现定子的整体结构布置更加紧凑,减小体积尺寸。
请对比参阅图6至图8与图9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包括相互连接并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一分体段2114。两个第一分体段2114的夹角大小例如为30°至150°之间的任意数值。此外,内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同样例如包括相互连接并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二分体段2115。具体而言,至少一个第二分体段2115包括相互连接并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三分体段2116或者设置呈弧形状。如此,通过对内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进行弯折,能使得避免内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与外圈绕组的连接部2112相互干涉,实现定子的整体结构布置更加紧凑,减小体积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扁线电机,扁线电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扁线电机的定子。
上述的扁线电机,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按照将多个单个线圈21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内部的方式,采用将多个组合结构2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的方式,在线圈211的总数量相同情况下,能减小一半的插入次数,使得插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升;同时,组合结构21的两个线圈211可以采用相同的线型并投入生产,也即能减小线圈211的线型种类,从而能相应减少成型模具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扁线电机。
上述的车辆,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按照将多个单个线圈21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内部的方式,采用将多个组合结构21分别插入到不同绕线槽11的方式,在线圈211的总数量相同情况下,能减小一半的插入次数,使得插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升;同时,组合结构21的两个线圈211可以采用相同的线型并投入生产,也即能减小线圈211的线型种类,从而能相应减少成型模具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弯折部2113”可以为“主体的一部分”,即“弯折部2113”与“主体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主体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弯折部2113”可以独立制造,再与“主体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线电机的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内壁的周向开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绕线槽,且任一所述绕线槽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及
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绕线槽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组合结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插设于各个所述绕线槽中,每个所述组合结构包括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的两个线圈,全部所述组合结构的线圈组合连接并构成有至少一个支路,所述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所述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主体和弯折部;所述主体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两个插接部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插接部一端的连接部;所述主体的两个所述插接部分别插设于两个不同的所述绕线槽中;所述弯折部位于两个所述插接部的另一端并形成焊接端;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主体叠置连接并相互绝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主体粘接连接或通过绝缘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定子绕组的各个所述主体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设为三相绕组,每一相绕组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路;每个所述支路包括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壁依次呈周期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每个所述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所述线圈;每个所述组合结构的两个所述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一个所述单元的两个所述线圈分别选自于其中一个所述组合结构的所述第一线圈与另一个所述组合结构的所述第二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插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插接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端,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焊接端,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远离于彼此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二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弯折部、第三插接部、第二连接部、第四插接部及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三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三焊接端,所述第四弯折部远离于所述第四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第四焊接端,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朝向靠近于彼此的方向弯折;
对于同一个所述单元而言,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三插接部均插设于同一个所述绕线槽中,沿所述绕线槽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所述第一焊接端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二焊接端位于第三层,所述第二焊接端与所述第四焊接端连接,所述第四焊接端位于第四层,所述第三焊接端位于第二层;所述第三焊接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单元的第一焊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个所述单元而言,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形状相同并叠设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设为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设为两个并分别为外圈绕组与内圈绕组,所述内圈绕组更靠近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所述外圈绕组的连接部朝远离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程度大于所述内圈绕组的连接部朝远离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折弯程度。
10.一种扁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线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扁线电机的定子。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扁线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09373.2A CN118659560A (zh) | 2024-05-16 | 2024-05-16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09373.2A CN118659560A (zh) | 2024-05-16 | 2024-05-16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59560A true CN118659560A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70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609373.2A Pending CN118659560A (zh) | 2024-05-16 | 2024-05-16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5956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36559A (ja) * | 2012-08-10 | 2014-02-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CN110752693A (zh) * | 2019-12-05 | 2020-02-04 | 重庆宗申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相绕组、定子及电机 |
CN114583863A (zh) * | 2021-12-31 | 2022-06-03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
CN219458775U (zh) * | 2022-11-30 | 2023-08-01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短距扁线定子和电机 |
WO2024026824A1 (zh) * | 2022-08-05 | 2024-02-08 |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 |
-
2024
- 2024-05-16 CN CN202410609373.2A patent/CN1186595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36559A (ja) * | 2012-08-10 | 2014-02-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CN110752693A (zh) * | 2019-12-05 | 2020-02-04 | 重庆宗申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相绕组、定子及电机 |
CN114583863A (zh) * | 2021-12-31 | 2022-06-03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
WO2024026824A1 (zh) * | 2022-08-05 | 2024-02-08 |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 |
CN219458775U (zh) * | 2022-11-30 | 2023-08-01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短距扁线定子和电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76961B2 (en) | Coil assembly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ry using the same coil assembly | |
JP5070248B2 (ja) | 回転電機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3752431B2 (ja)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478465A (zh) | 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 | |
CN102088219A (zh) | 车辆用集中绕组型驱动电机 | |
US20140021823A1 (en) |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ator | |
JP5924710B2 (ja) | 回転電機 | |
US11404927B2 (en) | Stator | |
CN107154696A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160014148A (ko) | 헤어핀 권선모터의 고정자 어셈블리 | |
CN112583165B (zh) | 电机定子绕组及使用其的定子、电机 | |
JPH0739097A (ja) | 電動機 | |
CN111342576A (zh) | 一种新型扁线电机的定子 | |
JP2010124636A (ja) |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テータ | |
CN112970173A (zh) | 电机、机动车以及用于制造用于电机的绕组的方法 | |
CN104767300A (zh) | 用于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电机和压缩机 | |
JP5548377B2 (ja) | 回転電機 | |
US20100125999A1 (en) | Method of forming coil assembly for stator | |
CN118659560A (zh) | 扁线电机及其定子、车辆 | |
CN220325367U (zh) | 扁线波绕组、定子及电机 | |
CN118783677A (zh) | 定子组件、发夹式绕组电机及定子线圈绕组方法 | |
JP2019146451A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CN217720862U (zh) | 一种电机扁线定子以及电机 | |
CN211655853U (zh) |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 |
CN221428666U (zh) | 定子组件及包含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