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651812B -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651812B
CN118651812B CN202410947869.0A CN202410947869A CN118651812B CN 118651812 B CN118651812 B CN 118651812B CN 202410947869 A CN202410947869 A CN 202410947869A CN 118651812 B CN118651812 B CN 118651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infectant
disinfection
filling
composite
p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9478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651812A (zh
Inventor
周洪涛
王宗健
陈勇军
林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tai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tai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tai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tai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9478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651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865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5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651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51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07Applications of control,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filling machin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7/00Concurrent cleaning, filling, and closing of bottles; 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at least two of these operations
    • B67C7/0073Sterilising, aseptic filling and clo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2Details
    • B67C2003/228Aseptic feature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本申请具有提高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精准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PET瓶因其轻便、良好的保存性、耐热和耐压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生产等领域,然而PET瓶因其材质特性无法承受巴氏杀菌工艺的高温,需要对PET瓶装饮料进行冷灌装处理,从而导致了PET瓶装饮料的杀菌成本高于玻璃瓶装,在对PET瓶装饮料进行冷灌装过程中需要对杀菌步骤进行严格控制。
现有的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方法通常为是采用湿法杀菌工艺,通过大量的消毒液对PET瓶进行批量喷射或者浸泡消杀,由于PET瓶的瓶身结构以及冷灌装的无菌需求,不仅需要对瓶内喷射消毒液进行杀菌,还需要对瓶外的瓶身进行全方位杀菌,直到PET瓶的总菌落数达到无菌灌装的标准才允许进行灌装,但是由于PET瓶往往是高速传送尽心批量消杀的,需要浪费大量的消毒液才能满足PET瓶的消杀速度,因此,在PET瓶饮料的无菌冷灌装过程中存在有对消毒液回收的进一步优化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精准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消毒液消杀前后的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变化以及消毒液浓度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和所述消毒液浓度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
根据所述消杀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通过公式(1)表示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的评估表达式,公式(1)如下所示:
其中,ΔC1、ΔC2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B0、S0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符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数,Bn、Sn表示对第n个包材进行消毒液杀菌时的包材菌落数和灌装设备菌落数。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具体包括:
通过公式(2)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公式(2)如下所示:
其中,ρ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ΔCm1、ΔCm2分别表示第m次消毒次数对应的包材消毒液浓度变化和灌装设备消毒液浓度变化,C0表示消毒液在进行消毒工作之前的理想消毒浓度;
根据消杀衰减系数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所述消毒剂补充剂量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如下所示:
D=(C0-ρC)×ΔV (3)
其中,D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C表示回收消毒液的综合浓度,ΔV表示消毒之后的回收消毒液体积变化。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具体包括:
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获取PET瓶的复合消杀菌落变化,根据所述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分析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
根据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其中,有序循环次数通过公式(4)计算得到,公式(4)如下所示:
其中,N表示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L0表示复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最大阈值,L、L分别表示未消杀前的PET耗材的原有菌落数和消杀后的消杀菌落数。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具体包括:
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相关的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分别进行多层级杀菌处理,得到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
当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到达无菌灌装标准值时,控制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进行协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PET瓶装饮料灌装的过程中通过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对消杀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对消毒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助于降低消毒液的耗损,提高消毒液利用率,并结合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使复合消毒液符合预设消毒浓度标准,并在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后,根据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进行有效循环次数分析,有助于对复合消毒液的回收利用次数进行合理控制,并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五局冷灌装处理,有助于对PET瓶装饮料在灌装过程中的杀菌程序进行合理控制,提高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精准性,并通过对回收消毒液的多次循环利用,提高消毒液的回收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材料回收模块,用于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灌装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PET瓶装饮料灌装的过程中通过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对消杀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对消毒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助于降低消毒液的耗损,提高消毒液利用率,并结合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使复合消毒液符合预设消毒浓度标准,并在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后,根据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进行有效循环次数分析,有助于对复合消毒液的回收利用次数进行合理控制,并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五局冷灌装处理,有助于对PET瓶装饮料在灌装过程中的杀菌程序进行合理控制,提高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精准性,并通过对回收消毒液的多次循环利用,提高消毒液的回收利用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PET瓶装饮料灌装的过程中通过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对消杀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对消毒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助于降低消毒液的耗损,提高消毒液利用率,并结合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使复合消毒液符合预设消毒浓度标准,并在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后,根据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进行有效循环次数分析,有助于对复合消毒液的回收利用次数进行合理控制,并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五局冷灌装处理,有助于对PET瓶装饮料在灌装过程中的杀菌程序进行合理控制,提高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精准性,并通过对回收消毒液的多次循环利用,提高消毒液的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步骤S10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步骤S30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步骤S40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用以实现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步骤S10包括:
S101:分别获取消毒液消杀前后的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变化以及消毒液浓度变化,根据菌落数变化和消毒液浓度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
具体的,在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之前,随机抽样检测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根据原始菌落数进行消毒液浓度配置,并在消毒液消杀后,再次检测包材和灌装设备上的菌落数,从而得到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以及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当单次消杀后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达到无菌灌装的标准且消毒液消杀后的浓度也处于标准消毒液浓度范围内时,则说明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较好,达到无菌消杀的需求。
S102:根据消杀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通过公式(1)表示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的评估表达式,公式(1)如下所示:
其中,ΔC1、ΔC2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B0、S0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符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数,Bn、Sn表示对第n个包材进行消毒液杀菌时的包材菌落数和灌装设备菌落数。
S20: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具体的,步骤S20包括:
S201:通过公式(2)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公式(2)如下所示:
其中,ρ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ΔCm1、ΔCm2分别表示第m次消毒次数对应的包材消毒液浓度变化和灌装设备消毒液浓度变化,C0表示消毒液在进行消毒工作之前的理想消毒浓度。
S202:根据消杀衰减系数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消毒剂补充剂量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如下所示:
D=(C0-ρC)×ΔV (3)
其中,D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C表示回收消毒液的综合浓度,ΔV表示消毒之后的回收消毒液体积变化。
S30:将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具体的,如图3所示,步骤S30包括:
S301:将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获取PET瓶的复合消杀菌落变化,根据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分析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
具体的,将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在消杀过程中随机抽取样本统计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当复合消杀菌落变化趋近于无菌灌装标准菌落数时则说明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较差,需要进行更换,若复合消杀菌落变化低于无菌灌装菌落数时,则说明当前消杀不合格。
S302:根据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其中,有序循环次数通过公式(4)计算得到,公式(4)如下所示:
其中,N表示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L0表示复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最大阈值,L、L分别表示未消杀前的PET耗材的原有菌落数和消杀后的消杀菌落数。
S40: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具体的,如图4所示,步骤S40包括:
S401: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相关的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分别进行多层级杀菌处理,得到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
具体的,在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相关的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进行多方位多层级的杀菌处理,如对空气进行多级过滤直到与灌装设备接触的空气达到无菌标准,对包材进行多层级消杀处理,直到包材达到预设的无菌灌装标准,从而将每个耗材的多层级杀菌数据进行汇总,得到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
S402:当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到达无菌灌装标准值时,控制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进行协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具体的,当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达到无菌灌装标准值时,控制包材和料液传送至设定的灌装位置并控制灌装设备进行PET瓶装饮料的灌装,从而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该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该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材料回收模块、数据计算模块和灌装控制模块。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材料回收模块,用于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灌装控制模块,用于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优选的,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包括:
效果分析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消毒液消杀前后的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变化以及消毒液浓度变化,根据菌落数变化和消毒液浓度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
评估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消杀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通过公式(1)表示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的评估表达式,公式(1)如下所示:
其中,ΔC1、ΔC2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B0、S0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符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数,Bn、Sn表示对第n个包材进行消毒液杀菌时的包材菌落数和灌装设备菌落数。
优选的,材料回收模块具体包括:
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公式(2)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公式(2)如下所示:
其中,ρ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ΔCm1、ΔCm2分别表示第m次消毒次数对应的包材消毒液浓度变化和灌装设备消毒液浓度变化,C0表示消毒液在进行消毒工作之前的理想消毒浓度。
剂量补充子模块,用于根据消杀衰减系数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消毒剂补充剂量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如下所示:
D=(C0-ρC)×ΔV (3)
其中,D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C表示回收消毒液的综合浓度,ΔV表示消毒之后的回收消毒液体积变化。
优选的,数据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复合消杀分析子模块,用于将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获取PET瓶的复合消杀菌落变化,根据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分析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
循环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其中,有序循环次数通过公式(4)计算得到,公式(4)如下所示:
其中,N表示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L0表示复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最大阈值,L、L分别表示未消杀前的PET耗材的原有菌落数和消杀后的消杀菌落数。
优选的,灌装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分层杀菌子模块,用于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相关的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分别进行多层级杀菌处理,得到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
综合灌装子模块,用于当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到达无菌灌装标准值时,控制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进行协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关于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其中,所述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消毒液消杀前后的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变化以及消毒液浓度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和所述消毒液浓度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
根据消杀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通过公式(1)表示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的评估表达式,公式(1)如下所示:
(1);
其中,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符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数,表示对第n个包材进行消毒液杀菌时的包材菌落数和灌装设备菌落数;
其中,所述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具体包括:
通过公式(2)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公式(2)如下所示:
(2);
其中,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分别表示第m次消毒次数对应的包材消毒液浓度变化和灌装设备消毒液浓度变化,表示消毒液在进行消毒工作之前的理想消毒浓度;
根据消杀衰减系数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所述消毒剂补充剂量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如下所示:
(3);
其中,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表示回收消毒液的综合浓度,表示消毒之后的回收消毒液体积变化;
其中,所述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具体包括:
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获取PET瓶的复合消杀菌落变化,根据所述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分析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
根据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其中,有序循环次数通过公式(4)计算得到,公式(4)如下所示:
(4);
其中,表示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表示复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最大阈值,分别表示未消杀前的PET耗材的原有菌落数和消杀后的消杀菌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具体包括:
在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相关的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分别进行多层级杀菌处理,得到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
当每种耗材的分层级杀菌数据到达无菌灌装标准值时,控制包材、料液和灌装设备进行协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3.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PET瓶装饮料的灌装耗材在消杀前后的菌落数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并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材料回收模块,用于根据回收评估结果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根据所述消杀衰减系数对回收消毒液进行消毒剂补充配置处理,得到符合预设消毒浓度的复合消毒液;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根据复合消毒液对应的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
灌装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有效循环次数内对PET瓶装饮料进行无菌冷灌装处理,得到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具体包括:
效果分析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消毒液消杀前后的PET瓶装饮料的包材和灌装设备的菌落数变化以及消毒液浓度变化,根据所述菌落数变化和所述消毒液浓度变化综合分析当前消毒液的消杀效果;
评估分析子模块,用于根据消杀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通过公式(1)表示当前消毒液是否能够进行二次利用的评估表达式,公式(1)如下所示:
(1);
其中,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对应的消毒液浓度变化,分别表示包材和灌装设备符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数,表示对第n个包材进行消毒液杀菌时的包材菌落数和灌装设备菌落数;
其中,所述材料回收模块具体包括:
系数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公式(2)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公式(2)如下所示:
(2);
其中,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杀衰减系数,分别表示第m次消毒次数对应的包材消毒液浓度变化和灌装设备消毒液浓度变化,表示消毒液在进行消毒工作之前的理想消毒浓度;
剂量补充子模块,用于根据消杀衰减系数计算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所述消毒剂补充剂量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公式(3)如下所示:
(3);
其中,表示回收消毒液的消毒剂补充剂量,表示回收消毒液的综合浓度,表示消毒之后的回收消毒液体积变化;
其中,所述数据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复合消杀分析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复合消毒液投入PET瓶消杀工序中,并获取PET瓶的复合消杀菌落变化,根据所述复合消杀菌落变化分析复合消毒液的耗材消杀效果;
循环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耗材消杀效果分析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其中,有序循环次数通过公式(4)计算得到,公式(4)如下所示:
(4);
其中,表示复合消毒液的有效循环次数,表示复合无菌灌装需求的理想菌落最大阈值,分别表示未消杀前的PET耗材的原有菌落数和消杀后的消杀菌落数。
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步骤。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410947869.0A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8651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47869.0A CN118651812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47869.0A CN118651812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51812A CN118651812A (zh) 2024-09-17
CN118651812B true CN118651812B (zh) 2025-01-07

Family

ID=9270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47869.0A Active CN118651812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6518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968A (zh) * 2008-05-19 2008-12-31 王承辉 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灭菌灌装设备
CN103003159A (zh) * 2010-06-16 2013-03-27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0202A (en) * 1982-01-18 1985-07-23 Aci Australia Limited Container filling machine and method
CN1837023A (zh) * 2006-04-10 2006-09-27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聚酯瓶装饮料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中的空瓶杀菌工艺
EP2803622A1 (en) * 2013-05-15 2014-11-19 Sidel S.p.a. Con Socio Unico Filling unit of a container filling machine, having improve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CN109502532B (zh) * 2018-09-25 2019-11-26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菌灌装生产线的杀菌工艺
CN113384729B (zh) * 2021-06-15 2022-04-22 青岛沃柏斯智能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定时消毒监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968A (zh) * 2008-05-19 2008-12-31 王承辉 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灭菌灌装设备
CN103003159A (zh) * 2010-06-16 2013-03-27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651812A (zh) 202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651812B (zh) 一种基于pet瓶装饮料的无菌冷灌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60188911A1 (en) Process authenticated memory page encryption
EP3270321A1 (en) Technique for securely performing an operation in an iot environment
US20220392567A1 (en) Modelling framework for embedding-based predictions for compound-viral protein activity
US12250291B2 (en) Encrypted database systems including homomorphic encryption
Liu et al.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before or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psychiatric emergency in Denmark: A population-based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cohort study
WO2023056246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validating drug product package content using tiered evaluation factors
Van Waarde et al. Meta-analysis of initial seizure thresholds i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arson et al. Antimicrobial use on 24 beef farms in Ontario
Ingram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ctal outcomes: duration and postictal suppression
Justkowiak et al. A column generation driven heuristic for order-scheduling and rack-sequencing in robotic mobile fulfillment systems
Kleinfeld et al. " Unlearning" increases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ies
CN107203865B (zh) 一种订单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US20200357498A1 (en) Electronic system for wound care management
Aligaz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contagious bovine pleuropneumonia with vaccination and antibiotic treatment
Raboisson et al. How metabolic diseases impact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a formal demonstration in the field of veterinary medicine
Ramirez et al. Limited efficacy of antimicrobial metaphylaxis in finishing pig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Zeng et al. Explainable and argumentation-based decision making with qualitative preferences for 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of alzheimer's disease
Karuno et al. Heuristic algorithms with rounded weights for a combinatorial food packing problem
CN103745313A (zh) 一种药品有效期管理方法
Pulido-Rojano et al. Optimisation algorithms for improvement of a multihead weighing process
Li et al. LMFLS: A new fast local multi-factor node scoring and label selection-based algorithm for community detection
CN111260099B (zh) 一种液态乳货架期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
CN101347261A (zh) 食品包装的辐照控制方法
Pae et al. Quetiapine augmentation for depression: dosing pattern in routine pract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