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31874B -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31874B CN118631874B CN202411092711.6A CN202411092711A CN118631874B CN 118631874 B CN118631874 B CN 118631874B CN 202411092711 A CN202411092711 A CN 202411092711A CN 118631874 B CN118631874 B CN 1186318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ata acquisition
- remote control
- transmission
- gate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字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接收异构终端的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远程控制平台接收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通过数据采集网关作为连接远程控制平台和异构终端的中介,实现了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统一;通过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提供了数据的结构化框架,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字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异构终端指在网络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在硬件架构、通信协议、以及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的背景下,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设备的特性和需求,以及远程控制平台与不同数据之间的数据交互的统一性和兼容性。因此,如何实现异构终端远程控制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以及数据兼容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以提高异构终端远程控制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以及数据兼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
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采集指令,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
远程控制平台接收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其中,基于预定的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包括基于如下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
;
其中,表示采集数据传输包;表示采集数据的唯一标识符;表示采集数据来源的类型;表示对应该采集数据来源的唯一标识符;表示采集数据采集时对应的时间戳;表示采集数据值;表示采集数据的数据源的地理位置;表示元数据。
进一步的,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包括:
数据采集网关对所述数据采集策略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参数;
数据采集网关将所述数据采集参数与预设的注册表中的终端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指示对应的异构终端;
数据采集网关根据所述数据采集参数和比对结果生成数据采集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注册表为异构终端接入数据采集网关时设置,所述预设的注册表包括该异构终端的设备类型、能力和数据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数据采集网关基于预设的数据传输模型对传输路径进行选择,采用所选择的传输路径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传输状态评分,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带宽容量,表示所有传输路径的总数,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延迟,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的最大延迟,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物理冗余度;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物理冗余度的最大值;、和分别表示数据传输模型中各项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冗余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冗余资源的数量,表示第条传输路径总资源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平台采用JASON格式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
所述数据采集网关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策略解析为Modbus协议格式的数据采集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远程控制平台基于所述分析结果生成远程控制指令,发送所述远程控制指令至数据采集网关;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并转发至异构终端,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该远程控制指令执行对应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指令指示异构终端进行设备参数调整、启动或者停止、以及输出预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采集指令,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采集数据;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远程控制平台接收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数据采集网关作为连接远程控制平台和异构终端的中介,进行数据收集、执行命令协议转换、以及数据初步处理,实现了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统一,以及跨平台和跨协议的可靠通信;通过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提供了数据的结构化框架,用于整合来自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该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可以基于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平台、至少一个数据采集网关和至少一个异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换流站,远程控制系统中通常设置一个远程控制平台,可以根据换流站的区域划分或者设备分布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作为远程控制平台与异构终端之间的中介,用于收集数据、执行命令协议转换、以及数据初步处理等,各数据采集网关与远程控制平台可通过光纤或者无线传输通道等物理链路进行通信;每个数据采集网关连接多个异构终端,数据采集网关和异构终端之间例如基于Modbus工业总线协议进行通信。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其中,数据采集策略包括数据类型、采集频率和采集时间。远程控制平台采用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格式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通常用于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传输和解析,使用JSON作为数据采集策略格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易于阅读的特点。
S104、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数据采集策略,对该数据采集策略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策略解析为Modbus协议格式的数据采集指令,发送至异构终端,数据采集网关通过解析将数据采集策略转换为异构终端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格式,实现了跨平台和跨协议的通信。
根据某些可选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S1041、数据采集网关对该数据采集策略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参数。数据采集网关对该数据采集策略进行解析,提取其中的数据类型、采集频率和采集时间参数。
S1042、将所得到的数据采集参数与预设的注册表中的终端参数进行比对,以选择待发送的目标异构终端。预设的注册表例如为异构终端接入数据采集网关时设置,其中记录有对应异构终端的设备类型(例如为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能力(例如能达到的采集频率等)和数据类型。数据采集网关将从数据采集策略中提取出的数据类型、采集频率和采集时间参数,与预设的注册表中的终端参数进行比对,从而筛选出接入该数据采集网关中能够符合该数据采集策略需求的异构终端。数据采集网关根据数据采集参数和比对结果生成数据采集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异构终端,即上述符合该数据采集策略需求的异构终端。
S106、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得各异构终端基于该数据采集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采集数据。
S108、数据采集网关接收各异构终端发送的采集数据,对该采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并发送至远程控制平台。数据采集网关在接收来自异构终端的采集数据时,需要对采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以生成统一格式的采集数据传输包,采集数据传输包可以基于以下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
;
其中,表示采集数据传输包,表示采集数据的唯一标识符,表示采集数据来源的类型,例如为传感器、设备或者用户输入等,表示对应该采集数据来源的唯一标识符,例如采集数据来源为传感器时,可以为对应传感器的;表示采集数据采集时对应的时间戳;表示采集数据值;表示采集数据的数据源的地理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表示元数据,包括设备型号、固件版本和传感器类型等信息。通过以上数据格式,可以提供数据的结构化框架,用于整合来自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使得远程控制平台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基于其中的、等字段,可以追溯数据的具体来源,在处理多源数据时,可以实现快速分类和整合数据,同时在需要关注特定类型数据源时,可以利用特定字段实现数据过滤。
将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至远程控制平台时,基于预设的数据传输模型对传输路径进行选择,采用所选择的传输路径发送该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数据传输模型综合考虑传输路径的物理状况,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模型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传输状态评分,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带宽容量,表示所有传输路径的总数,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延迟,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的最大延迟,用于标准化延迟评估,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物理冗余度;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物理冗余度的最大值;、和分别表示数据传输模型中不同物理状况参数的权重系数,以用于平衡不同物理状况参数对路径选择的重要程度。物理冗余度是指在网络系统中,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容错能力,采用的额外物理资源,这些冗余资源可以在主要路径发生故障时接管数据传输任务,从而保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物理冗余度与路径的冗余资源数量相关,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冗余资源的数量,表示第条传输路径总资源的数量。
基于以上数据传输模型计算不同传输路径的传输状态评分,较高评分表示在目前的可选择传输路径中具有较优的数据传输状态,在数据采集网关与远程控制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中基于评分选择最优路径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数据采集网关与远程控制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可以为光纤、无线传输通道等物理链路。
S110、远程控制平台接收数据采集网关发送的采集数据传输包,对该采集数据传输包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阈值、历史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模型等来判定采集数据是否正常,并据此生成分析结果。
根据某些可选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远程控制平台基于分析结果生成远程控制指令,并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该远程控制指令;数据采集网关接收远程控制平台发送的远程控制指令,并转发至各异构终端,以使得各异构终端基于该远程控制指令执行对应操作。当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异常时,远程控制平台生成远程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参数调整、启动或者停止某些过程、输出预警等,通过数据采集网关转发至对应的异构终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网关向异构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采集指令,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采集数据;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远程控制平台接收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数据采集网关作为连接远程控制平台和异构终端的中介,进行数据收集、执行命令协议转换、以及数据初步处理,实现了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统一,以及跨平台和跨协议的可靠通信;通过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提供了数据的结构化框架,用于整合来自不同异构终端的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远程控制平台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策略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指令,包括:数据采集网关对所述数据采集策略进行解析,得到数据采集参数;数据采集网关将所述数据采集参数与预设的注册表中的终端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指示对应的异构终端;数据采集网关根据所述数据采集参数和比对结果生成数据采集指令;所述预设的注册表为异构终端接入数据采集网关时设置,所述预设的注册表包括该异构终端的设备类型、能力和数据类型;
数据采集网关向所述对应的异构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采集指令,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所述数据采集指令进行数据采集,并上传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采集数据并进行整合处理,基于预定的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至远程控制平台;
远程控制平台接收所述采集数据传输包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其中,数据采集网关基于预设的数据传输模型对传输路径进行选择,所述数据传输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传输状态评分,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带宽容量,表示所有传输路径的总数,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延迟,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的最大延迟,表示第条传输路径的物理冗余度;表示所有传输路径中物理冗余度的最大值;W1、W2和W3分别表示数据传输模型中各项的权重系数;
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型计算不同传输路径的传输状态评分,评分更高表示数据传输状态更优,在数据采集网关与远程控制平台之间的传输路径中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评分选择最优路径进行传输;
其中,基于预定的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包括基于如下格式生成采集数据传输包:
;
其中,表示采集数据传输包;表示采集数据的唯一标识符;表示采集数据来源的类型;表示对应该采集数据来源的唯一标识符;表示采集数据采集时对应的时间戳;表示采集数据值;表示采集数据的数据源的地理位置;表示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冗余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
其中,表示第条传输路径冗余资源的数量,表示第条传输路径总资源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平台采用JASON格式向数据采集网关发送数据采集策略;
所述数据采集网关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策略解析为Modbus协议格式的数据采集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远程控制平台基于所述分析结果生成远程控制指令,发送所述远程控制指令至数据采集网关;
数据采集网关接收所述远程控制指令,并转发至异构终端,以使得异构终端基于该远程控制指令执行对应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指令指示异构终端进行设备参数调整、启动或者停止、以及输出预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92711.6A CN118631874B (zh) | 2024-08-09 | 2024-08-09 |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92711.6A CN118631874B (zh) | 2024-08-09 | 2024-08-09 |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31874A CN118631874A (zh) | 2024-09-10 |
CN118631874B true CN118631874B (zh) | 2024-11-01 |
Family
ID=9260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092711.6A Active CN118631874B (zh) | 2024-08-09 | 2024-08-09 |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3187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7692A (zh) * | 2006-06-26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媒体网关执行终端连接的方法 |
CN101521615A (zh) * | 2009-03-31 | 2009-09-02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方法及智能设备的互联网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22009A (ja) * | 2003-01-16 | 2004-08-05 | Nec Corp | 異種網接続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異種網間通信課金システム |
CN101631392A (zh) * | 2008-07-17 | 2010-01-20 | 上海亿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关设备中用于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3312760B (zh) * | 2012-11-12 | 2015-10-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终端设备即插即用管理的能力开放平台、方法及网关 |
CN118413557B (zh) * | 2024-07-02 | 2024-12-10 | 嘉兴贯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平台的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
-
2024
- 2024-08-09 CN CN202411092711.6A patent/CN1186318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7692A (zh) * | 2006-06-26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媒体网关执行终端连接的方法 |
CN101521615A (zh) * | 2009-03-31 | 2009-09-02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方法及智能设备的互联网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31874A (zh) | 202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06205B1 (en) |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architecture | |
US12231295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equired bandwidth for data stream transmission | |
CN113765857A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7041406A1 (zh) |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12671495B (zh) | 一种调整确定性时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838930B (zh) | 业务逻辑拓扑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KR20140072343A (ko) | Sdn 망의 장애 대처 방법 | |
CN107104832B (zh) | 跨洋复用段环网上自动发现跨节点业务拓扑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6915688B (zh) | 一种实时音视频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136738A (zh) | 网络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6169662B2 (ja) | Api変換アダプタ、api変換システム、及びapi変換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047971A1 (en) |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5037667B (zh) | 一种细粒度网络态势感知与源路由智能优化方法与装置 | |
CN118631874B (zh) | 异构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 | |
EP4340522A1 (en) |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220368623A1 (en) | Multicast Packet Detec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3014351B (zh) | 一种无侵入式对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469067B (zh) | 一种网络批量业务流量监测方法和系统 | |
CN114640636A (zh) | 一种云视频管理方法及系统 | |
WO2016090982A1 (zh) | 基站故障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2019604B (zh) | 边缘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11385131A (zh) | 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EP4255027A1 (en) | Uplink route decision method, distributed unit device and user plane function connec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5000733A1 (zh) | 基于以太网传输的数据封装方法、探针、采集方法及系统 | |
CN116668487A (zh) | 一种多模态数据采集传输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