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11763B -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11763B CN118611763B CN202410673709.1A CN202410673709A CN118611763B CN 118611763 B CN118611763 B CN 118611763B CN 202410673709 A CN202410673709 A CN 202410673709A CN 118611763 B CN118611763 B CN 118611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transmitter
- power
- optical fiber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4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fibre non-linearities, e.g. Kerr effec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壳体,所述传输器壳体上下两侧的内部可拆卸式组装有均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转换机壳,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端均活动组装有电力及信号传导体,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改变电力及信号传导体连接状态的驱动机构,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安全芯片,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作为备用电源的电池。本发明能够在发现一个转换机壳异常时,及时使另一个转换机壳投入使用,还可在发生供电异常以及温度异常时,及时停止光纤传输器继续工作,同时增强了信号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背景技术
纤传输器是一种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导纤维(光纤)进行传输的设备,它有以下特点和用途:高数据传输速率: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率,单根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几Gbps甚至更高;长距离传输:光纤传输能够在不需要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几十公里的传输距离;多种信号传输:光纤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还能传输模拟信号和视频信号,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抗干扰性能强:由于光纤采用光信号传输,不易受到电磁干扰,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纤传输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包括:
接入不便:在楼宇中,光纤需要通过有源设备(如光收发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脑网卡的电信号,这意味着如果光收发器出现断电情况,将会导致整栋楼的网络连接中断,另外,一旦设备内的光收发转换器出现异常,设备同样停止工作,但是现有的光纤传输器并没有备用措施用于应对上述意外情况,使得网络随即中断并造成大量信息数据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能够在发现一个转换机壳异常时,及时使另一个转换机壳投入使用,还可在发生供电异常以及温度异常时,及时停止光纤传输器继续工作,同时增强了信号处理能力。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壳体,所述传输器壳体上下两侧的内部可拆卸式组装有均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转换机壳,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端均活动组装有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用于连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改变电力及信号传导体连接状态的驱动机构,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安全芯片,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作为备用电源的电池;
在其中一个转换机壳故障时,另一个转换机壳会接替使用并接着进行信号处理工作;
压架挤压对应弹性卡杆,用于固定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
输入电压异常时,传导活体与连接体六脱离,光纤传输器的工作将停止;
传输器壳体内部温度过高时,传导活体与连接体六脱离,光纤传输器的工作将停止。
所述传输器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源插口、光纤插口以及状态指示灯,所述传输器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化接口,所述传输器壳体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转换机壳的设备腔,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与驱动机构的转接腔,所述传输器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室;
所述设备腔内壁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二,两个所述转接腔靠近设备腔侧壁中部的顶底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体一,且连接体一与对应连接体二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转接腔远离设备腔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三;
所述转接腔内部顶底的两端均通过定柱组装有弹性卡杆。
所述转换机壳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口,所述转换机壳两端侧壁的中间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体二接触连接的连接体四,所述转换机壳两端的内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延伸至对应转接腔内部,且对应弹性卡杆在受到对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挤压时卡住卡扣。
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一侧的外壁贯穿式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三接触连接的连接穿槽,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另一侧上下两半的外壁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一接触连接的连接半槽,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穿槽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五,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另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半槽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六,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内部滑动式组装有传导活体,传导活体与连接体五滑动式组装且传导活体与连接体六可分离式滑动组装,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顶底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挤压对应弹性卡杆的压架;
所述传导活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吸铁石一,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横槽壳,且横槽壳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用于吸引吸铁石一的吸铁石二,两端的所述吸铁石二通过框架相连接,所述横槽壳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横槽板,所述横槽板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横槽体,所述框架置于横槽壳与横槽板之间,且框架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横槽板的穿杆。
驱动机构包含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楔形齿轮一,且楔形齿轮一的内侧端一体式对称设置有楔形齿轮三,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端轴,且端轴的一端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一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二,所述端轴远离楔形齿轮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一,且楔形齿轮二与挡板一之间设置有弹簧一。
转接腔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一,所述转臂一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横槽体的内部,其中一个转臂一与端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腔内部的上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一,且连轴一与两端的转臂一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一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三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四,所述电机输出轴远离楔形齿轮三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二,且挡板二与楔形齿轮四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楔形齿轮四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窄齿轮,所述转接腔内部并位于电机的一侧转动组装有与窄齿轮相啮合的宽齿轮。
所述转接腔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两侧水平滑动式组装有竖槽板,且竖槽板置于横槽板与横槽体之间,所述穿杆的末端以此贯穿对应的横槽板以及竖槽板,所述竖槽板的一侧开设有侧竖槽,所述转接腔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二,所述转臂二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侧竖槽的内部,所述转接腔内部的下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二,且连轴二与两端的转臂二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二传动连接,所述连轴二的一端与宽齿轮通过套设的皮带三传动连接。
所述安全芯片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传输器壳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安全芯片内部设置有异常信息接受模块、供电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备用供电模块。
所述转换机壳内部设置有光电转换器件、功能电路以及信号处理提升模块,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内部设置有光发射器件以及光接收器件,所述功能电路的内部设置有激光驱动器、限幅放大器、控制器以及异常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提升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泵浦源优化模块以及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该光纤传输器具有备用的处理光电转化的设备,解决传统光纤传输器一旦故障就无法使用的问题,在其中一个转换机壳故障时,另一个转换机壳会接替使用并接着进行信号处理工作,可拆卸的转换机壳更便于在故障时拆卸维修,且拆卸过程无需停止光纤传输器的工作。
(2)本发明,当一个转换机壳正在使用时,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移动到该转换机壳一端并挤压对应的弹性卡杆,弹性卡杆的两端将延伸并卡主卡扣,从而固定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可避免在拆卸维修时意外拆卸掉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避免误操导致光纤传输意外停止。
(3)本发明,能够及时阻止异常电流流入正在工作的转换机壳内,能够在发现电流电压异常时及时停止光纤传输器的工作,避免转换机壳内部模块受到损伤,尽可能降低设备的受损情况。
(4)本发明,能够在设备因长时间工作或其他因素导致内部温度骤升时,及时停止传输器壳体的工作,避免设备继续工作产生更多热量致使设备受损的情况。
(5)本发明,当光纤传输器供电出现突然断电时,备用供电模块触发并将电池作为备用电源进行紧急供电,尽可能延长设备在断电后的工作时长,便于在供电恢复期间继续工作。
本发明,利用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提高掺杂浓度可以增加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提高信号放大的效果,利用泵浦源优化模块优化泵浦源的功率和波长也能提升掺铒光纤放大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增益性能,利用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中的光纤光栅等非线性光学器件可以有效抑制非线性失真,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传输器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器壳体与转换机壳的组装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器壳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与驱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力及信号传导体与驱动机构的组合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力及信号传导体的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机构的集成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变换使用转换机壳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转换机壳的内部组成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芯片的内部组成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传输器壳体;101、电源插口;102、光纤插口;103、状态指示灯;104、转化接口;105、设备腔;106、连接体二;107、电池室;108、连接体一;109、连接体三;110、定柱;111、弹性卡杆;112、转接腔;2、转换机壳;201、散热口;202、连接体四;203、卡扣;21、光电转换器件;211、光发射器件;212、光接收器件;22、功能电路;221、激光驱动器;222、限幅放大器;223、控制器;224、异常信息处理模块;23、信号处理提升模块;231、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232、泵浦源优化模块;233、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3、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01、连接穿槽;302、连接半槽;303、连接体五;304、连接体六;305、传导活体;306、吸铁石一;307、横槽壳;308、横槽板;309、横槽体;310、框架;311、吸铁石二;312、穿杆;313、压架;4、驱动机构;401、电机;402、楔形齿轮一;403、端轴;404、楔形齿轮二;405、挡板一;406、弹簧一;407、转臂一;408、楔形齿轮三;409、楔形齿轮四;410、窄齿轮;411、挡板二;412、弹簧二;413、连轴一;414、皮带一;415、竖槽板;416、侧竖槽;417、转臂二;418、连轴二;419、皮带二;420、宽齿轮;421、皮带三;5、安全芯片;51、温度传感器;52、异常信息接受模块;53、供电检测模块;54、电机驱动模块;55、备用供电模块;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图1-11所示,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壳体1,传输器壳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可拆卸式组装有均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转换机壳2,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活动组装有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用于连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2,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改变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连接状态的驱动机构4,传输器壳体1内部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工作的安全芯片5,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作为备用电源的电池6。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图3,传输器壳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源插口101、光纤插口102以及状态指示灯103,传输器壳体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化接口104,传输器壳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转换机壳2的设备腔105,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与驱动机构4的转接腔112,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6的电池室107。
参照附图2-图4,设备腔105内壁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二106,两个转接腔112靠近设备腔105侧壁中部的顶底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体一108,且连接体一108与对应连接体二106为一体式结构,两个转接腔112远离设备腔105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三109。
参照附图4-图5,转接腔112内部顶底的两端均通过定柱110组装有弹性卡杆111。
参照附图2,转换机壳2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口201,转换机壳2两端侧壁的中间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体二106接触连接的连接体四202,转换机壳2两端的内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卡扣203,卡扣203延伸至对应转接腔112内部,且对应弹性卡杆111在受到对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挤压时卡住卡扣203。
参照附图5-图6,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一侧的外壁贯穿式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三109接触连接的连接穿槽301,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另一侧上下两半的外壁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一108接触连接的连接半槽302,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穿槽301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五303,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另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半槽302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六304,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内部滑动式组装有传导活体305,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五303滑动式组装且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六304可分离式滑动组装,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顶底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挤压对应弹性卡杆111的压架313。
根据上述结构,位于两个设备腔105内部的两个转换机壳2均是用于完成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且两者可在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接替使用,具体接替过程如下,位于两个转接腔112内部的两组驱动机构4同时控制两个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同上同下运动,如图9所示,控制两个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同下运动,位于下方的连接半槽302与位于下方的连接体一108接触,连接穿槽301与连接体三109时刻滑动接触用于保证电流与信号进入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内的连接体五303,接着通过传导活体305、连接体六304以及连接体一108传递至位于下方的转换机壳2的输入端,电流在进入到该转换机壳2内部之后用于提供电能,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经过光电转化之后,再通过其输出端输出,上述结构,使该光纤传输器具有备用的处理光电转化的设备,解决传统光纤传输器一旦故障就无法使用的问题,在其中一个转换机壳2故障时,另一个转换机壳2会接替使用并接着进行信号处理工作,可拆卸的转换机壳2更便于在故障时拆卸维修,且拆卸过程无需停止光纤传输器的工作;
另外,当一个转换机壳2正在使用时,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移动到该转换机壳2一端并挤压对应的弹性卡杆111,弹性卡杆111的两端将延伸并卡主卡扣203,从而固定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2,可避免在拆卸维修时意外拆卸掉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2,避免误操导致光纤传输意外停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位于两个设备腔105内部的两个转换机壳2均是用于完成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且两者可在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接替使用,具体接替过程如下,位于两个转接腔112内部的两组驱动机构4同时控制两个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同上同下运动,如图9所示,控制两个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同下运动,位于下方的连接半槽302与位于下方的连接体一108接触,连接穿槽301与连接体三109时刻滑动接触用于保证电流与信号进入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内的连接体五303,接着通过传导活体305、连接体六304以及连接体一108传递至位于下方的转换机壳2的输入端,电流在进入到该转换机壳2内部之后用于提供电能,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经过光电转化之后,再通过其输出端输出。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5-图6,传导活体30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吸铁石一306,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横槽壳307,且横槽壳307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用于吸引吸铁石一306的吸铁石二311,两端的吸铁石二311通过框架310相连接,横槽壳30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横槽板308,横槽板308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横槽体309,框架310置于横槽壳307与横槽板308之间,且框架310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横槽板308的穿杆312。
参照附图7-图8,驱动机构4包含电机401,电机401输出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楔形齿轮一402,且楔形齿轮一402的内侧端一体式对称设置有楔形齿轮三408,电机401输出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端轴403,且端轴403的一端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一402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二404,端轴403远离楔形齿轮二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一405,且楔形齿轮二404与挡板一405之间设置有弹簧一406。
参照附图7-图8,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一407,转臂一407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横槽体309的内部,其中一个转臂一407与端轴403的末端固定连接,转接腔112内部的上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一413,且连轴一413与两端的转臂一407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一414传动连接。
参照附图7-图8,电机401输出轴的外表面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三408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四409,电机401输出轴远离楔形齿轮三40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二411,且挡板二411与楔形齿轮四409之间设置有弹簧二412,楔形齿轮四409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窄齿轮410,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机401的一侧转动组装有与窄齿轮410相啮合的宽齿轮420。
参照附图7-图8,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侧水平滑动式组装有竖槽板415,且竖槽板415置于横槽板308与横槽体309之间,穿杆312的末端以此贯穿对应的横槽板308以及竖槽板415,竖槽板415的一侧开设有侧竖槽416,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二417,转臂二417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侧竖槽416的内部,转接腔112内部的下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二418,且连轴二418与两端的转臂二417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二419传动连接,连轴二418的一端与宽齿轮420通过套设的皮带三421传动连接。
参照附图11,安全芯片5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传输器壳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1,安全芯片5内部设置有异常信息接受模块52、供电检测模块53、电机驱动模块54以及备用供电模块55。
情景一:当异常信息接受模块52检测到正在工作的转换机壳2处于异常状态时,状态指示灯103对应的灯泡会亮起,电机驱动模块54也将被触发并启动电机401,电机401此时将正转,楔形齿轮一402将携带楔形齿轮二404同转,而楔形齿轮四409便只是往复滑动并不断挤压弹簧二412,通过皮带一414与连轴一413的传动,使得两端的转臂一407一同旋转,由于转臂一407的末端插接至横槽体309内,致使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能够往复上下移动,此时控制电机401的输出时间,使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停止,此时便可使另一个转换机壳2处于状态并使用;
情景二:当供电检测模块53检测到输入电压异常时,电机驱动模块54也将被触发并启动电机401,电机401此时将反转,楔形齿轮三408将携带楔形齿轮四409同转,而楔形齿轮二404便只是往复滑动并不断挤压弹簧一406,通过窄齿轮410与宽齿轮420的啮合,以及皮带三421和连轴二418的传动,使得两端的转臂二417一同旋转,由于转臂二417的末端插接至侧竖槽416内,致使竖槽板415携带框架310往复水平移动,此时控制电机401的输出时间,使框架310携带吸铁石二311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停止,在吸铁石一306与吸铁石二311吸引下,传导活体305将移动并与连接体六304脱离,此时便可停止转换机壳2的工作,此过程,能够及时阻止异常电流流入正在工作的转换机壳2内,能够在发现电流电压异常时及时停止光纤传输器的工作,避免转换机壳2内部模块受到损伤,尽可能降低设备的受损情况;
情景三:当温度传感器51感应到传输器壳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电机驱动模块54被触发并启动电机401反转,与情景二过程相同,此过程,能够在设备因长时间工作或其他因素导致内部温度骤升时,及时停止传输器壳体1的工作,避免设备继续工作产生更多热量致使设备受损的情况;
情景四:当光纤传输器供电出现突然断电时,备用供电模块55触发并将电池6作为备用电源进行紧急供电,尽可能延长设备在断电后的工作时长,便于在供电恢复期间继续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安全芯片5的设置,使该光纤传输器,在发现一个转换机壳2工作异常时,及时使另一个转换机壳2接替投入使用,还可在光纤传输器发生供电异常以及温度异常时,及时停止光纤传输器继续工作。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10,转换机壳2内部设置有光电转换器件21、功能电路22以及信号处理提升模块23,光电转换器件21的内部设置有光发射器件211以及光接收器件212,功能电路22的内部设置有激光驱动器221、限幅放大器222、控制器223以及异常信息处理模块224,信号处理提升模块23的内部设置有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231、泵浦源优化模块232以及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233。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231提高掺杂浓度可以增加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提高信号放大的效果,利用泵浦源优化模块232优化泵浦源的功率和波长也能提升掺铒光纤放大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增益性能,利用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233中的光纤光栅等非线性光学器件可以有效抑制非线性失真,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光电转换器件21是光纤传输器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光发射器件211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光接收器件212则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两个器件是实现光纤通信中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的关键部分,功能电路22中的激光驱动器221、限幅放大器222和控制器223等,它们支持不同的速率和传输距离,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壳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可拆卸式组装有均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转换机壳(2),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活动组装有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用于连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2),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改变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连接状态的驱动机构(4),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工作的安全芯片(5),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作为备用电源的电池(6);
在其中一个转换机壳(2)故障时,另一个转换机壳(2)会接替使用并接着进行信号处理工作;
压架(313)挤压对应弹性卡杆(111),用于固定该正在使用的转换机壳(2);
输入电压异常时,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六(304)脱离,光纤传输器的工作将停止;
传输器壳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六(304)脱离,光纤传输器的工作将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器壳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源插口(101)、光纤插口(102)以及状态指示灯(103),所述传输器壳体(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化接口(104),所述传输器壳体(1)上下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转换机壳(2)的设备腔(105),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与驱动机构(4)的转接腔(112),所述传输器壳体(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6)的电池室(107);
所述设备腔(105)内壁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二(106),两个所述转接腔(112)靠近设备腔(105)侧壁中部的顶底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体一(108),且连接体一(108)与对应连接体二(106)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转接腔(112)远离设备腔(105)侧壁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体三(109);
所述转接腔(112)内部顶底的两端均通过定柱(110)组装有弹性卡杆(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壳(2)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口(201),所述转换机壳(2)两端侧壁的中间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体二(106)接触连接的连接体四(202),所述转换机壳(2)两端的内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卡扣(203),所述卡扣(203)延伸至对应转接腔(112)内部,且对应弹性卡杆(111)在受到对应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挤压时卡住卡扣(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一侧的外壁贯穿式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三(109)接触连接的连接穿槽(301),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另一侧上下两半的外壁均开设有用于与对应连接体一(108)接触连接的连接半槽(302),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穿槽(301)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五(303),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另一侧的内壁并对应连接半槽(302)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体六(304),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内部滑动式组装有传导活体(305),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五(303)滑动式组装且传导活体(305)与连接体六(304)可分离式滑动组装,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顶底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挤压对应弹性卡杆(111)的压架(313);
所述传导活体(30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吸铁石一(306),所述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横槽壳(307),且横槽壳(307)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用于吸引吸铁石一(306)的吸铁石二(311),两端的所述吸铁石二(311)通过框架(310)相连接,所述横槽壳(30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横槽板(308),所述横槽板(308)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横槽体(309),所述框架(310)置于横槽壳(307)与横槽板(308)之间,且框架(310)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横槽板(308)的穿杆(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4)包含电机(401),所述电机(401)输出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楔形齿轮一(402),且楔形齿轮一(402)的内侧端一体式对称设置有楔形齿轮三(408),所述电机(401)输出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端轴(403),且端轴(403)的一端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一(402)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二(404),所述端轴(403)远离楔形齿轮二(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一(405),且楔形齿轮二(404)与挡板一(405)之间设置有弹簧一(4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一(407),所述转臂一(407)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横槽体(309)的内部,其中一个转臂一(407)与端轴(403)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腔(112)内部的上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一(413),且连轴一(413)与两端的转臂一(407)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一(414)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01)输出轴的外表面滑动式组装有与楔形齿轮三(408)可分离式啮合的楔形齿轮四(409),所述电机(401)输出轴远离楔形齿轮三(40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二(411),且挡板二(411)与楔形齿轮四(409)之间设置有弹簧二(412),所述楔形齿轮四(409)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窄齿轮(410),所述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机(401)的一侧转动组装有与窄齿轮(410)相啮合的宽齿轮(4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侧水平滑动式组装有竖槽板(415),且竖槽板(415)置于横槽板(308)与横槽体(309)之间,所述穿杆(312)的末端以此贯穿对应的横槽板(308)以及竖槽板(415),所述竖槽板(415)的一侧开设有侧竖槽(416),所述转接腔(112)内部并位于电力及信号传导体(3)的两端对称转动组装有转臂二(417),所述转臂二(417)远离转接处的末端活动插接至对应侧竖槽(416)的内部,所述转接腔(112)内部的下方转动组装有连轴二(418),且连轴二(418)与两端的转臂二(417)均通过套设的皮带二(419)传动连接,所述连轴二(418)的一端与宽齿轮(420)通过套设的皮带三(42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芯片(5)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传输器壳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1),所述安全芯片(5)内部设置有异常信息接受模块(52)、供电检测模块(53)、电机驱动模块(54)以及备用供电模块(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壳(2)内部设置有光电转换器件(21)、功能电路(22)以及信号处理提升模块(23),所述光电转换器件(21)的内部设置有光发射器件(211)以及光接收器件(212),所述功能电路(22)的内部设置有激光驱动器(221)、限幅放大器(222)、控制器(223)以及异常信息处理模块(224),所述信号处理提升模块(23)的内部设置有放大器掺杂浓度提升模块(231)、泵浦源优化模块(232)以及非线性失真抑制模块(23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73709.1A CN118611763B (zh) | 2024-07-16 | 2024-07-16 |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73709.1A CN118611763B (zh) | 2024-07-16 | 2024-07-16 |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11763A CN118611763A (zh) | 2024-09-06 |
CN118611763B true CN118611763B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254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673709.1A Active CN118611763B (zh) | 2024-07-16 | 2024-07-16 |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611763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2814A (zh) * | 2011-12-26 | 2013-09-04 | 株式会社藤仓 | 光模块 |
CN108445332A (zh) * | 2018-06-13 | 2018-08-24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96501A1 (en) * | 2001-06-26 | 2002-12-26 | Robert Buss | Tandem optoelectronic transciver packag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employing the same |
CN118101070A (zh) * | 2022-11-25 | 2024-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模块、通信设备以及传输系统 |
CN116506023B (zh) * | 2023-06-29 | 2023-09-22 | 深圳市鸿升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光纤收发器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
CN220207931U (zh) * | 2023-07-26 | 2023-12-19 | 四川省光为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1.6t光纤通信模块 |
-
2024
- 2024-07-16 CN CN202410673709.1A patent/CN1186117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2814A (zh) * | 2011-12-26 | 2013-09-04 | 株式会社藤仓 | 光模块 |
CN108445332A (zh) * | 2018-06-13 | 2018-08-24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11763A (zh) | 2024-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611763B (zh) | 一种基于信号处理的光纤传输器 | |
CN215378929U (zh) | 一种长距离光模块 | |
CN110391845A (zh) | 光收发器、光收发组件及光通信系统 | |
CN111835423A (zh) | 一种qsfp28型封装的100g光模块的通信系统 | |
CN113885412B (zh) | 一种实现激光器与mrr稳定输出的双闭环控制结构 | |
CN202353686U (zh) | 用于视频传输的万兆接收光模块 | |
CN217590805U (zh) | 一种带3r放大功能的光缆主备路由控制器 | |
CN105634608B (zh) | 多通道光模块及光纤通信系统 | |
CN110011726A (zh) | 实现光路自动切换的光电收发模块、系统及方法 | |
CN214375416U (zh) | 一种低耗能光模块 | |
CN212725463U (zh) | 一种一体化电池组 | |
CN212085593U (zh) |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光电转换装置 | |
CN208721839U (zh) | 一种适用于tdm-pon光纤总线的有源光电连接器 | |
CN219916008U (zh) |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光模块连接器 | |
CN210898906U (zh) | 一种电能高效转化开关电源 | |
CN203522748U (zh) | 一种高速长距单纤双向sfp+模块 | |
CN215932214U (zh) | 一种具有高温报警功能的光模块 | |
CN203722662U (zh) |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 | |
CN213581471U (zh) | 用于数据中心100g速率lc双工收发的通讯模块 | |
CN208254652U (zh) | 一种小型化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 | |
CN219609297U (zh) | 一种5g网络设备控制盒 | |
CN219834176U (zh) | 一种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 | |
CN219086362U (zh) | 一种可实现电力稳定传输的连接器 | |
CN115144980B (zh) | 一种新型光模块 | |
CN111371495A (zh) | 一种单纤双向传输设备和传输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