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595960A -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595960A
CN118595960A CN202411081867.4A CN202411081867A CN118595960A CN 118595960 A CN118595960 A CN 118595960A CN 202411081867 A CN202411081867 A CN 202411081867A CN 118595960 A CN118595960 A CN 118595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rying
shaft
driving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0818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595960B (zh
Inventor
张长伟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Rongx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Rongx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Rongx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Rongx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0818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595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859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95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595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95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核心由安装底座及其上的六工位分度盘构成,分度盘包括配套组合的转动盘、固定盘,且设有六组工序:换料、前置清洗、前置烘干、抛光、后置清洗、后置烘干。设备还包括转动盘上的六组调姿组件,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夹持与升降控制;固定盘上的驱动组件,联动调姿组件驱动零部件转动;以及各工位配备的清洗、烘干与连续抛光组件。该设计实现了加工流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人力依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表面处理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业中,零部件的表面处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工作多依赖于人工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尤其是在清洗、烘干与抛光过程中的设备配置和工作流程上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现有的表面抛光工艺流程通常是分散的,清洗、烘干、抛光等关键步骤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这种低效的布局导致了零部件在不同工序间转移的时间增加,从而降低了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此外,零部件在转移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二次污染或损伤,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其次,传统抛光设备大多需要操作工人的介入,以完成砂轮、砂带的更换和调整等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因为人为操作的差异,导致抛光的一致性和重复性难以保证。在抛光过程中,一旦需要更换耗材,设备通常需要停机操作,这无疑增加了生产周期,影响了抛光效率和生产速度。
再者,现有的抛光设备在抛光力度和精度上往往难以满足高效、精确的生产要求。由于缺乏灵活的压力调整和精确的轨迹控制,设备难以对不同形状、大小的零部件进行均匀且高效的抛光处理。这种技术限制不仅影响了表面处理的效率,也影响了产品的表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现有的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在自动化程度、设备布局、操作效率和抛光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且经济的表面处理方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安装底座以及装配于安装底座上的六工位分度盘,所述六工位分度盘包括配套组合的转动盘、固定盘,所述六工位分度盘上顺序设置有换料、前置清洗、前置烘干、抛光、后置清洗、后置烘干六组加工工位。
还包括装配于所述转动盘上并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六组调姿组件,所述调姿组件用于夹持汽车零部件并控制汽车零部件升降运动。
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固定盘上并与部分所述调姿组件保持联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处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转动。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上的清洗组件、烘干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布置于所述前置清洗工位、后置清洗工位处,所述烘干组件布置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处。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上并布置于抛光工位处的连续抛光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六工位分度盘能够在安装底座上稳定装配、运行,保证调姿组件、驱动组件在其上稳定装配,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六工位分度盘还包括装配轴、装配套、调节电机,所述装配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装配套转动安装于装配轴外围,且装配套底部固接有传动锥齿轮A,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上,且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与传动锥齿轮A保持啮合的驱动锥齿轮A;所述转动盘固接于装配套顶端,所述固定盘固接于装配轴顶端并布置于转动盘上方。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调姿组件能够在转动盘上稳定装配,保证调姿组件能够将汽车零部件夹紧固定以及控制器升降运动,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转动盘外缘开设有六组环形阵列分布的让位缺口,所述调姿组件包括装配支架、转动座、升降轴、定位夹头、电动伸缩缸,所述装配支架固定安装于转动盘上并布置于让位缺口上方,所述转动座转动安装于装配支架底部,所述升降轴与转动座轴心保持滑动插接,所述定位夹头装配于升降轴底部并布置于装配支架下方,所述电动伸缩缸固定安装于装配支架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电动伸缩缸的活动端固接有与升降轴保持转动连接的连接座。
在以上关于调姿组件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为实现由驱动组件带动调姿组件以及汽车零部件运转的目的,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装配支架上转动安装有保持同轴固接的驱动锥齿轮B、锁接槽,所述转动座上固接有传动锥齿轮B,所述传动锥齿轮B与所述驱动锥齿轮B保持啮合,所述锁接槽与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实现配套锁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驱动组件能够在固定盘上稳定安装,保证驱动组件能够与调姿组件中的锁接槽有效锁接,保证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调姿组件稳定运转,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装配外壳、安装轴、一号驱动电机、安装套、安装盘、驱动连杆、滑动座、锁接头、二号驱动电机,所述装配外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安装轴转动安装于装配外壳、固定盘的轴心处,所述一号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盘上并与安装轴保持动力连接,所述安装轴上固接有布置于装配外壳上方的驱动锥齿轮C,所述装配外壳顶部转动安装有多组与驱动锥齿轮C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C,所述传动锥齿轮C轴心处固接有一号连接轴;所述安装套转动于安装轴外围,所述二号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盘上并与安装套保持动力连接,所述安装盘固接至安装套上并布置于装配外壳中,所述滑动座滑动安装于固定盘上并沿固定盘径向滑动,所述驱动连杆两端分别与安装盘、滑动座保持铰接,所述滑动座上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接轴,且二号连接轴两端分别固接有锁接头、花键轴,所述锁接头与所述锁接槽保持嵌套吻合,所述花键轴与一号连接轴保持滑动插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一号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安装轴稳定运转,保证二号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安装套稳定运转,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一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D,所述安装轴底端固接有与驱动锥齿轮D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D,所述安装套上固接有蜗轮,所述固定盘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蜗轮保持配套组合的蜗杆,所述二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清洗组件能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有效清洗,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清洗箱以及装配于清洗箱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箱中开设有两组保持连通的清洗腔,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装配于两组清洗腔底部,所述清洗箱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上水口、下水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烘干组件能够对经过清洗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快速烘干,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筒、换热筒、环形供风管、螺旋换热管、电加热器,所述烘干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换热筒固定安装于烘干筒外围,所述环形供风管固定安装于烘干筒外围并布置于换热筒上方,所述环形供风管上均匀装配有布置于烘干筒内侧的热风喷口,所述烘干筒顶部内壁固接有环形集风罩,且烘干筒顶部开设有连通至集风罩内侧的排风口,所述换热筒上装配有排风管,所述螺旋换热管布置于换热筒内侧,且螺旋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排风口、排风管相连,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换热筒上,且换热筒底部开设有冷风进口,所述换热筒顶部通过连通管与电加热器的进口端保持连通,所述电加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环形供风管保持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连续抛光组件在安装底座上稳定装配,实现对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有效抛光,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连续抛光组件包括导向滑轨、滑动支架、液压伸缩缸、放料卷筒、收料卷筒、三号驱动电机、支撑轮,所述导向滑轨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滑动支架活动安装于导向滑轨上,所述液压伸缩缸水平固定于安装底座上,且液压伸缩缸的活动端与滑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卷筒、收料卷筒、支撑轮均转动安装于滑动支架上,所述三号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滑动支架上并与收料卷筒动力连接,所述放料卷筒上缠绕有呈带状的抛光砂带,所述抛光砂带绕过支撑轮后收卷至所述收料卷筒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自动化和一体化操作:通过六工位分度盘以及其上装配的调姿组件,能够将汽车零部件夹持并进行高度调整,配合驱动组件带动零部件运转,以及装配的清洗组件、烘干组件、连续抛光组件配合作业,集清洗、烘干和抛光等多个工序于一体,方便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统一管理和协调。大幅简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零部件在各个工序间转移的时间和搬运成本,同时降低了潜在的损伤和污染风险。
2.提升生产效率:由于工序的集成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无间断地完成从清洗到抛光的全过程,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生产线的总体吞吐量。连续作业模式的实现,使得高效率的生产成为可能,抛光砂带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自动更换,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抛光效率。
3.稳定和一致的抛光质量:通过电动伸缩缸与液压伸缩缸的配合,以使支撑轮端部的抛光砂带与零部件外轮廓贴合,可以精确控制抛光压力、速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每个零部件都能接受均匀一致的抛光处理。这种精确度和重复性保证了抛光质量的高标准和稳定性,产品质量得到了可靠保证,降低了废品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减少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抛光处理的零部件能够在六工位转动盘的调动下向各工位转运,减少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劳动强度。同时,缩减了因人力资源变动带来的生产不稳定性风险。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化烘干和抛光系统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且经济的表面处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续抛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动支架以及其上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换热筒以及其上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烘干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调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调姿组件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六工位分度盘、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六工位分度盘剖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驱动组件在固定盘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驱动组件剖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驱动组件中安装轴、安装套与一、二号驱动电机配套组合的细节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11装配筒、2六工位分度盘、21转动盘、211让位缺口、22固定盘、221导向滑槽、23装配轴、24装配套、241传动锥齿轮A、25调节电机、251驱动锥齿轮A、3调姿组件、31装配支架、311安装筒、312驱动锥齿轮B、313锁接槽、32转动座、321传动锥齿轮B、33升降轴、34定位夹头、35电动伸缩缸、351连接座、4驱动组件、401装配外壳、4011让位通口、402安装轴、4021驱动锥齿轮C、4022传动锥齿轮D、403一号驱动电机、4031驱动锥齿轮D、404安装套、4041蜗轮、405安装盘、406驱动连杆、407滑动座、4071二号连接轴、4072花键轴、408锁接头、409二号驱动电机、4091蜗杆、410传动锥齿轮C、4101一号连接轴、5清洗组件、51清洗箱、511清洗腔、512上水口、513下水口、52超声波发生器、6烘干组件、61烘干筒、611环形集风罩、612排风口、62换热筒、621排风管、622冷风进口、623连通管、63环形供风管、631热风喷口、64螺旋换热管、65电加热器、7连续抛光组件、71导向滑轨、72滑动支架、73液压伸缩缸、74放料卷筒、75收料卷筒、76三号驱动电机、77支撑轮、78抛光砂带、79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5,并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方案以及各项技术方案之间的配套运行原理进行详细陈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11,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的六工位分度盘2,六工位分度盘2包括配套组合的转动盘21、固定盘22,六工位分度盘2上顺序设置有换料、前置清洗、前置烘干、抛光、后置清洗、后置烘干六组加工工位。
还包括装配于转动盘21上并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六组调姿组件3,调姿组件3用于夹持汽车零部件并控制汽车零部件升降运动。
还包括装配于固定盘22上并与部分调姿组件3保持联动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用于带动处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转动。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的清洗组件5、烘干组件6,清洗组件5布置于前置清洗工位、后置清洗工位处,烘干组件6布置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处。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并布置于抛光工位处的连续抛光组件7。
安装底座1的设置能够保证各部件在其上稳定安装、运行,转动盘21上均匀装配的六组调姿组件3能够将所要抛光处理的汽车零部件固定于其上,并能够控制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升降运动,同时由转动盘21能够带动各调姿组件3以及汽车零部件顺序通过换料、前置清洗、前置烘干、抛光、后置清洗、后置烘干六组加工工位,在换料工位处,借助配套的机械手将调姿组件3上夹持并加工完成的汽车零部件取下,将未被加工处理的汽车零部件重新装入空置的调姿组件3上。
在转动盘21带动其转动过程中,配合调姿组件3、驱动组件4,顺序完成对工件的前置清洗、前置烘干工序,然后在调姿组件3、驱动组件4、连续抛光组件7的配合作业下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烘干操作,之后通过后置清洗、后置烘干工位完成抛光后的清洗、烘干工作,最后汽车工件重新返回换料工位,重新更换汽车零部件进行下一循环加工。
清洗组件5与其上方的调姿组件3配合能够对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完成清洗工作,烘干组件6与其上方的调姿组件3配合能够对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完成烘干工作。
在抛光工序的前后设计清洗、烘干工序,在抛光前能够将汽车零部件上附着的杂质、油污清理干净,避免在抛光操作时对汽车零部件造成损伤,在抛光后能够将汽车零部件上附着的抛光碎屑、抛光机清理干净。
本申请提供的抛光设备主要用于对汽车零部件中旋转体结构进行的抛光处理,比如各类轴体、缸筒、活塞等部件。
通过六工位分度盘2与调姿组件3、驱动组件4、清洗组件5、烘干组件6、连续抛光组件7的配合作业,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抛光效率,通过在抛光工序前后架设清洗、烘干工序,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抛光质量,设备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各工序均无需人工参与、辅助,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9-图12,为保证六工位分度盘2能够在安装底座1上稳定装配、运行,保证调姿组件3、驱动组件4在其上稳定装配,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六工位分度盘2还包括装配轴23、装配套24、调节电机25,装配轴23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装配套24转动安装于装配轴23外围,且装配套24底部固接有传动锥齿轮A241,调节电机25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且调节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与传动锥齿轮A241保持啮合的驱动锥齿轮A251;转动盘21固接于装配套24顶端,固定盘22固接于装配轴23顶端并布置于转动盘21上方。
在调节电机25带动驱动锥齿轮A251运转时,能够带动传动锥齿轮A241以及其上固定的装配套24、转动盘21围绕装配轴23稳定转动,调节电机25通常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通过对调节电机25的运转圈数和运转间隔进行设置,在调节电机25进行周期性工作时,能够驱动转动盘21每次转动1/6圆周角,以使调姿组件3能够顺序通过各加工工位。
为保证调姿组件3能够在转动盘21上稳定装配,保证调姿组件3能够将汽车零部件夹紧固定以及控制器升降运动,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转动盘21外缘开设有六组环形阵列分布的让位缺口211,调姿组件3包括装配支架31、转动座32、升降轴33、定位夹头34、电动伸缩缸35,装配支架31固定安装于转动盘21上并布置于让位缺口211上方,转动座32转动安装于装配支架31底部,升降轴33与转动座32轴心保持滑动插接,定位夹头34装配于升降轴33底部并布置于装配支架31下方,电动伸缩缸35固定安装于装配支架31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电动伸缩缸35的活动端固接有与升降轴33保持转动连接的连接座351。
转动盘21上让位缺口211的设置,能够保证定位夹头34、升降轴33正常通过转动盘21向下运动,避免转动盘21对其运动造成空间运动干涉,定位夹头34能够对所要加工处理的汽车零部件有效固定,并能够通过电动伸缩缸35、升降轴33带动其稳定升降,以对汽车零部件的高度位置进行有效调节。
由于升降轴33与转动座32保持滑动插接,与电动伸缩缸35活动端的连接座351保持转动连接,由转动座32能够带动升降轴33以及其上装配的定位夹头34、汽车零部件稳定运转,同时不会受电动伸缩缸35的干涉。
在装配支架31顶部还固接有竖直布置的安装筒311,电动伸缩缸35固定安装至安装筒311中,能够保证电动伸缩缸35安装稳定性。
在以上关于调姿组件3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为实现由驱动组件4带动调姿组件3以及汽车零部件运转的目的,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支架31上转动安装有保持同轴固接的驱动锥齿轮B312、锁接槽313,转动座32上固接有传动锥齿轮B321,传动锥齿轮B321与驱动锥齿轮B312保持啮合,锁接槽313与驱动组件4能够实现配套锁接。
在驱动组件4与调姿组件3中的锁接槽313配套锁接时能够实现动力传输,在驱动组件4带动同轴固接的锁接槽313、驱动锥齿轮B312运转时,能够进一步带动传动锥齿轮B321、转动座32稳定运转,进而带动升降轴33、定位夹头34以及定位夹头34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稳定运转。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2、图13-图15为保证驱动组件4能够在固定盘22上稳定安装,保证驱动组件4能够与调姿组件3中的锁接槽313有效锁接,保证驱动组件4能够带动调姿组件3稳定运转,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驱动组件4包括装配外壳401、安装轴402、一号驱动电机403、安装套404、安装盘405、驱动连杆406、滑动座407、锁接头408、二号驱动电机409,装配外壳401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2上,安装轴402转动安装于装配外壳401、固定盘22的轴心处,一号驱动电机403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与安装轴402保持动力连接,安装轴402上固接有布置于装配外壳401上方的驱动锥齿轮C4021,装配外壳401顶部转动安装有多组与驱动锥齿轮C4021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C410,传动锥齿轮C410轴心处固接有一号连接轴4101;安装套404转动于安装轴402外围,二号驱动电机409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与安装套404保持动力连接,安装盘405固接至安装套404上并布置于装配外壳401中,滑动座407滑动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沿固定盘22径向滑动,驱动连杆406两端分别与安装盘405、滑动座407保持铰接,滑动座407上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接轴4071,且二号连接轴4071两端分别固接有锁接头408、花键轴4072,锁接头408与锁接槽313保持嵌套吻合,花键轴4072与一号连接轴4101保持滑动插接。
在固定盘22上开设有径向布置的导向滑槽221,以使滑动座407在其中稳定滑动,在装配外壳401上开设有让位通口4011,驱动连杆406贯穿让位通口4011布置,避免装配外壳401对驱动连杆406造成空间运动干涉。
安装套404与安装轴402保持转动配合,彼此不发生运动干涉而保持独立运转,在一号驱动电机403带动安装轴402以及其上装配的驱动锥齿轮C4021运转时,能够带动各组传动锥齿轮C410以及一号连接轴4101稳定运转,由于花键轴4072与一号连接轴4101保持滑动插接,保证传动锥齿轮C410的动力能够通过花键轴4072稳定传输至锁接头408,在锁接头408与调姿组件3中的锁接槽313配套组合时,能够带动锁接槽313稳定运转。
二号驱动电机409能够带动安装套404以及安装盘405稳定运转,进而通过驱动连杆406带动滑动座407沿固定盘22径向滑动,进而带动花键轴4072、锁接头408、二号连接轴4071沿径向稳定伸缩,以调控锁接头408与锁接槽313的组合、分离姿态。
在锁接头408与锁接槽313处于分离姿态时,驱动组件4不会对调姿组件3随转动盘21同步运转造成干涉,在锁接头408与锁接槽313配套组合时,一号驱动电机403产生的动力通过各传动锥齿轮C410均匀分配至各组锁接头408,进而带动对应调姿组件3稳定运转。
锁接头408配套有三组,分别与前置烘干、抛光、后置烘干工位处的调姿组件3相配套,带动调姿组件3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有效运转。
为保证一号驱动电机403能够带动安装轴402稳定运转,保证二号驱动电机409能够带动安装套404稳定运转,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号驱动电机403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D4031,安装轴402底端固接有与驱动锥齿轮D4031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D4022,安装套404上固接有蜗轮4041,固定盘22上转动安装有与蜗轮4041保持配套组合的蜗杆4091,二号驱动电机409的输出轴与蜗杆4091固定连接。
在一号驱动电机403带动驱动锥齿轮D4031运转时,能够带动传动锥齿轮D4022以及安装轴402稳定运转。
在二号驱动电机409带动蜗杆4091运转时,能够驱动蜗轮4041以及与蜗轮4041固定组合的安装套404、安装盘405稳定运转,由于蜗轮4041端的动力不能反向传输至蜗杆4091,所以静止状态的蜗杆4091能够将蜗轮4041锁死,进而使滑动座407始终处于导向滑槽221中的特定位置,以保证锁接头408与锁接槽313配套组合的稳定性,在调姿组件3随转动盘21运转时,还能够避免锁接头408发生无效位移与调姿组件3发生碰撞。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图3,为保证清洗组件5能够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有效清洗,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清洗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的清洗箱51以及装配于清洗箱51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52,清洗箱51中开设有两组保持连通的清洗腔511,超声波发生器52装配于两组清洗腔511底部,清洗箱51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上水口512、下水口513。
清洗箱51整体结构设置为U形,其两端分别设有两组清洗腔511,两组清洗腔511分别布置于前置清洗工位、后置清洗工位处,在保证两组清洗腔511连通的同时能够避免与六工位分度盘2上的装配轴23、装配套24发生空间干涉,下水口513排出的水在经过配套连接净化设备处理后,可重新由上水口512输送至清洗箱51中,以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
调姿组件3中的电动伸缩缸35带动升降轴33、夹头以及所夹持的汽车零部件下行并沉入清洗箱51中,超声波发生器52产生的超声波能够在清洗液中传递,配合清洗液能够对汽车零件高效清洗。
为保证烘干组件6能够对经过清洗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快速烘干,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图6-图8,烘干组件6包括烘干筒61、换热筒62、环形供风管63、螺旋换热管64、电加热器65,烘干筒61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换热筒62固定安装于烘干筒61外围,环形供风管63固定安装于烘干筒61外围并布置于换热筒62上方,环形供风管63上均匀装配有布置于烘干筒61内侧的热风喷口631,烘干筒61顶部内壁固接有环形集风罩611,且烘干筒61顶部开设有连通至集风罩内侧的排风口612,换热筒62上装配有排风管621,螺旋换热管64布置于换热筒62内侧,且螺旋换热管64两端分别与排风口612、排风管621相连,电加热器65固定安装于换热筒62上,且换热筒62底部开设有冷风进口622,换热筒62顶部通过连通管623与电加热器65的进口端保持连通,电加热器65的出口端与环形供风管63保持连通。
烘干组件6包括两组且分别装配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处,对应位置的调姿组件3能够带动所夹持的汽车零件下沉至烘干筒61中,并由驱动组件4带动该汽车零部件运转。
换热筒62上的冷风进口622与鼓风机相连,以将自然冷风输送至换热筒62的内腔中,在与其中螺旋换热管64中残余热风充分换热后,通过连通管623输送至电加热器65中,经过电加热器65加热至设定温度后,通过环形供风管63以及其上热风喷口631均匀输送至烘干筒61中,以将运转的汽车零部件快速烘干,集风罩能够有效聚集烘干筒61中的热风,避免热量从烘干筒61顶端开口外散,对汽车零部件烘干处理后的残余热风通过排风口612输送至螺旋换热管64中,以对换热筒62中的冷风进行充分预热,之后通过排风管621外排,在外排过程的同时将所携带的水分一并带出。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图5,为保证连续抛光组件7在安装底座1上稳定装配,实现对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有效抛光,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连续抛光组件7包括导向滑轨71、滑动支架72、液压伸缩缸73、放料卷筒74、收料卷筒75、三号驱动电机76、支撑轮77,导向滑轨71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滑动支架72活动安装于导向滑轨71上,液压伸缩缸73水平固定于安装底座1上,且液压伸缩缸73的活动端与滑动支架72固定连接,放料卷筒74、收料卷筒75、支撑轮77均转动安装于滑动支架72上,三号驱动电机76固定安装于滑动支架72上并与收料卷筒75动力连接,放料卷筒74上缠绕有呈带状的抛光砂带78,抛光砂带78绕过支撑轮77后收卷至收料卷筒75上。
滑动支架72在液压伸缩缸73的带动下能够沿导向滑轨71稳定滑动,以带动滑动支架72上的支撑轮77靠近或远离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由支撑轮77位置的抛光砂带78对运转的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抛光,由液压伸缩缸73与电动伸缩缸35的配合,能够使抛光砂轮沿汽车零部件的外轮廓运行,将汽车零部件完全抛光。
在抛光间隙段,通过控制三号驱动电机76带动收料卷筒75运转,以将使用过的抛光砂带78卷收至收料卷筒75上,并将放料卷筒74放出的新抛光砂带78运行至支撑轮77位置,以保证对后续汽车零部件抛光的效率和质量。
在安装底座1上固定有装配筒11,液压伸缩缸73固定安装于装配筒11中以保证其安装、运行的稳定性。
在滑动支架72上还装配有多组导向轮79,抛光砂带78与导向轮79外缘贴合,以对抛光砂带78稳定支撑进而保证其稳定收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的六工位分度盘(2),所述六工位分度盘(2)包括配套组合的转动盘(21)、固定盘(22),所述六工位分度盘(2)上顺序设置有换料、前置清洗、前置烘干、抛光、后置清洗、后置烘干六组加工工位;还包括装配于所述转动盘(21)上并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六组调姿组件(3),所述调姿组件(3)用于夹持汽车零部件并控制汽车零部件升降运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固定盘(22)上并与部分所述调姿组件(3)保持联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带动处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抛光工位处的汽车零部件转动;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的清洗组件(5)、烘干组件(6),所述清洗组件(5)布置于所述前置清洗工位、后置清洗工位处,所述烘干组件(6)布置于前置烘干工位、后置烘干工位处;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座(1)上并布置于抛光工位处的连续抛光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分度盘(2)还包括装配轴(23)、装配套(24)、调节电机(25),所述装配轴(2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装配套(24)转动安装于装配轴(23)外围,且装配套(24)底部固接有传动锥齿轮A(241),所述调节电机(25)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1)上,且调节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与传动锥齿轮A(241)保持啮合的驱动锥齿轮A(251);所述转动盘(21)固接于装配套(24)顶端,所述固定盘(22)固接于装配轴(23)顶端并布置于转动盘(2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21)外缘开设有六组环形阵列分布的让位缺口(211),所述调姿组件(3)包括装配支架(31)、转动座(32)、升降轴(33)、定位夹头(34)、电动伸缩缸(35),所述装配支架(31)固定安装于转动盘(21)上并布置于让位缺口(211)上方,所述转动座(32)转动安装于装配支架(31)底部,所述升降轴(33)与转动座(32)轴心保持滑动插接,所述定位夹头(34)装配于升降轴(33)底部并布置于装配支架(31)下方,所述电动伸缩缸(35)固定安装于装配支架(31)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电动伸缩缸(35)的活动端固接有与升降轴(33)保持转动连接的连接座(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架(31)上转动安装有保持同轴固接的驱动锥齿轮B(312)、锁接槽(313),所述转动座(32)上固接有传动锥齿轮B(321),所述传动锥齿轮B(321)与所述驱动锥齿轮B(312)保持啮合,所述锁接槽(313)与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实现配套锁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装配外壳(401)、安装轴(402)、一号驱动电机(403)、安装套(404)、安装盘(405)、驱动连杆(406)、滑动座(407)、锁接头(408)、二号驱动电机(409),所述装配外壳(401)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22)上,所述安装轴(402)转动安装于装配外壳(401)、固定盘(22)的轴心处,所述一号驱动电机(403)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与安装轴(402)保持动力连接,所述安装轴(402)上固接有布置于装配外壳(401)上方的驱动锥齿轮C(4021),所述装配外壳(401)顶部转动安装有多组与驱动锥齿轮C(4021)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C(410),所述传动锥齿轮C(410)轴心处固接有一号连接轴(4101);所述安装套(404)转动于安装轴(402)外围,所述二号驱动电机(409)固定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与安装套(404)保持动力连接,所述安装盘(405)固接至安装套(404)上并布置于装配外壳(401)中,所述滑动座(407)滑动安装于固定盘(22)上并沿固定盘(22)径向滑动,所述驱动连杆(406)两端分别与安装盘(405)、滑动座(407)保持铰接,所述滑动座(407)上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接轴(4071),且二号连接轴(4071)两端分别固接有锁接头(408)、花键轴(4072),所述锁接头(408)与所述锁接槽(313)保持嵌套吻合,所述花键轴(4072)与一号连接轴(4101)保持滑动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驱动电机(403)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D(4031),所述安装轴(402)底端固接有与驱动锥齿轮D(4031)保持啮合的传动锥齿轮D(4022),所述安装套(404)上固接有蜗轮(4041),所述固定盘(22)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蜗轮(4041)保持配套组合的蜗杆(4091),所述二号驱动电机(409)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409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的清洗箱(51)以及装配于清洗箱(51)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52),所述清洗箱(51)中开设有两组保持连通的清洗腔(511),所述超声波发生器(52)装配于两组清洗腔(511)底部,所述清洗箱(51)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上水口(512)、下水口(5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6)包括烘干筒(61)、换热筒(62)、环形供风管(63)、螺旋换热管(64)、电加热器(65),所述烘干筒(6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换热筒(62)固定安装于烘干筒(61)外围,所述环形供风管(63)固定安装于烘干筒(61)外围并布置于换热筒(62)上方,所述环形供风管(63)上均匀装配有布置于烘干筒(61)内侧的热风喷口(631),所述烘干筒(61)顶部内壁固接有环形集风罩(611),且烘干筒(61)顶部开设有连通至集风罩内侧的排风口(612),所述换热筒(62)上装配有排风管(621),所述螺旋换热管(64)布置于换热筒(62)内侧,且螺旋换热管(64)两端分别与排风口(612)、排风管(621)相连,所述电加热器(65)固定安装于所述换热筒(62)上,且换热筒(62)底部开设有冷风进口(622),所述换热筒(62)顶部通过连通管(623)与电加热器(65)的进口端保持连通,所述电加热器(65)的出口端与所述环形供风管(63)保持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抛光组件(7)包括导向滑轨(71)、滑动支架(72)、液压伸缩缸(73)、放料卷筒(74)、收料卷筒(75)、三号驱动电机(76)、支撑轮(77),所述导向滑轨(7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滑动支架(72)活动安装于导向滑轨(71)上,所述液压伸缩缸(73)水平固定于安装底座(1)上,且液压伸缩缸(73)的活动端与滑动支架(72)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卷筒(74)、收料卷筒(75)、支撑轮(77)均转动安装于滑动支架(72)上,所述三号驱动电机(76)固定安装于滑动支架(72)上并与收料卷筒(75)动力连接,所述放料卷筒(74)上缠绕有呈带状的抛光砂带(78),所述抛光砂带(78)绕过支撑轮(77)后收卷至所述收料卷筒(75)上。
CN202411081867.4A 2024-08-08 2024-08-08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Active CN118595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81867.4A CN118595960B (zh) 2024-08-08 2024-08-08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81867.4A CN118595960B (zh) 2024-08-08 2024-08-08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95960A true CN118595960A (zh) 2024-09-06
CN118595960B CN118595960B (zh) 2024-11-22

Family

ID=9256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081867.4A Active CN118595960B (zh) 2024-08-08 2024-08-08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5959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7053A (zh) * 2016-11-23 2017-05-31 东莞永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球棒之研磨清洗烘干一体机
CN112264907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天长市石峰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酒瓶生产线抛光打磨设备
CN113523933A (zh) * 2021-07-28 2021-10-22 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打磨、抛光处理一体装置
CN113695995A (zh) * 2021-09-22 2021-11-26 青沃精密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柱体工件磁流变数控抛光装置及工艺
CN115338645A (zh) * 2022-07-25 2022-11-15 深圳市阿尔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吸尘自清洁的圆角单片五金模切机
CN117020156A (zh) * 2023-06-15 2023-11-10 浙江物产中大电机铁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7053A (zh) * 2016-11-23 2017-05-31 东莞永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球棒之研磨清洗烘干一体机
CN112264907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天长市石峰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酒瓶生产线抛光打磨设备
CN113523933A (zh) * 2021-07-28 2021-10-22 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打磨、抛光处理一体装置
CN113695995A (zh) * 2021-09-22 2021-11-26 青沃精密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柱体工件磁流变数控抛光装置及工艺
CN115338645A (zh) * 2022-07-25 2022-11-15 深圳市阿尔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吸尘自清洁的圆角单片五金模切机
CN117020156A (zh) * 2023-06-15 2023-11-10 浙江物产中大电机铁芯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95960B (zh) 2024-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5632A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清洗装置
CN111940903A (zh)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激光焊接系统
CN116638429B (zh) 一种可调式晶圆边缘抛光装置
CN118595960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抛光设备
CN119017250B (zh) 一种半导体晶圆研磨和抛光设备及研磨工艺
CN114472655A (zh) 一种间接热成型冲压装置
CN213316372U (zh) 一种手套的清洗装置
CN212870457U (zh) 一种利于快速加热的真空干燥机装置
CN2066891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清洗装置
CN209998927U (zh) 全自动内抛机
CN217314787U (zh) 一种壳体用自动清洗机
CN217433947U (zh) 一种机器人双轴精密合金件磨削机构
CN116393296A (zh) 一种自动化内胆喷涂设备
CN212601773U (zh) 一种用于焊接设备的成品降温存放装置
CN210730343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机械零件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1916363U (zh) 一种摄影机镜片抛光机
CN113042827B (zh) 一种用于齿轮打磨抛光的装置
CN21222303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汽配零部件表面热处理装置
CN211439390U (zh) 一种自动化板材表面处理设备
CN212041745U (zh) 一种透镜清洗装置
CN211540651U (zh) 一种金属零件表面处理设备
CN219598918U (zh) 一种便于进给的定位工装
CN116967882B (zh) 一种可自动供料的注塑模具生产用磨边装置
CN118698790B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防护罩喷涂加工设备
CN221455338U (zh) 一种自动上料玻璃磨边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