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589235B -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589235B CN118589235B CN202411062176.XA CN202411062176A CN118589235B CN 118589235 B CN118589235 B CN 118589235B CN 202411062176 A CN202411062176 A CN 202411062176A CN 118589235 B CN118589235 B CN 1185892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charging
- new energy
- block
- charging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新能源充电头,所述新能源充电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充电连接头;本发明通过设置旋转铰接架、阻挡块和移动防尘罩,通过环形弹簧挤压旋转连接杆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连接杆通过旋转铰接架带动阻挡块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旋转铰接架推动移动防尘罩向收纳槽外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阻挡块与充电连接头的左端贴合,并使移动防尘罩移动与阻挡块贴合,从而使得阻挡块和移动防尘罩对充电连接头进行封闭阻挡,进而避免外界水的侵蚀,增加充电连接头的使用寿命,如此设计达到自动封闭阻挡充电连接头,有效避免了充电连接头内部和外表面因为粘连灰尘、水渍等物质,而影响充电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是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连接电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的电源传输和通信信号传输,现有的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和插座两部分,插头连接在电动车辆上,插座则连接在充电桩上。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222351161.8中公开的名称为:一种耐磨防火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器,其中包括充电枪,充电枪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垫板,充电枪的底部连接有高压线缆,充电枪的另一侧连接有手持部,手持部的内壁连接有防滑垫,手持部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开关,充电枪的顶部连接有辅助插头,辅助插头的一端连接有嵌件,嵌件的外壁连接有防尘壳,限位垫板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器主体,连接器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板,该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耐磨防火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设置的两组充电插接头,增加其连接器使用的安全性,以避免接头未完全插入,而造成其连接器发热,出现失火现象,具有防火性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但是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222351161.8中提到的充电连接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避免接头未完全插入,而造成其连接器发热,出现失火现象,但是其无法自动对充电连接头进行封闭阻挡,还要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防尘壳套在充电连接头上进行封闭阻挡,当操作人员忘记对充电连接头套上防尘壳时,此时将会使得充电连接头内部和外表面容易粘连灰尘、水渍等物质,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充电连接头后续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果,因此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包括新能源充电头,所述新能源充电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充电连接头,所述新能源充电头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圆形腔,所述圆形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旋转连接杆,所述固定圆环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块和旋转连接杆之间的环形弹簧,所述旋转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新能源充电头并固定连接有旋转铰接架,所述旋转铰接架的左端固定有阻挡块,所述新能源充电头左端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移动防尘罩,所述移动防尘罩的一端与充电连接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移动防尘罩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旋转铰接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新能源充电头上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一侧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表面与第一侧槽的内壁活动套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侧槽外部的挂钩块,所述旋转块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刚性弹簧,所述第一刚性弹簧的下方与第一侧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的一端贯穿新能源充电头并固定连接有位于新能源充电头外部的移动挤压架。
优选地,所述移动挤压架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二挤压块的底部与旋转铰接架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侧面与新能源充电头的侧面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能源充电头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侧槽,所述第二侧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凸型块,所述凸型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槽外部并与移动挤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型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型块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刚性弹簧,所述第二刚性弹簧的下端与第二侧槽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能源充电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高压线缆,所述高压线缆的一端与外界充电桩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挡块的外径尺寸与移动防尘罩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阻挡块的侧面与充电连接头的侧面紧密贴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旋转铰接架、阻挡块和移动防尘罩,通过环形弹簧挤压旋转连接杆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连接杆通过旋转铰接架带动阻挡块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旋转铰接架推动移动防尘罩向收纳槽外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阻挡块与充电连接头的左端贴合,并使移动防尘罩移动与阻挡块贴合,从而使得阻挡块和移动防尘罩对充电连接头进行封闭阻挡,进而避免外界水的侵蚀,增加充电连接头的使用寿命,如此设计达到自动封闭阻挡充电连接头,有效避免了充电连接头内部和外表面因为粘连灰尘、水渍等物质,而影响充电效果。
2、通过设置旋转块、挂钩块和第一刚性弹簧,通过松开移动挤压架,从而使得第二刚性弹簧挤压凸型块沿着第二侧槽的内壁发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凸型块带动移动挤压架进行复位,同时使得第一刚性弹簧通过旋转块将挂钩块挤压到新能源汽车沟槽内,进而使得挂钩块通过新能源汽车沟槽将新能源充电头整体固定在新能源车上,进而达到了防止新能源充电头充电连接时脱落的目的。
3、通过设置移动挤压架和第二挤压块,通过按压移动挤压架,从而使得移动挤压架带动第二挤压块挤压旋转铰接架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铰接架带动旋转连接杆沿着固定圆环的外表面发生旋转,并使得旋转连接杆压缩环形弹簧,进而使得旋转铰接架带动阻挡块发生旋转解除对充电连接头前端的阻挡,从而将会使得旋转铰接架通过铰接块带动移动防尘罩向收纳槽内部进行移动,解除对充电连接头外表面的阻挡,如此设计便达到了方便按压打开充电连接头进行充电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电连接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能源充电头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挤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旋转铰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挂钩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6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7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能源充电头;2、充电连接头;3、高压线缆;4、圆形腔;5、固定块;6、固定圆环;7、旋转连接杆;8、环形弹簧;9、旋转铰接架;10、阻挡块;11、铰接块;12、移动防尘罩;13、收纳槽;14、第一侧槽;15、旋转杆;16、旋转块;17、挂钩块;18、第一刚性弹簧;19、第一挤压块;20、第二侧槽;21、凸型块;22、第二刚性弹簧;23、移动挤压架;24、第二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根据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包括新能源充电头1,新能源充电头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充电连接头2,新能源充电头1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圆形腔4,圆形腔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环6,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旋转连接杆7,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块5和旋转连接杆7之间的环形弹簧8,旋转连接杆7的一端穿过新能源充电头1并固定连接有旋转铰接架9,旋转铰接架9的左端固定有阻挡块10,新能源充电头1左端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移动防尘罩12,移动防尘罩12的一端与充电连接头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移动防尘罩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块11,铰接块11的一端与旋转铰接架9铰接,当需要对充电连接头2进行封闭阻挡时,此时将会使得环形弹簧8挤压旋转连接杆7沿着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连接杆7通过旋转铰接架9带动阻挡块10发生旋转,同时将会使得旋转铰接架9推动移动防尘罩12向收纳槽13外进行移动,直至使得旋转连接杆7的一侧与固定块5的一侧接触时停止,此时将会使得阻挡块10与充电连接头2的左端贴合,并使得移动防尘罩12移动与阻挡块10贴合,从而使得阻挡块10和移动防尘罩12对充电连接头2进行封闭阻挡,进而避免外界水的侵蚀,增加充电连接头2的使用寿命,如此设计达到自动封闭阻挡充电连接头2,有效避免了充电连接头2内部和外表面因为粘连灰尘、水渍等物质,而影响充电效果。
根据图1所示,新能源充电头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高压线缆3,高压线缆3的一端与外界充电桩电性连接,通过高压线缆3的设计,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高压线缆3的另一端插到外界充电桩上,然后通过高压线缆3对新能源充电头1整体供电,从而使得新能源充电头1可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进而达到了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的目的。
根据图1所示,阻挡块10的外径尺寸与移动防尘罩12的内径尺寸相同,阻挡块10的侧面与充电连接头2的侧面紧密贴合,通过阻挡块10和移动防尘罩12尺寸的设计,从而使得移动防尘罩12在向收纳槽13外进行移动时,此时将会使得移动防尘罩12刮除充电连接头2外表面粘连灰尘等杂质,并使得刮除的粘连灰尘等杂质不容易被阻挡块10阻挡,进而使得粘连的灰尘等杂质更好的脱离充电连接头2上,避免了灰尘等杂质粘连在充电连接头2的外表面,并使得充电连接头2不会在充电时,将灰尘等杂质带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影响充电效果。
在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下面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介绍,详细见下文描述。
实施例二,根据图7所示,新能源充电头1上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侧槽14,第一侧槽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5,旋转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16,旋转块16的外表面与第一侧槽14的内壁活动套接,通过旋转杆15和旋转块16和第一侧槽14,当旋转块16在活动时,此时旋转块16会以旋转杆15为轴心发生旋转,并沿着第一侧槽14的内表面,进而达到限位旋转块16旋转的目的。
根据图7所示,旋转块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侧槽14外部的挂钩块17,旋转块16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刚性弹簧18,第一刚性弹簧18的下端与第一侧槽14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第一刚性弹簧18和挂钩块17的设计,从而使得第一刚性弹簧18通过旋转块16将挂钩块17挤压到新能源汽车沟槽内,进而使得挂钩块17通过新能源汽车沟槽将新能源充电头1整体固定住,以防止在新能源充电头1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脱离,进而达到了防止新能源充电头1充电连接时脱落的目的,并可以确认充电连接头2是否完全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以避免充电连接头2未完全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而造成其连接器发热,出现失火现象,增加其充电连接头2使用的安全性。
在基于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下面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二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介绍,详细见下文描述。
实施例三,根据图7所示,旋转块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挤压块19,第一挤压块19的一端贯穿新能源充电头1并固定连接有位于新能源充电头1外部的移动挤压架23,通过移动挤压架23和第一挤压块19的设计,当操作人员按压移动挤压架23时,从而将会使得第一挤压块19挤压旋转块16以旋转杆15为轴心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挂钩块17脱离新能源汽车沟槽,从而解除了对新能源充电头1整体的固定效果。
根据图1所示,移动挤压架23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块24,第二挤压块24的底部与旋转铰接架9的顶部接触,第二挤压块24的侧面与新能源充电头1的侧面活动连接,通过第二挤压块24与旋转铰接架9的设计,当操作人员按压移动挤压架23时,从而将会使得第二挤压块24挤压旋转铰接架9以旋转连接杆7为轴心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旋转铰接架9带动阻挡块10和移动防尘罩12移动打开充电连接头2,从而达到了方便按压打开充电连接头2进行使用的目的。
根据图3、图5和图8所示,新能源充电头1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侧槽20,第二侧槽2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凸型块21,凸型块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槽20外部并与移动挤压架23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凸型块21和第二侧槽20的设计,从而将会使得凸型块21通过第二侧槽20对移动挤压架23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移动挤压架23无法脱离新能源充电头1上,进而达到了防止移动挤压架23脱离的目的。
根据图8所示,凸型块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型块2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刚性弹簧22,第二刚性弹簧22的下端与第二侧槽20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刚性弹簧22的设计,当操作人员松开移动挤压架23时,此时将会使得第二刚性弹簧22通过凸型块21挤压移动挤压架2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移动挤压架23复位,然后当需要对解除对新能源充电头1整体的固定时,此时操作人员需要按压移动挤压架23,从而将会使得第一挤压块19挤压旋转块16发生旋转,进而使得挂钩块17脱离新能源汽车沟槽。
具体使用时,本发明作为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首先,操作人员通过按压移动挤压架23,从而将会使得移动挤压架23带动凸型块21沿着第二侧槽20的内壁发生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二刚性弹簧22,进而使得移动挤压架23带动第二挤压块24挤压旋转铰接架9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铰接架9带动旋转连接杆7沿着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发生旋转,并使得旋转连接杆7压缩环形弹簧8,进而使得旋转铰接架9带动阻挡块10发生旋转解除对充电连接头2前端的阻挡,从而将会使得旋转铰接架9通过铰接块11带动移动防尘罩12向收纳槽13内部进行移动,解除对充电连接头2外表面的阻挡,同时将会使得移动挤压架23带动第一挤压块19向下移动挤压旋转块16,从而使得旋转块16带动挂钩块17以旋转杆15为轴心发生旋转并压缩第一刚性弹簧18,然后操作人员便可以将充电连接头2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部进行充电作业,如此设计便达到了方便按压打开充电连接头2进行充电使用的目的。
插入后,操作人员通过松开移动挤压架23,从而使得第二刚性弹簧22挤压凸型块21沿着第二侧槽20的内壁发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凸型块21带动移动挤压架23进行复位,同时使得第一刚性弹簧18通过旋转块16将挂钩块17挤压到新能源汽车沟槽内,进而使得挂钩块17通过新能源汽车沟槽将新能源充电头1整体固定在新能源车上,以防止在新能源充电头1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意外脱离,并可以确认充电连接头2是否完全插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进而达到了防止新能源充电头1充电连接时脱落的目的。
当新能源充电头1对新能源汽车充完电后,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按压移动挤压架23,从而将会使得移动挤压架23带动第一挤压块19向下移动挤压旋转块16,从而使得旋转块16带动挂钩块17以旋转杆15为轴心发生旋转并压缩第一刚性弹簧18,直至使得挂钩块17脱离新能源汽车沟槽内时停止,然后操作人员便可充电连接头2从新能源汽车充电槽内拔出,随后松开移动挤压架23,从而将会使得环形弹簧8挤压旋转连接杆7沿着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连接杆7通过旋转铰接架9带动阻挡块10发生旋转,同时将会使得旋转铰接架9推动移动防尘罩12向收纳槽13外进行移动,并使得移动防尘罩12刮除充电连接头2外表面粘连的灰尘,此时将会使得阻挡块10与充电连接头2的左端贴合,并使得移动防尘罩12移动与阻挡块10贴合,从而使得阻挡块10和移动防尘罩12对充电连接头2进行封闭阻挡,进而避免外界水的侵蚀,增加充电连接头2的使用寿命,如此设计达到自动封闭阻挡充电连接头2,有效避免了充电连接头2内部和外表面因为粘连灰尘、水渍等物质,而影响充电效果,使操作人员不用手动对充电连接头2进行封闭阻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包括新能源充电头(1),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充电连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圆形腔(4),所述圆形腔(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环(6),所述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旋转连接杆(7),所述固定圆环(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固定块(5)和旋转连接杆(7)之间的环形弹簧(8),所述旋转连接杆(7)的一端穿过新能源充电头(1)并固定连接有旋转铰接架(9),所述旋转铰接架(9)的左端固定有阻挡块(10),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左端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13),所述收纳槽(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移动防尘罩(12),所述移动防尘罩(12)的一端与充电连接头(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移动防尘罩(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块(11),所述铰接块(11)的一端与旋转铰接架(9)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上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侧槽(14),所述第一侧槽(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5),所述旋转杆(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块(16),所述旋转块(16)的外表面与第一侧槽(14)的内壁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侧槽(14)外部的挂钩块(17),所述旋转块(16)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刚性弹簧(18),所述第一刚性弹簧(18)的下端与第一侧槽(14)的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挤压块(19),所述第一挤压块(19)的一端贯穿新能源充电头(1)并固定连接有位于新能源充电头(1)外部的移动挤压架(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挤压架(23)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块(24),所述第二挤压块(24)的底部与旋转铰接架(9)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二挤压块(24)的侧面与新能源充电头(1)的侧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前后两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侧槽(20),所述第二侧槽(2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凸型块(21),所述凸型块(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槽(20)外部并与移动挤压架(23)的侧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块(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型块(2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刚性弹簧(22),所述第二刚性弹簧(22)的下端与第二侧槽(2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头(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高压线缆(3),所述高压线缆(3)的一端与外界充电桩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10)的外径尺寸与移动防尘罩(12)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阻挡块(10)的侧面与充电连接头(2)的侧面紧密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62176.XA CN118589235B (zh) | 2024-08-05 | 2024-08-05 |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62176.XA CN118589235B (zh) | 2024-08-05 | 2024-08-05 |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589235A CN118589235A (zh) | 2024-09-03 |
CN118589235B true CN118589235B (zh) | 2024-10-11 |
Family
ID=9252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062176.XA Active CN118589235B (zh) | 2024-08-05 | 2024-08-05 |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589235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022101A1 (de) * | 2012-11-10 | 2013-05-29 | Daimler Ag | Anschluss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isch betreibbaren Kraftwage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34423B1 (fr) * | 2008-07-24 | 2010-08-20 | Sagem Defense Securite |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es elements emboitables d'un connecteur |
CN114056440A (zh) * | 2021-12-01 | 2022-02-18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自锁及回弹功能的防尘装置及一种充电装置 |
-
2024
- 2024-08-05 CN CN202411062176.XA patent/CN1185892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022101A1 (de) * | 2012-11-10 | 2013-05-29 | Daimler Ag | Anschluss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isch betreibbaren Kraftwage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589235A (zh) | 2024-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589235B (zh) | 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连接器 | |
CN116646778B (zh) | 一种电连接器锁定结构 | |
CN209389680U (zh) | 一种电缆用防水接线盒 | |
CN109910653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
CN214850613U (zh) | 一种移动式小型ups不间断电源 | |
CN111682353B (zh) | 一种防尘效果好且不易脱落的电动车插头 | |
CN205926373U (zh) | 一种用于计算机usb接口的除灰装置 | |
CN215732452U (zh) | 一种dc电源插座 | |
CN209626538U (zh) | 一种安全供电用的插接装置 | |
CN211932813U (zh) | 一种便于充电的智能安全帽 | |
CN209870135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
CN217184579U (zh) | 一种黄牛精液快速解冻装置 | |
CN222015832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接口 | |
CN221531002U (zh) |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外壳 | |
CN215863179U (zh) | 一种防水型太阳能地插灯 | |
CN217198391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 |
CN213717756U (zh) | 抗摔防潮的电机接线板 | |
CN214706406U (zh) | 一种多媒体解码器 | |
CN216217493U (zh) |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蓝牙耳机 | |
CN212186378U (zh) |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节能电池组 | |
CN217607149U (zh) | 一种防反接插头 | |
CN118554114B (zh) | 一种模块式锂电池组件 | |
CN215733602U (zh) | 双向充电电源 | |
CN221176802U (zh) | 一种方便拔插的汽车充电口 | |
CN221687786U (zh) | 一种储能电站直流接地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