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95302B -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95302B CN118495302B CN202410969055.7A CN202410969055A CN118495302B CN 118495302 B CN118495302 B CN 118495302B CN 202410969055 A CN202410969055 A CN 202410969055A CN 118495302 B CN118495302 B CN 1184953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frame
- emergency rescue
- ladder
- ca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853 buffer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82326 Felis catu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电梯领域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井和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本体,电梯井的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安全通道,轿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箱门,且箱门上设置有呼叫组件,轿厢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底座;吊顶框,吊顶框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的顶部内壁;侧板,轿厢本体的一端设计成通口状。采用上述的折叠架组件和伸缩爬梯组件缩短整个应急救援装置与安全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沿着伸缩爬梯组件进入到安全通道内,避免轿厢本体与电梯井之间的距离较长给人们带来恐高的危害,并能够将整个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侧壁,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也使得整个应急救援装置实现收纳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梯,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电梯领域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现有的电梯轿厢在出现应急事故时,会采用应急救援装置进行救援,即在轿厢顶部上设置应急救援爬梯,然而位于顶部的应急救援爬梯具有一定的高度,对于一些身高稍矮的人群,不便于使用。
为解决不便于身高稍矮的人群使用应急爬梯的问题,市场中的某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将应急救援爬梯设置在轿厢侧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
中国专利CN109132764A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内安装有轿厢,所述轿厢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绳索,所述电梯井的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爬梯,电梯井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逃生门,所述轿厢顶侧箱壁的上表面上设置安装有救援箱,轿厢的顶侧箱壁上还设置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中设置安装有掀板,所述掀板的上表面上设置安装有绳梯,轿厢的右侧箱壁上设置有拉手。本发明是一种在紧急时刻为被困人员提供自救机会的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基于以上检索,结合现有技术发现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电梯轿厢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轿厢的顶部,由于轿厢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身高稍矮的人群使用不便;(2)如果将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轿厢的侧壁,然而轿厢与电梯井之间是具有一定距离的,在人们爬入电梯井内的安全通道内时,轿厢与电梯井之间的空隙距离也是给人们带来恐高的危害,使得人们不敢爬入安全通道中,因此提出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梯轿厢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轿厢的顶部,使得身高稍矮的人群使用不便,而且由于轿厢与电梯井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使得人们在爬入安全通道内时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包括电梯井和设置在电梯井内的轿厢本体,电梯井的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安全通道,轿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箱门,且箱门上设置有呼叫组件,轿厢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底座;
吊顶框,吊顶框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的顶部内壁;
侧板,轿厢本体的一端设计成通口状,侧板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的通口处和吊顶框的底部一端之间,侧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隐藏槽;
逃生门,逃生门铰接设置在隐藏槽靠近轿厢本体内的一侧;
辅助安全组件,辅助安全组件设置在隐藏槽和吊顶框的内部;
折叠架组件,折叠架组件活动设置在隐藏槽的内部;
伸缩爬梯组件,伸缩爬梯组件设置在折叠架组件的一侧;
折叠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一端外壁底部的铰链,且铰链上固定安装有贴合在隐藏槽内部的U型折叠板,U型折叠板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推拉杆,U型折叠板的内壁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U型支撑台,且U型支撑台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牵引槽,牵引槽的内壁均滑动设置有滑架,牵引槽的横截面设置T型状,轿厢本体一端外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框,且连接框的内壁与滑架的内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的底部转动轴心与铰链的轴心重合,U型支撑台的内壁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且伸缩爬梯组件活动设置在U型折叠板的内壁顶部和U型支撑台的内壁一侧两端之间,伸缩爬梯组件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U型折叠板内壁顶部的第一梯架,且第一梯架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梯架,第二梯架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梯架,第一梯架的两端和第二梯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且第二梯架的两端外壁顶部和第三梯架的两端外壁顶部均固定有插接在第二导向槽内的滑块,第三梯架的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且第三梯架的两端底部、第二梯架的两端底部和第一梯架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定位销孔,定位销孔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槽与定位销孔相通,活动槽的内部与定位销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第一梯架的两端外壁底部均开设有卡槽,且U型支撑台的内壁一侧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滑动设置在卡槽的内部;采用上述的折叠架组件和伸缩爬梯组件能够缩短整个应急救援装置与安全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沿着伸缩爬梯组件进入到安全通道内,也能够将整个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侧壁,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并能够将应急救援装置的主体部分折叠入隐藏槽的内部,使得整个应急救援装置具有收纳性能。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补充,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开设在U型支撑台内壁一侧的插槽,且插槽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撑台,辅助撑台的一侧与插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弹簧,辅助撑台的另一侧设置有供人体穿过的槽口,且辅助撑台的另一侧两端均设计成弧面状,辅助撑台的另一侧两端均贴合在第一梯架的一侧外壁,U型支撑台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且辅助撑台的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插接在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二导向轮;采用上述的辅助支撑组件能够缩小U型支撑台内的空隙面积,避免过于镂空而出现踩空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补充,U型折叠板的一侧外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且第一梯架的另一侧底部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辊,支撑辊和支撑座的一侧均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采用上述的支撑座和支撑辊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稳固性能。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补充,辅助安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吊顶框内壁一侧的小型曳引机,且吊顶框的底部内壁一侧和隐藏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开设有布线孔,小型曳引机上绕设有穿过布线孔的吊绳,吊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且安全带上固定安装有启闭控制开关,吊顶框的内壁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备用电池,且控制器、备用电池、小型曳引机和启闭控制开关电性连接,吊顶框的底部内壁一端设置有铺设轮,且吊绳设置在铺设轮上;采用上述的辅助安全组件能够在人们逃生时将安全带固定于身体上,充分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补充,逃生门的一侧外壁与侧板的一侧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卡锁,且侧板靠近卡锁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禁止警示牌;采用上述的禁止警示牌警示人们的无事故时不要动用。
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呼叫组件开设在箱门一侧顶部和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呼叫喇叭,安装腔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网;采用上述的呼叫喇叭能够将呼叫声音更大声地传播到建筑内部,从而能够更快地寻找救援。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上述的侧板、隐藏槽、逃生门、安全通道、折叠架组件和伸缩爬梯组件以及辅助支撑组件的配合组成整个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结构,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够打开逃生门,推动折叠架展开,调节伸缩爬梯组件的长度,使得伸缩爬梯组件能够对应到安全通道的位置,并使得支撑座和支撑辊贴合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稳固性能,缩短整个应急救援装置与安全通道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沿着伸缩爬梯组件进入到安全通道内,避免轿厢本体与电梯井之间的距离较长给人们带来恐高的危害,使用方便;
2.采用上述的辅助安全组件,能够在人们逃生时将辅助安全组件内的安全带固定于身体上,配合启闭控制开关控制小型曳引机的行程,调节吊绳的长度和安全带的位置,从而充分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安全性能,使得人们更加安全地爬入安全通道中,操作方便,加大快速逃生安全性;
3.采用上述的隐藏槽、折叠架组件和伸缩爬梯组件,一方面能够将整个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侧壁,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应急救援装置的主体部分折叠入隐藏槽的内部,使得整个应急救援装置具有收纳性能,不裸露过多结构在轿厢本体的外部,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电梯井和轿厢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2种实施方式的呼叫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吊顶框和逃生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辅助安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折叠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折叠架组件的运动图;
图8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弹簧和辅助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伸缩爬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伸缩爬梯组件的运动图;
图11为本申请第1种实施方式的折叠架组件的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梯井;2、安全通道;3、轿厢本体;4、箱门;5、呼叫组件;501、安装槽;502、安装座;503、安装腔;504、防护网;505、呼叫喇叭;6、折叠架组件;601、U型折叠板;602、U型支撑台;603、铰链;604、推拉杆;605、牵引杆;606、辅助撑台;607、卡槽;608、第一导向槽;609、连接框;610、插槽;611、弹簧;612、第一导向轮;613、第二导向轮;614、牵引槽;7、伸缩爬梯组件;701、第一梯架;702、第二梯架;703、第三梯架;704、插销;705、定位销孔;706、滑块;707、活动槽;708、第二导向槽;8、缓冲底座;9、辅助安全组件;10、吊顶框;11、侧板;12、隐藏槽;13、逃生门;14、卡锁;15、禁止警示牌;16、支撑座;17、支撑辊;18、小型曳引机;19、备用电池;20、控制器;21、铺设轮;22、吊绳;23、安全带;24、启闭控制开关;2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2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第1种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请参阅图1-图11,包括电梯井1和设置在电梯井1内的轿厢本体3,电梯井1的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安全通道2,轿厢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箱门4,且轿厢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底座8;
吊顶框10,吊顶框10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3的顶部内壁;
侧板11,轿厢本体3的一端设计成通口状,侧板11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3的通口处和吊顶框10的底部一端之间,侧板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隐藏槽12;
逃生门13,逃生门13铰接设置在隐藏槽12靠近轿厢本体3内的一侧,逃生门13的一侧外壁与侧板11的一侧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卡锁14,且侧板11靠近卡锁14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禁止警示牌15;
辅助安全组件9,辅助安全组件9设置在隐藏槽12和吊顶框10的内部,辅助安全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吊顶框10内壁一侧的小型曳引机18,且吊顶框10的底部内壁一侧和隐藏槽12的顶部内壁之间开设有布线孔,小型曳引机18上绕设有穿过布线孔的吊绳22,吊绳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23,且安全带23上固定安装有启闭控制开关24,吊顶框10的内壁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和备用电池19,且控制器20、备用电池19、小型曳引机18和启闭控制开关24电性连接,吊顶框10的底部内壁一端设置有铺设轮21,且吊绳22设置在铺设轮21上。如图2和图5所示,能够在人们逃生时将安全带23固定于身体上,配合启闭控制开关24控制小型曳引机18的行程,调节吊绳22的长度和安全带23的位置,充分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安全性能;
折叠架组件6,折叠架组件6活动设置在隐藏槽12的内部;
伸缩爬梯组件7,伸缩爬梯组件7设置在折叠架组件6的一侧;
折叠架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轿厢本体3一端外壁底部的铰链603,且铰链603上固定安装有贴合在隐藏槽12内部的U型折叠板601,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推拉杆604,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U型支撑台602,且U型支撑台602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牵引槽614,牵引槽614的内壁均滑动设置有滑架,牵引槽614的横截面设置T型状,轿厢本体3一端外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框609,且连接框609的内壁与滑架的内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605,牵引杆605的底部转动轴心与铰链603的轴心重合,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且伸缩爬梯组件7活动设置在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顶部和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一侧两端之间,伸缩爬梯组件7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U型折叠板601内壁顶部的第一梯架701,且第一梯架701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梯架702,第二梯架702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梯架703,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和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708,且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外壁顶部和第三梯架703的两端外壁顶部均固定有插接在第二导向槽708内的滑块706,第三梯架70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活动槽707,且第三梯架703的两端底部、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底部和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定位销孔705,定位销孔705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槽707与定位销孔705相通,活动槽707的内部与定位销孔705的内部插接有插销704,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外壁底部均开设有卡槽607,且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一侧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612,第一导向轮612滑动设置在卡槽607的内部。如图1、图2、图4、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侧板11、隐藏槽12、逃生门13、安全通道2、折叠架组件6和伸缩爬梯组件7以及辅助支撑组件的配合组成整个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结构,将折叠架组件6展开,调节伸缩爬梯组件7的长度,使得伸缩爬梯组件7能够对应到安全通道2的位置,缩短整个应急救援装置与安全通道2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沿着伸缩爬梯组件7进入到安全通道2内,避免轿厢本体3与电梯井1之间的距离较长给人们带来恐高的危害,并能够将整个应急救援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侧壁,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使用,也能够将应急救援装置的主体部分折叠入隐藏槽12的内部,使得整个应急救援装置具有收纳性能。
本发明中,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开设在U型支撑台602内壁一侧的插槽610,且插槽610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撑台606,辅助撑台606的一侧与插槽610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弹簧611,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设置有供人体穿过的槽口,且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两端均设计成弧面状,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两端均贴合在第一梯架701的一侧外壁,U型支撑台60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608,且辅助撑台606的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插接在第一导向槽608内的第二导向轮613。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U型支撑台602展开时,辅助支撑组件内的辅助撑台606也将展开,此时能够缩小U型支撑台602内的空隙面积,避免过于镂空而出现踩空问题。
本发明中,U型折叠板601的一侧外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6,且第一梯架701的另一侧底部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25,两个连接板25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7,支撑辊17和支撑座16的一侧均与电梯井1的内壁贴合。如图4和图6所示,在整个折叠架组件6展开时,能够使得支撑座16和支撑辊17贴合在电梯井1的井壁上,从而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稳固性能。
综上所述:在发生电梯事故时,打开卡锁14和逃生门13,通过折叠架组件6内的推拉杆604调节整个折叠架组件6的角度,使得U型折叠板601、U型支撑台602、辅助支撑组件内的辅助撑台606、牵引杆605以及伸缩爬梯组件7内的第一梯架701展开,并打开插销704,调节伸缩爬梯组件7的整体长度,使得第二梯架702和第三梯架703逐渐延伸出,从而将伸缩爬梯组件7对应到安全通道2的位置,也同步使得支撑座16和支撑辊17贴合在电梯井1的井壁上,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稳固性能,缩短整个应急救援装置与安全通道2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沿着伸缩爬梯组件7进入到安全通道2内,而且,在逃生之前,需要将辅助安全组件9内的安全带23固定于身体上,配合启闭控制开关24控制小型曳引机18的行程,调节吊绳22的长度和安全带23的位置,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装置的安全性能,使得人们更加安全地爬入安全通道2中,待使用完成后,将伸缩爬梯组件7收缩,也通过推拉杆604带动折叠架组件6复原,再通过小型曳引机18带动吊绳22和安全带23复位,能够将应急救援装置的主体部分折叠入隐藏槽12的内部,使得整个应急救援装置能够进行收纳。
第2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增设了以下结构,使得本申请具备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上进行更大声的呼救操作,具体设置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箱门4上设置有呼叫组件5,呼叫组件5开设在箱门4一侧顶部和安装槽501,且安装槽501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502,安装座50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腔503,安装腔503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呼叫喇叭505,安装腔503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网504,通过呼叫喇叭505能够将轿厢本体3内部的呼叫声音更大声地传播到建筑内部,从而能够更快地寻找救援。
结合当前实际需求,本申请采用的上述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申请构思作出的各种变化,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和设置在所述电梯井(1)内的轿厢本体(3),所述电梯井(1)的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安全通道(2),所述轿厢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箱门(4),且箱门(4)上设置有呼叫组件(5),所述轿厢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底座(8);
吊顶框(10),所述吊顶框(10)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3)的顶部内壁;
侧板(11),所述轿厢本体(3)的一端设计成通口状,所述侧板(11)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3)的通口处和所述吊顶框(10)的底部一端之间,所述侧板(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隐藏槽(12);
逃生门(13),所述逃生门(13)铰接设置在所述隐藏槽(12)靠近所述轿厢本体(3)内的一侧;
辅助安全组件(9),所述辅助安全组件(9)设置在所述隐藏槽(12)和所述吊顶框(10)的内部;
折叠架组件(6),所述折叠架组件(6)活动设置在所述隐藏槽(12)的内部;
伸缩爬梯组件(7),所述伸缩爬梯组件(7)设置在所述折叠架组件(6)的一侧;
所述折叠架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3)一端外壁底部的铰链(603),且铰链(603)上固定安装有贴合在所述隐藏槽(12)内部的U型折叠板(601),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一侧固定有推拉杆(604),所述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U型支撑台(602),且U型支撑台(602)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牵引槽(614),牵引槽(614)的内壁均滑动设置有滑架,牵引槽(614)的横截面设置T型状,所述轿厢本体(3)一端外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框(609),且连接框(609)的内壁与滑架的内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牵引杆(605),牵引杆(605)的底部转动轴心与铰链(603)的轴心重合,所述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且伸缩爬梯组件(7)活动设置在所述U型折叠板(601)的内壁顶部和所述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一侧两端之间;
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U型支撑台(602)内壁一侧的插槽(610),且插槽(610)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撑台(606),辅助撑台(606)的一侧与插槽(610)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弹簧(611),所述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设置有供人体穿过的槽口,且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两端均设计成弧面状,辅助撑台(606)的另一侧两端均贴合在第一梯架(701)的一侧外壁;
所述辅助安全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顶框(10)内壁一侧的小型曳引机(18),且吊顶框(10)的底部内壁一侧和隐藏槽(12)的顶部内壁之间开设有布线孔,小型曳引机(18)上绕设有穿过布线孔的吊绳(22),所述吊绳(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全带(23),且安全带(23)上固定安装有启闭控制开关(24),所述吊顶框(10)的内壁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和备用电池(19),且控制器(20)、备用电池(19)、小型曳引机(18)和启闭控制开关(24)电性连接,所述吊顶框(10)的底部内壁一端设置有铺设轮(21),且吊绳(22)设置在铺设轮(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爬梯组件(7)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U型折叠板(601)内壁顶部的第一梯架(701),且第一梯架(701)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梯架(702),第二梯架(702)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梯架(703),所述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和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708),且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外壁顶部和第三梯架(703)的两端外壁顶部均固定有插接在第二导向槽(708)内的滑块(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梯架(70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活动槽(707),且第三梯架(703)的两端底部、第二梯架(702)的两端底部和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定位销孔(705),定位销孔(705)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槽(707)与定位销孔(705)相通,活动槽(707)的内部与定位销孔(705)的内部插接有插销(7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架(701)的两端外壁底部均开设有卡槽(607),且U型支撑台(602)的内壁一侧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612),第一导向轮(612)滑动设置在卡槽(60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台(60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608),且辅助撑台(606)的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插接在第一导向槽(608)内的第二导向轮(6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折叠板(601)的一侧外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6),且第一梯架(701)的另一侧底部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25),两个连接板(25)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7),支撑辊(17)和支撑座(16)的一侧均与电梯井(1)的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13)的一侧外壁与所述侧板(11)的一侧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卡锁(14),且侧板(11)靠近卡锁(14)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禁止警示牌(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组件(5)开设在所述箱门(4)一侧顶部和安装槽(501),且安装槽(501)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502),安装座(50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腔(503),安装腔(503)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呼叫喇叭(505),安装腔(503)的内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网(50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69055.7A CN118495302B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69055.7A CN118495302B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95302A CN118495302A (zh) | 2024-08-16 |
CN118495302B true CN118495302B (zh) | 2024-10-11 |
Family
ID=9223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969055.7A Active CN118495302B (zh) | 2024-07-19 | 2024-07-19 |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495302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4187A (zh) * | 2017-03-10 | 2017-05-31 |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 消防电梯爬梯装置 |
CN109132764A (zh) * | 2018-10-19 | 2019-01-04 | 苏州福特美福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333111U (zh) * | 2013-05-27 | 2013-12-11 | 苏州铃木电梯有限公司 | 带救援爬梯的电梯轿厢 |
CN206395670U (zh) * | 2017-01-21 | 2017-08-11 | 海宁市红狮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 带隐藏式逃生梯的电梯轿厢 |
CN206502494U (zh) * | 2017-02-24 | 2017-09-19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轿厢逃生窗 |
CN114249209B (zh) * | 2021-12-28 | 2024-05-07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简单实用的应急救援轿厢 |
-
2024
- 2024-07-19 CN CN202410969055.7A patent/CN1184953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4187A (zh) * | 2017-03-10 | 2017-05-31 |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 消防电梯爬梯装置 |
CN109132764A (zh) * | 2018-10-19 | 2019-01-04 | 苏州福特美福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95302A (zh) | 2024-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30603B1 (en) | Elevator car comprising a working platform and method of moving a working platform | |
US8074767B1 (en) | Aerial ladder system with powered rungs | |
US4386680A (en) |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 |
US5081932A (en) | Aerial tramway installation | |
WO2007091461A1 (ja) | 乗降用車両 | |
CN210103213U (zh) |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 |
EP3819249B1 (en) | Elevator car | |
KR20050075354A (ko) | 대피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8883904A (zh) | 电梯轿厢、电梯系统和维护电梯系统的方法 | |
WO2004020322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BR102016011387A2 (pt) | sistema de elevador de resgate | |
CN118495302B (zh) | 一种带有应急救援装置的电梯轿厢 | |
JP2002020062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室装置 | |
JP2005349993A (ja) | タラップ車 | |
WO2004048245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11298310B (zh) | 一种克服高空恐惧的超高层救生设备 | |
CN110775781B (zh) | 电梯轿厢 | |
US11945684B2 (en) | Elevator car with foldable working platform | |
CN108622771A (zh) | 电梯通勤者登梯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9807629U (zh) | 一种电梯紧急逃生装置 | |
KR200249530Y1 (ko) | 압축 공기식 지하철 가변식 안전 승강판 | |
JPH1087204A (ja) |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救出装置 | |
KR100428438B1 (ko) | 장애인용 승강기 및 이의 설치방법 | |
KR102630862B1 (ko) | 엘리베이터 점검용 사다리 | |
RU139977U1 (ru) | Подъ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садки и высадки пассажира в кресле-коляске, установленное 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м вагон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