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92378B -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92378B CN118492378B CN202410978419.8A CN202410978419A CN118492378B CN 118492378 B CN118492378 B CN 118492378B CN 202410978419 A CN202410978419 A CN 202410978419A CN 118492378 B CN118492378 B CN 1184923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 roller
- lead powder
- shell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4—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 B22F1/145—Chemical treatment, e.g. passivation or decarburis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其内部转动设有滚筒。滚筒与外壳之间具有环形腔室,外壳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料管,其末端用于连接集尘器,出料管位于外壳的上方;外壳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堵头;滚筒或外壳设有冷却系统;滚筒的一端同轴穿设有送料管,另一端同轴穿设进气管;滚筒内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条凸条,滚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料孔,排料孔的流通尺寸为毫米级;排料孔沿着凸条的轨迹设置,且排料孔朝向滚筒内部的开口位于凸条的表面,排料孔朝向滚筒外部的一端与环形腔室连通;滚筒的外壁设有搅动叶片。本方案利用滚筒内外部同时对铅料进行多次细化,同时实现多次分级,制备的铅粉粒径更加均匀,粒径跨度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粉末的制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铅粉是生产铅蓄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铅粉的性能参数包括氧化度、粒径、吸水值等。其中铅粉粒径对极板和电池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粒径较细的铅粉,制成的未化成极板的孔隙度大、极化时容易转化为活性物质PbO2、初始容量较大、做成的电池充电接受性好。
目前通常采用滚筒式铅粉机制备铅粉。滚筒式铅粉机,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可转动的滚筒,以及设于滚筒与外壳之间的喷淋系统,用于对滚筒降温,滚筒的两端开口,一端用于向滚筒内部送空气及铅块,另一端用于向后端排出空气和铅粉。制备铅粉时,将铅块送入滚筒,同时向滚筒内注入空气,为铅粉提供氧化条件,滚筒的铅块通过不断的摩擦与撞击从而发生晶体变形、位移、氧化等反应,铅块表面被氧化的部分逐渐从块体上脱落下来形成细颗粒状的铅粉。铅粉经过滚筒端部的开口后端的集尘器,通过集尘器将铅粉与气流分离,从而获取铅粉产品。但是此类设备制成的铅粉粒径跨度较大,从1μm~100μm不等,铅粉粒径的均匀性较差,容易造成极板固化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并影响电池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利用滚筒内外部同时对铅料进行两次细化,并且同时实现多次分级,使得最终排出的铅粉粒径更加均匀,且粒径跨度范围更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其内部转动设有滚筒。
滚筒与外壳均为圆管结构,且滚筒与外壳之间具有环形腔室,外壳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料管,其末端用于连接集尘器,出料管位于外壳的上方;外壳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堵头;
滚筒设有冷却系统;
滚筒的一端同轴穿设有送料管,另一端同轴穿设进气管;
滚筒内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条凸条,滚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料孔,排料孔的流通尺寸为毫米级;排料孔沿着凸条的轨迹设置,且排料孔朝向滚筒内部的开口位于凸条的表面,排料孔朝向滚筒外部的一端与环形腔室连通;
滚筒的外壁设有搅动叶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滚筒的内部以及滚筒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环形腔室,对铅料进行多次细化,能有效提高铅料的细化效果及效率,并且利用滚筒可对铅粉进行初步分级,使得只有粒径较小的铅粉才能进入环形腔室,而铅粉在环形腔室内将再次细化,从而使得排出的铅粉粒径更加均匀,粒径跨度更小。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滚筒与盖板及环形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外壳-1、出料管-11、堵头-12、集料管-13、分级叶轮-14、分级电机-15、缓冲室-16、挡板-17、滚筒-2、凸条-21、排料孔-22、直板叶片-23、斜板叶片-24、通气孔-25、水道-26、盖板-3、通孔-31、延长管-32、环形水槽-4、水管-41、导杆-42、压力弹簧-43、机架-5、支撑架-51、驱动电机-6、送料管-91、进气管-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其内部转动设有滚筒2。
如图2至图5所示,滚筒2与外壳1均为圆管结构,且滚筒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具有环形腔室,以形成铅料的第二粉碎空间以及第二氧化空间,而滚筒2的内部则为铅料的第一粉碎空间及第一氧化空间,外壳1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料管11,其末端用于连接集尘器,出料管11位于外壳1的上方,以防止粒径较大的铅料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出料管11,如果将出料管11设于外壳1的下方,粒径较大的铅料便容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入出料管11内,这也会影响最终收集的铅粉的粒径均匀度;外壳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堵头12,在清洁装置或排出装置内部残余物料时,便可将堵头12拆下,从堵头12的安装位置进行操作。
滚筒2设有冷却系统,用于外壳1的内部温度。
如图3所示,滚筒2的一端同轴穿设有送料管91,用于向滚筒2内部输送铅块,另一端同轴穿设进气管92,具体的,进气管92位于滚筒2外部的一端与气泵相连,用于向滚筒2内注入空气。
如图2至图5所示,滚筒2内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条凸条21,用于提高铅块在滚筒2内的撞击及摩擦效果,滚筒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料孔22,排料孔22的流通尺寸为毫米级,具体的流通尺寸为1mm至5mm,流通尺寸即排料孔22可通过的物料粒径,排料孔22沿着凸条21的轨迹设置,排料孔22朝向滚筒2内部的开口位于凸条21的表面,排料孔22朝向滚筒2外部的一端与环形腔室连通。由于滚筒2与进气管9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了送料管91,且将铅粉的出口以此设置在滚筒2以及外壳1的侧壁,从而使得气流无法直接沿着滚筒2的轴线从端部排出,以延长空气在滚筒2内部的滞留时间。将排料孔22设为毫米级可加大空气向外的流通面积,从而为滚筒2与外壳1之间的环形腔室提供足够的空气,以进一步提高铅粉的氧化效果。将排料孔22朝向滚筒2内部的开口位于凸条21的表面,便可避免较大颗粒铅料进入排料孔22;其原因是,凸条21向滚筒2内部呈凸起结构,滚筒2旋转时,大颗粒的铅块将与凸条21的侧面结构接触,当铅块与凸条21接触之后,便会撞开凸条21,从而避免大颗粒铅料进入排料孔22。已经在滚筒2内部形成的铅粉,由于质量较轻,便可在气流的带动下,通过排料孔22,进入环形腔室内,但是此时铅粉的粒径跨度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细化及分级之后才可排出。此过程不仅利用气流与排料孔22对铅粉进行第一次分级,而且沿着轴线从滚筒2端部进入的空气,无法直接从滚筒2的另一端排出,增加了空气在滚筒2内部的滞留时间,从而可提高铅块的氧化效率;加之空气需要从滚筒2侧壁上的排料孔22排出,并且滚筒2时刻处于旋转状态,进一步使得空气能充分地覆盖到滚筒2内部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滚筒2内部各处的铅块能更加均匀地进行氧化反应。
如图2、图5所示,滚筒2的外壁设有搅动叶片,用于搅动环形腔室内部的铅料,延长铅料与氧气的反应时间,提高铅料的氧化效果,而进入环形腔室内粒径较大的粉料将被进一步细化,使得制备的铅粉粒度更加均匀。铅粉在环形腔室内经过再一次的细化之后,粒径和质量满足的铅粉才能从环形腔室内跟随气流进入出料管11,从而进入后端的集尘器;以此来保证收集到的铅粉粒径的均匀度,使最终铅粉制品的粒径跨度处于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优选的,如图2、图5所示,搅动叶片包括与滚筒2轴线平行设置的直板叶片23,其在滚筒2的外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块,滚筒2的外壁对应相邻的直板叶片23之间还设有一列斜板叶片24,且在滚筒2的外壁上,直板叶片23及斜板叶片24均与排料孔22间隔设置,每一列斜板叶片24对应滚筒2的两端分为两组,两组斜板叶片24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一侧均倾斜朝向滚筒2的中部,滚筒2旋转时,直板叶片23用于搅动环形腔室内的铅粉,加大铅粉的流动及冲击速度,每一列的两组斜板叶片24则用于引导铅粉向滚筒2的中部汇集,避免铅粉堆积在环形腔室的两端,从而提高合格铅粉的出料效率。
优选的,如图2、图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空气在滚筒2以及环形腔室内分布的均匀度,以及提高空气流量,滚筒2的侧壁对应直板叶片23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一侧根部开设有通气孔2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滚筒2工作时为顺时针旋转,沿着滚筒2的旋转方向,通气孔25在滚筒2内部的开口位置位于通气孔25在滚筒2外部的开口位置后方,如此便使得通气孔25与滚筒2径向呈倾斜结构设置,并且通气孔25位于滚筒2外部的开口朝向滚筒2的旋转方向,而通气孔25位于滚筒2内的开口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后方。因为进气管92的空气出口设置在滚筒2内部,所以滚筒2内部的压力大于滚筒2外部的压力,因而滚筒2内部的空气可通过通气孔25向外排出。采用上述设置不仅能解决空气流量以及分布的问题,并且在滚筒2工作旋转过程中,因为通气孔25位于滚筒2内的开口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后方,所以铅块及较大的颗粒物便无法进入通气孔25,从而防止铅块及较大的颗粒物通过通气孔25进入环形腔室。而少量粒径小、质量轻的铅粉还能随着气流进入通气孔25实现分级,从而提高铅粉从滚筒2内部进入环形腔室的效率。另一方面,因为通气孔25位于滚筒2外部的开口朝向滚筒2的旋转方向,并且通气孔25的开口位于直板叶片23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一侧的根部,在滚筒2工作旋转过程中,环形腔室里面部分粒径较大的铅粉在与直板叶片23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一侧接触时,可顺着直板叶片23的侧面进入通气孔25,并经通气孔25回到滚筒2内,使粒径较大的铅粉在滚筒2内再次经历细化的过程。当需要对滚筒2内部进行清洁或者排出滚筒内部的粉尘残留物时,可反方向旋转滚筒2,此时滚筒2的旋转方向与通气孔25在滚筒2内部开口的朝向一致,如此便可使滚筒2内部的清洁液体及残留物从通气孔25顺利排出。
优选的,如图1及图3、图5所示,出料管11连通设于一集料管13的上端,具体的,可设于集料管13上端的侧壁或者集料管13的顶部,集料管13的下端连通设于外壳1的顶部,集料管13的内部同轴设有分级叶轮14,其顶部通过转轴连接于一分级电机15的主轴,分级电机15设于集料管13的顶部,分级叶轮14位于出料管11的下方,分级叶轮14的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块隔板,隔板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分级叶轮14的顶部具有开口,出料管11的末端用于连接抽气泵。工作时,抽气泵将外壳1内部的气流通过集料管13、分级叶轮14及出料管11向外抽出,同时带动铅粉向分级叶轮14流动,分级电机15带动分级叶轮14旋转,粒径合格的铅粉将从分级叶轮14的隔板之间的间隙内进入分级叶轮14内部,并从分级叶轮14的顶部排出,然后粒径合格的铅粉经过出料管11向后方的集尘器输送,通过设置分级叶轮14可对铅粉进行再次分级,以排出粒径稍大的铅粉,经此排出的铅粉粒径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从而提高铅粉粒径的整体均匀度。
优选的,如图1及图3、图5所示,外壳1顶部与集料管13之间连通设有缓冲室16,其内部容积大于集料管13的内部容积,如此一来便可使缓冲室16内部向上的气流小于集料管13内部的气流,因为在滚筒2旋转的过程中,部分粒径或质量较大的铅粉将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入缓冲室16,当铅粉进入缓冲室16之后,由于此处的气流较小,当滚筒2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之后,粒径或质量较大的铅粉将自动下落,最后只有粒径更小、更轻的铅粉才能上升至分级叶轮14处。
作为优选的结构,缓冲室16为长方体结构,其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便尽可能地覆盖滚筒2的长度范围。
优选的,如图5所示,缓冲室16内部沿着外壳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块挡板17,挡板17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以避免阻碍气流上升,在滚筒2轴线方向的投影视图上,挡板17的上边倾斜朝向滚筒2工作时旋转方向的反方,相应地,挡板17的下边的朝向与滚筒2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一致,如此便可使得被滚筒2外壁上的搅动叶片抛向缓冲室16,且质量或粒径较大的铅粉与挡板17接触,并在挡板17的阻挡作用下再次落回滚筒2表面,以减少进入缓冲室16的大粒径或质量较重的铅粉。
优选的,如图2所示,冷却系统包括贯穿滚筒2侧壁的水道26,其平行于滚筒2的轴线,且沿滚筒2的圆周设有多条,滚筒2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盖板3,盖板3均位于外壳1端部的外侧;冷却系统还包括开设于盖板3上与水道26一一对应且连通的通孔31,以及设于盖板3外端面的环形水槽4;环形水槽4采用圆周固定设置,其与盖板3的外端面之间为端面密封连接结构。具体的,可在环形水槽4与盖板3的接触部位设置密封圈,从而形成端面密封结构,同时能满足盖板3相对环形水槽4转动的目的。环形水槽4的槽口朝向盖板3,且环形水槽4内部与通孔31连通,环形水槽4的外部连通设有水管41,滚筒2其中一端的环形水槽4用于向水道26内部注水,另一端的环形水槽4用于排出水道26内部的水,从而使水在水道26内部流通,以满足对滚筒2进行冷却的目的。因为本方案在滚筒2的内部及外部均会进行铅粉的制备,因此滚筒2的内外部均需要进行降温,而方案无法将降温喷淋的结构设置在滚筒2与外壳1之间,为同时满足滚筒2内外的降温需求,本方案将冷却用的水道26设置在滚筒2的侧壁,如此便能同时对滚筒2的内部及外部进行降温,并且因为水道26设于滚筒2的侧壁内部,还可进一步提高对滚筒2的降温效果,而且不占用外壳1的内部空间。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铅粉制造装置还包括机架5,外壳1支撑于机架5上,盖板3的外端面均同轴设有延长管32,送料管91及进气管92分别同轴穿设于两根延长管32内,机架5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架51,延长管32分别转动设于机架5两端的支撑架51上,从而利用延长管32将滚筒2转动连接于机架5上,以减小外壳1的受力,传统的装置,将滚筒2转动安装于外壳1上,使得外壳1需要承受滚筒2的重量,加快了滚筒2与外壳1连接处的磨损。
优选的,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环形水槽4的外端面均垂直设有多根导杆42,导杆42均平行于滚筒2的轴线,导杆42穿过对应的支撑架51,从而实现圆周固定设置的目的,环形水槽4与对应的支撑架51之间均设有压力弹簧43,用于将环形水槽4压紧于盖板3的端面,以保证环形水槽4与盖板3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如图1所示,铅粉制造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6,其与滚筒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其内部转动设有滚筒(2),其特征在于:
滚筒(2)与外壳(1)均为圆管结构,且滚筒(2)与外壳(1)之间具有环形腔室,外壳(1)的侧壁连通设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末端用于连接集尘器,出料管(11)位于外壳(1)的上方;外壳(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堵头(12);
滚筒(2)设有冷却系统;
滚筒(2)的一端同轴穿设有送料管(91),另一端同轴穿设进气管(92);
滚筒(2)内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条凸条(21),滚筒(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料孔(22),排料孔(22)的流通尺寸为毫米级;排料孔(22)沿着凸条(21)的轨迹设置,且排料孔(22)朝向滚筒(2)内部的开口位于凸条(21)的表面,排料孔(22)朝向滚筒(2)外部的一端与环形腔室连通;
滚筒(2)的外壁设有搅动叶片;
搅动叶片包括与滚筒(2)轴线平行设置的直板叶片(23),直板叶片(23)在滚筒(2)的外壁沿圆周阵列设有多块,滚筒(2)的外壁对应相邻的直板叶片(23)之间还设有一列斜板叶片(24),且在滚筒(2)的外壁上,直板叶片(23)及斜板叶片(24)均与排料孔(22)间隔设置,每一列斜板叶片(24)对应滚筒(2)的两端分为两组,两组斜板叶片(24)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一侧均倾斜朝向滚筒(2)的中部;
滚筒(2)的侧壁对应直板叶片(23)朝向滚筒(2)旋转方向的一侧根部开设有通气孔(25);沿着滚筒(2)的旋转方向,通气孔(25)在滚筒(2)内部的开口位置位于通气孔(25)在滚筒(2)外部的开口位置后方;
冷却系统包括贯穿滚筒(2)侧壁的水道(26),其平行于滚筒(2)的轴线,且沿滚筒(2)的圆周设有多条,滚筒(2)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盖板(3),盖板(3)均位于外壳(1)端部的外侧;冷却系统还包括开设于盖板(3)上与水道(26)一一对应且连通的通孔(31),以及设于盖板(3)外端面的环形水槽(4);环形水槽(4)采用圆周固定设置,其与盖板(3)的外端面之间为端面密封连接结构,环形水槽(4)的槽口朝向盖板(3),且环形水槽(4)内部与通孔(31)连通,环形水槽(4)的外部连通设有水管(41),滚筒(2)其中一端的环形水槽(4)用于向水道(26)内部注水,另一端的环形水槽(4)用于排出水道(26)内部的水;
还包括机架(5),外壳(1)支撑于机架(5)上,盖板(3)的外端面均同轴设有延长管(32),送料管(91)及进气管(92)分别同轴穿设于两根延长管(32)内,机架(5)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架(51),延长管(32)分别转动设于机架(5)两端的支撑架(51)上;
环形水槽(4)的外端面均垂直设有多根导杆(42),导杆(42)均平行于滚筒(2)的轴线,导杆(42)穿过对应的支撑架(51),环形水槽(4)与对应的支撑架(51)之间均设有压力弹簧(43),用于将环形水槽(4)压紧于盖板(3)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管(11)连通设于一集料管(13)的上端,集料管(13)的下端连通设于外壳(1)的顶部,集料管(13)的内部同轴设有分级叶轮(14),分级叶轮(14)顶部通过转轴连接于一分级电机(15)的主轴,分级电机(15)设于集料管(13)的顶部,分级叶轮(14)位于出料管(11)的下方,分级叶轮(14)的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块隔板,隔板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分级叶轮(14)的顶部具有开口,出料管(11)的末端用于连接抽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顶部与集料管(13)之间连通设有缓冲室(16),其内部容积大于集料管(13)的内部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室(16)内部沿着外壳(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块挡板(17),挡板(17)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在滚筒(2)轴线方向的投影视图上,挡板(17)的上边倾斜朝向滚筒(2)工作时旋转方向的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6),其与滚筒(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78419.8A CN118492378B (zh) | 2024-07-22 | 2024-07-22 |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978419.8A CN118492378B (zh) | 2024-07-22 | 2024-07-22 |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92378A CN118492378A (zh) | 2024-08-16 |
CN118492378B true CN118492378B (zh) | 2024-09-06 |
Family
ID=9224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978419.8A Active CN118492378B (zh) | 2024-07-22 | 2024-07-22 |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4923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35092B (zh) * | 2024-08-12 | 2024-10-25 | 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铅粉筛分装置 |
CN119525491A (zh) * | 2025-01-23 | 2025-02-28 | 福建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钨钢粉末压制成型设备及压制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129966U (zh) * | 2017-08-23 | 2018-03-23 | 山东康洋电源有限公司 | 铅酸电池用铅粉生产装置 |
CN114850479A (zh) * | 2022-05-20 | 2022-08-05 | 罗万里 | 一种用于连续氢破碎的匀速旋转落料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84059A (en) * | 1971-07-01 | 1975-02-19 | Lucas Industries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xide-containing lead powder |
JPH0766808B2 (ja) * | 1988-12-12 | 1995-07-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高酸化度鉛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JP2005336525A (ja) * | 2004-05-25 | 2005-12-08 | Ace Giken:Kk | 金属製品成形用複合化粉末及び成形用粒状物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金属製品の製造方法 |
CN101306471B (zh) * | 2008-06-06 | 2010-09-01 | 西安启源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铅饼造粒机 |
CN102266945A (zh) * | 2011-08-20 | 2011-12-07 | 陈登刚 | 一种铁基合金粉末的球磨工艺及装置 |
CN204724852U (zh) * | 2015-04-21 | 2015-10-28 | 江苏浙长电源有限公司 | 用于生产电池极板的铅粉机 |
CN106422827A (zh) * | 2016-08-18 | 2017-02-22 | 浙江铭叶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磁粉芯的粉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
CN106216694A (zh) * | 2016-08-25 | 2016-12-14 | 四川荣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减少噪音污染的水冷式制粉装置 |
CN106363186B (zh) * | 2016-08-30 | 2018-07-06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铅粉生产系统 |
CN207402107U (zh) * | 2017-10-24 | 2018-05-25 | 熊伊凡 | 一种铅球磨粉机 |
CN109047782A (zh) * | 2018-10-25 | 2018-12-21 | 自贡高科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一种硬质合金粉料的高效磨制方法 |
CN213437187U (zh) * | 2020-10-20 | 2021-06-15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散热和排湿功能的铅粉机 |
-
2024
- 2024-07-22 CN CN202410978419.8A patent/CN1184923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129966U (zh) * | 2017-08-23 | 2018-03-23 | 山东康洋电源有限公司 | 铅酸电池用铅粉生产装置 |
CN114850479A (zh) * | 2022-05-20 | 2022-08-05 | 罗万里 | 一种用于连续氢破碎的匀速旋转落料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92378A (zh) | 2024-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492378B (zh) | 一种铅粉制备装置 | |
CN112452460A (zh) | 一种固态废料的多重粉碎装置 | |
CN116571430B (zh) | 一种粉料筛分设备 | |
CN115415153B (zh) | 一种基于气压加载辅助的废旧锂电池材料筛分方法 | |
CN118634922B (zh) | 一种玉米颗粒连续碾磨装置 | |
CN212328556U (zh) | 一种煤块破碎磨粉一体化装置 | |
CN212550352U (zh) | 筛分装置 | |
CN221022513U (zh) | 一种间歇式均匀混料压球机 | |
CN211359042U (zh) | 一种大流量涂料卧式砂磨机 | |
CN107008910B (zh) | 一种铅粉机 | |
CN216807074U (zh) | 一种湿熄焦炭干熄焦炭分离运输装置 | |
CN213622351U (zh) | 一种大米生产线高精度自动化出料机构 | |
CN107511225A (zh) | 一种金属粉碎机 | |
CN212309402U (zh) | 一种新型搅拌站用无尘物料混合装置 | |
CN211476568U (zh) | 物料混料干燥装置 | |
CN113889614A (zh) |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工艺 | |
CN209060919U (zh) | 锂离子电池浆料搅拌装置 | |
CN222152316U (zh) |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研磨装置 | |
CN219296683U (zh) | 一种煤粉下料装置 | |
CN222446708U (zh) | 一种立磨磨盘排出料的刮料改进装置 | |
CN222093256U (zh) | 一种用于立式环模颗粒机的刮拨料机构 | |
CN217817920U (zh) | 锂电池正极前驱磷酸铁材料制备用滤饼闪蒸装置 | |
CN222000791U (zh) | 一种水泥磨选粉装置 | |
CN219600090U (zh) | 一种色母粒防粘连装置 | |
CN115259651B (zh) | 一种硅酸铝纤维棉原料熔融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629006 Evolution Temple Industrial Park, Anju District,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iyang Batte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29006 Evolution Temple Industrial Park, Anju District,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LIYANG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