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91627A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91627A CN118491627A CN202410802820.6A CN202410802820A CN118491627A CN 118491627 A CN118491627 A CN 118491627A CN 202410802820 A CN202410802820 A CN 202410802820A CN 118491627 A CN118491627 A CN 1184916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tary
- cylinder
- impact
- ball mill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98 ball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38 clean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7/0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 B02C17/18—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7/0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 B02C17/1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with one or a few disintegrating members arranged in the contain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7/00—Disintegrating by tumbling mills, i.e. mills having a container charged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disintegr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al disintegrating members such as pebbles or balls
- B02C17/18—Details
- B02C17/24—Driv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04—Cleaning containers having tubular shape, e.g. casks, barrels, drums
- B08B9/0808—Cleaning containers having tubular shape, e.g. casks, barrels, drum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y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球磨机附壁问题使球磨机不受极限转速限制,还能消除球磨机常规转速下的粘磨问题的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以提高粉磨效率和效果,以及降低球磨机的能耗,涉及工业粉体制备技术领域。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包括机架和筒体;还包括定齿轮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并围绕所述筒体的轴线布置的至少一个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行星轴,所述行星轴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上设有对筒体内的附壁物料刮料冲击碰撞用的冲击板;所述定齿轮设置在筒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筒体同轴线布置,所述定齿轮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星轴靠近所述定齿轮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定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消除球磨机附壁和粘磨影响,尤其适合超细粉体生产的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球磨机是一种基础机械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尤其是冶金选矿和建材水泥的粉磨生产。球磨机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一、粉磨性能优良,粉体粒料近球状,颗粒级配合理;二、连续运行稳定可靠;三、单机产能大。
公知的,能耗高是球磨机固有缺点。根据Ansdm的粉碎功能理论测定:轴承、齿轮等纯机械损失12.3%,产品散热47.6%,磨机筒体散发的辐射热6.4%,空气带走热量31.4%,用于粉磨物料的能量约2%~3%。球磨机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
制约球磨机提高能量效率的一个关键技术限制是:筒体极限(临界)转速。传统球磨机要实现粉磨目的,需要两个基本运动:一是物料研磨体与筒体的相对分离运动;二是研磨体和物料的相互碰撞冲击运动。要实现物料和研磨体与筒体的相对分离,理论要求筒体旋转对物料研磨体产生的离心力加速度不能大于物料的泻落重力加速度,即筒体极限转速必须小于理论转速公式:n=424/√d,转/分钟(d为有效筒体内径,单位cm)。实际转速一般取极限转速的75-85%,转速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和破坏物料研磨体整体抛物线运动。当筒体转速达到或超过极限转速,研磨体物料与筒体保持相对静止而随筒体一起转动,出现“附壁”运动状态,这是传统球磨机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传统球磨机的物料和研磨体相互冲击运动主要依赖呈抛物线同向运动的研磨体冲击物料完成粉碎。同向冲击的粉碎效率很低,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后泻落的研磨体对先泻落至底层的物料产生相对冲击运动,理论上筒体回转一圈,研磨单体才能产生一次冲击,总体冲击次数少;二是受限筒体的伦理转速,冲击速度低,平均冲击速度更低;三是粉磨腔体内物料研磨体的抛物线相对冲击速度从零到最大冲击速度总体呈线性分布,大量小于最低冲击动能阙值的研磨体对物料冲击粉碎接近零效率。
不同大小、形状和不同材性的物料要实现粉碎,需要不同的最低冲击动能阙值。小于最低冲击动能阙值的冲击效果,对物料粉碎接近零效率。为了满足必须的动能冲击阙值,提高粉碎效率,传统球磨机只有两种基本措施:一、增加磨机有效筒体直径;二、增加研磨体单体质量。这两个措施都存在弊端:增加筒体直径是有限的,直径5米以上磨机的制造运输受技术和经济限制,实际工业领域很少使用;增加研磨体单体质量会增加设备运行重量和相应减少总体物料冲击粉碎次数。
公知的,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的传统球磨机,主要用于生产常规细度粉体,一般不能用于生产超细粉体。其主要原因是球磨机生产超细粉体的“粘磨”问题。超细粉体的范德华分子团聚力增强是“粘磨”问题主要发生机理,粉体粉磨细度和粉磨物料含湿度是产生“粘磨”问题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粘磨”影响表现形式为筒体内部周边形成一层与研磨体分离和逐渐加厚的细粉料层;结果是球磨机逐渐降低粉磨效率,直至失去粉磨能力。传统球磨机生产需要尽量避免出现“粘磨”问题,其解决办法主要有:一是降低粉磨物料含湿度;二是增加粉体粒径,或增加粗粉占比。与球磨机受极限转速限制的“附壁”问题不同,“粘磨”问题在球磨机筒体转速低于极限转速时也会出现。“粘磨”问题与“附壁”问题的表现形式也有区别:“粘磨”表现在旋转筒体内部周向形成粉体料层;“附壁”表现在旋转筒体内部周向形成物料和研磨体混合堆积层。
突破球磨机极限转速限制,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降低能耗,是工业粉磨行业长期努力实现和追求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工业规模化应用的超极限转速高效球磨机尚无实质性突破。
一种有意义的方向是行星球磨机(俗称行星磨),能大幅提升粉磨效率,数倍节约能耗。但行星球磨机有致命缺陷,其原理和结构难以解决连续进出料问题。现状是高效率的行星球磨机只应用于非连续化运行的小型实验磨。
申请公布号为CN1018566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高速复合式球磨机,包括筒体和驱动筒体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筒体内安装有与筒体旋转方向相反的反向旋转装置;所述反向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穿筒体的空腔,在位于空腔内的旋转轴上设有搅拌工具,在伸出空腔外的旋转轴上设有驱动器。该球磨机工作时通过驱动器驱动旋转轴向着与筒体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旋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工具运动,通过搅拌工具带着钢球与被球磨的材料做反方向运动,以达到消除钢球的离心力,进而突破筒体转速的临界限制的目的。该专利没有明确其反向旋转装置轴线是否是与滚动筒体中心轴线重合,但从其专利附图上看是重合的。结合该专利其它从属权利要求,该专利难以达到“消除钢球的离心力,进而突破滚筒转速的临界限制的目的”。不管滚筒内安装的反向旋转装置是否与滚筒同轴线,反向旋转轴上设置的搅拌工具对钢球主要作用是加强和改变钢球与钢球或钢球与物料的碰撞速度与方向,而不能实现“有效消除钢球的离心力”。因为反向旋转轴上设置的搅拌工具沿反向旋转轴径向长短设置面临一个矛盾问题:搅拌工具设置过短,反向旋转装置的搅拌工具对筒体内抛物线泻落的钢球碰撞作用有限,难以穿透泻落物料和钢球,作用于筒体内部的附壁物料和钢球;搅拌工具设置过长,会破坏筒体内部下方物料和钢球随筒体旋转方向的必须运动。所以该专利如果合理设置反向旋转轴和反向旋转的搅拌工具只能强化钢球与钢球或钢球与物料的碰撞,提高部分粉磨效率;但达不到该专利申请所称的“消除钢球的离心力”和“突破筒体转速的临界限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球磨机附壁问题,使球磨机不受极限转速限制,还能消除球磨机常规转速下的粘磨问题的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以提高粉磨效率和效果,以及降低球磨机的能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包括机架和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中空轴,另一端设有出料中空轴,所述筒体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定齿轮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并围绕所述筒体的轴线布置以能随筒体绕筒体的轴线公转的至少一个冲击机构;
所述冲击机构包括行星轴,所述行星轴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行星轴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上设有对筒体内的附壁物料刮料冲击碰撞用的冲击板;
所述定齿轮设置在筒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筒体同轴线布置,所述定齿轮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行星轴靠近所述定齿轮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并设有与所述定齿轮啮合以驱动该行星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定齿轮为内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定齿轮内与所述定齿轮内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齿轮为外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定齿轮外侧与所述定齿轮外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所述定齿轮和行星齿轮包括在内的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通过两端的进料中空轴以及出料中空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中空轴和出料中空轴均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或调心轴瓦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通过调心滚子轴承与筒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轴到所述筒体的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行星轴到所述筒体的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机构为至少两个,所述冲击机构绕筒体的轴线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沿所述行星轴的轴线方向,所述行星轴上布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冲击板,每组所述冲击板包括至少两块冲击板,每组的所述冲击板绕所述行星轴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冲击板由四块冲击板构成。
进一步地,沿行星轴的轴线方向,相邻两组的所述冲击板错位布置。
上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的使用方法,包括:
待物料经进料中空轴加入到筒体内后,利用筒体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所述筒体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行星轴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行星齿轮与定齿轮实现绕自身轴线自转,行星轴旋转过程中带动冲击板一并转动,冲击板转动的过程中刮除并冲击冲击板的轨迹区域内的附壁或粘磨物料,并连带使附近区域内的附壁物料一并消除,从而防止物料附壁或粘磨,使物料和研体在筒体内发生有效撞击,实现磨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高效节能
传统球磨机的有效能量利用很低,其根本原因就是受极限转速限制,大量研磨体和物料随筒体旋转产生有限高度抛物线同向冲击,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不到3%。本发明的球磨机和方法,能够突破极限转速限制,数倍至数十倍提高冲击力,将传统球磨机效率低下的抛物线同向冲击粉碎变化为高效的空间动态强力分散冲击粉碎。本发明的球磨机和方法,理论上有效能量利用率也可以靠近或达到破碎机有效能量利用率,即有效能量利用率达20%~30。考虑球磨机整体运动质量大于破碎机运动体质量,受转动惯量动平衡影响,本发明实际能够达到的物料冲击线速度低于破碎机冲击线速度,即有效能量利用率低于破碎机。如果按达到破碎机有效能量利用率的50%计算,相对于传统球磨机,本发明也可以实现节能效果70—80%,提高能量利用效率4—5倍。
B.减小主体设备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球磨机,在相同粉磨腔体空间内实现数倍至数十倍空间动态高效冲击粉碎次数;明显相同产能情况下,主体设备体积和重量相对传统球磨机数倍减小。
C.减小主传动装置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球磨机,可以不受极限转速限制数倍提高筒体转速,在相同传动功率情况下,本发明筒体传动装置的扭矩数倍也降低,可以使主传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也大幅降低。
D.改变传统球磨机不能够干法生产超细粉体现状
本发明的球磨机能够消除球磨机干法生产超细粉体的“粘磨”问题,即能够改变传统球磨机不能够干法生产超细粉体现状。结合本发明其它优点,本发明可以用于超细粉体高效节能生产。
E.降低磨机滚筒长径比,降低制造难度
传统球磨机受限于直径增加困难,通常采用大长径比设计,一般长径比大于2。本发明的球磨机因其效率高,在相同产能下可以采用小长径比设计,如长径比小于1,而小长径比设计可以降低传统球磨机制造难度。
F.减少研磨体总体质量和减小单体质量
本发明通过提高不受极限转速限制的筒体转速和实现空间动态高效冲击粉碎,相对于传统球磨机,本发明可以数倍减少研磨体总体质量和数倍减小研磨体单体质量。
G.适配转速
不同材性物料,有不同的冲击速度要求;如高硬度物料需要高动能冲击阙值,低硬度物料需要低动能冲击阙值。本发明相对于固定转速的传统球磨机,其转速可以更灵活设置,可以方便设计为变频调速磨机,满足不同物料高效粉磨。
H.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在筒体上设有定齿轮,在行星轴上设有与定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直接利用筒体的驱动装置即可在驱动行星轴自转,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行星轴自转的冲击驱动装置,降低了球磨机的制造成本,且后期围护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球磨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球磨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4是行星轴自转方向与筒体旋转方向相同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行星轴自转方向与筒体旋转方向相反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冲击板沿行星轴的轴线方向错位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冲击板沿行星轴的轴线方向对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筒体,3-冲击机构,4-定齿轮,5-行星齿轮,6-调心滚子轴承,11-箱体,21-进料中空轴,22-出料中空轴,23-轴线,31-行星轴,32-冲击驱动装置,33-冲击板,B区域-冲击板的运动轨迹清理物料研体附壁区域,C区域-物料研体剩余附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包括机架1和筒体2,所述筒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中空轴21,另一端设有出料中空轴22,所述筒体2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以使所述绕筒体2能绕其自身轴线23旋转;还包括定齿轮4和安装在所述筒体2内并绕所述筒体2的轴线布置以能随筒体2围绕筒体2的轴线公转的至少一个冲击机构3,所述冲击机构3包括行星轴31,所述行星轴31沿所述筒体2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行星轴31与筒体2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行星轴31能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即自转,所述行星轴31上设有对筒体2内的附壁物料刮料冲击碰撞用的冲击板33。所述定齿轮4设置在筒体2的一端且与所述筒体2同轴线布置,所述定齿轮4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行星轴31靠近所述定齿轮4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2并设有与所述定齿轮4啮合以驱动该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5。
进料中空轴21、出料中空轴22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筒体2上。当然,进料中空轴21、出料中空轴22也可以与筒体2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球磨机工作时,利用筒体驱动装置驱动筒体2旋转,筒体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行星轴31绕筒体2的轴线旋转,即公转;物料和出料需要气体从进料中空轴21进入筒体2经磨粉后从出料中空轴22流出。由于定齿轮4固定在机架1上,行星轴31绕筒体2的轴线公转的工程中会使与定齿轮4啮合的行星齿轮5绕定齿轮4公转并自转,从而在筒体转动的同时实现驱动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如图1所示,当所述定齿轮4为外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外侧与所述定齿轮4外啮合时,筒体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与筒体同向旋转(参见图4)。图4中,筒体顺时针旋转,行星轴31顺时针自转。如图2所示,当所述定齿轮4为内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内与所述定齿轮4内啮合时,筒体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与筒体反向旋转(参见图5)。图5中,筒体逆时针旋转,行星轴31顺时针自转。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球磨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B区域示意冲击板33的运动轨迹清理物料研体附壁区域,C区域示意物料研体剩余附壁区域,B和C区域共同构成全部物料研体附壁区域;在球磨机工作过程中,筒体自转的同时驱动行星轴31绕筒体轴线公转并自转,行星轴31在自转的过程中带动冲击板转动,转动的冲击板33刮除并冲击碰撞全部B区域的物料研体,刮除的部分B区域物料研体受力运动并冲击邻近的C区域的物料研体,连锁反应消除部分C区域附壁物料研体,进而突破球磨机的极限转速限制。本发明的球磨机将冲击机构绕筒体2的轴线设置,使得物料研体可以从筒体2的中心区域通过而掉落,还可对掉落的物料研体产生二次冲击、抛落,从而可以产生足够的撞击运动,因而本申请的球磨机具有更高的球磨效率以及更好的球磨效果(粒度一致性更好),其有效能量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且本申请的球磨机可以直接利用筒体的驱动装置即可在驱动行星轴自转,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行星轴自转的冲击驱动装置,方便实现筒体2的内置冲击板33公转和自转运动,有利于控制球磨机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齿轮4为内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内与所述定齿轮4内啮合的结构与所述定齿轮4为外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外侧与所述定齿轮4外啮合的结构相比,前者使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与筒体反向旋转,后者使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与筒体同向旋转,在行星轴31相同的自转速度下,前者可以使冲击板具有更强的冲击效果,消除附壁作用的效果更好,但同时对筒体2带动物料旋转提升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而后者则冲击效果相对较差,但有利于筒体内物料的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冲击机构3的数量对消除附壁物料的效果,特别是消除C区域附壁物料的效果有影响。一般来说,在不相互干涉的前提下,同一筒体内的冲击机构3的数量越多对消除附壁物料越有利。具体来说,冲击机构3的数量越多,冲击机构3不仅可以刮除冲击附壁物料研体,还更容易对掉落在其上的物料研体产生二次冲击、抛落,使筒体2内的物料研体发生空间多方向动态冲击,因此,对提高球磨机的效果和效率越为有利。为了保证筒体2的平衡,一般来说,所述冲击机构3为至少两个,所述冲击机构3围绕筒体2的轴线均匀布置,即,冲击机构3均匀布置在以筒体2的轴线为中心的圆环上。图3中,冲击机构3为八个并绕筒体2的轴线均匀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行星轴31的转速对消除附壁物料的效果也有影响,具体可以根据物料的种类,筒体2的转速,行星轴的数量等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得到一合适的值。然后,根据该值相应设计定齿轮与行星齿轮的传动比。
为了保护定齿轮4和行星齿轮5,本发明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所述定齿轮4和行星齿轮5包括在内的箱体11。
本发明中,具体的,所述筒体2通过两端的进料中空轴21以及出料中空轴22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2通过进料中空轴21与出料中空轴22之间的中间部分与机架1转动。
进料中空轴21和出料中空轴22可以通过各种轴承或轴瓦与机架1转动连接,行星轴31也可以通过各种轴承或轴瓦与筒体2转动连接。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进料中空轴21和出料中空轴22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或调心轴瓦轴承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31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与筒体2转动连接,以实现对筒体以及行星轴的自动调心,简化球磨机制造和安装精度,提高球磨机的使用寿命。
行星轴31的位置可以设置在筒体2的侧壁与筒体2的轴线之间的区域的任意位置。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最佳地,所述行星轴31到所述筒体2的侧壁的距离f小于所述行星轴31到所述筒体2的轴线的距离e。上述结构必然会使得冲击板33随行星轴31转动的过程中不能扫过筒体2的中心区域,这样筒体2的中心区域具有较大的空腔面积,更有利于物料研体的撞击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和效果。
冲击板33可以是直板,呈螺旋结构设置等。沿所述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可以只布置一块较长的冲击板33,沿所述行星轴31的周向方向,可以布置一块或多块冲击板33。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中,沿所述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所述行星轴31轴上布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冲击板33,每组所述冲击板33包括至少两块冲击板33,每组的所述冲击板33绕所述行星轴31均匀布置。图6中,每组所述冲击板33由四块冲击板33构成。本发明中,如图6、图7所示,沿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相邻两组的所述冲击板33可错位布置和对应布置。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优选地,沿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相邻两组的所述冲击板33错位布置。上述结构对刮除冲击附壁物料研体的效果最好,可进一步提升球磨机的效果和效率,以及降低球磨机的能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待物料经进料中空轴21加入到筒体2内后,利用筒体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2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所述筒体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行星轴31绕所述筒体2的轴线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行星齿轮5与定齿轮4实现绕自身轴线自转,行星轴31旋转过程中带动冲击板33一并转动,冲击板33转动的过程中刮除并冲击冲击板33的轨迹区域内(B区域)的附壁物料,刮除的部分B区域物料受力运动使其冲击邻近的C区域的物料,连带使附近区域内(C区域)的附壁或或粘磨物料一并消除,从而达到防止物料附壁或粘磨,使物料和研体在筒体2内发生有效撞击,实现在突破极限转速下或常规转速下磨粉的目的。
Claims (12)
1.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包括机架(1)和筒体(2),所述筒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中空轴(21),另一端设有出料中空轴(22),所述筒体(2)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齿轮(4)和安装在所述筒体(2)内并围绕所述筒体(2)的轴线布置以能随筒体(2)绕筒体(2)的轴线公转的至少一个冲击机构(3);
所述冲击机构(3)包括行星轴(31),所述行星轴(31)沿所述筒体(2)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行星轴(31)与筒体(2)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31)上设有对筒体(2)内的附壁物料刮料冲击碰撞用的冲击板(33);
所述定齿轮(4)设置在筒体(2)的一端且与所述筒体(2)同轴线布置,所述定齿轮(4)安装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行星轴(31)靠近所述定齿轮(4)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筒体(2)并设有与所述定齿轮(4)啮合以驱动该行星轴(31)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齿轮(4)为内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内与所述定齿轮(4)内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齿轮(4)为外齿轮,所述行星齿轮(5)设置在所述定齿轮(4)外侧与所述定齿轮(4)外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所述定齿轮(4)和行星齿轮(5)包括在内的箱体(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通过两端的进料中空轴(21)以及出料中空轴(22)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中空轴(21)和出料中空轴(22)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或调心轴瓦轴承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行星轴(31)通过调心滚子轴承(6)与筒体(2)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31)到所述筒体(2)的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行星轴(31)到所述筒体(2)的轴线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3)为至少两个,所述冲击机构(3)围绕筒体(2)的轴线均匀布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所述行星轴(31)上布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冲击板(33),每组所述冲击板(33)包括至少两块冲击板(33),每组的所述冲击板(33)绕所述行星轴(31)均匀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冲击板(33)由四块冲击板(33)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沿行星轴(31)的轴线方向,相邻两组的所述冲击板(33)错位布置。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物料经进料中空轴(21)加入到筒体(2)内后,利用筒体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2)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所述筒体(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行星轴(31)绕所述筒体(2)的轴线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行星齿轮(5)与定齿轮(4)实现绕自身轴线自转,行星轴(31)旋转过程中带动冲击板(33)一并转动,冲击板(33)转动的过程中刮除并冲击冲击板(33)的轨迹区域内的附壁或粘磨物料,并连带使附近区域内的附壁物料一并消除,从而防止物料附壁或粘磨,使物料和研体在筒体(2)内发生有效撞击,实现磨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02820.6A CN118491627A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802820.6A CN118491627A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91627A true CN118491627A (zh) | 2024-08-16 |
Family
ID=9223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802820.6A Pending CN118491627A (zh) | 2024-06-20 | 2024-06-20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491627A (zh) |
-
2024
- 2024-06-20 CN CN202410802820.6A patent/CN11849162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82765B (zh) | 一种高研磨能力的研磨机 | |
CN118491626A (zh) | 一种边缘出料的节能球磨机及其突破极限转速的方法 | |
EP3919179B1 (en) | Grinding and shaping method for vertical grinding machine | |
RU2562836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льчения руды | |
CN206631670U (zh) | 锤击式动态循环筛分破碎机 | |
CN2319119Y (zh) | 细式防尘反击破碎机 | |
CN2930855Y (zh) | 高细熟料破碎磨 | |
CN222789371U (zh)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 | |
CN112718135B (zh) | 球磨机 | |
CN209109284U (zh) | 能够产生轴向作用力的球磨机 | |
CN118491627A (zh) | 一种内置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2789372U (zh) | 一种边缘出料的节能球磨机 | |
CN201300066Y (zh) | 一种改进的沥青胶体磨 | |
CN201664620U (zh) | 一种搅拌磨粉碎机搅拌机构 | |
CN108672019A (zh) | 一种冲击式破碎机新型打击锤 | |
CN211538003U (zh) | 一种高研磨能力的研磨机 | |
CN220177037U (zh) | 一种板锤式煤粉破碎机 | |
CN112090510A (zh) | 一种双机重叠双向击打的破碎机 | |
CN103495458A (zh) | 双转子超细反击锤式破磨机 | |
CN2681820Y (zh) | 一种用于高细研磨的新型连续式球磨机 | |
CN215087664U (zh) | 一种球磨机 | |
CN222984501U (zh) | 一种中心传动的超极限转速球磨机 | |
CN112718121B (zh) | 破碎机 | |
CN118719248A (zh) | 一种独立驱动行星冲击机构的节能球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
US4976472A (en) | Centrifugal mil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