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83410B -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83410B
CN118483410B CN202410940572.1A CN202410940572A CN118483410B CN 118483410 B CN118483410 B CN 118483410B CN 202410940572 A CN202410940572 A CN 202410940572A CN 118483410 B CN118483410 B CN 118483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immunoassay
outer ring
solution
accommodat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9405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483410A (zh
Inventor
付光磊
李浩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9405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83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848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83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83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83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 G01N33/5304Reaction vessels, e.g. agglutination 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作为工作溶液的量取和排出工具、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场所以及跟靶标物浓度相关联的气体产生容器的注射器,用于安装注射器的载体以及用于连接载体并显示距离检测信号的纸基插件。载体包括本体、本体下侧的第二底板和第二底板下侧的第一底板。本体上设有注射器容置通道,第一底板上设有与外圈容置通道一一对应的外圈插槽,第二底板上设有与内圈容置通道一一对应的内圈插槽。纸基插件包括内端用于插接到插槽中的内槽体,内槽体内部铺设有滤纸条。本装置是一种非密闭体系,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本检测方法占用容器更少,操作更简便,对专业操作技能的要求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并涉及基于该免疫检测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检测已被广泛用于疾病诊断、食品及药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其中便携化、低成本及操作便捷的检测装置更有利于大众使用,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不依赖大型分析仪器,基于气体产生机理的免疫检测装置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类装置通常利用具有一定催化活性的如铂纳米粒子等材料作为检测探针,通过催化如H2O2等底物产生如O2等气体,再对气体的体积进行信号转换。
现有技术中,基于气体产生机理的免疫检测装置的基本要求为装置的密闭性。其一般做法是:在96 孔板、塑料离心管或化学修饰的玻璃瓶内构建免疫检测体系,或者将构建好的测定体系转移到特制的容器内,然后与气压计或毛细管连通,并对装置进行密闭处理,最后将靶标物的浓度转换为气压信号或液体在管内的移动距离信号。这类检测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第一、在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额外频繁使用如移液枪等溶液量取及转移工具,并涉及多种储存容器,操作较繁琐;第二、这些容器需要进行密闭处理,提高了操作难度,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漏气的情况,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气体产生机理的免疫检测方法已被用于微流控芯片装置中,如体积转换条形图芯片,但装置的密闭性仍然是一个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的一般做法是:将在其他常规容器中构建好的免疫检测溶液转移到芯片的样品池内,或者在样品池内直接构建免疫检测体系,利用相似的气体产生机理,借助气压推动染料溶液在微通道内移动,产生可视化的条形图距离信号。这种芯片装置具有以下缺点:第一、芯片的构造通常较复杂,在保证密闭性的前提下,样品池、染料池、微通道及其连通结构需制备在不同的片层上,制备成本偏高;第二、使用时,需将微量体积的如染料等工作溶液注入相应的微尺寸池内,然后精准滑动片层连通前述结构,这些操作对缺乏相关专业技能的人群的难度较大,易出现漏液或连通不到位的情况,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纸基检测装置具有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的优势,通过毛细管效应,液体可自动在纸基底上携带工作试剂迁移。基于气体产生机理的免疫检测方法也可用于纸基装置中,现有技术的一般做法是:在纸基底上构建免疫检测体系,然后将检测区域取下并转移至其它如离心管或条形图芯片等装置内,利用前述方法实现定量免疫检测。由此可见,最终检测装置的密闭性仍然是一个基本要求,均一定程度上存在前述问题。另外,在纸基底上构建免疫检测体系,往往需要对纸基底进行特定的物理或化学修饰,同时易存在背景信号高的问题。目前,基于气体产生机理,无需密闭要求和基底修饰,无需单独注入液态染料,即可直接在纸基底上产生可视化距离检测信号的免疫检测装置尚无报道。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由气体推动的液体移动状态,通常需要在所述装置中注入如染料等工作溶液使液体显色。还有一些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将染料等工作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该部分工作溶液对反应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免疫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其基于气体产生机理,装置具有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更
低和使用更便捷的特点,检测方法具有占用容器更少,操作更简便,对专业操作技能要求更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它包括作为工作溶液的量取和排出工具、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场所以及跟靶标物浓度相关联的气体产生容器的注射器,用于安装所述注射器的载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载体并显示距离检测信号的纸基插件;所述载体包括本体,固定于本体下侧的第二底板以及固定于第二底板下侧的第一底板;所述本体开设有内外各一圈纵向注射器容置通道;外圈注射器容置通道包括上端敞口的外圈针筒容置通道以及位于外圈针筒容置通道下方的外圈针柄容置通道;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与外圈针柄容置通道一一对应并且同轴设置的外圈针头容置通道;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与外圈针头容置通道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外圈插槽;内圈注射器容置通道包括上端敞口的内圈针筒容置通道、位于内圈针筒容置通道下方的内圈针柄容置通道以及位于内圈针柄容置通道下方的内圈针头容置通道;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与内圈针头容置通道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内圈插槽;所述纸基插件包括内端用于插接到所述外圈插槽或者所述内圈插槽中的内槽体;所述内槽体上侧敞口,内部铺设有长条状滤纸。
优选地,所述长条状滤纸的内端具有浸染段。
优选地,所述内槽体上侧设置有透明膜。
基于所述的免疫检测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所述注射器针筒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
第二步:抽取浓度为0.05%~3%的H2O2底物溶液,使液体覆盖注射器针筒内壁上的免疫检测体系;
第三步:将注射器的注射器针筒置于针筒容置通道内,并使注射器针头下端与针头容置通道下端基本平齐;将纸基插件内端插入所述外圈插槽或者所述内圈插槽中,并使所述浸染段位于注射器针头正下方;反应2~30分钟后,记录注射器所排出液体在长条状滤纸上的移动距离信号;
第四步:建立所述移动距离信号与靶标物浓度间的标准曲线;
第五步:利用所述标准曲线实现靶标物浓度的免疫检测。
优选地,在所述注射器针筒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的步骤如下:
步骤A: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杆,定量抽取作为捕获组分的抗体或抗原溶液,抽取体积低于筒内总容量的二分之一,在筒内壁固定捕获组分;放置后推出液体;
步骤B:抽取清洗液,使清洗液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通过拉动及推动活塞杆刷洗前述覆盖部位;
步骤C:抽取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液,使所述溶液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步骤D:抽取作为靶标组分的抗原溶液或抗体溶液,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步骤E:抽取作为检测组分的探针―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或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体溶液或探针―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或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原溶液,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进一步优选地,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捕获组分的浓度为2~80 μg/mL。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的清洗液为pH为7.0~7.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磷酸盐吐温缓冲液。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液浓度为0.5~1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E中所述的检测组分为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抗体溶液或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抗原溶液;所述铂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300 nm;检测组分中铂纳米粒子的浓度为0.1~0.5 mg/mL。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结合了注射器和纸基底在免疫检测中的优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装置是一种非密闭体系,装置紧凑便携,操作简单及成本低。在尺寸较小的一个载体中设置有内外两圈注射器容置通道,为避免相邻纸基插件互相干涉,将内外两圈的插槽设置在不同高度。一套装置能够同时检测至少12个样品及多种靶标。将构建好免疫检测体系的注射器放入装置的注射器容置通道内,可视化距离检测信号可自动显示在滤纸条上,无需在装置中额外注入如染料等其它工作溶液。现有市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可直接用于本装置,滤纸条及其它组件可批量化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本发明装置作为一种定量型现场即时免疫检测装置,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
第二、本发明的免疫检测体系是在注射器中构建。一只注射器具有三种功能:①作为工作溶液的量取和排出工具;②作为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场所;③作为跟靶标物浓度相关联的气体产生容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已广泛普及,操作简单。借助注射器的上述功能和优势,可避开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如移液枪等溶液量取和转移工具或多种储液容器,显著简化操作过程,非常适用于缺乏相关专业操作技能的人群操作。
第三、本发明基于气体产生机理,但无需密闭要求和基底修饰,直接在纸基底上产生可视化距离检测信号。具体地,利用注射器所注射液体在纸基底中的毛细管效应,可自动在滤纸条上产生可视化距离检测信号,降低了操作难度,消除了密闭性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同时无需对纸基底进行特殊的修饰,只需将染料预先浸染到滤纸条的接液部位即可。染料未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不会对反应体系产生干扰,不影响免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载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载体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注射器与载体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纸基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中滤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图省略了注射器;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纸基插件中滴加水的体积与其距离信号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构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免疫检测体系的注射器照片验证结果图;其中的a:捕获组分为无,靶标组分为PSA,检测组分为铂纳米粒子(Pt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b:捕获组分为无,靶标组分为无,检测组分为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c:捕获组分为鼠抗人PSA单抗,靶标组分为无,检测组分为Pt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d:捕获组分为鼠抗人PSA单抗,靶标组分为PSA,检测组分为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构建PSA的免疫检测体系的注射器所排出液体在纸基插件中的移动距离信号验证结果图;其中的a:捕获组分为无,靶标组分为PSA,检测组分为Pt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b:捕获组分为无,靶标组分为无,检测组分为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c:捕获组分为鼠抗人PSA单抗,靶标组分为无,检测组分为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其中的d:捕获组分为鼠抗人PSA单抗,靶标组分为PSA,检测组分为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抗;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PSA检测的线性关系曲线;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PSA检测的特异性结果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PSA检测的重现性结果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于临床血清样本中PSA检测的准确度验证结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外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11、外圈针柄固定架;112、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3、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2、内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21、内圈针柄固定架;122、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3、内圈针柄容置通道;124、内圈针头容置通道;2、第一底板;21、外圈插槽;3、第二底板;31、内圈插槽;32、外圈针头容置通道;4、注射器;41、注射器针筒;42、注射器针柄;43、注射器针头;5、纸基插件;51、外槽体;52、内槽体;53、长条状滤纸;531、浸染段;54、透明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免疫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装置。并结合所述免疫检测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技术效果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检测方法。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免疫检测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免疫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作为工作溶液的量取和排出工具、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场所以及跟靶标物浓度相关联的气体产生容器的注射器4,用于安装所述注射器4的载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载体的纸基插件5。
如图1、图2和图3,所述载体包括本体1,固定于本体1下侧的第二底板3以及固定于第二底板3下侧的第一底板2。所述本体1开设有内外各一圈纵向圆形注射器容置通道,在同一水平面上六个内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2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个圆周上,六个外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1的中心点处于另外同一个圆周上,内圈圆周和外圈圆周同心布置。
所述外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1包括上端敞口的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2以及位于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2下方的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13,所述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13内设置有外圈针柄固定架111。所述第二底板3上开设有与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13一一对应并且同轴设置的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所述第一底板2上开设有与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外圈插槽21。
结合图4,所述内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2包括上端敞口的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2、位于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2下方的内圈针柄容置通道123以及位于内圈针柄容置通道123下方的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所述圈针柄容置通道123内设置有内圈针柄固定架121。所述第二底板3上开设有与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内圈插槽31。
如图5,所述纸基插件5包括上侧及内侧(内侧指图5左侧)敞口并且为长直槽形式的外槽体51和安装在外槽体51内的内槽体52。其中内槽体52上侧敞口,内部铺设有长条状滤纸53。如图6,所述长条状滤纸53的内端具有浸染段531。浸染段531的制备方法是:将染料滴加到长条状滤纸53的内端部,然后干燥。
进一步地,仍如图5,所述内槽体52上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敞口的透明膜54。该透明膜5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长条状滤纸53负载液体的过度挥发,并起到防尘作用。由于浸染段531上方为开放空间,内槽体52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
实施例二、免疫检测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用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实施例一的免疫检测装置。
首先在所述注射器4的注射器针筒41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
然后,抽取浓度为0.1%的H2O2底物溶液,使液体覆盖注射器针筒41内壁上的免疫检测体系。
之后将布置于外圈的注射器4的注射器针筒41置于所述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2内,注射器针柄42卡接在所述外圈针柄固定架111上,注射器针头43位于所述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内,注射器针头43下端与所述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下端基本平齐。如图7,将纸基插件5内端插入所述外圈插槽21中,并使所述浸染段531位于所述注射器针头43正下方。
将布置于内圈的注射器4的注射器针筒41置于所述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2内,注射器针柄42卡接在所述内圈针柄固定架121上,注射器针头43位于所述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内,注射器针头43下端与所述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下端基本平齐。如图7,将纸基插件5内端插入所述内圈插槽31中,并使所述浸染段531位于所述注射器针头43正下方。
使注射器针头43下端与针头容置通道下端基本平齐的控制手段是,使注射器针头43下端靠近所述浸染段531,比如使注射器针头43下端与浸染段531上表面相距0-2毫米。反应2~30分钟后,记录注射器所排出液体在长条状滤纸53上的移动距离信号。
最后,通过改变靶标物浓度得到一组移动距离信号,据此建立所述移动距离信号与靶标物浓度间的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标准曲线实现靶标物浓度的免疫检测。
其中,在所述注射器针筒41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的步骤如下:
步骤A:拉动容量为1 mL、管筒为聚丙烯(PP)材质的市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活塞杆,抽取作为捕获组分的浓度为30 μg/mL的鼠抗人PSA单克隆抗体溶液0.3 mL;将注射器置于4oC冰箱内放置12小时,推出液体;该步骤可使捕获组分固定至注射器的内筒壁表面。
步骤B:抽取pH为7.4的0.01 M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0.3 mL,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依次拉动、推动活塞杆三次刷洗前述覆盖部位,推出清洗液;重复操作三次;该步骤可去除注射器内的残余组分。
步骤C:抽取浓度为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液0.4 mL,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将注射器置于37oC水浴中1小时,推出液体;按步骤B清洗注射器;该步骤可封闭内筒壁上未吸附捕获组分的空余位点。
步骤D:抽取作为靶标组分的PSA抗原溶液0.3 mL,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将注射器置于37oC水浴中30分钟,推出液体;按步骤B清洗注射器;该步骤可在内筒壁上完成捕获组分与靶标物的特异性识别。
步骤E:抽取检测组分―铂纳米粒子(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克隆抗体溶液0.3 mL,其中Pt NPs的浓度为0.25 mg/mL,Pt NPs的粒径为25 nm。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将注射器置于37oC水浴中20分钟,推出液体;按步骤B清洗注射器;该步骤可在内筒壁上完成检测探针―Pt NPs的免疫捕获。
所述的Pt NPs标记的鼠抗人PS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Pt NPs的制备:在80oC水浴中,将浓度分别为0.4 M和1.0 mM的抗坏血酸(AA)水溶液和氯铂酸(H2PtCl6)水溶液按1:10的体积比混合;静置10分钟后,于15000 转离心6分钟,弃去上清液;按该操作,将下沉淀用水洗涤三次;将最终收集的Pt NPs超声分散于水中,浓度为3.0 mg/mL。
(2)标记:配制浓度为1.0 mg/mL的Pt NPs水分散液;用K2CO3水溶液将分散液的pH值调至8.5;加入终浓度为20 μg/mL的鼠抗人PSA单克隆抗体储备液;于25±5oC室温条件下缓慢振荡2小时后,加入终浓度为0.5%的BSA水溶液,继续振荡0.5小时;于10000转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按该操作,再将下沉淀用水洗涤一次。
(3)储备:将上一步所得下沉淀超声分散于pH为7.4的0.01 M 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分散液中含有0.05% Triton X-100、1.25%蔗糖和0.5% BSA;Pt NPs的终浓度为0.25mg/mL;备用。
以下是本发明装置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验证过程及结果。
在纸基插件的浸染段滴加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染料在滤纸条中的移动距离信号。如图8所示,所滴加水的体积与染料的移动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表明两者间存在定量关系,也证明了本装置用于可视化距离读数的可行性。在注射器内采用不同组分构建了PSA的免疫检测体系,并对不同体系进行了气泡产生和装置中染料移动距离对照实验。如图9和图10所示,只有当捕获抗体、靶标PSA以及Pt NPs标记的检测抗体同时使用时,如图9中的d和图10中的d所示,注射器内可观察到明显的气泡产生现象,证明Pt NPs探针被免疫捕获在注射器内。相应地,注射器所注射的液体在装置的纸基插件内产生了79 mm的距离信号。其它对照组均无明显气泡产生现象,也没有明显距离信号,均低于4.0 mm。该对照实验验证了注射器内PSA的免疫检测体系的成功构建,同时也证明了本装置可将测定体系中靶标PSA的浓度转换为纸基插件中的距离信号。
如图11所示,PSA在0.5~50 ng/mL浓度范围内,装置中所产生的距离信号跟PSA浓度的Lg值呈线性关系(R2=0.998),据此可建立两者间的定量关系。按3倍信噪比(S/N)计算,检测限(LOD)为0.32 ng/mL,显著低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阈值―4.0 ng/mL。如图12所示,跟血清中普遍存在的其他几种浓度均为175 ng/mL的常见蛋白及其他肿瘤标志物:人血清白蛋白(ALB)及免疫球蛋白G(IgG)、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相比,该方法只对浓度为35 ng/mL的靶标PSA产生明显检测信号。浓度分别为1.5 mM和6.0 mM的抗坏血酸和葡萄糖也无明显信号产生,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分别利用六只注射器独立构建了浓度均为35 ng/mL的PSA的免疫检测体系,记录了其在本装置中六个纸基插件中所产生的距离信号。如图13所示,信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87 %,证明本装置和检测方法用于该类免疫检测的重现性较好。
为了验证本装置和检测方法用于实际血清样本检测的准确度,分别采用本装置和检测方法以及常规罗氏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检测了21临床血清样本中的PSA浓度,样本的稀释倍数为10倍。如图14所示,两种检测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84),线性方程的斜率为0.944,表明两种检测结果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Claims (7)

1.基于免疫检测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检测装置包括作为工作溶液的量取和排出工具、免疫检测体系的构建场所以及跟靶标物浓度相关联的气体产生容器的注射器(4),用于安装所述注射器(4)的载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载体并显示距离检测信号的纸基插件(5);所述载体包括本体(1),固定于本体(1)下侧的第二底板(3)以及固定于第二底板(3)下侧的第一底板(2);所述本体(1)开设有内外各一圈纵向注射器容置通道;外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1)包括上端敞口的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2)以及位于外圈针筒容置通道(112)下方的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13);所述第二底板(3)上开设有与外圈针柄容置通道(113)一一对应并且同轴设置的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所述第一底板(2)上开设有与外圈针头容置通道(32)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外圈插槽(21);内圈注射器容置通道(12)包括上端敞口的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2)、位于内圈针筒容置通道(122)下方的内圈针柄容置通道(123)以及位于内圈针柄容置通道(123)下方的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所述第二底板(3)上开设有与内圈针头容置通道(124)一一对应地上下正对并且上侧及外侧敞口的内圈插槽(31);所述纸基插件(5)包括内端用于插接到所述外圈插槽(21)或者所述内圈插槽(31)中的内槽体(52);所述内槽体(52)上侧敞口,内部铺设有长条状滤纸(53);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所述注射器针筒(41)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
第二步:抽取浓度为0.05%~3%的H2O2底物溶液,使液体覆盖注射器针筒(41)内壁上的免疫检测体系;
第三步:将注射器(4)的注射器针筒(41)置于针筒容置通道内,并使注射器针头(43)下端与针头容置通道下端基本平齐;将纸基插件(5)内端插入所述外圈插槽(21)或者所述内圈插槽(31)中,并使浸染段(531)位于注射器针头(43)正下方;反应2~30分钟后,记录注射器所排出液体在长条状滤纸(53)上的移动距离信号;
第四步:建立所述移动距离信号与靶标物浓度间的标准曲线;
第五步:利用所述标准曲线实现靶标物浓度的免疫检测;
在所述注射器针筒(41)内壁构建免疫检测体系的步骤如下:
步骤A: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杆,定量抽取作为捕获组分的抗体或抗原溶液,抽取体积低于筒内总容量的二分之一,在筒内壁固定捕获组分;放置后推出液体;
步骤B:抽取清洗液,使清洗液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通过拉动及推动活塞杆刷洗前述固定部位;
步骤C:抽取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液,使所述溶液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步骤D:抽取作为靶标组分的抗原溶液或抗体溶液,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步骤E:抽取作为检测组分的探针―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或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体溶液或探针―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或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原溶液,使液体覆盖步骤A中所述捕获组分在内筒壁上的固定部位;放置后推出液体并清洗注射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捕获组分的浓度为2~80 μ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清洗液为pH为7.0~7.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磷酸盐吐温缓冲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液浓度为0.5~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检测组分为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抗体溶液或铂纳米粒子标记的抗原溶液;所述铂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300 nm;检测组分中铂纳米粒子的浓度为0.1~0.5 mg/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滤纸(53)的内端具有浸染段(5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体(52)上侧设置有透明膜(54)。
CN202410940572.1A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Active CN118483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40572.1A CN118483410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40572.1A CN118483410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83410A CN118483410A (zh) 2024-08-13
CN118483410B true CN118483410B (zh) 2024-10-18

Family

ID=9219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40572.1A Active CN118483410B (zh) 2024-07-15 2024-07-15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8341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4688A2 (ru) * 2016-05-24 2017-11-30 Артем Витальевич ДЫДЫКИН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аутологичной сыворотки
KR20200104813A (ko) * 2019-02-26 2020-09-04 강릉원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분석물질을 검출하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출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56429A1 (en) * 1999-03-22 2000-09-28 Analytica Of Branford, Inc. Direct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nebulization electrospray and apci mass spectrometry
US6281004B1 (en) * 1999-04-14 2001-08-28 Cytologix Corporation Quality control for cytochemical assays
JP5472869B2 (ja) * 2008-12-19 2014-04-16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イムノアッセイ用キャピラリ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ピラリーイムノアッセイ法
CN109239135B (zh) * 2018-10-24 2021-04-2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柔性气压传感构建的便携式生物免疫分析方法
TWI693403B (zh) * 2019-01-17 2020-05-11 逢甲大學 免疫檢測方法
US20210172940A1 (en) * 2019-12-05 2021-06-10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Photothermal Effects-Driven Volumetric Bar-Chart Microchip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4688A2 (ru) * 2016-05-24 2017-11-30 Артем Витальевич ДЫДЫКИН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аутологичной сыворотки
KR20200104813A (ko) * 2019-02-26 2020-09-04 강릉원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분석물질을 검출하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출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83410A (zh) 202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99271B2 (ja) 毛細管血液抗原試験装置
CN111426842A (zh) 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US885287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hook effect and expanding the dynamic range in point of care immunoassays
WO2017156869A1 (zh)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及样本收集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8362681A (zh) 分析装置、方法和试剂
JPH01229969A (ja) 改良されたメンブレン支持形式の免疫分析法
CN111351941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M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1940A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IgG检测试剂、试剂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2707B (zh) 一种荧光免疫层析测量装置
CN205650212U (zh) 用于全血样品检测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双层微流控芯片
CN111505313B (zh) 一种联合诊断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3777003A (zh) 便携式电化学定量免疫层析滤纸及其试纸和应用
CN106226540A (zh) 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
CN118483410B (zh) 一种免疫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免疫检测方法
CN112858273B (zh) 智慧医院用犬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适配的检测装置
CN214750354U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抗体联合智能化检测装置
CN212622625U (zh) 一种二联抗体快检试剂盒
CN111505314B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210465451U (zh) 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
JP4229943B2 (ja) 検体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方法に用いる検体収容用容器
TWI314648B (en) Biochemical reaction cassette and analytical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8393131B (zh) 一种利用注射器构建的免疫测定方法
CN209542626U (zh) 一种分离式多通道层析装置
CN210954058U (zh) 一种磁珠释放机构及系统
CN113138271A (zh) 基于血糖仪信号读出的多种毒品快速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