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638C - 具有对准磁带用的外露基板基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 Google Patents
具有对准磁带用的外露基板基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638C CN1184638C CNB998071196A CN99807119A CN1184638C CN 1184638 C CN1184638 C CN 1184638C CN B998071196 A CNB998071196 A CN B998071196A CN 99807119 A CN99807119 A CN 99807119A CN 1184638 C CN1184638 C CN 118463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tape
- tape
- substrate
- data storag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NGIFLGASWRNHJ-UHFFFAOYSA-N o-dicarboxybenzene Natural products OC(=O)C1=CC=CC=C1C(O)=O XNGIFLGASWRNH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tygon phthalic acid est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391 vi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C([H])[H]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54 vi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85—Envelop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Automatic Tape Cassette Changer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存储带盒具有外露的基板基准可用来改进磁带的对准。数据存储带盒包括一个由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组成的壳体、一块基板、至少一个卷带盘和一条存储磁带。基板设置在壳体内并包括有参照部,该参照部通过在第一壳体部内被保护的开口而外露。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保护包括参照部在内的基板。至少一个卷带盘可旋转地与基板连结。最后,存储磁带被至少一个卷带盘保持在壳体内。在将数据存储带盒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内时,对准装置与基板的参照部接合,从而可确定并精确地控制存储磁带相对于读/写磁头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存储带盒。较具体点说,涉及一种具有外露基准以改进磁带对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音频和视频领域内数据存储带盒已用了好几十年。虽然其他形式的存储媒体如磁盘箱也可使用,但数据存储带盒仍然是一种记录大量信息供以后检索使用的极其普遍采用的形式。
数据存储带盒一般含有一个用来保持至少一个卷带盘的外壳或壳体和一长段存储磁带。存储磁带被卷绕在卷带盘毂部的周围并被驱动系统驱动使它通过一条限定的磁带走动路径。壳体通常包括一个分开的盖和基体,两者结合时造成一个某种型式的开口(或窗口),使当将数据存储带盒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内时,读/写磁头能通过窗口接近存储磁带。这个在存储磁带和磁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壳体内发生(例如中间装带的设计),也可将存储磁带导引到壳体外读/写磁头所在的邻近区域内(例如螺旋驱动或先导块的设计)。当数据存储带盒的设计是将磁带导引到壳体外分开的磁头位置时,存储磁带在壳体内的位置并无重大关系。但当带盒/驱动系统的设计是使磁头和存储磁带在壳体内或与壳体十分接近的地方面对时,存储磁带在邻近窗口处的精确定位就极其重要。在这方面,存储磁带的定位是由带盒壳体内限定的磁带走动路径专门规定的。
具体地说,采用这种在内部使磁头和存储磁带面对的方法,数据存储带盒通常包括两个卷带盘。磁带走动路径是由保持存储磁带的两个卷带盘的位置和各个定位在壳体内的磁带导行件限定的。卷带盘通常可旋转地装在盖上或基体上,并各包括一个毂部和两个相对的径向凸缘。存储磁带卷绕在两个相对的径向凸缘之间的毂部上。一般地说,采用两个卷带盘的设计,存储磁带就是在两个毂部之间沿着磁带导行件延伸。磁带导行件被关键性地定位在壳体内使在带盒的窗口处,存储磁带大致与窗口的平面平行。
最近在磁带驱动机构、读/写磁头和磁带介质方面的进展已大大提高数据存储带盒的功效能力。例如,磁带介质的革新已能使存储磁带的存储容量和产品寿命增加。同时现代的读/写磁头已能在横越存储磁带高度而形成的日益细小的数据轨迹上阅读和记录信息。采用缩小的数据轨迹,存储在存储磁带内的信息量便可显著增加。
读/写磁头和磁带介质的改进对数据存储带盒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为了在每一道轨迹上使读/写磁头和存储磁带能够始终如一地互相作用,存储磁带在带盒的窗口处必须被精确地定位。任何一个离开所需平面定位的微小偏差都会造成误差。如果存储磁带略微在所期望位置之上或之下,那么在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之内时,读/写磁头将难于找到所需的轨迹。如果存储磁带在越过带盒的窗口时磁带走动路径有角度上的偏向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显然,在采用缩小的轨迹时发生读/写错误的机会将更多。
数据存储带盒的设计师们曾力图解决上述磁带路径的定位问题,例如,在带盒窗口的两个对侧定位设置磁带的导行件。磁带导行件用来导引或限定存储磁带的位置使它在所需的平面内以所需的水平越过带盒的窗口。这样,在理论上当将数据存储带盒插置在磁带驱动机构内时,读/写磁头将与存储磁带在这个被控制的位置上会合。但不幸的是,在采用缩小的数据轨迹时,单靠磁带导行件还不足以将存储磁带定位在所需的严密公差的范围内。
例如,磁带导行件和卷带盘通常都固定在基体或盖的内表面上,这两者通常由塑料模压制成。虽然尽力使基体及/或盖尽可能制造得平直,变形仍易发生。随着时间的消逝,塑料材料会扭曲或弯曲。在任一种情况下,保持在壳体内的各个构件的水平(或高度)都会改变,或是个别地或是整体地改变。在单个磁带导行件的高度上发生的那怕一个小的改变都能改变磁带的路径导致发生读/写误差。较近一段时期,塑料盖已被金属板替代,卷带盘和磁带导行件都装在金属板上。虽然采用金属板至少在初始时可消除塑料模压本身带来的变形,但时间一长,金属板也能被损坏。因为金属板的整个表面完全外露,在重复使用时,金属板会弯曲、凹陷等,这样又会造成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磁带路径偏差。
即使各个构件都按精确的高度装到盖(塑料的或金属的)或基体上,在磁带驱动机构内仍会发生对准的问题。磁带驱动机构通常包括一个具有对准装置的装带盒器。装带盒器在初时接纳并将数据存储带盒导引到磁带驱动机构内。对准装置于是对准在读/写磁头邻近的数据存储带盒。在磁带驱动机构内设置数据存储带盒时那怕一个小的误差也会造成与上述相同的读/写误差。简单地说,在磁带驱动机构内适当地对准数据存储带盒与在带盒壳体本身内限定一条始终如一的磁带路径同等重要。
一种典型的装带盒器/对准装置在尺寸足以接纳带盒壳体的磁带驱动机构的框架内设有一个槽。数据存储带盒沿着该槽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内,而该槽具有一个相对于读/写磁头的已知的位置和关系。另外,可设有一个某种型式的悬挂系统用来在某一位置上支持带盒壳体。遗憾的是,这种一般可被接受用来将数据存储带盒设置在磁带驱动机构内的方法可能不会使存储磁带与磁头始终如一地对准。因为上述对准装置只是依靠带盒壳体来在磁带驱动机构内对准,而带盒壳体通常由模压的塑料制成。塑料模压过程带来的表面不规则会在壳体的平直度上造成不可避免的偏差。换句话说,即使各个内部构件被适当地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上,在外部表面起伏不定的地方即使起伏很小也会发生不正确的对准。另外,内部构件例如被固定在盖上时,而在磁带驱动机构内的对准是参照基体作出的,这样便会产生不准确的对准。而且,由于带盒壳体会随时间的消逝而扭曲或弯曲,磁带驱动机构内的对准也会从一次使用变化到另一次使用。在这些情况下,十分可能读/写磁头将不能对早先录有信息的轨迹定位。简言之,采用塑料带盒壳体作为参照点来对准存储磁带相对于读/写磁头的位置,由于材料的不规则、公差的积累、存储磁带在壳体内的定位等会导致误差。
数据存储带盒是用来保存大量信息的重要工具,但随着读/写和磁带技术的日益复杂,数据存储带盒的设计必须革新以资提供准确的存储磁带定位和在严密公差范围内的对准。因此,需要有在磁带驱动机构内能够改进对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与磁带驱动机构一起使用的数据存储带盒,该磁带驱动机构包括形成一个垂直平面和一个水平平面的对准装置,包括:一个制有窗口的壳体;一个设置在壳体内的、包括有参照部的基板,该参照部可被对准装置进入借以确定基板的位置;一个或两个卷带盘可旋转地与该基板连结;及一条被一个或两个卷带盘保持着的存储磁带,通过壳体的窗口可接近该存储磁带。
本发明一个较优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存储带盒包括一个壳体、一块基板、至少一个卷带盘和一条存储磁带。壳体由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组成。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互相匹配,形成一个封闭体,其内保持着数据存储带盒的各个其他构件。基板设在壳体内并包括有参照部。基板的参照部通过第一壳体部内的开口或缺口而外露。至少有一个卷带盘可旋转地与基板连结。最后,存储磁带被至少一个卷带盘保持着。
使用时,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能提供卷带盘和存储磁带相对于基板的始终如一的对准。就这方面而言,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基板由刚强而较平直的材料制成,使卷带盘和存储磁带能被定位在一个相对于基板的参照部为已知的高度。另外,在将数据存储带盒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内时,基板的参照部能提供存储磁带相对于读/写磁头的始终如一的对准。
本发明另一个较优实施例涉及的数据存储带盒包括一个壳体、至少一个卷带盘、一条存储磁带和一块基板。壳体形成一个封闭体,其内设有卷带盘、存储磁带和基板。存储磁带被固定在卷带盘上。另外,卷带盘可旋转地被固定在基板上,使基板能将卷带盘和存储磁带保持在已知的位置上。基板还包括参照部,其上有可从壳体外部触摸的接触表面用来确定存储磁带的位置。
在最终装配时,基板使卷带盘从而使存储磁带定位在壳体内一个已知的水平上。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基板基本上是平直的,使基板的参照部特别是接触表面具有相对于存储磁带的已知位置。使用时,数据存储带盒被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内。通过与基板的接触表面的接合,数据存储带盒特别是存储磁带便可相对于磁带驱动机构而被对准。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涉及一种与磁带驱动机构一起使用的数据存储带盒,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具有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对准装置。数据存储带盒包括一个壳体、一块基板、至少一个卷带盘和一条存储磁带。壳体形成一个封闭体并包括一个窗口可供进入到封闭体内。基板设在壳体内并包括参照部。参照部可被磁带驱动机构的对准装置接触用来确定基板的位置。卷带盘可旋转地与基板连结。最后,存储磁带被卷带盘保持着,并可被磁带驱动机构通过壳体的窗口进入而接近。
使用时,磁带驱动机构的对准装置与基板的参照部接合来使数据存储带盒与磁带驱动机构对准。例如,在一个较优实施例中,对准装置和基板的参照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存储磁带相对于对准装置垂直平面的垂直位置。结果便可得到存储磁带相对于磁带驱动机构的准确对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在一部分壳体拿掉后的透视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的基板部的放大的顶视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的分解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的透视图;
图6为图5中数据存储带盒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及
图7为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插置在以方块形式示出的磁带驱动机构内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数据存储带盒10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一般地说,数据存储带盒10包括一个由第一壳体部14和第二壳体部16组成的壳体12,还包括一块基板18,其一部分通过第一壳体部14内的缺口20外露,还有一些其他构件将在下面较详细地说明。但参阅图1应该知道,第一壳体部14和第二壳体部16互相匹配地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封闭体,在该体内保持着各种其他构件包括基板18。
壳体12的尺寸最好能被标准的磁带驱动机构(未示出)接纳。这样,壳体12的尺寸可定为用在130mm形状因数的驱动机构内、90mm形状因数的驱动机构内、或其他可用的尺寸。于是,壳体12及第一壳体部14和第二壳体部16就形成一个前部22、一个后部24、一个第一侧26和一个第二侧28。第一壳体部14形成一个顶平表面30,而第二壳体部16形成一个底平表面32。
第一壳体部14和第二壳体部16在前部22组合形成一个窗口34,通过该窗口被保持在壳体12内的存储磁带(未示出)能被读/写磁头(未示出)接近。为此目的,数据存储带盒10包括一扇门36。该门36可滑动地固定在壳体12上使该门36可被选择地移动开以便与窗口34接近。如图1所示,该门36在正常时被一弹簧加载或偏移到封闭位置以便保护存储磁带使它在不用时不被污染。
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14为一盖,而第二壳体部16为一底。或者数据存储带盒10也可这样设计使第一壳体部14形成一个底,而第二壳体部16形成一个盖。参阅图1中的取向,数据存储带盒10正常被插置到磁带驱动机构(未示出)内时,带盒的盖14面向上。在本说明书内通篇使用的方向词如“向上”、“向下”、“垂直”、“水平”、“顶”、“底”等都是指被描述的这个具体图中的取向。应该知道使用这些词只是为了说明白。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数据存储带盒10和其任一构件都可在相对于这世界的任一方向上取向。因此,这些词语不能用来作为限制。
第一壳体部14和第二壳体部16最好由塑料模塑而成。就这方面而言,第一壳体部14的缺口20就是在模塑过程中制出的。缺口20最好制在第一壳体部14的前部22,沿着顶平表面30延伸。缺口20的长度最好约为8.9mm,但其他尺寸也可接受。甚至缺口20可以是一个孔或多个孔位在壳体12内的任何地方,只要能够接近基板18。
数据存储带盒10的其他构件在图2中示出。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便于图示,图2画出第一壳体部14在倒置位置的情况,并且第二壳体部16(图1)已被拿掉。记住这个取向,数据存储带盒10包括基板18、第一卷带盘50、第二卷带盘52、第一角导行件(或惰轮轴承)54、第二角导行件56、第三角导行件58、销钉导行件(或磁头卷绕销)60和存储磁带62。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可环绕各自的从基板18内表面64上伸出的毂销(未示出)旋转而被固定在该位置上。其他的导行件54-60均被固定在基板18的内表面64上。
下面较详细地说明基板18。一般地说,基板18的尺寸可被容纳在第一壳体部14内并包括有多个凹口66,其定位可允许第一壳体部14内的各个突起部68通过。而突起部68被设计得可用摩擦来接纳第二壳体部16(图1)的伸出部(未示出)。
第一和第二卷带盘50、52实际相同,并被这样定位可环绕各自的毂销(未示出)相对于基板18旋转。第一和第二卷带盘50、52各包括一个中心毂部(未示出)、一个上凸缘70、一个下凸缘72、和一个带齿的外表面74。上凸缘70和下凸缘72被固定在中心毂部的两个相对端并按存储磁带62的高度间隔开。带齿的外表面74被制成毂部在上凸缘70之上的轴向伸出部。在使用时,磁带驱动机构(未示出)的一部分与带齿的外表面啮合用来控制第一和第二卷带盘50、52的旋转。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卷带盘50、52由塑料制成。
第一角导行件54被销钉76固定在基板18的内表面64上并包括一个第一弧形表面78(部分在图2中示出)和一个第二弧形表面(未示出)。第二角导行件56和第三角导行件58类似地被销钉80固定在基板18的内表面64上,并同样地各有一个弧形表面。最后,销钉导行件60被固定在基板18的内表面64上靠近第一壳体部14内窗口34的地方。各导行件54-60最好由刚性材料如不锈钢制成。或者,其他材料如铝、硬化塑料等也可使用。
最后,存储磁带62最好为本行业中公知的那一种磁带。例如,存储磁带62可含有一个以平衡的聚乙烯苯二甲酸酯(PEN)为基的材料,在其一侧涂敷一层弥散在合适的粘结剂系统内的磁性材料,而在其另一侧涂敷一层弥散在合适的粘结剂系统内的导电材料。可接受的磁带例如可从美国明尼苏达州Oakdale的Imation公司得到供售。
如图2所示,上述构件组合起来就形成存储磁带62的移动路径。具体是,存储磁带62从第一卷带盘50延伸出来,环绕第一角导行件54的第一弧形表面78转动,然后延伸到第二角导行件56和第三角导行件58上。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销钉导行件60能使第一壳体部14的窗口34邻近的存储磁带62保持在平面的位置上。从第三角导行件58出来,存储磁带62环绕第二卷带盘52的外部转向,延伸到第一角导行件54的第二弧形表面(未示出)上,最后卷绕在第二卷带盘52的周围。本行业的行家应该认识到图2中画出的磁带走动路径只是许多可能设计中的一个。在变化的位置上采用各种不同的导行件,造成的磁带走动路径可能会与图2所示基本不同,但只要存储磁带在窗口34处转向成平面型式,便可实现本发明的效益。
从上面的说明应该明白,不管磁带的走动路径如何,存储磁带62当要从第一卷带盘50移动到第二卷带盘52时,总要绕枢转动通过好几个半径转向。各个导行件54-60最好这样设计,将存储磁带62保持在一个预定的高度上,特别是在窗口34的区域内。就这方面言,各个导行件54-60以及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可旋转地设置在其上的毂销(未示出)的位置和伸长度都是用基板18来保证的,该基板在图3中被详细地示出。
图3为基板18的放大的顶视图,图中示出其内表面64。基板18最好为单一体并形成一个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有一基准销94定位在第二参照部92的邻近。要注意的是,只有基准销94的一个位置在图3中被示出,因为如下所述,基准销94还从基板的外表面(未示出)伸出或进入到图3的页面内。
如前所述,基板18的尺寸足能容纳在第一壳体部14(图2)内。在这方面,图3画出在基板18上制出的凹部66用来使第一壳体部14的突起部68(图2)能够通过。另外,图3画出销钉导行件的孔60a以便用来接纳销钉导行件60(图2)。与此类似,基板18在内表面64上制有销钉孔76a和80a,其尺寸可接纳各自的销钉76、80(图2)用来将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导行件54、56和58(图2)保持在位。另外,在图3中还示有第一毂销孔96和第二毂销孔98,其尺寸分别可将一个毂销保持在位以便分别用来可旋转地接纳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图2)。
基板18由较为刚强的材料如铝制成。其他刚强金属如不锈钢也可使用。甚至较刚强的陶瓷或塑料也可使用。在较优的实施例中,基板18由冲压过程制成,厚度约为0.100英寸(2.54mm)。其他制造技术和厚度亦属可行。由于采用刚性材料,基板18的平直度可保持在严密的公差范围内。具体地说,基板18的平直度最好在0.025-0.076mm的范围内。这个公差要求对于基板18上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附近的区域尤为重要。例如,在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和图3所示的分界线A之间的区域内最好能保持在这个平直度公差的范围内。
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被这样设计使它们能为被保持在基板18上的各种构件提供基本的参照点。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的形状和尺寸最好都相同。就这方面言,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最好形成从基板18的先导边100上伸出的小突起部。采用这个较优的设计,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的较优宽度当在5.1-12.7mm的范围内,最好为9.525mm。由于下面进一步要阐明的理由,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最好尽可能远地间隔开,这样基板18随后可最大程度地对准。例如,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被一个约为76mm的距离间隔开。但应知道,其他尺寸、形状和位置也可使用。
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形成基板18的一条前边102。各种要装到基板18上的构件如销钉导行件60(图2)、转角导行件54-58(图2)、和毂销都各以预定距离离开前边102而被设置在基板18的内表面64上。另外,各种构件还各以已知的距离从基板18的内表面上伸出。基板18的平直度使这个距离可参照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来确定。由于存储磁带62(图2)是用各个构件保持着的,因此,便可知道存储磁带62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位置。例如,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存储磁带62的定位是使其上边离开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水平平面约为17mm。另外,例如存储磁带62的位置离开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前边102约为3.5mm。显然,这些较优的尺寸只是存储磁带62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位置的一个例子。
基准销94被定位在第二参照部92邻近的一个已知位置上。基准销94一般以垂直的型式(进入图3的纸面内)从基板18的外表面(未示出,但应知道该表面是在图3所示内表面64的反面)上伸出。基准销(datumpin)94最好由刚强的金属如不锈钢制成。但其他金属如铝也可使用。在一个较优实施例中,基准销94用压配合操作装配到基板18上。如同下面将较详细地示出,基准销94最好为圆柱形,较优直径约为2.5mm,并在基板18和它所保持的各个构件的左右位置上。
数据存储带盒10被装配成如图4所示。要注意的是,为了画面简洁,图4并没有画出导行件54-60(图2)或存储磁带62(图2)。基板18被制造得使它可被容纳在第一壳体部14内。具体地说,基板18被这样定位使其第一参照部90和第二参照部92(图3)被定位在第一壳体部14的缺口20内。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均被装配在基板18上。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可旋转地分别被装到从基板18的第一毂销孔96和第二毂销孔98(图3)伸出的毂销上。转角导行件54-58和销钉导行件60(图2)类似地被装到基板18上。最后,存储磁带62(图2)被导引通过早就被限定的磁带走动路径。
一旦各个构件都已被装到基板18上,便可用摩擦力将第二壳体部16固定到第一壳体部14上。为此目的,第二壳体部16包括一个第一孔110和一个第二孔112。这两个孔的尺寸分别可供第一卷带盘50和第二卷带盘52的带齿外表面74进入。
使用时,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10利用内部基板18的平面作为基本的参照点。这从图5可最好地看到,其中基板18的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图4)均通过第一壳体部14上的缺口20从壳体12向外露出。这样便可从壳体12之外的一个点接近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重要的是,虽然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外露,第一壳体部14仍保护着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不让它们受到可能发生的损害。在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被有效地凹进到壳体12内。采用这种设计,正常的操作数据存储带盒10将不会在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内(或在基板18的其余部分内(图4))造成不希望有的偏差。这样,不象基板18的整条边都被外露的以前的设计,第一壳体部14可保护包括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在内的基板18,从而可延长数据存储带盒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外露部包括形成垂直接触面的前边102和水平接触面114。第二参照部92还包括基准销94。这些外露的构件能准确地限定数据存储带盒10的位置,较具体点说是在包括歪斜、前方定位、卷绕角度和倾斜侧的几个方面限定设在带盒内的存储磁带62。
就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斜侧而言,在第一壳体部14上设有另外一个平面的参照点。具体地说,在第一壳体部14的外表面上,最好在靠近壳体12后部24的地方设有一个基准点116。基准点116被用来指出数据存储带盒10从前部22到后部24的倾侧度。换句话说,将基准点116设在靠近后部24的地方能够确定并控制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度。下面将要说到,由于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度较易控制,基准点116可不需相对于基板18(图4)制出,而可相对于第一壳体部14制出。应该认识到基准点116可结合第一壳体部14上的凸台或孔而设在基板18上。或者,基准点116可位在第二壳体部16内。如果有合适地设计的磁带驱动机构,基准点116甚至可完全取消。
图6为包括第二参照部92在内的数据存储带盒1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该图较清晰地指出歪斜、前方定位和卷绕角度。虽然在该图中没有示出第一参照部90,但它与第二参照部92相同,只是没有基准销94。就歪斜、前方定位和卷绕角度而言,第一,第二参照部92的水平接触面114限定存储磁带62(图2)的高度(或歪斜)使它在一个垂直于水平接触面114的平面内延伸到已知的高度。第二,第二参照部92的前边102限定一个垂直接触面。而垂直接触面的平面102的位置离开存储磁带62的平面一个预定的距离。这样,存储磁带62的前方位置便可由前边102来限定。第三,基准销94限定存储磁带62的左右位置或卷绕角度。例如,基准销94一般离开窗口34(图5)一个预定的距离,而存储磁带62是通过窗口进入的。这样,只要控制基准销94的位置,便可知道存储磁带62相对于数据存储带盒10的一侧的位置。
图7画出数据存储带盒10插置在一个磁带驱动机构内的情况。磁带驱动机构120包括一个框架122、一个对准装置124和一个读/写磁头126。为了便于图示,框架122、对准装置124和读/写磁头都用方块形式示出。框架122形成一个带盒插入开口128,数据存储带盒10便插入其内。如在图7所示的取向,数据存储带盒10被这样定位使前部22与读/写磁头126邻近。对准装置124包括基准臂130用来与基板18(图4)的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接合。再一次说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可在壳体12之外通过缺口12被接近。另外,与第二参照部92邻近的基准臂130包括一个槽132,其尺寸可接纳基准销94。
概括地说,在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接合时,对准装置124通过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控制数据存储带盒10连同存储磁带62相对于读/写磁头的垂直位置(或歪斜)。应该知道,数据存储带盒10的“垂直”位置是相对于一个与图7的平面垂直的平面而言的。与此类似,对准装置124通过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控制数据存储带盒10连同存储磁带62相对于读/写磁头的前方位置。存储磁带62的前方位置限定读/写磁头126在窗口34处深入到壳体12内的程度。应该知道,数据存储带盒10的“前方”位置是相对于图7的平面内在读/写磁头126和存储磁带62之间的距离而言的。对准装置124还参照第一壳体部14的外部基准点116及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控制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应该知道,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是相对于从前部22到后部24的角度取向而言的。最后,对准装置124还通过基准销94控制数据存储带盒10的左右定位,从而控制存储磁带62相对于读/写磁头的卷绕角度。应该知道,“左右”位置是相对于在框架122内数据存储带盒10的中心而言的。这四个要点将在下面较详细地说明。
数据存储带盒10的垂直位置(或歪斜)由对准装置124通过与第一和第二对照部90、92的水平接触面114接合的基准臂130来控制。如前所说明,水平接触面与存储磁带62的边缘平行。这样,只要控制水平接触面114的垂直位置,存储磁带62的垂直位置便可同样得到控制。另外,利用两个间隔开的参照部90、92,对准装置124还能控制存储磁带62的歪斜。较具体点说,对准装置124能保持数据存储带盒10在窗口34两个对侧上的垂直位置(或高度)相同,因此存储磁带62不会在与读/写磁头126的接触点上歪斜。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歪斜被保持在一个约为1-2弧度分的公差范围内。
数据存储带盒10的前方位置由对准装置通过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垂直接触面(或前边)102(最佳在图6中示出)接合的基准臂130来控制。如前所说明,在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垂直接触面102和存储磁带62之间的距离为已知,因此只要控制基板18在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的前方位置,对准装置124便能精确地控制在读/写磁头126和存储磁带62之间的距离。另外,在读或写的操作中读/写磁头126深入到窗口34内的程度同样可以准确地控制。
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由对准装置124通过与第一壳体部14的基准点116接合并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参照部90、92被水平接触面114形成的垂直位置控制基准点116的高度(或垂直位置)来控制。由于基准点116是在第一壳体部14上与基板18相反的方向上制出的,因此对准装置最好考虑到第一壳体部14的厚度而包括一个偏移。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该偏移约为2.54mm,但任何一个其他偏移值,只要大致与第一壳体部14的厚度相当也可使用。要注意的是,由于读/写磁头126能计及存储磁带62从前向后倾侧的微小变化,数据存储带盒10的倾侧度并不成为一个重要参数,因此使用第一壳体部14(最好为塑料的)作为参照是可接受的。例如,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倾侧度被保持在一个10-20弧度分的公差范围内。
最后,数据存储带盒10的左右位置由对准装置124通过与基准销94接合的槽132来控制。通过这个接合,对准装置124能够精确地将数据存储带盒10连同存储磁带62定位在一个相对于读/写磁头126已知的左右位置上。结果,卷绕角度(或存储磁带62卷绕在读/写磁头126周围的数量)便被控制。
本发明的具有对准磁带用的外露基准的数据存储带盒比以前采用的设计有显著的改进。首先,本发明采用较为刚强的基板来将各个构件保持在壳体内,存储磁带被精确地定位在壳体内窗口旁所需的磁带走动路径上。由于基板较好地由金属制成,这个定位不会随时间而变,基板也不会扭曲或弯曲。除了这个被控制的磁带走动路径外,本发明的数据存储带盒利用内部基板的平面作为随后在磁带驱动机构内对准的基本参照点。较具体点说,由于将用来与对准装置接合的部分基板外露,存储磁带能够准确地被控制。重要的是,这个被控制的对准与带盒的壳体无关。这样,任何一种在塑料带盒壳体材料内的变化或其他公差问题都不会影响磁带驱动机构内的对称。为了对准的目的,完全可以不管带盒壳体。最后,将基板封闭在壳体内,并通过凹部使参照部外露,可保护包括参照部在内的基板使它们免受损伤。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较优的实施例作出说明,但显然,本行业的行家完全可在不离开本发明的创意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改变。例如,虽然所示数据存储带盒较好地采用双卷带盘的设计,但本发明的基板和外露的基准同样可适用于单卷带盘的设计上。另外,虽然数据存储带盒被说明为最好在基板上设有两个参照部,但比两个多或少的任何数目也可使用。与此类似,虽然参照部被说明为最好包括一个水平接触面和一个垂直接触面,但只有一个接触面也可作出能被接受的对准。最后,参照部曾被示出终止在一个大致与带盒壳体前部平行的点上,但参照部也可从带盒壳体伸出并可位于不在带盒壳体前部的点上。
Claims (1)
1.一种与磁带驱动机构一起使用的数据存储带盒,该磁带驱动机构包括形成一个垂直平面和一个水平平面的对准装置,包括:
一个制有窗口的壳体;
一个设置在壳体内的、包括有参照部的基板,该参照部可被对准装置进入借以确定基板的位置;
一个或两个卷带盘可旋转地与该基板连结;及
一条被一个或两个卷带盘保持着的存储磁带,通过壳体的窗口可接近该存储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096,295 US6069777A (en) | 1998-06-11 | 1998-06-11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exposed base plate datum for tape registration |
US09/096,295 | 1998-06-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4532A CN1304532A (zh) | 2001-07-18 |
CN1184638C true CN1184638C (zh) | 2005-01-12 |
Family
ID=2225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8071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638C (zh) | 1998-06-11 | 1999-06-09 | 具有对准磁带用的外露基板基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069777A (zh) |
EP (1) | EP1086463B1 (zh) |
JP (1) | JP4311880B2 (zh) |
CN (1) | CN1184638C (zh) |
DE (1) | DE69901499T2 (zh) |
WO (1) | WO19990650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7010B1 (en) | 2000-01-18 | 2002-11-05 | Imation Corp.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misinsertion notches |
US6538842B1 (en) * | 2000-05-23 | 2003-03-2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ositioning system for removable data storage cartridges |
US6457664B1 (en) | 2000-08-09 | 2002-10-01 | Imation Corp. | Hybrid belt-driven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
US6663034B1 (en) | 2000-10-27 | 2003-12-16 | Imation Corp.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datum pads for registration with a tape drive |
US6874720B2 (en) * | 2003-06-02 | 2005-04-05 | Imation Corp.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subambient pressure feature |
US6915982B2 (en) * | 2003-06-02 | 2005-07-12 | Imation Corp. | Single reel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internal tape guide |
US7359145B2 (en) | 2004-06-30 | 2008-04-15 | Imation Corp. | Non-tape data storage cartridge with handling feature and associated cartridge drive |
US7556215B2 (en) * | 2005-12-23 | 2009-07-07 | Imation Corp.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and system including storage tape having a transition tape |
US7861961B2 (en) * | 2005-12-23 | 2011-01-04 | Oracle Americ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tape leader in a tape drive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65715A (en) * | 1976-11-22 | 1978-06-12 | Hashimoto Corp | Compound cassette tape |
US4267986A (en) * | 1979-07-23 | 1981-05-19 | Tdk Electronics Co., Ltd. | Magnetic tape cassette |
JPS5933679A (ja) * | 1982-08-19 | 1984-02-23 | Sony Corp | テ−プカセツト |
US4561610A (en) * | 1984-07-26 | 1985-12-31 | Megatape Corporation | Tape cartridge loading apparatus |
US4819889A (en) * | 1985-09-20 | 1989-04-11 | Tdk Corporation | Magnetic tape cassette |
US4757399A (en) * | 1986-05-21 | 1988-07-1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Flexible cassette for use with a reel periphery driven transport |
US5316235A (en) * | 1992-06-22 | 1994-05-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ape cartridge with mount plate |
US5558291A (en) * | 1994-05-16 | 1996-09-24 | Imation Corp. | Drive for handling multiple siz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a cartridges and cartridges therefor |
US5547142A (en) * | 1994-12-30 | 1996-08-20 |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Tape cassette with internal tape cleaning and locking |
US5618005A (en) * | 1995-09-13 | 1997-04-08 |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oaxial reel tape cartridge with reduced tape forces |
US5774312A (en) * | 1995-10-31 | 1998-06-30 | Sony Corporation | Tape cassette |
US5870246A (en) * | 1997-04-16 | 1999-02-09 | Tandberg Data Asa | Reference bridge for supporting a tape cartridge within a tape drive |
-
1998
- 1998-06-11 US US09/096,295 patent/US606977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
- 1999-06-09 CN CNB998071196A patent/CN118463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6-09 DE DE69901499T patent/DE6990149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6-09 WO PCT/US1999/013046 patent/WO1999065031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9-06-09 EP EP99927408A patent/EP108646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6-09 JP JP2000553956A patent/JP431188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4532A (zh) | 2001-07-18 |
DE69901499D1 (de) | 2002-06-20 |
DE69901499T2 (de) | 2003-02-27 |
US6069777A (en) | 2000-05-30 |
JP4311880B2 (ja) | 2009-08-12 |
WO1999065031A1 (en) | 1999-12-16 |
EP1086463B1 (en) | 2002-05-15 |
EP1086463A1 (en) | 2001-03-28 |
JP2002518773A (ja) | 2002-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8766C (zh) | 处理多种尺寸信息存储媒体盒式磁带的驱动器及其盒式磁带 | |
CN1184638C (zh) | 具有对准磁带用的外露基板基准的数据存储带盒 | |
US7407127B2 (en) | Single reel tape cartridge having guide surface | |
CN1287384C (zh) | 磁带盒 | |
CN1080764A (zh) | 有制动器和防尘罩的带盘 | |
US20030098386A1 (en) | Reel capable of winding tape without side stairs and tape drive having the reel | |
CN1150856A (zh) | 盘盒的加载装置 | |
JP3745026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操作装置のためのドアアセンブリ | |
JP3354036B2 (ja) | 磁気テープ装置 | |
US5562258A (en) | Belt driven cartridge for guiding tape with reduced offtracking | |
JP2004362755A (ja) | 内部テープガイド付きシングルリールデータ記憶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
US5702065A (en) | Tape cartridge with reduced tangential drive force | |
US6663034B1 (en)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datum pads for registration with a tape drive | |
JPH08321104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イブ | |
KR20010111300A (ko) | 자기 테이프 카세트, 그 부품 및 그 부품의 성형 방법 및성형품의 각인 방법 및 성형품 | |
JPH0917142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 | |
US6874720B2 (en) |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subambient pressure feature | |
JPH08321105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イブ | |
JPH08255458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 | |
JP3003224B2 (ja)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
JPH08321103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イブ | |
JPH054371U (ja) |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ツジ | |
CN101009111A (zh) | 光盘驱动器固定装置 | |
JPH0513351B2 (zh) | ||
JPH0917143A (ja) | データカートリッ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