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44900A -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44900A
CN118444900A CN202410626484.4A CN202410626484A CN118444900A CN 118444900 A CN118444900 A CN 118444900A CN 202410626484 A CN202410626484 A CN 202410626484A CN 118444900 A CN118444900 A CN 118444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low
code platform
logic arrangement
business log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6264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杰
黄涛
曲文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6264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449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444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44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4Graphical or visual programm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其中方法包括: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平台,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大模型节点应用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集成过程直观友好,能够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并且,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在低代码平台得以充分应用,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加速应用上市。

Description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低代码平台(Low-Code Platform)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凭借其图形化界面和配置化开发方式,极大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开发门槛、提升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低代码平台,从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依然是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用以解决人工智能计算与低代码平台的集成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包括:
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所述节点配置信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节点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大模型节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显示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用于提供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入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所述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从各提示语模板中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或者,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中的用户输入文本,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将指定节点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指定节点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管理和运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编排模板选择操作,从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确定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将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组件关联,并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和关联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组件构建应用程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装置,包括:
节点添加单元,用于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逻辑编排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应用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代码平台,包括低代码平台本体,以及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和能力中心;
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用于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所述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用于为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提供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
所述能力中心用于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提供模板和/或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提供配置模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通过添加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大模型节点来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使得由此得到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融入大型语言模型能力。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应用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集成过程直观友好,能够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时,融入了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均能够以可插拔的形式支持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且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在低代码平台可进行快速切换,由此提高了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并且,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中,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大模型节点应用于低代码平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在低代码平台得以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加速应用程序的上市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低代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低代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低代码平台通过简化编程需求,允许用户通过图形化界面和配置而非传统编程来开发应用程序,极大地提升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降低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技术门槛。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低代码平台也成为了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创新的关键途径。
相关技术中,低代码平台通常采用预定义的组件来实现功能扩展,其中也包含一些基本的人工智能服务,例如图像识别或者自然语言处理。这些预定义的组件通常是黑盒化的,用户只能通过简单配置来使用组件,并不能针对人工智能服务进行深度定制、也不能切换人工智能模型的版本。并且这些预定义的组件并不支持复杂的交互式大模型。
即,相关技术中低代码平台虽然能够通过预定义的组件来实现一些基础的人工智能能力的应用,但是并没有实现与复杂人工智能模型的整合,这限制了非专业的开发人员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应用,导致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且相关技术中预定义的组件功能固定,无法满足开发人员在特定开发场景下的定制化需求,也不能切换人工智能模型版本,灵活性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用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应用于低代码平台,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具体地,业务逻辑编排是低代码平台提供的一个功能,业务逻辑编排即通过可视化编排帮助业务需求形成逻辑/数据的流程,以形成为业务需求所定义的模型,进而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可以理解的是,业务逻辑编排界面即低代码平台上用于业务逻辑编排的可视化界面。
在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执行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此处的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具体可以是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界面上点击大模型节点的添加按键,或者是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界面上进行拖放操作从而将大模型节点的图标拖拽至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地,低代码平台可以检测到用户执行的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并且,低代码平台在检测到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进行响应,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此处,大模型节点为业务逻辑编排中可用的一种功能节点,大模型节点具体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由此使得经过业务逻辑编排所形成的业务流程在执行时,能够调用功能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运行以满足复杂业务需求。
并且,为了保证大型语言模型在业务逻辑编排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力,且能够充分适应业务逻辑编排的具体应用场景,大模型节点本身是可配置的,即用户可以通过针对大模型节点的配置操作,对大模型节点进行配置,由此配置通过大模型节点调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模型版本、输入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Prompt、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的格式和映射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该程序构建过程中,通过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的步骤110可以重复多次执行,由此使得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可以存在多个大模型节点。此处,针对业务逻辑编码界面中存在多个大模型节点的情况,多个大模型节点可以调用不同版本的大型语言模型、或者将不同的提示语输入到大型语言模型中,由此,多个大模型节点可以在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调用大型语言模型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步骤120,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具体地,在业务逻辑编排界面的用户操作完成之后,低代码平台可以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从而得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其中,业务逻辑编排界面的用户操作完成,可以是用户在业务逻辑编排界面完成可视化的各节点的添加、删除、配置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的添加、删除、修改之后,点击保存操作,或者是点击发布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的各节点,包括步骤110中添加的大模型节点。并且,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的各节点,除步骤110中添加的大模型节点之外,还可以包含用户针对低代码平台执行其他类型的节点添加操作以添加的其他类型的功能节点,例如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又例如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并且,业务逻辑编码界面中的各节点中,可以存在一个大模型节点,也可以存在多个大模型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用于表示业务逻辑编所形成的业务流程的执行路径,可以理解的是,执行路径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且多个节点基于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在执行路径中的先后顺序。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用户针对低代码平台对连接关系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所形成的,也可以是低代码平台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所在的位置或者各节点添加的先后顺序自行生成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针对业务逻辑编码界面中的各节点中存在多个大模型节点的情况,多个大模型节点在执行路径中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与其他类型的节点间隔开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包括大模型节点在内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从而得到能够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此处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即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视为低代码平台中的一个功能组件或者模块,用户可以在低代码平台直接调用该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来进行功能实现,由此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
步骤130,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具体地,在得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之后,即可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构建。此处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可以作为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功能实现方式,用于构建与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所对应业务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通过添加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大模型节点来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使得由此得到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融入大型语言模型能力。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应用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集成过程直观友好,能够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时,融入了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均能够以可插拔的形式支持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且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在低代码平台可进行快速切换,由此提高了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中,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大模型节点应用于低代码平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在低代码平台得以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加速应用程序的上市时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所述节点配置信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节点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大模型节点。
具体地,用户可以在低代码平台上执行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由此实现针对大模型节点的定制化配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执行,可以是在大模型节点的添加过程中,也可以是在大模型节点添加完成之后,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具体可以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上点选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或者在低代码平台上从大量预设的提示语模板中点选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或者是在低代码平台上输入自己设计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再或者是在低代码平台上对已有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模板进行修改调整,此外还可以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上点选或者键入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的名称、数据类型描述、格式等信息,再或者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上设置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与业务逻辑编排流程内部使用的变量或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地,低代码平台可以检测到用户执行的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并且,低代码平台在检测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情况下,即可确定与检测所得的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相对应的节点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节点配置信息即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所指示的用于配置大模型节点的信息,节点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节点配置信息中,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即用户通过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的大模型节点所需调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例如可以是星火教育大模型、星火语音大模型等。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即用户通过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的、大模型节点在调用大型语言模型时输入的提示语Prompt,例如在开发自动生成学生智能评语的应用程序时,提示语Prompt可以是“以老师视角,根据【学生基础信息】结合【内容】生成学生评语,评价方向偏向【数据标签】、【人设标签】”。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信息即用户通过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的、大模型节点所调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的相关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的参数名、参数与流程内部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等,例如在发自动生成学生智能评语的应用程序时,输入输出参数信息可以包括各输入参数的名称和输入参数与流程内部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输入参数“内容”的参数值来自文本框“评语”中的值,输入参数“学习基础信息”的参数值来自获取到的人设标签的单条数据,输入参数“数据标签”的参数值来自获取到的数据标签的单条数据,输入参数“学生基础信息”的参数值来自获取到的人设标签的单条数据。
在基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之后,即可基于节点配置信息对大模型节点进行配置,从而使得配置完成后的大模型节点在业务逻辑编排完成所形成的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基于节点配置信息所定制的大型语言模型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实现针对大模型节点所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的配置,用户可以通过无代码或者低代码的配置方式,实现针对大模型节点的配置,由此可以有效降低使用各种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技术问题,使得非专业的开发者也能够轻松完成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开发。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显示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用于提供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入口。
具体地,在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针对低代码平台执行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相应地,低代码平台可以检测到用户执行的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并且,低代码平台在检测到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显示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
此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包含了大模型节点的可配置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针对大模型节点进行配置的接口,以提示用户针对待添加至业务逻辑编排界面的大模型节点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大模型节点的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大模型节点所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中,可以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可通过大模型节点调用的各个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以供用户从中选取最适应业务需求的大型语言模型版本;又例如,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中,可以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可作为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的各种提示语模板,以供用户从中选取最适应业务需求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或者,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中,可以设置搜索框控件,为用户提供提示语模板的搜索功能,从而帮助用户快速选择到适应业务需求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再例如,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中,可以设置输入输出参数的设置控件,以便于用户将针对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的名称、格式等信息输入到设置控件中,以实现针对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地,用户在观察到低代码平台显示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之后,即可在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执行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由此实现针对大模型节点的定制化配置。
此处的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具体可以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点选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或者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从大量预设的提示语模板中点选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或者是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输入自己设计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再或者是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对已有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模板进行修改调整,此外还可以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点选或者键入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的名称、数据类型描述、格式等信息,再或者包括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的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上设置大型语言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或输出参数与业务逻辑编排流程内部使用的变量或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从各提示语模板中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或者,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中的用户输入文本,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具体地,针对于大模型节点所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的配置,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预先设置的提示语模板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用户自行设计并输入的提示语文本实现。
作为一种示例,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可以是用户从预先设置的各种提示语模板中选择提示语模板的操作,具体可以是勾选、点选或者是长按等操作中的一种。针对检测到的此类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低代码平台可以从各提示语模板中确定出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选中的提示语模板,作为节点配置信息中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此处,每个提示语模块均包含完整的业务逻辑描述,以帮助大型语言模型快速准确地理解业务需求。并且,提示语模板支持自定义修改,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提示语模板中的参数和逻辑结构。
进一步地,可以在低代码平台中设置提示语模板中心,在提示语模板中心中可以预先设置大量的提示语模板。为了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以及提高业务逻辑编排效率,在用户针对大模型节点进行配置时,提示语模板中心中的提示语模板可供用户直接使用,从而帮助用户快速构建业务逻辑流程。
作为另一种示例,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作为提示语的文本。针对此类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低代码平台可以将用户通过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输入的文本,即用户输入文本作为节点配置信息中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此处,用户输入文本可以是用户直接输入的完整文本,也可以是用户在已有的提示语模板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等输入操作之后得到的文本,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提示语模板或者用户输入文本作为大模型节点所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由此适应不同业务场景的定制化需求。其中,提示语模板可以编辑、共享和应用,通过将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与提示语模板相结合,可以实现提示语模板的高度可定制,由此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业务逻辑编排针对多变业务需求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将指定节点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指定节点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为了满足业务逻辑编排的业务需求,除了在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添加大模型节点,还可以在业务逻辑界面中添加其他类型的动能节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将用户意图添加的、除大模型节点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功能节点,记为指定节点。
在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针对低代码平台执行指定节点添加操作。此处的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具体可以是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界面上点击指定节点的添加按键,或者是用户在低代码平台界面上进行拖放操作从而将指定节点的图标拖拽至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可以执行一次也可以执行多次,且在执行多次指定节点添加操作时,多次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可以对应同一类节点或者对应不同类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地,低代码平台可以检测到用户执行的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并且,低代码平台在检测到指定节点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指定节点添加操作进行响应,将指定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此处,可添加的指定节点,可以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开始节点是业务逻辑编排流程的起点。针对业务逻辑编排所得的业务流程被触发执行的情况,开始节点负责接收并处理外部输入的参数。
针对开始节点而言,业务流程的输入参数与业务流程内部参数的映射关系可由用户配置。另外,业务流程的输入参数的名称、数据类型、描述等信息,以及将业务流程的输入参数映射到业务流程内部参数所使用的变量和参数也可由用户配置,由此确定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获取并使用数据。
结束节点用于标识业务流程编排所得业务流程的结束,并处理流程执行后的输出数据。结束节点负责将业务流程的执行结果以特定的格式返回给低代码平台,以便低代码平台进行后续处理。
针对结束节点而言,业务流程内部产生的输出结果或者数据与业务流程的输出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由用户配置。另外,输出参数的名称、数据类型、描述等信息也可由用户配置。将业务流程内部产生的结果或数据映射到输出参数所使用的变量和参数也可由用户配置,由此确保调用方能够正确地获取到所需的数据。
代码块节点允许用户在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代码,用于处理输入参数并返回输出值。代码块节点可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Script等。
针对代码块节点而言,用户在IDE中编写代码是可配置的,具体包括代码中的参数获取、数据处理、逻辑判断等。此外,输入参数和输出值的格式也是可配置的。另外,用户在完成代码编写之后,需要保存代码,以便在流程执行时使用。
判断节点用于根据配置的判断条件来决定业务流程的执行路径。判断节点支持多分支的流程,且可以根据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分支。
针对判断节点而言,判断节点中的判断条件是可配置,并且判断条件可基于业务流程中的某个变量或参数的值进行配置。另外在判断节点中,还需要配置多个分支流程,其中每个分支对应一个判断结果。再者,判断节点中每个分支的流程路径和后续节点也需要用户进行配置。
数据库节点是业务逻辑编排中的一个关键组件,数据库节点允许用户与低代码平台集成的数据库进行交互。通过数据库节点,用户可以执行增(INSERT)、删(DELETE)、改(UPDATE)、查(SELECT)等数据库操作,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并且,数据库节点支持引用业务逻辑编排内部已有的参数或者数据,可以将这些参数或者数据作为查询条件、更新内容等,使得数据库操作更加灵活和动态。
针对数据库节点而言,可执行参数映射配置和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配置。其中,参数映射配置,是指用户可以将业务逻辑编排内部已有的参数数据映射到SQL语句中的相应位置,以实现动态的数据操作。例如,在查询语句中,可以使用流程变量或参数来替换WHERE子句中的条件值。SQL语句配置,即表示支持用户编写复杂SQL语句。另外,数据库节点中输出参数的格式和映射也可由用户进行配置。
连接器节点用于调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插件中心下的插件获取数据。连接器节点可以支持各种RESTful API、SOAP API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插件中心支持集成来自不同供应商、不同功能领域的第三方插件,这些插件可以涵盖数据源、算法、流程控制、可视化等多个方面,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功能选择。用户可以直接在连接器节点内进行选择使用。
针对连接器节点而言,用户可以配置API或插件的调用地址和认证信息,并且定义请求参数和请求头的格式。此外,用户还可以配置响应的解析方式,如JSON解析、XML解析等。再者,用户还可以处理API或插件返回的响应数据,并将其作为输出值传递给后续的功能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将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指定节点添加至业务逻辑编排界面,由此,指定节点可以与大模型节点配合,以更加丰富、灵活的形式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管理和运维。
具体地,在进行业务逻辑编排至得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过程中,低代码平台可以针对业务逻辑编排以及所得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管理。
此处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的版本管理,主要负责对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所反映的业务逻辑流程进行版本控制、记录、追踪和管理。通过对业务逻辑编排进行版本管理,可以清晰地梳理每一次业务逻辑流程变更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从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业务逻辑流程的发展。
为实现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的版本管理,可以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创建与保存、版本对比与查看、版本回滚与恢复、版本发布、版本依赖关联中的至少一种措施。
其中,版本创建与保存是指每当业务逻辑流程发生变更时,开发人员均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版本,并将变更后的业务逻辑流程以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形式保存到该版本中。在版本创建时,低代码平台、或者低代码平台下业务逻辑编排功能中的版本管理中心会自动记录版本创建时间、创建人员、变更内容等信息。
版本对比与查看是指开发人员可以随时查看任意一个版本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内容,并通过版本对比功能,快速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开发人员快速定位问题、理解业务逻辑流程变更的过程。
版本回滚与恢复是指如果某个版本的业务逻辑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恢复到之前的某个版本,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版本回滚功能,将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回滚到指定的版本。同时,低代码平台、或者低代码平台下业务逻辑编排功能中的版本管理中心也会保存回滚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审计。
版本发布是指经过测试和验证后,开发人员可以将某个版本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发布到生产环境。发布时,低代码平台、或者低代码平台下业务逻辑编排功能中的版本管理中心会记录发布时间、发布人员、发布内容等信息。
版本依赖管理是指在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个模块或组件的协同工作。版本依赖管理功能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清晰地了解各个模块或组件之间的版本依赖关系,从而避免因版本冲突导致的系统问题。
上述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创建与保存、版本对比与查看、版本回滚与恢复、版本发布、版本依赖关联等功能,可以通过在低代码平台处建立版本管理系统实现。由此,可以实现上述各种版本管理功能的一体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另外,在进行业务逻辑编排至得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过程中,低代码平台可以针对业务逻辑编排以及所得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运维。
此处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的运维,具体可以管理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的增删改查操作,监控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运行以及运行情况,具体可以包括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运行时间、运行结果、错误日志等。
此处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的运维功能,可以通过日志收集与分析工具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日志收集与分析工具ELK Stack,针对业务逻辑编排功能的运行进行日志的收集、存储、查询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编排模板选择操作,从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确定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将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该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可以存储大量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并且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运行用户创建、存储、搜索、共享和使用库内各种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的应用,旨在简化复杂的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使得一些标准化的业务逻辑能够达到开箱即用的效果。
由此,用户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执行编排模板选择操作。此处的编排模板选择操作即用户在低代码平台所显示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的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选取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的操作,具体可以是勾选、点选或者是长按等操作中的一种。
相应地,低代码平台可以检测到用户执行的编排模板选择操作。并且,低代码平台在检测到编排模板选择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针对编排模板选择操作进行响应,从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确定用户通过编排模板选择操作选定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并将该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以实现业务逻辑编排模块的快速应用。
另外,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还支持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共享,即用户可以将自己创建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分享给其他用户或者团队成员,由此促进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业务逻辑编排能力。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130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组件关联,并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和关联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组件构建应用程序。
具体地,在得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低代码平台,将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与低代码平台中的组件关联起来,由此在低代码平台中,该组件被执行时,与该组件关联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得以运行,即,可以通过该组件应用与之关联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大型语言模型能力,进而通过该组件实现与之关联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业务功能。
在此基础上,低代码平台可以在用户操作下,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和关联与上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组件构建应用程序。可以理解的是,由此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大型语言模型能力,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业务逻辑编排中增设大模型节点,从而实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与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无缝集成。在此基础上,在低代码平台上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与组件关联,以进行应用程序构建,在保持低代码平台简洁性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基于低代码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逻辑编排方法进行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构建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在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可以首先在低代码平台下创建业务逻辑编排界面,并且在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下添加开始节点、并配置业务逻辑编排的输入参数。随后,可以在开始节点下添加大模型节点,并从预先设置的各类提示语模板中,选取提示语模板,将选取得到的提示语模板作为大模型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中的提示语,配置给大模型节点。接着,可以添加结束节点,并配置业务逻辑编排的输出参数。至此,业务逻辑编排结束,可以基于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顺序连接的开始节点、大模型节点和结束节点,生成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另外,可以在低代码平台下进行对话组件创建,具体可以创建对话页面,并将对话页面与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关联起来。在完成对话页面与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关联之后,即可基于对话页面发布应用程序,至此,一个可以响应用户输入的聊天机器人的应用程序构建完成。
此外,假设业务用户需要创建一个可以智能给作品打分的低代码奖励评选系统,在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用户可以将预制的打分规则以提示语的形式配置给大模型节点。由此生成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对于打分规则的理解能力对作品进行智能打分。在此基础上,将低代码平台的组件与上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关联,即可发布应用程序,以实现针对作品的智能打分。
另外,假设业务用户需要创建一个可以对教师口述的学生评语进行润色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依次添加开始节点、连接器节点、大模型节点和结束节点。其中,连接器节点可以调用语音输入插件,从而获取教师口述学生评语的语音,大模型节点的提示语可以配置为对教师口述的学生评语进行润色的具体要求。由此生成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对于学生评语进行润色。在此基础上,将低代码平台的组件与上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关联,即可发布应用程序,以实现针对教师口述的学生评语进行润色的功能。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节点添加单元310,用于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逻辑编排单元320,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应用构建单元330,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装置,通过添加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大模型节点来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使得由此得到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融入大型语言模型能力。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应用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集成过程直观友好,能够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时,融入了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均能够以可插拔的形式支持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且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在低代码平台可进行快速切换,由此提高了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装置中,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大模型节点应用于低代码平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在低代码平台得以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加速应用程序的上市时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节点配置单元,用于: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所述节点配置信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节点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大模型节点。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配置显示单元,用于: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显示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用于提供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入口。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节点配置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从各提示语模板中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或者,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中的用户输入文本,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节点添加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将指定节点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指定节点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管理和运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模板应用单元,用于:
响应于编排模板选择操作,从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确定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将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应用构建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组件关联,并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和关联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组件构建应用程序。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低代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低代码平台400包括低代码平台本体410,以及业务逻辑编排装置420和能力中心430;
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410用于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所述业务逻辑编排装置420用于为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410提供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所述能力中心430用于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提供模板和/或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提供配置模板。
具体地,在低代码平台中设置可应用大模型节点的低代码平台本体,由此使得低代码平台可以实现融合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功能,由此实现融合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应用程序构建。
在上述基于低代码平台本体进行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大模型节点来进行业务逻辑编排,使得由此得到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能够融入大型语言模型能力。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应用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低代码平台的无缝集成,集成过程直观友好,能够改善用户体验,由此在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时,融入了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均能够以可插拔的形式支持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且各种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在低代码平台可进行快速切换,由此提高了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并且,将融入了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大模型节点应用于低代码平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在低代码平台得以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加速应用程序的上市时间。
在此基础上,低代码平台中还可以包括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和能力中心。
其中,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用于为低代码平台本体提供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即,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内部可以预先设计各种可用于业务逻辑编排的功能节点,例如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大模型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等。由此,低代码平台本体在进行应用程序构建过程中,可以显示业务逻辑编排装置所提供的各种节点,以便于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进行节点添加,进而基于添加的节点进行业务逻辑编排,进而实现应用程序构建。
能力中心用于为业务逻辑编排提供模板和/或为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提供配置模板。即,能力中心可以为业务逻辑编排装置提供支持,具体可以在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进行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提供业务逻辑编排可用的模板,由此用户可以通过在低代码平台点选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快速实现业务逻辑编排,进而快速完成应用程序构建;此外,能力中心还可以在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进行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为业务逻辑编排装置提供的各节点提供配置模板,由此用户可以在通过低代码平台进行业务逻辑编排的过程中,通过点选能力中心提供的各种节点的配置模板,实现针对节点的快速配置,进而快速完成应用程序构建。
例如,能力中心为节点提供的配置模板,可以包括为连接器节点的配置提供的各种第三方插件,还可以包括为大模型节点的配置提供的各种提示语模板,以及为大模型节点的配置提供的各种版本的大型语言模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低代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5所示,低代码平台包括可实现上述应用程序构建方法的低代码平台本体,还包括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和能力中心。
其中,能力中心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业务逻辑编排解决方案。通过集成第三方插件和上架的提示语模板,用户可以快速以无代码的方式构建、部署和优化业务逻辑,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指导通过业务逻辑编排所得的人工智能模型的行为。
能力中心可以包括插件中心、提示语模板中心、业务逻辑模板中心和大模型中心。其中,插件中心支持集成来自不同供应商、不同功能领域的第三方插件,用户可以在连接器节点内进行选择使用。提示语模板中心包括大量预先设置的提示语模板,用户可以在大模型节点内进行选择使用,并且提示语模板中心内的提示语模板支持用户进行自定义修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提示语模板的参数和逻辑结构。业务逻辑模板中心即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业务逻辑模板中心中的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允许用户创建、存储、搜索、共享和使用。大模型中心包括不同版本、可供调用的大型语言模型,用户可以在大模型节点内进行选择,以调用大模型中心内的任意版本的大型语音模型,例如大模型中心可以包括星火教育大模型、星火语音大模型、星火认知大模型、星火图文识别大模型等,还可以包括其他厂商推出的各种版本的大型语言模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能力中心可由业务逻辑编排装置调用。
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包括图5示出的设计中心和管理中心。其中,设计中心包括可用于业务逻辑编排的各种类型的功能节点,即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大模型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等。管理中心包括运维中心,运维中心可实现针对业务逻辑编排的运维。另外,管理中心还可以包括版本管理中心,版本管理中心可实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版本管理。
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可以实现业务逻辑编排,进而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低代码平台本体可以调用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确定的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以实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与低代码平台内组件的关联,进而实现应用程序创建。例如,通过能力中心、业务逻辑编排中心和代码平台本体的联动,可以实现诸如智能评语润色、聊天机器人、家访记录生成等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过程中,图5示出的低代码平台中的低代码平台本体、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和能力中心均参与在内。
其中,低代码平台本体为应用程序构建中进行图形化编程的接口,即用户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进行包括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指定节点添加操作等在内的操作,由此实现业务逻辑编排,进而实现应用程序构建。
在此过程中,业务逻辑编排装置为基于低代码平台的业务逻辑编排提供支持,其中,业务逻辑编排装置中的设计中心为低代码平台本体提供可添加的各种功能节点,以便于低代码平台本体响应用户的各种节点添加操作,从而将各种功能节点加入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业务逻辑编排装置中的管理中心可以支持低代码平台本体进行业务逻辑编排过程中的版本管理和运维。
并且,能力中心可进一步为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在业务逻辑编排上提供支持。其中,能力中心中的插件中心可服务于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的设计中心中的连接器节点,由此在低代码平台本体添加连接器节点作为业务逻辑编排中的一个功能节点时,插件中心能够提供连接器节点所需连接的第三方插件;提示语模板中心可服务于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的设计中心中的大模型节点,从而为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本体为大模型节点配置提示语提供便利;业务逻辑模板中心可服务于低代码平台本体,从而为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本体进行业务逻辑编排提供便利;大模型中心可服务于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的设计中心中的大模型节点,从而为用户通过低代码平台本体为大模型节点进行版本配置提供便利,由此用户在构建应用程序时能够灵活调用各种版本的大型语言模型。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低代码平台上,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所述节点配置信息包括大型语言模型的版本、提示语和输入输出参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节点配置信息,配置所述大模型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显示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界面用于提供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确定节点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从各提示语模板中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或者,
基于所述大模型节点配置操作中的用户输入文本,确定所述节点配置信息中所述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指定节点添加操作,将指定节点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指定节点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代码块节点、判断节点、数据库节点和连接器节点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版本管理和运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编排模板选择操作,从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库中确定业务逻辑编排模板,将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模板中的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加入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包括:
对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进行组件关联,并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和关联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的组件构建应用程序。
9.一种低代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低代码平台本体,以及业务逻辑编排装置和能力中心;
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用于响应于大模型节点添加操作,将大模型节点加入业务逻辑编排界面,所述大模型节点用于调用大型语言模型;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界面中各节点以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确定业务逻辑编排结果;基于所述业务逻辑编排结果,构建应用程序;
所述业务逻辑编排装置用于为所述低代码平台本体提供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
所述能力中心用于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提供模板和/或为所述业务逻辑编排所需的节点提供配置模板。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
CN202410626484.4A 2024-05-20 2024-05-20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Pending CN1184449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26484.4A CN118444900A (zh) 2024-05-20 2024-05-20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26484.4A CN118444900A (zh) 2024-05-20 2024-05-20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44900A true CN118444900A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1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626484.4A Pending CN118444900A (zh) 2024-05-20 2024-05-20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449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15078A (zh) * 2025-01-09 2025-02-11 浙江辉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型逻辑编排的自适配大模型ai应用构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15078A (zh) * 2025-01-09 2025-02-11 浙江辉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型逻辑编排的自适配大模型ai应用构建系统
CN119415078B (zh) * 2025-01-09 2025-04-01 浙江辉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型逻辑编排的自适配大模型ai应用构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9086B (zh) 自动编程控制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39983B (zh) 脚本程序编辑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10379817B2 (en) Computer-applied method for displaying software-type applications based on design specifications
US11308940B2 (en) Counterfactual annotated dialogues for conversational computing
CN110941427B (zh) 代码生成方法及代码生成器
US11301643B2 (en) String extraction and translation service
CN117008923A (zh) 基于ai大模型的代码生成和编译部署方法、平台和设备
US12141554B2 (en) Intelligent and predictive module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coding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17494814A (zh) 提示词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8444900A (zh) 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应用程序构建方法和低代码平台
CN117193738A (zh) 应用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71875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31585A (zh) 基于xml的快速参数界面配置方法
CN108228161B (zh) 一种扩展结构化命令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18796180B (zh) 一种代码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96759A (zh) 用户界面处理方法、用户界面处理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64195B (zh) 一种基于b/s架构的云cad平台的二次开发方法
Wanderley et al. MBA: A system of systems architecture model for 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work
CN116610558A (zh) 代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38072A (zh) Hil需求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15661A (zh) 一种事件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iang et al. Chatbotification for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A Pattern-Based Approach
CN112130841B (zh) Sql开发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Gündoğan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in Desktop Publishing
KR100456631B1 (ko) 객체지향 프로그래밍 시스템의 설계 모델 적용장치와 그적용방법 및 이에 관련된 프로그램의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