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17842A -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17842A
CN118417842A CN202410851894.9A CN202410851894A CN118417842A CN 118417842 A CN118417842 A CN 118417842A CN 202410851894 A CN202410851894 A CN 202410851894A CN 118417842 A CN118417842 A CN 118417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frame
rod
bel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8518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417842B (zh
Inventor
侯荣刚
孙丰波
徐铁成
李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enghao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enghao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enghao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enghao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8518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17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841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7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17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7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垫片入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其中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包括架体和架体内的盖体输送架,所述盖体输送架包括橡胶输送带、放置槽、支撑轴和第一动力箱,所述橡胶输送带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内部,所述橡胶输送带的上表面排列设有放置槽,所述橡胶输送带两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本发明装置采用双层的物料输送架构,将垫片放置在盖壳的上方,且垫片与盖壳均为独立的输送系统,通过输送系统采用间歇性运动,使盖壳与垫片的输送速度一致,保证垫片正好位于盖壳的正上方位置,再利用下压架将垫片压入盖壳的内部,完成垫片的入盖操作,并且能够连续性的快速入盖,对比常规的入盖方式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入盖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垫片入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瓶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垫片压合到盖子中,完成盖子的组装,现有盖子压装垫片的生产多为流水线手工操作,压合效率较低,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垫片快速入盖的方法。
但是,现有的垫片入盖设备通常是采用传送臂来回翻转,将垫片取出再送入盖内,以及圆盘式的垫片入盖结构,依次将垫片送入盖中,但是上述方法的操作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快速入盖以及连续性入盖的操作方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具备了缩短垫片入盖时间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垫片入盖设备通常是采用传送臂来回翻转,将垫片取出再送入盖内,以及圆盘式的垫片入盖结构,依次将垫片送入盖中,但是上述方法的操作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快速入盖以及连续性入盖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其中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包括架体和架体内的盖体输送架,所述盖体输送架包括橡胶输送带、放置槽、支撑轴和第一动力箱,所述橡胶输送带对称安装在架体的内部,所述橡胶输送带的上表面排列设有放置槽,所述橡胶输送带两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外侧的第一动力箱;
两个所述放置槽均为弧形槽口,两个所述放置槽组合形成圆形底槽,所述圆形底槽的内部安装有盖壳,所述橡胶输送带为间歇性运动,且每次的运动距离为圆形底槽的直径长度;
所述橡胶输送带的上方安装有垫片输送架,所述垫片输送架包括扁平橡胶带和放置槽,所述扁平橡胶带对称安装有在架体的上端,所述扁平橡胶带的外表面设有放置槽;
两个所述放置槽形成夹持夹持腔体,且夹持腔体的内部排列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之间的相邻距离与两个放置槽之间距离一致;
所述架体的上端安装有下压架,所述下压架包括第一支撑架、限位壳体和第一压杆,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放置槽上方的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用于将垫片压入盖壳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垫片输送架还包括限位架、固定轴、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动力箱,所述架体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固定轴,每个所述扁平橡胶带一端的内侧均通过固定轴支撑;
所述固定轴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轮,每横向两个所述限位架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对称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动力箱,所述第二动力箱用于提供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动力;
所述扁平橡胶带与橡胶输送带的行进速率一致,均为间歇性行进运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压架还包括传动轮、传动带、转轮、连杆、第二齿轮和齿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还转动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第一压杆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用于联动转轮与第一压杆;
其中一个所述橡胶输送带的一侧设有齿销,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传动轮的外侧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用于连接第二齿轮与传动轮;
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齿销用于与驱动齿轮齿槽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压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架体上表面的平铺架,所述平铺架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压杆、活动轴套、推杆和倾斜推杆,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套,所述活动轴套的下表面滑动安装有六个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倾斜推杆,且所述倾斜推杆呈倾斜安装在活动轴套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平铺架还包括连接销、压板、弹簧和顶杆,所述活动轴套的内部还活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排列有连接销,所述倾斜推杆的一端与连接销转动连接,所述倾斜推杆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压板的下端与第二压杆的内部均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二压杆内壁的顶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用于提供压板的下压力;
所述第二压杆的外侧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用于将第二压杆与第一压杆形成联动状态,且所述第一压杆的底端要高于推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橡胶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一端的垫片进给架,所述垫片进给架包括限位边、圆形内槽、三角轮和弧面,所述限位边呈对称安装有在架体的一端,所述限位边一端的内部设有圆形内槽,所述圆形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三角轮,所述三角轮的外侧设有弧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垫片进给架还包括锥齿轮、第二传动轴和第三动力箱,所述三角轮的下端设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轴,两个所述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呈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动力箱;
所述三角轮为间歇性运动,且运动规律与橡胶输送带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三角轮为镜像运动,且两个所述弧面相配合,并形成圆形腔,所述圆形腔的直径与盖壳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垫片入盖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扁平橡胶带的一端安装有盖体进给架,所述盖体进给架包括送料带、配合边、送料盘、滚轴、电机和滑动内腔,所述送料带有两个,且为对称设置,所述送料带的内部均设有滑动内腔;
所述送料带的一端设有配合边,两个所述扁平橡胶带的一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配合边用于将送料带安装在扁平橡胶带的一端,且与所述扁平橡胶带的一端的弧形结构相吻合;
所述送料带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送料盘,所述送料盘的两侧排列有位于送料带内的滚轴,所述送料盘的上表面排列有防滑条,所述送料盘的下端安装有电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S1、通过限位边将盖壳输送至橡胶输送带的一端位置,并利用两个弧面的相互夹持的推送结构,拨动盖壳朝向放置槽的内部移动,并落入放置槽的内部,通过橡胶输送带整体的间歇性运动,将盖壳向前输送,并移动至第一支撑架的下方;
S2、通过滑动内腔将垫片送入送料带的一端,同时经过两个送料盘的对称旋转,垫片的底部与送料盘的上表面,产生摩擦,并将垫片向前带动,并且送料带的一端与两个扁平橡胶带的一端为相互吻合的结构,利用此结构,能够将垫片直接送入放置槽内进行夹持,最后经过扁平橡胶带将垫片输送至第一支撑架的下方位置,并于盖壳的正上方;
S3、通过齿销与第二齿轮的齿槽啮合连接,当扁平橡胶带运动时,同时为第一压杆提供动力支持,利用第二齿轮的旋转,通过传动轮联动转轮一并运动,再由转轮的旋转,带动连杆呈旋转运动,并为第一压杆提供升降动力;
当第一压杆下落时,其下表面会直接与垫片的上表面接触,并持续下压,将垫片压入盖壳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垫片的入盖操作;
S4、通过联动杆的作用,将第一压杆下压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压杆内,使得第一压杆下压的同时,带动第二压杆一并下落,而第二压杆底端的高度要低于第一压杆的下表面,当第二压杆下压时,通过对倾斜推杆的下压,使推杆会朝向外侧延伸,而推杆在第二压杆下压时,会直接与垫片的上表面接触,在其延伸的同时,则会拉动垫片舒展开来,避免垫片位于盖壳内部时,产生褶皱状况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垫片入盖系统,装置采用双层的物料输送架构,将垫片放置在盖壳的上方,且垫片与盖壳均为独立的输送系统,通过输送系统采用间歇性运动,使盖壳与垫片的输送速度一致,保证垫片正好位于盖壳的正上方位置,再利用下压架将垫片压入盖壳的内部,完成垫片的入盖操作,此种操作方式,能够极为迅速的完成入盖操作,并且能够连续性的快速入盖,对比常规的入盖方式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入盖速度,并且装置的生产速度,还能根据使用,由操作人员自行决定整体的行进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盖体输送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压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压架与平铺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B处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扁平橡胶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的A处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垫片进给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盖体进给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限位边送料示意图。
图中:1、架体;2、盖体输送架;21、橡胶输送带;22、放置槽;23、支撑轴;24、第一动力箱;3、垫片输送架;31、扁平橡胶带;32、放置槽;33、限位架;34、固定轴;35、第一齿轮;36、第一传动轴;37、第二动力箱;4、下压架;41、第一支撑架;42、限位壳体;43、第一压杆;44、传动轮;45、传动带;46、转轮;47、连杆;48、第二齿轮;49、齿销;5、平铺架;50、联动杆;51、第二支撑架;52、第二压杆;53、活动轴套;54、推杆;55、倾斜推杆;56、连接销;57、压板;58、弹簧;59、顶杆;6、垫片进给架;61、限位边;62、圆形内槽;63、三角轮;64、弧面;65、锥齿轮;66、第二传动轴;67、第三动力箱;7、盖体进给架;71、送料带;72、配合边;73、送料盘;74、滚轴;75、电机;76、滑动内腔;11、盖壳;12、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0,且公开了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包括架体1和架体1内的盖体输送架2,盖体输送架2包括橡胶输送带21、放置槽22、支撑轴23和第一动力箱24,橡胶输送带21对称安装在架体1的内部,橡胶输送带21的上表面排列设有放置槽22,橡胶输送带21两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23,支撑轴23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1外侧的第一动力箱24;
两个放置槽22均为弧形槽口,两个放置槽22组合形成圆形底槽,圆形底槽的内部安装有盖壳11,橡胶输送带21为间歇性运动,且每次的运动距离为圆形底槽的直径长度;
橡胶输送带21的上方安装有垫片输送架3,垫片输送架3包括扁平橡胶带31和放置槽32,扁平橡胶带31对称安装有在架体1的上端,扁平橡胶带31的外表面设有放置槽32;
两个放置槽32形成夹持夹持腔体,且夹持腔体的内部排列有垫片12,垫片12的之间的相邻距离与两个放置槽22之间距离一致;
架体1的上端安装有下压架4,下压架4包括第一支撑架41、限位壳体42和第一压杆43,第一支撑架41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放置槽22上方的限位壳体42,限位壳体4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压杆43,第一压杆43用于将垫片12压入盖壳11内;
垫片输送架3还包括限位架33、固定轴34、第一齿轮35、第一传动轴36和第二动力箱37,架体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架33,限位架33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固定轴34,每个扁平橡胶带31一端的内侧均通过固定轴34支撑;
固定轴34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轮35,每横向两个限位架3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36,第一传动轴36的外侧对称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35通过齿槽啮合连接,第一传动轴3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动力箱37,第二动力箱37用于提供第一传动轴36的转动动力;
扁平橡胶带31与橡胶输送带21的行进速率一致,均为间歇性行进运动;
下压架4还包括传动轮44、传动带45、转轮46、连杆47、第二齿轮48和齿销49,第一支撑架41的上端还转动安装有传动轮44,传动轮4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46,第一压杆4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47,连杆47用于联动转轮46与第一压杆43;
其中一个橡胶输送带21的一侧设有齿销49,第一支撑架4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48,传动轮44的外侧安装有传动带45,传动带45用于连接第二齿轮48与传动轮44;
第二齿轮48的一侧设有驱动齿轮,齿销49用于与驱动齿轮齿槽啮合连接;
下压架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架体1上表面的平铺架5,平铺架5包括第二支撑架51、第二压杆52、活动轴套53、推杆54和倾斜推杆55,第二支撑架5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压杆52,第二压杆5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套53,活动轴套53的下表面滑动安装有六个推杆54,推杆5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倾斜推杆55,且倾斜推杆55呈倾斜安装在活动轴套53内。
通过盖壳11放置在两个放置槽22所形成的圆形底槽内部,并通过橡胶输送带21的支撑,送入至第一压杆43的正下方,同时将垫片12通过两个放置槽32同时支撑,将垫片12输送至,第一压杆43的正下方位置,并且橡胶输送带21与扁平橡胶带31为间歇性运动,两者为同步状态;
当垫片12与盖壳11输送至第一压杆43下方,通过齿销49与第二齿轮48一侧的齿槽啮合连接状态,将动力通过传动带45传递至传动轮44内,传动轮44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轮46一并转动,并带动连杆47的一端一并转动,连杆47一端转动的同时会呈上下起伏状态,再由连杆47带动第一压杆43进行上下起伏运动,下压的过程中,会将垫片12下压,使其脱离两个放置槽32内部,并落入盖壳11的内部之中,完成垫片12的上盖功能,
通过下压架4的整体作用,可利用橡胶输送带21自身的动力,作为驱动第一压杆43的动力支持,并且使第一压杆43一并实现,与橡胶输送带21相同状态的间歇性运动,并且橡胶输送带21单次的运动距离,正好能够提供第一压杆43一次上下起伏的动力;
装置采用双层的物料输送架构,将垫片12放置在盖壳11的上方,且垫片12与盖壳11均为独立的输送系统,通过输送系统采用间歇性运动,使盖壳11与垫片12的输送速度一致,保证垫片12正好位于盖壳11的正上方位置,再利用下压架4将垫片12压入盖壳11的内部,完成垫片12的入盖操作,此种操作方式,能够极为迅速的完成入盖操作。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10,平铺架5还包括连接销56、压板57、弹簧58和顶杆59,活动轴套53的内部还活动安装有压板57,压板57的下表面排列有连接销56,倾斜推杆55的一端与连接销56转动连接,倾斜推杆55的材料为橡胶;
压板57的下端与第二压杆52的内部均安装有弹簧58,第二压杆52内壁的顶端设有顶杆59,顶杆59用于提供压板57的下压力;
第二压杆52的外侧设有联动杆50,联动杆50用于将第二压杆52与第一压杆43形成联动状态,且第一压杆43的底端要高于推杆54。
通过联动杆50将第一压杆43的下压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压杆52内,当第二压杆52下压时,会使推杆54首先与垫片12的上表面接触,此时第二压杆52持续下压,活动轴套53则缩入第二压杆52内,当顶杆59的底端与压板57的上表面接触后,会将压板57一并下压,下压的同时,通过倾斜推杆55的倾斜以及两端的转动连接结构,为推杆54提供向外的推力,多个推杆54向外推动,形成外扩散作用力,并作用在垫片12的外表面,并为垫片12提供扩张的力,使垫片12整体舒展开来,实现平铺状态;
平铺架5所实现的功能,就是为垫片12提供展开、以及铺平操作,避免在第一压杆43下压的过程中,导致垫片12发生褶皱状况,影响后序的封装,并且是利用第一压杆43的下压力,作为动力驱动,为垫片12提供铺平操作。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10,橡胶输送带21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1一端的垫片进给架6,垫片进给架6包括限位边61、圆形内槽62、三角轮63和弧面64,限位边61呈对称安装有在架体1的一端,限位边61一端的内部设有圆形内槽62,圆形内槽6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三角轮63,三角轮63的外侧设有弧面64;
垫片进给架6还包括锥齿轮65、第二传动轴66和第三动力箱67,三角轮63的下端设有锥齿轮65,两个锥齿轮6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轴66,两个锥齿轮65与第二传动轴66的两端呈齿槽啮合连接,第二传动轴66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动力箱67;
三角轮63为间歇性运动,且运动规律与橡胶输送带21一致;
两个三角轮63为镜像运动,且两个弧面64相配合,并形成圆形腔,圆形腔的直径与盖壳11一致。
通过振动送料机将盖壳11送入限位边61的内部,当盖壳11移动至两个三角轮63之间时,通过两个三角轮63的镜像运动,拨动盖壳11,将盖壳11向前输送,而橡胶输送带21的一端为弧形结构,限位边61的一端为倾斜结构向前送出,根据图十所示,当放置槽22旋转至限位边61的一端位置时,此时圆形底槽呈倾斜状态,通过三角轮63的拨动,正好将盖壳11的一端圆形底槽的底部接触,通过橡胶输送带21的持续运动,以及三角轮63的持续拨动的输送效果,将盖壳11完全推入圆形底槽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将盖壳11放入放置槽32内部的功能,同时垫片进给架6与扁平橡胶带31的运动速率一致,且均具备间歇性运动的作用,使得两者能够进行配合,实现对盖壳11的连续输送功能。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10,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安装有盖体进给架7,盖体进给架7包括送料带71、配合边72、送料盘73、滚轴74、电机75和滑动内腔76,送料带71有两个,且为对称设置,送料带71的内部均设有滑动内腔76;
送料带71的一端设有配合边72,两个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均为弧形结构,配合边72用于将送料带71安装在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且与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的弧形结构相吻合;
送料带7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送料盘73,送料盘73的两侧排列有位于送料带71内的滚轴74,送料盘73的上表面排列有防滑条,送料盘73的下端安装有电机75。
通过振动送料机将垫片12输送至滑动内腔76的内部,通过两个送料盘73的镜像设备,两者同时旋转,能够使位于送料盘73上表面的垫片12向扁平橡胶带31的内部输送,且送料盘73的两侧均安装有滚轴74,用于垫片12输送时的连贯性,且送料盘73均与橡胶输送带21和扁平橡胶带31为相同的运动规律,使得垫片12位于扁平橡胶带31内部时,能够处于盖壳11的正上方位置,便于后序垫片12的入盖操作;
两个送料带7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扁平橡胶带31一端的外侧位置,且两者结构相吻合,使得送料带71在输送垫片12时,避免影响垫片12的输送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其中:
S1、通过限位边61将盖壳11输送至橡胶输送带21的一端位置,并利用两个弧面64的相互夹持的推送结构,拨动盖壳11朝向放置槽22的内部移动,并落入放置槽22的内部,通过橡胶输送带21整体的间歇性运动,将盖壳11向前输送,并移动至第一支撑架41的下方;
S2、通过滑动内腔76将垫片12送入送料带71的一端,同时经过两个送料盘73的对称旋转,垫片12的底部与送料盘73的上表面,产生摩擦,并将垫片12向前带动,并且送料带71的一端与两个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为相互吻合的结构,利用此结构,能够将垫片12直接送入放置槽32内进行夹持,最后经过扁平橡胶带31将垫片12输送至第一支撑架41的下方位置,并于盖壳11的正上方;
S3、通过齿销49与第二齿轮48的齿槽啮合连接,当扁平橡胶带31运动时,同时为第一压杆43提供动力支持,利用第二齿轮48的旋转,通过传动轮44联动转轮46一并运动,再由转轮46的旋转,带动连杆47呈旋转运动,并为第一压杆43提供升降动力;
当第一压杆43下落时,其下表面会直接与垫片12的上表面接触,并持续下压,将垫片12压入盖壳1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垫片12的入盖操作;
S4、通过联动杆50的作用,将第一压杆43下压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压杆52内,使得第一压杆43下压的同时,带动第二压杆52一并下落,而第二压杆52底端的高度要低于第一压杆43的下表面,当第二压杆52下压时,通过对倾斜推杆55的下压,使推杆54会朝向外侧延伸,而推杆54在第二压杆52下压时,会直接与垫片12的上表面接触,在其延伸的同时,则会拉动垫片12舒展开来,避免垫片12位于盖壳11内部时,产生褶皱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包括架体(1)和架体(1)内的盖体输送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输送架(2)包括橡胶输送带(21)、放置槽(22)、支撑轴(23)和第一动力箱(24),所述橡胶输送带(21)对称安装在架体(1)的内部,所述橡胶输送带(21)的上表面排列设有放置槽(22),所述橡胶输送带(21)两端的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23),所述支撑轴(23)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1)外侧的第一动力箱(24);
两个所述放置槽(22)均为弧形槽口,两个所述放置槽(22)组合形成圆形底槽,所述圆形底槽的内部安装有盖壳(11),所述橡胶输送带(21)为间歇性运动,且每次的运动距离为圆形底槽的直径长度;
所述橡胶输送带(21)的上方安装有垫片输送架(3),所述垫片输送架(3)包括扁平橡胶带(31)和放置槽(32),所述扁平橡胶带(31)对称安装有在架体(1)的上端,所述扁平橡胶带(31)的外表面设有放置槽(32);
两个所述放置槽(32)形成夹持夹持腔体,且夹持腔体的内部排列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的之间的相邻距离与两个放置槽(22)之间距离一致;
所述架体(1)的上端安装有下压架(4),所述下压架(4)包括第一支撑架(41)、限位壳体(42)和第一压杆(43),所述第一支撑架(41)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放置槽(22)上方的限位壳体(42),所述限位壳体(4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压杆(43),所述第一压杆(43)用于将垫片(12)压入盖壳(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输送架(3)还包括限位架(33)、固定轴(34)、第一齿轮(35)、第一传动轴(36)和第二动力箱(37),所述架体(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架(33),所述限位架(33)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固定轴(34),每个所述扁平橡胶带(31)一端的内侧均通过固定轴(34)支撑;
所述固定轴(34)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轮(35),每横向两个所述限位架(3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36),所述第一传动轴(36)的外侧对称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35)通过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动力箱(37),所述第二动力箱(37)用于提供第一传动轴(36)的转动动力;
所述扁平橡胶带(31)与橡胶输送带(21)的行进速率一致,均为间歇性行进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架(4)还包括传动轮(44)、传动带(45)、转轮(46)、连杆(47)、第二齿轮(48)和齿销(49),所述第一支撑架(41)的上端还转动安装有传动轮(44),所述传动轮(4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46),所述第一压杆(4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47),所述连杆(47)用于联动转轮(46)与第一压杆(43);
其中一个所述橡胶输送带(21)的一侧设有齿销(49),所述第一支撑架(4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48),所述传动轮(44)的外侧安装有传动带(45),所述传动带(45)用于连接第二齿轮(48)与传动轮(44);
所述第二齿轮(48)的一侧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齿销(49)用于与驱动齿轮齿槽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架(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架体(1)上表面的平铺架(5),所述平铺架(5)包括第二支撑架(51)、第二压杆(52)、活动轴套(53)、推杆(54)和倾斜推杆(55),所述第二支撑架(5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压杆(52),所述第二压杆(5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套(53),所述活动轴套(53)的下表面滑动安装有六个推杆(54),所述推杆(5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倾斜推杆(55),且所述倾斜推杆(55)呈倾斜安装在活动轴套(5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架(5)还包括连接销(56)、压板(57)、弹簧(58)和顶杆(59),所述活动轴套(53)的内部还活动安装有压板(57),所述压板(57)的下表面排列有连接销(56),所述倾斜推杆(55)的一端与连接销(56)转动连接,所述倾斜推杆(55)的材料为橡胶;
所述压板(57)的下端与第二压杆(52)的内部均安装有弹簧(58),所述第二压杆(52)内壁的顶端设有顶杆(59),所述顶杆(59)用于提供压板(57)的下压力;
所述第二压杆(52)的外侧设有联动杆(50),所述联动杆(50)用于将第二压杆(52)与第一压杆(43)形成联动状态,且所述第一压杆(43)的底端要高于推杆(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输送带(21)的一端安装有位于架体(1)一端的垫片进给架(6),所述垫片进给架(6)包括限位边(61)、圆形内槽(62)、三角轮(63)和弧面(64),所述限位边(61)呈对称安装有在架体(1)的一端,所述限位边(61)一端的内部设有圆形内槽(62),所述圆形内槽(6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三角轮(63),所述三角轮(63)的外侧设有弧面(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进给架(6)还包括锥齿轮(65)、第二传动轴(66)和第三动力箱(67),所述三角轮(63)的下端设有锥齿轮(65),两个所述锥齿轮(6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轴(66),两个所述锥齿轮(65)与第二传动轴(66)的两端呈齿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66)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动力箱(67);
所述三角轮(63)为间歇性运动,且运动规律与橡胶输送带(21)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轮(63)为镜像运动,且两个所述弧面(64)相配合,并形成圆形腔,所述圆形腔的直径与盖壳(11)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安装有盖体进给架(7),所述盖体进给架(7)包括送料带(71)、配合边(72)、送料盘(73)、滚轴(74)、电机(75)和滑动内腔(76),所述送料带(71)有两个,且为对称设置,所述送料带(71)的内部均设有滑动内腔(76);
所述送料带(71)的一端设有配合边(72),两个所述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配合边(72)用于将送料带(71)安装在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且与所述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的弧形结构相吻合;
所述送料带(7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送料盘(73),所述送料盘(73)的两侧排列有位于送料带(71)内的滚轴(74),所述送料盘(73)的上表面排列有防滑条,所述送料盘(73)的下端安装有电机(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垫片入盖系统,其特征在于:
S1、通过限位边(61)将盖壳(11)输送至橡胶输送带(21)的一端位置,并利用两个弧面(64)的相互夹持的推送结构,拨动盖壳(11)朝向放置槽(22)的内部移动,并落入放置槽(22)的内部,通过橡胶输送带(21)整体的间歇性运动,将盖壳(11)向前输送,并移动至第一支撑架(41)的下方;
S2、通过滑动内腔(76)将垫片(12)送入送料带(71)的一端,同时经过两个送料盘(73)的对称旋转,垫片(12)的底部与送料盘(73)的上表面,产生摩擦,并将垫片(12)向前带动,并且送料带(71)的一端与两个扁平橡胶带(31)的一端为相互吻合的结构,利用此结构,能够将垫片(12)直接送入放置槽(32)内进行夹持,最后经过扁平橡胶带(31)将垫片(12)输送至第一支撑架(41)的下方位置,并于盖壳(11)的正上方;
S3、通过齿销(49)与第二齿轮(48)的齿槽啮合连接,当扁平橡胶带(31)运动时,同时为第一压杆(43)提供动力支持,利用第二齿轮(48)的旋转,通过传动轮(44)联动转轮(46)一并运动,再由转轮(46)的旋转,带动连杆(47)呈旋转运动,并为第一压杆(43)提供升降动力;
当第一压杆(43)下落时,其下表面会直接与垫片(12)的上表面接触,并持续下压,将垫片(12)压入盖壳(1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垫片(12)的入盖操作;
S4、通过联动杆(50)的作用,将第一压杆(43)下压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压杆(52)内,使得第一压杆(43)下压的同时,带动第二压杆(52)一并下落,而第二压杆(52)底端的高度要低于第一压杆(43)的下表面,当第二压杆(52)下压时,通过对倾斜推杆(55)的下压,使推杆(54)会朝向外侧延伸,而推杆(54)在第二压杆(52)下压时,会直接与垫片(12)的上表面接触,在其延伸的同时,则会拉动垫片(12)舒展开来,避免垫片(12)位于盖壳(11)内部时,产生褶皱状况。
CN202410851894.9A 2024-06-28 2024-06-28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8417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51894.9A CN118417842B (zh) 2024-06-28 2024-06-28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51894.9A CN118417842B (zh) 2024-06-28 2024-06-28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7842A true CN118417842A (zh) 2024-08-02
CN118417842B CN118417842B (zh) 2024-10-29

Family

ID=9232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851894.9A Active CN118417842B (zh) 2024-06-28 2024-06-28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178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03759A (ko) * 2007-05-25 2008-11-28 최영식 푸시형 캡핑기
CN102962663A (zh) * 2012-12-08 2013-03-13 张家港市天奇自动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垫片入盖装置
JP2015039748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東邦工業株式会社 圧入装置
CN207888179U (zh) * 2018-02-10 2018-09-21 连云港永发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垫片压合装置
CN116944837A (zh) * 2023-08-31 2023-10-27 无锡浩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盖加垫装置及其加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03759A (ko) * 2007-05-25 2008-11-28 최영식 푸시형 캡핑기
CN102962663A (zh) * 2012-12-08 2013-03-13 张家港市天奇自动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垫片入盖装置
JP2015039748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東邦工業株式会社 圧入装置
CN207888179U (zh) * 2018-02-10 2018-09-21 连云港永发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垫片压合装置
CN116944837A (zh) * 2023-08-31 2023-10-27 无锡浩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盖加垫装置及其加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7842B (zh) 202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4360B (zh) 一种瓦楞纸板智能分拣装置
CN107539511A (zh) 一种自动纸箱封箱机
CN207450328U (zh) 一种自动纸箱封箱机
CN220222353U (zh) 一种包装机械上料机构
CN113428428B (zh) 一种自动角边封箱方法及封箱机
CN1169938A (zh) 将折平的箱坯抽取,张开并送入包装作业线的顺序作业装置
CN118417842B (zh) 一种垫片入盖系统及方法
CN210149691U (zh) 一种卧式薄膜包装机
CN118479123B (zh) 一种食品包装设备
CN113879839A (zh) 用于纸盒搬运的吸嘴式桁架机械手自动上料装置
CN118458245A (zh)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辅助输送机
CN208413189U (zh) 一种伸缩管高效往复推料机构
CN105729780A (zh) 一种双层进给式片材吸塑成型机
CN116177466A (zh) 一种用于奶粉罐的封盖装置
CN213974760U (zh) 一种淘宝机用输送装置
CN211170456U (zh) 一种带滚轮送料的上管机
CN219467152U (zh) 一种纸盒围框机的上料翻转机构
CN221717984U (zh) 一种制袋机随动式热烫合冷整平机构
CN113428563B (zh) 用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改变的传送装置
CN222728379U (zh) 一种柔性物料袋输送机构
CN219652047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棒材的送料装置
CN223001854U (zh) 一种电池装箱机的放泡沫机构
CN222116256U (zh) 一种自封袋加工用间歇式热合装置
CN111747061A (zh) 一种成品机械零件传送装置
CN215943818U (zh) 一种纸箱开槽机用传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