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393695B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93695B
CN118393695B CN202410823045.2A CN202410823045A CN118393695B CN 118393695 B CN118393695 B CN 118393695B CN 202410823045 A CN202410823045 A CN 202410823045A CN 118393695 B CN118393695 B CN 11839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convex
optical lens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8230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393695A (zh
Inventor
王一峰
姚波
施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8230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393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839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9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39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93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包括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第二透镜的焦距F2、第八透镜的焦距F8满足:TTL/F≤6,0.06≤d56/TTL≤0.5,4.5≤|F2/F|,3≤|F8/F|;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的正负属性相反。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载镜头作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高解像力、小型化等要求已逐渐成为当前技术开发的热点。其中前视车载镜头因其安装位置和功能实现以及从成本考虑,需要可以满足高解像力、小型化、高性价比等要求。
然而,现有的车载镜头通常不能同时兼顾高解像力和小型化的要求。而在满足高解像力兼顾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小主光角(Chief Ray Angle,简称CRA)、低敏感度、弱鬼像等也始终是本领域光学镜头不断追求的目标。
另外,为了达到降低成本和轻便化的效果,现有的车载镜头通常采用塑料镜片,塑料镜片具有明显的热胀冷缩特性,导致其在-40℃~120℃的高低温下最佳像面偏离芯片,产生影像不清晰等不良影响,并且高塑化系统热稳定性差,从高温恢复到常温后,解像力也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TTL/F≤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6≤d56/TTL≤0.5;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4.5≤|F2/F|;第八透镜的焦距F8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3≤|F8/F|;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的正负属性相反;光学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八。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平面、凸面或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二侧面为凸面;或者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或者第七透镜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或者第八透镜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45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d45/TTL≤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45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d45/TTL≤0.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20≤F3/F。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与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TTL/H/FOV≤0.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TTL/F≤5.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75≤d56/TTL≤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F4/F≤3.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F5/F≤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0<F67/F≤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与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弧度值θ满足:0.35≤(H/2)/(F*tan(θ/2))≤0.9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3.3≤R11/R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TTL/DMAX≤5,-10≤R42/F<0,0.2≤F45/F≤3,0.5≤F5~7/F≤6,0.8≤D/DST≤3.5,-4≤(R42/D42)/(R51/D51)≤-0.3,D/H/FOV≤0.025,-20≤F3/F,-8≤F23/F≤-0.5,-45≤R31/F≤-0.1,0<R22/R31≤4,1.3≤F/ENPD≤2.0,45≤(FOV×F)/H,-10≤R42/R51<0,0.3≤R62/R71≤3,-200≤|F2|/F3≤-0.1,|SAGF81/(D81/2)|≤0.35,|SAGF82/(D82/2)|≤0.35,2.8≤R11/F,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MAX为光学镜头中所有镜片中的最大口径,R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45为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5~7为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DST为位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光阑的有效口径,D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51为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D51为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D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H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R31为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ENPD为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R62为第六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1为第七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SAGF81为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的矢高,D81为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SAGF82为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的矢高,D82为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11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光学镜头及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包括八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为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其中,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TTL/F≤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6≤d56/TTL≤0.5。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4.5≤|F2/F|。第八透镜的焦距F8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3≤|F8/F|。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的正负属性相反。使得光学镜头具有高解像力、小型化、小CRA、弱鬼像、低敏感度等特征。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9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0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1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4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5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6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一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第一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第二侧面,光学镜头中最靠近第二侧的表面称为该光学镜头的第二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包括例如八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这八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镜头可用作例如车载镜头,此时,该光学镜头的第一侧可为物侧,第二侧可为像侧。来自物侧的光线可在像侧成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学镜头可用作例如投影镜头或激光雷达发射镜头,此时,该光学镜头的第一侧可为成像侧,第二侧可为像源侧,来自像源侧的光线可在成像侧成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尽可能收集大角度的光线,并发散进入后方光学系统,增加通光量。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可以降低该光学镜头在雨雪天应用场景下水滴对成像质量的干扰;并且有利于收集更多大视场的光线。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将经过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大角度光线迅速发散,有利于后方光学系统对大角度光线的像差进行校正,实现镜头的高解像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可以对前后方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进行平衡,校正像差,提升镜头解像力。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可以与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凹面配合,使光线能被第二透镜顺利承接,减小前端口径,有利于镜头小型化;并且可以对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出射的呈上扬的光线进行适当发散,使周边光线平缓过渡并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不仅有利于降低镜头的敏感性,还能够增加通光量。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转折汇聚,有利于光线更加平缓地进入第三透镜,减小后方透镜群口径,同时降低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对第一透镜收集的光线进行进一步平缓发散,有利于扩大光线的宽度使之达到成像所需的尺寸。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可以与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凹面配合,使光线被第二透镜顺利承接,减小镜头前端口径,有利于镜头的小型化;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还可以对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出射的光线进一步发散,在较小口径下能够使周边光线可以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适当汇聚,有利于光线更加平缓地进入第三透镜,使周边更多的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提升周边视场的照度、镜头的通光量,同时可以减小后方透镜群口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对前方光线进行发散后进入后方光学系统,有利于与第二透镜搭配使用,实现对第一透镜出射的光线进行整体发散的作用,使周边光线可以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可以对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出射的光线进一步发散,使周边光线可以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同时还有助于增大中心和周边视场光线的光程差,减少成像干扰,提升镜头的解像质量。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汇聚,有利于光线更加平缓地进入第四透镜,让更多周边视场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增加镜头的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平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设置为平面,有利于镜片部件组立,还有利于降低镜头的敏感度,避免引入大角度光线造成的像差。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能够适度压缩光线的发散趋势,减少光能损耗。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双凸设置,可以对光线进行两次汇聚,不仅可以把前方光学系统收集的光线平稳地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降低镜头的敏感度,还可以使光线转折并收拢达到减小镜头后端口径的作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可以对前方入射光线进行转折汇聚,减小镜头后端口径。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可以对第三透镜出射的光线适当发散,平缓过渡光线至成像面,减少像差的生成。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转折汇聚,分担第五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有利于光线更加平缓地进入第五透镜,减小后方透镜群口径,同时降低镜头敏感度;同时搭配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使用,可以对前方光学系统整体发散的光线进行逐步的转折汇聚,平缓的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降低整个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双凸设置,可以将前方光线平稳地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有效减少大视场光线的损耗;同时可以与前方、后方透镜形成连续的凸面,能够有效压缩光线,达到减小镜头后端口径和减小光学总长(Total TrackLength,简称TTL)的作用;并且搭配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使用,可以对前方光学系统整体发散的光线进行逐步的转折汇聚,平缓的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降低整个镜头的敏感度;还能够快速收拢光线到达成像面,有利于减小光学总长,实现镜头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可以对前方入射光线进行转折汇聚,搭配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使用,可以对前方光学系统整体发散的光线进行逐步的转折汇聚,平缓的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降低整个镜头的敏感度。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可以对从第四透镜出射的光线进一步汇聚,减小后端透镜的口径,并收拢光线使其快速到达成像面,有利于减小光学总长,实现镜头的小型化。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对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汇聚的光线进行平缓过渡。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双凸设置,可以继续平稳过渡前方成汇聚趋势的光线,能够减小后续透镜口径和光学总长;并且可以对光线进行两次汇聚,不仅可以把前方光学系统收集的光线平稳地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降低镜头的敏感度,还可以使光线转折并收拢达到减小镜头后端口径的作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对经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汇聚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其能够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将各视场光线光程适当拉开,减少成像干扰。第六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汇聚,使其平缓的进入下一个透镜,减小后端的透镜口径。第六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将光线平缓发散至后方,有利于减小CRA。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与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胶合搭配使用,可以有效消除像差,提高镜头的解像能力;同时可以对经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汇聚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光线能够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有利于减小CRA。第七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对光线进行平缓汇聚,能够缩短到达成像面的距离,有利于减小镜头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与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胶合搭配使用,可有效消除像差,提高镜头的解像能力;同时可以对经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汇聚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光线能够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有利于减小CRA。第七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对光线进行发散,分担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周边的发散作用,有利于减小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的周边反曲,使第八透镜镜片平整,有助于镜片在高低温应力作用后使面型仍保持整体稳定,镜头仍具有较高的解像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可以与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胶合搭配使用,可以有效消除像差,提高镜头的解像能力。第七透镜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双凸设置,可以压缩光线,使光线平稳顺利入射至第八透镜,降低镜头的敏感度,还可以使光线转折并收拢更快到达成像面,减小镜头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可以对中心光线进行发散,可以平衡中心和周边光线的光程,减小像差,提高镜头的解像能力。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可以与第七透镜的第二侧面同为凸面搭配,可以使光线平稳过渡,降低镜头的敏感性。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对中心光线进行发散,使光线可以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同时结合第八透镜周边的反向弯曲对周边光线进行汇聚,可以使光线进入芯片的入射角减小,有助于提高镜头照度和减小镜头色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凹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侧均为凹面,可以对前方光学系统入射的光线进行发散,使周边光线和中心光线转折上扬,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同时结合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周边的反向弯曲对周边光线进行汇聚,可以使光线进入芯片的入射角减小,有助于提高镜头照度和减小镜头色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八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可为凸面,第二侧面可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可以平衡第六透镜为负镜片时的像差,对前方光学系统入射的光线进行汇聚,有助于减小光学镜头的总长。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可以与第七透镜的第二侧同为凸面搭配,可以使光线平稳过渡,降低镜头的敏感性。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可以对中心光线进行发散,使光线可以到达更高的成像位置,同时结合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周边的反向弯曲对周边光线进行汇聚,可以使光线进入芯片的入射角减小,有助于提高镜头照度和减小镜头色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以与第七透镜胶合形成双胶透镜。双胶透镜的特点是:可以减小两个镜片的空气间隔,减小系统总长;两个镜片的色散互补,有利于减小色差,提高成像质量;可以减少两个镜片间的组立部件,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可以减小场曲,可以校正系统的轴外点像差;合理分配焦距,有助于实现热补偿,获得良好的温度性能。通过将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胶合,可以使光学镜头的各种像差得到充分校正,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分辨率,优化畸变和CRA等光学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八透镜可以为非球面透镜。通过第二透镜和第八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有利于矫正场曲,提高镜头的解像力;其中,第八透镜的镜面具有反向弯曲,即反曲,可以进一步平衡像差,提高镜头的解像力。本申请的第一透镜、第三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为非球面,也可以为球面。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透镜中球面和非球面的数量,在重点体现成像质量时,可以增加非球面的数量,甚至所有透镜均使用非球面透镜。特别地,为了提高光学镜头的解像质量,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可均为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象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包括光阑,以进一步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例如光阑可以位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通过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设置光阑有利于进入光学镜头的光线有效收束,减小光学镜头后端的透镜口径,并且可以降低光学镜头的组立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TTL/F≤6,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TTL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TTL/F≤5.5。通过控制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与整组焦距的比值,能够实现光学镜头较长的焦距和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TTL/H/FOV≤0.06,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H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TTL、H和FOV进一步可以满足:TTL/H/FOV≤0.045。TTL、H和FOV进一步可以满足:TTL/H/FOV≤0.035。通过管控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像高和最大视场角的比值,能够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和大像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TTL/DMAX≤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DMAX为光学镜头中所有镜片中的最大口径。TTL和DMAX进一步可以满足:TTL/DMAX≤3.5。通过控制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与所有镜片中的最大口径的比值较小,可以使整个光学镜头更紧凑,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F4/F≤3.6,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4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F4/F≤2.8。通过管控第四透镜为正焦距,且焦距较小,能够将前方呈发散上扬走势的光线进行转折,快速汇聚光线,减小光学总长和后方口径;同时配合前后两个凸面,即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可以使光线得到平缓传递,有助于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10≤R42/F<0,其中,R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R42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7≤R42/F≤-0.25。通过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可以使经过该面呈上扬趋势的光线被快速转折汇聚,减小后方透镜口径;同时搭配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的设置,可以使得光线能够快速汇聚,尽快到达成像面,有助于减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2≤F45/F≤3,其中,F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45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0.5≤F45/F≤2。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为连续两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在快速汇聚光线至后方光学系统上起到主要作用;通过管控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较小,一方面有利于前方透镜对光线发散扩束达到成像所需尺寸,另一方面为后方透镜留出平缓过渡、平衡像差的空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5≤F5~7/F≤6,其中,F5~7为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5~7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0.8≤F5~7/F≤4。通过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整体为正焦距,可以将经过第四透镜转折的光线进一步汇聚进入第八透镜,有效减小光学总长;同时结合管控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有利于光线平稳进入第六透镜,减小CRA,提升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d45/TTL≤0.1,其中,d45为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d45和TTL进一步可以满足:d45/TTL≤0.05。通过控制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较小,一方面有利于顺利过渡承接光线,减小光能损耗,有助于减小光学总长和第五透镜的口径,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另一方面能够给后续透镜平缓汇聚、平衡像差留出空间,提高光学镜头的解像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8≤D/DST≤3.5,其中,D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DST为位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光阑的有效口径。D和DST进一步可以满足:1≤D/DST≤2.8。通过在相同通光孔径下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通光口径较小,有助于实现光学镜头前端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4≤(R42/D42)/(R51/D51)≤-0.3,其中,R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D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51为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D51为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42、D42、R51和D51进一步可以满足:-3≤(R42/D42)/(R51/D51)≤-0.5。通过合理设置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凸面型的曲率,可以使光线在经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后被快速汇聚转折,整体的光线高度得到控制,在实现光学镜头前端小口径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限制光学镜头后端的尺寸。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D/H/FOV≤0.025,其中,D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H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H和FOV进一步可以满足:D/H/FOV≤0.018。通过在光学镜头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最大视场角不变的情况下,使光学镜头的最大通光口径较小,可以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20≤F3/F,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3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15≤F3/F≤-0.65。F3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12≤F3/F≤-1.2。通过第三透镜为负焦距,可以将第二透镜出射的光线进行发散,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提高整体通光量,结合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前端小口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8≤F23/F≤-0.5,其中,F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23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6≤F23/F≤-1。通过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为负,可以将从第一透镜接收的大角度光线进行发散,将更多的光线传递到后方光学系统,有利于兼顾光学镜头前端小口径和高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45≤R31/F≤-0.1,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R31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25≤R31/F≤-0.25。通过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并管控其曲率半径,能够以更小的尺寸承接经第二透镜后呈上扬趋势出射的光线,有利于兼顾光学镜头前端小口径和高通光量,提升光学镜头的解像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R22/R31≤4,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22和R31进一步可以满足:0.7≤R22/R31≤2.5。通过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结合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并管控其曲率半径,能够使得光线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平稳发散和接收,使得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能够兼顾小口径和高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 1.3≤F/ENPD≤2.0,其中,ENPD为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和ENPD进一步可以满足:1.4≤F/ENPD≤1.8。通过管控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和入瞳直径,有利于实现小光圈系数FNO,有利于增大通光量,入瞳口径大,有助于提升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45≤(FOV×F)/H,其中,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H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OV、F和H进一步可以满足:50≤(FOV×F)/H。FOV、F和H进一步可以满足:55≤(FOV×F)/H≤80。通过管控FOV、F和H可以同时满足光学镜头长焦和大视场,实现中心大角分辨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10≤R42/R51<0,其中,R42为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51为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42和R51进一步可以满足:-5≤R42/R51≤-0.3。通过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凸设置,可以使呈上扬趋势的光线被快速转折汇聚,不仅可以减小后方透镜口径,还能够将光线快速汇聚,尽快到达成像面,减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并且通过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两个连续凸面的分步汇聚,可以使光线的过渡更加平缓,降低了光学镜头整体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06≤d56/TTL≤0.5,其中,d56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TL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d56和TTL进一步可以满足:0.075≤d56/TTL≤0.3。通过合理控制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在小型化的基础上,并使之增大,有利于降低敏感度,同时可将经第五透镜汇聚的光线平稳过渡至第六透镜,有利于提升成像质量;并且周边光线进入第六透镜的趋势平坦,有助于实现小CRA,减小光线在透镜间反射的能量,可弱化鬼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3≤R62/R71≤3,其中,R62为第六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1为第七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62和R71进一步可以满足:0.8≤R62/R71≤1.3。R62和R71进一步可以满足:0.9≤R62/R71≤1.1。通过管控第六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七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平衡光学镜头的像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200≤|F2|/F3≤-0.1,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2和F3进一步可以满足:-120≤|F2|/F3≤-0.65。通过合理控制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焦距比,可以调整光线的发散程度,使从第一透镜出射的光线经过第二透镜的过渡平缓进入第三透镜及后方光学系统,不仅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还有助于减小光学镜头的前端口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SAGF81/(D81/2)|≤0.35,其中,SAGF81为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的矢高,D81为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SAGF81和D81进一步可以满足:|SAGF81/(D81/2)|≤0.25。通过控制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的矢高,使镜片相对趋于平整,有助于第八透镜在高低温应力作用后使面型仍保持整体稳定,光学镜头仍具有较高的解像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SAGF82/(D82/2)|≤0.35,其中,SAGF82为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的矢高,D82为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SAGF82和D82进一步可以满足:|SAGF82/(D82/2)|≤0.2。通过控制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的矢高,使镜片相对趋于平整,有助于第八透镜在高低温应力作用后使面型仍保持整体稳定,光学镜头仍具有高的解像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F5/F≤5,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5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F5/F≤4。通过管控第五透镜为正,分配合适的焦距,能够进一步继续汇聚经第四透镜出射的光线,减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和后方口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F67/F≤10,其中,F67为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67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1.5≤F67/F≤10。F67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2.5≤F67/F≤8.5。通过管控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双胶透镜的组合焦距为正,有利于光线继续以汇聚趋势进入后方,缩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并分配合适的焦距,有利于光线平缓过渡至后方,配合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间较大的空气间隔,使得在光学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光线在胶合件中走势平缓,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3≤|F8/F|,其中,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8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4.5≤|F8/F|。通过管控第八透镜的焦距较大,有利于光线平缓入射至成像面,减小CRA。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0.35≤(H/2)/(F*tan(θ/2))≤0.95,其中,H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θ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弧度值。H、F和θ进一步可以满足:0.5≤(H/2)/(F*tan(θ/2))≤0.8。通过管控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和视场角,可以实现小畸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2.8≤R11/F,其中,R11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R11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3.2≤R11/F≤80。通过管控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有利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收集更多的大视场光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3.3≤R11/R12,其中,R11为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和R12进一步可以满足:3.6≤R11/R12≤75。通过管控第一透镜的两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第一侧面收集大视场光线,经过第二侧面大角度光线得到迅速发散,有利于光学镜头像差的矫正和小畸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以满足:4.5≤|F2/F|,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2和F进一步可以满足:6≤|F2/F|。通过管控第二透镜的焦距较大,有利于平缓过渡光线至第三透镜,提升解像力,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可为玻璃透镜或塑料透镜。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的具体数量。具体地,在重点关注解像质量和信赖性时,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可均为玻璃非球面镜片。用玻璃制成的光学透镜可抑制成像系统组件后焦随温度变化的偏移,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采用玻璃材质可避免因使用环境中高、低温温度变化造成的镜头成像模糊以及影响镜头的正常使用等问题。当然,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也可由塑料和玻璃搭配制成。当然在温度稳定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场合中,光学镜头中的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也可均由塑料制成。用塑料制作光学透镜,可有效减小制作成本。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在作为普通光学镜头使用时,还可以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对各透镜形状和光焦度等参数的合理设置,在仅使用八片透镜的情况下,使光学镜头能够具有高解像力、小型化、小CRA、弱鬼像、低敏感度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同时,光学镜头还兼顾镜头体积小、稳定性能佳、敏感度低、生产良率高的要求。该光学镜头的CRA较小,既可以有效避免光线后端出射时打到镜筒上以产生杂光,又可以很好的匹配车载芯片,以避免产生偏色和暗角现象。同时该光学镜头还具有较佳的温度性能,有利于光学镜头在高低温环境下成像效果变化较小,像质稳定,有利于该光学镜头能够在大部分环境下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镜头的透镜的数量、面型、参数等,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八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八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E1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用作普通光学镜头,例如车载镜头,此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8并最终成像在设置于第二侧的成像面IMA上,其中,成像面IMA处设置有图像传感芯片。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也可用作投影镜头或激光雷达发射镜头,此时,来自像源面IMA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8至S1并最终投射至设置于第一侧的投影面(未示出)上。其中,S17和S18为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关于“厚度/距离”应理解,S1所在行的厚度/距离为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S2所在行的厚度/距离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空气间隔距离,S3所在行的厚度/距离为第二透镜L2的中心厚度,以此类推。
表 1
在实施例1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1)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 =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表 2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E2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3
表 4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3。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学镜头E3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5
表 6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4。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光学镜头E4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7
表 8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5。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光学镜头E5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凸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凹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9
表 10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6。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光学镜头E6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凸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凹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11
表 12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7。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光学镜头E7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13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13
表 14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8。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光学镜头E8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15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1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15
表 16
实施例9
以下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9。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9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光学镜头E9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17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1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17
表 18
实施例10
以下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0。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0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光学镜头E10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平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19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19
表 20
实施例11
以下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1。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1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光学镜头E11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凹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21示出了实施例11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2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2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21
表 22
实施例12
以下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2。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光学镜头E12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凹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23示出了实施例12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2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2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23
表 24
实施例13
以下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3。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光学镜头E13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25示出了实施例13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3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25
表 26
实施例14
以下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4。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4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光学镜头E14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凹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27示出了实施例14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2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4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27
表 28
实施例15
以下参照图15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5。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5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光学镜头E15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凸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凸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29示出了实施例15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3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5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29
表 30
实施例16
以下参照图16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的实施例16。图1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6的光学镜头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光学镜头E15包括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STO、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和成像面IM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为凸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5为凹面,第二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7为凸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0为凸面,第二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2为凸面,第二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L7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3为凸面,第二侧面S14为凸面。第八透镜L8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S15为凸面,第二侧面S16为凹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胶合形成双胶透镜。第二透镜L2和第八透镜L8为非球面镜片,并且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具有反曲。
表31示出了实施例16的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其中,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的单位为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的第一侧面S3和第二侧面S4、第八透镜L8的第一侧面S15和第二侧面S16为非球面,表3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6中各非球面S3、S4、S15和S16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 31
表 32
表33和表34给出了实施例1至实施例16的光学镜头的部分光学参数。例如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入瞳直径ENPD、光学总长TTL、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各透镜的焦距值等。其中,各焦距值、距离或有效半径值的单位均为毫米(mm);FOV的单位为度(°)。
表 33
表 34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6的光学镜头分别满足下表35和表36所示的条件式。
表 35
表 36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描述的光学镜头和将该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探测距离相机的独立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探测距离设备上的成像模块。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诸如车载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辅助驾驶系统上的成像模块。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凹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
具有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第二侧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TTL/F≤6;
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6≤d56/TTL≤0.5;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4.5≤|F2/F|;
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F8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3≤|F8/F|;
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的正负属性相反;
所述光学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是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平面、凸面或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第二侧面为凸面;
或者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第二侧面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或者所述第七透镜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有负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或者所述第八透镜有正光焦度,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45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d45/TTL≤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45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d45/TTL≤0.0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20≤F3/F。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TTL/H/FOV≤0.06。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TTL/F≤5.5。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d56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075≤d56/TTL≤0.3。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F4/F≤3.6。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F5/F≤5。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满足:0<F67/F≤10。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弧度值θ满足:0.35≤(H/2)/(F*tan(θ/2))≤0.95。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3.3≤R11/R12。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TTL/DMAX≤5,-10≤R42/F<0,0.2≤F45/F≤3,0.5≤F5~7/F≤6,0.8≤D/DST≤3.5,-4≤(R42/D42)/(R51/D51)≤-0.3,D/H/FOV≤0.025,-20≤F3/F,-8≤F23/F≤-0.5,-45≤R31/F≤-0.1,0<R22/R31≤4,1.3≤F/ENPD≤2.0,45≤(FOV×F)/H,-10≤R42/R51<0,0.3≤R62/R71≤3,-200≤|F2|/F3≤-0.1,|SAGF81/(D81/2)|≤0.35,|SAGF82/(D82/2)|≤0.35,2.8≤R11/F,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DMAX为所述光学镜头中所有镜片中的最大口径,R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F45为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5~7为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DST为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光阑的有效口径,D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5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D5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D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R3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ENPD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R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SAGF81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的矢高,D81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第一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SAGF82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的矢高,D82为所述第八透镜的第二侧面在最大视场角时所对应的有效通光口径,R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及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CN202410823045.2A 2024-06-24 2024-06-24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8393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23045.2A CN118393695B (zh) 2024-06-24 2024-06-24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23045.2A CN118393695B (zh) 2024-06-24 2024-06-24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93695A CN118393695A (zh) 2024-07-26
CN118393695B true CN118393695B (zh) 2024-10-29

Family

ID=9199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823045.2A Active CN118393695B (zh) 2024-06-24 2024-06-24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93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47599B (zh) * 2024-12-04 2025-05-06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9355932B (zh) * 2024-12-26 2025-06-17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9089A (zh) * 2023-11-07 2024-01-0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20015A (ko) * 2020-08-11 2022-02-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계
CN116430561A (zh) * 2022-01-04 2023-07-14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及其影像捕获设备
TWI816489B (zh) * 2022-07-28 2023-09-21 國立中央大學 光學鏡頭組件與電子裝置
CN115494624B (zh) * 2022-11-16 2023-04-07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9089A (zh) * 2023-11-07 2024-01-0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93695A (zh) 2024-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2727A1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8393695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3495342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8915288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WO2022135103A1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2859289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5826193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WO2022100731A1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1338066A (zh) 变焦透镜组
WO2024046456A1 (zh) 光学镜头
CN118818735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8884680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8550067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WO2021109677A1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9335704B (zh) 光学镜头
CN115857150A (zh) 光学镜头
CN113759497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8795648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8759698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5047585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4488468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6609922A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115826195A (zh) 光学镜头
CN115685498A (zh) 光学系统、激光投影镜头和投影设备
CN112485896B (zh) 一种全玻全金属安防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