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79040A -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79040A CN118379040A CN202410307681.XA CN202410307681A CN118379040A CN 118379040 A CN118379040 A CN 118379040A CN 202410307681 A CN202410307681 A CN 202410307681A CN 118379040 A CN118379040 A CN 1183790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pile
- maintenance
- team
- charging
- work or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2—Providing warranty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技术领域。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利用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包括省级平台、运维团队和检修团队。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通过统一管理多任务来源来提升充电桩运维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故障修复充电桩的后续订单跟踪,以保证充电桩的维修质量,明确责任归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等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短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新能源的研发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电动汽车逐渐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经历了产业萌芽期后,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目前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已越过拐点,开始进入爆发期。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与之配套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站也逐渐增多,并投入运营。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充电站配电异常、动环监测告警、充电桩故障等影响充电站经济效益的问题。
常规的充电桩运维模式较为简单,不能高效智能的保障其可持续性的运营,影响用户日常的使用体验,且现有的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方法不能统一管理多任务来源,也无法对全流程进行追溯,为保障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充电桩运维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通过统一管理多任务来源来提升充电桩运维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故障修复充电桩的后续订单跟踪,以保证充电桩的维修质量,明确责任归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利用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包括省级平台、运维团队和检修团队,所述方法包括:
省级平台通过多途径的任务来源统一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并向运维团队派发充电桩运维工单;
运维团队收到充电桩运维工单后,安排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判断充电桩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运维操作解决;当充电桩问题未解决时,进入下一步骤;
判断充电桩设备是否在质保期内,进而选择充电桩的生产厂家或检修团队进行充电桩的维修;
充电桩维修完成后,省级平台监控连续多日充电桩的订单状况,并汇总这几日充电桩的订单数据,判断数据是否正常;当数据已经正常时,进入下一步骤;
充电桩运维工单处理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任务来源包括:
通过充电桩故障报修电话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通过充电桩侧的硬件自检系统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通过算法规则对充电桩进行筛选,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桩设备是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联系充电桩的生产厂家,并让生产厂家解决充电桩的故障问题;
生产厂家上报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桩设备未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运维团队上报处理结果,请求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省级平台将充电桩运维工单派发至检修团队;
检修团队收到充电桩检修工单后,安排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运维团队确认检修团队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数据不正常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由生产厂家处理,还是由检修团队处理;
若之前的工单由检修团队处理完成,则仍然由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若之前的工单由生产厂家处理完成,则仍然由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充电桩检修工单处理完成后,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充电模块;当需要更换充电模块时,进入下一步骤;
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
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省级平台确认充电模块是否已更换;当确认充电模块更换完成后,任务完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认充电模块因暂时缺货而未更换时,待相应备件入库后继续进入所述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的步骤。
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的重视,且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目前已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之配套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站也逐渐增多,并投入运营。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充电设备自身设计、制造及检测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且充电设施运行环境大多位于户外,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不可控制,导致设备运行可靠性较低。同时,还存在充电站配电异常、动环监测告警、充电桩故障等影响充电站经济效益的问题。
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安全使用、运营管理等诸多问题也开始困扰车主。充电桩出现故障的因素繁多,如:
(1)充电桩的主要外部组件损坏包括刷卡区域、显示屏、充电枪、急停按钮、指示灯等,充电枪没有归位等不规范操作,造成充电枪头损坏;
(2)开放环境下易发生人为破坏,造成充电桩的损坏率较高,不能正常使用;
(3)使用频率高造成刷卡器、计费板、充电模块等部件易出现故障,特别是充电模块,长期使用中难免老化失灵,不仅仅降低了充电桩的安全性,也破坏了充电桩的正常工作运行,可能会造成故障或损坏;
(4)充电桩的布局失衡、互联互通性差等问题,造成充电桩的利用率低,被闲置,安装分散等现象,长时间闲置设备在户外更易发生故障;
(5)被非法撬开充电柜、破坏显示屏幕和充电枪头等恶意破坏,造成充电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因充电设备智能化水平比较低,报修基本依靠车主,要发现以上这些故障点靠传统人工巡检的方式耗时耗力,运维效率低、成本高,容易造成充电桩废弃,缺乏足够的充电桩巡检信息,导致充电桩管理质量降低,更无法合理布局充电桩建设。
由于油电混合型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和发展,市场上对于一些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较为简单,采用常规的运维模式,不能高效智能的保障充电桩可持续性的运营,影响使用;且现有的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方法不够全面,不能分辨运维故障信息,不能够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快速处理故障;因此,现阶段发明出一种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申请号为201910673185.5,专利名称为一种充电桩巡检管理系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巡检管理系统,包括:监测器、传感器和智能移动终端,所述监测器包括:通信接口,通过连接所述传感器采集充电桩的环境数据和状态信息;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蓝牙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监测管理模块,用于对充电桩的环境数据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和管理;监测处理模块,用于集中所述通信接口采集充电桩的环境数据和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测管理模块处理,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和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有工单记录模块、影像记录模块和检修记录模块。但是,该专利文献仅可发现充电桩故障点,不能对多途径的充电桩维护工单任务来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又如,申请号为202110547892.7,专利名称为一种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充电桩、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数据存储模块,且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一数据存储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巡检请求模块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自动巡检模块,且巡检请求模块与自动巡检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巡检报告生成模块,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异常报告生成模块,且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异常报告生成模块与自动巡检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充电桩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且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异常报告生成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服务器的内部设置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一侧设置有运维需求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服务器内部还设置有工单生成模块和工单派发模块。但是,该专利文献仅可检测多个充电桩的运行情况,分辨运维故障信息,通知运维人员快速处理故障,不能对多途径的充电桩维护工单任务来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多途径的任务来源,同时,将多个不同的任务来源纳入统一系统管理中,形成了全工单流程追溯和闭环管理,避免了原来每个任务来源产生不同任务流程而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由于在整个充电桩运维检修的流程中存在多个不同团队(不同地区运维团队、不同第三方检修团队、不同厂家等),为避免责任推诿及进行运维检修质量考核,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检修完成后并不直接完结工单,而是对完成检修后的充电桩进行持续三日(可调整变量)的订单状况监控,对每个充电桩产生的历史订单数据进行长周期分析,以识别检修完成后的充电桩产生的订单是否与之前健康状态下的充电订单产生较大偏差,由此判断该桩是否真正从故障状态中恢复,若监测周期内出现问题,则再直接派回给之前的责任人,直到工单真正完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利用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包括省级平台、运维团队和检修团队。
总部平台为全国性质的,其将各个省内的订单推送至各个省的省级平台,省级平台作为管理方统一管理各个省内的充电桩工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方法包括:S1-S5。
S1,省级平台通过多途径的任务来源统一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并向运维团队派发充电桩运维工单。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任务来源包括:S101-S103。
S101,通过充电桩故障报修电话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示例性的,通过拨打充电桩客服电话可创建咨询工单、投诉工单和故障工单,若拨打电话后省级平台判断充电桩的问题已解决,则任务完结;若拨打电话后充电桩的问题仍未解决,则由省级平台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并向运维团队派发充电桩运维工单。
S102,通过充电桩侧的硬件自检系统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示例性的,充电桩侧设有硬件自检系统,若检测出充电桩有故障,则通过TCU(Telematics Control Unit,远程通信控制模块)将故障代码发送到省级平台,若省级平台判断充电桩的问题已解决,则任务完结;若充电桩的问题仍未解决,则由省级平台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并向运维团队派发充电桩运维工单。
TCU在充电桩系统中扮演着通信中枢的角色。它是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连接车辆、充电桩以及远程服务器或云服务。TCU负责传输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状态、电池信息、用户认证数据等。它还负责将充电桩的状态和运行数据传输到后端服务器或云基础设施,以便远程监控和分析。
S103,通过算法规则对充电桩进行筛选,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示例性的,总部平台将本省订单推送至省级平台后,根据省级平台设定的算法规则对“低零电量桩”进行筛选,并生成“低零电量桩”提醒数据,发送至省级平台,省级平台查看“低零电量桩”提醒数据,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从而定位充电桩侧隐藏故障。
上述算法规则分类如下:
(1)设定一个阈值(可调整变量),如0.1千瓦时(0.1kWh),如果连续产生N(可调整变量)个充电桩的充电订单,且每个订单电量均低于此阈值,则判断充电桩侧产生隐藏故障,生成“低零电量桩”提醒数据,并发送至省级平台。
(2)增加周期,如连续七天(可调整变量)内,低于阈值的充电桩充电订单数量占该周期内订单总数量的百分比超过一定数值,如50%(可调整变量),则判断充电桩侧产生隐藏故障,生成“低零电量桩”提醒数据,并发送至省级平台。
(3)引入监督学习算法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对每个充电桩产生的历史订单数据进行长周期分析,以识别推送订单是否产生与正常充电行为较大的偏差,自动生成适配该充电桩用户使用习惯的合理阈值并判断是否产生隐藏桩侧故障,若产生故障则触发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务来源S101-S103仅为举例说明,若产生其他新的任务来源可以直接将新任务来源新增入本发明的任务来源处,实现将多个不同途径的任务来源统一纳入本发明的管理方法中,以便形成全工单流程追溯和闭环管理。
S2,运维团队收到充电桩运维工单后,安排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判断充电桩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运维操作解决;当充电桩问题未解决时,进入下一步骤。
运维团队通常是对充电桩进行运营和维护,并对充电桩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若发现充电桩存在故障而运维团队无法解决时,则需上报至省级平台,并将充电桩运维工单转接给可以维修充电桩的团队。
当充电桩问题已经解决时,则充电桩运维工单处理完成。
S3,判断充电桩设备是否在质保期内,进而选择充电桩的生产厂家或检修团队进行充电桩的维修。
另外,运维团队巡检或客户来电后创建的工单直接进入步骤S3,即判断充电桩设备是否在质保期内。
在一些示例中,当充电桩设备是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步骤S3包括:S311-S312。
S311,联系充电桩的生产厂家,并让生产厂家解决充电桩的故障问题。
此时,由于充电桩设备还在质保期内,因此可以通知充电桩的生产厂家进行售后维修。
S312,生产厂家上报处理结果。
生产厂家上报的处理结果包括文字描述和维修照片,照片为实时拍摄的照片,照片内容包括日期、地点的水印。
在一些示例中,当充电桩设备未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步骤S3包括:S321-S325。
S321,运维团队上报处理结果,请求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此时,由于充电桩设备没有在质保期内,因此不能向充电桩的生产厂家申请售后维修,只能请求检修团队处理充电桩的故障。
S322,省级平台将充电桩运维工单派发至检修团队。
省级平台将充电桩运维工单转换成充电桩检修工单并派发至检修团队。
S323,检修团队收到充电桩检修工单后,安排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S324,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检修团队上报的处理结果包括文字描述和维修照片,照片为实时拍摄的照片,照片内容包括日期、地点的水印。
S325,运维团队确认检修团队的处理结果。
运维团队在检修团队检修过后会检查充电桩的运行是否有问题,以便及时确认检修团队的检修结果。
S4,充电桩维修完成后,省级平台监控连续多日充电桩的订单状况,并汇总这几日充电桩的订单数据,判断数据是否正常;当数据已经正常时,进入下一步骤。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省级平台监控连续三日充电桩的订单状况,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省级平台连续监控的时间。
S5,工单处理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多途径的任务来源,同时,将多个不同的任务来源纳入统一系统管理中,形成了全工单流程追溯和闭环管理,避免了原来每个任务来源产生不同任务流程而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由于在整个充电桩运维检修的流程中存在多个不同团队(不同地区运维团队、不同第三方检修团队、不同厂家等),为避免责任推诿及进行运维检修质量考核,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检修完成后并不直接完结工单,而是对完成检修后的充电桩进行持续三日(可调整变量)的订单状况监控,对每个充电桩产生的历史订单数据进行长周期分析,以识别检修完成后的充电桩产生的订单是否与之间健康状态下的充电订单产生较大偏差,由此判断该桩是否真正从故障状态中恢复,若监测周期内出现问题,则再直接派回给之前的责任人,直到工单真正完结。
在一些示例中,当数据不正常时,所述步骤S4包括:S401-S403。
S401,判断是由生产厂家处理,还是由检修团队处理。
S402,若之前的工单由检修团队处理完成,则仍然由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S403,若之前的工单由生产厂家处理完成,则仍然由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此时,通过对充电桩连续几日的订单状态进行监控,发现订单数据仍然存在问题,则判断充电桩未维修成功,则查询之前的充电桩运维工单是由生产厂家处理的,还是由检修团队处理的,并继续由相应的对象进行充电桩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S6-S9。
S6,充电桩检修工单处理完成后,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充电模块;当需要更换充电模块时,进入下一步骤。
当不需要更换充电模块时,则任务完结。
S7,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
当需要更换充电模块时,省级平台将任务派发至检修团队,等待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
S8,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后,上报处理结果。检修团队上报的处理结果包括文字描述和维修照片,照片为实时拍摄的照片,照片内容包括日期、地点的水印。
S9,省级平台确认充电模块是否已更换;当确认充电模块更换完成后,任务完结。
在一些示例中,当确认充电模块因暂时缺货而未更换时,待相应备件入库后继续进入所述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的步骤,即步骤S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利用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所述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系统包括省级平台、运维团队和检修团队,所述方法包括:
省级平台通过多途径的任务来源统一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并向运维团队派发充电桩运维工单;
运维团队收到充电桩运维工单后,安排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判断充电桩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运维操作解决;当充电桩问题未解决时,进入下一步骤;
判断充电桩设备是否在质保期内,进而选择充电桩的生产厂家或检修团队进行充电桩的维修;
充电桩维修完成后,省级平台监控连续多日充电桩的订单状况,并汇总这几日充电桩的订单数据,判断数据是否正常;当数据已经正常时,进入下一步骤;
充电桩运维工单处理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务来源包括:
通过充电桩故障报修电话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通过充电桩侧的硬件自检系统手动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通过算法规则对充电桩进行筛选,创建充电桩运维工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充电桩设备是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联系充电桩的生产厂家,并让生产厂家解决充电桩的故障问题;
生产厂家上报处理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充电桩设备未在质保期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运维团队上报处理结果,请求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省级平台将充电桩运维工单派发至检修团队;
检修团队收到充电桩检修工单后,安排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运维团队确认检修团队的处理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数据不正常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由生产厂家处理,还是由检修团队处理;
若之前的工单由检修团队处理完成,则仍然由检修团队进行处理;
若之前的工单由生产厂家处理完成,则仍然由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充电桩检修工单处理完成后,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充电模块;当需要更换充电模块时,进入下一步骤;
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
检修团队上报处理结果;
省级平台确认充电模块是否已更换;当确认充电模块更换完成后,任务完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认充电模块因暂时缺货而未更换时,待相应备件入库后继续进入所述检修团队更换充电模块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07681.XA CN118379040A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07681.XA CN118379040A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79040A true CN118379040A (zh) | 2024-07-23 |
Family
ID=9190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07681.XA Pending CN118379040A (zh) | 2024-03-18 | 2024-03-18 |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379040A (zh) |
-
2024
- 2024-03-18 CN CN202410307681.XA patent/CN11837904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15709B (zh) | 一种服务快速响应中心支撑系统及方法 | |
CN107748546B (zh) |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工厂智能巡检系统 | |
CN201965459U (zh) | 基于物联网的充换电监控系统 | |
CN111591778A (zh)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堆取料机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0210632A (zh) | 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故障应急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5049326A (zh) | 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
CN110932150A (zh) | 电力设备运维系统 | |
CN111756581A (zh) | 配电网运行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7492040A (zh) | 一种基于电网调控运行监控的多维分析展示系统及方法 | |
CN113128721A (zh) | 一种充电桩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1045364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辅助决策方法 | |
CN116522746A (zh) | 高耗能企业配电托管方法 | |
CN212990152U (zh) | 一种农污管理系统 | |
CN114091730A (zh) | 车辆状态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2209099A (zh) | 水利枢纽突发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法及系统 | |
CN115733865B (zh) | 一种光伏跟踪支架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与故障预警系统 | |
CN118192400A (zh) | 一种智慧泵站自动管理与控制方法 | |
CN113890188B (zh) | 基于5g网络的油机指挥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16095723A (zh) | 一种通信基站资产管理系统 | |
CN202854576U (zh) | 汽车生产线数据管理系统 | |
CN115035628A (zh) | 车辆实时监控系统 | |
CN114328111A (zh) | 一种机房能耗监测及安全监控方法 | |
CN115018434A (zh) | 一种新能源电站远程运维管理系统 | |
CN118070203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设备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 |
CN118379040A (zh) | 基于智能自动化的充电桩维护与故障跟踪管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