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373097A -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73097A
CN118373097A CN202410520508.8A CN202410520508A CN118373097A CN 118373097 A CN118373097 A CN 118373097A CN 202410520508 A CN202410520508 A CN 202410520508A CN 118373097 A CN118373097 A CN 118373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lifting
garbage
plate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205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杰
梁军
梁飞
席贻彪
范露露
辛翠
孙雨
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Ruixi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uixi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uixi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uixi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5205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373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373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73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26Housings, cabinets or enclosures for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1/1447Housings, cabinets or enclosures for refuse receptacles located under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65F1/0053Combination of several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4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movable inserts
    • B65F1/08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movable inserts with rigid inserts
    • B65F1/085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movable inserts with rigid inserts with a plurality of rigid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68Sens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包括安装于井中的地下支架,地下支架中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提升台,提升台上安装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顶部安装有外置板,外置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分类筒,多个分类筒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收舱,回收舱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用于在提升台上移动,所述地下支架与提升台支架安装有舱外提升组件。相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站,能够大大的减小占地空间,并且提升美观性,进行垃圾回收时,则通过舱外提升液压杆进行提升,带动舱外横板上升,舱外横板上升的同时,拉动舱外链条移动,拉动提升台上升至地面以上,之后将各个回收舱推出,可对垃圾进行回收,并方便将回收舱带回进行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弃物,因此,对于垃圾的妥善处理是市政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的垃圾投放桶或投放箱,结构多为敞开型,功能相对简单,安置在公共区域地面上,存量小,无密封,占用大量公共面积,且影响环境美观,垃圾分类多是标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细分不够,对于生活或餐厨等湿类垃圾,其仅为开敞式盛装装置,极其容易产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污染环境,如不及时清理还会滋生蚊、蚁、蝇、虫、蟑等,站内垃圾需频繁收集运走,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
申请号为,202210393962.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地埋式多功能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识别系统以及分类装置;箱体包括分类舱和储存舱;分类舱的上部开设有投放口;储存舱内设有若干个内筒,内筒的上端设有可向下开启的盖板;识别系统包括设于投放口一侧的摄像头、与摄像头电连接的主板控件以及设于分类舱内的控制机构;分类装置包括多个排布于分类舱周向侧壁上的伸缩臂和多个与伸缩臂对应设置的推料板,伸缩臂与控制机构连接。从而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对收纳的垃圾进行转运回收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从储存舱内将垃圾取出,并且由于储存舱的固定安装,导致对储存舱的清洗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以解决现有技术垃圾难以取出,舱内难以清洗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包括安装于井中的地下支架,地下支架中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提升台,提升台上安装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顶部安装有外置板,外置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分类筒,多个分类筒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收舱,回收舱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用于在提升台上移动,所述地下支架与提升台支架安装有舱外提升组件,舱外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底部的舱外提升液压杆,舱外提升液压杆顶部连接有舱外横板,舱外横板上固定连接有舱外导轨,舱外导轨适配连接有舱外导杆,舱外导杆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上,所述舱外横板上安装有舱外转轴,舱外转轴上绕设有舱外链条,舱外链条一端连接有舱外连接块,舱外连接块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底部,舱外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提升连接块,提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提升台固定连接。
所述回收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部底面安装有托架,托架上安装有可翻转的翻转架,翻转架上安装有倾倒液压杆,倾倒液压杆铰接有收纳桶,收纳桶放平状态下,底面与托架接触,收纳桶与翻转架接触面为倾斜面,倾倒液压杆用于驱动收纳桶翻转,收纳桶翻转过程中,底部不与托架发生干涉,所述托架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抬升托架的舱内提升组件,所述舱内提升组件包括与舱体底部固定连接的两组舱内连接块以及与托架端部固定连接的两组翻转架,舱内连接块与翻转架之间连接有舱内链条,所述托架底部安装有舱内提升液压杆,舱内提升液压杆顶部连接有舱内横板,舱内横板上安装有两组舱内转轴,舱内转轴上安装有与舱内链条相适配的链轮,舱内链条中部绕设于链轮上,所述升降支架与外置板之间安装有电动转轴,用于翻转外置板。
可选的,所述舱体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导轨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方柱,两根方柱设于舱内提升液压杆两侧后方,舱内提升液压杆包括外筒和输出端,外筒顶部固定套设有舱内插入块,舱内插入块中部连接有定位滑块,定位滑块插入至两根方柱导轨之间,舱内插入块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舱内固定板,舱内固定板螺纹安装于导轨上。
可选的,所述舱内横板中部安装有定位柱,定位柱朝向导轨一侧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适配安装于导轨中。
可选的,所述托架两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导向板,两组导向板与导轨相适配,两组导向板对导轨从两侧夹紧。
可选的,所述收纳桶包括竖直设置于其内部的分流壁,分流壁底部与收纳桶的倾斜面底端固定连接,分流壁将收纳桶内部左右分隔为水流腔与垃圾腔,垃圾腔内部安装有固体隔板,固体隔板将垃圾腔上下分隔为固体收纳区与蓄水层,固体隔板上开设有多组沥水孔,所述蓄水层与水流腔之间连通,所述收纳桶的倾斜面与分流壁之间夹角为a,所述倾倒液压杆驱动收纳桶翻转具有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90°-a小于90°,第二角度大于90°。
可选的,所述蓄水层中活动安装有浮板,浮板将蓄水层上部与固体隔板之间分隔为缓冲层,所述浮板上安装有多组与沥水孔相适配的孔塞,用于在浮板上升至与固体隔板相抵时,对沥水孔进行堵塞,所述浮板上开设有多组漏水孔,用于将液体垃圾流入蓄水层中,所述固体隔板底部设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电性连接有报警信号发射器与电磁锁,报警信号发射器用于向调度中心发射报警信号,所述电磁锁用于封闭分类筒。
可选的,所述固体收纳区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体隔板上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适配安装于滑槽中,滑槽中安装有多组弹力支撑件,弹力支撑件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开设于滑动槽后方的容纳槽,容纳槽中上下阵列安装有多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扭簧,多个安装轴上套设的扭簧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安装轴上安装有连接端,扭簧使得连接端具有保持水平的趋势,连接端铰接有支撑端,连接端与支撑端铰接点处于连接端上表面,使得支撑端可相对于连接端向上翻转,不可相对于连接端向下翻转,所述连接端端面处于容纳槽中,不与滑动块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外置板底部连接有抵触伸缩杆,抵触伸缩杆底部连接有相对应的两组压板套,压板套中安装有伸缩板,抵触伸缩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外置板底部安装有测距仪,测距仪用于检测压板套与外置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端上安装有偏转传感器,所述偏转传感器以及测距仪电性连接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偏转传感器确定固体隔板的位置,并根据测距仪计算所受到的垃圾的挤压力,进而估算固体隔板上固体垃圾的重量范围,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有调度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通过将地下支架安装于井下,外置板设于地面,外置板上设有的多个分类筒,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投放的垃圾通过不同的分类筒进入到与其相对应的回收舱中,相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站,能够大大的减小占地空间,并且提升美观性,当回收舱中的垃圾装满后,进行垃圾回收时,则通过舱外提升液压杆进行提升,带动舱外横板上升,舱外横板上升的同时,拉动舱外链条移动,舱外链条一端与地下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拉动提升台上升至地面以上,之后将各个回收舱推出,可对垃圾进行回收,并方便将回收舱带回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工作状态侧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工作状态侧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工作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工作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的回收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工作状态的回收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1、地下支架;12、舱外提升组件;13、提升台;14、升降支架;15、外置板;16、分类筒;17、电动转轴;18、连接座;21、回收舱;22、固定座;1201、舱外提升液压杆;1202、舱外横板;1203、舱外转轴;1204、提升连接块;1205、舱外链条;1206、舱外连接块;1207、舱外导杆;1208、舱外导轨;101、舱体;105、导轨;106、定位滑块;121、抵触伸缩杆;122、复位弹簧;124、压板套;125、伸缩板;201、收纳桶;202、倾倒液压杆;210、固体隔板;211、沥水孔;212、固体收纳区;213、浮板;214、孔塞;215、漏水孔;216、缓冲层;217、蓄水层;218、水流腔;219、分流壁;220、滑动块;221、扭簧;222、连接端;223、支撑端;301、托架;302、翻转架;303、导向板;401、舱内提升组件;402、舱内提升液压杆;403、舱内横板;404、舱内转轴;405、舱内链条;406、舱内连接块;407、舱内固定板;408、舱内插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包括安装于井中的地下支架11,地下支架11中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提升台13,提升台13上安装有升降支架14,升降支架14顶部安装有外置板15,外置板15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分类筒16,多个分类筒16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收舱21,回收舱21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用于在提升台13上移动,所述地下支架11与提升台13支架安装有舱外提升组件12,舱外提升组件12包括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底部的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顶部连接有舱外横板1202,舱外横板1202上固定连接有舱外导轨1208,舱外导轨1208适配连接有舱外导杆1207,舱外导杆1207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上,所述舱外横板1202上安装有舱外转轴1203,舱外转轴1203上绕设有舱外链条1205,舱外链条1205一端连接有舱外连接块1206,舱外连接块1206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底部,舱外链条12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提升连接块1204,提升连接块1204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与提升台13固定连接。
使用中,通过将地下支架11安装于井下,外置板15设于地面,外置板15上设有的多个分类筒16,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投放的垃圾通过不同的分类筒16进入到与其相对应的回收舱21中,相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站,能够大大的减小占地空间,并且提升美观性,当回收舱21中的垃圾装满后,进行垃圾回收时,则通过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进行提升,带动舱外横板1202上升,舱外横板1202上升的同时,拉动舱外链条1205移动,舱外链条1205一端与地下支架11固定连接,另一端拉动提升台13上升至地面以上,之后将各个回收舱21推出,可对垃圾进行回收,并方便将回收舱21带回进行清洗。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支架11上安装有固定座22,用于对回收舱21进行固定。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舱21包括舱体101,所述舱体101内部底面安装有托架301,托架301上安装有可翻转的翻转架302,翻转架302上安装有倾倒液压杆202,倾倒液压杆202铰接有收纳桶201,收纳桶201放平状态下,底面与托架301接触,收纳桶201与翻转架302接触面为倾斜面,倾倒液压杆202用于驱动收纳桶201翻转,收纳桶201翻转过程中,底部不与托架301发生干涉,所述托架301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抬升托架301的舱内提升组件401,所述舱内提升组件401包括与舱体101底部固定连接的两组舱内连接块406以及与托架301端部固定连接的两组翻转架302,舱内连接块406与翻转架302之间连接有舱内链条405,所述托架301底部安装有舱内提升液压杆402,舱内提升液压杆402顶部连接有舱内横板403,舱内横板403上安装有两组舱内转轴404,舱内转轴404上安装有与舱内链条405相适配的链轮,舱内链条405中部绕设于链轮上,所述升降支架14与外置板15之间安装有电动转轴17,用于翻转外置板15。
当收纳桶201中的垃圾收纳满后,通过电动转轴17将外置板15向后翻转,启动舱内提升液压杆402,驱动舱内横板403上移,在舱内横板403上移的过程中,由于舱内链条405中部架托于舱内转轴404上,舱内横板403上移带动舱内转轴404上移,由于舱内链条405两端分别固定于舱体101与托架301上,舱体101固定安装于安装井中,舱内横板403上升时,链轮拉伸舱内链条405从而带动托架301上升,进而使得收纳桶201上升至井口,之后启动倾倒液压杆202,倾倒液压杆202两端分别铰接翻转架302与收纳桶201,在伸长过程中,将收纳桶201进行翻转,从而将收纳桶201中的垃圾倾倒出来,同时,由于翻转架302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收纳桶201的口部与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方便垃圾车从下方对倾倒出的垃圾进行收纳。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舱内提升组件401,大大降低了地埋箱提升所需要的纵深,从而减小了安装井的深度,方便地埋箱的后期安装以及维护。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4所示,所述舱体101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105,导轨10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方柱,两根方柱设于舱内提升液压杆402两侧后方,舱内提升液压杆402包括外筒和输出端,外筒顶部固定套设有舱内插入块408,舱内插入块408中部连接有定位滑块106,定位滑块106插入至两根方柱导轨105之间,舱内插入块40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舱内固定板407,舱内固定板407螺纹安装于导轨105上。将舱内提升液压杆402与导轨105平行固定安装,提升收纳桶201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12所示,所述舱内横板403中部安装有定位柱,定位柱朝向导轨105一侧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适配安装于导轨105中。用于提升舱内横板403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12所示,所述托架301两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导向板303,两组导向板303与导轨105相适配,两组导向板303对导轨105从两侧夹紧。使用中,通过两组导向板303对导轨105的夹紧滑动,实现托架301的稳定升降。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所述收纳桶201包括竖直设置于其内部的分流壁219,分流壁219底部与收纳桶201的倾斜面底端固定连接,分流壁219将收纳桶201内部左右分隔为水流腔218与垃圾腔,垃圾腔内部安装有固体隔板210,固体隔板210将垃圾腔上下分隔为固体收纳区212与蓄水层217,固体隔板210上开设有多组沥水孔211,所述蓄水层217与水流腔218之间连通,所述收纳桶201的倾斜面与分流壁219之间夹角为a,所述倾倒液压杆202驱动收纳桶201翻转具有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90°-a小于90°,第二角度大于90°。
在路人向收纳桶201内部丢弃垃圾时,固体垃圾留在固体隔板210上,液体垃圾通过沥水孔211流入至蓄水层217中,从而使垃圾固液分离,减缓垃圾腐败的速度,降低垃圾泡在液体中产生气味的风险,在对垃圾进行收集倾倒时,倾倒液压杆202驱动收纳桶201翻转,收纳桶201以其与翻转架302铰接点为轴,以收纳桶201的倾斜面正切面长为半径旋转,由于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使得收纳桶201在翻转过程中,不与托架301发生运动干涉,并且,在第一角度翻转过程中,水流腔218的倾斜面翻转至顶端向下,而固体收纳区212的分流壁219顶端向上,从而将液体垃圾率先倒出,之后翻转至第二角度,将固体收纳区212中的固体垃圾倒出,实现垃圾的收集端的固液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4所示,所述蓄水层217中活动安装有浮板213,浮板213将蓄水层217上部与固体隔板210之间分隔为缓冲层216,所述浮板213上安装有多组与沥水孔211相适配的孔塞214,用于在浮板213上升至与固体隔板210相抵时,对沥水孔211进行堵塞,所述浮板213上开设有多组漏水孔215,用于将液体垃圾流入蓄水层217中,所述固体隔板210底部设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电性连接有报警信号发射器与电磁锁,报警信号发射器用于向调度中心发射报警信号,所述电磁锁用于关闭分类筒16。在进行使用时,当垃圾中含有液体较多,例如景区小吃摊附近,食物中汤汁较多的情况下,浮板213快速上升,从而将沥水孔211封堵,此时固体隔板210底部的按压开关与浮板213接触触发,报警信号发射器向调度中心发射报警信号,提醒人员尽快处理,同时,相对应的分类筒16封闭不在进行收纳,防止新进垃圾固液混合,直至人员远程控制解锁。控制可采用网络通信,当人员能够及时来处理,或者附近有其他地埋桶正常工作,则将分类筒16封闭,使该分类筒16短暂不工作,若人员不能及时来处理且附近无其他地埋桶可用,为了方便游客,则将分类筒16打开。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14所示,所述固体收纳区21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体隔板210上安装有滑动块220,滑动块220适配安装于滑槽中,滑槽中安装有多组弹力支撑件,弹力支撑件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通过设置有多组弹力支撑件,并且将固体隔板210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可以根据固体垃圾以及液体垃圾的比例,自动调整固体收纳区212与蓄水层217的空间比例,当固体收纳区212内的固体垃圾较多,则固体隔板210受重一般会更大,此时,固体隔板210下降更多,从而减小蓄水层217的体积,实现动态调整,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中,如图8-10所示,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开设于滑动槽后方的容纳槽,容纳槽中上下阵列安装有多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扭簧221,多个安装轴上套设的扭簧221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安装轴上安装有连接端222,扭簧221使得连接端222具有保持水平的趋势,连接端222铰接有支撑端223,连接端222与支撑端223铰接点处于连接端222上表面,使得支撑端223可相对于连接端222向上翻转,不可相对于连接端222向下翻转,所述连接端222端面处于容纳槽中,不与滑动块220相接触。使用中,滑动块220放置于支撑端223上,多个支撑端223承托起固体隔板210,当固体隔板210上垃圾增多重量增加后,使得连接端222以及支撑端223一起向下转动,滑动块220掉落至下方的弹性支撑件上,当固体隔板210上的垃圾重量不断增加,固体隔板210逐渐下降,直至与浮板213相抵,在倒垃圾的过程中,由于连接端222与支撑端223铰接点处于连接端222上表面,在固体隔板210重力作用下,收纳桶201向着收纳桶201开口方向滑动,直至恢复至最高位,方便下次使用。
在一些可选的具体实施中,如图8-10所示,所述外置板15底部连接有抵触伸缩杆121,抵触伸缩杆121底部连接有相对应的两组压板套124,压板套124中安装有伸缩板125,抵触伸缩杆12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22,外置板15底部安装有测距仪,测距仪用于检测压板套124与外置板15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端222上安装有偏转传感器,所述偏转传感器以及测距仪电性连接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偏转传感器确定固体隔板210的位置,并根据测距仪计算伸缩板125所受到的垃圾的挤压力,进而估算固体隔板210上固体垃圾的重量范围,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有调度中心。
分类筒16上设有感应阀门,在没有人进行垃圾丢弃时常闭,使用中通过压板套124中的伸缩板125伸出相抵,之后共同向下将固体收纳区212中的垃圾进行挤压,从而减小固体收纳区212中垃圾的体积,同时,能够为下一个丢弃垃圾的人预留垃圾存储空间,由于每一组弹力支撑件的承托力是已知的,当偏转传感器确定固体隔板210的位置后,压板套124与外置板15之间的复位弹簧122的压缩长度确定后,则能够估算固体隔板210上垃圾的重量范围以及体积范围,其重量大于上一组弹力支撑件的支撑重力,小于当前弹力支撑件的支撑重与复位弹簧122的压缩弹力之差,通过处理单元将估算的垃圾重量范围发送至调度中心,方便调度中心规划垃圾车的收集路线,避免超重以及体积过大装不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中,通过将地下支架11安装于井下,外置板15设于地面,外置板15上设有的多个分类筒16,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投放的垃圾通过不同的分类筒16进入到与其相对应的回收舱21中,相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站,能够大大的减小占地空间,并且提升美观性,当回收舱21中的垃圾装满后,进行垃圾回收时,则通过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进行提升,带动舱外横板1202上升,舱外横板1202上升的同时,拉动舱外链条1205移动,舱外链条1205一端与地下支架11固定连接,另一端拉动提升台13上升至地面以上,之后将各个回收舱21推出,可对垃圾进行回收,并方便将回收舱21带回进行清洗。
在路人向收纳桶201内部丢弃垃圾时,固体垃圾留在固体隔板210上,液体垃圾通过沥水孔211流入至蓄水层217中,从而使垃圾固液分离,减缓垃圾腐败的速度,降低垃圾泡在液体中产生气味的风险,在对垃圾进行收集倾倒时,倾倒液压杆202驱动收纳桶201翻转,收纳桶201以其与翻转架302铰接点为轴,以收纳桶201的倾斜面正切面长为半径旋转,由于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使得收纳桶201在翻转过程中,不与托架301发生运动干涉,并且,在第一角度翻转过程中,水流腔218的倾斜面翻转至顶端向下,而固体收纳区212的分流壁219顶端向上,从而将液体垃圾率先倒出,之后翻转至第二角度,将固体收纳区212中的固体垃圾倒出,实现垃圾的收集端的固液分离。
通过设置有多组弹力支撑件,并且将固体隔板210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可以根据固体垃圾以及液体垃圾的比例,自动调整固体收纳区212与蓄水层217的空间比例,当固体收纳区212内的固体垃圾较多,则固体隔板210受重一般会更大,此时,固体隔板210下降更多,从而减小蓄水层217的体积,实现动态调整,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
使用中通过压板套124将固体收纳区212中的垃圾进行挤压,从而减小固体收纳区212中垃圾的体积,同时,能够为下一个丢弃垃圾的人预留垃圾存储空间,由于每一组弹力支撑件的承托力是已知的,当偏转传感器确定固体隔板210的位置后,压板套124与外置板15之间的复位弹簧122的压缩长度确定后,则能够估算固体隔板210上垃圾的重量范围以及体积范围,其重量大于上一组弹力支撑件的支撑重力,小于当前弹力支撑件的支撑重与复位弹簧122的压缩弹力之差,通过处理单元将估算的垃圾重量范围发送至调度中心,方便调度中心规划垃圾车的收集路线,避免超重以及体积过大装不下。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应用于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井中的地下支架(11),地下支架(11)中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提升台(13),提升台(13)上安装有升降支架(14),升降支架(14)顶部安装有外置板(15),外置板(15)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分类筒(16),多个分类筒(16)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回收舱(21),回收舱(21)底部安装有移动轮,用于在提升台(13)上移动,所述地下支架(11)与提升台(13)支架安装有舱外提升组件(12),舱外提升组件(12)包括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底部的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舱外提升液压杆(1201)顶部连接有舱外横板(1202),舱外横板(1202)上固定连接有舱外导轨(1208),舱外导轨(1208)适配连接有舱外导杆(1207),舱外导杆(1207)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上,所述舱外横板(1202)上安装有舱外转轴(1203),舱外转轴(1203)上绕设有舱外链条(1205),舱外链条(1205)一端连接有舱外连接块(1206),舱外连接块(1206)固定安装于地下支架(11)底部,舱外链条(12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提升连接块(1204),提升连接块(1204)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与提升台(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舱包括舱体(101),所述舱体(101)内部底面安装有托架(301),托架(301)上安装有可翻转的翻转架(302),翻转架(302)上安装有倾倒液压杆(202),倾倒液压杆(202)铰接有收纳桶(201),收纳桶(201)放平状态下,底面与托架(301)接触,收纳桶(201)与翻转架(302)接触面为倾斜面,倾倒液压杆(202)用于驱动收纳桶(201)翻转,收纳桶(201)翻转过程中,底部不与托架(301)发生干涉,所述托架(301)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抬升托架(301)的舱内提升组件(401),所述舱内提升组件(401)包括与舱体(101)底部固定连接的两组舱内连接块(406)以及与托架(301)端部固定连接的两组翻转架(302),舱内连接块(406)与翻转架(302)之间连接有舱内链条(405),所述托架(301)底部安装有舱内提升液压杆(402),舱内提升液压杆(402)顶部连接有舱内横板(403),舱内横板(403)上安装有两组舱内转轴(404),舱内转轴(404)上安装有与舱内链条(405)相适配的链轮,舱内链条(405)中部绕设于链轮上,所述升降支架(14)与外置板(15)之间安装有电动转轴(17),用于翻转外置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1)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105),导轨(10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方柱,两根方柱设于舱内提升液压杆(402)两侧后方,舱内提升液压杆(402)包括外筒和输出端,外筒顶部固定套设有舱内插入块(408),舱内插入块(408)中部连接有定位滑块(106),定位滑块(106)插入至两根方柱导轨(105)之间,舱内插入块(40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舱内固定板(407),舱内固定板(407)螺纹安装于导轨(1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横板(403)中部安装有定位柱,定位柱朝向导轨(105)一侧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适配安装于导轨(105)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01)两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导向板(303),两组导向板(303)与导轨(105)相适配,两组导向板(303)对导轨(105)从两侧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桶(201)包括竖直设置于其内部的分流壁(219),分流壁(219)底部与收纳桶(201)的倾斜面底端固定连接,分流壁(219)将收纳桶(201)内部左右分隔为水流腔(218)与垃圾腔,垃圾腔内部安装有固体隔板(210),固体隔板(210)将垃圾腔上下分隔为固体收纳区(212)与蓄水层(217),固体隔板(210)上开设有多组沥水孔(211),所述蓄水层(217)与水流腔(218)之间连通,所述收纳桶(201)的倾斜面与分流壁(219)之间夹角为a,所述倾倒液压杆(202)驱动收纳桶(201)翻转具有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90°-a小于90°,第二角度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217)中活动安装有浮板(213),浮板(213)将蓄水层(217)上部与固体隔板(210)之间分隔为缓冲层(216),所述浮板(213)上安装有多组与沥水孔(211)相适配的孔塞(214),用于在浮板(213)上升至与固体隔板(210)相抵时,对沥水孔(211)进行堵塞,所述浮板(213)上开设有多组漏水孔(215),用于将液体垃圾流入蓄水层(217)中,所述固体隔板(210)底部设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电性连接有报警信号发射器与电磁锁,报警信号发射器用于向调度中心发射报警信号,所述电磁锁用于封闭分类筒(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收纳区(21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体隔板(210)上安装有滑动块(220),滑动块(220)适配安装于滑槽中,滑槽中安装有多组弹力支撑件,弹力支撑件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开设于滑动槽后方的容纳槽,容纳槽中上下阵列安装有多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有扭簧(221),多个安装轴上套设的扭簧(221)自上而下弹力逐渐增大,安装轴上安装有连接端(222),扭簧(221)使得连接端(222)具有保持水平的趋势,连接端(222)铰接有支撑端(223),连接端(222)与支撑端(223)铰接点处于连接端(222)上表面,使得支撑端(223)可相对于连接端(222)向上翻转,不可相对于连接端(222)向下翻转,所述连接端(222)端面处于容纳槽中,不与滑动块(220)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15)底部连接有抵触伸缩杆(121),抵触伸缩杆(121)底部连接有相对应的两组压板套(124),压板套(124)中安装有伸缩板(125),抵触伸缩杆(12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22),外置板(15)底部安装有测距仪,测距仪用于检测压板套(124)与外置板(15)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端(222)上安装有偏转传感器,所述偏转传感器以及测距仪电性连接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偏转传感器确定固体隔板(210)的位置,并根据测距仪计算(125)所受到的垃圾的挤压力,进而估算固体隔板(210)上固体垃圾的重量范围,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有调度中心。
CN202410520508.8A 2024-04-28 2024-04-28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Pending CN118373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20508.8A CN118373097A (zh) 2024-04-28 2024-04-28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20508.8A CN118373097A (zh) 2024-04-28 2024-04-28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73097A true CN118373097A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0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20508.8A Pending CN118373097A (zh) 2024-04-28 2024-04-28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730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0439B (zh) 地埋式垃圾收集装置
CN106586340A (zh) 隐藏多柱式液压升降垃圾中转箱
CN201102771Y (zh) 液压地埋式垃圾箱
CN107954126A (zh) 一种具备自动开盖功能的压缩式垃圾桶
EP0659159B2 (en) Device for collecting refuse
CN108839995A (zh) 一种城镇垃圾收集系统的垃圾运输方法
CN106347905A (zh) 一种智能餐厨垃圾回收桶
CN106586339A (zh) 隐藏连杆交叉式液压升降垃圾中转箱
CN102772037A (zh) 一种新型的水槽柜
FR2710329A1 (fr) Collecteur de déchets urbains.
CN118373097A (zh) 一种智能景观分类地埋桶
US20060104782A1 (en)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waste
CN111038880A (zh) 一种嵌地式固废收集系统
CN106628732A (zh) 一种城市公共垃圾桶
CN206485836U (zh) 隐藏多柱式液压升降垃圾中转箱
CN113816046B (zh) 一种环保科技智能垃圾回收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6334348U (zh) 一种智能景观地埋垃圾桶系统
CN206871760U (zh) 隐藏连杆交叉式液压升降垃圾中转箱
CN214932907U (zh) 一种智能垃圾站
CN107187762A (zh) 一种固水分离式室外大型垃圾桶
CN204642809U (zh) 一种带沥水和称重功能的密闭垃圾收运桶
CN208576982U (zh) 一种地埋移动式有机垃圾压缩收集装置
CN210557015U (zh) 一种可升降的垃圾桶
CN206485838U (zh) 隐藏链条升降式垃圾中转箱
CN108839996A (zh) 一种城镇垃圾收集系统的垃圾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