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355761A -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5761A
CN118355761A CN202410645464.1A CN202410645464A CN118355761A CN 118355761 A CN118355761 A CN 118355761A CN 202410645464 A CN202410645464 A CN 202410645464A CN 118355761 A CN118355761 A CN 118355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ali
soil
saline
salt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645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茜
刘松涛
何俊
孙振源
陶红
张汉辰
韩磊
高礼
刘邓超
孙兆军
魏超凡
张智翔
张微
张配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6454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355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8355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5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盐碱荒地土壤开沟:选择周围有排水系统排水沟的盐碱荒地,并利用开沟机对盐碱荒地进行开沟;S2:沟内填充垫层物料:向S1中已开好的暗沟内回填垫层物料,垫层物料包括秸秆、稻草、玉米或者砾石,秸秆垫层厚度要求≥30cm,砾石垫层≥15cm;S3:覆土回填暗沟:将S2中填充好垫层物料的暗沟全部回填土壤,土壤填充高度和地面保持平整;S4:灌水排盐抑碱:冬灌时整个开沟的盐碱荒地田块灌水洗盐排盐抑碱,灌水量为200方每亩,翌年按耕地正常种植管理;本发明能够使盐碱荒地的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宁夏银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较高,且地下水矿化度严重。由于该地区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且蒸发强烈。其气候特征及地下水情况,使得宁夏银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土地盐碱化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农业林业的大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将暗沟(管)排盐技术引入宁夏银北地区的盐喊地改良项目,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间距、不同埋深暗沟设置对当地盐碱土改良的影响。以期为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土的暗沟排盐技术改良提供支持。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
农业技术措施改良,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改良,压沙治盐,平整土地,深耕深翻,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等。利用客土法和新土源法改良盐碱地在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得到尝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土壤生态环境,降低了土壤盐分,并且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压沙治盐通过改变土壤容重和改善土壤通透性使盐碱地有明显改善。埃及在滨海滩地盐碱土铺沙一施肥一铺沙方法种植番石榴,新、中、老沙田0-30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27.6%、37.5%、42%。在河北滨海泥质重盐碱区,运用“筑池盖草,集雨压盐”方法,发现覆盖河沙、苇草抑制土壤返盐作用较明显,平整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局部洼坡地形对土壤积盐的影响,提高冲洗脱盐效果;深耕深翻在疏松耕层土壤,提高土壤透水保水性能以及加快土壤淋盐等方面具有很好效果,秸杆翻耕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土壤返盐。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模拟地膜覆盖和秸秆隔层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降低土壤含盐量,营造适宣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生物措施改良,生物措施是指运用保护性耕作方式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同时起到生态修护、环境保护的作用。目前在有植树造林、广种绿肥、种植耐盐植物等地方具有广泛用处,印度种植一年田菁后,土壤pH和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土壤结构得以改善,江苏淮北地区利用其耐盐耐涝特性,种植田菁绿肥,不仅降低土壤盐分,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且在翻压田菁后用作小麦基肥,巩固了小麦单株分蘖穗数,20世纪80年代,在山东滨海盐生草甸区、西北撂荒盐碱地、河套灌区盐碱土、东北松嫩平原等盐碱土地区均进行过大面积的种植耐盐牧草试验,比如獐茅草、碱茅草、紫花苜蓿、草木樨、星星草等,并取得显著的改良效果,从1990年起,以耐盐植物、耐盐小麦为先锋作物,辅以种草养畜,增加根系有机残体含量合理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渗水速度,改善了土壤性质;施行草田轮作方法,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增产效果也比排水洗盐的方法明显。蔺海明等研宄了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的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后,发现毛苕子能调节土壤钾钠离子比例,削弱了钠盐的毒害作用其覆盖度越高,抑制土壤返盐作用越明显,在西北干旱地区,通过5年试验研宄盐生灌木的耐盐性及土壤剖面盐分变化,发现盐生植物可以吸收土体盐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修复当地生态环境,通过研宄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地土壤养分、盐分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发现,微生物菌剂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分。
化学改良,是指施用化学改良剂以降低土壤胶体中过多的交换性钠离子和降低土壤碱性,调节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最终达到改良碱土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目前,经常采用的化学改良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含興物质,如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亚硫酸钙;另一类是酸性物质,如风化煤、黑帆、腐殖酸类、糠醛渣等,石膏作为一种高效的化学改良剂,早在100多年前,苏联科学家就己经用于改良盐减地,通过试验证明,脱硫石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H值、EC值及土壤碱性物质含量,并且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作物产量,张丽辉等研究发现施用磷石膏可以代换Na+,降低钠碱化度,增加土壤渗透速度,使土壤快速脱碱;磷石膏中的游离酸可以降低土壤pH值,对于改良盐碱土的效果十分明显,60年代初东北松嫩平原地区用腐殖酸钙、磷酸三钠渣子改良苏打碱土,试验发现化学改良剂能降低土壤pH、总碱度和交换性纳含量,研究发现在盐碱土地区施用废弃粉煤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降低减性物质含量,增强土壤排盐能力,并且减少深层盐分向上层蒸发,从而达到改碱目的,除了利用粉煤灰外,还有运用其他工业废弃物改良碱土的应用,如脱硫石膏、糠醛渣等,通过研究比较脱硫废弃物和糖醛渣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后发现,施入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后的盐碱土的土壤pH值、含盐量和碱化度均有所降低。
水利措施改良,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而且也有助于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江苏等平原低洼地区,一般由于地势较低,会采用明沟排水治理盐渍化。而在浙江等地,从60年代开始,就采用鼠洞排水进行盐碱地改良,豫北平原从90年代井渠结合田间排水工程,大力发展井灌井排,该方法具有显著的土壤脱盐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在黄河浸润区发展放游改土种稻减弱了土壤积盐情形;大同盆地金沙滩在1997年,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以井灌井排为主,辅以井沟渠结合,有效调控土壤地下水的水盐动态;利用这方法不仅降低了地下水位,而且减少了土壤返盐和淡化了地下水;相比于过去的挖土修筑台田、明沟排水等工程措施,暗管排水工程对农业机械化操作没有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占地面积少,易于维护;相比于化学剂改良和生物改良等方法,暗管排水具有无污染、见效快的优点。
目前,盐碱地土壤排盐改良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
(1)灌溉水洗盐碱地,水的浪费大,周期长,带来土壤的退化严重;
(2)压沙改良的办法周期长,而且在改良的同时也破坏了一部分土地;
(3)生物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措施是种碱茅、羊草、栽杨柳,以及以稻治碱、以苇治碱等,恢复周期长,经济效益差;
(4)化控技术是采用石膏、石灰石、工业废物及生化试剂等进行改良;
上述方法可以用于轻度盐碱地改良,但是对于中重度盐碱地改良至今没有重大突破。
故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盐碱荒地土壤开沟:选择周围有排水系统排水沟的盐碱荒地,并利用开沟机对盐碱荒地进行开沟;
S2:沟内填充垫层物料:向S1中已开好的暗沟内回填垫层物料,垫层物料包括秸秆、稻草、玉米或者砾石,秸秆垫层厚度要求≥30cm,砾石垫层≥15cm;
S3:覆土回填暗沟:将S2中填充好垫层物料的暗沟全部回填土壤,土壤填充高度和地面保持平整;
S4:灌水排盐抑碱:冬灌时整个开沟的盐碱荒地田块灌水洗盐排盐抑碱,灌水量为200方每亩,翌年按耕地正常种植管理。
优选地,S1中开沟深度≥1.0m,开沟宽度≥25cm;
开沟机的马力要求≥75KW的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作业效率为2亩/h;
暗沟的距离根据实际田块的面积确定,包括暗沟间距为6m或9m或15m。
优选地,S2中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或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秸秆长度为15~20cm。
优选地,S3中通过平整装置对暗沟进行回填土壤,所述的平整装置包括:
水平板、竖直辊、竖直板以及水平辊,所述配合块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下端处设置有上下对称且左右对称的水平板,上下对称的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竖直辊,上方所述水平板远离配合块的端部安装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安装有水平辊,所述竖直辊与排渠侧面滚压接触,所述水平辊与排渠下端面滚压接触。
优选地,S4中通过自动灌水装置对其进行灌水,所述自动浇水装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盐碱地上,且所述自动灌水装置包括升降单元、补水单元和浇水单元;
所述补水单元包括补水气缸和滑动设置在补水气缸内的补水活塞,所述补水气缸的底部与排盐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反渗透膜;
所述浇水单元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不同,管径较小的一端设有喷头,管径较大的一端滑动设有浇水活塞;且管径较大的一端与补水气缸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补水活塞和浇水活塞均与升降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补水活塞上设有单向阀门。
优选地,在对土壤上表面进行整平前,需要等待土壤对注入的水进行充分的吸收,在整平后的土壤内打入塑料排水板;在相邻排水板之间放置配重块;静置,直至土壤上表面出现积水,对积水进行抽离。
优选地,S2中在填充垫层物料时需要施加有机肥与复合肥。
优选地,所述有机肥为农家肥、菌渣有机肥、沼渣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肥为N-P2O5-K2O,养分比例15%-15%-15%的肥料。
优选地,根据所述盐碱地盐分等级状况重复S1-S4,2~5年即可实现将盐碱地改良为正常生产粮食作物的土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利用开沟机进行荒地土壤开沟、沟内填充垫层物料、覆土回填暗沟、灌水排盐抑碱,解决了盐碱荒地土壤pH高、含盐量和矿化度高,不能被农业利用的问题,有效的降低土壤pH、全盐含量和矿化度,使盐碱荒地的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重度盐碱荒地土壤本底值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暗沟不同间距对土壤pH值改良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暗沟不同间距对土壤全盐含量改良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现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盐碱荒地土壤开沟:选择周围有排水系统排水沟的盐碱荒地,并利用开沟机对盐碱荒地进行开沟;
S2:沟内填充垫层物料:向S1中已开好的暗沟内回填垫层物料,垫层物料包括秸秆、稻草、玉米或者砾石,秸秆垫层厚度要求≥30cm,砾石垫层≥15cm;
采用秸秆深层覆盖切断了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改变了土体导水能力的连续性,建立了一种不连续的水分运移通道,形成了土壤毛管水的上移障碍层,减弱了盐分随水分蒸发表聚的能力,起到控盐的作用;
S3:覆土回填暗沟:将S2中填充好垫层物料的暗沟全部回填土壤,土壤填充高度和地面保持平整;
在平整前进行翻耕处理,翻耕装置包括U型架、调节气缸、限位机构、翻耕筒、翻耕电机、翻耕机构、调节杆以及翻耕头,使用翻耕头可以对盐碱地不同深度的排渠翻耕,在对翻耕头调节完成后,位于翻耕筒正下方的翻耕头与配合块下端不在同一高度,通过调节气缸调节U型架的高度,使得位于翻耕筒正下方的翻耕头与配合块下端相平齐;
S4:灌水排盐抑碱:冬灌时整个开沟的盐碱荒地田块灌水洗盐排盐抑碱,灌水量为200方每亩,翌年按耕地正常种植管理
在S1中,开沟深度≥1.0m,开沟宽度≥25cm;开沟机的马力要求≥75KW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作业效率为2亩/h,暗沟的距离根据实际田块的面积确定,一般暗沟间距为6m、9m和15m。
在S2中,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或高粱秸秆等农作物秸秆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秸秆长度为15~20cm,一方面,采用秸秆深层覆盖切断了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改变了土体导水能力的连续性,建立了一种不连续的水分运移通道,形成了土壤毛管水的上移障碍层,减弱了盐分随水分蒸发表聚的能力,起到控盐的作用;秸秆能把吸收进去的多余的盐分,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到冰晶状的液泡中,可对盐碱地进行脱盐处理。
在S3中,对暗沟进行回填土壤,需要使用平整装置,平整装置包括水平板、竖直辊、竖直板以及水平辊,配合块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下端处设置有上下对称且左右对称的水平板,上下对称的水平板上安装有竖直辊,上方水平板远离配合块的端部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下端安装有水平辊,竖直辊与排渠侧面滚压接触,水平辊与排渠下端面滚压接触,在对盐碱地排渠翻耕时,其翻耕的泥土依旧在排渠中,因此通过转动轴上的排土板和配合块的弧形面配合,将排渠中的泥土翻转,然后通过排土板上的分流板排到排渠两侧,然后在水平辊和竖直辊对排渠底面和侧面进行滚动压平,防止后期对盐碱地灌水排盐时,汇聚在排渠中的水流动会带走排渠的泥土,造成泥土流失。
在S4中,自动灌水装置包括升降单元、补水单元和浇水单元,补水单元包括补水气缸和滑动设置在补水气缸内的补水活塞,补水气缸的底部与排盐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反渗透膜;浇水单元包括U型管,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不同,管径较小的一端设有喷头,管径较大的一端滑动设有浇水活塞;且管径较大的一端与补水气缸通过连通管连通,补水活塞和浇水活塞均与升降单元固定连接,补水活塞上设有单向阀门。
在S4中,待土壤将注入的水吸收后,对土壤上表面进行整平;在整平后的土壤内打入塑料排水板;在相邻排水板之间放置配重块;静置,直至土壤上表面出现积水,对积水进行抽离。
在S2中,对垫层物料进行施肥,施有机肥与复合肥,轻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6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中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8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重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10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
有机肥为农家肥、菌渣有机肥、沼渣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复合肥为N-P2O5-K2O,养分比例15%-15%-15%的肥料,施肥后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12~13厘米,使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
将盐碱地安装好排盐管,排盐管倾斜3°设置,然后均匀的安装好自动浇水装置;施加微生物菌肥后将盐碱地深翻平整,然后启动自动浇水装置进行浇水灌溉,将盐地碱蓬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8天后,株高为8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
将苗株围绕自动浇水装置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一月进行一次除草,并每天使用自动浇水装置进行浇水,盐碱地盐分等级状况重复以上步骤,2~5年即可实现将盐碱地改良为正常生产粮食作物的土壤,盐碱地土壤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前1d在垄上浇足水,种子在中度及重度盐碱地播前用耐盐生长调节剂浸种,即将海藻精配成1:1000倍水溶液浸种;浸种后挖穴播种,每穴4~6粒种子,株距为30cm为宜,覆土1cm,适当浇水保湿。
自动浇水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盐碱地上,且对盐碱地的土壤进行注水,使得土壤中的盐分得到充分溶解和稀释,同时使得土壤中的盐分分布更加均匀。
利用塑料排水板将还有盐分的水从土壤中排出,并将这部分含有盐分的水抽离,能够加快含盐水分的排出,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再通过塑料排水板将深层的地下水虹吸到土壤上表面,地下水上升过程中对土壤中的还分进行进一步的稀释,利用垫层物料将这部分水进行吸收,对物料进行干燥后,这部分水中的盐分析出,从而降低了土壤中的含盐量。
实施例二:
进行排盐处理,选取厚度超过10cm的海绵,将海绵套接于塑料排水板外部,位于配重块四周的四块海绵和配重块间隙配合,在海绵内插入沿水平方向的加热棒,加热棒采用内置电源。
待海绵完全湿润后,打开加热棒对海绵进行加热,直至海绵内部水分全部蒸发并析出盐结晶,关闭加热棒,根据盐碱地的面积,随机选择六块海绵,将六块干燥的海绵从塑料排水板外部取下,并准备烧杯将海绵中的盐结晶抖落到烧杯内,晃动烧杯使得盐结晶上表面平整,记录盐结晶上表面此时的刻度。
取下剩余所有海绵,并抖落海绵内的盐结晶进行收集,将抖落了盐结晶的海绵重新插入到对应的塑料排水板外部,静候2-3天,直至海绵被完全浸润,同前述步骤对海绵进行干燥,并选择六块海绵进行盐结晶的收集,并准备新的烧杯记录盐结晶上表面的刻度,再将所有海绵上的盐结晶进行抖落和收集。
重复上述步骤,并对各个烧杯进行编号和记录,比较每一次烧杯内部盐结晶的刻度,直至收集到烧杯中的盐结晶的上表面刻度下降后并保持不变,停止操作完成排盐工作。
实施三:
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使用时:
开沟:开沟深度为43cm,宽度51cm,沟与沟间距11cm;
沟底铺设秸秆:在沟底部铺设长度为15~20cm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压实后厚度为5~8cm;
覆土:将开沟土回填于秸秆上,适当压实,恢复原状;
施肥:
轻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6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
中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8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
重度盐碱地有机肥用量1000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所述有机肥为牛粪、鸡粪、猪粪、菌渣有机肥、沼渣有机肥按照3:3:5:3:2的比例混合,复合肥为N-P2O5-K2O养分比例15%-15%-15%的肥料,施肥后旋耕处理,旋耕深度为12~13厘米,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
起垄:起垄种植,垄的中心位置位于“开沟”中的两沟之间中心,
起垄标准为,垄沟宽20cm,垄背为梯形,顶宽20cm,底宽40cm,高20cm,垄沟铺设秸秆:起垄后在垄沟铺设长度为15~20cm小麦及高粱秸秆,压实厚度2~3cm,秸秆表面不覆土;
播种:盐碱地土壤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前1d在垄上浇足水,冰菜种子在中度及重度盐碱地播前用耐盐生长调节剂浸种,即将海藻精配成1:1000倍水溶液浸种;
浸种后挖穴播种,每穴4~6粒种子,株距为30cm为宜,覆土1cm,适当浇水保湿;
定苗:出苗后冰菜叶片在5~6片进行定苗苗,选留壮苗每穴留苗2株;
水分管理:定苗后应注意控水,一般定植后10天内不用浇水,后期应在叶片略显萎蔫时才补充水分,垄沟浇水,以浇透为宜,水分控制应把握“见干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播种采收:播种后约两个月即可进入产品的收获期,秸秆种类多分枝性强,侧枝多,在收获时,结合整形进行采收,待侧枝长约10cm时,选取生长密集处的侧枝,自茎尖向下约8cm处用剪刀将侧枝径向剪断,采收后如果有条件最好进行预冷,以利于储藏和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盐碱荒地土壤开沟:选择周围有排水系统排水沟的盐碱荒地,并利用开沟机对盐碱荒地进行开沟;
S2:沟内填充垫层物料:向S1中已开好的暗沟内回填垫层物料,垫层物料包括秸秆、稻草、玉米或者砾石,秸秆垫层厚度要求≥30cm,砾石垫层≥15cm;
S3:覆土回填暗沟:将S2中填充好垫层物料的暗沟全部回填土壤,土壤填充高度和地面保持平整;
S4:灌水排盐抑碱:冬灌时整个开沟的盐碱荒地田块灌水洗盐排盐抑碱,灌水量为200方每亩,翌年按耕地正常种植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开沟深度≥1.0m,开沟宽度≥25cm;
开沟机的马力要求≥75KW的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作业效率为2亩/h;
暗沟的距离根据实际田块的面积确定,包括暗沟间距为6m或9m或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或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秸秆长度为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过平整装置对暗沟进行回填土壤,所述的平整装置包括:
水平板、竖直辊、竖直板以及水平辊,所述配合块远离转动轴的端面下端处设置有上下对称且左右对称的水平板,上下对称的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竖直辊,上方所述水平板远离配合块的端部安装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安装有水平辊,所述竖直辊与排渠侧面滚压接触,所述水平辊与排渠下端面滚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通过自动灌水装置对其进行灌水,所述自动浇水装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盐碱地上,且所述自动灌水装置包括升降单元、补水单元和浇水单元;
所述补水单元包括补水气缸和滑动设置在补水气缸内的补水活塞,所述补水气缸的底部与排盐管连通,且连通处设有反渗透膜;
所述浇水单元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的管径不同,管径较小的一端设有喷头,管径较大的一端滑动设有浇水活塞;且管径较大的一端与补水气缸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补水活塞和浇水活塞均与升降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补水活塞上设有单向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土壤上表面进行整平前,需要等待土壤对注入的水进行充分的吸收,在整平后的土壤内打入塑料排水板;在相邻排水板之间放置配重块;静置,直至土壤上表面出现积水,对积水进行抽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填充垫层物料时需要施加有机肥与复合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农家肥、菌渣有机肥、沼渣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肥为N-P2O5-K2O,养分比例15%-15%-15%的肥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盐碱地盐分等级状况重复S1-S4,2~5年即可实现将盐碱地改良为正常生产粮食作物的土壤。
CN202410645464.1A 2024-05-23 2024-05-23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Pending CN118355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45464.1A CN118355761A (zh) 2024-05-23 2024-05-23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645464.1A CN118355761A (zh) 2024-05-23 2024-05-23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55761A true CN118355761A (zh) 2024-07-19

Family

ID=9188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645464.1A Pending CN118355761A (zh) 2024-05-23 2024-05-23 一种盐碱地暗沟排盐抑碱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3557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274B (zh) 一种大规模沿海新围垦滩涂农地生态化开发的集成方法
CN104472052B (zh) 一种用工程-化学-生物-淡化节水-信息技术改良盐碱地方法
CN104429214B (zh) 一种用工程-化学-淡化节水技术初步改造盐碱地方法
CN103262689B (zh) 滨海盐碱地梯田式吹填土改良的绿化方法
CN108966718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CN108076719A (zh) 一种粘板重度盐碱地的工程改良与生态建植方法
CN103141176A (zh) 一种滨海地区改良行道树挖槽盐土的方法
CN109392660B (zh)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6358685A (zh) 一种盐碱地滴灌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
CN108391563A (zh) 一种干旱区重盐土荒坡绿化方法
CN110073756A (zh) 一种滩涂新围垦农地土壤高效改良方法
CN106954406A (zh) 一种龟裂碱土的改良方法
CN109392349B (zh) 一种江苏沿海滩涂修复种植田菁方法
CN203735160U (zh) 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装置
CN106358481A (zh) 一种盐碱地治理方法
CN110915348A (zh)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
WO2024230102A1 (zh) 一种半干旱区盐碱化土壤综合治理方法
CN110080250A (zh) 淤泥陶粒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CN110521504B (zh) 一种滨海盐碱坡地牧草种植方法
CN108605676A (zh) 一种低洼盐碱地节水控盐种植油葵方法
CN107500471A (zh) 一种阻控坡耕地氮磷流失的方法
CN113196906B (zh) 一种生土原位快速熟化的方法
CN112243629B (zh) 一种基于轮作盐生植物的干旱区农田咸灌的可持续方法
CN117957966B (zh) 一种苏打盐碱稻田化冻湿搅浆秸秆还田方法及其应用
CN109392630A (zh) 一种沿海滩涂燕麦-高粱饲草免耕轮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