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355171A -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5171A
CN118355171A CN202280080874.5A CN202280080874A CN118355171A CN 118355171 A CN118355171 A CN 118355171A CN 202280080874 A CN202280080874 A CN 202280080874A CN 118355171 A CN118355171 A CN 118355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tooth
keyway
receiv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808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法布里斯·马尔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E Metal SAS
Original Assignee
AFE Metal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E Metal SAS filed Critical AFE Metal SAS
Publication of CN11835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5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33Retaining means, e.g.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25Mountings therefor using adap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83Wear elements for bucket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58Teeth characterised by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铲斗的耐磨组件,耐磨组件包括齿保持器(3)和齿(1),并且耐磨组件还包括护套(5),护套具有壳体管道(52),护套被接纳在齿保持器中。还设置了键(7),键通过在插入取向和锁定取向之间枢转而被接纳在壳体管道(52)中,在插入取向上,键滑入壳体管道中,在锁定取向上,由于键支承抵靠齿并且护套沿相反方向支承抵靠齿保持器,在键的作用下,将齿抵靠齿保持器夹紧。为了便于制造且不损害可靠性,键是整体式的,并且包括用于支承抵靠齿保持器的支承凸轮(71)和用于支承抵靠齿(1)的支承端部(72)。

Description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本发明涉及采掘和工程机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加工,特别是挖掘、刮取和/或拾取材料并移动该材料的铲斗、料斗或其他容器。该材料通常是重的、硬的、颗粒状和/或研磨性材料。例如,材料是土壤、岩石、混凝料或碎石。
背景技术
以已知的方式,铲斗包括装备有齿的切割刀片,齿是设计成能够攻击和穿透由铲斗加工和运输的材料的磨损部件。设想每个齿在磨损时可以单独替换。
FR 3 011 013 A1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持器和齿的铲斗,该铲斗可以通过连接装置锁定到支架上。连接装置包括弹性变形护套、金属键、金属带齿凸轮、金属月牙件和两个密封件。键、带齿凸轮和月牙件被接纳在护套中。当连接装置被接纳在保持器的壳体中并且齿安装在保持器上时,键和凸轮可在将键插入凸轮的构造和一个或多个锁定构造之间,在护套的内腔中一起旋转运动,在锁定构造中,键径向地支承抵靠齿,而凸轮压靠护套,使得护套支承抵靠保持器的壳体,以形成齿和保持器的配合连接。护套的内腔还接纳金属月牙件,金属月牙件作为支承件来支撑凸轮-键组件的旋转。密封件布置在护套的两侧,以确保水密密封。
这种已知的连接装置通常令人满意,即使在大量使用铲斗的情况下,也特别耐用和可靠。然而,考虑到总共需要提供六个部件,这种连接装置的制造相对复杂。一些关键部件,例如键和带齿凸轮,必须通过要求苛刻的锻造方法形成,同时需要后续加工以获得齿接部和/或形成键的头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获得一种用于铲斗的新耐磨组件,该新耐磨组件更易于制造而不损害其可靠性,并且易于在齿磨损时更换齿。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该耐磨组件包括:齿保持器,该齿保持器旨在固定到铲斗上并且包括键槽,键槽轴线横穿键槽;齿,齿被构造成沿着嵌套方向嵌套到齿保持器上;和键控装置。键控装置包括护套,护套包括壳体管道和外壁,护套被构造成借助于外壁被接纳在键槽中,由此护套借助于外壁相对于齿保持器围绕键槽轴线旋转固定。键控装置包括键,键被构造成被接纳在壳体管道中,以能够相对于护套在插入取向和锁定取向之间枢转,在插入取向上,键能够在壳体管道(52)中滑动,同时护套被接纳在键槽中,在锁定取向上,当护套被接纳在键槽中时,由于键沿嵌套方向支承抵靠属于齿的支承座并且护套沿相反方向支承抵靠键槽,因此键控装置在键的作用下沿嵌套方向将齿夹紧在齿保持器上。
根据本发明,键是整体式的,并且包括形成为一体件的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根据本发明,键抵靠支承座的支承是通过使支承端部沿嵌套方向直接支承抵靠支承座来实现的。根据本发明,护套抵靠键槽的支承是通过支承凸轮沿与嵌套方向相反的方向支承抵靠壳体管道来实现的。
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思想是将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设置成由单个部件(即,键)构成,以便于键控装置的制造。事实上,这种键可以在单次操作中制造,以例如通过在同一模具中锻造而将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形成单件。在通过锻造或类似制造方法获得键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提供几个单独的模具来形成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也没有必要在键和支承凸轮之间提供凹口或其他联接构件以使键驱动支承凸轮旋转,因为键和支承凸轮通过由同一件形成而完全成一体。因此,一旦已经例如通过锻造形成键,则除了可能的去毛刺之外,有利地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重大制造步骤,例如机加工。
制造耐磨组件的这些优点不影响耐磨组件的可靠性,因为当键控装置被接纳在键槽中并且键处于锁定取向时,齿被牢固地夹紧并保持在齿保持器上。当齿磨损时,护套弹性地吸收任何间隙以保持齿被夹紧。齿的组装仍然是容易的,因为只需转动键就可以将齿夹紧,从而避免了对敲击工具的需求。
优选地,护套是整体式的,外壁和壳体管道形成为一体件。优选地,支承凸轮与壳体管道接触,而无需键和护套之间的任何中间件。优选地,壳体管道涂有润滑剂。
优选地,支承座包括两个主面,每个主面通过朝向另一主面并沿着与嵌套方向相反的方向而倾斜地定向。优选地,支承端部包括两个副面,支承端部支承抵靠支承座,因为支承端部接纳在主面之间,并且每个副面支承抵靠主面中的一个。
优选地,齿包括保持肋。优选地,键包括两个径向肩部,这两个径向肩部与支承端部形成为一体件,并且当键被接纳在壳体管道中并且护套被接纳在键槽中时:当键处于锁定取向时,这两个径向肩部平行于键槽轴线将保持肋捕获在这两个径向肩部之间,以使键相对于齿平行于键槽轴线固定;并且当键处于插入取向时,这两个径向肩部从保持肋脱离。
优选地,键和齿都包括旋转止动件,旋转止动件在键处于插入取向时进行旋转止动,以限制键枢转到插入取向,并且旋转止动件在键处于锁定取向时进行旋转止动,以限制键枢转到锁定取向。
优选地,键包括沿支承端部布置的拆卸凹槽。优选地,当护套被接纳在键槽中并且键被接纳在壳体管道中时,拆卸凹槽:在键处于插入取向时从支承座脱离,使得可以通过将拆卸工具引入到拆卸凹槽中来将键从壳体管道中取出;并且在键处于锁定取向时抵靠支承座。
优选地,键限定横穿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的分型线,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在分型线的两侧是渐缩的。
优选地,键包括致动器头部,致动器头部被构造成与致动器工具联接,用于在插入取向和锁定取向之间枢转地致动键,致动器头部与支承凸轮和支承端部形成为一体件,并且当键被接纳在壳体管道中时致动器头部从护套突出。优选地,致动器头部在分型线的两侧是渐缩的。
优选地,为了与致动器工具联接,致动器头部包括致动器凹口和两个指状物,两个指状物布置在致动器凹口的两侧以界定致动器凹口,致动器凹口和两个指状物被分型线横穿并且在分型线的两侧是渐缩的。
优选地,齿包括键孔,当齿被接纳在齿保持器上时,键槽通向键孔,支承座形成在键孔的边缘上。优选地,耐磨组件还包括插塞,该插塞被构造成当护套被接纳在键槽中并且键以锁定取向被接纳在壳体管道中时,通过盖住键控装置来封闭键孔。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并参照如下附图作出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耐磨组件和致动器插座的分解透视图,其中,键处于插入取向,并且齿保持器被示出为安装在铲斗上。
[图2]图2是从另一角度看到的图1的耐磨组件的组装透视图,其中,键处于锁定取向并且被插塞遮挡。
[图3]图3是沿截面平面II截取的图2的局部截面。
[图4]图4是前述附图的耐磨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键处于插入取向,其中,插塞被省略。
[图5]图5是前述附图的耐磨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键处于锁定取向,其中,插塞被省略。
[图6]图6是前述附图所示的键的前视图。
[图7]图7是前述附图所示的键的侧视图。
[图8]图8是属于前述附图的耐磨组件的护套的前视图,该护套接纳插入取向上的键,键处于横截面中。
[图9]图9是单独示出的图8的护套的透视图。
[图10]图10是图2的插塞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耐磨组件,该耐磨组件包括齿1、齿保持器3、护套5和键7。护套和键7一起构成键控装置。如在图2、图3和图10中可见的,耐磨组件优选地包括插塞9。图1还示出了致动器工具11、示意性地示出了拆卸工具14并且用虚线部分示出了铲斗13。
铲斗13属于建筑或采矿机器。“工程机器”是指例如挖掘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或任何类似的建筑机器。“采掘机器”是指例如装载机、装载-运输-倾卸机(load-haul-dump,LHD)或任何其他相同类型的机器。术语“铲斗”适用于安装在这种机器上的铲斗、料斗和其他容器,其能够优选地从地面刮取、拾取和/或移动材料,以便将材料从给定位置搬离至其他位置。铲斗13形成具有例如为矩形形状的进入开口的沟槽。进入开口有四个边缘界定,四个边缘中的边缘131在图1中可见,耐磨组件旨在附接到边缘131。这些边缘中可以包括前边缘,前边缘在此由边缘131形成。优选地,该边缘131位于铲斗13的下部或上部并且平行于地面定向。
如图1所示,齿保持器3旨在永久地固定到铲斗13的边缘131并且接纳齿1以便以可移除的方式承载齿1,从而在齿1被磨损时可以更换齿1。
限定了相对于齿保持器3固定的嵌套方向D31。当齿保持器3附接到铲斗13时,方向D31通过垂直于附接有齿保持器3的边缘而指向铲斗13的内部。当齿1被接纳在齿保持器3上时,方向D31从齿1指向齿保持器3。
齿保持器3包括基部31,齿保持器3通过基部31附接到铲斗13,特别是附接到边缘131。为此,基部31呈现例如横跨边缘131的夹钳状形状,如图1所示。为了永久固定齿保持器3,基部31优选地焊接到边缘131。
齿保持器3包括嵌套鼻部32,以通过沿着方向D31将齿嵌套到鼻部32上来接纳齿1。图2示出了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的齿1。如在图1和图3中看到的,鼻部32和基部31沿着方向D31相继布置。鼻部32和基部31是一体的。鼻部32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当齿保持器3附接到铲斗13时,鼻部32从边缘131突出。
齿保持器3包括键槽33,键槽33从一侧到另一侧横穿齿保持器3。键槽33横穿鼻部32。键槽33沿着键槽轴线X33延伸,键槽轴线X33相对于齿保持器3固定,并且键槽轴线X33垂直于方向D31,或者至少横向于方向D31。优选地,键槽33与轴线X33同轴。优选地,当齿保持器3附接到铲斗13时,键槽33,特别是轴线X33,平行于边缘131。如图3所示,键槽33在齿保持器3的一侧上具有贯通端部34,在齿保持器3的另一侧上具有贯通端部35。
优选地,齿保持器3是整体式的,因为基部31、鼻部32和键槽33形成为一体件。优选地,齿保持器由钢制成,齿保持器是被铸造或锻造的,或者被铸造,然后被机加工,或者被锻造,然后被机加工。
齿1包括尖端15,当齿借助于齿保持器3被接纳在铲斗13上时,齿1旨在借助于尖端15加工由铲斗13加工过的材料。尖端15用于刮取、拾取材料和/或撞击被加工的材料。在此,尖端15形成稍微平坦的点,但是根据待加工的材料和待进行的加工的特性,可以呈现另一形状,特别是更尖或更平坦的形状,或双点形状。
在本示例中,为了将齿1沿方向D31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齿1包括腔16、凸耳17和优选地凸耳18,腔16、凸耳17和18与鼻部32互补。
优选地,腔16被设置成沿着方向D31敞开。腔16沿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部分地在尖端15内部延伸。当齿1被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时,属于鼻部32的凸形部分36被接纳在腔16内,腔16和凸形部分36是互补的。优选地,凸形部分36和腔16的接触区域具有大致角锥形或截头圆锥形形状,该形状沿方向D31发散。因此,结果是齿1在齿保持器3上呈角锥形或圆锥形嵌套。这种特定类型的嵌套意味着,通过确保齿1的精确对中,在方向D31上将齿1夹紧抵靠齿保持器3,从而将齿牢固且无间隙地固定在齿保持器3上。
优选地,凸耳17和18被设置成从尖端15沿方向D31定向。凸耳17和18沿方向D31从腔16的边缘突出。优选地,凸耳17和18彼此相对地侧向分布,以在齿1被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时在鼻部32的两侧延伸。然后,凸耳17覆盖键槽33的端部34,并且凸耳18覆盖端部35。当齿1被嵌套上时,凸耳17和18横穿轴线X33。
优选地,凸耳17包括键孔19,键孔19从一侧到另一侧径直穿过凸耳17。当齿1被嵌套上时,轴线X33横穿键孔19,从而使键孔19与键槽33的端部34成一直线。
优选地,凸耳18包括键孔20,键孔20从一侧到另一侧横穿凸耳18。当齿1被嵌套上时,轴线X33横穿键孔20,从而使键孔20与键槽33的端部35成一直线。
例如,鼻部32被设置成包括凹入的槽37,以在齿1被嵌套上时容纳凸耳17。槽37相对于凸形部分36在方向D31上定位在鼻部32和基部31之间的边界处。槽37的用于界定槽37的边缘围绕端部34延伸。当齿1被嵌套齿上时,槽37的边缘围绕凸耳17延伸。
例如,鼻部32被设置成包括凹入的槽38,以在齿1被嵌套上时容纳凸耳18。槽38相对于凸形部分36在方向D31上定位在鼻部32和基部31之间的边界处。槽38的用于界定槽38的边缘围绕端部35延伸。槽37和38布置在齿保持器3的两侧上,轴线X33穿过槽37和38。当齿1被嵌套上时,槽37的边缘围绕凸耳17延伸。
如在图1和图3中可见的,齿1包括支承座21,支承座21在此形成在键孔19中。支承座21例如仅占据键孔19的圆周的围绕轴线X33的一部分,即在方向D31上的部分。通常,当齿1被嵌套上时,座21朝向与方向X33相反的方向。座21形成两个被称为“主面”的面22。优选地,面22相对于彼此倾斜,换句话说,面22以“V”形定向。面22以在面22之间形成接纳空间的形式彼此面对。优选地,当齿1被嵌套上时,面22沿着轴线X33处于相同的高度,并朝向轴线X33。有利地,面22然后平行于轴线X33。当齿1被嵌套上时,面22以沿着方向D31会聚的方式定向。面22朝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优选地,当齿1被嵌套上时,面22相对于与方向D31和轴线X33平行的平面对称。优选地,面22是大致平坦的。例如,面22相对于彼此以60度的角度倾斜,每个面22相对于方向D31以30度的角度定向。
优选地,齿1是整体式的,因为尖端15、腔16、凸耳17和18以及键孔19和20形成为一体件。优选地,齿由钢制成,齿是被铸造或锻造的,或者被铸造,然后被机加工,或者被锻造,然后被机加工。
通过鼻部32与腔16以及凸耳17和18的互补性,将齿1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使齿1完全固定在齿保持器3上,除了为了使齿1相对于齿保持器3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平移而不保持齿1以外。通过包括护套5和键7的键控装置实现齿1的完全固定,如下文所述。
护套5可以在图1、图3、图8和图9中看到。护套5被构造成接纳在键槽33中(如图3所示),并且在护套5中接纳键7。因此,键控装置借助于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
护套5包括外壁51、壳体管道52、端部53和端部54。优选地,护套5是整体式的,因为外壁51、壳体管道52以及端部53和54形成为一体件。与设置为呈刚性的键7、齿1和齿保持器3不同,护套5设置为可弹性变形。为此,护套5例如由弹性体制成并通过模制成型。
优选地,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时,护套5不突出超过端部34和35,如图3所示。特别地,端部53与端部34齐平,并且端部54与端部35齐平。
壳体管道52优选地是在端部53和端部54处敞开的贯通通道。替代地,壳体管道52至少在端部53处敞开。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时,轴线X33从端部53到端部54横穿管道52。优选地,在护套5未变形的情况下,管道52与轴线X33同轴。
外壁51向外转向,围绕向内转向的壳体管道52。壁51连接端部53和54。外壁51从端部53到端部54围绕壳体管道,并且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时围绕轴线X33。
护套5借助于外壁51被接纳在键槽33中。优选地,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时,外壁51优选地在外壁51的全部或大部分表面上与键槽33直接接触。为此,键槽33和壁51在形状上是互补的。外壁51和键槽33被成形为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时防止护套5围绕轴线X33旋转。
可选地,凹部设置在外壁51上以促进护套5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这些凹部之外,外壁51有利地在其整个表面上抵靠键槽33进行接触。
为此,例如,外壁51局部地(此处从端部53开始,在护套5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形成呈凸起的径向凹槽55,该凹槽55被接纳呈凹部的径向凹槽39中,该呈凹部的径向凹槽形成在从端部34开始的键槽33的长度的一部分上。替代地或另外地,例如,外壁51形成从端部53延伸到端部54的平坦部56,该平坦部56在图1和图9中可见,并且在图8中用虚线透明地示出。该平坦部56与由键槽33形成的从端部34到端部35的平坦部互补。替代地或此外,外壁51和键槽33可以设置成沿轴线X33呈现横向蛋形截面,以阻止旋转。
除了外壁51和键槽33的阻挡护套5相对于齿保持器3围绕轴线X33旋转的部分之外,外壁51和键槽33有利地具有互补的截头圆锥形形状,沿着轴线X33从端部34朝向端部35会聚,并且从端部53朝向端部54会聚。护套5是顺应性的,使得护套5可以通过端部34(优选地在没有齿1的情况下)沿着轴线X33插入键槽33中并从键槽33移除。有利地,外壁51和键槽33的截头圆锥形形状的互补性意味着护套5必须插入键槽33中,直到护套沿着轴线X33抵靠键槽33的截头圆锥形止动部,从而避免了需要将护套5定位在键槽33的端部35之外。
壳体管道52被设计成接纳键7,使得键7可以相对于护套5在图1、图4和图8所示的所谓“插入取向”与图3和图5所示的单独的所谓“锁定取向”之间枢转。图2示出了当键7处于锁定取向时的耐磨组件,尽管键7在图2中由于被插塞9遮挡而不可见。
在本示例中,当护套5被接纳在键槽33中并且齿1被接纳在齿保持器3上时,管道52的端部53在齿1的键孔19的前面敞开。优选地,管道52的端部54在齿1的键孔20前面敞开。管道52具有允许键7围绕平行于轴线X33或相对于轴线X33稍微倾斜的轴线旋转的形状。设置为在相对于轴线X33的横截面中,管道52的大部分圆周是圆形的。优选地,如图8所示,管道52的圆形部段的圆周的一部分57是蛋形的,换句话说,是凹陷的,该部分57的半径相对于圆周的其余部分的圆形形状的半径局部增大。由于这种布置,便于键7在管道52中的枢转,因为蛋形部分57使得能够通过与键7径向间隔开而减小摩擦。换句话说,由于蛋形部分57,键7仅在管道52的圆周的一部分上与管道52接触。
优选地,管道52是截头圆锥形的,沿着轴线X33从端部53到端部54会聚,如图3中可见。
通常,护套5有利地从端部53开始是渐缩的,使得护套5可以在单个模具中在单个模制操作中获得,而无需对护套5进行任何后续的再成形或组装。该渐缩形状例如反映在前述外壁51和管道52的锥形上。模腔沿着模具的开口轴线相对于彼此移位,模具的开口轴线平行于轴线X33横穿管道52。这使得所获得的护套是整体的,由相同的可弹性变形的材料(诸如弹性体)形成。
为了便于使键7在壳体管道52中枢转,优选地,设置为通过执行例如终身润滑来用润滑剂涂覆壳体管道52。当管道52利用可弹性变形材料与外壁51形成为一体件时,这是特别有用的。然后,在键7和护套5之间没有任何中间件的情况下实现键7的枢转。然而,也可以提供无润滑剂的枢转。
替代地,护套5可以设置为非整体式的,因为管道52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刚性件(例如金属)形成,而护套5的包括外壁51的其余部分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例如弹性体)形成。然后,刚性件充当用于使键7枢转的支承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利地设置,弹性体被包覆模制到形成管道52的刚性件上,刚性件结合到弹性体上。
替代地,可以设置护套5由弹性体制成,在弹性体中嵌入金属或纤维增强件,以在结构上增强护套5并提高护套的耐久性。
键7限定轴线X71和轴线X72,轴线X71和轴线X72不重合,优选地相对于彼此平行或稍微倾斜。在本示例中,键7沿着轴线X71依次包括远端部73、支承凸轮71、支承端部72和致动器头部74。支承凸轮71与轴线X71同轴,而远端部73和头部74与轴线X72同轴,轴线X72与轴线X71平行但不重合。换句话说,凸轮71相对于支承端部72偏移,优选地相对于远端部73和头部74偏移。端部72和73被凸轮71分隔开。凸轮71和头部74被端部72分隔开。
键7完全是整体式的,因为键7的所有部分形成为一体件。特别地,支承凸轮71与支承端部部72、优选地与端部73、头部74和本文所述的键7的所有部分制成一体件。
优选地,键7完全由锻造的钢制成,无需进一步加工。优选地,键7完全通过单个锻造操作形成,其中金属以坯料的形式被引入到单个模具中。优选地,除了可能由于锻造而在分型线P7处形成的毛刺之外,不进行组装操作和机加工或其他后续返工。
替代地,键7可以通过模制而不是锻造来获得。
为了根据这种制造方法获得键,如特别在图6中可以看到的,键7限定分型线P7,该分型线P7横穿支承凸轮71、支承端部72,并且优选地横穿致动器头部74和远端部73,它们在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在图3中,根据分型线P7截取截面,该截面与平面II重合。轴线X71和X72包括在分型线P7内。在该分型线P7的两侧,设置键7的所有部分,特别是凸轮71、端部72、端部73和头部74,都是渐缩的。换句话说,键7的面没有相对于分型线P7被底切。换句话说,键7的所有外表面和轮廓相对于分型线P7定向,以能够从沿着垂直于分型线P7的方向敞开的模具中移除。更确切地说,键7被设计成能够形成在模具中,该模具包括用于在分型线P7的一侧上形成键7的整个部分的第一腔和用于在分型线P7的另一侧上形成键7的整个部分的第二腔,这两个腔在锻造期间在分型线P7处连接。
键7被设计成接纳在护套5中,特别是接纳在管道52中,如图3中特别可见的。键7被接纳在管道52中,因为支承凸轮71被接纳在管道52中,并且如果齿1被嵌套上,则端部72和头部74被接纳在键孔19中,并且端部73被接纳在键孔20中。优选地,一旦键7被接纳,键7就不会沿着轴线X33突出超过齿1,特别地,端部72和头部74被完全接纳在键孔19和键槽33中,端部73被完全接纳在键孔20和键槽33中。凸轮71被完全接纳在键槽33中,而不沿轴线X33突出超过键槽33。
一旦被接纳在管道52中,键7就可以借助于头部74相对于护套5在插入取向和锁定取向之间枢转。为了进行该枢转,键7被设置为将相对于护套5和齿保持器3围绕轴线X33进行少于一整圈的旋转。例如,键7进行半圈的旋转。在该示例中,当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轴线X71相对于轴线X72在方向D31上,并且当键处于锁定取向时,轴线X72相对于轴线X71在方向D31上。在插入取向上,凸轮71相对于端部73在方向D31上突出,并且端部72相对于凸轮71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在锁定取向上,凸轮71相对于端部73在方向D31上突出,并且端部72相对于凸轮71在方向D31上突出。在两个取向上,有利地将分型线P7设置成平行于方向D31。
为了与轴线X72同轴,端部73被设置为大致圆柱形的,至少在其沿着轴线X72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具有以轴线X72为中心的圆形基部。为了与键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单件,有利地,端部73被设置为在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分型线P7横穿该端部。
为了与轴线X71同轴,凸轮71被设置为在其围绕轴线X71的大部分圆周上呈现以轴线X71为中心的旋转形式。凸轮71具有用于将端部72连接到端部73的支承部分81和背侧部分82,支承部分和背侧部分被分型线P7横穿并且沿着凸轮71的整个长度延伸。部分81平行于分型线P7从端部73径向突出,而部分82在端部73的延伸部中。在插入取向上,部分81指向方向D31,而部分82指向相反方向。在锁定取向上,部分81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而部分D82指向方向D31。为了与键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单件,凸轮71被设置为在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被分型线P7横穿,并且包括部分81和82。
端部72包括形成两个面83的支承部分和背侧部分84。背侧部分84和形成面83的支承部分都被分型线P7横穿。
被称为“副面”的面83在图6中可见,面83中的一个在图1中可见,而另一个面在图7中可见。面83与由齿1形成的座21的面22互补,如下文所述。优选地,面83相对于分型线P7对称。优选地,面83是大致平坦的。优选地,面83沿轴线X72布置在相同高度处。优选地,面83是“V”形定向的,换句话说,面83以这样的方式定向,使得面83在分型线P7的两侧上从轴线X72会聚,彼此背离。例如,面83相对于彼此以60度的角度倾斜,每个面83相对于分型线P7以30度的角度定向。优选地,端部72的形成面83的支承部分围绕轴线X71和/或轴线X72远离支承部分81。形成面83的端部支承部分72转向与背侧部分82相同的一侧。
背侧部分84优选为半圆柱形,从而延伸凸轮71的支承部分81。
为了与键7的其余部分成一体,端部72设置成在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分型线P7横穿该端部72,端部72包括形成面83的支承部分和背侧部分84。
在插入取向上,形成面83的支承部分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而部分84遵循方向D31。在锁定取向上,形成面83的支承部分沿着方向D31指向,而部分84在相反的方向上。
在插入取向上,无论齿1是否嵌套到齿保持器3上,键7都可以相对于护套5沿着轴线X33滑动以从护套5抽出或插入护套5中,同时护套被接纳在键槽33中。键7的插入或抽出通过齿1的键孔19进行。为了以这种方式插入,设置了当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键7滑动穿过键孔19、管道52和键孔20,而不使护套5变形并且不与齿1接触或不支承抵靠齿1。
有利地,端部73设置成在径向上比凸轮71薄,以毫无困难地穿过管道52,而凸轮71在径向上更厚,以基本上在管道52的所有外周上与管道52直接接触,除了在相对于凸轮71凹陷的可能的蛋形部分57上以外,如图8所示,其中键7在凸轮71处被切割。如图8所示,在插入取向上,支承凸轮71的支承部分81沿方向D31定向,并且背侧部分82朝向相反方向。
凸轮71在径向上比端部73厚,凸轮71形成靠近端部73的轴向肩部79,当键7插入护套5中时,轴向肩部通过支承抵靠齿1、特别是抵靠凸耳18来限制键7相对于齿1平行于轴线X33的位置。因此,键7的轴向定位特别精确,如图3所示。
在该插入取向上,远端部73优选地在键孔20中居中。
在该插入取向上,支承端部72的包括面83的支承部分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背离座21,如图1和4所示。在该插入取向上,支承端部72的支承部分径向远离齿,特别是径向远离键孔19。在该插入取向上,背侧部分84不接触或接触但不支承抵靠座21的主面22,被接纳在主面22之间。
优选地,轴线X71和X33设置成在插入取向上重合。有利地,凸轮71还被设置成比端部72和/或头部74薄,使得凸轮71毫无困难地穿过键孔19。端部72和/或头部74在径向上比凸轮71宽,降低了以错误方式插入键7的风险。
如图3和图5所示,当齿1被嵌套上时,将键7枢转到锁定取向使得键控装置在方向D31上将齿1夹紧在齿保持器3上。换句话说,键在方向D31上相对于齿保持器3拉动齿1,以在该方向D31上将齿1夹紧在齿保持器3上。然后,齿1被牢固地固定在齿保持器3上。
为了使键7实现该夹紧动作,设置了在锁定取向上,键7的端部72沿方向D31支承抵靠齿的支承座21,并且支承凸轮71借助于护套5沿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支承抵靠键槽33。优选地,还设置了端部73沿方向D31支承抵靠齿的键孔20。还设置了,在键7和齿1之间没有其他中间部件来提供支撑。换句话说,端部72和端部73分别与齿1直接接触,特别是分别与座21和键孔20直接接触,以在方向D31上施加支撑。设置的是,键7和齿保持器3之间的唯一中间部件是用于支撑的护套5。换句话说,为了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施加支撑,支承凸轮71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与护套5的管道52直接接触,并且护套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与齿保持器3的键槽33直接接触。根据分型线P7,在凸轮71与键槽33之间仅夹有护套。
特别地,在锁定取向上,端部72的每个副面83平坦地支承抵靠齿1的座21的主面22中的一个,面83被接纳在面22之间。面22通过朝向彼此倾斜地布置,由于该支承,端部72和齿1垂直于分型线P7相对于彼此居中。面22和83的这种倾斜相对的支承也导致端部72在方向D31的方向上相对于齿1的整体支承。面22和83的这种支承还产生了对键7相对于齿保持器3的枢转的锁定,这防止了在耐磨组件的使用期间键意外地返回到插入取向。然而,向键7的头部74施加足够的扭矩使得键7能够枢转回到插入取向,以移除键7并执行齿1的更换。
替代地,可以设置支承端部72的支承部分,而不是面83,是半圆柱形的并且以轴线X72为中心,而座呈现互补形状。
特别地,在锁定取向上,部分84通过被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而被定向在与座21相反的方向上。结果,部分84径向地远离键孔19延伸。
优选地,在锁定取向上,端部73沿着方向D31支承抵靠键孔20的一部分。由于该支承是圆柱-圆柱支承,因此该支承倾向于使键7和齿1相对于彼此垂直于分型线P7居中。有利地,设置的是,端部73完全封闭键孔20,以使旋转间隙最小,以防止在使用期间异物通过键孔20引入耐磨组件。
特别地,在锁定取向上,如图3所示,凸轮71的支承部分81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支承抵靠管道52的部分59。部分59优选地与部分57相邻。如图3所示,通过在凸轮71的部分81和键槽33之间被挤压,护套5在部分59处弹性变形。为了示出该变形,图3示出了表示部分59相对于其初始位置59A在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上的偏移的阴影区域。图8示出了护套未变形时的部分59。护套5的这种变形导致护套5在方向D31上推动键7,然后键7通过端部72和73在方向D31上驱动齿1以将齿1夹紧在齿保持器上。换句话说,在护套5的弹性作用下,端部72和73分别抵靠座21和键孔20而被保持。这种弹性使得能够在耐磨组件的使用期间,占据由于齿1的磨损或嵌缝和/或齿保持器3的嵌缝和/或磨耗而平行于方向D31产生的任何间隙。即使在耐磨组件被磨损时,齿1仍保持夹紧。
键7沿方向D31抵靠齿1的支承有利地通过键的端部72和73的支承分别分布在齿1的两侧的凸耳17和18上。键7抵靠键槽33的支承通过凸轮71在端部72和73之间沿相反方向进行。
在键7从插入取向枢转到锁定取向的过程中,面83旋转经过面22,而键7通过护套5的弹性沿方向D31保持抵靠齿1,从而对旋转进行分度直到达到锁定取向。当技术人员旋转键7时,感觉到分度效应,这表明齿1已经被适当地夹紧。
优选地,如在图1和图3中可见,齿1包括保持肋23,以在键7沿锁定取向被接纳时轴向地保持键7,而在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不阻碍键的插入和抽出。优选地,保持肋23形成在键孔19的边缘上。例如,肋23形成在座21的两个面22之间,从而将面22连接在一起。肋23沿着轴线X33与面22处于相同的高度。更一般地,有利地设置,肋23仅占据键孔19的一部分,使得键7仅在锁定取向上而不在插入取向上与肋23轴向配合。在本示例中,当齿1被接纳在齿保持器上时,肋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形成在键孔19的位于方向D31侧的部分上。
与肋23互补,键7包括沿轴线X71彼此远离的径向肩部85和径向肩部86。肩部85和86形成在支承端部72处。更具体地,肩部85将凸轮71轴向地连接到支承端部72,并且支承端部72将肩部85连接到肩部86。特别地,面83将肩部85和86彼此连接。每个径向肩部85和86围绕轴线X71仅占据键7的一部分,使得肋23仅在锁定取向上而不在插入取向上与肩部85和86配合。两个径向肩部85和86从支承端部72沿相同方向径向突出。例如,在锁定取向上,肩部85、86沿方向X31指向。在插入取向上,肩部85和86沿相反的方向指向。
为了与键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件,肩部85和86有利地在分型线P7的两侧上渐缩,肩部85和86都被分型线P7横穿。
在锁定取向上,如图3所示,肋23被捕获在两个肩部85和86之间,以相对于齿1和齿保持器3沿着轴线X33固定键7。更准确地,肩部85在抽出键7的方向上平行于轴线X33支承抵靠肋23,以防止所述抽出。肩部86在插入键7的方向上平行于轴线X33支承抵靠肋23,以确保键7不会插入护套5中太深。
在插入取向上,肩部85和86从肋23脱离并背离肋23,以使得键7能够相对于护套5平行于轴线X33滑动。换句话说,当键7滑动时,肩部85和86不轴向地支承抵靠肋23,因此不阻碍这种滑动。
优选地,如在图4至图7中可见,键7包括止动花键87A,该止动花键87A例如在支承端部72处径向凸起地形成。花键87A优选地形成在键7的径向于轴线X72的一部分上,花键87A相对于分型线P7垂直地围绕轴线X72突出。换句话说,花键87A相对于对面83进行支承的部分定位在键7的四分之一圈处。例如,在插入取向上,花键87A相对于方向D31垂直地指向齿1的下侧,如图4所示,换句话说,指向铲斗13的外侧,而在锁定取向上,花键87A指向相反的方向,如图5所示,换句话说,指向齿1的顶部和铲斗13的内侧。
优选地,花键87A仅在分型线P7的一侧上是渐缩的,以便与键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件。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齿1包括与花键87A互补的止动凹口24和止动凹口25,止动凹口24和止动凹口25在此形成在键孔19的边缘上。优选地,两个凹口24和25相对于轴线X33沿径向彼此相对地布置在键孔19中。有利地,两个凹口24和25朝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
当键7被接纳在护套5中,护套自身被接纳在齿保持器3上,并且齿1被接纳在齿保持器3上时,花键87A和凹口24和25形成旋转止动件以限制键7从插入取向到锁定取向的枢转行程。如图4所示,当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花键87A在直接方向上抵靠凹口24进行旋转止动,以防止键7枢转至插入取向以外。如图5所示,当键7处于锁定取向时,花键87A在间接方向上抵靠凹口25进行旋转止动,以防止键7枢转至锁定取向以外。因此,键7的枢转限制为沿插入取向和锁定取向,从而仅允许这两个取向上的枢转。
优选地,如在图8和图9中可见,护套5包括形成在护套5的端部53处的与花键87A互补的止动凹口58A。当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花键87A有利地在直接方向上抵靠止动凹口58A进行旋转止动。
优选地,肩部85围绕轴线X72径向地延伸至花键87A,如图6中清晰可见。如在图7中可见,花键87A从肩部85沿肩部86的方向轴向突出。因此,肩部85有利地径向突出以占据围绕轴线X72与花键87A成至少90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135度)的扇区。因此,肩部85形成轴环,该轴环在键7的抽出方向上轴向地支承抵靠肋23和座21两者,以占据护套5和齿之间的间隙空间,并降低在使用耐磨组件期间由于引入异物而堵塞的风险。
优选地,围绕轴线X72,肩部85在与花键87A圆形相对处终止于止动凹口87B。前述扇区通过肩部85被描述为围绕轴线X72从花键87A到止动凹口87B,并且该扇区在此成135度。肩部85被设置为围绕轴线X72延伸,从而将花键87A连接到止动凹口87B。优选地,如在图8和图9中可见,护套5包括形成在护套5的端部53处的与凹口87B互补的止动凹口58B。当键7处于锁定取向时,凹口87B有利地在间接方向上相对于止动凹口58B进行旋转止动。
优选地,当键7被接纳在护套中时,肩部85在插入键7的方向上轴向地支承抵靠护套5的端部53。优选地,该支承发生在肩部85的面的整个表面上,该面至少在键处于锁定取向时转向护套5的侧面。
肩部85与护套5的轴向接触和/或凹口87B抵靠凹口58B的支承改善了键7与护套5之间的密封,从而防止了异物的引入。
优选地,键7包括拆卸凹槽88,在图1、图3和图7中可见。凹槽88也在图6中可见,以虚线示出,而凹槽88位于肩部86的后面。拆卸凹槽88沿着支承端部72设置。拆卸凹槽88例如沿着与轴线X71正交的平面延伸。换句话说,凹槽88垂直于分型线P7,被分型线P7横穿,并且在分型线P7的两侧渐缩。凹槽88与键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件,有利的是没有对凹槽88进行任何机加工。有利的是,拆卸凹槽88设置在肩部86和支承端部72之间。换句话说,凹槽88布置在两个肩部85和86之间。凹槽88相对于支承端部72凹陷。例如,凹槽88将面83彼此连接。凹槽88足够窄以接纳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拆卸工具14的端部,例如平头螺丝刀或撬棍的平端部。
以互补的方式,有利地设置齿1包括拆卸槽26,如在图1至图5中可见,该拆卸槽26在键孔19的边缘上凹陷。在此,拆卸槽26沿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径向地设置在键孔19的边缘中。在轴向上,拆卸槽26朝向齿1的外侧敞开,但朝向齿1的内侧是盲口的。
如图1和图4所示,当键7沿插入取向被接纳在护套5中时,凹槽88从支承座21脱离,并指向与方向D31相反的方向。相反,凹槽88通向槽26。拆卸槽26足够宽以在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将从齿1的外侧引入的拆卸工具14的平端部引导到肩部86下方的凹槽88中。拆卸工具14然后可以经由槽26到达凹槽88,以使键7沿着轴线X33从护套5滑出,从而将键取出以拆卸齿1。优选地,为了取出键7,通过在齿1的槽26处摇动工具14,用工具14将键7撬开。因此,键7的取出特别容易。
如图3和图5所示,当键7在锁定取向上被接纳在护套5中时,凹槽88抵靠支承座21,换句话说,通过在方向D31上敞开而朝向方向D31。因此,有利地,凹槽88设置成被支承座21封闭,特别是定位在面22之间并抵靠肋23。这限制了凹槽88在使用期间由于引入异物而堵塞。
如图1所示,致动器头部74被构造成与致动器工具11联接,使得技术人员在锁定取向和插入取向之间相对于齿保持器3枢转地致动键7,以锁定或解锁齿1。致动器工具11在此以插座的形式呈现,插座的一端部与头部74互补,用于联接到头部上,插座的标准端部(例如方形插座端部)可联接到棘轮扳手、螺栓连接机或冲击螺丝刀。
如在图3至图5中可见,键7的致动器头部74与端部72轴向相对地形成,以在键7和护套被接纳在齿保持器3中时通向键孔19。头部74然后沿着轴线X33从护套5突出。
如在图1以及图3至图7中可见,为了被工具11致动以进行旋转,头部74优选地包括致动器凹口89、指状物90和指状物91。
指状物90和91在与凸轮71相反的方向上平行于轴线X33突出。优选地,指状物90和91在轴线X72的两侧上彼此径向相对地布置,沿着分型线P7分布。每个指状物90和91被分型线P7横穿,在分型线P7的两侧渐缩,使得每个指状物可以与键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件。在径向上,指状物90和91布置在凹口89的两侧,以将凹口89限定在指状物90和91之间。在轴向上,指状物90和91沿轴线X72在相同的高度处终止。
在径向内侧,指状物90界定凹口89。在径向外侧,指状物90有利地形成肩部86。在径向内侧,指状物91与指状物90相对地界定凹口89。在径向外侧,指状物91形成具有半圆柱形状的背侧部分84的一部分。
凹口89以轴线X72为中心,沿垂直于接合分型线P7且使轴线X72与分型线P7共享的平面定向。凹口89平行于轴线X72但也在两个方向上沿径向与轴线X72相对地敞开。特别地,在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凹口89沿着花键87A敞开。换言之,凹口89沿与分型线P7正交的方向在头部74的周边敞开,并且还沿相反方向在头部74的周边敞开。因此,凹口89沿径向横穿键7。优选地,凹口89平行于轴线X72凹入地延伸至凹槽88,或者甚至延伸至面83的高度。
凹口89沿径向贯通并垂直于分型线P7定向,在分型线P7的两侧渐缩,因此,凹口89在锻造过程中可以与键的其余部分形成为一体件,而无需额外的加工。为了确保凹口89因此是渐缩的,优选地,每个指状物90和91被设置成在径向内侧上形成两个斜面,每个斜面仅布置在分型线P7的一侧上,而另一斜面布置在分型线的另一侧上。这在图6中特别可见,在图6中可以观察到四个斜面,这四个斜面形成在分型线P7的两侧上发散的两对侧面。此外,凹口89特别深,即使头部74在耐磨组件的使用期间已经严重磨损,凹口89仍然可以由工具11致动。
头部74与轴线X72同轴,特别地,凹口89以轴线X72为中心,并且有利地,指状物91呈现以轴线X72为中心的外部半圆柱形形状,从而形成背侧部分84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为了与头部74互补,特别是与凹口89互补,而凹口是渐缩的,有利地将工具11设置成具有被一凹口分开的两个指状物111和112。为了使工具11与头部74旋转地联接,指状物111被接纳在分型线P7一侧的凹口89中,位于两个指状物90和91之间,指状物112被接纳在分型线P7另一侧的凹口89中,位于两个指状物90和91之间。
优选地,如在图1以及图3至图7中可见,指状物90和/或肩部86是箭头形的,沿着分型线P7相对于轴线X72径向向外定向。如在图4和图5中可见,箭头的方向给操作者一个键7的取向的视觉指示。在锁定取向上,箭头沿方向D31指向,以指示键7确保沿方向D31夹紧齿1。
优选地,凹口89被设置成在分型线P7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深度沿轴线X72不同。例如,凹口89在花键87A侧的部分比凹口89的部分浅。因此,在键7在使用期间磨损的情况下,至少凹口89的较深部分将使技术人员能够枢转键7,即使凹口89的另一部分磨损。
此外,可以设置的是,象形图可以例如压印在齿1和/或齿保持器3上,以向技术人员视觉地指示键7沿哪个方向枢转,和/或键7是处于插入取向还是处于锁定取向,例如,象形图40靠近键孔19形成在齿1上。
如在图2、图3和图9中可见,插塞9被设计成封闭键孔19,从而盖住键7的头部74并覆盖护套5的端部53,而键7处于锁定取向上,被接纳在护套5中,护套本身被接纳在键槽33中。
为此,例如,插塞9包括基部95,基部95的圆周对应于键孔19的圆周。基部95形成盖,在安装插塞9时,该盖横向于轴线X33延伸。有利地,基部95包括舌状物96,该舌状物96装配到拆卸槽26中以将拆卸槽封闭,同时留有小的间隙空间以使得能够使用工具14通过经由舌状物96提升插塞9来移除插塞9。优选地,基座95与轴线X33平行地支承抵靠头部74,特别是抵靠指状物90和91。
如图3和图10所示,为了与头部74互补,特别是与凹口89互补,而凹口89是渐缩的,插塞9包括两个指状物97,其形状类似于两个指状物111和112,并且被一凹口分开。两个指状物97从基部95突出,以被接纳在凹口89中。指状物97中的一个指状物被接纳在分型线P7的一侧上,位于两个指状物90和91之间,并且另一个指状物97被接纳在分型线P7的另一侧上的凹口89中,位于两个指状物90和91之间。
如图3和图10所示,插塞9有利地包括销98,该销98从基部95伸出,垂直于基部95。优选地,销98布置在指状物97和舌状物96之间。优选地,如在图10中可见,销98为圆柱体的一部分的形式,当插塞9盖住键7时,该圆柱体以轴线X72为中心。如图3所示,销98与键7的背侧部分84互补,并在组装插塞9时径向地支承抵靠该背侧部分84。然后销99填充径向地形成在背侧部分84和键孔19之间的空间,从而防止在使用耐磨组件期间由于引入异物而堵塞。
如图10所示,插塞9有利地包括销99,该销99从基部95伸出,并垂直于基部95。优选地,指状物97布置在销98和99之间。销99在面83中的一个面的延伸部中与肩部86互补,并且在组装插塞9时,销99径向地支承抵靠该肩部86。然后销99填充径向地形成在肩部86和键孔19之间并轴向地形成在座21和基部95之间的空间,这防止在使用耐磨组件期间由于引入异物而堵塞。
销98和99、指状物97和/或舌状物96使得能够通过沿轴线X72互锁而将插塞9保持在头部74上的适当位置。在本例中,如图10所示,例如,销98和99设置成在旨在与键7接触的部分上具有凹口,以确保这种互锁。
在所示的示例中,已经示出了护套5和键7从齿1和齿保持器3的右手侧插入。替代地,护套5和键7可以设置成从左手侧沿相反方向对称地插入。
在技术上可行的范围内,上文针对一个实施例或变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针对上文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和变型来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13)的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包括:
-齿保持器(3),所述齿保持器旨在附接到所述铲斗(13)并且包括键槽(33),键槽轴线(X33)横穿所述键槽;
-齿(1),所述齿构造成沿着嵌套方向(D31)嵌套到所述齿保持器(3)上;和
-键控装置,所述键控装置包括:
·护套(5),所述护套包括壳体管道(52)和外壁(51),所述护套(5)构造成借助于所述外壁(51)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由此所述护套(5)借助于所述外壁(51)相对于所述齿保持器(3)围绕所述键槽轴线(X33)旋转固定,和
·键(7),所述键构造成接纳在所述壳体管道(52)中,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护套(5)如下两个取向之间枢转:
◇插入取向,在所述插入取向上,所述键(7)能够滑入所述壳体管道(52)中,同时所述护套(5)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和
◇锁定取向,在锁定取向上,当所述护套(5)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时,由于所述键(7)沿所述嵌套方向(D31)支承抵靠属于所述齿(1)的支承座(21),并且所述护套(5)沿相反方向支承抵靠所述键槽(33),因此所述键控装置在所述键(7)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嵌套方向(D31)将所述齿(1)抵靠所述齿保持器(3)夹紧;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7)是整体式的并且包括形成为一体件的支承凸轮(71)和支承端部(72);
-所述键(7)抵靠所述支承座(21)的支承是通过使所述支承端部(72)沿所述嵌套方向(D31)直接支承抵靠所述支承座(21)来实现的;和
-所述护套(5)抵靠所述键槽(33)的支承是通过使所述支承凸轮(71)沿与所述嵌套方向(D31)相反的方向支承抵靠所述壳体管道(52)来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护套(5)是整体式的,所述外壁(51)和所述壳体管道(52)形成为一体件;
-所述支承凸轮(71)抵靠所述壳体管道(52)的支承是在所述键(7)和所述护套(5)之间没有任何中间部件的情况下实现的;并且
优选地,所述壳体管道(52)涂有润滑剂。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支承座(21)包括两个主面(22),每个主面(22)倾斜地定向,朝向另一主面(22)并且沿着与所述嵌套方向(D31)相反的方向;和
-所述支承端部(72)包括两个副面(83),所述支承端部(72)支承抵靠所述支承座(21),因为所述支承端部(72)被接纳在所述主面(22)之间,并且每个副面(83)支承抵靠主面(22)中的一个。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齿(1)包括保持肋(23);和
-所述键(7)包括两个径向肩部(85,86),所述两个径向肩部与所述支承端部(72)形成为一体件,并且当所述键(7)被接纳在所述壳体管道(52)中并且所述护套(5)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时:
·当所述键(7)处于所述锁定取向时,所述两个径向肩部平行于所述键槽轴线(X33)将所述保持肋(23)捕获在所述两个径向肩部之间,以使所述键(7)相对于所述齿(1)平行于所述键槽轴线(X33)固定,以及
·当所述键(7)处于插入取向时,所述两个径向肩部从所述保持肋(23)脱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所述键(7)和所述齿(1)包括旋转止动件(24,25,87A),所述旋转止动件在所述键(7)处于所述插入取向时进行旋转止动以限制所述键(7)枢转到所述插入取向,并且所述旋转止动件在所述键(7)处于所述锁定取向时进行旋转止动以限制所述键(7)枢转到所述锁定取向。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键(7)包括沿所述支承端部(72)设置的拆卸凹槽(88);并且
-当所述护套(5)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并且所述键被接纳在所述壳体管道(52)中时,所述拆卸凹槽(88):
·在所述键(7)处于所述插入取向时从所述支承座(21)脱离,使得能够通过将拆卸工具(14)插入到所述拆卸凹槽(88)中来将所述键(7)从所述壳体管道(52)中取出,并且
·在所述键(7)处于所述锁定取向时抵靠支承座(2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所述键(7)限定分型线平面(P7),所述分型线平面横穿所述支承凸轮(71)和所述支承端部(72),所述支承凸轮(71)和所述支承端部(72)在所述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键(7)包括致动器头部(74),所述致动器头部被构造成与致动器工具(11)联接,以通过在所述插入取向和所述锁定取向之间枢转来致动所述键(7),所述致动器头部(74)与所述支承凸轮(71)和所述支承端部(72)形成为一体件,并且当所述键(7)被接纳在所述壳体管道(52)中时所述致动器头部从所述护套(5)突出;并且
-所述致动器头部(74)在所述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为了与所述致动器工具(11)联接,所述致动器头部(74)包括致动凹口(89)和两个指状物(90,91),所述两个指状物布置在所述致动凹口(89)的两侧以界定所述致动凹口(89),所述致动凹口(89)和所述两个指状物(90,91)被所述分型线(P7)横穿并且在所述分型线(P7)的两侧是渐缩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件,其中:
-所述齿(1)包括键孔(19),当所述齿(1)被接纳在所述齿保持器(3)上时,所述键槽(33)通向所述键孔,所述支承座(21)形成在所述键槽(33)的边缘上;和
-所述耐磨组件还包括插塞(9),所述插塞被构造成当所述护套(5)被接纳在所述键槽(33)中并且所述键以锁定取向被接纳在所述壳体管道(52)中时,通过覆盖所述键控装置来封闭所述键孔(19)。
CN202280080874.5A 2021-12-06 2022-12-05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Pending CN118355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13016A FR3129957B1 (fr) 2021-12-06 2021-12-06 Ensemble d’usure, pour un godet d’une machine d’extraction ou de travaux
FRFR2113016 2021-12-06
PCT/EP2022/084465 WO2023104736A1 (fr) 2021-12-06 2022-12-05 Ensemble d'usure, pour un godet d'une machine d'extraction ou de travaux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55171A true CN118355171A (zh) 2024-07-16

Family

ID=8022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80874.5A Pending CN118355171A (zh) 2021-12-06 2022-12-05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50034846A1 (zh)
EP (1) EP4444956A1 (zh)
KR (1) KR20240115828A (zh)
CN (1) CN118355171A (zh)
AU (1) AU2022404606A1 (zh)
CA (1) CA3239033A1 (zh)
FR (1) FR3129957B1 (zh)
MX (1) MX2024006875A (zh)
WO (1) WO20231047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203856L (sv) * 2002-12-23 2004-02-10 Combi Wear Parts Ab Slitdelssystem för lösbar montering av slitdelar till en markberedningsmaskins verktyg
FR2884841B1 (fr) * 2005-04-26 2008-12-05 Predac Sarl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liaison entre une piece d'usure et son support mis en jeu sur les equipements de manutention de materiaux par les engins de travaux publics
RU2546179C2 (ru) * 2009-12-11 2015-04-10 Си-Кью-Эм-Эс ПТИ ЛТД Замок в сборе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износ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экскаватора
FR3011013B1 (fr) 2013-09-20 2015-10-30 Safe Metal Systeme mecaniqu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liaison entre une piece d'usure et son support, et godet d'engin de travaux publics
US20170328035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Hensley Industries, Inc. Connector systems in earth engaging wear member assemblies
US11492784B2 (en) * 2019-04-15 2022-11-08 Hensley Industries, Inc. Position-biased locking pin assembly for a ground engaging wear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29957A1 (fr) 2023-06-09
FR3129957B1 (fr) 2023-12-15
WO2023104736A1 (fr) 2023-06-15
MX2024006875A (es) 2024-06-20
EP4444956A1 (fr) 2024-10-16
AU2022404606A1 (en) 2024-06-06
KR20240115828A (ko) 2024-07-26
CA3239033A1 (fr) 2023-06-15
US20250034846A1 (en) 2025-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49438B2 (ja) 歯、歯搭載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を備えた歯システム
EP1710358B1 (en) Wear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thereof, which is intended for machines that are used to move materials such as earth and stones
CA2268540C (en) Tooth assembly and lock system
CA2333387C (en) Device for the coupling of excavator teeth
US10208460B2 (en) Removable device for attaching two mechanical parts
CN101886406A (zh) 地面作业工具系统
CN118355171A (zh) 用于采掘或工程机器的铲斗的耐磨组件
CN117178098A (zh) 磨损组件
RU2783792C1 (ru) Пружина и подпружиненный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механизма фиксации сборки землерой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US20230340761A1 (en) Tapered bushing for bit removal
US20230340754A1 (en) Washout protection for a bit
US20230340753A1 (en) Protected spring clip for retaining bits
WO2023211682A1 (en) Retaining spring clip and adapter board
CN119731392A (zh)
CN119604659A (zh) 尖端和适配器锁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