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02376A - 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02376A CN118302376A CN202180102908.1A CN202180102908A CN118302376A CN 118302376 A CN118302376 A CN 118302376A CN 202180102908 A CN202180102908 A CN 202180102908A CN 118302376 A CN118302376 A CN 118302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ower supply
- voltage
- contact
- elev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电气安全装置(23)例如具备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触点电路(28)、触点电路(29)以及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将来自安全链电路(25)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在触点(51a)和多个触点(53a)闭合时,将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30)经由触点电路(28)和触点电路(29)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和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梯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具备轿厢门开关的触点与层站门开关的多个触点串联连接而得到的门链电路。如果门链电路闭合,则中继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中继继电器的触点包含在安全链电路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4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电梯装置中具备电气安全装置,所述电气安全装置用于在检测出特定的异常时停止向曳引机供电。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包含门链电路以及安全链电路的装置是电气安全装置的一例。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中,为了实现电气安全装置,需要中继继电器。此外,由于将轿厢门开关的触点与层站门开关的触点串联连接,因此布线变得复杂。因此,存在电气安全装置所需的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成本的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那样的电气安全装置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具备: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其将来自安全链电路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其中,安全链电路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安全装置触点;第1触点电路,其包含轿厢门开关的第1触点,并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的交流侧的第1输出连接;第2触点电路,其包含层站门开关的多个第2触点,多个第2触点串联连接,第2触点电路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的交流侧的第2输出连接;以及单相整流电路,其在第1触点和多个第2触点闭合时,将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经由第1触点电路和第2触点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上述电气安全装置;转换器电路,其将来自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平滑电容器,其与转换器电路的直流侧连接;以及逆变器电路,其将由平滑电容器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驱动曳引机的电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所需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3是放大示出电气安全装置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电气安全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电气安全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电气安全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电梯装置具备转换器电路2、母线3、平滑电容器4、逆变器电路5以及控制电路6。
转换器电路2经由主断路器与交流电源1连接。交流电源1例如是商用三相交流电源。转换器电路2将来自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在转换器电路2与逆变器电路5之间连接有母线3。来自转换器电路2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母线3。
在转换器电路2的直流侧、即母线3间连接有平滑电容器4。平滑电容器4对来自转换器电路2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处理。逆变器电路5将由平滑电容器4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图1示出逆变器电路5具备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及与该IGBT反向并联连接的回流用二极管作为开关元件的例子。逆变器电路5由控制电路6控制。即,控制电路6对逆变器电路5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电梯装置还具备轿厢7、对重8、绳索9以及曳引机10。曳引机10具备驱动绳轮11、电机12以及制动装置13。
轿厢7在井道中上下移动。轿厢7和对重8借助绳索9被悬吊在井道中。对重8在井道中向与轿厢7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图2作为一例示出1: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
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11上。电机12产生用于使驱动绳轮11旋转的力。当驱动绳轮11旋转时,轿厢7向与驱动绳轮11的旋转方向相应的方向移动。即,电机12由逆变器电路5驱动,由此,驱动绳轮11旋转,轿厢7移动。制动装置13具备制动线圈14。制动装置13产生用于阻止驱动绳轮11旋转的力。在以下内容中,该力也称为阻止力。
电梯装置还具备DC-DC转换器15、驱动电路16、控制电路17、控制电路18以及电源电路19。DC-DC转换器15具备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绝缘变压器21以及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22。
驱动电路16是用于驱动制动装置13的电路。如果电流未流向制动线圈14,则制动装置13产生阻止力。若电流流向制动线圈14,则该阻止力消失。图1示出驱动电路16具备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元件的例子。驱动电路16由控制电路18控制。即,控制电路18对驱动电路16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与绝缘变压器21的一次侧线圈连接。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将来自母线3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由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转换后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绝缘变压器21的一次侧线圈。
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22与绝缘变压器21的二次侧线圈连接。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22将在绝缘变压器21的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由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22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驱动电路16。即,DC-DC转换器15对驱动电路16提供直流电压。DC-DC转换器15作为针对驱动电路16的电源电路发挥功能。
图1示出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具备IGBT以及与该IGBT反向并联连接的回流用二极管作为开关元件的例子。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由控制电路17控制。即,控制电路17驱动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所包含的开关元件,由此对DC-DC转换器15进行控制。
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6提供直流电压。控制电路6从电源电路19被提供直流电压,由此,对逆变器电路5进行控制。如果未从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6提供直流电压,则电机12不进行驱动。即,如果未从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6提供直流电压,则无法通过电机12使轿厢7移动。
此外,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17提供直流电压。控制电路17被从电源电路19提供直流电压,由此,对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进行控制。如果未从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17提供直流电压,则电流不流向制动线圈14。即,如果未从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17提供直流电压,则制动装置13产生阻止力。
电梯装置还具备电气安全装置23。图3是放大示出电气安全装置23的图。电气安全装置23具备电源电路24、安全链电路25、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控制电路27、触点电路28、触点电路29、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监视电路31以及监视电路32。
电源电路24将来自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在电源电路24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之间连接有安全链电路25。由电源电路24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安全链电路25。
安全链电路25中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安全装置触点。安全装置是用于检测需要停止向曳引机10供电的特定异常的装置。各安全装置具备安全装置触点。当安全装置检测出特定异常时,该安全装置所具备的安全装置触点断开。检测轿厢7的超速的限速器是安全装置的一例。例如,当限速器检测出轿厢7超速时,限速器所具备的安全装置触点断开。
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将来自安全链电路25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例如,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转换为矩形波交流电压。图1示出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具备IGBT以及与该IGBT反向并联连接的回流用二极管作为开关元件的例子。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由控制电路27控制。即,控制电路27对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触点电路28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侧的一方的输出26a连接。触点电路29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侧的另一方的输出26b连接。
如图2所示,轿厢7具备轿厢门50和轿厢门开关51。轿厢门50对形成于轿厢7的出入口进行开闭。轿厢门开关51是用于检测轿厢门50位于特定的全闭位置的开关。如果轿厢门50位于全闭位置,则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闭合。如果轿厢门50不位于全闭位置,则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断开。例如,当轿厢门50从全闭位置移动时,触点51a断开。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包含在触点电路28中。
在轿厢7所停靠的各层站设有层站门52和层站门开关53。层站门52对形成于层站的出入口进行开闭。层站门开关53是用于检测层站门52位于特定的全闭位置的开关。如果层站门52位于全闭位置,则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闭合。如果层站门52不位于全闭位置,则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断开。例如,当1层的层站门52从全闭位置移动时,1层的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断开。
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包含在触点电路29中。触点电路29所包含的触点53a串联连接。例如,如果在建筑物的1层至10层的各楼层有层站,则电梯装置具备10个层站门开关53。在这种情况下,触点电路29中包含串联连接的10个触点53a、即1层的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2层的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以及10层的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53a。
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连接在触点电路28与触点电路29之间。当触点51a和全部的触点53a闭合时,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经由触点电路28和触点电路29被输入到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是单相整流电路的一例。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将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由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电源电路19。另外,图1示出平滑电容器与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侧连接的例子。
监视电路31连接在触点电路28的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侧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输出26b之间。图1示出监视电路31具备光电耦合器作为用于检测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短接的元件的例子。即,如果触点51a短接,则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会被提供给监视电路31的光电耦合器。当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该光电耦合器时,从监视电路31输出检出信号。
监视电路32连接在触点电路29的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侧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输出26a之间。图1示出监视电路32具备光电耦合器作为用于检测触点电路29所包含的全部的触点53a短接的元件的例子。即,如果全部的触点53a短接,则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会被提供给监视电路32的光电耦合器。当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该光电耦合器时,从监视电路32输出检出信号。
图4至图6是用于说明电气安全装置23的功能的图。图4至图6示出电气安全装置23还具备监视电路33的例子。监视电路33与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侧连接。在图4至图6所示的例子中,监视电路33具备光电耦合器。当来自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该光电耦合器时,从监视电路33输出检出信号。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轿厢门50和全部的层站门52关闭。即,图4示出触点51a与触点电路29所包含的全部的触点53a闭合的例子。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因此,来自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电源电路19。电源电路19向控制电路6和控制电路17提供直流电压。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来自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监视电路33的光电耦合器。因此,从监视电路33输出检出信号。
此外,由于触点51a闭合,因此,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监视电路31的光电耦合器。因此,从监视电路31输出检出信号。同样,由于触点电路29所包含的全部的触点53a闭合,因此,来自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的交流电压被提供给监视电路32的光电耦合器。因此,从监视电路32输出检出信号。
在图5和图6所示的例子中,轿厢门50和某楼层的层站门52打开。在与图5和图6有关的说明中,将用于检测打开的层站门52位于全闭位置的层站门开关53的触点记作“触点53b”,以与另一触点53a进行区分。即,在图5和图6中,触点53a表示闭合的触点。
图5示出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本身断开但由于某种原因触点51a短接的例子。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触点53b断开。因此,在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侧不产生电压。即,不从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对电源电路19提供直流电压。不从监视电路33输出检出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轿厢门开关51的触点51a短接,因此,在监视电路31产生电压。因此,从监视电路31输出检出信号。此外,触点53b断开,因此,在监视电路32不产生电压。因此,不从监视电路32输出检出信号。
图6示出触点53b本身断开但由于某种原因触点53b短接的例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触点51a断开。因此,在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侧不产生电压。即,不从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对电源电路19提供直流电压。不从监视电路33输出检出信号。
另一方面,触点53b短接,因此,在监视电路32产生电压。因此,从监视电路32输出检出信号。此外,触点51a断开,因此,在监视电路31不产生电压。因此,不从监视电路31输出检出信号。
另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如果触点53b没有短接,则在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侧不产生电压。在监视电路31不产生电压。在监视电路32不产生电压。因此,从监视电路31~33中的任何电路均不输出检出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当触点51a和全部的触点53a闭合时,将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6经由触点电路28和触点电路29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因此,电气安全装置23无需具备中继继电器。此外,无需将触点电路28与触点电路29串联连接,因此能够简化布线。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则能够降低电气安全装置23所需的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利用监视电路31来独立地监视触点电路28的开闭。能够利用监视电路32来独立地监视触点电路29的开闭。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检测出轿厢门50和某楼层的层站门52打开时的触点51a的短接。此外,如图6所示,能够检测出轿厢门50和某楼层的层站门52打开时的触点53b的短接。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由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电源电路19。因此,无需为了停止向曳引机10供电而具备接触器。
图7和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例的图。在以下内容中,仅对与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的不同点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电梯装置中,在母线3间串联连接有电阻34与开关元件35。图7与图1同样,示出采用IGBT作为开关元件35的例子。在电机12的再生运转时,根据需要,开关元件35接通,被供给至母线3的电力被电阻34消耗。
控制电路36对开关元件35进行控制。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来自电源电路24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控制电路36。图7示出来自电源电路24的直流电压也被提供给控制电路18和控制电路27的例子。
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电源电路19具备上臂用电源电路37以及下臂用电源电路38。控制电路6具备驱动电路39以及驱动电路40。控制电路17具备驱动电路41以及驱动电路42。
图8示出逆变器电路5通过用于驱动电机12的IPM(Intelligence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实现的例子。驱动电路39是用于驱动逆变器电路5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电路39与该IPM所包含的栅极驱动器(GD)中的如下各栅极驱动器连接:所述各栅极驱动器是与逆变器电路5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连接的栅极驱动器。
驱动电路40是用于驱动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电路40与该IPM所包含的栅极驱动器中的如下栅极驱动器连接:所述栅极驱动器是与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连接的栅极驱动器。
此外,图8示出DC-DC转换器15的逆变器功能通过针对制动装置13的电源用IPM实现的例子。驱动电路41是用于驱动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电路41与该IPM所包含的栅极驱动器(GD)中的如下各栅极驱动器连接:所述各栅极驱动器是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连接的栅极驱动器。
驱动电路42是用于驱动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电路42与该IPM所包含的栅极驱动器中的如下栅极驱动器连接:所述栅极驱动器是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连接的栅极驱动器。
上臂用电源电路37被提供由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转换后的直流电压。上臂用电源电路37是用于提供驱动逆变器电路5的上臂和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上臂所需的电源的电路。上臂用电源电路37向驱动电路39提供直流电压。此外,上臂用电源电路37向驱动电路41提供直流电压。
下臂用电源电路38被提供由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转换后的直流电压。下臂用电源电路38是用于提供驱动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和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所需的电源的电路。下臂用电源电路38向驱动电路40提供直流电压。此外,下臂用电源电路38向驱动电路42提供直流电压。下臂用电源电路38与上臂用电源电路37独立地设置。例如,不从上臂用电源电路37向下臂用电源电路38提供电压。不从下臂用电源电路38向上臂用电源电路37提供电压。
图8示出上臂用电源电路37具备开关元件以及变压器的例子。该变压器具备二次侧线圈,所述二次侧线圈与逆变器电路5的上臂和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上臂所包含的各个开关元件分别对应。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上臂用电源电路37的变压器中,与逆变器电路5的上臂所包含的三个开关元件对应地具备三个二次侧线圈。在这三个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分别被整流和平滑化,并被提供给驱动电路39内的所对应的栅极驱动用电路。
此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上臂用电源电路37中,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上臂所包含的两个开关元件对应地具备两个二次侧线圈。在这两个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分别被整流和平滑化,并被提供给驱动电路41内的所对应的栅极驱动用电路。
图8示出下臂用电源电路38具备开关元件以及变压器的例子。该变压器具备与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对应的二次侧线圈、以及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对应的二次侧线圈。在与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对应的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被整流和平滑化,并被提供给驱动电路40。在驱动电路40中,与逆变器电路5的下臂所包含的三个开关元件对应地具备三个栅极驱动用电路。来自下臂用电源电路38的直流电压在驱动电路40内被提供给这三个栅极驱动用电路中的每一个。
此外,在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对应的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被整流和平滑化,并被提供给驱动电路42。在驱动电路42中,与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的下臂所包含的两个开关元件对应地具备两个栅极驱动用电路。来自下臂用电源电路38的直流电压在驱动电路42内被提供给这两个栅极驱动用电路中的每一个。
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如果不从上臂用电源电路37和下臂用电源电路38中的一方提供电压,则逆变器电路5和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双方均停止。即,电机12停止,制动装置13产生阻止力。因此,能够提高电梯装置的安全性。
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逆变器电路5和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0共用上臂用电源电路37和下臂用电源电路38。因此,能够简化电源电路19。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另一例的图。图7和图8示出控制电路18从电源电路24被提供直流电压的例子。控制电路18也可以基于来自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0的直流电压来进行电源供给。图9示出控制电路18从电源电路19被提供直流电压的例子。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下臂用电源电路38的变压器还具备与控制电路18对应的二次侧线圈。在该二次侧线圈感应得到的交流电压被整流和平滑化,并被提供给控制电路18。控制电路18具备与驱动电路16所包含的开关元件对应的栅极驱动器(GD)和栅极驱动用电路。来自下臂用电源电路38的直流电压被提供给该栅极驱动用电路。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如果未从下臂用电源电路38提供电压,则控制电路18也停止。因此,能够使制动装置13产生阻止力的时机进一步提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上臂用电源电路37的变压器具备与控制电路18对应的二次侧线圈。即,也可以是,控制电路18从上臂用电源电路37被提供直流电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气安全装置能够应用于所有种类的电梯装置。
标号说明
1:交流电源;2:转换器电路;3:母线;4:平滑电容器;5:逆变器电路;6:控制电路;7:轿厢;8:对重;9:绳索;10:曳引机;11:驱动绳轮;12:电机;13:制动装置;14:制动线圈;15:DC-DC转换器;16:驱动电路;17~18:控制电路;19:电源电路;20: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1:绝缘变压器;22: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23:电气安全装置;24:电源电路;25:安全链电路;26: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27:控制电路;28~29:触点电路;30:单相二极管电桥电路;31~33:监视电路;34:电阻;35:开关元件;36:控制电路;37:上臂用电源电路;38:下臂用电源电路;39~42:驱动电路;50:轿厢门;51:轿厢门开关;51a:触点;52:层站门;53:层站门开关;53a:触点。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具备:
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其将来自安全链电路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其中,所述安全链电路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安全装置触点;
第1触点电路,其包含轿厢门开关的第1触点,并与所述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的交流侧的第1输出连接;
第2触点电路,其包含层站门开关的多个第2触点,所述多个第2触点串联连接,所述第2触点电路与所述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的交流侧的第2输出连接;以及
单相整流电路,其在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多个第2触点闭合时,将从所述单相电桥逆变器电路经由所述第1触点电路和所述第2触点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中,所述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还具备:
第1监视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1触点电路的所述单相整流电路侧与所述第2输出之间;以及
第2监视电路,其连接在所述第2触点电路的所述单相整流电路侧与所述第1输出之间。
3.一种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电气安全装置;
转换器电路,其将来自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平滑电容器,其与所述转换器电路的直流侧连接;以及
逆变器电路,其将由所述平滑电容器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驱动曳引机的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电气安全装置还具备第1电源电路,该第1电源电路将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提供给所述安全链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
第1控制电路,其对所述逆变器电路进行控制;
第2电源电路,其对用于驱动所述曳引机的制动装置的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第2控制电路,其对所述第2电源电路进行控制;以及
第3电源电路,其向所述第1控制电路和所述第2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所述第3电源电路被从所述单相整流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第1控制电路具备:
第1驱动电路,其用于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以及
第2驱动电路,其用于驱动所述逆变器电路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
所述第3电源电路具备:
上臂用电源电路,其向所述第1驱动电路提供直流电压;以及
下臂用电源电路,其与所述上臂用电源电路独立地设置,并向所述第2驱动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第2控制电路具备:
第3驱动电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2电源电路的上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以及
第4驱动电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2电源电路的下臂所包含的开关元件,
所述上臂用电源电路向所述第3驱动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所述下臂用电源电路向所述第4驱动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第3控制电路,该第3控制电路对用于驱动所述制动装置的所述电路进行控制,
所述第3电源电路向所述第3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1/045648 WO2023105786A1 (ja) | 2021-12-10 | 2021-12-10 | エレベーターの電気安全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02376A true CN118302376A (zh) | 2024-07-05 |
Family
ID=8672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102908.1A Pending CN118302376A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3105786A1 (zh) |
CN (1) | CN118302376A (zh) |
WO (1) | WO202310578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66388A (ja) * | 1990-12-26 | 1992-09-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H09208164A (ja) * | 1996-02-06 | 1997-08-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ー装置 |
JP2004217338A (ja) * | 2003-01-10 | 2004-08-05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
JP5778722B2 (ja) * | 2013-07-23 | 2015-09-16 |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Otis Elevator Company | 浅いピットおよび/または低いオーバヘッド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 |
JP6536555B2 (ja) * | 2016-12-19 | 2019-07-03 |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 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起動方法、及びモータ制御用補助装置 |
-
2021
- 2021-12-10 WO PCT/JP2021/045648 patent/WO202310578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2-10 JP JP2023566057A patent/JPWO2023105786A1/ja active Pending
- 2021-12-10 CN CN202180102908.1A patent/CN11830237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3105786A1 (zh) | 2023-06-15 |
WO2023105786A1 (ja) | 2023-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73591B2 (en) | Brake controller, elevator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emergency stop with an elevator hoisting machine driven with a frequency converter | |
US8207700B2 (en) | Electric motor drive | |
EP2303747B1 (en) | Safe control of a brake using low power control devices | |
US7176653B2 (en) | Electric motor drive | |
CN108946369B (zh) | 主电源关闭后在电梯中执行手动驱动的方法 | |
US11325808B2 (en) | Transport conveyor drive | |
US10065832B2 (en) |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 |
US7775328B2 (en) | Operation device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
CA1197634A (e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a.c. elevator | |
JPH05338947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8302376A (zh) | 电梯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
CN110683434A (zh) | 电梯 | |
JPH0368637B2 (zh) | ||
JPS6319429B2 (zh) | ||
JPH0859125A (ja) | リニアモータ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方法 | |
JPH04133989A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
JPS61243787A (ja) | エレベ−タの運転装置 | |
JPS61112537A (ja) | エレベ−タ−制御装置 | |
JPH0378357B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