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02132A - 用于卷曲和装载假体心脏瓣膜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卷曲和装载假体心脏瓣膜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02132A CN118302132A CN202280078420.4A CN202280078420A CN118302132A CN 118302132 A CN118302132 A CN 118302132A CN 202280078420 A CN202280078420 A CN 202280078420A CN 118302132 A CN118302132 A CN 1183021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prosthetic valve
- actuator
- crimping device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12—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with soft flexible valve members, e.g. tissue valves shaped like natural val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Deployment by mechanical expans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22—Means for mounting a stent or stent-graft onto or into a placement instrument
- A61F2/9524—Iris-type crimp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22—Means for mounting a stent or stent-graft onto or into a placement instrument
- A61F2/9525—Means for mounting a stent or stent-graft onto or into a placement instrument using a funne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件可包含递送设备、卷曲装置和装载组件。所述卷曲装置可包含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递送设备的第一轴上方,且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可具有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延伸的漏斗段和出口。所述卷曲装置还可包含推动器构件和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以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所述装载组件可包含设置在所述递送设备的第二轴上方的支撑管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方的漏斗构件。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27日提交的第63/272,577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卷曲例如假体心脏瓣膜等可植入假体装置以供递送到患者体内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心脏可能会患有各种瓣膜疾病。这些瓣膜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的显著功能障碍,并最终需要用人工瓣膜替换天然瓣膜。有许多已知的修复装置(例如支架)和人工瓣膜,以及将这些装置和瓣膜植入人体中的许多已知方法。在各种手术中使用经皮和微创外科方法来将假体医疗装置递送到身体内不容易通过手术接近的位置或期望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接近的位置。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假体心脏瓣膜可以以卷曲状态安装在递送设备的远侧端部上,并且前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例如通过股动脉和主动脉),直到假体心脏瓣膜到达心脏中的植入部位。随后,例如通过使其上安装有假体瓣膜的球囊充胀,使向假体心脏瓣膜施加扩张力的机械致动器致动,或者通过从递送设备的鞘套部署假体心脏瓣膜,使得假体心脏瓣膜可以自扩张到其功能尺寸,将假体心脏瓣膜扩张到其功能尺寸。
用于此类手术中的假体瓣膜可包含径向可塌缩和可扩张的框架,假体瓣膜的瓣叶可联接到所述框架。瓣叶通常由例如心包瓣膜或收集的瓣膜等生物材料制成。为了在部署之后改善功能,通常期望将此类瓣膜以开放(即,扩张)直径包装并存储在保持溶液内部,直到瓣膜安装在递送装置上以用于植入。因此,可能需要在植入前几分钟在手术室中卷曲瓣膜,从而排除制造商的预卷曲。因此,许多装载装置和/或卷曲装置现在作为一次性配件与瓣膜和递送系统一起运输,从而增加了此类装置的便携性和易用性的重要性。
通常,常规的装载和卷曲装置通过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操作。在一种方法中,支架被驱动通过锥状表面,所述锥状表面将支架压缩到更小的直径。例如,支架可以穿过静态锥形管,从而减小支架的直径。此方法通常用于卷曲具有易于变形的自扩张金属框架(例如,由镍钛诺制成的框架)的假体瓣膜。自扩张假体瓣膜通常从装载/卷曲装置的锥形管推入递送设备的鞘套中,所述鞘套将假体瓣膜保持在径向压缩状态。第二卷曲方法使用卷曲夹钳来产生可改变直径的圆筒状表面。此方法通常用于卷曲具有塑性可扩张框架(例如,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的框架)的假体瓣膜。
自扩张假体瓣膜通常具有从框架延伸的多个连接特征,所述多个连接特征与递送设备的远端形成可释放连接。一旦假体瓣膜已经从鞘套部署在患者体内,医生就可以释放递送设备与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之间的连接。卷曲自扩张假体瓣膜的挑战涉及医生容易且快速地卷曲假体瓣膜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同时将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与递送设备的配合连接特征对准和连接的能力。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装载和卷曲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和其它缺点。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用于卷曲假体心脏瓣膜并将此类瓣膜装载到递送设备中的各种示例性装置和方法。
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致动器;以及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致动器,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且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
除了这些部件之外,卷曲装置还可包括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在一些实例中,卷曲装置可包括从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部分,以及壳体的圆柱形延伸构件上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在一些实例中,壳体的螺纹内表面和致动器的螺纹外表面被构造成将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
在一些实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并且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可释放地彼此联接。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包含从第一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凸缘,以及从第二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且被构造成接收凸缘的钩状构件。
在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从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部分。所述卷曲装置还可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延伸器部分的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以及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致动器的基部且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壳体的内表面和致动器的螺纹外表面可被构造成将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
在另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从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部分。所述卷曲装置还可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延伸器部分的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以及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致动器的基部且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以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壳体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臂,每个臂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的支座。壳体的内表面和致动器的螺纹外表面被构造成将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
在又一代表性实例中,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壳体包括经由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限制第一和第二部分以防止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所述卷曲装置还可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致动器的基部且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第一对接合元件可包括邻近壳体的入口端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并且第二对接合元件包括邻近出口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第三和第四元件。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允许第一和第二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但限制第一和第二部分以防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经过选定位置。
在代表性实例中,一种组件可包括: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第一轴和设置在第一轴上方的第二轴;以及卷曲装置。卷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第一轴上方且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以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能够前进到壳体中;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其中致动器相对于壳体的轴向前进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所述组件还包括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置在第二轴上方且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在代表性实例中,一种方法可包括:将装载组件的支撑管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胶囊上方,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将卷曲装置的壳体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使得卷曲装置的出口端部分邻近装载组件的入口端部分,壳体限定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壳体的入口端部分中、使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壳体的漏斗段且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以及将装载组件的漏斗构件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使装载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由此径向卷曲假体瓣膜;以及使假体瓣膜前进到递送设备的胶囊中。
在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围绕壳体的圆周间隔开的多个肋,肋朝向壳体的纵向轴线向内延伸;以及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所述卷曲装置还可包括: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接收在壳体中时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臂,每个臂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的支座;以及联接到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其中壳体被构造成以选定角定向接收致动器,并且致动器被构造成以选定角定向可滑动地前进到壳体中,以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出口离开卷曲装置。
在代表性实例中,一种装载设备可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以及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装载组件还可包括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所述装载组件可被构造成使得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假体瓣膜缩回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假体瓣膜。
在另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的壳体、推动器构件和致动器。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推动器构件可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推动器构件可前进到壳体中。致动器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和从基部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构件,每个细长引导构件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引导构件的长度延伸的狭槽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狭槽内且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的可滑动构件。壳体相对于基部构件轴向前进可以使可滑动构件在其相应狭槽内滑动,使得推动器构件插入壳体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出口离开卷曲装置。
在另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外壳,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中;致动器;以及推动器构件。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外壳可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可包括螺纹内表面。致动器可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外壳的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推动器构件可联接到致动器的基部,推动器构件具有被构造成在壳体内接合假体瓣膜的多个径向延伸臂。螺纹部分可被构造成将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出口离开卷曲装置。
在又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的壳体、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致动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基部的厚度的孔口,所述孔口包括螺纹内表面;螺纹构件,所述螺纹构件具有与孔口的螺纹内表面接合的螺纹外表面;以及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将致动器联接到壳体。推动器构件可联接到螺纹构件,使得螺纹构件可相对于推动器构件旋转且使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螺纹构件的旋转使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在又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卷曲装置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的壳体、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壳体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致动器可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含:杠杆构件,所述杠杆构件被构造成在致动时使致动器构件前进;以及保持器部分,所述保持器部分从手柄延伸且被构造成接收壳体,所述保持器部分具有包含保持构件的第一端部分,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壳体。推动器构件可联接到致动器构件且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放置在壳体内时邻接假体瓣膜。杠杆构件的致动使致动器构件且由此使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推动器构件前进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在另一代表性实例中,一种用于假体瓣膜的装载组件可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可围绕递送设备的递送胶囊定位,所述支撑管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以及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支撑管的远端部分,且被构造成当装载组件在所述假体瓣膜上方前进时或当假体瓣膜缩回装载组件内部时径向压缩假体瓣膜并将假体瓣膜引导到递送胶囊中。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其它目标、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例的卷曲装置的透视图。
图2A是安装在示例性递送设备上的图1的卷曲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B是用于卷曲装置的壳体的另一实例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C是图2B的壳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A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3B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壳体的端视图。
图4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5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保持环的透视图。
图6-7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8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推动器构件的端视图。
图9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其中设置有推动器构件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10是图1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11是联接到图1的卷曲装置的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3是联接到图1的卷曲装置的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的可滑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5是联接到壳体的图13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侧视图。
图16-17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6的卷曲装置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19是图16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6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21是图16的卷曲装置的壳的透视图。
图22是图16的卷曲装置的壳和壳体的透视图。
图23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侧视图。
图24是图23的卷曲装置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25是图23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26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27是图26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28是图27的致动器的指旋螺钉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29是图26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30A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30B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31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32是图31的卷曲装置的延伸器的透视图。
图33是图31的卷曲装置的延伸器和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34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35是图34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36是可以使用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卷曲的假体心脏瓣膜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37是可用于递送和植入图36的假体瓣膜的递送设备的实例的远端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38是卷曲装置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39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0是卷曲装置的又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1是卷曲装置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42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3A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其中壳体以仰视图示出,并且致动器以俯视图示出。
图43B是图43A的卷曲装置的透视图。
图43C是图43A的卷曲装置的透视图。
图44-45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6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7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8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49A是根据一个实例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的俯视图。
图49B是图49A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49C是与图49A中所示的致动器形成卷曲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0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51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52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53是根据一个实例的装载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4-55是图53的装载组件的透视图。
图56是图53的装载组件的夹持构件的透视图。
图57是可以与图53中所示的装载组件一起使用的示例性递送设备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58是其上设置有图53的装载组件的图57的递送设备的轴的远端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59是其上设置有图53的装载组件和图36的假体心脏瓣膜的图57的递送设备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60-64B示出将图36的假体心脏瓣膜装载到图53的装载组件中的示例性方法。
图65-69示出使用图70-71的修剪引导装置修剪图57的递送设备的鞘套的示例性方法。
图70是根据一个实例的修剪引导装置的透视图。
图71是图70的修剪引导装置的侧视图。
图72-73是修剪引导装置的附加实例的透视图。
图74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75是图74的卷曲装置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76是图74的卷曲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77-78是包含保持器构件的实例的递送设备的远端部分的透视图。
图79是图77-78的保持器构件的透视图。
图80是图77-88的保持器构件的俯视图。
图81是根据一个实例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
图82-83是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远端部分上且包含修剪器引导构件的图81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
图84是根据另一实例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
图85是图84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其示出设置在所述装置内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
图86是图84的修剪装置的刀片保持器的透视图。
图87是图84的修剪装置的可旋转构件的前视图,其中门构件示出为处于打开位置。
图88是图84的修剪装置的可旋转构件的前视图,其中门构件示出为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棘轮构件被移除。
图89是根据另一实例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其示出设置在修剪装置内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
图90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可旋转构件的前视图,其中门构件示出为处于打开位置。
图91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前视图,其中门构件示出为处于关闭位置。
图92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端部分的透视图。
图93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其示出设置在处于打开位置的所述装置和第二夹持构件内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
图94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可旋转构件的前视图,其中刀片示出为处于缩回位置。
图95是图89的修剪装置的可旋转构件的前视图,其中刀片示出为处于使用位置。
图96是根据另一实例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其示出设置在修剪装置内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
图97是图96的修剪装置的远端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设置在修剪装置内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且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门构件。
图98是根据另一实例的修剪装置的透视图,其中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示出为邻近所述装置。
图99-100是图98的修剪装置的各种视图,其中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设置在所述装置内。
图101是根据一个实例的递送系统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102是其上设置有示例性装载组件的图101的递送设备的轴的远端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03是示例性递送系统的轴的透视图,其中轴的外壁透明地示出。
图104A是其上设置有示例性支撑管的图103的轴的透视图,其中支撑管以横截面示出。
图104B是图104A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以横截面示出结构特征。
图105是示例性递送系统的轴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06A-108是设置在示例性递送系统的轴上的示例性突起的各种视图。
图109是根据一个实例的结构构件的透视图。
图110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11是图110的卷曲装置的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112是图110的卷曲装置的侧部分的前视图。
图113是图110的卷曲装置的另一侧部分的前视图。
图114是图111的侧部分的俯视图。
图115-116是图113的侧部分的接合构件的前视图。
图117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18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19是卷曲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20是夹持构件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21是夹持构件的另一实例的前视图。
图122是被构造为装载器锁的示例性夹持构件的透视图。
图123是被构造为支撑管锁的示例性夹持构件的透视图。
图124是夹持构件的另一实例的前视图。
图125是设置在图74-76的卷曲装置的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内的图36的假体心脏瓣膜的透视图。
图126-132示出使用图74-76的卷曲装置将图36的假体心脏瓣膜装载到图53的装载组件中的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考虑
出于本描述的目的,本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的某些方面、优点和新颖特征。所公开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而是,本公开涉及各种公开的实例的所有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特征和方面,单独地以及彼此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方法、设备和系统不限于任何特定方面或特征或其组合,公开的实例也不要求存在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定优点或解决问题。
尽管为了方便呈现以特定的顺序次序描述了一些公开的实例的操作,但是应当理解,该描述方式包括重新排列,除非下面阐述的特定语言需要特定的次序。例如,顺序描述的操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重新排列或同时执行。此外,为了简单起见,附图可以不示出公开的方法可以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的各种方式。另外,本说明书有时使用诸如“提供”或“实现”之类的术语来描述公开的方法。这些术语是执行的实际操作的高级抽象。对应于这些术语的实际操作可以根据具体实现方式而变化,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辨别。
本文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彼此独立,并且除非在结构上不可能,否则可以与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其它特征组合使用。例如,如图26-27中所示的细长引导件608可以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组合使用。在另一实例中,如图32-33中所示的延伸器820可以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组合使用。所公开的卷曲装置中的任一个可以与装载组件2400组合使用。所公开的修剪装置中的任一个可以与装载组件2400组合使用。
如在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个(an)”和“所述(the)”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另外,术语“包含”表示“包括”。此外,术语“联接”通常表示物理、机械、化学、磁性和/或电联接或连结,并且在缺少特定相反语言的情况下不排除联接或关联项目之间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用,在元件列表的最后两个之间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所列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例如,短语“A、B和/或C”意指“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
如本文所用,术语“近侧”是指装置的更靠近使用者并更远离植入部位的位置、方向或部分。如本文所用,术语“远侧”是指装置的更远离使用者并更靠近植入部位的位置、方向或部分。因此,例如,装置的近侧运动是装置远离植入部位并朝向使用者(例如,离开患者身体)的运动,而装置的远侧运动是装置远离使用者并朝向植入部位(例如,进入患者体内)的运动。术语“纵向”和“轴向”是指在近侧和远侧方向上延伸的轴线,除非另有明确定义。
公开技术的实例
图1-10示出用于至少部分地卷曲假体瓣膜和例如支架、移植物等其它可卷曲、可植入医疗装置且用于将所述可植入医疗装置固定到递送设备的示例性系统。所示系统大体上包括卷曲装置100以及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1000(图36)。卷曲装置100被构造成将假体瓣膜1000的直径从完全扩张构型减小到完全或部分径向压缩状态,以用于与递送设备初始联接。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经联接到递送设备,就可以使用单独的装载组件(例如,图53中所示的装载组件2400)来完全卷曲假体瓣膜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的胶囊或鞘套中。图36示出可以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一起使用的示例性假体瓣膜1000。
如所提及,图1-10中所示的示例性系统还可包括递送设备102或其一部分。参考图2A,递送设备可包括例如内轴或导管104(例如,导丝轴)和外鞘套106(也称为胶囊),其尺寸设定成将假体瓣膜1000保持在径向压缩构型以供递送到患者体内。假体瓣膜1000可包括任何径向可塌缩和可扩张的假体瓣膜,例如假体心脏瓣膜。假体瓣膜1000可以是在扩张构型与递送构型之间径向可塌缩和可扩张的(或两者之间的各种构型中的任一种)。假体瓣膜1000可以是自扩张或塑性可扩张的。自扩张瓣膜可具有由自扩张金属(例如,镍钛诺)形成的框架。塑性可扩张瓣膜可具有由塑性可变形金属(例如,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形成的框架。
尽管本文所示的假体瓣膜被描述为塑性可变形或自扩张假体瓣膜,但应注意,本文所公开的卷曲装置可以与任何类型的假体瓣膜一起使用。例如,卷曲装置可以与机械可扩张假体心脏瓣膜一起使用,其中框架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机械致动器(例如,第10,603,165号美国专利和第PCT/US2021/052745号国际申请中描述的假体瓣膜,所述专利中的每一个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而径向扩张。一些机械瓣膜的框架可包括框架的支柱之间的可枢转接合部,而其它机械瓣膜可包括可经由机械装置扩张和/或压缩的整体栅格框架。本文所描述的卷曲装置可另外与包含球囊可扩张假体心脏瓣膜在内的其它类型的经导管假体瓣膜一起使用,其中框架由塑性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塑性可变形材料例如在第9,393,110号和第11,096,781号美国专利以及第2019/0365530号美国公开案中公开,所述专利中的每一个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假体瓣膜1000联接到递送设备102之后,可以从卷曲装置100移除假体瓣膜1000。在一些实例中,假体瓣膜1000和递送设备102可以前进通过卷曲装置100的出口,使得卷曲装置100保持围绕递送设备102的远离假体瓣膜1000的部分定位。在其它实例中,卷曲装置100或其部件可被构造成分离成片件或打开,例如,像蛤壳一样,使得卷曲装置100可从递送设备102和假体瓣膜1000横向移除,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在从卷曲装置100移除假体瓣膜1000之后,可以例如使用装载组件将假体瓣膜1000进一步卷曲并装载到递送设备102中。
参考图1,示例性卷曲装置100通常可包括壳体108、致动器110和可移除地联接到致动器110的瓣膜保持器或推动器构件112(也称为底座构件)。致动器110和推动器构件112可以相对于壳体108轴向移动。在一些实例中,壳体108可包括可彼此分离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或侧部分114(参见图4),并且在其它实例中,壳体108可形成为整体件。
如图2A中所示,壳体108可包括包括孔口或入口118的远端部分或入口端部分116以及包括孔口或出口122的近端部分或出口端部分120。壳体108可具有大体上圆柱形形状,其具有限定从入口118到出口122渐缩且在出口处终止的锥形或漏斗段124的内孔。在某些实例中,漏斗段124可由从壳体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多个肋构件128限定,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漏斗段124可以从邻近入口118的第一较大直径渐缩到邻近出口122的第二较小直径。出口122的直径可以大致为处于径向压缩递送构型的假体瓣膜1000的指定直径。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2-4中所示,出口122可以与出口端部分120处的外边沿部分126(图4)齐平/由所述外边沿部分限定,但在其它实例中,出口122可以相对于边沿部分126凹入或延伸超出所述边沿部分。
参考图3A,漏斗段124可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斜坡构件和/或肋128,所述斜坡构件和/或肋沿着壳体108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且朝向延伸穿过壳体108的纵向轴线A(图4)径向向内延伸。肋128的径向内表面129可限定漏斗段124。肋128的厚度(所述厚度是从壳体108的内壁130朝向纵向轴线A延伸的尺寸)可以沿着其长度从邻近入口端部分116的较小厚度增加到邻近出口端部分120的较大厚度。换句话说,在轴线A与肋128的内表面129之间测量的径向距离r可以在朝向出口122的方向上从入口端部分116减小。因此,漏斗段124的直径可以在朝向出口122的方向上减小。肋128用以在径向压缩期间防止或至少最小化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的轴向变形和/或辅助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对准。当假体瓣膜沿着漏斗段124前进(例如,当由推动器构件112推动时)时,锥形肋128将假体瓣膜逐渐卷曲成压缩构型。
参考图2A,在一些实例中,漏斗段124可限定第一锥形区段132和第二锥形区段134,其可由于两个区段的不同锥角而以不同速率卷曲假体瓣膜。在所示实例中,例如,第一区段132相对于纵向轴线A以比第二区段134的角度β小的角度α渐缩。例如,在一些特定实例中,每个角度可以介于0度与90度之间。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α可为1°至90°、1°至70°、1°至60°、1°至40°、1°至30°、1°至20°、5°至30°、5°至20°、40°或更小、30°或更小、20°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α可为15°。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β可为10°至90°、20°至70°、30°至70°、30°至60°、40°至60°、90°或更小、70°或更小、60°或更小、50°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β可为50°。因此,第一区段132可以开始将假体瓣膜从完全扩张直径径向压缩到部分卷曲直径,随后,假体瓣膜进入第二区段134,在所述第二区段处,接着将假体瓣膜从部分卷曲直径卷曲到另一部分卷曲直径以供附接到递送设备和/或装载到递送设备(例如,递送设备102)中。在其它实例中,第一区段132可以按与第二区段134相同的角度或以比第二区段134大的角度渐缩。
在其它实例中,漏斗段124可以限定一个或多个附加锥形区段,由于区段的不同锥角,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锥形部段可以按不同的速率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2B-2C示出具有四个锥形区段125a、125b、125c和125d的漏斗段124。第一区段125a可以相对于平行于壳体108的纵向轴线A的线以第一角度γ渐缩,第二区段125b可以按第二角度δ渐缩,第三区段125c可以按第三角度ε渐缩,并且第四区段125d可以按第四角度θ渐缩。在所示实例中,第二角度δ可以大于第一角度γ和第三角度ε,使得第二区段125b在第一区段125a与第三区段125c之间形成阶梯。在所示实例中,第四角度θ可以大于第二角度δ,所述第二角度可以大于第三角度ε,所述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γ。因此,当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08时,区段125a-125d可以将假体瓣膜1000从完全扩张直径卷曲到部分卷曲直径。在其它实例中,一个或多个区段可具有相同的角度。例如,在一些特定实例中,每个角度可以介于0度与90度之间。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δ可为1°至90°、1°至75°、1°至65°、1°至45°、1°至35°、1°至25°、5°至35°、5°至25°、45°或更小、35°或更小、25°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δ可为45°。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γ可为1°至90°、1°至70°、1°至50°、1°至40°、10°或更小、20°或更小、30°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γ可为7°或更小。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ε可为1°至90°、1°至50°、1°至40°、1°至30°、1°至20°、10°或更小、20°或更小、30°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ε可为15°或更小。在某些实例中,角度θ可为1°至90°、1°至75°、1°至65°、1°至55°、1°至45°、60°或更小、50°或更小、40°或更小等。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θ可为55°或更小。在所示实例中,角度γ可为10°或更小。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角度γ和第二角度δ可被构造成遵循假体瓣膜100的轮廓。因此,第一区段125a和第二区段125b可被构造成接收假体瓣膜1000,随后进行卷曲,并且当假体瓣膜前进通过第三区段125c和第四区段125d时,可以按第三角度ε和第四角度θ压缩假体瓣膜。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假体瓣膜1000容易地插入漏斗段124中。
参考图4,壳体108的每个侧部分114可包括半圆筒状物,使得当它们放置在一起时,它们形成大体上圆柱形或管状形状。侧部分114a、114b可各自包含允许侧部分彼此联接的配合特征。例如,如图4中所示,第一侧部分114a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136,例如形成于第一侧部分114a的纵向边缘中的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凹部,并且第二侧部分114b可包括从第二侧部分114b的纵向边缘延伸的对应突出部或凸片138。如图所示,当侧部分114联接在一起时,突出部138可以位于凹部136内。
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4可以在组装状态下保持或锁定在一起,同时假体瓣膜被卷曲,并且然后彼此分离,以促进在假体瓣膜被装载到递送设备中之后从递送设备102移除卷曲装置100。如图1中所示,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4可以经由保持构件或保持环140联接在一起,所述保持构件或保持环可以环绕侧部分114且将它们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3A中所示的实例中,壳体108还可包括设置在壳体108的内表面130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131。对准特征131可被构造为突出部或凸起,其成形为对假体瓣膜的部分进行引导和/或定向,以辅助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例如,图36中所示的臂1012的扩大端部分1014)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对准。
参考图5,保持构件140可包含内环形表面146,所述内环形表面尺寸可设定成在壳体108的外表面144(图4)上方滑动并且例如与壳体侧部分114的出口端部分120形成摩擦配合,使得保持构件140可以在使用期间将侧部分114保持在一起,但是当期望拆卸壳体组件108并将其从递送设备102移除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移除保持构件。在其它实例中,保持环140可以设置在壳体108的入口端部分116上。侧部分1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凸片142(参见例如图4),其被构造成接合保持构件140且限制保持构件140以防止沿着壳体108的外表面移动经过选定点。在一些实例中,保持环1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148,其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使得凸片142可位于凹部148内。保持构件140可包含抓握接口150,以供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和使用。抓握接口150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152。壳体和保持构件的另外细节可以例如在第10,639,147号美国专利中找到,所述美国专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在其它实例中,侧部分114可以使用各种替代或附加技术或机构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例如,侧部分可被构造成形成搭扣配合连接,或者每个侧部分可包含被构造成与其余侧部分(例如,卡口安装件)的对应配合特征配合的一体式配合特征。在另外其它实例中,壳体108可以是被构造为圆柱形壳体部件或构件而非多个可分离部件的整体部件。
如所提及,卷曲装置100还可包括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110的瓣膜保持器或推动器构件112。参考图6-8,推动器构件112可包括包含内孔156的大体上圆柱形或管状的主体或杆154,以及包括在本文中称为臂160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构件的保持部分158。臂160可被构造成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08的肋128之间,如图9中所示,使得当推动器构件112相对于壳体108轴向移动时,臂160行进和/或滑动通过在肋128之间限定的间隙/狭槽127。推动器构件112可具有小于由壳体108的内表面130在肋128之间的间隙中限定的内径D2(图3B)的外径D1(图7),使得推动器构件112可设置在壳体108内。在某些实例中,间隙/狭槽127还可以促进工具插入漏斗部分中,以引导植入物(例如,植入物的框架),并且防止植入物在植入物被压缩时卡在漏斗部分的内边缘上。
杆154可具有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162和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164。第二端部分164尺寸可以设定成延伸到致动器110的一部分中。臂160可以从第一端部分162延伸。每个臂160可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基部部分166和支座168,所述底座包括例如在其间限定凹部或通道172的第一和第二壁170。因此,在所示实例中,推动器构件112可包括围绕第一端部分162周向排列的多个支座168,其中通道172在瓣膜卷曲操作期间推动器构件的前进方向上打开。支座168可被构造成保持或接合假体瓣膜的一部分(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的锚固件1010),例如以防止假体瓣膜相对于推动器构件112移位和/或使假体瓣膜的部分与肋128对准。例如,锚固件1010可以位于支座168的通道172内。如最佳在图8中所见,支座168可以从邻近推动器构件112的径向外边缘(例如,在支座168的径向最外端处)的第一宽度/厚度渐缩到邻近杆154的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宽度/厚度,以便大体上对应于壳体108的肋128之间的空间的形状。
杆154的第二端部分16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锁定特征174(例如,所示实例中的两个沿直径方向相对的锁定特征),其被构造成将推动器构件112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110,使得致动器110可用于使推动器构件112(且因此使假体瓣膜)在壳体108内前进。例如,在所示实例中,锁定特征174被构造为具有突出部或唇缘176的弹性闩锁构件,所述突出部或唇缘可以与致动器110中的对应特征(例如,开口或凸耳)配合。在图1-10中所示的实例中,致动器110包括可以接合锁定特征174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78(图10)。当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前进到致动器110的内孔180中时,锁定特征174可以向内偏转,并且一旦所述第二端部分前进到开口178内,锁定特征就可以向外偏转,从而将推动器构件112和致动器110与搭扣配合连接联接在一起。
参考图10,致动器110可包括抓握部分或基部182,一个或多个延伸部分/构件184、186可从所述抓握部分或基部延伸。延伸构件可包括中心延伸构件184(其可包含对应的锁定特征,例如开口178)和在本文中称为线性引导构件186的一个或多个引导构件(例如,所示实例中的三个线性引导构件)。中心延伸构件184可被构造为具有内管腔或孔180的圆柱形突出部/管,并且线性引导构件186可以是从基部182延伸且围绕中心延伸构件184周向排列的细长矩形突出部。线性引导构件186可以沿着邻近中心延伸构件184的线性引导构件的径向内边缘从邻近致动器110的径向外边缘的第一厚度渐缩到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以便大体上对应于壳体108的肋128之间的空间的形状。使用者可以抓握基部182并向致动器110施加推力以将推动器构件112推入壳体108中,如图1中的箭头188所表示。在一些实例中,基部182可包括类似于保持环140的抓握接口150的抓握接口。如最佳在图2中所见,在一些实例中,基部182可包括延伸到基部182的厚度中的凹部190。
尽管在所示实例中,卷曲装置100示出为具有横截面基本上圆形的部件,但在其它实例中,所述部件的横截面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正方形、矩形、卵形、三角形等)。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08中。推动器构件112和致动器110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如图2中所示,壳体108、推动器构件112和致动器110可以围绕递送设备102的轴104同轴地定位。致动器110(且因此推动器构件112)可以由使用者例如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将壳体和致动器按压在一起而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08中。当致动器110相对于壳体108前进时,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108中,这继而在出口122的方向上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08的漏斗段124。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漏斗段124时,假体瓣膜被至少部分地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
在图1-10的实例中,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通过使用者施加到致动器的轴向定向力(例如,用手或用虎钳之类的按压装置)而前进到壳体中,并且致动器相对于壳体没有显著旋转。在某些实例中,将致动器的引导构件186插入壳体的肋128之间的通道中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在瓣膜被卷曲时致动器相对于壳体旋转(例如,壳体和致动器在它们一起前进时相对于彼此旋转10°或更小,例如5°或更小)。换句话说,引导构件可以在卷曲操作期间维持壳体108与致动器110之间的角对准。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将假体瓣膜1000直接从卷曲装置100推入递送设备的鞘套(例如,图2中所示的鞘套106)中。在其它实例中,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例如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并且单独的装载组件(例如,图53中所示的装载组件2400)可以用于将假体瓣膜1000卷曲到其完全卷曲构型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胶囊中。关于图60-69更详细地描述此附加卷曲和装载步骤。
在一些实例中,致动器110和/或推动器构件112还可包括接合机构,所述接合机构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壳体108上的对应接合机构,使得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达到选定的卷曲构型(例如,部分或完全卷曲),致动器110(和/或推动器构件112)和壳体108就可以锁定在一起。这允许使用者释放致动器110,而假体瓣膜1000的弹性弹簧力不会将推动器构件112推出壳体108且不会允许假体瓣膜弹性地返回到未卷曲或部分卷曲构型。例如,致动器110的线性引导构件18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闩锁174),其被构造成与壳体108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开口配合以将壳体和致动器锁定在选定位置处(例如,当假体瓣膜部分或完全卷曲时)。在其它实例中,可以使用各种其它类型的接合机构。在一些实例中,壳体108和致动器110可以一起锁定在选定位置处,其中假体瓣膜设置在出口122内(换句话说,使得假体瓣膜仅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这种构型允许使用者释放卷曲装置100以将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连接到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而不会使假体瓣膜弹性扩张且不会将推动器构件112推出入口端部分116。
本文所公开的卷曲装置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可以有利地允许卷曲装置的单人操作以及用于卷曲和装载假体瓣膜/将假体瓣膜联接到递送设备的可重复、可预测的程序。假体瓣膜的一些实例可包含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形成可释放连接的连接特征(连接特征位于假体瓣膜的与接合推动器构件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例如,参见假体瓣膜1000的连接臂1012,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某些实例中,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可以被径向压缩,同时维持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的旋转对准。例如装置100的卷曲装置允许单个操作者控制假体瓣膜的卷曲,同时维持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的旋转对准。当假体瓣膜前进离开卷曲装置100的出口122时,操作者可以将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连接到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2中所示的实例中,假体瓣膜可以前进通过卷曲装置100的出口122并进入递送设备102的鞘套106。鞘套106可以是被构造成容纳处于递送构型的假体瓣膜的管状结构。然后,可以通过使卷曲装置100从内轴104向远侧滑动(在箭头191的方向上)或通过移除保持环140并分离壳体108的侧部分114而从递送设备102移除所述卷曲装置。推动器构件112和致动器110可具有大到足以允许它们从递送设备102滑出的内孔,例如,通过使它们相对于内轴104向远侧滑动直到它们从递送设备的远端移除。
在其它实例中,例如关于图37所描述,假体瓣膜可以前进通过卷曲装置100的出口122,且可以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例如,递送设备1100的构件1110)。如此联接,卷曲装置100可以从递送设备移除(例如,通过使所述卷曲装置从内轴104向远侧滑动(在箭头191的方向上),或通过移除保持环140并分离壳体108的侧部分114),并且单独的卷曲和装载组件(例如,装载组件2400)可以用于使假体瓣膜前进到递送设备的胶囊/鞘套中。
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经装载到递送设备中,递送设备102就可以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用于使用常规技术将假体瓣膜1000经皮递送到期望的植入位置。递送设备102的远端可以插入另一装置中,例如已经插入患者体内的导引器鞘套,以促进递送设备102插入患者体内。
在一些实例中,包括卷曲装置(例如,卷曲装置100)、递送设备102和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的系统可以被包装并从制造商运送到最终使用者,其中假体瓣膜预装载在同轴地安装在递送设备上的完全组装的卷曲装置内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无菌包装,所述无菌包装包围安装在递送设备的远端部分上的卷曲装置、预装载在卷曲装置中的假体瓣膜,以及整个递送设备或仅递送设备的其上安装有卷曲装置和假体瓣膜的远端部分。在其它实例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另一装置,例如导引器鞘套,从而一旦假体瓣膜已装载到鞘套106中就辅助将递送设备102插入患者体内。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与其它部件一起包装的卷曲和装载组件(例如,图53中所示的卷曲和装载组件2400)。
在一些实例中,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可以在设置于卷曲装置100(或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其它卷曲装置)内之前处于部分卷曲构型。例如,在组装到卷曲装置100中之前,假体瓣膜可以使用另一卷曲器械预卷曲到部分卷曲构型。在部分卷曲构型中,假体瓣膜的外径介于扩张构型的外径与递送构型的外径之间。在一些实例中,假体瓣膜在部分卷曲构型中的外径可以与接近在扩张构型中的外径相比更接近在递送构型中的外径。例如,处于部分卷曲构型的假体瓣膜1000可以在从扩张构型到递送构型的过程中卷曲约75%。卷曲装置100还可以被构造成将假体瓣膜从扩张构型卷曲到递送构型,而不首先将假体瓣膜预卷曲到中间部分卷曲构型。
图11-12示出可用于代替或补充先前描述的致动器110的致动器200的另一实例。致动器200可包括基板/基部构件202、第一延伸构件/部分204,所述第一延伸构件/部分从基部构件202的第一表面210轴向延伸,且包括被构造成与推动器构件112的弹性锁定特征174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开口206。致动器200还可包括第二延伸构件/部分208,所述第二延伸构件/部分从第一表面210延伸且围绕第一延伸构件204同轴地定位。因此,在所示实例中,第一延伸构件204可被构造为内延伸构件,并且第二延伸构件208可被构造为围绕基部构件202的外周边设置的外延伸构件。在某些实例中,第二延伸部分208的内径可以大于壳体108的外径。在图11-12中所示的实例中,每个延伸构件204、208可以是包括相应的内孔212(图12)、214的圆柱形/管状延伸构件。在其它实例中,延伸构件204、208可具有横截面的各种其它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正方形、矩形、卵形、三角形等。
如图12中所示,第一圆柱形延伸构件204的高度H1可以小于相对于第一表面210测量的第二圆柱形延伸构件208的高度H2。推动器构件112可以按与先前针对中心部分184所描述相同的方式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圆柱形延伸构件204。在一些实例中,例如所示实例中,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一端部分162可以延伸经过第二圆柱形延伸构件208的第一/开放端部分216。如图所示,基部构件202的第二表面218可包含凹部220,例如,半球形凹部。凹部220可以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表面以供使用者将其手指放在致动器200上,以便使致动器200前进。
致动器200可以与推动器构件112和壳体108组合使用,以按与先前针对致动器110所描述相同的方式压缩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例如,当致动器200和壳体108一起前进时,壳体108可以至少部分地接收在第二圆柱形延伸部分208内。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推动器构件112沿着壳体的纵向轴线A(图2B)居中,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在卷曲期间与假体瓣膜对准。
图13-15示出可用于代替或补充先前描述的致动器110的致动器300的另一实例。致动器3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致动器110(例如,包括基部182、具有开口178的中心延伸部184和线性引导构件186),不同之处在于,致动器300还包括引导构件,例如引导件306。
引导件306可被构造为联接到基部部分/构件302且从所述基部部分/构件延伸的细长构件。每个引导件306可包括第一端部分308和第二端部分310,所述第二端部分邻近基部构件302。第二端部分310可以经由被构造为具有开口的托架312的联接部分可移除地联接到基部构件302,所述开口尺寸设定为使得基部构件302可以接收在所述开口内。一个或多个孔口314可以设置在第二端部分310中,使得紧固件可以延伸穿过孔口以将相应引导件306联接到基部构件302。引导件306可各自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引导件306的长度延伸的细长开口或狭槽316。
致动器300还可包括各自与相应引导件306配对的一个或多个可滑动构件318(也称为间隔构件)。参考图14,可滑动构件318可包括主要部分320以及突起或突出部322。突出部322尺寸可以设定成延伸到相应引导件306的狭槽316中并位于所述狭槽内,如图13中所示,使得可滑动构件318可以相对于引导件306轴向滑动。每个可滑动构件318可包括孔口或开口324,紧固件可设置在所述孔口或开口中以将可滑动构件318联接到壳体108,如图15中所示。例如,紧固件的端部分可以接合壳体108的外表面144,和/或紧固件可以延伸到壳体108的外表面144中的对应孔口中。如图13中所示,每个引导件306和可滑动构件318的横截面可具有弯曲形状,例如对应于壳体108的弯曲外圆周。
如图13-15中所示,在所示实例中,致动器300可具有围绕基部构件302的圆周彼此等距间隔开的三个引导件306。在其它实例中,致动器3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数目个引导件306,并且引导件306可在围绕基部构件302的圆周的任何位置和/或间隔处间隔开。
在使用时,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插入壳体108中,致动器300就可以与壳体108对准,使得可滑动构件318邻近壳体108的外表面设置,并且使得推动器构件112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这样对准后,可以将紧固件拧紧通过可滑动构件318的孔口324以将致动器300联接到壳体108。当使用者向致动器施加力(例如,推力)时,壳体114和致动器300朝向彼此移动,使得可滑动构件318的突出部322沿着狭槽316滑动/行进,并且使得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08中。推动器构件112可以继续前进通过壳体108,由此使假体瓣膜1000前进通过壳体108。沿着引导构件的狭槽行进的可滑动构件318的突出部可以在壳体和致动器被按压在一起时维持壳体和致动器的角定向,从而防止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旋转。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漏斗段124时,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在一些实例中,引导件306还可包括接合或锁定机构,所述接合或锁定机构被构造成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到达完全卷曲位置(例如,一旦推动器构件112已完全前进到壳体108中)就锁定滑动构件318以防止相对于狭槽316移动。这可以允许使用者释放致动器300,而假体瓣膜1000的弹性弹簧力不会将推动器构件112推出壳体(弹性弹簧力将推动器构件推出壳体可以允许假体瓣膜弹性地返回到未卷曲或部分卷曲构型)。例如,狭槽31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或凸片(例如,成角度的齿),其允许突出部32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经过凸片(例如,以使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108中)且防止突出部322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经过凸片(例如,以使推动器构件112从壳体108缩回)。在另一实例中,引导件3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螺钉,其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在任何点“暂停”卷曲程序。孔口324中的固定螺钉也可用于此目的,和/或引导构件可包含各种其它固定装置中的任一种,包含棘爪、凸轮凸角等,以产生沿着引导构件的离散行进增量。
图16-22示出卷曲装置4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400通常可包括壳体108(如先前所描述)、外壳体或壳402,以及包含推动器构件112(如先前所描述)的致动器404。如图18中所示,壳体108可以设置在外壳402内。致动器404的一部分可以接收在壳402的内表面406与壳体108的外表面144之间,且可以通过例如致动器404的外表面上的螺纹和壳402的内表面上的互补螺纹前进。
参考图19-20,致动器404可包括基部408和从基部408延伸的延伸部分410。延伸部分410可被构造为限定内孔412的圆柱形延伸部分。延伸部分410的外表面可包括螺纹部分414(例如,外螺纹),其被构造成与设置在壳402的内表面406上的对应螺纹部分416(例如,内螺纹)介接。
基部408可包含抓握接口418,以供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和使用。抓握接口418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420。如图20中所示,基部408还可包含开口或孔口422,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可以延伸到所述开口或孔口中。孔口422可以由环形表面/肩部/凸缘围绕,所述环形表面/肩部/凸缘在下文中称为凸耳424。推动器构件112可以经由弹性锁定特征174可移除地联接到基部408。例如,如先前所提及,锁定特征可以是具有唇缘176的弹性闩锁(参见例如图7)。锁定特征174可以在第二端部分164插入孔口422中时向内偏转,然后弹性地返回,使得唇缘176可以接合凸耳424,从而在基部408与推动器构件112之间形成搭扣配合连接。推动器构件112与致动器404之间的连接可以被构造成允许致动器404旋转,而不引起推动器构件112的对应旋转(例如,当推动器构件112的臂160设置在壳体部分的肋128之间时)。换句话说,当致动器404旋转时,推动器构件112随着致动器404轴向移动,但不旋转,因为唇缘176被构造成相对于凸耳424滑动或旋转。基部408还可包括凹部426,当推动器构件和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时,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可延伸到所述凹部中。凹部426尺寸可以设定成允许使用者接近弹性锁定特征174,以便将推动器构件112与基部408断开联接。
参考图21,在所示实例中,壳402可包括可彼此分离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428,类似于壳体108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114。在其它实例中,壳402可具有多于两个可分离部分,或可形成为整体件。壳402可包括入口端部分430和出口端部分432。出口端部分432可包括孔口或出口434(图17),所述孔口或出口被构造成当壳体设置在壳内时与壳体108的出口122对准。如图17中所示,出口434可具有大于壳体108的出口122的直径,例如,使得递送设备102的鞘套106可直接邻接壳体的出口端部分并围绕出口122。
壳402可具有带内孔的大体上圆柱形形状。如先前所提及,壳402的内表面406可包括螺纹部分416,所述螺纹部分被构造成与致动器404的对应螺纹部分414介接。在所示实例中,壳402的每个侧部分428可包括半圆筒状物,使得当它们放置在一起时,它们形成大体上圆柱形或管状形状。第一和第二侧部分428可以经由保持构件或保持环438(例如,类似于壳体108的保持环140)联接在一起,所述保持构件或保持环可以环绕侧部分428且将它们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图17和18)。保持构件438尺寸可以设定成在壳体侧部分428的近端部分上方滑动且与所述近端部分形成摩擦配合(例如,与出口434轴向对准),以将它们保持在组装位置。
参考图21,壳402的每个侧部分42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440,其被构造成当壳体108接收在壳402中时防止或减轻壳体108相对于壳402旋转。在所示实例中,每个对准特征440可以是设置在壳402的内表面上且朝向入口436延伸的突出部。对准特征440可具有楔形形状,其从径向外端442处的第一宽度渐缩到径向内端444处的第二较小宽度,使得对准特征440可延伸到壳体108的出口端部分中的对应凹部192(图4)中。凹部192可以在肋128之间限定和/或由肋128限定(例如,可以延伸到肋128的中空内部中)。如图22中所示,当壳体108设置在壳402内且与对准特征对准时,可以在壳体108的外表面144与壳402的内表面406之间限定周向延伸的空间S。如图18中所示,致动器延伸部分410的螺纹可以接合壳402的螺纹,使得致动器404可以在空间S内前进,从而使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108中。因此,致动器404不联接到壳体108(其包含瓣膜压缩漏斗段124),而是致动器延伸部分410的内表面446(图20)可以在致动器404和壳402旋拧在一起时相对于壳体108的外表面144轴向行进。
在使用时,壳体108可以设置在壳402内,使得所述壳体接合对准特征440,并且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08中。推动器构件112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例如,在壳体108的肋128之间),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这样对准后,致动器404的延伸部分410可以插入空间S中,使得致动器的螺纹部分414接合壳402的螺纹部分416。当致动器404旋转时,螺纹部分414、416将旋转转换成轴向移动(例如,平移/推动),从而允许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08中。致动器404可以继续相对于壳402前进,这使推动器构件112前进,且因此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08。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漏斗段124时,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在某些实例中,致动器404在卷曲过程期间不直接接触壳体108。
图23-25示出卷曲装置5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5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503(也称为瓣膜卷曲部分)和延伸器部分504(也称为驱动器或致动器联接部分)的壳体502、致动器506,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致动器的推动器构件508。除了推动器构件508相较于推动器构件112具有细长杆510之外,推动器构件508可以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相同(例如,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分511和第二端部分513的杆510,以及各自具有支座514的多个臂512)。
参考图25,致动器506(示出为联接到推动器构件508)可包括基部516和从基部516延伸的延伸部分/构件518。基部516可包含抓握接口520以供使用者抓握。抓握接口520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522。如图所示,基部516还可包含开口或孔口524,推动器构件508的第二端部分513可以延伸到所述开口或孔口中。孔口524可以由表面/肩部/凸耳526围绕,所述表面/肩部/凸耳可以接合弹性锁定特征528(如先前关于弹性锁定特征174所描述)以将推动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506。延伸部分518可被构造为圆柱形延伸部分,所述圆柱形延伸部分限定推动器构件508可延伸到其中的内孔519(图76)。延伸构件518的外表面可包括螺纹部分530,所述螺纹部分被构造成与设置在壳体502(图24)的延伸器部分504的内表面上的对应螺纹部分532介接。
参考图24,壳体502的主体503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例如,包括内漏斗段505(图76)和多个肋),不同之处在于,主体503包括从主体503的入口端536(图23)延伸的延伸器部分504或联接到所述延伸器部分。延伸器部分504可以是包含内孔538的基本上圆柱形构件。在所示实例中,延伸器部分504的直径大于主体503的直径。然而,在其它实例中,例如图74-76的实例中所示,延伸器部分504的直径可以基本上等于主体503的直径。在图23中所示的实例中,延伸器504可包括锥形部分540,所述锥形部分从延伸器部分504的直径渐缩到主体503的直径。
壳体502可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542(图24),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可以经由保持环544(图23)联接/保持在一起,所述保持环被构造成环绕侧部分542且将它们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如先前关于保持环140和侧部分114所描述。延伸器部分504的入口端部分546可包括抓握接口548以供使用者抓握和使用。抓握接口548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550。
如先前所提及,延伸器部分504的内表面可包括被构造成与致动器的螺纹部分530介接的螺纹部分532。在使用时,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插入壳体502的主体503中,推动器构件508就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这样对准后,推动器构件508可以穿过延伸器部分504插入壳体502中,直到致动器506的螺纹530接合延伸器部分504的螺纹532。这样接合后,致动器506可以旋转,并且螺纹部分可以将旋转转变为推动器构件508的轴向移动(例如,推动),从而允许推动器构件轴向向前前进到主体503中,由此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主体503。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主体的漏斗段时,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509(图76)。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如先前所提及,图74-76示出卷曲装置500的另一实例,其中壳体502的延伸器部分504(也称为驱动器或致动器联接部分)的外径基本上等于主体503的外径。参考图76,壳体502的主体503可以类似于壳体108(例如,包含具有多个肋的内漏斗段505),不同之处在于,主体503包括延伸器部分504。在所示实例中,延伸器部分504与主体503一体地形成。然而,在其它实例中,延伸器部分504可以与主体分开形成,并且永久地或可释放地联接到主体。
延伸器部分504可以是包含内孔538的基本上圆柱形构件。在图74-76中所示的实例中,延伸器部分504的外径基本上等于主体503的外径。延伸器部分504的内表面可包括螺纹部分532,所述螺纹部分被构造成与致动器506的外表面上的对应螺纹部分530介接。
在一些实例中,如图74-76中所示,主体503的外表面可包括多个周向延伸的脊507。脊507可以便于使用者抓握。在某些实例中,壳体502或其部分可以是透明的,以便于在假体瓣膜被推动通过漏斗时观察假体瓣膜。
图26-29示出卷曲装置6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600通常可包括壳体108(如先前所描述)、致动器602和可移除地联接到致动器602的推动器构件112(如先前所描述)。
参考图27,致动器602可包括被构造为包含中心孔口606的基部构件604的螺纹引导构件、从基部构件604延伸且围绕基部构件的圆周设置的多个延伸构件608,以及被构造为细长螺纹构件的致动器构件,所述细长螺纹构件在下文中称为指旋螺钉610。在所示实例中,致动器602包括围绕圆周均匀间隔开的三个延伸构件608。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致动器602可包括更多或更少数目个延伸构件,并且它们可以按任何构型间隔开。
每个延伸构件608可以是具有第一端部分612和联接到基部构件的第二端部分614的细长构件。第一端部分612可包括用于将致动器602联接到壳体108的装置,如图26中所示。例如,在所示实例中,第一端部分612可包括孔口616,紧固件618可延伸穿过所述孔口以将致动器602联接到壳体108。如图26中所示,延伸构件608可以邻近壳体108的外表面144设置,并且紧固件618可以延伸穿过延伸构件608以接触或接合壳体108的表面,且由此限制致动器602以免相对于壳体108移动。在一些实例中,孔口616和紧固件618可以带螺纹,使得紧固件可以通过旋转紧固件而相对于延伸构件608前进和/或缩回。每个紧固件618还可包括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致动紧固件618的抓握部分或手柄620(例如,环圈)。在一些实例中,壳体108的外表面144可包括开口或凹部,紧固件618可延伸到所述开口或凹部中以进一步将壳体108和致动器602相对于彼此固定。在其它实例中,例如,每个延伸构件608可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壳体108中的对应孔口或凹部的一体式突出部或钩状端部分。在此类实例中,延伸构件608可以是弹性柔性的,使得使用者可以弯曲它们以从壳体的孔口/凹部移除突出部,从而将致动器602与壳体108断开联接。
如所提及,致动器602的基部构件604可包括延伸穿过基部构件604的厚度的中心孔口606(图27)。孔口606可包括被构造成接合指旋螺钉610的对应螺纹部分622的螺纹部分(例如,内表面)。指旋螺钉610可以是具有第一端部分624、第二端部分626和包括螺纹部分622的外表面的细长构件。第二端部分626可包含抓握接口628,以供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和使用(例如,旋转)。抓握接口628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630。
参考图28,指旋螺钉610可具有沿着指旋螺钉610的长度轴向延伸的内孔632,使得当卷曲装置600设置在递送设备102上时,递送设备的一部分(例如,递送设备102的内轴104)可延伸穿过内孔632。指旋螺钉的第一端部分624可包括凹部634,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可延伸到所述凹部中。凹部634可包含第一环形肩部636和第二环形肩部638,推动器构件112的远侧边缘113(图7)可邻接抵靠所述第一环形肩部,所述第二环形肩部被构造成接合推动器构件112上的弹性锁定特征174以将推动器构件的第二端部分保持在凹部634内。弹性锁定特征174的突出部或唇缘176可以接合第二环形肩部638,使得它们允许指旋螺钉610相对于推动器构件112的旋转运动,但防止或减轻推动器构件112相对于指旋螺钉610的轴向移动。这种构型允许推动器构件112在旋转指旋螺钉610时保持在相同的旋转定向(通过推动器构件臂160与壳体108的肋128的接合来辅助),同时允许指旋螺钉610使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前进到壳体108中。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6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08中。如图26中所示,致动器602的延伸构件608可以邻近壳体108的外表面144设置,并且紧固件618可以被致动以将致动器602联接到壳体108。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112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旋转指旋螺钉610,并且指旋螺钉和基部构件604的螺纹部分可以将旋转转变为指旋螺钉610且因此推动器构件112的轴向移动(例如,推动),从而允许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08中。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108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08的漏斗段124,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以联接到递送设备。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30A-30B示出卷曲装置700的另一实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卷曲装置7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装置600(例如,包含壳体108和包括指旋螺钉704的致动器702)。
致动器702可包括具有螺纹孔口705的基部构件703(例如,引导构件),以及从基部构件703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706。延伸构件可具有第一端部分708和第二端部分712。在某些实例中,延伸构件706可以接合或联接到壳体的内表面130。例如,延伸构件706可各自包括突出部710,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成延伸到壳体108的内表面130中的对应开口中。在其它实例中,延伸构件706可以径向向外偏置,使得它们与壳体108的内表面130形成摩擦配合以将致动器702联接到壳体108。在又其它实例中,构件706可以接合壳体108的外部以将壳体联接到致动器702,例如图30B中所示。
在一些实例中,卷曲装置700可包括推动元件714,例如板构件,其被构造成抵靠假体瓣膜的邻近部分推动以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08。在一些实例中,推动元件714可以是推动器构件,例如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指旋螺钉704的第一端部分716可包括接合构件718(例如,销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被构造成延伸穿过推动元件714中的中心孔口以将推动元件714和指旋螺钉704联接在一起。接合构件718可以联接到推动元件714,使得指旋螺钉704的旋转不会引起推动元件714的对应旋转。
指旋螺钉704可包括螺纹部分720,所述螺纹部分被构造成与对应螺纹孔口705介接,使得指旋螺钉的旋转引起推动元件714相对于基部构件703的轴向前进。卷曲装置700可用于以与先前针对卷曲装置600所描述类似的方式卷曲假体瓣膜。
图31-33示出卷曲装置8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800可包括壳体108(如先前所描述)、推动器构件112(如先前所描述)和致动器802。
致动器802可以是柱塞型致动器(例如,填缝枪或其它类似装置),其具有联接到手柄806的保持器/框架/筒部分804。筒部分804可具有第一端部分808和联接到手柄806的第二端部分810。第一端部分808可包括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壳体108的保持构件812。
在所示实例中,保持构件812可具有对应于壳体108的圆周的环形形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保持构件812可具有被构造成对应于壳体的外周边的任何形状。在一些实例中,壳体和保持构件可包括允许两个部件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的对应接合特征。例如,壳体108可包括被构造成延伸到保持构件812中的凹部或孔口中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814,和/或保持构件812可包括被构造成延伸到壳体108中的凹部或孔口中的突出部。在其它实例中,壳体108可以由保持构件使用摩擦配合保持。在一些实例中,保持构件812可用于代替或补充保持环140。保持构件812还可包括被构造成与壳体108的出口122对准的孔口或出口811。如图31中所示,出口811可具有大于壳体108的出口122的直径,例如,使得递送设备102的鞘套106可直接邻接壳体的出口端部分并围绕出口122。
手柄806可包括被构造为柱塞的致动器构件816和触发器构件818。例如,在一些实例中,手柄806可以类似于填缝枪的手柄。触发器818可被构造成在由使用者致动(例如,拉动)时使致动器构件816前进。例如,每当触发器被拉动时,致动器构件816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例如,朝向壳体108)递增地前进,并且被限制以防止在第二相反方向上(例如,远离壳体108)移动。在一些实例中,触发器可以使致动器构件前进和/或缩回。例如,当触发器被按下时,使用者可以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拉动致动器构件以使致动器构件缩回。在某些实例中,致动器构件816可以永久地或可释放地联接到延伸器820,所述延伸器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推动器构件112。
参考图32,延伸器820可包括基部部分822、中心延伸构件824、推动器构件保持器826和沿着延伸器820的长度延伸的内孔828。基部部分822可以联接到致动器构件816,如图31中所示,推动器构件保持器826可包括内凹部830,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可延伸到内凹部中。凹部830可包含第一环形肩部832和第二环形肩部834,推动器构件112的远侧边缘113(图7)可邻接抵靠所述第一环形肩部,所述第二环形肩部被构造成接合推动器构件112上的弹性锁定特征174以将推动器构件的第二端部分保持在凹部830内。弹性锁定特征174的突出部或唇缘176可以接合第二环形肩部834。推动器构件112可以在延伸器820内旋转,使得使用者可以手动地将推动器构件112的臂160与假体瓣膜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当使用触发器818使致动器构件816前进时,致动器构件使延伸器820(且因此使推动器构件112)相对于壳体108前进。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8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08中,并且壳体108可以插入致动器的保持构件812中。使用者可以致动触发器818以使致动器构件816(且因此使推动器构件820和推动器构件112)前进,直到推动器构件112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继续致动触发器818以使推动器构件前进通过壳体108,这继而使假体瓣膜前进。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壳体的漏斗段124时,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在某些实例中,延伸器构件820或其部分(例如,推动器构件保持器826)可以是柱塞构件816的组成部分,例如柱塞构件816的端部分。
图34-35示出卷曲装置9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900可包括壳体108(如先前所描述)、推动器构件112(如先前所描述)和致动器902。致动器902可被构造为液压致动器,所述液压致动器被构造成使用加压液压流体使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108中。在某些实例中,液压流体可以泵送到致动器902中,例如用注射器泵送。
致动器902可包括流体腔室904和活塞906。活塞906可具有第一端部分908(例如,在活塞的轴构件上),所述第一端部分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910,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被构造成与推动器构件112的弹性锁定特征174配合以将推动器构件和活塞可释放地彼此联接。活塞906的第二端部分912可被构造为盘形活塞头914,所述盘形活塞头具有对应于流体腔室904的形状的外周边。活塞头914尺寸可以设定成使得其可以在流体腔室904内移动,但与腔室壁形成密封,使得流体无法围绕活塞头914通过。换句话说,活塞头914的外径可以基本上等于流体腔室904的内径。在一些实例中,活塞头914还可包括围绕活塞头914的外圆周设置的一个或多个O形环或其它密封构件915,以辅助密封活塞头,从而防止流体围绕活塞头通过。
流体腔室904可包括第一端部分916和第二端部分918。在所示实例中,腔室904为圆柱形,然而,在其它实例中,流体腔室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第一端部分916可包括开口或孔口920,所述开口或孔口被构造成允许活塞906的第一端部分908延伸穿过其,如图34-35中所示。第二端部分918可包括入口922,所述入口被构造成流体地联接(例如,使用柔性管路)到流体分配装置、流体贮存器或泵,例如,注射器,例如高压注射器(参见例如图51中所示的注射器2208)。在特定实例中,注射器可以是Atrion注射器。
流体腔室904还可包括从第一端部分916的圆周延伸且围绕所述圆周设置的多个延伸构件924。在所示实例中,致动器902包括围绕圆周均匀间隔开的三个延伸构件924。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致动器902可包括更多或更少数目个延伸构件,并且它们可以按任何构型间隔开。
每个延伸构件924可以是具有联接到流体腔室904的第一端部分926和第二端部分928的细长构件。第一端部分926可包括用于将致动器902联接到壳体108的装置。例如,在所示实例中,第一端部分926可包括孔口,紧固件930可延伸穿过所述孔口以将第一端部分926联接到壳体108。如图34中所示,延伸构件924可以邻近壳体108的外表面144设置,并且紧固件930可以延伸穿过延伸构件924并进入壳体108中的对应凹部或开口中,且由此限制致动器以免相对于壳体移动。在其它实例中,紧固件可以延伸穿过延伸构件以摩擦地接触或接合壳体108的外表面。每个紧固件930还可包括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致动/转动紧固件930的抓握部分或手柄932(例如,环圈)。在其它实例中,例如,每个延伸构件924可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壳体108中的对应孔口或凹部的一体式突出部或钩状端部分。在此类实例中,延伸构件924可以是弹性柔性的,使得使用者可以弯曲它们以从壳体108的孔口/凹部移除突出部,从而将致动器902与壳体108断开联接。在一些实例中,延伸构件924和紧固件930中的孔口可以带螺纹,使得紧固件930可以通过旋转紧固件而相对于延伸构件924前进和/或缩回。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900可用于以按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08中。致动器902的延伸构件924可以邻近壳体108的外表面144设置,并且紧固件930可以被致动(例如,使用手柄932)以将致动器902联接到壳体。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112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致动流体贮存器(例如,通过按压注射器的柱塞或激活泵)以经由入口922将流体(例如,盐水溶液)分配到流体腔室904中。当流体腔室904填充有流体时,压力使得活塞906前进,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08中。推动器构件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08的漏斗段124,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2。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在某些实例中,工作流体可以是液体,例如水性液体(例如,盐水溶液)或气体(例如,压缩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在一些实例中,本文所公开的卷曲装置(例如,卷曲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等)的所有部件可以是一次性的。在其它实例中,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卷曲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被构造成可重复使用。例如,每个卷曲装置的致动器(例如,液压致动器902和柱塞型致动器802)可被构造成使得其可以与多个假体瓣膜一起重复使用多次。
本文所描述的卷曲器装置组件部件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可以由例如注塑模制塑料等聚合物材料制成。在某些实例中,还可以通过三维打印或其它增材制造过程来制造一个或多个部件。在某些实例中,取决于所寻求的特定特性,经受高应力、摩擦等的部件或此类部件的部分可包括其它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等。
图36是可以使用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卷曲的示例性假体瓣膜1000的侧视图。假体瓣膜1000包括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金属框架1002,其支撐框架内部的多个瓣叶1004。在一些实例中,框架1002可包括内框架部分和外框架部分。假体瓣膜1000还可包含密封构件1006(例如,织物裙部),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在框架1002的外部且被构造成产生抵靠天然瓣膜环带的密封。在某些实例中,假体瓣膜1000是自扩张的,其中框架1002由自扩张金属(例如,镍钛诺)形成。在其它实例中,如先前所提及,假体瓣膜1000可以是球囊可扩张的或机械可扩张的。
框架1002可包括主体1003、第一组锚固件1008和第二组锚固件1010,所述第一组锚固件和所述第二组锚固件从主体1003的相对部分朝向彼此延伸。在一些特定实例中,假体瓣膜1000是假体二尖瓣,并且第一锚固件1008是瓣膜的心房部分的一部分且被构造成帮助将假体瓣膜1000锚固在左心房中,而第二锚固件1010是瓣膜的心室部分的一部分且被构造成帮助将假体瓣膜1000锚固在左心室中。第二锚固件1010可以设置在框架1002的多个顶点1013之间。框架1002的与第二锚固件1010相对的端部可包含具有扩大端部分1014的多个连接臂1012。端部分1014被构造成接合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以在假体瓣膜与递送设备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假体瓣膜的另外细节可以例如在第10,639,143号美国专利中找到,所述美国专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如上文所指出,任何所公开的卷曲装置的壳体内的多个肋128可以辅助假体瓣膜1000的对准。例如,假体瓣膜1000可以在相应的卷曲装置内对准,使得第一组锚固件1008和第二组锚固件1010中的一个或两个设置在多个肋128之间,从而确保扩大端部分1014定位成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接合,以在假体瓣膜与递送设备之间形成可释放连接。当假体瓣膜被推出出口122时,第二组锚固件1010可以抵靠假体瓣膜1000的框架1002的主体1003径向压缩。在替代实例中,漏斗段124的第二锥形部分134(图2)可适于使锚固件1010在假体瓣膜1000移动通过漏斗段124时远离主体1003弯曲成从主体1003延伸180度的基本上拉直的构型。
图37示出可用于将假体瓣膜1000递送和植入患者体内的示例性递送设备1100的远端部分。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卷曲装置可用于至少部分地卷曲假体瓣膜1000并将其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1110。在假体瓣膜1000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1110之后,可以使用单独的装载组件2400(图53)进一步卷曲假体瓣膜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中。
如图37中所示,递送设备1100通常包括外鞘套1102、同轴地延伸穿过鞘套1102的第一轴1104和同轴地延伸穿过第一轴1104的第二轴1106。鼻锥1108可以附接到第二轴杆1106的远端部分。尽管未示出,但是鞘套1102、第一轴1104和第二轴1106的近端部分可以联接到手柄,并且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
瓣膜保持构件1110可以连接到第一轴1104的远端部分,且可包含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1112,所述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尺寸设定成接收假体瓣膜1000的连接臂1012。在卷曲过程期间,瓣膜保持构件1110最初可以在鞘套1102外部。当假体瓣膜1000最初被推出壳体108的出口122时,连接臂1012可以放置在瓣膜保持构件1110的相应狭槽1112内。扩大端部分1014可以定位在接近狭槽1112的环形狭槽1114内,以防止假体瓣膜与瓣膜保持构件轴向分离。假体瓣膜与递送设备的装载和接合的另外细节可以例如在第2018/0055629号美国专利公开案中找到。
在一些实例中,一旦假体瓣膜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1110,就可以从递送设备移除卷曲装置,并且单独的卷曲和装载组件(例如,装载组件2400)可用于将假体瓣膜1110压缩到递送构型并将假体瓣膜装载到鞘套1102中。在其它实例中,当假体瓣膜进一步从卷曲装置前进时,鞘套1102可以在瓣膜固持构件1110和假体瓣膜1000上方向远侧前进。在递送设备1100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且远端部分定位在期望的植入部位(例如,天然二尖瓣)处或邻近所述期望的植入部位定位之后,鞘套1102可以向近侧缩回以从鞘套1102部署假体瓣膜1000,从而允许假体瓣膜在其自身的弹性下扩张。当鞘套1102向近侧缩回超过瓣膜保持构件1110时,连接臂1012可以径向扩张远离其与狭槽1112的接合,由此将假体瓣膜与递送设备断开联接。
图38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壳体1202和致动器1204的卷曲装置1200的另一实例。壳体1202可以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相同,除非特别指出。致动器1204可包括基部构件/基板1206和可移动部分1208。可移动部分1208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1210,例如或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202的漏斗段1212。推动器构件1210可以联接到致动器的可移动部分1208。
基部构件12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1214(例如,细长构件),其被构造成将致动器1204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1202。例如,在一些实例中,延伸构件1214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延伸构件608或924。在其它实例中,延伸构件1214可以接合壳体1202的内表面(例如,经由摩擦配合和/或经由被构造成联接壳体上的对应接合特征和/或开口的接合特征(例如,紧固件等))。
可移动部分1208可包括齿条和小齿轮组件1216,所述齿条和小齿轮组件包括具有多个齿1220的线性齿条构件1218和圆形齿轮或小齿轮构件1222,所述圆形齿轮或小齿轮构件包括被构造成接合线性齿条1218的齿1220的对应多个齿1224。两组齿1220、1224可被构造成彼此接合,使得小齿轮1222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引起线性齿条1218在第一方向上的对应轴向移动(例如,由箭头1226表示),并且小齿轮在第二方向上的旋转引起线性齿条1218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对应轴向移动。在一些实例中,线性齿条1218的齿1220可以成角度,使得齿条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小齿轮1222轴向移动,但防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小齿轮移动。换句话说,在一些实例中,齿条和小齿轮组件1216可包括或用作棘轮机构。
小齿轮1222可以联接到致动器构件1228(例如,旋钮或杠杆),所述致动器构件被构造成旋转小齿轮1222。在一些实例中,小齿轮1222可以是锥齿轮,并且致动器可包括被构造成接合锥齿轮的对应头部分。致动器构件1228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例如,如箭头1230所表示)可以引起小齿轮1222在第一方向上的对应旋转,且由此使线性齿条1218和推动器构件1210相对于壳体1202前进。致动器构件1228在第二方向(例如,与第一方向相反)上的旋转可以引起小齿轮1222在第二方向上的对应旋转,且由此使线性齿条1218相对于壳体1202缩回。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2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202的漏斗段1212中。致动器1204可以使用延伸构件1214联接到壳体1202。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1210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致动致动器构件1228(例如,通过旋转旋钮)以使小齿轮1222旋转并引起线性齿条1218的对应轴向运动,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210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202中。推动器构件1210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202的漏斗段1212,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232。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39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壳体1302和致动器1304的卷曲装置1300的另一实例。壳体13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除非特别指出。致动器1304可包括基部构件或基板1306和可移动部分1308。可移动部分1308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1310,例如或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302的漏斗段1312到达出口1314。
基部构件13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1316(例如,细长构件),其被构造成将致动器1304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1302。例如,在一些实例中,延伸构件1316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延伸构件608或924。在其它实例中,延伸构件1316可以接合壳体1302的内表面(例如,经由摩擦配合和/或经由被构造成联接壳体上的对应接合构件和/或开口的接合构件)。可移动部分1308可包括杠杆1318和凸轮元件1320。凸轮元件1320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基部构件1306且例如在销1322处刚性地附接到杠杆1318,使得杠杆1318的旋转(由箭头1324表示)引起凸轮元件1320的对应旋转(由箭头1326表示)。在其它实例中,杠杆1318可以是被构造成引起凸轮元件1320的旋转移动的旋钮或其它类型的致动机构。
凸轮元件1320可被构造成使得凸轮元件1320的旋转在第一方向上向推动器构件1310施加致动力,从而使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壳体1302中。例如,凸轮元件1320可具有凸角形状,所述凸角形状被构造成接触推动器构件并在杠杆1318被致动时向推动器构件1310施加致动力。在一些特定实例中,需要小于1英寸的移动以使推动器构件1310完全前进到壳体1302中(例如,使得假体瓣膜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在此类实例中,可能需要杠杆1318的仅一次旋转(例如,介于约90度与约180度之间的一次移动)来使假体瓣膜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在其它实例中,杠杆1318可以被致动多次以使假体瓣膜前进到出口中/前进通过出口。在此类实例中,卷曲装置1300还可包括止动件或棘轮机构,所述止动件或棘轮机构被构造成防止推动器构件1310在杠杆1318的致动之间向后滑动出壳体1302。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3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302的漏斗段1312中。致动器1304可以使用延伸构件1316联接到壳体1302。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1310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致动杠杆1318(例如,通过使所述杠杆在约90度与约180度之间旋转)以使凸轮元件1320旋转,所述凸轮元件可以接触推动器构件1310并引起推动器构件1310的对应轴向运动,以使推动器构件1310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302中。推动器构件1310前进到壳体13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302的漏斗段1312,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314。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40示出包括壳体1402和致动器1404的卷曲装置1400的另一实例。壳体14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除非特别指出。致动器1404可包括基部构件/基板1406和可移动部分1408。可移动部分1408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1410,例如或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402的漏斗段1412且通过出口1414。
基部构件14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1416(例如,细长构件),其被构造成将致动器1404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1402。例如,在一些实例中,延伸构件1416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延伸构件608或924。在其它实例中,延伸构件1416可以接合壳体的内表面(例如,经由摩擦配合和/或经由被构造成联接壳体上的对应接合构件和/或开口的接合构件)。
可移动部分1408可包括棘轮机构或棘轮组件1418,所述棘轮机构或棘轮组件包括具有多个齿1422的线性齿条构件1420和被构造成接合线性齿条1420的齿1422的棘爪构件1424。棘爪1424和齿1422被构造成使得当棘爪1424与齿条1420接合时,线性齿条1420(且因此推动器构件1410)可以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基部构件1406移动(例如,由箭头1426表示),但是防止在第二相反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基部构件1406移动。这种构型允许压缩/卷曲假体瓣膜,同时防止假体瓣膜的弹性扩张将推动器构件1410推出壳体1402。
棘爪1424可以经由枢轴销或可旋转销1430联接到致动器构件1428。销1430可以是弹簧偏置的,使得棘爪1424保持与线性齿条1420的齿1422接合。致动器构件1428可以例如经由销1432可枢转地联接到相应延伸构件1416和/或基部构件1406,使得使用者可以致动致动器构件1428以使线性齿条1420相对于基部构件1406移动(例如,以使推动器构件1410前进到壳体1402中)。致动器1404还可包括锁定构件1434(例如,附加棘爪),所述锁定构件被构造成进一步限制线性齿条1420以免在第二轴向方向上(例如,远离壳体1402)移动。锁定构件1434可以经由销1436可枢转地联接到基部构件1406。尽管致动器构件1428在所示实例中示出为杠杆,但在其它实例中,致动器构件1428可以是例如被构造成在致动时使棘爪1424相对于线性齿条1420移动的旋钮或其它机构。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4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402的漏斗段1412中。致动器1404可以使用延伸构件1416联接到壳体1402。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1410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致动致动器构件1428(例如,通过枢转杠杆)以致动棘爪1424且引起线性齿条1420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的轴向运动,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410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402中。推动器构件1410前进到壳体14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402的漏斗段1412,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414。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41示出包括壳体1502和致动器1504的卷曲装置1500的另一实例。壳体15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除非特别指出。壳体1502可具有联接到壳体1502的抓握部分或手柄1506,使得使用者可以经由手柄1506保持壳体1502。手柄1506可以永久地或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
致动器1504可包括联接到壳体1502的延伸构件1508。延伸构件1508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被构造为杠杆构件1510的可移动部分。如图41中所示,杠杆1510可包括被构造成使假体瓣膜前进到壳体1502中的推动构件或突出部1512。在所示实例中,突出部1512作用于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为设置在壳体1502的入口端部分1516处的平坦构件或板构件1514。在一些实例中,板构件1514可包括多个凹部或开口,所述多个凹部或开口被构造成与壳体1502内的肋(例如,先前描述的肋128)介接,使得板构件1514可插入壳体中且在壳体内前进以卷曲假体瓣膜。在其它实例中,板构件1514可以联接到推动器构件,例如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在另外其它实例中,代替板1514,推动器构件112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突出部1512或设置在入口端部分1516内。在一些实例中,手柄1506和杠杆1510可包括对应锁定特征,所述对应锁定特征被构造成在杠杆1510被致动时将手柄1506和杠杆1510可释放地锁定在一起,由此将卷曲装置1500与假体瓣膜1000锁定在卷曲位置。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5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502的漏斗段1518中,并且板1514和/或推动器构件112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枢转杠杆1510(例如,如箭头1520所示),使得突出部1512接合板1514且使板1514(且由此使假体瓣膜1000)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502中。板1514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502的漏斗段1518,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52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在一些实例中,如图42中所示,代替手柄1506,卷曲装置1500可包括致动器构件1522,所述致动器构件联接到杠杆1510且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致动杠杆1510。致动器构件1522可以是具有联接到壳体1502的第一端部分1524的细长螺纹构件。在所示实例中,致动器构件1522联接到壳体1502的外表面,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致动器构件1522可以例如在入口部分1516处联接到壳体1502的内表面。第一端部分1524可以经由构件联接到壳体1502,所述构件被构造为具有致动器构件1522从中延伸穿过的孔口的安装构件、突出部、凸台和/或块1530。第一端部分1524可包括被构造成防止致动器构件1522被拉出块1530的止动件或盖1532。
致动器构件1522可具有延伸穿过杠杆1510中的孔口的第二端部分1526。被构造为螺纹蝶形螺母1528(也称为紧固件)的驱动器构件可以邻近杠杆1510设置在致动器构件1522的第二端部分1526上。在一些实例中,孔口和紧固件两者都可以带螺纹,在其它实例中,两个部件中的仅一个带螺纹。在使用时,一旦假体瓣膜和板1514设置在壳体内,使用者就可以致动紧固件1528(例如,通过沿着致动器构件1522的螺纹旋转紧固件)以使杠杆1510相对于壳体1502前进。这种构型有利地减少使用者必须施加以卷曲假体瓣膜的力的量。蝶形螺母1528和致动器构件1522的螺纹接合减轻或防止杠杆1510在第二方向上(例如,远离壳体1502)移动,从而允许使用者在卷曲过程期间释放致动器1504,而不使假体瓣膜弹性地展开并将杠杆1510推出壳体。
图43A-43C示出包括壳体1602和致动器1604的卷曲装置1600的另一实例。壳体1602可具有限定内部漏斗段1606的半球形或杯形形状,且可包含出口1608。致动器1604可包括基部部分1610和推动器构件16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漏斗段1606且通过出口1608。
如图43B中所示,推动器构件1612可包括杆1613、环形唇缘或肩部1614和圆顶中心突出部1616。假体瓣膜1000可以设置在推动器构件上,使得假体瓣膜1000的边缘部分(例如,流入边缘部分)位于环形唇缘1614上,并且使得中心突出部1616位于假体瓣膜1000内。致动器1604的基部部分1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1618,其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壳体1602上的对应接合特征1620(图43A),使得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达到选定卷曲构型(例如,部分或完全卷曲),致动器1604和壳体1602就可以锁定在一起。这允许使用者释放致动器1604,而假体瓣膜的弹性弹簧力不会将推动器构件1612推出壳体1602。
在所示实例中,接合特征1618被构造为包括突出部或齿1622(图43B)的弹性闩锁(例如,两个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弹性闩锁),所述突出部或齿可以与壳体1602中的对应特征1620(例如,开口)配合。当致动器1604相对于壳体1602前进时,接合特征1618可以径向向内偏转,并且一旦所述制动器前进到开口1620内,接合特征就可以径向向外偏转,从而将致动器1604和壳体1602与搭扣配合连接联接在一起。
在所示实例中,推动器构件1612和基部部分1610形成为整体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推动器构件1612和基部部分1610可以形成为单独件,并且可以可释放地或永久地联接在一起(例如,如先前关于推动器构件112和致动器110所描述)。
如图所示,壳体1602可包括脊状内表面1624,所述脊状内表面被构造成在假体瓣膜被压缩且前进通过漏斗段1606期间辅助假体瓣膜1000与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对准。壳体1602可包括环形唇缘或肩部1626,所述环形唇缘或肩部围绕壳体的外圆周设置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邻接致动器1604的基部部分1610的远侧边缘1628(如图43C中所示)。壳体1602还可包括延伸部分1630,所述延伸部分的直径小于致动器1604的基部部分1610的直径,使得当致动器1604和壳体1602联接在一起时,延伸部分1630位于致动器1604内。如先前所提及且如图43C中所示,肩部162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1620(例如,开口/孔口),其被构造成接合致动器1604上的接合特征1618。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6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602的漏斗段1606中。致动器1604可以设置成使得推动器构件1612与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对准(例如,使得假体瓣膜1000的流入端部分设置在推动器构件1612的环形唇缘1614上)。使用者可以致动致动器构件1604(例如,通过手动地推动致动器)以使推动器构件1612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602中。推动器构件1612前进到壳体16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602的漏斗段1606,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608。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44-45示出包括壳体1702、致动器1704和推动器构件1706(图45)的卷曲装置1700的另一实例。推动器构件1706可以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相同或类似,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1000前进通过壳体1702的漏斗段1708(图45)到达出口1710(图45)。
致动器1704可包括基部构件1712和圆柱形延伸构件1714,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比壳体1702的外径宽的内径,使得致动器1704可以在壳体1702上方轴向前进。延伸构件17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突起/销1716,其从延伸构件1714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且被构造成接合设置在壳体1702的外表面1720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凹部/轨道1718。
在一些实例中,致动器1704还可包括抓握接口1722,以供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和使用(例如,在基部构件1712上)。抓握接口1722可包含例如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脊1724。
壳体17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702包括设置在壳体1702的外表面1720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凹部/轨道1718(例如,两个沿直径方向相对的通道)。当致动器1704在壳体1702上方前进时,销1716可以在通道1718内前进。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718可以仅部分地延伸穿过壳体1702的壁的厚度,但在其它实例中,通道1718可以完全延伸穿过壁以形成狭槽。通道1718可以沿着壳体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702的入口或口部1726延伸。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44中所示,通道1718可包括第一轴向延伸部分1728和第二成角度部分1730。在此类实例中,致动器1704的销1716可以在轴向延伸部分1728内前进,且接着致动器1704可以扭转或旋转以继续使销1716在成角度部分1730内前进。在其它实例中,例如图45中所示,一个或多个通道1718可包括多个阶梯状部分,每个阶梯状部分包括轴向延伸部分1732和横向延伸部分1734。在一些实例中,阶梯状部分还可包含止动件或静止件1736。在此类实例中,销1716可以在轴向延伸部分1732内前进,直到到达横向延伸部分1734,接着,致动器1704和/或壳体1702可以扭转/旋转,使得销沿着横向延伸部分1734横向滑动。止动件或静止件1736提供不同的止动点,使得使用者可以释放施加到致动器1704和/或壳体1702的力,而假体瓣膜的弹性弹簧力不会将致动器1704推离壳体。当致动器1704在壳体1702上方前进时,阶梯状部分允许假体瓣膜1000被递增地压缩。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7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702的漏斗段1708中。致动器1704可以设置成使得推动器构件1706(图45)与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对准,并且使得销1716与通道1718对准。然后,使用者可以致动致动器构件1704(例如,通过手动地推动致动器)以使销1716在通道1718内前进,且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706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702中。推动器构件1706前进到壳体17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702的漏斗段1708,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71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46示出包括壳体1802、致动器1804和推动器构件1806的卷曲装置1800的另一实例。壳体18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除非特别指出。致动器1804可包括基部部分1808,所述基部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或臂1810、一个或多个弹簧1812(例如,压缩弹簧)和止动构件1814。致动器1804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1806,例如或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1802的漏斗段1818且通过出口1820。
推动器构件1806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弹簧1812联接到致动器1804。在某些实例中,弹簧1812可以是张紧弹簧。弹簧1812可以预装载(例如,在延伸状态下),使得弹簧1812在返回到其自然状态时收缩会使推动器构件1806(且由此使设置在壳体内的假体瓣膜1000)前进到壳体1802中。弹簧1812可具有刚度,使得它们提供大于由假体瓣膜1000提供的弹性弹簧力的推力。换句话说,弹簧1812可以坚固到足以使推动器构件1806前进到壳体1802中并压缩假体瓣膜1000,即使假体瓣膜1000具有相反的弹簧力也是如此。
如所提及,致动器1804还可包括锁定/止动构件1814,所述锁定/止动构件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保持推动器构件1806以防止相对于壳体1802移动。例如,止动构件1814可以是在推动器构件1806的臂之间延伸的细长棒(在推动器构件1806被构造成类似于推动器构件112的实例中)、在推动器构件1806的远端上方延伸的平板,或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在推动器构件1806的远端上方延伸但包含开口,使得推动器构件可以接触设置在壳体内的假体瓣膜。止动构件1814可以保持在适当位置,而基部部分1808使推动器构件1806向前前进(即,由于弹簧1812的压缩)。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8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802的漏斗段1818中。致动器1804可以邻近壳体1802的入口设置,并且弹簧1812可以放置成张紧(例如,通过在远离假体瓣膜1000的方向上拉动基部构件1808)。然后,使用者可以释放基部构件1808,从而允许弹簧1812压缩回到零负载状态,以便使推动器构件1806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1802中。推动器构件1806前进到壳体18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1802的漏斗段1818,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82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47示出包括壳体1902和致动器1904的卷曲装置1900的另一实例。壳体1902可以限定在出口1910中终止的内漏斗段1908,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性齿条1912,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齿条包括沿着壳体1902的内表面1916的至少一部分轴向延伸的多个成角度的齿1914。
致动器1904可以可释放地或永久地联接到推动器构件1906,例如或类似于推动器构件112。推动器构件1904和/或致动器19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棘爪构件1918,其被构造成接合壳体1902的成角度的齿1914。一个或多个棘爪1918与壳体1902的齿1914的接合允许致动器1904和推动器构件1906在第一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902前进,但防止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在第二相反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移动。这种构型允许压缩/卷曲假体瓣膜,同时防止假体瓣膜的弹性扩张将推动器构件1906推出壳体1902。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19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1902中。然后,推动器构件1906和致动器1904可以前进到壳体1902中,直到棘爪构件1918接合多个齿1914,并且使得推动器构件1906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然后,使用者可以继续使致动器1904(且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906)轴向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器构件1906前进到壳体19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漏斗段1908,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191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参考图48,在另一实例中,一个或多个线性齿条1912可以设置在壳体1902的外表面1920上而不是内表面1916上。在此类实例中,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棘爪1918可以设置在从致动器1904延伸的延伸构件或臂1922上。
图49A-49C示出卷曲装置20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2000可包括壳体2002(其一个半部在图49C中示出)和致动器2004(图49A-49B)。壳体20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不同之处在于,壳体2002包括设置在壳体2002的外表面2008上的外肋2006。尽管所示实例示出包括两个半部(仅示出其中的一个半部)的壳体2002,但在其它实例中,壳体可以形成为整体件。壳体2002可以限定通向出口2010的内漏斗段(未示出)。
参考图49A-49B,致动器2004可包括基部构件或底板2012、C形延伸构件2014和一个或多个肋2016,所述一个或多个肋设置在延伸构件2014的内表面上且在肋之间限定通道2018。致动器2004可被构造为夹持构件,使得当致动器2004在壳体2002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上方前进时,致动器2004在组装构型中将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致动器还可包括延伸穿过底板2012的厚度的孔口2020。孔口2020可被构造成联接推动器构件,例如或类似于推动器构件112。在所示实例中,孔口2020可具有非圆形形状(例如,D形状)。在此类实例中,推动器构件112的第二端部分164的横截面可具有对应的非圆形形状,使得当推动器构件112插入孔口2020中时,推动器构件112被限制以防止相对于致动器2004旋转。推动器构件112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弹性锁定特征/闩锁174保持在孔口2020内,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20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2002(其半部可以由使用者或由套环或其它装置保持在一起)中。致动器2004然后可以在壳体2002上方前进,使得壳体2002的肋2006设置在致动器2004的通道2018内,并且使得推动器构件112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致动器2004的C形形状将壳体的两个半部保持在一起,同时壳体2002设置在致动器2004内。然后,使用者可以继续使致动器2004沿着壳体2002的外部轴向前进,由此使推动器构件112轴向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器构件112前进到壳体20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2002的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201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图50示出包括壳体2102、致动器2104和推动器构件2106的卷曲装置2100的另一实例。壳体21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不同之处在于,壳体2102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2112上且被构造成接合致动器2104上的对应接合元件2114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2108。例如,在一些实例中,接合元件2108可以是壳体的外表面2112中的凹坑/凹部/孔口/棘爪,其被构造成在致动器2104上接收对应的突出部/突起2114。在其它实例中,接合元件2108可以是被构造成联接致动器2104上的对应磁体2114的磁体。
致动器2104可包括基部构件2116和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2118。致动器2104可以联接到推动器构件2106,例如或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以用于保持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且使假体瓣膜前进通过壳体2102的漏斗段到达出口2120。在一些实例中,推动器构件2106和致动器2104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并且在其它实例中,它们可以形成为整体件。如所提及,延伸构件2118可包括被构造成将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壳体2102的对应接合元件2114(例如,突出部/突起和/或磁体)。壳体2102上的接合元件2108可以沿着壳体的长度设置在选定轴向位置处,使得当致动器2104和壳体2102联接在一起时,假体瓣膜1000处于选定卷曲构型(例如,部分或完全卷曲)。在某些实例中,壳体2102可包括通过例如环或套环2122的联接构件联接在一起的可分离半部。在其它实例中,壳体2102上的接合元件2108与致动器2104上的接合元件2114的相互作用(例如,物理接合或磁性接合)可以将壳体的半部联接在一起。在某些实例中,壳体2102还可包括沿着壳体2102的长度轴向间隔开的多行周向布置的接合元件2108,以允许壳体和致动器2104在壳体内的不同轴向位置处与推动器构件2106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21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2102的漏斗段中。然后,致动器2104可以相对于壳体2102前进,使得推动器构件2106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中,并且延伸构件2108沿着壳体的外表面2112前进。在某些实例中,致动器2104可以在不旋转或基本上不旋转部件的情况下前进到壳体2102中。推动器构件2106前进到壳体21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2102的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2120。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一旦推动器构件2106前进到壳体2102中达选定量(例如,一旦假体瓣膜1000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延伸构件2118上的接合元件2114就可以接合壳体2102上的接合元件2108,由此将致动器2104和壳体2102可释放地锁定在一起。这种构型允许使用者释放(例如,放开)卷曲装置2100以将假体瓣膜的连接特征连接到递送设备的配合特征,而不会使假体瓣膜弹性扩张且不会将推动器构件2106推出壳体2102。
图51示出卷曲装置22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2200可包括壳体2202、致动器2204和推动器构件2206。致动器2204可被构造为液压致动器(例如,类似于致动器902),所述液压致动器被构造成使用加压液压流体(例如,水、油等)使推动器构件2206在壳体2202内前进。在某些实例中,液压流体可以使用例如注射器的流体分配装置2208泵送到致动器2202中。
致动器2204可包括流体腔室2210和活塞2212。活塞2212可具有联接到推动器构件2206的第一端部分或轴构件2214,以及被构造为圆盘形活塞头2216的第二端部分,所述圆盘形活塞头具有对应于流体腔室2210的形状的外周边。活塞头2216尺寸可以设定成使得其可以在流体腔室2210内移动并与腔室壁形成密封,使得流体无法围绕活塞头2216通过。换句话说,活塞头2216的外径可以基本上等于流体腔室2210的内径。在一些实例中,活塞头2216还可包括围绕活塞头2216的外圆周设置的一个或多个O形环或其它密封构件2218,以辅助密封活塞头,从而防止流体围绕活塞头通过。致动器2204的流体腔室2210可以联接到壳体2202的入口部分2220。
在所示实例中,腔室2210和壳体2202为圆柱形,然而,在其它实例中,流体腔室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流体腔室2210可包括入口2222,所述入口被构造成流体地联接(例如,使用柔性管路2224)到流体分配装置2208、流体贮存器或泵,例如,注射器,例如高压注射器。在特定实例中,注射器可以是Atrion注射器。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22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2202中。致动器2204可以联接到壳体2202。如此联接,推动器构件2206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使用者可以致动流体贮存器2208(例如,通过按压注射器的柱塞或激活泵)以经由入口2222将流体(例如,盐水溶液)分配到流体腔室2210中。当流体腔室2210填充有流体时,压力使得活塞2212前进,由此使推动器构件2206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2202中。推动器构件前进到壳体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2202的漏斗段2226,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2228。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在某些实例中,工作流体可以是液体,例如水性液体(例如,盐水溶液)或气体(例如,压缩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图52示出卷曲装置23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2300可包括壳体2302、致动器2304和联接到致动器2304的推动器构件2306(类似于或相同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112)。致动器2304可被构造成使推动器构件2306前进到壳体2302中。
壳体2302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不同之处在于,壳体2302包括设置在壳体2302的内表面上的螺纹部分2308。致动器2304可包括基部构件2310和被构造成与壳体2302的螺纹部分2308介接的指旋螺钉/螺纹棒/致动器构件2312。致动器构件2312可以定位成使得其从推动器构件2306的纵向轴线径向偏移,并且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致动器构件2312可以围绕延伸穿过致动器构件2312的纵向轴线旋转。
在使用时,卷曲装置2300可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假体瓣膜1000可以插入壳体2302中。推动器构件2306可以与假体瓣膜1000对准,以便接合假体瓣膜1000的邻近端部分,并且使得致动器构件2312与壳体2302的螺纹部分2308对准。然后,使用者可以旋转致动器构件2312(例如,使用抓握部分2314),使得其接合壳体2302的螺纹部分2308。螺纹的接合可以将旋转转变为致动器2304且因此推动器构件2306的轴向移动(例如,推动),从而使推动器构件2306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2302中。推动器构件2306前进到壳体2302中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2302的漏斗段2316,使得假体瓣膜被径向压缩且被向外推动通过出口2318以联接到递送设备。然后,假体瓣膜1000可以联接到递送设备1100的瓣膜保持构件1110,如关于图37更详细地描述,或者可以直接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套中,如先前关于卷曲装置100所描述。
参考图53-63,如先前所提及,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最初联接到递送设备(例如,联接到瓣膜保持构件),单独的装载组件2400可用于完全卷曲假体瓣膜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的胶囊或鞘套(例如,图57中所示的递送设备2500的鞘套2512)中。
参考图53,装载组件2400通常可包括支撑管2402、装载器构件/漏斗构件2404、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夹具2406和环形凸片环/保持器构件2408。装载组件2400或其部件可被构造成分离成片件或打开,例如,像蛤壳一样,使得装载组件2400可放置或组装在递送设备上以及从所述递送设备移除。
支撑管2402可包括第一横向侧部分2403a和第二横向侧部分2403b。每个侧部分2402可包括半圆筒状物,使得当它们放置在一起时,它们形成限定内孔2410(图55)的大体上圆柱形或管状形状。支撑管2402可具有主体2412,所述主体具有第一或入口端部分2414和第二端部分2416。侧部分2402可各自包含辅助将侧部分彼此联接的配合特征。例如,如图53中所示,每个侧部分2402可包括从侧部分的纵向边缘2420延伸的突出部/凸片2418和形成于相对的纵向边缘2421中的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凹部2422。当侧部分2402联接在一起时,每个凸片2418可以位于对应的凹部2422内。
入口端部分2414可包括延伸部分2424,所述延伸部分的外径小于主体2412的外径。延伸部分2424可以通过环形肩部2426与主体2412分离。入口端部分2414还可包括凹部2428,所述凹部被构造成使得当漏斗构件组装到支撑管2402上时,漏斗构件2404的环形肩部2468可以设置在凹部2428内。在所示实例中,凹部2428可具有围绕支撑管2402的周边的一部分延伸的弧形形状。
第二端部分2416可包括从主体2412的外表面径向延伸的第一环形肩部2432和第二环形肩部2434。每个侧部分2403可包括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凸缘2436,使得当侧部分邻近彼此设置时,第一侧部分2403a上的凸缘2436的内表面可以接触第二侧部分2403b上的凸缘2436的内表面。第二端部分2416还可包括在第一肩部2432与第二肩部2434之间纵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肋2438(例如,在所示实例中为一个肋)。
第一侧部分2403a和第二侧部分2403b可以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例如,轴2512)上方,然后可以使用第一夹具2406a保持或锁定在一起。侧部分2403可以保持在组装状态,同时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被卷曲并装载到递送装置的胶囊或鞘套中,然后可以彼此分离以促进在假体瓣膜已被装载之后从递送设备移除装载组件2400。
参考图56,每个夹具2406可以是具有第一端部分2440和第二端部分2442的C形构件。夹具2406可具有从夹具2406的自由边缘部分的内壁径向向内延伸且沿着夹具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耳2444(例如,两个相对的凸耳)。第二端部分2442可包括朝向夹具2406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止动表面2446。夹具2406还可包括从夹具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且沿着夹具的长度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肋2448。第一和第二肋2448可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2450。通道2450可以用作对准特征(例如,对于支撑管的部分2403a的第二端部分2416的肋2438(图53))以相对于支撑管2402定向夹持构件2406。
每个夹具2406还可包括从夹具2406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片2452。在所示实例中,凸片2452是沿直径方向相对的矩形凸片,然而,在其它实例中,凸片245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并且可以定位在围绕夹具的外周边的任何位置处。可以向凸片2452施加力(例如,由使用者手动地)以使夹具2406在支撑管2402的一部分和/或装载组件2400的其它部件上方前进。在一些实例中,夹具2406可包含指示夹具2406应在部件上方前进的方向的标记2454(例如,箭头)。
第一夹持构件2406a(参见例如图53)可用于将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03保持或锁定在组装位置。第一夹具2406可以与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对准,使得肋2438与通道2450对准。然后,第一夹具2406a可以在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上方轴向前进,直到凸缘2436接合止动表面2446。凸耳2444可以将凸缘2436保持在一起以将侧部分2403保持在夹具2406a内,由此将侧部分2403锁定在组装位置,如图54-55中所示。
再次参考图53,如先前所提及,装载组件2400可包括保持器构件2408。保持器构件2408可以是尺寸设定成配合在支撑管2402的延伸部分2424上方的环形构件。当支撑管2402设置在递送系统的胶囊/鞘套上方时,保持器构件2408可以在延伸部分2424上方前进以将胶囊2512的一个或多个凸片2514(图57)保持在折回位置,如图58中所示。在一些实例中,胶囊2512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PTFE、ePTFE、聚醚嵌段酰胺聚醚酰亚胺PEEK、聚氨酯、镍钛诺、不锈钢和/或任何其它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在一些特定实例中,胶囊可包括外聚合物层、位于外聚合物层的径向内表面上的金属中间层和位于中间层的径向内表面上的内衬。凸片2514可以由围绕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周向延伸的间隔开的轴向延伸切口限定。凸片2514可以(向近侧)折回到胶囊上方,以促进将植入物插入胶囊中且弯曲远端部分。胶囊的另外细节可以至少在第10,813,757号美国专利中找到,所述美国专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保持器构件2408可以有利地将鞘套2512的凸片2514(图57)保持张紧以保持胶囊绷紧,从而防止或减轻在假体瓣膜的插入/装载期间胶囊的弯曲或变形。保持器构件2408还用于帮助将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03保持在组装位置。
漏斗构件2404可包括本体部分2456和漏斗部分2458。漏斗构件2404可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2460,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在组装在一起时形成漏斗构件且限定沿着漏斗构件的长度延伸的内孔。本体部分2456在组装时可具有大体上圆柱形形状。如图58中所示,漏斗部分2458可包括入口端部分2462和出口端部分2464,并且可以从入口端部分2462处的第一直径D1渐缩到其与本体部分相接处(例如,在出口端部分2464处)的第二较小直径D2。当组装在支撑管2402上时,漏斗构件2404的出口可以邻近胶囊2512(例如,在所述胶囊的远侧)定位且与胶囊2512的内部连通。本体部分2456可包括其与漏斗部分2458相接处的第一环形肩部2466,以及第二环形肩部2468。当组装在支撑管2402上时,第二环形肩部2468可以位于支撑管凹部2428内,这可以限制漏斗构件相对于支撑管的轴向移动。如最佳在图53中所见,第二环形肩部2468可包括切口2470,所述切口被构造成与被构造为凹部2428的突出部或肋2472的防旋转特征对准,以防止漏斗构件2404相对于支撑管2402旋转。
每个侧部分2460可包括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凸缘2474,使得当侧部分邻近彼此设置时,第一侧部分2460a上的凸缘2474的内表面接触第二侧部分2460b上的凸缘2474的内表面。凸缘2474可以使用夹具2406夹持在一起以将漏斗构件2404保持在组装状态。漏斗构件2404还可包括沿着漏斗构件2404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肋2476(例如,在所示实例中为一个肋)。肋2476可以充当与第二夹持构件2406b的通道2450组合的对准特征,以相对于漏斗构件2404定向第二夹持构件2406b。
第二夹持构件2406b可用于将漏斗构件2404的侧部分2460保持或锁定在组装位置,如图54-55中所示。第二夹具2406b可以与漏斗构件2404的本体部分2456对准,使得肋2476与通道2450对准。然后,第二夹具2406b可以在漏斗构件2404的本体部分2456上方轴向前进,直到凸缘2474接触止动表面2446,如图58中所示。凸耳2444可以接合一个或多个凸缘2474的外表面以将侧部分2460保持在夹具2406b内,由此将漏斗构件2404锁定在组装位置,如图54-55中所示。
装载组件2400可以组装在递送设备2500(图57)的鞘套或胶囊2512上,并且用于按以下示例性方式将假体瓣膜(例如,假体瓣膜1000)装载到胶囊2512中。图57示出示例性递送设备2500的一部分,所述部分具有鼻锥/锥形尖端2502、被构造为导丝管腔的第一轴2504、导丝护罩2506、瓣膜保持构件2508、在下文称为外环2510的管状保持构件(其可以设置在其自身的轴上)和外轴2513(其远端部分包括具有多个凸片2514的胶囊2512)。递送设备的另外细节可以至少在第10,813,757号美国专利中找到,所述美国专利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图58示出设置在胶囊2512上的装载组件2400。
参考图58,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03可以设置在胶囊2512上方,并且第一夹具2406a可以在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上方前进(例如,在朝向支撑管的入口端部分2414的方向上),以将支撑管2402保持在组装位置。保持器构件2408可以在支撑管的延伸部分2424(图53)上方前进(例如,在远离入口端部分2414的方向上),将胶囊2512的凸片部分2514折回,并将它们保持在保持器构件2408与延伸部分2424之间。在组装过程中的这一点,装载组件2400可以称为“部分组装”。
参考图60,一旦装载组件2400部分组装在递送设备2500上,就可以使用卷曲装置100(尽管示出了卷曲装置100,但是可以使用先前描述的任何卷曲装置)将假体瓣膜1000与瓣膜保持构件2508联接,如先前所描述。可以使胶囊2512前进(例如,使用递送设备2500的手柄),直到其接触卷曲装置100(参见例如图61),并且可以从卷曲装置100缓慢抽出假体瓣膜1000。然后,可以使胶囊2512缩回(例如,使用递送设备的手柄),以确保在卷曲装置的致动器保持在适当位置时,假体瓣膜1000与瓣膜保持构件2508适当地联接。如此联接,外环2510可以在瓣膜保持构件2508和假体瓣膜1000在瓣膜保持构件2508内的一部分(例如,具有扩大端部分1014的臂1012)上方前进(例如,使用递送设备的手柄)。在某些实例中,外环2510可以防止假体瓣膜框架的扩大端部分1014与瓣膜保持构件2508断开联接。然后,部分组装的装载组件2400可以在外环2510上方前进,直到保持构件2408邻近卷曲装置100的出口端,如图61中所示。然后,可以从递送设备移除卷曲装置100,如图62中所示,并且可以使导丝护罩2506邻近鼻锥在第一轴2504上方向远侧前进(例如,使用前进工具2516),使得导丝护罩与假体瓣膜1000轴向间隔开。
参考图59和63,漏斗构件2404的侧部分2460(图53)接着可以设置在保持器构件2408上方,使得外环25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漏斗部分2458内。在这一点,装载组件2400可以称为“完全组装”。第二夹具2406b可以在漏斗构件2404上方前进(例如,在朝向支撑管2402的入口端部分2414的方向上)以将漏斗构件2404保持在组装位置。然后,胶囊2512(且因此附接的装载组件2400)可以使用递送设备2500的手柄在箭头2518所示的方向上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或者假体瓣膜可以缩回组装的胶囊和装载组件内部)。
如图64A中所示,当装载组件2400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时,漏斗部分2458径向压缩假体瓣膜1000,从而允许假体瓣膜装载到胶囊2512中。更具体地,当胶囊2512和装载组件2400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时,假体瓣膜1000的锚固件1010可以接触漏斗部分2458且由所述漏斗部分倒置,使得假体瓣膜1000移动到基本上拉直的构型,其中锚固件1010从主体1003向远侧延伸,从其不受限制的构型旋转大约180°。在胶囊2512的凸片构件2514在胶囊上方向近侧折回且由保持器构件2408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在植入物插入胶囊中时维持胶囊的远端部分中的开口(例如,通过防止凸片构件2514滑过保持器构件2408)。胶囊2512可以在植入物的装载期间维持在张紧或绷紧状态,并且防止屈曲或集拢。支撑管2402还可以为胶囊2512提供结构支撑。在某些实例中,漏斗部分2458可以在假体瓣膜的装载期间用(例如,从递送设备的手柄中的端口供应的)盐水溶液填充。在某些实例中,可以例如使用工具1516将假体瓣膜的框架的自由顶点引导到漏斗部分2458内部。
参考图64B,当假体瓣膜1000的框架的流出顶点1013接收在漏斗部分2458内时,导丝护罩构件2506可以沿着导丝轴向近侧前进且径向定位在流出顶点1013的环形阵列内。在某些实例中,导丝护罩构件2506可以支撑假体瓣膜框架的流出顶点1013,并且一旦植入物完全卷曲,就将所述流出顶点相对于下面的导丝轴维持在选定定向。
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完全接收在胶囊2512内,就可以从递送设备2500移除装载组件2400(例如,通过移除第一和第二夹具2406,并且移除漏斗构件2404和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60、2403)。
参考图65,一旦装载组件2400已从递送设备2500移除,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就可以插入胶囊2512的远端中,以促进胶囊凸片2514在选定轴向位置处的修剪,如图67中所示。参考图70-71,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可包括主体2480,所述主体包含狭槽2482。狭槽2482可以从主体的纵向轴线一直延伸到主体的径向外表面2484。主体2480可具有基本上圆柱形形状,所述基本上圆柱形形状具有圆形端部分2486和成角度端部分2488。主体2480可包括围绕主体2480周向延伸的环形凹口或凹槽2490。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还可包括臂构件/引导臂2492,所述臂构件/引导臂具有径向延伸部分2494和在圆形端部分2486的方向上延伸的轴向延伸部分2496。如最佳在图71中所见,引导臂2492的轴向延伸部分2496可具有选择为使得轴向延伸部分2496的端表面2498与凹槽2490轴向对准的长度。
参考图65-69,修剪引导构件2478(其也可以称为“修剪器装置”)可以通过将第一轴2504插入狭槽2482中而设置在递送设备2500的第一轴2504上。然后,修剪引导构件2478可以前进到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2520中,直到圆形端部分2486在胶囊2512内邻接导丝护罩构件2506和/或假体瓣膜1000。如图66中所示,引导臂2492可以在胶囊2512的外表面上方(例如,在凸片2514之间)延伸。如图67中所示,使用者可以将切割器具2524(例如,手术刀)的刀片2522定位成使得刀片2522的第一表面2526(例如,侧表面)接触引导臂2492的轴向延伸部分2496的端表面2498。在刀片2522接触端表面2498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使刀片的切割刃朝向胶囊2512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内前进,直到切割刃设置在修剪引导构件2478的凹槽2490内。使用者可以相对于刀片2522旋转胶囊2512(或相对于胶囊旋转刀片),同时将切割刃保持在凹槽2490内并施加切割压力以便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如图68中所示。这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内部部件。
然后,可以例如通过从剩余主体2530手动地撕开修剪段2528而从胶囊的剩余主体2530移除包含多个凸片2514的修剪胶囊段2528。如果需要(例如,为了清理远侧边缘2532),可以使用切割器具2524和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重新修剪胶囊2512。然后,可以移除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
如图69中所示,鼻锥2502可以向近侧缩回(如箭头2534所表示),直到鼻锥2502的近侧边缘2536邻接胶囊2512的远侧边缘2532。通过使用装载的假体瓣膜1000的端部作为用于切割胶囊2512的起始位置,使用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有利地最小化胶囊2512与鼻锥2502之间的任何间隙。此外,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有利地防止或减轻在切割期间损坏鼻锥2502、胶囊2512和/或假体瓣膜1000的风险。
图72示出修剪器引导构件2600的替代实例。修剪器引导构件2600可以类似于修剪引导构件2478(例如,具有带狭槽2604的主体2602、圆形端部分2606、环形凹槽2610和引导臂2608,所述引导臂具有径向延伸部分2612和轴向延伸部分2614),不同之处在于,修剪器引导构件2600不包含成角度端部分。修剪器引导构件2600可具有相对于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的主体2480的细长主体2602。
图73示出修剪器引导构件2700的另一替代实例。修剪器引导构件2700可以类似于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例如,具有带狭槽2704的主体2702、圆形端部分2706、环形凹槽2708和引导臂2710),不同之处在于,修剪器引导构件2700还包括联接到引导臂2710的轴向延伸部分的弧形构件2712。弧形构件2712可以是C形构件,其具有与主体2702中的凹槽2708对准的近侧表面2714。此实例有利地允许使用者在沿着胶囊2512的圆周切割时抵靠弧形构件2712按压刀片的侧表面,而不必使胶囊2512和/或修剪器引导构件2700相对于彼此旋转。本文所描述的任何修剪器引导构件实例可以与卷曲器和装载组件实例组合使用。
在某些实例中,支撑管2402的半部可以按平行布置来布置,并且在上文所描述的切割过程期间充当用于递送设备和/或胶囊2512的远端的支撑件。
一旦假体瓣膜1000被装载到递送系统2500的胶囊2512中,外科医生就可以将导丝插入患者体内到选定的治疗部位,例如天然二尖瓣。递送系统可以引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沿导丝前进到天然二尖瓣。然后,外科医生可以将胶囊2512相对于天然二尖瓣的环带定位在选定位置处,并且例如通过从假体瓣膜上方抽出胶囊和/或通过使假体瓣膜向远侧前进离开胶囊而将假体瓣膜部署在天然二尖瓣环带中,使得假体瓣膜扩张到其功能构型并调节通过二尖瓣的血流。在某些实例中,外科医生可以操纵递送设备以将假体瓣膜与轴的远端处的瓣膜保持特征断开连接。然后,可以从患者体内抽出递送设备和导丝。本文所描述的递送设备和植入物实例还可用于替换例如主动脉瓣、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等其它天然心脏瓣膜的功能。
参考图77-80,在装载组件2400的一些实例中,柔性凸片环/保持器构件2800可用于代替或补充环形凸片环/保持器构件2408。除非另外指出,否则装载组件2400的所有其它部件可以保持相同。如图77-78中所示,柔性保持器构件2800可以按与保持器构件2408相同的方式使用,即配合在支撑管2402的延伸部分2424(参见图53)上方,以将鞘套/胶囊2512的凸片2514保持张紧,从而将胶囊2512保持在绷紧位置,由此防止或减轻在插入/装载假体瓣膜期间胶囊的弯曲或变形。保持器构件2800还用于帮助将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03保持在组装位置。
柔性保持器构件2800可以是环形构件,其包括主体2802,所述主体限定延伸穿过其中的管腔或孔2810。主体2802的横截面具有正弦/波状形状,包含多个峰2804和谷2806。在其它实例中,柔性保持器构件2800可具有Z字形形状。柔性保持器构件2800的形状允许保持器构件2800插入到延伸部分2424上,并且以比刚性保持器构件所需的力小的力从延伸部分移除。在一些实例中,所需的力可减小高达50%。例如,如果刚性保持器构件需要大约20lbf的插入力和大约12lbf的移除力,则柔性保持器构件2800可以用大约10lbf插入并且用大约6lbf移除。
参考图81-83,如先前所提及,在将假体瓣膜(例如先前描述的假体瓣膜1000)装载到胶囊2512的远端中之后,可以从胶囊2512修剪胶囊凸片2514,从而允许鼻锥2502的近侧边缘2536邻接胶囊2512的远侧边缘2532,例如图69中所示。在一些实例中,包含集成切割刃/刀片的修剪装置2900可用于代替切割器具,例如先前描述的手术刀。修剪装置2900可以与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结合使用以从胶囊2512修剪凸片2514,如图82-83中所示。修剪装置2900被构造成围绕胶囊2512旋转,从而有利地允许单个操作者切割胶囊凸片2514。
参考图81,修剪装置2900可包括主体2902、平台构件2904和具有切割刃2908的可移除刀片2906。主体2902可以是限定延伸穿过主体2902的厚度的中心管腔/孔2910的环形构件。中心孔2910可以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使得胶囊2512可以设置在中心孔2910内,如图82-83中所示。主体2902可包括从中心孔2910径向向外延伸到主体2902的径向外边缘2914的切口2912。平台构件2904可以联接到主体的第一表面2916,并且刀片2906可以设置在平台构件2904上。平台构件2904可包含唇缘或边缘部分2918,所述唇缘或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将刀片2906保持在平台构件2904上且将刀片2906定位成使得切割刃2908略微延伸到中心孔2910中。在一些实例中,平台构件2904可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与标准剃刀刀片兼容,这允许在需要时容易地移除和更换刀片2906。
在使用时,如图82-83中所示,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可以通过将第一轴2504插入狭槽2482(图82)中而设置在第一轴2504上。然后,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可以前进到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中,直到圆形端部分2486(图65)在胶囊2512内邻接导丝护罩构件2506和/或假体瓣膜1000。如图82中所示,引导臂2492可以在胶囊2512的外表面上方(例如,在凸片2514之间)延伸。
如图82-83中所示,使用者可以将修剪装置2900定位成使得刀片2906的第一表面2920接触引导臂2492的端表面2498。然后,修剪装置2900可以朝向胶囊2512前进,直到刀片2906的切割刃2908设置在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的凹槽2490(图70)内。使用者可以相对于胶囊2512旋转修剪装置2900(或相对于修剪装置旋转胶囊),同时将切割刃2908保持在凹槽2490内并施加切割压力以便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这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内部部件。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单个使用者例如通过在一只手握住胶囊2512同时另一只手旋转修剪装置2900来容易地从胶囊修剪凸片2514。此外,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在修剪装置2900围绕胶囊2512单次360度旋转的情况下移除凸片2514。
然后,可以例如通过从胶囊手动地撕开修剪段2528而从胶囊2512的剩余主体移除包含多个凸片2514的修剪胶囊段。如果需要(例如,为了清理远侧边缘),可以通过第二次使用修剪装置2900来重新修剪胶囊2512。然后,可以移除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
参考图84-87,在一些实例中,胶囊2512的凸片2514可以使用不需要使用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的修剪装置3000或例如手术刀等单独的切割器具来移除。在假体瓣膜(例如,先前描述的假体瓣膜1000)已装载到胶囊2512中之后,可以使用修剪装置3000从胶囊2512移除胶囊凸片2514,从而允许鼻锥2502的近侧边缘2536邻接胶囊2512的远侧边缘2532,例如图69中所示。在一些实例中,胶囊2512可包括具有润滑特性的顺应性复合材料,例如,扩张的聚四氟乙烯EPTFE。这可以使胶囊难以切割而不产生股线/残留边缘/残余溢料/颗粒。本文所描述的修剪装置(包含先前描述的那些修剪装置)防止和/或减轻这些问题。
参考图84,修剪装置30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3004和支撑延伸部3006的壳体3002、可旋转构件3008,以及联接到可旋转构件3008的刀片保持器3010(图86)。如图86中所示,刀片保持器3010可被构造成保持刀片3012,所述刀片具有包含点3016的切割刃3014。
仍参考图84,主体3004可包括限定环形内腔室的总体圆柱形形状,可旋转构件3008设置在所述环形内腔室中。主体3004可包括切口3018,当在主体3004内时,可旋转构件3008通过所述切口可见且可致动。在一些实例中,切口3018可以成形为类似圆柱形扇区。
如所提及,壳体3002还可包括支撑延伸部3006。支撑延伸部3006可以联接到主体3004的第一表面3020且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在一些实例中,例如所示实例中,支撑延伸部30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支腿或支撑构件3022。支撑构件3022可以允许修剪装置3000设置在例如工作台等工作表面上,从而便于单个操作者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支撑构件3022可包括成角度部分3024。成角度部分3024可被构造成允许修剪装置的远端部分3026(包含主体3004和可旋转构件3008)定位在第二表面上以延伸所述装置的工作长度。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84中所示,支撑构件3022可包括外表面中的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将其拇指(或其它手指)放在凹部内,以便于在使用期间保持修剪装置3000。
如图84中所示,支撑延伸部3006可包括中心通道或凹部3028。中心凹部3028可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使得胶囊2512可以设置在凹部3028内,例如图85中所示。修剪装置3000还可包括经由一个或多个铰链3032可枢转地联接到支撑延伸部3006的盖构件或夹持构件3030。夹持构件3030可以在打开位置(图84)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夹持构件3030被构造成减轻胶囊2512相对于支撑延伸部3006的移动。夹持构件3030可包括中心通道或凹部3034,使得当夹持构件3030处于关闭位置时,胶囊2512设置在凹部3028和凹部3034内。
修剪装置3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3036,其被构造成与胶囊2512上的对应定位特征2515对准,使得当胶囊2512设置在凹部3028内时,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处的选定切割位置与刀片3012对准。如图84中所示,凹部3028和夹持构件3030可以一起包括第一对准特征3036。在所示实例中,对准特征3036可包括分别设置在凹部3028和夹持构件3030中的第一横向延伸凹槽/通道3038a和第二横向延伸凹槽/通道3038b。在一些实例中,对准特征3036可以是例如被构造成摩擦地接合胶囊2512的外表面的抓握构件。
如图85中所示,当胶囊2512设置在凹部3028内时,定位特征2515(例如,胶囊2512的张开/锥形部分)位于对准特征3036内。因此,对准特征3036将胶囊2512定位成使得选定切割位置(例如,接近凸片2514)与刀片3012对准。然后,夹持构件3030可以移动到关闭位置以防止或减轻在切割过程期间胶囊2512的移动。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所示实例中,修剪装置3000可包括第二对准特征3042。第二对准特征3042可以设置在修剪装置3000的近端部分3044处,并且可以被构造成接合胶囊2512的连接器2517(图85)。第二对准特征3042可以防止胶囊2512相对于修剪装置3000移动和/或可以帮助确保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内,其中选定切割位置与刀片3012对准。在所示实例中,第二对准特征3042(图84)是横向延伸凹槽/通道,其尺寸设定成使得连接器2517的一部分可以位于通道内。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第二对准特征可以是例如抓握构件,所述抓握构件设置在凹部和/或夹持构件和/或附加夹持构件内,并且被构造成摩擦地接合连接器2517的外表面和/或胶囊2512的外表面。
现在参考图86,刀片保持器3010可包括主体3046,所述主体包括刀片接合构件3048和孔口3050。刀片接合构件3048包括从主体的表面延伸的第一构件3052,以及可移除第二构件3054,所述可移除第二构件被构造成设置在第一构件3052与刀片3012之间以抵靠刀片保持器3010的主体3046保持刀片3012。这种构型允许在切割刃3014变钝时容易地更换刀片3012。第一构件3052和第二构件3054可以彼此互锁以防止第二构件3054或刀片3012相对于刀片保持器3010移动。例如,如图86中所示,第二构件3054可具有允许其在第一构件3052下方和周围滑动的U形形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第一构件3052和第二构件3054可具有各种互锁形状中的任一种。
图87-88示出可旋转构件3008和刀片保持器3010,其中出于说明的目的移除了修剪装置3000的其它部件。如图87中所示,可旋转构件3008通常可包括主体3056、棘轮构件3058和门构件3060。可旋转构件3008可以限定延伸穿过主体的厚度的中心管腔或孔3062。中心孔3062可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允许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定位在孔3062内,使得选定切割位置与刀片3012对准。
门构件3060可以在打开位置(图87)与关闭位置(图88)之间移动。可旋转构件3008可被构造成使得门构件3060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引起刀片3012从第一安全/非切割/缩回位置(图87)移动到第二切割/延伸/使用位置(图88),其中刀片3012的切割刃3014延伸到中心孔3062中,如图88中所示。例如,门构件3060可以经由凸轮构件3064联接到刀片保持器3010。凸轮构件3064可以具有细长C形形状,并且可以例如使用延伸穿过刀片保持器3010中的孔口3050的紧固件3068在第一端部分3066处可枢转地联接到门构件3060(例如,经由紧固件3068),且在第二端部分3070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刀片保持器3010。
在一些实例中,门构件3060还可包括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可以在其中门构件保持在关闭或打开位置的锁定位置与其中门构件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解锁位置之间致动。
如图87-88中所示,当门构件3060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凸轮构件3064的第一端部分3066远离中心孔3062径向移动,从而引起凸轮构件3064的第二端部分3070的对应移动,由此使刀片保持器3010从缩回位置(图87)移动到使用位置(图88)。这种构型有利地防止对使用者的伤害,并且可以通过确保刀片3012的切割刃3014在门关闭之前不接触胶囊2512来防止胶囊的意外损坏。这可以防止当胶囊不处于选定位置时的意外切割。在其它实例中,刀片保持器3010可以联接到可手动致动构件,例如按钮,使得使用者可以选择何时将刀片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图89-95示出一个此类实例。
再次参考图87,棘轮构件3058可以联接到可旋转构件3008的主体3056,并且可以包括多个齿3072。齿3072可以围绕棘轮构件3058的圆周圆形地设置。多个齿3072可被构造成接合主体3004的棘爪(参见例如图91中所示的实例的棘爪3150,其起到类似功能),使得可旋转构件3008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在图87中所示的定向上顺时针)旋转,但防止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在图87中所示的定向逆时针)旋转。在一些实例中,棘爪可包括偏置构件,例如弹簧,其被构造成抵靠多个齿3072偏置棘爪。
参考图85,在使用时,胶囊2512可以定位在修剪装置3000内,使得胶囊2512的定位特征2515与第一对准特征3036对准,并且连接器2715与第二对准特征3042(图84)对准。然后,可以将夹持构件3030从打开位置(图85)致动到关闭位置以将胶囊保持在适当位置。这将选定切割位置(例如,接近凸片2514)定位成使得所述选定切割位置与刀片3012的切割刃3014对准。如此对准,门构件3060可以从打开位置(图87)移动到关闭位置(图88),由此致动凸轮构件3064以使刀片保持器3010(且因此使刀片3012)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从而将刀片3012的点3016插入穿过胶囊2512的壁。然后,可旋转构件3008可以旋转360度,以便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通过凸轮构件3064的移动确定的对刀片3012的定位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任何内部部件。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单个使用者例如通过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000内并旋转可旋转构件3008来容易地从胶囊修剪凸片2514。此外,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在可旋转构件3008的单次360度旋转的情况下移除凸片2514,从而加速过程并避免需要进一步修剪。
图89-95示出修剪装置3100的另一实例。除非另外指示,否则修剪装置31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修剪装置3000。也就是说,修剪装置31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3104和支撑延伸部3106的壳体3102、可旋转构件3108,以及联接到可旋转构件3108且包含刀片3112的刀片保持器3110(图91)。应注意,本文所描述的用于修剪装置3100的任何特征可以适于与修剪装置3000一起使用,且反之亦然。
代替先前描述的基于门构件3060的位置定位刀片保持器3010的凸轮构件3064,修剪装置3100包含致动器构件3114,例如按钮,其允许例如由使用者手动地确定刀片保持器3110的位置。参考图94-95,致动器构件3114可以邻近可旋转构件3108的中心管腔3116定位,并且可以联接到刀片保持器3110。致动器构件3114可以在其中刀片保持器3110处于安全/非切割/锁定/缩回位置(图94)的第一位置与其中刀片保持器(且因此刀片3112)处于切割/延伸/使用位置(图95)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使用位置时,刀片3120的切割尖端3118和切割刃延伸到可旋转构件3108的中心孔3116中。在一些实例中,致动器构件3114可包括被构造成将致动器构件3114偏置到第一位置中的偏置构件(例如,弹簧)。
参考图91-92,在一些实例中,当处于第一位置(也称为锁定位置)时,致动器构件3114可以防止可旋转构件3108的旋转。这种构型有利地防止可旋转构件3108的意外旋转,因此使得更容易将胶囊2512装载到修剪装置3100中。例如,壳体3102的主体3104可包括限定一个或多个肩部3124的切口3122。致动器构件3114(其可滑动地联接到可旋转构件3108)可包括突起3126,当致动器构件3114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突起位于切口3122内,如图92中所示。突起3126与一个或多个肩部3124的接合防止可旋转构件3108相对于主体3104旋转。当致动器构件3114从第一位置(图94)移动到第二位置(图95;也称为解锁位置)时,突起3126不再设置在切口3122内,并且可旋转构件3108可以相对于主体3104旋转。
在一些实例中,修剪装置3100可包括棘爪机构3128,所述棘爪机构被构造成在修剪装置3100的操作期间将门构件3130保持在关闭位置。参考图90,门构件3130可包括突起/突出部/棘爪3132,所述突起/突出部/棘爪被构造成在门构件3130处于关闭位置时位于可旋转构件3108的主体3136的开口/孔口3134内(参见图94)。棘爪3132与开口3134的接合可以选择性地将门构件3130保持在关闭位置,直到向门构件3130施加足够的力(例如,由使用者手动地)以打开门构件。在所示实例中,棘爪3132是半球形突出部,并且开口3134具有对应的圆形形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棘爪和开口可具有各种对应形状中的任一种。
参考图93,修剪装置3100可包括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夹持构件3030和对准特征3036的第一夹持构件3138和第一对准特征(未示出)。修剪装置3100还可包括定位在壳体3102的近端部分3142处的第二夹持构件3140。第二夹持构件3140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支撑延伸部3106(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铰链),并且可以在打开位置(图93)与关闭位置(图89)之间移动。第二夹持构件3140可被构造成接合连接器2517以防止胶囊2512相对于修剪装置3100移动。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夹持构件3140可包括尺寸设定成保持连接器2517的凹槽或凹部,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夹持构件3140可包括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被构造成摩擦地接合连接器2517的外表面和/或胶囊2512的外表面。
参考图89,壳体3102的支撑延伸部3106可包括第一部分3144和第二部分3146,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伸缩方式相对于彼此移动,使得支撑延伸部3106的总长度是可调整的。这有利地允许第二夹持构件3140定位成使得其与胶囊2512的连接器2517(或与胶囊2512上的选定位置)对准。另外,由于胶囊2512可以在装载过程期间被纵向压缩,因此有利的是能够调整壳体3102的长度以确保第二夹持构件3140接合连接器2517,从而防止或减轻胶囊2512在修剪装置3100内的意外平移。
如图91中所示,修剪装置3100可包括棘轮和棘爪机构,所述棘轮和棘爪机构被构造成允许可旋转构件3108仅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在图91中所示的定向上逆时针)旋转,同时防止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在图91中所示的定向上顺时针)旋转。可旋转构件3108可包括以圆形图案设置在可旋转构件3108上的多个齿3148,并且壳体3102的主体3104可包括具有被构造成接合齿3148的端部分的棘爪3150。齿3148可以成角度,使得棘爪3150可以沿着齿滑动以允许可旋转构件3108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但防止可旋转构件经由相应齿3148与棘爪3150的接合而在第二方向上旋转。
在使用时,胶囊2512可以设置在修剪装置3100内,并且第一夹持构件3138可以从打开位置致动到关闭位置(图89)以将胶囊2512保持在适当位置且将胶囊定位成使得切割位置与刀片3112的切割刃对准。支撑延伸部3106的第二部分3146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3144致动(例如,通过滑动)以将第二夹持构件3140与胶囊2512的连接器2517对准。第二夹持构件3140可以被致动到关闭位置(参见例如图89)以防止胶囊2512相对于修剪装置3100平移。如此对准,门构件3130可以从打开位置(图90)枢转到关闭位置(图89)。棘爪3132可以接合开口3134以将门构件3130保持在关闭位置。
然后,可以将致动器构件3114从第一/锁定位置致动到第二/解锁位置,由此使刀片保持器3110(且因此使刀片3112)移动到使用位置中,从而将刀片3112的点3118插入穿过胶囊2512的壁。然后,可旋转构件3108可以旋转360度以周向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通过致动器构件3114的移动确定的对刀片3112的定位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任何内部部件。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单个使用者例如通过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100内并旋转可旋转构件3108来容易地从胶囊修剪凸片2514。此外,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在可旋转构件3108的单次360度旋转的情况下移除凸片2514,从而加速过程并避免需要进一步修剪。
图96-97示出修剪装置3200的另一实例。除非另外指示,否则修剪装置32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修剪装置3000和3100。也就是说,修剪装置32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3204和支撑延伸部3206的壳体3202、可旋转构件3208以及刀片保持器3210(图97)。应注意,本文所描述的用于修剪装置3200的任何特征可适于与修剪装置3000和/或3100一起使用,且反之亦然。
修剪装置3200还可包括具有第一对准特征3214的第一夹持构件3212(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夹持构件3030和对准特征3036)和联接到壳体3102的第二端部分3218的第二夹持构件3216,所述第二端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3220以伸缩方式移动,使得支撑延伸部3206的总长度是可调整的。
参考图96,支撑延伸部3206的第一部分3220可包括线性延伸凹部3222。第一夹持构件3212可包括沿着夹持构件3213的内表面延伸的对应线性突起。当夹持构件3212处于关闭位置时,突起可以设置在凹部3222内以防止第一夹持构件3212的意外打开。可以通过向夹持构件3212施加径向向外指向的力(相对于修剪装置3200的纵向轴线)以在打开夹持构件3212之前从凹部3222移除突起来打开第一夹持构件3212。
可旋转构件3208可包括门构件3224,所述门构件具有与可旋转构件3208的主体3226的滑动配合/搭扣配合/压配合构型。例如,如图97中所示,门构件3224可包括被构造成接收在主体3226的狭槽3230中的线性突起3228。
修剪装置3200包含致动器构件3232,例如按钮,其允许例如由使用者手动地确定刀片保持器3210的位置。致动器构件3232可以在其中刀片保持器处于安全/非切割/锁定/缩回位置(图97)的第一位置与其中刀片保持器3210(且因此设置在刀片保持器内的刀片)处于切割/延伸/使用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使用位置时,刀片的切割尖端和切割刃延伸到可旋转构件3208的中心孔中,使得当胶囊2512设置在中心孔中时,刀片的切割刃刺穿胶囊。如图96-97中所示,致动器构件3232可包括被构造成将致动器构件3232偏置到第一位置中的偏置构件3234(例如,弹簧)。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所示实例中,致动器构件3232可以是第一致动器构件,并且修剪装置3200还可包括第二致动器构件3236。致动器构件3236可被构造成使刀片保持器3210(且因此使刀片)从使用位置缩回到缩回位置。第二致动器构件3236可以是例如按钮、旋钮、滑动构件等。在一些实例中,第二致动器构件3236可以释放卡扣,从而允许刀片保持器3210提升离开使用位置。
如图97中所示,修剪装置3200可包括棘轮和棘爪机构,所述棘轮和棘爪机构被构造成允许可旋转构件3208仅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在图97中所示的定向上逆时针)旋转,同时防止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在图97中所示的定向上顺时针)旋转。可旋转构件3208可包括围绕可旋转构件3208的外圆周布置的多个齿3238,并且壳体3202的主体3204可包括具有被构造成接合齿的端部分的棘爪3240。齿3238可以成角度,使得棘爪3240可以沿着齿滑动以允许可旋转构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但防止可旋转构件3208经由相应齿3238与棘爪3240的接合而在第二方向上旋转。
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200内,使得胶囊2512的定位特征2515与第一对准特征3214对准,并且连接器2517与第二夹持构件3216对准,如图96中所示。然后,可以将第一夹持构件3212从打开位置(图96)致动到关闭位置,以将胶囊2512保持在适当位置且将胶囊定位成使得切割位置与刀片的切割刃对准。第二夹持构件3216可以被致动到关闭位置以防止胶囊2512相对于修剪装置3200平移。如此对准,可以致动第一致动器构件3232,由此使刀片保持器3210(且因此使刀片)移动到使用位置,从而将刀片的点插入穿过胶囊2512的壁。可旋转构件3208可以旋转360度以周向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通过致动器构件3232的移动确定的对刀片的定位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任何内部部件。一旦凸片2514已被移除,刀片保持器3210就可以使用第二致动器构件3236缩回。这种构造有利地允许单个使用者例如通过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200内并旋转可旋转构件3208来容易地从胶囊修剪凸片2514。此外,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在可旋转构件3208的单次360度旋转的情况下移除凸片2514,从而加速过程并避免需要进一步修剪。
图98-100示出修剪装置3300的另一实例。除非另外指示,否则修剪装置33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修剪装置3000、3100和3200。也就是说,修剪装置33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3304和包含中心凹部3305的支撑延伸部3306的壳体3302、可旋转构件3308,以及联接到可旋转构件3308的刀片保持器(未示出),刀片保持器被构造成保持刀片。应注意,本文所描述的用于修剪装置3300的任何特征可适于与修剪装置3000、3100和/或3200中的任一个一起使用,且反之亦然。
修剪装置3300还可包括联接到壳体3302的主体3304的引导构件3310。引导构件3310可包括包含纵向延伸中心通道3314的圆柱形主体3312。通道3314尺寸可以设定成接收递送系统的第一轴,例如先前描述的第一轴2504。
引导构件3310可以经由臂/保持器构件3316联接到壳体3302的主体3304,所述臂/保持器构件将引导构件3310定位在主体3304的中心凹部3318和可旋转构件3308的中心凹部3320内。保持器构件3316可以将引导构件3310定位在凹部3318、3320内,使得引导构件3310悬置在凹部3318、3320内且不接触主体3304和/或可旋转构件3308。引导构件3310与主体3304和/或可旋转构件3308之间的距离尺寸可以设定成允许胶囊2512的壁插入引导构件3310与主体3304和/或可旋转构件3308之间。胶囊2512可以沿引导构件3310前进,使得引导构件3310的一部分设置在胶囊2512内,类似于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的用途。引导构件3310可以防止或减轻在切割过程期间容纳在胶囊2512内的内部部件的损坏。
在一些实例中,引导构件3310可包括周向延伸环形凹口或凹槽3322(图99),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修剪器引导构件2478的凹槽2490。凹槽3322可以与刀片(未示出)的切割刃对准,使得刀片的切割刃设置在凹槽3322内。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99中所示,引导构件3310可以例如使用枢轴销或紧固件3324可枢转地联接到保持器构件3316。这种构型允许引导构件3310可在使用位置(其中引导构件设置在凹部3318、3320内)与非使用位置(参见例如图99)之间移动。
在使用时,引导构件3310可以移动到使用位置,并且使用者可以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300内,使得递送设备的第一轴2504设置在引导构件3310的通道3314内。使用者可以将胶囊2512的选定切割位置定位成使得其与引导构件3310的凹槽3322对准,且因此与刀片的切割刃对准。如此对准,可旋转构件3308可以旋转360度以周向切穿胶囊2512并移除凸片2514。由凹槽3322限制的对刀片的定位允许使用者切穿胶囊2512的壁,而不损坏容纳在胶囊内的任何内部部件。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单个使用者例如通过将胶囊2512定位在修剪装置3300内并旋转可旋转构件3308来容易地从胶囊修剪凸片2514。此外,这种构型有利地允许在可旋转构件3308的单次360度旋转的情况下移除凸片2514,从而加速过程并避免需要进一步修剪。
参考图101-102,在一些实例中,代替包含凸片2514的胶囊2512,递送系统2500可包括不包含凸片的胶囊3400。在此类实例中,胶囊3400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402(即,第一接合特征),其被构造成接合支撑管3404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特征3406(即,第二接合特征)。支撑管3404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支撑管2402,不同之处在于,支撑管3404包含第二接合特征3406。
当胶囊3400和支撑管3404组装在一起时,接合特征3402、3406互锁以形成刚性管结构。这种构型在装载过程期间支撑柔性胶囊3400,从而不再需要凸片(其将胶囊保持在刚性位置,如先前关于图53-58所描述)。这有利地允许单个操作者将假体瓣膜(例如,先前描述的瓣膜1000)装载到装载组件2400中,所述装载组件包含代替支撑管2402的支撑管3404。
参考图101,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接合特征34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3408。在一些实例中,突出部3408可以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嵌入胶囊3400的壁内来形成。胶囊3400可以包括多个层(例如,衬里、PTFE包裹物等),并且结构构件可以夹在这些层之间且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结构构件的形状在胶囊3400的外表面上形成突出部。例如,结构构件可以是嵌入胶囊3400的壁内的粗线材。在所示实例中,突出部3400具有围绕胶囊的外圆周延伸的立体螺旋/平面螺旋形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突出部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多个离散环)。在其它实例中,突出部3408可例如以包覆模制塑料形状设置在胶囊3400的外表面上。
如图102中所示,第二接合特征3406可以是例如支撑管3404的内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3410。凹部3410的形状可以对应于突出部的形状,例如,所示实例中的立体螺旋/平面螺旋。如先前所描述,支撑管3404可包括第一横向侧部分2403a和第二横向侧部分2403b。为了将支撑管3404组装在胶囊3400上方,第一接合特征3402和第二接合特征3406可以在将第一和第二侧部分2403彼此固定(例如,使用夹具2406)之前彼此对准。然而,在其它实例中,支撑管3404可以是整体构造,其可以例如通过将凹部3410旋拧到突出部3408上并扭转支撑管3404以使支撑管3404沿胶囊3400前进而沿胶囊横向前进。
突出部3408与凹部3410的接合使胶囊3400与装载管3404之间的接触最大化,由此有利地沿着胶囊的长度分配装载力(例如,在装载假体瓣膜时施加到胶囊的力),从而避免胶囊材料的损坏。
现在参考图103-104,在一些实例中,胶囊35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特征3502,例如结构构件3504,其包括延伸到结构构件3504的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孔口/凹部3506。在一些实例中,开口3506可以完全延伸穿过结构构件的厚度,例如图103中所示。在一些实例中,开口3506可以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厚度,例如图105中所示。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103中所示,胶囊3500可包括被构造为装载带的多个结构构件3504。每个装载带3504可以是嵌入胶囊3500的壁3508内(例如,夹在胶囊层之间)的环形/环构件。如所提及,装载带3504可各自包括延伸到装载带的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3506。装载带3504可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维持胶囊3500的原始外径。这有利地允许添加装载带3504,而不增加将前进到受试者的脉管系统中的任何部件的直径。在一些实例中,装载带3504可包括金属(例如,镍钛诺、钛、不锈钢等)和/或刚性塑料(例如,PEEK、聚碳酸酯等)。
在所示实例中,装载带3504可以是嵌入胶囊壁3508内的单独部件,使得它们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这允许胶囊3500维持其柔性,这有利地允许胶囊3500前进通过受试者的脉管系统的弯曲部。在一些实例中,装载带3504可具有互锁构型,使得当在装载过程期间施加装载力时,装载带3504可以彼此接触/接合/重叠,以有利地沿着胶囊3500的长度将装载力(例如,在装载假体瓣膜时施加到胶囊的力)直接从一个装载带分配到另一个装载带,从而避免胶囊材料的损坏。例如,装载带3504可具有阶梯状/倒角/斜切边缘部分,其允许选定装载带的一部分例如以搭叠或榫槽构型接收在邻近装载带的一部分内。
在一些实例中,胶囊还可包括聚合物前边缘3510和/或邻近前边缘3510设置的标记带3512。例如,标记带3512可包括固定到假体心脏瓣膜的连合部的不透射线标记物,以允许在植入手术期间借助成像(例如,荧光透视)使连合部可视化。胶囊3500还可包括支撑结构3513,例如嵌入式线圈。在一些实例中,支撑结构可以是不锈钢线圈。
参考图104A,支撑管3514可包括被构造成接合第一接合特征350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特征3516(也称为对应接合元件)。支撑管3514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支撑管2402。在一些实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特征3516可包括从支撑管3514的内表面3520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起/突出部/凸起3518。如图104A-104B中所示,支撑管3514的一个或多个突起3518可以设置在结构构件/装载带3504的开口3506内。
在一些实例中,突起3518可以例如在支撑管3514的模制期间与支撑管3514的半部一体地形成。在其它实例中,突起3518可以与支撑管3514分开形成,并且可以例如使用粘合剂、焊接和/或机械装置,例如卡扣配合、螺钉等联接到所述支撑管。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106A-106B中所示,突起3518可以一体地形成为细长构件3522的一部分,所述细长构件可以联接到支撑管3514的内表面3520。在一些实例中,细长构件3522和突起3518可包括金属(例如,镍钛诺、钛、不锈钢等)和/或刚性塑料(例如,PEEK、聚碳酸酯等)。
在一些实例中,突起3518的横截面可具有圆形形状(例如,如图106A-106B中所示),和/或三角形形状(例如,如图107A-107B中所示),和/或半圆形形状(例如,如图108中所示)。在其它实例中,突起3518的横截面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正方形、矩形、线性、卵形、正方形卵形等。结构构件/装载带3504中的开口3506可被构造成例如通过横截面具有对应形状来接收突起。例如,图109中的开口3506可以接收图108中所示的突起3518。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105中所示,结构构件/装载带3504中的开口3506可以与胶囊壁3508的外层3526中的开口3524对准。在其它实例中,胶囊3500的薄(例如,0.001mm)外层可以在结构构件/装载带3504中的开口3506上方延伸。在此类实例中,支撑管3514上的对应接合元件3516可以在设置在开口3506中时使外层变形到开口3506中。对应接合元件3516可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为和成形为)使得当它们插入开口3506中使外层变形而不刺穿外层时。
图110-117示出卷曲装置3600的另一实例。卷曲装置3600可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卷曲装置500,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保持环544或除了所述保持环之外,卷曲装置36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3608,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被构造成将壳体3602的第一侧部分3604和第二侧部分3606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其中第一和第二侧部分通过保持环保持在一起的卷曲装置可能在瓣膜装载过程期间例如在装置的近端/装载端/入口端处拆分或分开,从而可能导致瓣膜或递送设备的损坏。包含卷曲装置3600在内的本文所公开的卷曲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其被构造成将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特别是在所述装置的入口端部分处。
卷曲装置3600通常可包括包含主体3610(也称为瓣膜卷曲部分)和延伸器部分3612(也称为驱动器或致动器联接部分)的壳体3602、致动器,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致动器的推动器构件。推动器构件可以与先前描述的推动器构件508相同,并且致动器可以与先前描述的致动器506相同。
壳体3602的主体361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壳体108(例如,包括内漏斗段3614(图112-113)和多个肋3616),不同之处在于,主体3610包括或联接到从主体3610的入口端延伸的延伸器部分3612。延伸器部分3612可以是包含内螺纹表面3618的基本上圆柱形构件。延伸器部分3612的内表面可包括被构造成与致动器的螺纹部分(例如,致动器506的螺纹部分530)介接的螺纹部分3618。卷曲装置3600可用于以先前针对卷曲装置500所描述的方式将假体瓣膜联接到递送设备的瓣膜保持构件。
如所提及,壳体3602包括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3608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的第一侧部分3604和第二侧部分3606。每个接合元件3608可包括联接到第一侧部分3604的第一接合构件3620和联接到第二侧部分3606的第二接合构件3622。第一接合构件3620和第二接合构件3622可以可释放地彼此接合以防止第一侧部分3604和第二侧部分3606分离,如图110中所示。
参考图111-112,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接合构件3620可以是从第一侧部分3604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突起/突出部/凸缘。在一些实例中,如图112中所示,第一接合构件3620(也称为凸缘3620)可具有圆形侧壁3624。参考图113,第二接合构件3622可以是从第二侧构件3606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构件。第二接合构件3622(也称为钩状构件3622)可以是大体上J形或钩状的,具有第一横向延伸部分3626、竖直延伸部分3628和第二横向延伸部分3630。第二接合构件3622可以限定被构造成使得第一接合构件3620可以设置在通道3632内的凹部/孔/通道3632。例如,第一接合构件3620可以定位成使得它们与通道3632对准,但沿着卷曲装置3600的纵向轴线从通道轴向偏移,并且第一侧部分3604可以轴向前进,使得第一接合构件3620在通道3632内滑动。
再次参考图110,在一些实例中,例如所示实例中,卷曲装置3600可包括布置为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对两个接合元件的四个接合元件3608。第一对接合元件3608a可以邻近卷曲装置3600的入口端部分3634设置,并且第二对接合元件3608b可以邻近卷曲装置3600的出口端部分3636设置。
参考图114,第二对接合元件3608b的凸缘3620b可各自包括肩部3638,所述肩部被构造成接合第二对接合元件3608b的钩状构件3622b的止动表面3640(图115)。如图115-116中所示,第一对接合元件3608a和第二对接合元件3608b的钩状构件3622a、3622b大体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钩状构件3622b包含止动表面3640。肩部3638与止动表面3640的接合充当硬止动件,以确保第一侧部分3604和第二侧部分3606彼此纵向对准。钩状构件3622的形状将凸缘3620保持在通道3632内,从而防止或减轻第一和第二侧部分远离彼此横向移动,并且肩部3638和止动表面3640的接合防止或减轻第一侧部分3604和第二侧部分3606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这有利地防止卷曲装置3600的入口端部分3634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分离。
图117示出卷曲装置3700的另一实例,所述卷曲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708,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防止或减轻壳体3702的第一侧部分3704和第二侧部分3706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彼此分离。出于说明的目的,第一侧部分3704在图117中半透明地示出。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卷曲装置3700可以类似于卷曲装置3600。例如,卷曲装置3700可包括保持环3710,所述保持环被构造成在所述装置的出口端部分3712处环绕侧部分3704、3706,且将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卷曲装置3700还可包括邻近装置3700的入口端部分3714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708。在所示实例中,卷曲装置3700包括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接合特征3708。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装置37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目个接合特征3708,并且特征可以设置成彼此偏移和/或沿着所述装置的长度轴向设置在其它位置处。
第一侧部分3704可包括延伸到第一侧部分3704的一个或多个纵向侧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并且第二侧部分可包括从第二侧部分3706的一个或多个纵向侧壁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起3716。突起3716可被构造成延伸到第一侧部分的凹部中。在所示实例中,突起3716是圆柱形突起,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突起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并且凹部可以具有各种对应形状中的任一种。
突出部3716与凹部之间的接合可以防止或减轻第一侧部分3704和第二侧部分3706远离彼此横向移动。这有利地防止卷曲装置3700的入口端部分3714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分离。
图118A-118B示出卷曲装置3800的另一实例,所述卷曲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808,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防止或减轻壳体3802的第一侧部分3804和第二侧部分3806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彼此分离。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卷曲装置3800可以类似于卷曲装置3600和3700。例如,卷曲装置3800可包括保持环3810,所述保持环被构造成在所述装置的出口端部分3812处环绕侧部分3804、3806,且将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卷曲装置3800还可包括邻近装置3800的入口端部分3814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808。在所示实例中,卷曲装置3800包括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接合特征3808。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装置38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目个接合特征3808,并且特征可以设置成彼此偏移和/或沿着装置的长度轴向设置在其它位置处。
参考图118B,第一侧部分3804可包括具有钩状接合部分3818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构件3816,并且第二侧部分38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构件3820,每个第二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例如,尺寸设定成和成形为)接收钩状接合部分3818以互锁第一构件3816和第二构件3820的对应凹部3822。第一构件3816与第二构件3820之间的接合可以防止或减轻第一侧部分3804和第二侧部分3806远离彼此横向移动。这有利地防止卷曲装置3800的入口端部分3814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分离。
在所示实例中,第一构件3816和第二构件3820的互锁特征是钩状接合部分3818和凹部3822,然而,在其它实例中,第一构件3816和第二构件3820可具有各种互锁形状中的任一种,所述互锁形状被构造成使得第一构件3816和第二构件3820可彼此接合且保持第一侧部分3804和第二侧部分3806不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图119示出卷曲装置3900的另一实例,所述卷曲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908,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防止或减轻壳体3902的第一侧部分3904和第二侧部分3906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彼此分离。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卷曲装置3900可以类似于卷曲装置3600、3700和3800。例如,卷曲装置3900可包括保持环3910,所述保持环被构造成在所述装置的出口端部分3912处环绕侧部分3904、3906,且将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卷曲装置3900还可包括沿着装置的长度纵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3908。在所示实例中,卷曲装置3900包括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接合特征3908。然而,在其它实例中,装置3900可包括更多或更少数目个接合特征3908,并且特征可以设置成彼此周向偏移和/或沿着所述装置的长度轴向设置在其它位置处。
仍参考图119,第一侧部分3904可包括从第一侧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纵向边缘横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构件3916。第二侧部分3906可包括从第二侧部分3906的一个或多个纵向边缘横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构件3918。第一构件3916和第二构件3918可以沿着卷曲装置3900的长度彼此偏移,使得它们以交替图案设置。例如,如图119中所示,当第一侧部分3904和第二侧部分3906联接在一起时,每个第一构件3916可以设置在两个邻近第二构件3918之间。第一构件3916可以摩擦地接合第二构件3918,以防止或减轻第一侧部分3904和第二侧部分3906远离彼此横向移动。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构件3916和第二构件3918可包括附加互锁特征。所公开的构造有利地防止卷曲装置3800的入口端部分3914在假体瓣膜卷曲过程期间分离。
在所示实例中,第一构件3916和第二构件3918是以交替定向设置的梯形突起。也就是说,第一构件3916设置有邻近第一侧部分3904的较短非成角度侧面,并且第二构件3918设置有邻近第二侧部分3906的较长非成角度侧面。这些交替定向允许第一构件3916和第二构件3918彼此互锁,如图119中所示。在其它实例中,第一构件3916和第二构件3918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所述形状被构造成沿着卷曲装置3900的长度彼此互锁且保持第一侧部分3904和第二侧部分3906不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所描述的接合特征中的任一个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接合特征3708可以与接合特征3908组合使用,以另外帮助保持卷曲装置的入口端部分不分离。
参考图120-123,如先前所提及,例如组件2400的装载组件通常可包括支撑管2402、装载器构件/漏斗构件2404和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夹具2406,参见图53-59。在一些实例中,代替夹具2406或除了所述夹具之外,装载组件24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夹具4000。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夹具4000可以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夹具2406。也就是说,夹具4000可包括C形主体4002、从夹具4000的自由边缘部分的内壁径向向内延伸且沿着夹具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耳4004(图121)(例如,两个相对的凸耳),以及朝向夹具4000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止动表面4006(图121)。夹具4000还可包括对准特征4008(例如,在其间限定通道4012的第一和第二肋4010),以及从夹具4000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片4014。
图120示出其中夹具4000还包括延伸穿过主体4002的壁且至少部分地沿着夹具4000的长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狭槽4016的实例。如图所示,在一些实例中,狭槽4016具有细长的正方形卵形或丸形形状。在其它实例中,狭槽可以是矩形、正方形、三角形、非线性的(例如,正弦的)等。狭槽4016减小主体4002的接触支撑管2402的表面积,并且为夹具4000提供附加灵活性,这减少插入/施加夹具4000和从支撑管2402移除所述夹具所需的力的量。在一些实例中,夹具4000可包括柔性材料,例如尼龙PA12。
参考图121,在一些实例中,代替狭槽4016或除了所述槽之外,夹具4000可包括在夹具4000的内表面4020上的一个或多个释放切口/狭槽/凹部4018。每个凹部4018可以延伸到内表面的厚度中且至少部分地沿着夹具的长度延伸。如图所示,在一些实例中,凹部4018的横截面可具有半圆形形状,然而,在其它实例中,释放切口的横截面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包含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凹部4018可以设置在夹具4000的弯曲平面上,使得这些凹部在推动或拉动夹具时提供附加灵活性。这为夹具4000提供附加灵活性,这减少插入/施加夹具4000和从支撑管2402移除所述夹具所需的力的量,特别是当夹具4000与支撑管2402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紧密的过盈配合时。
参考图122-123,在一些实例中,代替狭槽4016和/或凹部4018或除了所述狭槽和/或凹部之外,一个或多个夹具4000可包括细长凸片构件,所述细长凸片构件被构造成在插入或移除夹具4000期间为使用者提供机械优点。图122示出被构造为并入有此特征的装载器夹具4022(也称为装载器锁4022)且被构造成设置在支撑管2402的第一或入口端部分2414上的第一夹具4000的实例,并且图123示出被构造为并入有此特征的支撑管夹具4024(也称为支撑管锁4024)且被构造成设置在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上的第二夹具4000的实例。
第一夹具4022(例如,装载器锁)可包括从夹具4000的主体4002横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凸片构件4026。如图122中所示,例如,相较于图120-121中所示的凸片构件4014,凸片构件4026可具有细长形状。凸片构件4026可各自具有介于约0.2英寸与约0.9英寸之间、0.3英寸与约0.8英寸之间、0.4英寸与约0.7英寸之间、0.4英寸与约0.6英寸之间的长度。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可各自具有约0.5英寸的长度。凸片构件4026可各自包括弯曲和/或正弦形状,所述弯曲和/或正弦形状被构造成在向凸片构件4026施加力时产生人体工程学形状,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机械优点。凸片构件4026的形状可被构造成便于使用者将其拇指放在凸片上以向装载器锁4022施加力。
第二夹具4024可包括从夹具4000的主体4002横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凸片构件4028。如图123中所示,例如,相较于图122的凸片构件4026,凸片构件4028可具有细长形状。凸片构件4028可各自具有约0.2英寸至约1.5英寸、约0.3英寸至约1.4英寸、约0.4英寸至约1.3英寸、约0.5英寸至约1.2英寸、约1.6英寸至约1.1英寸、约1.7英寸至约1英寸的长度。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4028可各自具有约1英寸的长度。凸片构件4028可包括横向延伸部分4030和在远离止动表面4006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或钩状部分4032。凸片构件4028的形状可被构造成便于使用者将其食指和中指放在凸片上以向支撑管锁4024施加力。
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4028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包括抓握接口4034,以供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和使用。抓握接口4034可包含例如多个间隔开的脊和槽。当向凸片构件4028施加力时,凸片构件4028的细长形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机械优点。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4028可包括弯曲和/或正弦形状,所述弯曲和/或正弦形状被构造成在向凸片构件4028施加力时产生人体工程学形状,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另一机械优点。
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4026和/或4028可以从夹持构件4000的主体4002以非90度角延伸。例如,凸片构件4026/4028可以按介于约1度与约179度之间,例如介于约20度与约160度之间、介于约45度与约135度之间、介于约10度与约90度之间、介于约90度与约160度之间的任何角度从主体延伸。
在一些实例中,凸片构件4026和/或4028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例如,图124示出具有凸片构件4035的夹持构件4000的实例,所述凸片构件包括横向延伸部分4036和竖直延伸部分4038。如图124中所示,竖直延伸部分可以朝向夹持构件的主体4002向内弯曲。
尽管上文的实例可能已经具体参考装载器夹具(例如,设置在入口部分2414上)和/或支撑管夹具(例如,设置在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上)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夹具构件4000可以用作装载器夹具、支撑管夹具或这两者。
图125-132示出用于使用图74-76中所示的卷曲装置500与图53-59中所示的装载组件2400组合卷曲假体瓣膜(例如,图36中所示的假体瓣膜1000)并将其装载到递送设备2500(图57)的例如胶囊2512的胶囊或鞘套中的方法。在其它实例中,图110-116中所示的卷曲装置3600可以代替卷曲装置500。
参考图125,假体瓣膜1000可以设置在推动器构件508上,使得第二锚固件1010设置在臂512的支座514内。推动器构件508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致动器506。
如图126中所示,假体瓣膜1000和推动器构件508(以及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图126-127中未示出的致动器506)可以设置在递送设备2500(图57)的第一轴2504上方。假体瓣膜1000可以定向成使得框架1002的扩大端部分1014邻近瓣膜保持构件2508定位。参考图127,然后,可以在第一轴2504上方设置卷曲装置500的壳体502,使得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假体瓣膜1000和/或瓣膜保持构件2508上方。壳体502可以设置成使得推动器构件508的臂512(且因此假体瓣膜1000的第二锚固件1010)定位在内漏斗段505(图75)的肋之间。
如先前关于图74-76所描述,壳体502的内表面可包括被构造成与致动器506(图125)的螺纹部分530介接的螺纹部分532(图75)。一旦壳体502设置在第一轴2504上,推动器构件508就可以插入壳体502中,直到致动器506的螺纹530接合壳体的螺纹532(图75)。这样接合后,致动器506可以旋转,并且螺纹部分可以将旋转转变为推动器构件508的轴向移动(例如,推动),从而允许推动器构件轴向向前前进到壳体中,由此推动假体瓣膜1000通过壳体502。当假体瓣膜1000被推动通过漏斗段505(图75)时,假体瓣膜1000被径向压缩且被推向出口509。当假体瓣膜1000前进通过漏斗段505时,漏斗段505的肋将框架1002的扩大端部分1014引导到瓣膜保持构件2508中的对应开口中,如图128中所示。然后,联接的瓣膜保持构件2508和假体瓣膜1000可以部分地前进通过出口509。
装载组件2400可以在使用卷曲装置500的初始卷曲之前、与初始卷曲同时或在初始卷曲之后组装(或在一些情况下部分组装)在递送设备2500上。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03可以设置在胶囊2512上方,并且第一夹具2406a可以在支撑管2402的第二端部分2416上方前进(例如,在朝向支撑管的入口端部分2414的方向上)以将支撑管2402保持在组装位置。保持器构件2408可以在支撑管的延伸部分2424(图53)上方前进(例如,在远离入口端部分2414的方向上),将胶囊2512的凸片部分2514折回,并将它们保持在保持器构件2408与延伸部分2424之间。
可以使胶囊2512前进(例如,使用递送设备2500的手柄),直到其接触卷曲装置100(参见例如图61),并且可以从卷曲装置100缓慢抽出假体瓣膜1000。如图128中所示,然后,可以使胶囊2512缩回(例如,使用递送设备的手柄),以确保在卷曲装置的致动器保持在适当位置时,假体瓣膜1000与瓣膜保持构件2508适当地联接。如图129中所示,如此联接,当卷曲装置500从第一轴2504移除时,外环2510可以在瓣膜保持构件2508和假体瓣膜1000在瓣膜保持构件2508内的一部分(例如,具有扩大端部分1014的臂1012)上方前进(例如,使用递送设备的手柄),以将扩大端部分1014保持在瓣膜保持构件2508内。
参考图130,然后,装载组件2400可以在外环2510上方前进。在一些实例中,例如图62中所示,可以使导丝护罩2506在第一轴2504上方向远侧前进(例如,使用前进工具2516),以在装载过程的剩余部分期间保护第一轴2504。如图131中所示,胶囊2512(且因此附接的装载组件2400)可以使用递送设备2500的手柄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或者假体瓣膜1000可以缩回到组装的胶囊和装载组件中)。如图131中可见,当装载组件2400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时,漏斗部分2404径向压缩假体瓣膜1000,从而允许假体瓣膜装载到胶囊2512中(在支撑管2402内)。更具体地,当胶囊2512和装载组件2400在假体瓣膜1000上方前进时,假体瓣膜1000的锚固件1010可以接触漏斗构件2404且由所述漏斗构件倒置,使得假体瓣膜1000移动到基本上拉直的构型,其中锚固件1010从主体1003向远侧延伸且从其不受限制的构型旋转大约180度。
在胶囊2512的凸片构件2514(参见例如图57)在胶囊2512上方向近侧折回且由保持器构件2408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当假体瓣膜1000插入胶囊中时,胶囊2512的远端部分可以保持绷紧。这防止胶囊在装载过程期间集拢或屈曲。支撑管2402还可以为胶囊2512提供附加结构支撑。在某些实例中,装载组件2400的漏斗构件2404可以在假体瓣膜的装载期间用(例如,从递送设备的手柄中的端口供应的)盐水溶液填充。在某些实例中,可以例如使用工具1516(图62)将假体瓣膜的框架的自由顶点引导到漏斗部分2458内部。
如图132中所示,一旦假体瓣膜1000已完全接收在胶囊2512内,就可以从递送设备2500移除装载组件2400(例如,通过移除第一和第二夹具2406,并且移除漏斗构件2404和支撑管2402的侧部分2460、2403)。一旦假体瓣膜已完全装载在胶囊2512中,就可以使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凸片切割方法或装置(例如,使用凸片修剪装置3000)从胶囊2512移除凸片2514。这样移除凸片2514后,鼻锥2502(图130)可以朝向胶囊2512向近侧缩回,直到鼻锥2502的近侧边缘邻接胶囊的远侧边缘。
本文中的任何系统、装置、设备等可以被灭菌(例如,用加热/热、压力、蒸汽、辐射和/或化学品等)以确保它们对于患者的使用是安全的,并且作为方法的步骤之一,本文中的任何方法可以包含关联的系统、设备、装置等的灭菌。加热/热灭菌的实例包含蒸汽灭菌和高压灭菌。用于灭菌的辐射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伽玛辐射、紫外辐射和电子束。用于灭菌的化学品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环氧乙烷、过氧化氢、过乙酸、甲醛和戊二醛。用过氧化氢灭菌可以使用例如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完成。
公开技术的附加实例
考虑到所公开主题的上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下面列举的附加实例。应注意,单独的实例的一个特征或组合采用的实例的一个以上特征,以及任选地与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实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是也落入本申请的公开内的另外的实例。
实例1.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手动轴向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实例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朝向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内延伸。
实例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在径向方向上从邻近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的第一厚度增加到邻近所述出口的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实例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包括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锥形部分和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锥形部分。
实例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实例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锥形部分和所述第二锥形部分被构造成以不同速率卷曲假体瓣膜。
实例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可分离部分,并且其中每个可分离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实例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可分离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实例1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
实例1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1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每个臂包括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具有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壁。
实例1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1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被构造成接合所述致动器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锁定特征。
实例1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包括弹性闩锁。
实例1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的所述锁定特征包括开口。
实例1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从所述基部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
实例1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被构造成在假体瓣膜的卷曲期间维持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角对准。
实例1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包括具有内孔的中心延伸构件和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
实例2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包括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从邻近所述致动器的径向外边缘的第一厚度渐缩到邻近所述中心延伸构件的第二厚度。
实例2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2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一个或多个肋之间。
实例2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包括限定内孔的第一圆柱形延伸构件和围绕所述基部的径向外圆周设置的第二圆柱形延伸构件。
实例2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第一高度,并且所述第二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第二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高度。
实例2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接合机构,所述接合机构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壳体上的对应接合机构,使得一旦所述假体瓣膜已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所述出口,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就可以锁定在一起。
实例2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和所述致动器各自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递送设备的轴。
实例2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在轴向方向上按压在一起。
实例27.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
漏斗段,所述漏斗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且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所述圆周间隔开的多个肋,所述肋朝向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向内延伸,以及
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接收在所述壳体中时在所述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
杆,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分和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的第二端部分,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臂,每个臂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的支座;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经由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接合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手动轴向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2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沿着其长度从邻近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的第一厚度增加到邻近所述出口的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实例2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2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实例3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9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实例3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从所述推动器构件径向延伸。
实例3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31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3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31-32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臂的所述支座包括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壁。
实例3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3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34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被构造成接合所述致动器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锁定特征。
实例3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3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具有内孔的中心延伸构件和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
实例3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36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包括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从邻近所述致动器的径向外边缘的第一厚度渐缩到邻近所述中心延伸构件的第二厚度。
实例3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3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一个或多个肋之间。
实例3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3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接合机构,所述接合机构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壳体上的对应接合机构,使得一旦所述假体瓣膜已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所述出口,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就可以锁定在一起。
实例4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7-3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和所述致动器各自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递送设备的轴。
41.一种组件,包括: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
包括内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漏斗段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移动;以及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设置在所述漏斗段内,所述假体瓣膜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瓣膜结构,以及从所述框架延伸且包括扩大端部分的多个连接臂;
其中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手动轴向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4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前进进出所述壳体。
实例4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1-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的每个臂包括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具有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壁,并且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括被构造成设置在相应通道内的多个锚固件。
实例4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1-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假体瓣膜的框架是自扩张框架。
实例45.一种组件,包括:
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轴和联接到所述轴的远端部分的瓣膜保持构件,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设置在所述轴上,所述卷曲装置包括:
限定内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漏斗段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移动;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设置在所述漏斗段内,所述假体瓣膜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瓣膜结构,以及从所述框架延伸且包括扩大端部分的多个连接臂;
其中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手动轴向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臂的所述扩大端部分被构造成延伸到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周向间隔开的狭槽中,以限制所述假体瓣膜以防止相对于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移动。
实例46.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入口端部分中,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将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邻近所述入口端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对准,所述推动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以及
向所述致动器施加轴向力以使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从而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4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出口端部分中的出口。
实例4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曲装置设置在递送设备的第一轴上,所述递送设备还包括联接到所述轴的远端部分的瓣膜保持构件,并且
其中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包括使从所述假体瓣膜延伸的多个连接臂前进到所述瓣膜保持构件中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中。
实例4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46-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第一端部分对准包括将从所述假体瓣膜延伸的多个锚固件设置到限定在所述推动器构件中的多个通道中。
实例50.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和从所述基部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构件,每个细长引导构件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引导构件的长度延伸的狭槽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狭槽内且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可滑动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的轴向前进使所述可滑动构件在其相应狭槽内滑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插入所述壳体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5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细长引导件围绕所述基部构件的周边间隔开。
实例5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0-5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细长引导件包括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所述基部构件的托架。
实例5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0-52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可滑动构件包括主要部分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相应狭槽内以将所述可滑动构件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细长引导件。
实例5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3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可滑动构件包括孔口,所述孔口被构造成接收紧固件以将所述可滑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壳体。
实例55.一种组件,包括: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和从所述基部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件,每个细长引导件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引导件的长度延伸的狭槽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狭槽内且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可滑动构件;以及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设置在所述漏斗段内,所述假体瓣膜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瓣膜结构,以及从所述框架延伸且包括扩大端部分的多个连接臂;
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的轴向前进使所述可滑动构件在其相应狭槽内滑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插入所述壳体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5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的每个臂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具有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壁,并且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括被构造成设置在相应通道内的多个锚固件。
实例57.一种组件,包括:
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轴和联接到所述轴的远端部分的瓣膜保持构件,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设置在所述轴上,所述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和从所述基部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件,每个细长引导件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引导件的长度延伸的狭槽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狭槽内且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可滑动构件;以及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设置在所述漏斗段内,所述假体瓣膜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瓣膜结构,以及从所述框架延伸且包括扩大端部分的多个连接臂;
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的轴向前进使所述可滑动构件在其相应狭槽内滑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插入所述壳体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并且
其中所述连接臂的所述扩大端部分被构造成延伸到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周向间隔开的狭槽中,以限制所述假体瓣膜以防止相对于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移动。
58.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的入口端部分中,所述壳体限定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将致动器的一个或多个可滑动构件联接到所述壳体,所述致动器包括多个可滑动构件,所述多个可滑动构件设置在从所述致动器的基部构件延伸的细长引导件中的狭槽内;以及
使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一起前进,使得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构件的推动器构件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且通过所述漏斗段,由此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5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5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包括向所述壳体施加轴向力以使得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沿着所述细长引导件滑动。
实例6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权利要求58-59中任一项的实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第一端部分对准,使得从所述假体瓣膜延伸的多个锚固件设置在限定于所述推动器构件中的多个支座中。
实例6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出口端部分中的出口。
实例6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曲装置设置在递送设备的第一轴上,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轴的远端部分的瓣膜保持构件,并且
其中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包括使从所述假体瓣膜延伸的多个连接臂前进到所述瓣膜保持构件中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中。
实例63.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所述壳体,所述壳具有圆柱形形状且包括螺纹内表面;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接合所述假体瓣膜的多个径向延伸臂;并且
其中所述螺纹部分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6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3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的内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并且其中所述对准特征接合所述壳体以限制所述壳体以防止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
实例6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3-6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所述一个或多个闩锁被构造成联接所述致动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相对于所述致动器旋转,但通过所述致动器的轴向移动而前进。
实例6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3-6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螺纹内表面的一部分。
实例6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6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实例68.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中,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具有螺纹内表面的外壳,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限定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将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邻近所述入口端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对准,所述推动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包括螺纹外表面的延伸构件;
将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延伸构件插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使得所述外壳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所述延伸构件的所述螺纹外表面;
旋转所述致动器,使得所述螺纹部分将所述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轴向运动,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和所述假体瓣膜前进到所述壳体中,并且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6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实例7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曲装置设置在递送设备的第一轴上,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轴的远端部分的瓣膜保持构件,并且
其中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包括使从所述假体瓣膜延伸的多个连接臂前进到所述瓣膜保持构件中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狭槽中。
实例71.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延伸器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经由一个或多个联接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螺纹内表面和所述延伸器的所述螺纹外表面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7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1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延伸器的外径大于所述壳体的外径,并且其中所述延伸器和壳体经由锥形部分联接,所述锥形部分从所述延伸器的所述外径渐缩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径。
实例73.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的延伸器,所述延伸器包括螺纹内表面;
将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邻近所述入口端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对准,所述推动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包括螺纹外表面的延伸构件;
将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延伸构件插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使得所述外壳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所述延伸构件的所述螺纹外表面;
旋转所述致动器,使得所述螺纹部分将所述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轴向运动,并且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由此使所述假体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7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实例75.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基部的厚度的孔口,所述孔口包括螺纹内表面,
螺纹构件,所述螺纹构件具有与所述孔口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螺纹外表面,
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螺纹构件,使得所述螺纹构件可以相对于所述推动器构件旋转且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螺纹构件的旋转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7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实例7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7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包括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锥形部分和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锥形部分。
实例7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7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
实施例7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8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8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7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8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0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被构造成接合所述螺纹构件的环形肩部的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
实例8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1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肩部为第一环形肩部,并且其中所述螺纹构件还包括被构造成邻接所述推动器构件的远侧边缘的第二环形肩部。
实例8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1-82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包括弹性闩锁。
实例8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8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被构造成邻近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并且其中每个延伸构件经由延伸穿过所述延伸构件中的孔口的相应紧固件联接到所述壳体。
实例8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4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紧固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的对应孔口中。
实例8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4-8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紧固件和每个孔口对应地带螺纹,并且其中每个紧固件的端部分摩擦地接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实例8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8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和所述螺纹构件各自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递送设备的轴。
实例8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75-8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内部中且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实例89.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经由从所述致动器的基部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将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所述致动器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基部的厚度的螺纹孔口和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口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的螺纹构件;
将联接到所述螺纹构件的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邻近所述入口端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对准;以及
旋转所述螺纹构件,使得所述螺纹构件和所述推动器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前进,并且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由此使所述假体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9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实例9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89-9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包括通过每个延伸构件中的对应孔口插入相应紧固件,使得所述紧固件接合所述壳体。
实例92.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包含被构造成在致动时使致动器构件前进的杠杆构件,
保持器部分,所述保持器部分从所述手柄延伸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壳体,所述保持器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包含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所述壳体的保持构件,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构件且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放置在所述壳体内时邻接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构件的致动使所述致动器构件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9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9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3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经由延伸器联接到所述致动器构件,所述延伸器包括基部部分、中心延伸构件和具有内凹部的推动器构件保持器,并且其中所述延伸器的所述第二端部分可以插入所述内凹部中以将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延伸器。
实例9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4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推动器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延伸器的环形肩部以将所述第二端部分保持在所述凹部内。
实例9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5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肩部为第一环形肩部,并且其中所述内凹部还包括被构造成邻接所述推动器构件的远侧边缘的第二环形肩部。
实例9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5-9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包括弹性闩锁。
实例9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2-9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实例9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8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包括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锥形部分和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锥形部分。
实例10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2-9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
实例10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10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92-10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保持构件时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对准的出口。
实例103.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中,所述壳体设置在致动器的保持构件内且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所述致动器的触发器以使致动器构件朝向所述壳体轴向前进,使得联接到所述致动器构件的推动器构件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的第一端部分;
继续致动所述触发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由此使所述假体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10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实例10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3-10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经由延伸器联接到所述致动器构件,所述延伸器包括基部部分、中心延伸构件和具有内凹部的推动器构件保持器,并且其中所述延伸器的第二端部分可以插入所述内凹部中以将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延伸器。
实例106.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流体腔室,所述流体腔室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包括孔口,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入口,以及
活塞,所述活塞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孔口的轴构件和设置在所述流体腔室内且与所述流体腔室形成密封的活塞头构件;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活塞的所述轴构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经由所述入口使流体流入所述流体腔室中使所述活塞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0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6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联接到流体贮存器。
实例10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6-10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从所述流体腔室的所述第一端部分延伸且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
实例10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8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被构造成邻近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并且其中每个延伸构件经由延伸穿过所述延伸构件中的孔口的相应紧固件联接到所述壳体。
实例11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9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紧固件延伸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的对应孔口中。
实例11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9-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紧固件和每个孔口对应地带螺纹,并且其中每个紧固件的端部分摩擦地接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实例11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6-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
实例11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可释放锁定特征联接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端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以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推动器构件彼此联接。
实例11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2-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包括弹性闩锁。
实例11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6-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内圆周间隔开的多个径向向内延伸的肋。
实例11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5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包括以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锥形部分和以第二角度设置的第二锥形部分。
实例11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06-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径向延伸臂。
实例11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119.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
可移动部分,所述可移动部分包含包括多个齿的线性齿条构件,以及
小齿轮构件,所述小齿轮构件包括对应的多个齿,所述对应的多个齿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线性齿条构件的所述多个齿,使得所述小齿轮构件的旋转移动引起线性齿条构件且由此引起所述可移动部分的轴向移动;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可移动部分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小齿轮构件的旋转使所述可移动部分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2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19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致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由使用者致动时旋转所述小齿轮。
实例121.一种卷曲假体瓣膜的方法,包括: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卷曲装置的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将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可移动部分,所述可移动部分包含包括多个齿的线性齿条;以及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包括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线性齿条的所述多个齿的对应多个齿;
旋转所述小齿轮以使所述可移动部分朝向所述壳体轴向移动,使得联接到所述可移动部分的推动器构件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的第一端部分;
继续旋转所述小齿轮,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由此使所述假体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12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实例12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1-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小齿轮包括旋转联接到所述小齿轮的致动器构件。
实例124.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
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包括凸角形状且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杠杆构件,所述杠杆构件联接到所述凸轮构件,使得所述杠杆构件的旋转引起所述凸轮构件的对应旋转;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定位在所述凸轮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构件的旋转引起所述凸轮构件的对应旋转,所述凸轮构件接触所述推动器构件,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25.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
线性齿条构件,所述线性齿条构件包括多个齿,以及
棘爪构件,所述棘爪构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线性齿条构件的所述多个齿,以允许所述线性齿条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限制所述线性齿条构件以防止在第二相反方向上移动;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线性齿条构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棘爪的致动使所述线性齿条构件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2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5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棘爪联接到致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构件被构造成致动所述棘爪以使所述线性齿条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实例12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5-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被构造成帮助限制所述线性齿条构件以防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实例12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构件是棘爪。
实例129.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手柄,所述手柄从所述壳体延伸且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可以抓握所述手柄;
杠杆,所述杠杆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所述杠杆包括被构造成邻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内的推动器构件的突出部;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的旋转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推动器构件接合,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3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9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突出部。
实例13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29-13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包括锁定特征,并且所述杠杆包括对应的锁定特征,使得所述手柄和所述杠杆可以可释放地锁定在一起。
实例132.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杠杆,所述杠杆具有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部分,以及第二端部分,所述杠杆包括被构造成邻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内的推动器构件的突出部,
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位置周向相对的第二位置处,所述安装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安装构件的厚度的孔口,
致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构件延伸穿过所述安装构件中的所述孔口且穿过所述杠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分中的孔口,以及
驱动器构件,所述驱动器构件邻近所述杠杆的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致动器构件上,使得所述驱动器构件的致动使所述驱动器构件沿着所述致动器构件轴向前进,由此使所述杠杆的所述第二端部分朝向所述安装构件前进;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的前进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推动器构件接合,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3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构件包括螺纹外表面,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器构件包括对应的螺纹表面。
实例13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2-13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器构件包括蝶形螺母。
实例135.一种组件,包括:
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第一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方的第二轴;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方且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轴向前进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以及
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上方且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实例13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支撑管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彼此联接的夹持构件。
实例13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夹持构件为第一夹持构件,并且所述装载组件还包括将所述漏斗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彼此联接的第二夹持构件。
实例138.一种将假体瓣膜装载到递送设备中的方法,包括:
将装载组件的支撑管设置在所述递送设备的胶囊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将卷曲装置的壳体设置在所述递送设备的轴上方,使得所述卷曲装置的出口端部分邻近所述装载组件的入口端部分,所述壳体限定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将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插入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中;
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且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所述出口;
将所述装载组件的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
使所述装载组件在所述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由此径向卷曲所述假体瓣膜,且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到所述递送设备的所述胶囊中。
实例13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夹持构件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方前进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实例14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夹持构件为第一夹持构件,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第二夹持构件在所述漏斗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方前进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实例14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38-1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包括:
将所述卷曲装置的推动器构件与所述假体瓣膜的邻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端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对准,所述推动器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致动器;以及
向所述致动器施加轴向力以使所述致动器和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假体瓣膜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
实例142.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
漏斗段,所述漏斗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且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圆周间隔开的多个肋,所述肋朝向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向内延伸,以及
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接收在所述壳体中时在所述壳体内邻接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臂,每个臂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的支座;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被构造成以选定角定向接收所述致动器,并且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以所述选定角定向可滑动地前进到所述壳体中,以使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14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推动器构件还包括杆,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分和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14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3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经由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接合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
实例14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沿着其长度从邻近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的第一厚度增加到邻近所述出口的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实例14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4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实例14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6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将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实例14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从所述推动器构件径向延伸。
实例14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8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臂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所述肋之间。
实例15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臂的所述支座包括在它们之间限定通道的第一和第二壁。
实例15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5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端部分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端部分。
实例15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1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第二端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特征被构造成接合所述致动器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锁定特征。
实例15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52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具有内孔的中心延伸构件和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
实例15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3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包括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从邻近所述致动器的径向外边缘的第一厚度渐缩到邻近所述中心延伸构件的第二厚度。
实例15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3-15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一个或多个肋之间,以将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选定角定向。
实例15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5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接合机构,所述接合机构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壳体上的对应接合机构,使得一旦所述假体瓣膜已至少部分地前进通过所述出口,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就可以锁定在一起。
实例15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42-15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和所述致动器各自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递送设备的轴。
实例158.一种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所述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15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具是C形构件。
实例16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5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管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和第二沿直径方向相对的凸缘。
实例16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各自包括沿着所述夹持件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向内和轴向延伸的凸耳。
实例16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还包括保持器构件,所述保持器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轴的一部分保持在所述保持器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之间。
实例16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漏斗构件包括漏斗部分,所述漏斗部分从入口端部分处的第一直径渐缩到出口端部分处的第二较小直径。
实例16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还包括具有主体的修剪器引导构件,所述主体具有周向延伸凹槽和引导臂,所述主体被构造成在所述胶囊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的端部分。
实例16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64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引导臂具有轴向延伸部分,所述轴向延伸部分具有与所述周向延伸凹槽对准的端表面。
实例16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管的所述第一端部分包括沿着所述支撑管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轴向延伸的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肋的通道。
实例16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58-16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漏斗构件包括边缘部分,所述边缘部分被构造成位于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的对应凹部内。
实例168.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可以前进到所述壳体中;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构件和从所述基部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引导构件,每个细长引导构件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引导构件的长度延伸的狭槽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狭槽内且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可滑动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的轴向前进使所述可滑动构件在其相应狭槽内滑动,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插入所述壳体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169.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有所述壳体,所述壳具有圆柱形形状且包括螺纹内表面;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接合所述假体瓣膜的多个径向延伸臂;并且
其中所述螺纹表面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且经由所述出口离开所述卷曲装置。
实例170.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具有延伸穿过所述基部的厚度的孔口,所述孔口包括螺纹内表面,
螺纹构件,所述螺纹构件具有与所述孔口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螺纹外表面,
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延伸构件将所述致动器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螺纹构件,使得所述螺纹构件可以相对于所述推动器构件旋转且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所述推动器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螺纹构件的旋转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71.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包含被构造成在致动时使致动器构件前进的杠杆构件,
保持器部分,所述保持器部分从所述手柄延伸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壳体,所述保持器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包含被构造成可释放地联接所述壳体的保持构件,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构件且被构造成当假体瓣膜放置在所述壳体内时邻接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构件的致动使所述致动器构件且由此使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使得所述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所述漏斗段接合而径向压缩。
实例172.一种用于假体瓣膜的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可围绕递送设备的递送胶囊定位,所述支撑管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以及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所述远端部分,且被构造成当所述装载组件在所述假体瓣膜上方前进时或当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装载组件内部时径向压缩假体瓣膜并将假体瓣膜引导到所述递送胶囊中。
实例17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2所述的装载组件,还包括环形保持器构件,所述环形保持器构件被构造成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漏斗构件之间,以保持递送胶囊的凸片构件抵靠所述支撑管的所述远端部分的外表面向近侧折叠。
实例17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2-17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管包括由夹持构件保持在一起的可分离构件。
实例175.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从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成形为与所述延伸器部分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螺纹内表面和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螺纹外表面适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
实例176.一种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保持器构件,所述保持器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方,所述保持器构件被构造成保持递送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凸片以将递送胶囊保持在绷紧位置;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所述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17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6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保持器构件包括柔性材料且其横截面具有正弦形状,包括多个峰和谷。
实例178.一种凸片修剪装置,包括:
环形主体,所述环形主体限定中心孔,所述主体包含从所述主体的周向外边缘延伸到所述中心孔中的凹部;
刀片,所述刀片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主体,所述刀片包括定位成延伸到所述中心孔中的切割刃;
其中所述中心孔被构造成接收递送系统的轴,并且其中所述凸片修剪装置围绕所述轴的旋转使用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切断所述轴的选定部分。
实例17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78所述的凸片修剪装置,与具有带周向延伸凹槽和引导臂的主体的修剪器引导构件组合,所述修剪器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定位成使得所述引导臂的端表面接触所述刀片的第一表面。
实例180.一种凸片修剪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支撑延伸部,所述支撑延伸部被构造成接收递送系统的轴;
可旋转构件,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一部分,所述可旋转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
刀片保持器,所述刀片保持器联接到所述可旋转构件,所述刀片保持器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具有切割刃的刀片;
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围绕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旋转使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切断所述轴的选定部分。
实例18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80所述的凸片修剪装置,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支撑延伸部的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和所述支撑延伸部各自包括对准特征的一部分,所述对准特征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轴的对应对准特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对准特征内时,所述轴的所述选定部分与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对准。
实例18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80-181中任一项所述的凸片修剪装置,其中所述对准特征为第一对准特征,并且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对准特征,所述第二对准特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近端部分处且被构造成限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轴以防止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实例183.一种凸片修剪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支撑延伸部,所述支撑延伸部被构造成接收递送系统的轴;
可旋转构件,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一部分,所述可旋转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
刀片保持器,所述刀片保持器可移除地联接到刀片,所述刀片保持器联接到所述可旋转构件且可相对于所述可旋转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刀片的切割刃不延伸到所述内孔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刀片的切割刃延伸到所述内孔中;
其中当所述刀片保持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旋转构件的旋转被构造成使用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切断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选定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经由凸轮构件联接到所述刀片保持器的门构件,所述门构件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门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引起所述刀片保持器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对应移动。
实例184.一种凸片修剪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支撑延伸部,所述支撑延伸部被构造成接收递送系统的轴;
可旋转构件,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内孔,所述内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一部分,所述可旋转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内孔,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孔中;
刀片保持器,所述刀片保持器可移除地联接到刀片,所述刀片保持器联接到致动器且可经由所述致动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可旋转构件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刀片的切割刃不延伸到所述内孔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刀片的切割刃延伸到所述内孔中;
其中当所述刀片保持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旋转构件的旋转被构造成使用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切断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选定部分。
实例18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84所述的凸片修剪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为第一致动器,并且所述凸片修剪装置还包括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被构造成使所述刀片保持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实例186.一种凸片修剪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从所述主体延伸的支撑延伸部,所述支撑延伸部被构造成接收递送系统的轴;
可旋转构件,所述可旋转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旋转,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内孔,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孔中,所述可旋转构件联接到具有切割刃的刀片,所述切割刃的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内孔中;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主体且包括包含周向延伸凹槽的主体构件,所述引导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内孔内,使得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可旋转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空间,所述空间尺寸设定成接收所述轴的壁;
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的旋转允许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刃切断所述递送系统的所述轴的选定部分。
实例187.一种组件,包括:
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以及
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
轴,所述轴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压缩构型的假体瓣膜,所述轴的外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支撑管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互锁以形成刚性结构。
实例18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8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包括立体螺旋凹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元件包括立体螺旋突出部。
实例189.一种组件,包括:
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包括从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延伸的多个突出部;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及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以及
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
轴,所述轴被构造成接收处于径向压缩构型的假体瓣膜,所述轴包括设置在所述轴的壁内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接合元件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支撑管的所述多个突出部互锁以形成刚性结构的多个开口。
实例190.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所述壳体包括:
漏斗段,所述漏斗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
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
延伸器部分,所述延伸器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以及
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所述第一侧部分包括接合特征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侧部分包括所述接合特征的第二部分;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延伸器部分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螺纹外表面被构造成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
其中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接合保持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防止在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处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实例19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一部分是延伸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分的纵向侧壁中的凹部,并且其中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二部分是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侧壁延伸的突起。
实例19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一部分为第一钩状构件,并且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二部分为第二钩状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钩状构件被构造成彼此互锁。
实例19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第一构件,并且所述接合特征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第二构件,并且其中每个第一构件可以设置在邻近第二构件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摩擦地彼此接合。
实例194.一种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所述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各自包括c形主体,所述c形主体包括延伸穿过所述主体的厚度的一个或多个细长狭槽,所述细长狭槽减小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插入到所述支撑管上或移除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所需的力的量。
实例195.一种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所述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各自包括c形主体,所述c形主体包括沿着所述主体的内壁纵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凹部,所述凹部减小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插入到所述支撑管上或移除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所需的力的量。
实例196.一种装载组件,包括: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被构造成设置在递送设备的轴上方,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一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
漏斗构件,所述漏斗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部分上方且被构造成设置在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所述漏斗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
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漏斗构件的第一端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保持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漏斗构件在假体瓣膜上方轴向前进或所述假体瓣膜缩回所述漏斗构件内部会通过与所述漏斗构件接合来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各自包括c形主体和从所述主体横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片构件,所述凸片构件提供机械优点,且因此减小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插入到所述支撑管上或移除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构件所需的力的量。
实例19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6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凸片构件包括横向延伸部分和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构件的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弯曲或钩状部分。
实例19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6-19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凸片构件包括正弦形状。
实例199.一种用于将假体瓣膜装载到递送设备中以前进到患者体内的系统,包括: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连接臂;
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轴,所述轴包含设置在所述轴上的瓣膜保持构件,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包括成形为接收所述假体瓣膜的所述多个连接臂的多个狭槽,所述递送设备还包括胶囊,所述胶囊在所述轴上方延伸且尺寸设定成接收所述假体瓣膜并将其保持在径向压缩构型;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所述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其中所述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引起所述假体瓣膜的径向压缩,从而允许所述多个连接臂接收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多个狭槽内;
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成形为联接到所述胶囊或设置在所述胶囊上方的支撑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的漏斗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适于接收具有所述假体瓣膜的所述多个连接臂联接到其的所述瓣膜保持构件,使得所述支撑管和漏斗构件在所述假体瓣膜上方的轴向前进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且将所述假体瓣膜装载到所述胶囊中。
实例20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所述的系统,所述卷曲装置还包括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且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
实例20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00所述的系统,所述卷曲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成形为接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的对应螺纹的螺纹外表面。
实例202.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卷曲装置的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实例203.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0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可释放地彼此联接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中的每个接合元件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侧部分的第一接合构件和联接到所述第二侧构件的第二接合构件。
实例204.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0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是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凸缘,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是成形为接收所述凸缘的钩状构件。
实例205.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204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彼此联接包括邻近所述钩状构件定位所述凸缘且使所述凸缘轴向前进到所述钩状构件的通道中。
实例206.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递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上方的外环,所述外环尺寸设定成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和所述假体瓣膜的一部分上方前进,以将所述多个连接臂保持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狭槽内。
实例207.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还包括从第二端部分延伸的多个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尺寸设定成配合在各自设置在从推动器构件延伸的相应臂上的多个支座内,所述推动器构件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卷曲装置的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
实例208.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括内框架部分和外框架部分。
实例209.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尺寸设定成植入患者的天然二尖瓣或三尖瓣中。
实例210.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0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含联接在框架内的瓣膜结构,所述瓣膜结构包括多个瓣叶,每个瓣叶包括心包。
实例211.根据本文中的任何实例、特别是实例199至2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为自扩张的。
鉴于本公开的原理可应用的许多可能的实例,应认识到,所示的实例仅仅是实例,并且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本公开的范围至少与所附权利要求书和所列举的特征的等效物一样广泛。因此,我们要求保护在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内容。
Claims (34)
1.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从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部分;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成形为与所述延伸器部分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螺纹外表面适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装置,所述推动器构件还包括杆,所述杆具有第一端部分和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的第二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经由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弹性闩锁接合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漏斗段包括围绕所述壳体的圆周间隔开的多个肋,所述肋朝向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向内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肋沿着其长度从邻近所述壳体的入口端部分的第一厚度增加到邻近所述出口的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可释放地彼此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中的每个接合元件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侧部分的第一接合构件和联接到第二侧构件的第二接合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是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凸缘,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是成形为接收所述凸缘的钩状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接合元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邻近所述入口部分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和第四接合元件邻近所述出口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接合元件各自包括止动表面,所述止动表面成形为限制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防止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经过选定点。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接合元件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曲装置,还包括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尺寸设定成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14.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以及从所述壳体的入口部分延伸且包括螺纹内表面的延伸器部分;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成形为与所述延伸器部分的所述螺纹内表面接合的对应螺纹外表面;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所述推动器构件具有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外径以使得所述推动器构件能够前进到所述壳体中,所述推动器构件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臂,每个臂包括成形为接合假体瓣膜的邻近端部分的支座;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致动器的所述螺纹外表面适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动器构件轴向前进到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中,从而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所述漏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从所述推动器构件径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成形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漏斗段的多个肋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使用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可释放地彼此联接,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成形为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以防止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接合元件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侧部分的凸缘和联接到所述第二侧部分的钩状构件,所述钩状构件限定所述凸缘能插入的通道。
19.一种卷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心脏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所述壳体包括经由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可释放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接合元件限制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以防止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以及
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联接到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部且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合元件包括邻近所述壳体的入口端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对接合元件包括邻近所述出口彼此沿直径方向相对地设置的第三和第四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元件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但限制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以防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经过选定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每个接合元件包括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相应凸缘和从所述第二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钩状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卷曲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接合元件的相应钩状构件包括止动表面,所述止动表面成形为接合所述相应凸缘上的对应表面以防止所述第一侧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部分前进经过所述选定位置。
22.一种用于将假体瓣膜装载到递送设备中以前进到患者体内的系统,包括:
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所述径向可扩张和可压缩的假体瓣膜包括从第一端部分延伸的多个连接臂;
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轴,所述轴包含设置在所述轴上的瓣膜保持构件,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包括成形为接收所述假体瓣膜的所述多个连接臂的多个狭槽,所述递送设备还包括胶囊,所述胶囊在所述轴上方延伸且尺寸设定成接收所述假体瓣膜并将其保持在径向压缩构型;
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尺寸设定成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所述假体瓣膜,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漏斗段和与所述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其中所述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所述漏斗段引起所述假体瓣膜的径向压缩,从而允许所述多个连接臂接收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多个狭槽内;
装载组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成形为联接到所述胶囊或设置在所述胶囊上方的支撑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部分上的漏斗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装载组件适于接收具有所述假体瓣膜的所述多个连接臂联接到其的所述瓣膜保持构件,使得所述支撑管和漏斗构件在所述假体瓣膜上方的轴向前进径向压缩所述假体瓣膜,且将所述假体瓣膜装载到所述胶囊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所述卷曲装置还包括推动器构件,所述推动器构件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且使所述假体瓣膜轴向前进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漏斗段。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所述卷曲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推动器构件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基部和圆柱形延伸构件,所述圆柱形延伸构件具有成形为接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的对应螺纹的螺纹外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卷曲装置的所述壳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并且其中每个侧部分包括所述漏斗段的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部分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可释放地彼此联接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中的每个接合元件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侧部分的第一接合构件和联接到第二侧构件的第二接合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是从所述第一侧部分的外表面横向延伸的凸缘,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是成形为接收所述凸缘的钩状构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分彼此联接包括邻近所述钩状构件定位所述凸缘且使所述凸缘轴向前进到所述钩状构件的通道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递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上方的外环,所述外环尺寸设定成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和所述假体瓣膜的一部分上方前进,以将所述多个连接臂保持在所述瓣膜保持构件的所述狭槽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还包括从第二端部分延伸的多个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尺寸设定成配合在各自设置在从推动器构件延伸的相应臂上的多个支座内,所述推动器构件尺寸设定成在所述卷曲装置的所述壳体内邻接所述假体瓣膜。
31.根据权利要求22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括内框架部分和外框架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2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尺寸设定成植入患者的天然二尖瓣或三尖瓣中。
33.根据权利要求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包含联接在框架内的瓣膜结构,所述瓣膜结构包括多个瓣叶,每个瓣叶包括心包。
34.根据权利要求2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假体瓣膜为自扩张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72577P | 2021-10-27 | 2021-10-27 | |
US63/272,577 | 2021-10-27 | ||
PCT/US2022/047316 WO2023076103A1 (en) | 2021-10-27 | 2022-10-20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imping and loading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02132A true CN118302132A (zh) | 2024-07-05 |
Family
ID=8435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78420.4A Pending CN118302132A (zh) | 2021-10-27 | 2022-10-20 | 用于卷曲和装载假体心脏瓣膜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66372A1 (zh) |
EP (1) | EP4422552A1 (zh) |
JP (1) | JP2024540125A (zh) |
KR (1) | KR20240090572A (zh) |
CN (1) | CN118302132A (zh) |
AU (1) | AU2022377336A1 (zh) |
CA (1) | CA3234869A1 (zh) |
WO (1) | WO202307610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989081T3 (es) | 2014-11-26 | 2024-11-25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 Válvula cardíaca protésica transcatéter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8199B (zh) * | 2007-10-12 | 2016-04-06 | 斯波瑞申有限公司 | 阀装载器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
EP4233795B1 (en) | 2010-10-05 | 2024-07-03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EP2520251A1 (en) * | 2011-05-05 | 2012-11-07 | Symetis S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Stent-Valves |
ES2818128T3 (es) * | 2015-04-16 | 2021-04-09 | Tendyne Holdings Inc | Aparato para el suministro y el reposicionamiento de válvulas protésicas transcatéter |
US10639147B2 (en) * | 2016-06-24 | 2020-05-05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imping a prosthetic valve |
US11096781B2 (en) | 2016-08-01 | 2021-08-24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US10639143B2 (en) | 2016-08-26 | 2020-05-05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Multi-portion replacement heart valve prosthesis |
US10603165B2 (en) | 2016-12-06 | 2020-03-31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Mechanically expanding heart valve and delivery apparatus therefor |
US12064341B2 (en) | 2017-05-31 | 2024-08-20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Sealing member for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EP4112009A1 (en) | 2017-07-06 | 2023-01-04 |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 Steerable rail delivery system |
-
2022
- 2022-10-20 EP EP22806079.4A patent/EP442255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AU AU2022377336A patent/AU202237733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CN CN202280078420.4A patent/CN11830213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CA CA3234869A patent/CA323486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WO PCT/US2022/047316 patent/WO202307610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0-20 KR KR1020247016641A patent/KR20240090572A/ko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JP JP2024525463A patent/JP2024540125A/ja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4-03 US US18/626,109 patent/US2024036637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3234869A1 (en) | 2023-05-04 |
EP4422552A1 (en) | 2024-09-04 |
JP2024540125A (ja) | 2024-10-31 |
WO2023076103A1 (en) | 2023-05-04 |
US20240366372A1 (en) | 2024-11-07 |
AU2022377336A1 (en) | 2024-04-11 |
KR20240090572A (ko)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32925B2 (en) | Catheter assembly with prosthesis crimping and prosthesis retaining accessories | |
US11553908B2 (en) | Knotless suture fastener installation system | |
CN210301306U (zh) | 心脏瓣膜假体递送系统 | |
US20210052382A1 (en) | Heart valve delivery catheter with safety button | |
US12144499B2 (en) | Suture fastener having spaced-apart layers | |
CN103491905B (zh) | 人工心脏瓣膜递送装置 | |
CN109952077A (zh) | 可机械扩张的心脏瓣膜和其递送设备 | |
CN116616961A (zh) | 假体瓣膜的储存组件 | |
AU2011257971A1 (en) | Catheter assembly with prosthesis crimping and prosthesis retaining accessories | |
US2024036637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imping and loading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
CN222323712U (zh) | 柄部组件和递送设备 | |
US20240074842A1 (en) | Storage jar assembly for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1111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